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1
作者 宋朝霞 谷立坤 +1 位作者 李晓琪 李孟瑶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59-2466,共8页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 为了深入探究我国淡水流域砷的水生生物基准,为砷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砷的生态和健康毒理效应及关键因子的综合分析,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我国淡水生态系统中砷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进行推算,并对砷污染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基于大型溞、鲫鱼、青萍等6门8科9种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短期水质基准为43.25μg/L,基于大型溞、鲤鱼、青萍、河蚌等5门9科10种水生生物的慢性毒性数据,推导出砷的淡水生物长期水质基准为3.53μg/L。生态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西北诸河流域砷的生态风险系数最高,而第二松花江流域砷的风险系数最低,其余大多数淡水流域中砷对水生生物的风险相对较低。然而,鉴于全国淡水流域砷浓度数据的局限性,这些基准值难以全面反映各流域的实际情况,因此需要特别关注风险系数较高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淡水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急慢性毒性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四溴双酚A(TBBPA)替代品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与生态风险评估
2
作者 季杨 王鹏 +3 位作者 许玉洁 梅承芳 杨涛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62,共12页
四溴双酚S(TBBPS)和四氯双酚A(TCBPA)是2种常见的四溴双酚A(TBBPA)替代品,作为阻燃剂被广泛使用并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选取了6门10科12种典型淡水水生生物对TBBPS和TCBPA进行急慢性... 四溴双酚S(TBBPS)和四氯双酚A(TCBPA)是2种常见的四溴双酚A(TBBPA)替代品,作为阻燃剂被广泛使用并在水环境中被广泛检出,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具有潜在的环境风险。研究选取了6门10科12种典型淡水水生生物对TBBPS和TCBPA进行急慢性毒性实验,运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SD)推导得TBBPS在水中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2.95 mg·L^(-1)和0.245 mg·L^(-1),TCBPA在水中的短期和长期水质基准值分别为0.347 mg·L^(-1)和0.141 mg·L^(-1)。采用风险商值法(RQ)对TBBPS、TCBPA和TBBPA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估,在我国水体中,TBBPS呈现出长期中风险水平,TCBPA呈现出长期低风险水平,TBBPA呈现长期高风险水平,TBBPS和TCBPA的长期风险仍然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BPA TBBPS TCBPA 淡水水生生物 物种敏感度分布法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5
3
作者 姬元朴 王晓蕾 +3 位作者 王芮 王佳宇 赵晓丽 吴丰昌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2-1603,共12页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指一个或多个碳链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部分或完全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FASs在水环境中污染严重,并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发育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危害。目前美国、澳大利... 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是指一个或多个碳链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部分或完全取代的一类化合物。已有大量研究表明PFASs在水环境中污染严重,并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发育毒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内分泌干扰效应等危害。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等国家或地区针对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烷磺酸(PFOS)两种传统的PFASs已经发布了淡水生物水质基准,为深入了解PFASs淡水生物水质基准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基准制定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各国家或地区PFOA和PFOS的淡水生物水质基准阈值,对比分析了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物种选择、数据来源、基准推导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各国家或地区水质基准阈值存在较大差异,在2~6个数量级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①不同国家或地区选择的受试物种差异较大,涵盖的分类群不同。②PFASs毒性效应繁多、实验设计缺乏统一标准,导致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国家或地区对是否采用某一实验毒性数据的标准不同。③使用急慢性比率外推得到的慢性毒性数据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④各国家或地区推导PFASs水质基准的方法不同。研究显示,目前PFASs淡水生物水质基准仍然面临管控物质单一、基础毒性数据不足、生物累积性影响不明、混合效应影响不明、基准推导方法不确定等挑战。为了更好地保护水生态系统,需要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全球数据共享、毒性预测等方法深入了解PFASs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生物累积特征等,以支撑更多PFASs水质基准的科学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ASs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毒性数据 推导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季节性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翔宇 闫峰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4,共9页
