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涠洲马尾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王碧雪 张婷 +5 位作者 唐雨虹 丁伊曲 卢广元 高业恒 王秋华 韦英益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86-91,共6页
试验旨在优化涠洲马尾藻多糖酶解水提醇沉提取工艺,并评价涠洲马尾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建立响应面(RSM)回归模型预测最佳提取条件,测定涠洲马尾藻多糖对... 试验旨在优化涠洲马尾藻多糖酶解水提醇沉提取工艺,并评价涠洲马尾藻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建立响应面(RSM)回归模型预测最佳提取条件,测定涠洲马尾藻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效果。结果显示,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4 mL/g、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63℃和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涠洲马尾藻多糖提取率可达到49.52%。涠洲马尾藻多糖质量浓度为2.0 g/L时,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6.46%和81.84%。研究表明,试验采用酶解水提醇沉提取工艺提取涠洲马尾藻多糖的效果较好,且提取的涠洲马尾藻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马尾藻 多糖 酶解水提醇沉法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徐启红 任平国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03-109,共7页
以开封黄河故道产刺梨为原料,在单因素影响刺梨多糖提取率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作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对刺梨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修正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mL∶g)26∶1、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0℃。以... 以开封黄河故道产刺梨为原料,在单因素影响刺梨多糖提取率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作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试验,对刺梨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修正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mL∶g)26∶1、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60℃。以修正后的最优条件进行刺梨多糖提取验证试验,测得实际提取率为22.47%,基本与预测值相合,表明优化后的参数可靠,具有现实应用价值,对刺梨多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非常好的参考意义。通过刺梨多糖抗氧化活性试验分析,在试验测定浓度范围内,刺梨多糖表现出了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计算得到刺梨多糖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45 mg/mL和0.53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刺梨多糖 水提醇沉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水提液醇沉技术制备烟草浸膏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金元 李新生 +1 位作者 林晓利 沈进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3期22-25,29,共5页
通过在烟草水提液中加入乙醇,选择性地去除烟草水提液中对再造烟叶感官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提高烟草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相对含量,实现从烟草水提液制备烟草浸膏。考查了乙醇终体积分数和烟草水提液初始密度这2个重要因素对烟草水提液... 通过在烟草水提液中加入乙醇,选择性地去除烟草水提液中对再造烟叶感官品质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提高烟草水提液中有效成分相对含量,实现从烟草水提液制备烟草浸膏。考查了乙醇终体积分数和烟草水提液初始密度这2个重要因素对烟草水提液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烟草水提液醇沉过程中大分子物质(蛋白质、果胶和淀粉)去除率达到90%以上,烟碱和总糖保留率为70%以上,中性致香成分保留率达90%以上;②制备的浸膏中中性致香含量相对于烟草水提液为4~6倍。研究可为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过剩烟草水提液制备烟草浸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水提液 醇沉 烟草浸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澄清剂对中药水提液中锌、锰、钙及重金属元素铅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张彤 徐莲英 蔡贞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目的 :探讨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精制中药水提液时对锌、锰、钙及重金属元素铅的影响。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壳聚糖澄清后的中药水提液中的锌、锰、钙、铅等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与水醇法相比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明显提高锌、... 目的 :探讨壳聚糖絮凝澄清剂用于精制中药水提液时对锌、锰、钙及重金属元素铅的影响。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壳聚糖澄清后的中药水提液中的锌、锰、钙、铅等元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与水醇法相比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明显提高锌、锰、钙等元素的转移率 ,同时对重金属元素铅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絮凝澄清剂 水提醇沉法 中药水提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黄芪多糖提取方法比较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玉霞 林峰 +1 位作者 莫娟 杜向党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22,30,共4页
