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青沙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2,共5页
为了研究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以及矿物掺合料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可行性,将矿物掺合料复配到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体系中替代部分水泥,研究性能影响规律以及得到应用最佳比例。结果表明:(1)最小需水量试验及... 为了研究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性能的影响,以及矿物掺合料在超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可行性,将矿物掺合料复配到C120超高性能混凝土体系中替代部分水泥,研究性能影响规律以及得到应用最佳比例。结果表明:(1)最小需水量试验及标准稠度试验得到矿物掺合料最佳占比为水泥∶矿粉∶粉煤灰∶硅灰=0.7∶0.1∶0.1∶0.1。(2)粉煤灰对扩展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可使扩展度最大提升62 mm;矿粉能显著增强早期强度,最高可使早期强度增加8 MPa;硅灰则对后期强度有较为明显的作用,后期强度最高可提高5 MPa。(3)经对矿物掺合料复合胶凝材料体系的研究,确定了最优配合比,即水泥、矿粉、粉煤灰、硅灰的比例为0.75∶0.10∶0.05∶0.10,在此配合比下,扩展度可达610 mm,28 d抗压强度为126.77 MPa。(4)SEM表明,掺矿物掺合料的硬化体更密实,钢纤维包裹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掺合料 超高性能混凝土 最小需水量 标准稠度 扩展度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粉煤灰需水量比测试方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2
2
作者 崔鑫 张海霞 +3 位作者 李亚真 王秀清 丁义康 刘英钊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1-53,共3页
通过长期工程实践,对现行国家标准中各粉煤灰需水量比测试方法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相应观点,以期引起试验人员的注意及相关专家的重视。从需水量比试验的试验条件、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方法和需水量比试验中用水量的... 通过长期工程实践,对现行国家标准中各粉煤灰需水量比测试方法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总结、梳理,并提出相应观点,以期引起试验人员的注意及相关专家的重视。从需水量比试验的试验条件、原材料及配合比、试验方法和需水量比试验中用水量的确定方法等几方面对现行粉煤灰需水量比相关的3个国家标准进行了评析,特别提出了相对需水量比的概念,所提技术参数更贴近工程实际。研究最终目的是使我国相关标准可得到及时修订,并适时与国际接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需水量比 相对需水量比 标准 试验方法 修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矿渣粉在水泥颗粒中的密实填充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法礼 王振 +5 位作者 易忠来 程欢 温家馨 袁政成 靳昊 李化建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47-2652,共6页
超细矿渣粉可以填充水泥基材料内部孔隙,改善其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采用微粉堆积密度测定仪法、Puntke饱和点用水量法、LCPC(法国路桥实验中心)最小需水量法、浆体相对密度法、标准稠度需水量比法5种试验方法定量分析了超细矿渣粉掺量... 超细矿渣粉可以填充水泥基材料内部孔隙,改善其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能。采用微粉堆积密度测定仪法、Puntke饱和点用水量法、LCPC(法国路桥实验中心)最小需水量法、浆体相对密度法、标准稠度需水量比法5种试验方法定量分析了超细矿渣粉掺量对水泥-超细矿渣粉体系堆积密实度的影响,并将这5种试验方法测定的结果与Reschke理论计算值、Andreasen方程-灰色关联分析结果、Aim-Goff模型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测试或分析方法得到的水泥-超细矿渣粉体系堆积密实度差异较大,但水泥-超细矿粉体系堆积密实度随超细矿渣粉掺量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浆体相对密度法和标准稠度需水量比法等方法,对胶凝材料体系堆积密实度的变化更为敏感,更适用于表征胶凝材料体系的堆积密实度。Aim-Goff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基本一致,且对堆积密实度的变化也较为敏感,建议采用Aim-Goff模型预测胶凝材料体系堆积密实度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矿渣粉 水泥颗粒 微粉堆积密度 饱和点用水量 最小需水量 浆体相对密度 标准稠度需水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