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提供的有限离散基准值,对鄱阳湖内6个测站在2018年的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RQ)进行量化评估,进一步讨论了水温和pH值对氨氮水生生物毒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 基于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提供的有限离散基准值,对鄱阳湖内6个测站在2018年的氨氮水生生物生态风险(RQ)进行量化评估,进一步讨论了水温和pH值对氨氮水生生物毒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氨氮》的运用思路,对鄱阳湖地区氨氮的治理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氨氮平均浓度最高出现在冬季,平均浓度最低出现在秋季;鄱阳湖夏季的短期水生生物水质基准(SWQC)和长期水生生物水质基准(LWQC)最低,春季的SWQC和LWQC最高;鄱阳湖夏季的长期水生生物生态风险LRQ>1,表明在夏季鄱阳湖的氨氮长期水生生物生态风险超过环境容许值;鄱阳湖夏季存在因水温和pH值的升高导致SWQC和LWQC降低,进而引发水生生物生态风险提高的问题。加强对鄱阳湖的pH值监控和预警应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氨氮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生态风险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预测双酚A的物种敏感度分布规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瑞君 张楚 +4 位作者 杨评 冯承莲 李丹 陶建伟 叶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30,共11页
双酚A(bisphenol A,BPA)已被证实是内分泌干扰物,可干扰生物体正常的激素功能,对生殖、发育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BPA进入环境后可能会对水生生物和陆地生物造成毒性效应,破坏生态平衡。针对BP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特点,利用Python语言... 双酚A(bisphenol A,BPA)已被证实是内分泌干扰物,可干扰生物体正常的激素功能,对生殖、发育和免疫系统产生不良影响。BPA进入环境后可能会对水生生物和陆地生物造成毒性效应,破坏生态平衡。针对BPA对水生生物的毒性特点,利用Python语言,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构建BPA淡水水生生物的敏感度分布曲线,选用4种传统参数模型进行对比,并推导出保护淡水水生生物的BPA水质基准建议值。结果表明,Python构建模型简单高效,相较于传统的参数模型,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在推导BPA的水质基准建议值中更加稳健和精准,其中3种参数模型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计算得到的雌激素效应毒性的HC 5值分别为4.175、5.096、3.888和1.179μg·L^(-1);其他毒性的HC 5值为7.139、7.452、7.533和5.869μg·L^(-1)。非参数核密度估计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构建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为进一步研究BPA的水质基准和更好地保护淡水水生生物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制修订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淡水生物 雌激素效应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物种敏感度分布 水质基准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生态毒性数据和外推模型推导乙二醇的海洋生物水质基准
6
作者 张敏霞 崔艺潇 +8 位作者 李昭川 靳非 王莹 崔修鑫 曹硕 丛艺 张明兴 娄亚迪 姚子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4,共14页
乙二醇是海洋油气开发行业的重点关注污染物,作为水合物抑制剂使用并随生产水持续大量排放入海,其生态风险不容忽视。本研究在对乙二醇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和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关键营养级典型海洋模式生物黑点青... 乙二醇是海洋油气开发行业的重点关注污染物,作为水合物抑制剂使用并随生产水持续大量排放入海,其生态风险不容忽视。本研究在对乙二醇的水生生物毒性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和评价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关键营养级典型海洋模式生物黑点青鳉(Oryzias melastigma)和日本虎斑猛水蚤(Tigriopus japonicus)开展毒性实验,并利用种间相关估计模型(interspecies correlation estimation model,ICE)预测了乙二醇对4种我国本土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在此基础上,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approach,SSD)和最终急-慢性毒性比法(final acute-chronic toxicity ratio method,FACR)使用我国本土水生生物毒性数据推导了乙二醇的海洋生物水质基准。结果显示,基于毒理学实验数据和ICE模型预测数据推导的乙二醇短期海洋生物水质基准为2498 mg·L^(-1),与仅基于毒理学实验数据推导的结果(2263 mg·L^(-1))接近;基于短期海洋生物水质基准,利用FACR方法推导的乙二醇长期海洋生物水质基准分别为313 mg·L^(-1)和284 mg·L^(-1)。结果表明,ICE模型和FACR方法应用于乙二醇的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有望为乙二醇海洋环境管理目标的设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海洋生物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种间相关估计模型 最终急-慢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生物区系研究及与北美五大湖的比较 被引量:18