为了优选黄芪多糖提取的工艺,分别用水提醇沉法、微波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两种工艺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率和提取时间,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含量。结果:水提醇沉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4.468%,含量29.40%;微波提取法的黄芪多... 为了优选黄芪多糖提取的工艺,分别用水提醇沉法、微波提取法提取黄芪多糖,比较两种工艺提取黄芪多糖的提取率和提取时间,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含量。结果:水提醇沉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4.468%,含量29.40%;微波提取法的黄芪多糖提取率4.502%,含量31.25%。试验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具有省时、高效、节能等优点,在提高黄芪多糖产率和有效缩短提取时间等方面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是获得较高黄芪多糖提取率及含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水提醇沉法 微波提取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指标优选芪归银方的水提醇沉工艺 被引量:10
6
作者 石航 白洁 +2 位作者 冯欣 王林燕 马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3-816,共4页
目的:多指标综合优选芪归银方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绿原酸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水提取工艺;以黄芪甲苷、绿原酸和总多糖为指标,单因素考察醇沉浓度和药液浓缩相对程度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 目的:多指标综合优选芪归银方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甲苷、绿原酸和干膏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水提取工艺;以黄芪甲苷、绿原酸和总多糖为指标,单因素考察醇沉浓度和药液浓缩相对程度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12倍量加水量、提取3次,每次1 h,合并提取液,浓缩至1.0 g/m L生药,60%醇沉。结论:优选出来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为工艺的规范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归银方 水提醇沉 黄芪甲苷 绿原酸 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对人参多糖水提醇沉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1
7
作者 马伟 张美琦 +2 位作者 刘振鹏 徐姣 刘秀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94,共5页
为了得到人参(Panax ginseng)多糖的高效提取方法,以提高人参多糖的提取效率,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多糖,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优化人参多糖的工艺;并且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人参样品进行了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多糖质量分数... 为了得到人参(Panax ginseng)多糖的高效提取方法,以提高人参多糖的提取效率,采用水提醇沉的方法提取多糖,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优化人参多糖的工艺;并且在优化工艺条件下对人参样品进行了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参多糖质量分数。结果表明:通过对人参多糖的提取进行单因素考查,选取提取工艺的温度、提取时间、m(人参粗粉)∶V(蒸馏水)、提取次数作为正交试验设计因素(以其中影响较小的因素为误差),按照正交试验方法对人参多糖进行提取工艺优化。提取工艺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4 h、提取2次、m(人参粗粉)∶V(蒸馏水)=1 g∶20 mL;按照优化工艺提取人参样品中的多糖,对人参样品中的多糖质量分数进行测定。检测结果表明:市场销售的人参中多糖质量分数变化相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参的使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多糖 水提醇沉提取 苯酚-硫酸法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山慈菇多糖的水提醇沉法工艺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静 肖秋肖 +7 位作者 肖红琴 康宁芳 巩仔鹏 郑林 王爱民 李勇军 黄勇 李月婷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34-141,共8页
【目的】探讨山慈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山慈菇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奠定基础。【方法】对山慈菇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固液比(g∶mL,1∶20、1∶30、1∶40、1∶50和1∶60)、提取温度(6... 【目的】探讨山慈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山慈菇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于食品、医药等领域奠定基础。【方法】对山慈菇中的多糖成分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研究固液比(g∶mL,1∶20、1∶30、1∶40、1∶50和1∶60)、提取温度(60℃、70℃、80℃、90℃和100℃)、提取时间(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和150 min)及醇沉浓度(70%、75%、80%、85%和90%)等不同因素对山慈菇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响应面法对山慈菇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山慈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固液比1∶40、提取温度79℃、提取时间122 min,山慈菇多糖的提取率为7.04%。【结论】在最佳提取工艺下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山慈菇多糖的提取率为7.04%,与预测值基本一致。该方法结果可靠,准确,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经济等优点,适用于山慈菇多糖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 山慈菇 多糖 水提醇沉法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皮渣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赵巧丽 刘玉革 +2 位作者 林丽静 姚全胜 胡会刚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0,共9页
以芒果皮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芒果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分析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沉淀条件,并利用清除ABTS+·、DPPH·和·OH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芒果皮渣多... 以芒果皮渣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芒果皮渣多糖的提取工艺,同时分析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沉淀条件,并利用清除ABTS+·、DPPH·和·OH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芒果皮渣多糖的最佳提取及醇沉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8℃,浸提时间4 h,料液比1∶40(g/mL),在此条件下芒果皮渣多糖提取率为9.29%。芒果皮渣多糖最佳醇沉工艺为:浸提次数3次,浸提液浓缩5倍,4倍体积95%乙醇醇沉6 h。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芒果皮渣多糖对ABTS+·、DPPH·和·OH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随着芒果皮渣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清除能力逐渐增强,当多糖浓度为1.0 mg/mL时,其对ABTS+·、DPPH·和·OH的清除率分别达到42.58%、92.37%和41.59%,此时还原力为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皮渣 多糖 热水提取 响应面法 醇沉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芡实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玉凤 王保国 +2 位作者 张晓娟 平娜娜 高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优化芡实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多糖得率和糖含量为指标,选取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固液比(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醇沉浓度的影响。糖含量的绿多糖,以蛋... 目的:优化芡实多糖的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以多糖得率和糖含量为指标,选取提取温度(A)、提取时间(B)、固液比(C)、提取次数(D)4个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醇沉浓度的影响。糖含量的绿多糖,以蛋白,并结果:在实验影响因素中,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A>D>B>C,最佳提取方案为:A1B2C3D3,即在70℃下,固液比1∶20时,提取2.5h,连续提取4次。最佳醇沉浓度为90%。结论:本实验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芡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 多糖 正交试验 水提醇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鹿茸多肽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微 张振秋 +1 位作者 李峰 马跃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0-632,共3页
目的:优选马鹿茸多肽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乙醇醇沉前药液相对浓度、乙醇浓度... 目的:优选马鹿茸多肽水提取乙醇沉淀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以马鹿茸多肽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提取工艺,考察药材粒度、料液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水提取工艺的影响;考察乙醇醇沉前药液相对浓度、乙醇浓度、醇沉时间三因素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水提取的最佳工艺为鹿茸粒度80~100目,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每次20 min;乙醇沉淀工艺为药液相对浓度0.5 g·m L-1(生药)、乙醇浓度65%、醇沉时间4 h。结论:经过验证实试验该马鹿茸多肽的提取工艺稳定、简便、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茸多肽 水提醇沉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海红果皮渣中提取果胶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刘步明 曹艳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1-193,共3页
探讨了以海红果皮渣为原料用酒精沉淀法提取果胶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萃取液的pH=2.0、萃取温度为85±1℃,萃取时间为100min、用95%乙醇做沉淀剂时,可使果胶产率达40~45g/kg。