7
作者 苏海磊 吴丰昌 +2 位作者 李会仙 张瑞卿 林樱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46-1354,共9页
研究太湖水生生物区系特征,分析各类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并与北美五大湖相应的水生生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共有水生生物146科442种,其中鱼类25科107种,占24.2%;底栖动物21科66种,占14.9%;浮游动物37科103种,占23.3%;浮游... 研究太湖水生生物区系特征,分析各类生物区系的变化及其原因,并与北美五大湖相应的水生生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共有水生生物146科442种,其中鱼类25科107种,占24.2%;底栖动物21科66种,占14.9%;浮游动物37科103种,占23.3%;浮游植物29科81种,占18.3%;水生植物34科85种,占19.2%.总体上太湖各类水生生物的种数和科数差别都不大,鱼类和浮游动物稍多.北美五大湖各类水生生物的种数分别为鱼类134种、底栖动物165种、浮游动物132种以及浮游植物1 456种,除浮游植物种类较多外,其他3类水生生物的种数与太湖大致相当.五大湖鱼类以鲑科和鲤科鱼类为主体,分别占鱼类总数的18.7%和20.1%,其中除伊利湖外其他4个湖都是鲑科占优势;太湖鱼类以鲤科为主体,占鱼类总数的56.1%,这是太湖鱼类区系的主要特征,也是我国淡水鱼类的主要特征,所以鲤科是我国水质基准推导的优先选择物种.太湖和五大湖中鱼类、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3类生物所占比例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生生物 生物区系 水质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水质基准技术分析与我国相关基准的构建 被引量:49
8
作者 孟伟 闫振广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757-761,共5页
介绍了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为主要目标的美国水质基准技术指南."指南"在研究个体水平的动、植物毒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理分析,得出数值化的环境水质基准,并给出了相关计算模式和技术路线.指出基准构建在种群、群落... 介绍了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为主要目标的美国水质基准技术指南."指南"在研究个体水平的动、植物毒性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数理分析,得出数值化的环境水质基准,并给出了相关计算模式和技术路线.指出基准构建在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水平等的毒性试验数据应用方面还有待发展完善,另外,"指南"中选择的试验生物也不适用于我国水质基准的制订研究.以辽河流域为例,对我国水质基准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①试验生物应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特征物种,我国基本可以采用US EPA规定的物种选用原则,但须包括鲤科鱼类;②关注种群和群落水平的毒性数据;③基于当地物种和水质状况或水生态功能分区信息制订区域水质基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技术指南 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基准鱼类受试生物筛选 被引量:20
9
作者 王晓南 郑欣 +1 位作者 闫振广 刘征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1-348,共8页
敏感受试生物的筛选是水质基准研究的关键环节,鱼类是水质基准重要的保护对象,各国在水质基准制定中都要求利用鱼类毒性数据.依据地理分布及毒性数据丰度,筛选出我国以鲤科鱼类为主的17种本土代表性鱼类.参照美国水质基准数据筛选原则,... 敏感受试生物的筛选是水质基准研究的关键环节,鱼类是水质基准重要的保护对象,各国在水质基准制定中都要求利用鱼类毒性数据.依据地理分布及毒性数据丰度,筛选出我国以鲤科鱼类为主的17种本土代表性鱼类.参照美国水质基准数据筛选原则,从ECOTOX等数据库中搜集相关毒性数据,筛选出对本土代表性鱼类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氯酚类、分子氨及农药等,并分析污染物的物种敏感度分布,依据累积概率对鱼类的物种敏感性(累积概率<15%)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有10种本土代表性鱼类对污染物敏感,包括鲤科的鲤鱼(其对氰戊菊酯、福美双敏感,对二者的累积概率分别为12.50%、14.29%,下同)、草鱼(三唑磷,9.09%)、鲢鱼(甲氰菊酯,12.50%)、鳙鱼(镉,7.14%;敌敌畏,13.63%)和鲫鱼(无机汞,11.76%),以及非鲤科的泥鳅(敌敌畏,9.09%)、黄颡鱼(敌敌畏,4.55%;氧化乐果,14.29%)、黄鳝(氯氰菊酯,8.33%)、鲻鱼(硫丹,8.33%;氰戊菊酯,6.25%)和鳜鱼(分子氨,9.09%).上述物种可作为相应污染物水质基准研究的本土敏感受试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水质基准 受试生物 物种敏感性 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的物种选择 被引量:16
10
作者 苏海磊 吴丰昌 +3 位作者 李会仙 冯承莲 张瑞卿 常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6-511,共6页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旨在保护水生生物不受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有害影响,是水质基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区域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区系不同,导致基准值也会存在差异.在综合研究美国、欧盟、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在推导... 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旨在保护水生生物不受水体中化学物质的有害影响,是水质基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区域水生态系统的生物区系不同,导致基准值也会存在差异.在综合研究美国、欧盟、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在推导水生生物水质基准的物种选择及其考虑因素的基础上,初步研究我国水生生物水质基准推导的物种选择原则.结果表明:推导我国水生生物水质基准需要选择来自8科的水生生物,分别为鲤科鱼类、硬骨鱼纲中的另一科、两栖动物纲的一科、浮游动物中节肢动物门和轮虫动物门各一科、底栖动物中节肢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各一科及一种最敏感的大型水生植物(或浮游植物),可全面代表我国水生态系统不同的营养级和生命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物种选择 太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门六科”水质基准最少毒性数据需求原则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征涛 王晓南 +4 位作者 闫振广 张聪 何丽 孟双双 刘娟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64-1369,共6页
MTDR(最少毒性数据需求)是水质基准推算中数据应用的重要原则.以重金属Pb2+、Cd2+、Cu2+、Zn2+、Hg2+、Cr6+为例,在广泛搜集物种毒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初步研究了我国水生生物基准的MTDR.结果表明:Hg2+、Pb2+和Cu2+基于&qu... MTDR(最少毒性数据需求)是水质基准推算中数据应用的重要原则.以重金属Pb2+、Cd2+、Cu2+、Zn2+、Hg2+、Cr6+为例,在广泛搜集物种毒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比较分析,初步研究了我国水生生物基准的MTDR.结果表明:Hg2+、Pb2+和Cu2+基于"三门六科"推导的急性基准值与基于美国"三门八科"MTDR的推算结果相近,分别相差20.5%、25.2%和33.3%;Cd2+、Zn2+和Cr6+的计算结果差别较为明显,表明相对于美国"三门八科"MTDR,在我国生物毒性数据缺乏的情况下,"三门六科"MTDR对于部分污染物基本可行,但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三门六科"包括鲤科、除鲤科外的另一科鱼类(冷水鱼优先)、两栖类、浮游甲壳类、昆虫类和环节动物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最少毒性数据需求 三门六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定值的合理性浅析——以铅和甲基对硫磷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菊英 穆景利 王莹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了铅和甲基对硫磷的海水水质基准低值和高值,并与《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铅和甲基对硫磷的相关标准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我国现行的海水水质标准可以为我国海... 基于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法,推导了铅和甲基对硫磷的海水水质基准低值和高值,并与《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中铅和甲基对硫磷的相关标准限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目前尚缺乏充分的科学证据说明我国现行的海水水质标准可以为我国海洋环境中大多数水生生物提供适当的保护,不同污染物的标准定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欠保护"和"过保护"的问题。此外,结合我国近岸海水水质监测资料,在剖析了海水水质标准定值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对我国今后的海水水质基准和标准的研究进行了展望,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对硫磷 海水水生生物 海水水质标准 海水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种敏感性分布的保护海水水生生物的石油烃急性毒性基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穆景利 靳非 +2 位作者 王菊英 王莹 丛艺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81,共13页
溢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以及分散剂使用对原油毒性的影响一直是溢油应急响应及危害评估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收集筛选了基于标准测试方法的90组急性毒性数据(LC50/EC50),其中37组毒性数据来自15种油品的水容纳组分(water accommodated... 溢油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危害以及分散剂使用对原油毒性的影响一直是溢油应急响应及危害评估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收集筛选了基于标准测试方法的90组急性毒性数据(LC50/EC50),其中37组毒性数据来自15种油品的水容纳组分(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WAF),53组来自11种化学分散剂与15种油品的分散液(chemically dispersed water accommodated fraction,CEWAF),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方法推导了基于水生生物保护的石油烃总量(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的急性毒性基准值,同时还分析了分散剂和不同暴露方式对原油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名义浓度(nominal concentrations)所表示的毒性结果可能高估分散剂对原油毒性的影响,基于CEWAF和WAF的LC50/EC50所推导的有害浓度(HC5s)差异较小,计算出的保护水生生物TPH急性毒性基准值为0.38 mg·L-1(TPH);鱼类对原油污染的响应明显敏感于甲壳类;同时证明了SSD方法在溢油毒性评估及风险阈值推导中具有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烃 海洋溢油 分散剂 海水水生生物 急性毒性 环境基准 物种敏感性分布 原油水容纳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水生生物基准研究与初步应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何丽 蔡靳 +5 位作者 高富 王晓南 王伟莉 闫振广 周俊丽 刘征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37,95,共8页