关键词 海红果皮渣 果胶 提取 酒精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叶党参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艳秋 王亚茹 +1 位作者 毛迪锐 常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2-168,240,共8页
目的:确定轮叶党参多糖组分1(CLPS1)结构,为轮叶党参多糖活性研究和天然植物多糖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经提取、分离纯化后获得组分CLPS1,利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分析方法等确定CLPS1结构。结... 目的:确定轮叶党参多糖组分1(CLPS1)结构,为轮叶党参多糖活性研究和天然植物多糖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经提取、分离纯化后获得组分CLPS1,利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分析方法等确定CLPS1结构。结果:CLPS1比旋光度为右旋44°,总糖含量为97.6%,糖醛酸为13.18%;相对分子质量为91.7,CLPS1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摩尔比为2.7∶3.4∶2.3∶1.1∶0.5。CLPS1中存在葡萄糖醛酸,分子中含有吡喃糖并且存在α-和β-构型。主链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构成支链和主链的末端残基;半乳糖分支点糖残基是葡萄糖(1→4,6)、半乳糖(1→3,6);半乳糖有1→6、1→3,6、1→、1→3、1→4键型;葡萄糖有1→、1→4、1→4,6键型;阿拉伯糖为1→5键型,半乳糖醛酸为1→3键型。结论:CLPS1为一种结构复杂的酸性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叶党参 多糖 水提醇沉 柱层析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葚多糖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明兰 刘阳 +2 位作者 蔡丽娜 张琳 谭珺隽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沸水浸提法提取桑葚多糖,用醇沉法析出粗多糖后利用5%三氯醋酸脱蛋白纯化得精制桑葚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mg∶mL),浸提时间0.5h,乙醇浓度90%,优化的5%三氯醋酸脱蛋白液料比为875∶1(mL∶g)。在最... 采用沸水浸提法提取桑葚多糖,用醇沉法析出粗多糖后利用5%三氯醋酸脱蛋白纯化得精制桑葚多糖。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mg∶mL),浸提时间0.5h,乙醇浓度90%,优化的5%三氯醋酸脱蛋白液料比为875∶1(mL∶g)。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进行20倍放大实验,精制桑葚多糖提取率可达2.63%。采用苯酚-硫酸法对桑葚多糖含量进行测定,以葡萄糖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在490nm处测得吸光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测定溶液在3h内稳定性良好(RSD=1.02%),重复性良好(RSD=1.22%),回收率平均值为99.67%(RSD=0.93%)。该测定方法线性、精密度、准确度均满足测定要求,并且方法简单、成本低,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多糖 提取 醇沉法 苯酚-硫酸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从苹果渣中提取果胶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丽娟 李向东 王晓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577-19579,共3页
[目的]探讨适合工业化提取苹果渣果胶的工艺。[方法]以同一苹果渣为原料,分别研究盐析法和醇沉法对苹果渣果胶提取的影响。[结果]醇沉法提取果胶的得率较高,为7.85%,且所得果胶纯度高,色泽好,质量优,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提液pH 1.5,料液... [目的]探讨适合工业化提取苹果渣果胶的工艺。[方法]以同一苹果渣为原料,分别研究盐析法和醇沉法对苹果渣果胶提取的影响。[结果]醇沉法提取果胶的得率较高,为7.85%,且所得果胶纯度高,色泽好,质量优,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提液pH 1.5,料液比1∶14,酸提时间1.5 h;盐析法提取果胶的得率为6.14%。[结论]醇沉法适合工业化提取苹果渣中的果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渣 果胶 提取 盐析法 乙醇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舒饮泡腾片中药材的水提醇沉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肖卫红 程璐 +1 位作者 张耕 张长弓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499-501,共3页
目的探讨咽舒饮泡腾片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用正交方法对水提和醇沉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水提最佳工艺为A3B2C3D3,即药材为饮片,加水10倍量,提取1.5h,分3次提取。醇沉最佳工艺为质量分数... 目的探讨咽舒饮泡腾片水提醇沉工艺条件。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用正交方法对水提和醇沉进行工艺优化。结果水提最佳工艺为A3B2C3D3,即药材为饮片,加水10倍量,提取1.5h,分3次提取。醇沉最佳工艺为质量分数为40%乙醇,沉淀静置24h。结论选择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能客观反映出各工艺条件下的效果,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准确、快速、干扰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舒饮 绿原酸 水提醇沉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藿香抗肠道EV-71病毒的体外筛选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清 牛文斐 +2 位作者 张加泽 侯宝山 周长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5-1258,共4页