文章搜集筛选了重金属铅对我国淡水生物的25种急性毒性数据,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铅水生生物基准进行推算,得出保护我国淡水生物的铅急性基准值为0.131 mg/L,慢性基准为0.005 1 mg/L。以荷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基准计算技术对基... 文章搜集筛选了重金属铅对我国淡水生物的25种急性毒性数据,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铅水生生物基准进行推算,得出保护我国淡水生物的铅急性基准值为0.131 mg/L,慢性基准为0.005 1 mg/L。以荷兰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基准计算技术对基准计算结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美国基准技术方法相对可行。应用获得的铅基准值对辽河流域区域进行铅暴露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点位都存在一定的铅暴露生态风险,风险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以及河流下游,研究结论可为铅水质标准制定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 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淡水软体动物水质基准受试生物筛选 被引量:6
15
作者 覃璐玫 张亚辉 +3 位作者 曹莹 闫振广 曾鸿鹄 刘征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791-1801,共11页
作为水质基准体系中重要的指示生物类别,淡水软体动物是水质基准受试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指南,从ECOTOX数据库及各类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搜集、筛选了12种代表性本土淡水软体动物的生物毒性数据,通过毒性数据分析... 作为水质基准体系中重要的指示生物类别,淡水软体动物是水质基准受试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参照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指南,从ECOTOX数据库及各类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搜集、筛选了12种代表性本土淡水软体动物的生物毒性数据,通过毒性数据分析,获得对各淡水软体动物毒性最大的污染物,主要包括农药、重金属和常规污染物三大类物质;采用物种敏感度分布法对这12种软体动物的物种毒性数据进行敏感性分析,若物种的累积概率小于30%则为较敏感,该物种可作为基准研究受试生物。结果表明,放逸短沟蜷(Semisulcospira libertine)对地乐酚的累积概率为21%,静水椎实螺(Lymnaea stagnalis)对氨的累积概率为8%,河蚬(Corbicula manilensis)对亚硝酸钠的累积概率为3%。上述3种软体动物分别对农药(地乐酚)、常规污染物(氨和亚硝酸钠)为敏感物种,可以作为相应污染物水质基准研究的受试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软体动物 基准受试生物 污染物 物种敏感度分布 水质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硝基苯的海水水质基准及生态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莹 穆景利 王菊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0-168,共9页
以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硝基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筛选我国本土物种的硝基苯海水生物毒性数据,同时针对我国海区生物特点补充8种典型海洋受试生物的毒理学实验,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方法推导了用于保护水生生物的我国硝基苯海水水... 以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硝基苯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筛选我国本土物种的硝基苯海水生物毒性数据,同时针对我国海区生物特点补充8种典型海洋受试生物的毒理学实验,应用物种敏感度分布(SSD)方法推导了用于保护水生生物的我国硝基苯海水水质基准值。在此基础上,尝试应用2种概率生态风险评估方法初步评估了硝基苯在我国东海椒江口水体中的生态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用于保护我国海水生物的硝基苯水质基准高值为1.42 mg·L-1,低值为0.037 mg·L-1,与应用SSD方法推导的硝基苯淡水水质基准差异不大。商值概率分布法和联合概率曲线法的风险表征结果表明,硝基苯对椒江口中的水生生物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需要管理部门采取一定的风险管控措施。研究结果有望为我国水质基准、生态风险研究及硝基苯的海水水质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海水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性分布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海洋蛭弧菌类生物对海水细菌的生物控制和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温崇庆 丁贤 +2 位作者 薛明 纪建达 周世宁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5-88,共4页