目的:探索中药藿香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洗脱不同的部位对肠道EV-71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分离纯化,为分离抗病毒单体物质做准备。方法:先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观察其抗病毒效果。再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以蒸馏水、25%的乙醇、50%... 目的:探索中药藿香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洗脱不同的部位对肠道EV-71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并进一步分离纯化,为分离抗病毒单体物质做准备。方法:先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观察其抗病毒效果。再用大孔吸附树脂的方法,以蒸馏水、25%的乙醇、50%的乙醇、75%的乙醇洗脱藿香水提液醇沉后的沉淀,收集洗脱液。分别采用EV-71-RD细胞体外病毒感染模型,进行体外抗EV-71病毒作用评价,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病变效应(CPE),以酶标仪测定中性红染色A540值,计算治疗指数(TI)。结果:藿香水提醇沉后沉淀中水洗脱部位抑制EV-71病毒作用明显,水1的TI为58.59,水2的TI为127.41,水3的TI为35.92,水4的TI为17.17。结论:藿香抑制肠道EV-71病毒的有效部位是水提醇沉后的沉淀中水洗脱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藿香 提取物 水提醇沉法 抗病毒 大孔吸附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高凯翔 李秋庭 +1 位作者 陆顺忠 姚春杰 《粮油食品科技》 2010年第5期22-25,共4页
采用新工艺提取茶皂素,即水提醇沉法。水提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液固比10:1,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3次。水提取之后再醇沉,通过试验得到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90%、乙醇与浓缩液体积比4:1、醇沉温度75℃、醇沉时间2.5 h,并在... 采用新工艺提取茶皂素,即水提醇沉法。水提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60℃,液固比10:1,浸提时间2 h,浸提次数3次。水提取之后再醇沉,通过试验得到最优条件为乙醇浓度90%、乙醇与浓缩液体积比4:1、醇沉温度75℃、醇沉时间2.5 h,并在此条件下比较水提法和水提醇沉法,得出水提醇沉法提取率为95.2%,纯度为69.9%,提高了纯度,有利于后续精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皂素 水提 醇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醇甲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怡 王懿萍 尹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12743-12744,共2页
[目的]以五味子醇甲为指标,优化五味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分析煎煮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等因素及醇沉工艺中的加醇量与醇浓度。[结果]优选出的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工艺为:用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 [目的]以五味子醇甲为指标,优化五味子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分析煎煮工艺中的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等因素及醇沉工艺中的加醇量与醇浓度。[结果]优选出的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工艺为:用12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 h,滤液浓缩到1.0 g生药/m l后醇沉至80%。[结论]水提醇沉法工艺可作为五味子提取生产工艺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醇甲 正交试验 水提醇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制备的蛹虫草多糖特性及体外生物活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丹丹 侯静宇 +1 位作者 张金秀 王立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76-83,共8页
本研究以蛹虫草发酵液为材料,采用壳聚糖絮凝法和水提醇沉法分别制备了絮凝多糖(XDT)和醇沉多糖(CDT),并对两种方法制备所得多糖的得率、各组分含量、平均粒径和复溶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刚果红实验对其微... 本研究以蛹虫草发酵液为材料,采用壳聚糖絮凝法和水提醇沉法分别制备了絮凝多糖(XDT)和醇沉多糖(CDT),并对两种方法制备所得多糖的得率、各组分含量、平均粒径和复溶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扫描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刚果红实验对其微观结构、官能团和空间构象进行表征,利用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评价其降血糖活性,以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评价其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多糖得率为3.58%,是醇沉法的1.91倍;两种多糖在扫描电镜下的微观结构存在差异,在红外光谱下吸收图谱相似,但XDT比CDT具有更多的三螺旋结构;XDT的平均粒径更小,复溶速度更快;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对DPPH、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表现为XDT>CDT;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实验表明,低浓度时,两种多糖的抑制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随着浓度增加,在相同条件下,XDT的抑制活性明显强于CDT;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能力实验表明,在相同处理浓度下,XDT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CDT。综上,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蛹虫草多糖得率更高、平均粒径更小、复溶性更佳,XDT具备较强的体外抗氧化、降血糖和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蛹虫草 多糖 壳聚糖絮凝法 水提醇沉法 结构特征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