研究了一株海洋蛭弧菌类生物(Bdellovibrio-and-like organisms,BALOs)DA5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在海水中共培养时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DA5对添加营养的自然海水中细菌的生物控制效果及对水体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 研究了一株海洋蛭弧菌类生物(Bdellovibrio-and-like organisms,BALOs)DA5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在海水中共培养时的相互作用;并研究了DA5对添加营养的自然海水中细菌的生物控制效果及对水体pH、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和亚硝酸氮(NO2-N)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A5在振荡培养条件下对溶藻弧菌具有明显的裂解作用,较高的感染比有助于快速减少寄主菌,但长时间的共培养也不能完全清除溶藻弧菌。DA5对自然海水中异养细菌和弧菌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对弧菌的消减作用更明显,但对水体pH、COD、NH3-N和NO2-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且BALOs含量总体上与细菌或弧菌的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蛭弧菌类生物 生物控制 细菌 弧菌 水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种敏感度分布的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模型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颖 冯承莲 +4 位作者 黄文贤 刘跃丹 马燕 张瑞卿 吴丰昌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5-224,共10页
针对目前物种敏感度分布参数方法建模所存在的缺点,首次提出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最优窗宽和检验方法。选用无机汞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和3种传统参数模型分别推导了保护我... 针对目前物种敏感度分布参数方法建模所存在的缺点,首次提出基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的物种敏感度分布模型,并提出相应的最优窗宽和检验方法。选用无机汞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和3种传统参数模型分别推导了保护我国水生生物的无机汞的急性水质基准值。结果表明,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在推导无机汞水质基准中的稳健性和精确度都大大优于传统参数模型,能够更好地构建物种敏感度分布曲线。该方法的提出丰富了水质基准的理论方法学,为更好地保护水生生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汞 淡水水生生物 水质基准 非参数核密度估计 物种敏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水生态基准方法学研究:繁殖/生殖毒性类化合物水生态基准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小伟 王子健 +1 位作者 王业耀 刘娜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9,共9页
繁殖/生殖毒性类化合物由于特殊的毒理作用模式(mode of action,MOA),通过影响生物繁衍影响到种群和群落,因此依靠基于急、慢性毒性测试终点和传统基准推导方法推导的水生态基准值并不能够为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供足够的保护。本文根据... 繁殖/生殖毒性类化合物由于特殊的毒理作用模式(mode of action,MOA),通过影响生物繁衍影响到种群和群落,因此依靠基于急、慢性毒性测试终点和传统基准推导方法推导的水生态基准值并不能够为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提供足够的保护。本文根据文献资料,分析了推导此类化合物水生态基准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繁殖/生殖毒性类化合物MOA,毒性数据类型,受试物种选择,以及不同生命阶段、多代毒性测试和测试终点的判别和选择。并用所收集的壬基酚数据,尝试推导了基于水生生物生殖毒性的水生态基准值。研究得出基于生殖毒性的壬基酚预测无观察效应浓度(PNEC)值为0.12μg·L-1,其数值比美国环境保护局根据传统基准方法推导的基准持续浓度(CCC)的6.59μg·L-1低了近50倍。因此,基于其繁殖毒性(包括产卵量、受精率、孵化率、多代效应以及种群变化等)的实验结果更适合用于具有繁殖/生殖毒性污染物水生态基准的推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基酚 内分泌干扰物 淡水生物 繁殖/生殖毒性 水质基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海水质量基准及大辽河口氨氮暴露风险初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丽 闫振广 +4 位作者 姚庆祯 王晓南 王伟莉 郑欣 刘征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55-1861,共7页
搜集筛选了我国海洋生物的25种氨氮急性毒性数据,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氨氮水生生物基准进行推算,得出保护我国海水生物的氨氮急性基准值为0.085 mg·L-1,慢性基准值为0.013 mg·L-1,并利用荷兰基准技术对该计算结果进行... 搜集筛选了我国海洋生物的25种氨氮急性毒性数据,采用美国水生生物基准技术对氨氮水生生物基准进行推算,得出保护我国海水生物的氨氮急性基准值为0.085 mg·L-1,慢性基准值为0.013 mg·L-1,并利用荷兰基准技术对该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美国基准技术方法比较接近。应用获得的氨氮基准值对大辽河口进行氨氮暴露风险分析,结果表明,13个站位均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季节对氨氮暴露浓度水平具有重要影响,枯水期氨氮暴露风险显著大于丰水期,呈现数量级差异。大辽河口水体氨氮暴露浓度对水生生物的胁迫风险顺序为腔肠动物>甲壳动物>鱼类>软体动物>环节动物。研究结论可为氨氮水质标准制定和河口水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海洋生物 水质基准 物种敏感度分布 生态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