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岛生态清洁小流域功能分区与治理措施功能匹配性研究
1
作者 陈家东 张鹏 +5 位作者 郭建超 齐实 卢旭东 左琴 吴慧 陈益壮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3-753,共11页
为探究小流域治理措施与国土空间管控主导下流域水土保持功能的匹配性,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地方国土空间管控和水土保持规划等政策的小流域功能分区方法,将海南岛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并以近年来建设的42条小流域为研究... 为探究小流域治理措施与国土空间管控主导下流域水土保持功能的匹配性,以海南岛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地方国土空间管控和水土保持规划等政策的小流域功能分区方法,将海南岛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功能分区,并以近年来建设的42条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投资建立措施与功能的匹配性评价模型,评估小流域的治理措施与其所在功能分区的匹配性。结果表明,1)在绿色农产、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谐宜居、休闲康养五类功能分区中,绿色农产分区面积最大,占海南岛总面积的37.2%,功能定位是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主要措施是生产道路建设、保土耕作等。2)绿色农产分区是近年来小流域建设的主要分区,但措施布设、投资与其功能定位存在偏差。20条小流域中有16条匹配性等级为“中等”以下,其他分区功能匹配性较高。3)总体上,匹配性等级为“中等”及以上的占59.5%;“中等”以下的占40.5%,且主要集中在绿色农产分区。未来在绿色农产分区内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时应增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措施的投资比重,提高措施投资与流域功能的匹配性。该研究为海南岛及类似地区的小流域功能分类及建设方向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功能分区 投资评价法 功能匹配性 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海南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关键问题 被引量:63
2
作者 周丰 刘永 +2 位作者 黄凯 郭怀成 阳平坚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6-222,共7页
针对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存在的6大问题,提出了以景观生态学、流域管理和水生态服务功能等为理论基础的,以水生态分区、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冲突分析等为区划途径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划方法及技术路线充分体现了国外趋势与国... 针对现行水环境功能区划存在的6大问题,提出了以景观生态学、流域管理和水生态服务功能等为理论基础的,以水生态分区、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冲突分析等为区划途径的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划方法及技术路线充分体现了国外趋势与国内管理要求:流域尺度、协调思想、因地制宜和动态性,并重点分析了概念内涵和技术操作程序。同时针对此区划的2大关键问题——协调人与自然、不同利益者冲突问题和确定分类管理功能区——提出了思路与解决途径。本研究有效地权衡了人类需求功能与水生态需求功能,协调了跨界冲突问题以及综合考虑了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改善和水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为我国未来水环境管理和流域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 技术方法 流域管理 水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环境功能区划的农业面源污染源解析及其空间异质性 被引量:49
3
作者 钱晓雍 沈根祥 +3 位作者 郭春霞 顾海蓉 朱英 王振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 通过清单分析方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了上海市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农作物秸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农村生活污水等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贡献率,并根据各区域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别在区县尺度和乡镇尺度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程度及其区域分布。结果表明,上海市农业面源污染COD、TN、TP实物排放量分别为4.42×104、1.13×104、0.44×104 t/a,相应的等标排放量分别为0.16×104、0.93×104、1.65×104 m3/a,最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6.31%,最主要污染物为TP,其等标污染负荷比达到60.32%。各区县因农业面源污染引起的COD、TN、TP排放质量浓度分别为4.16~40.91、1.30~8.71、0.23~4.94 mg/L,各区县农业面源污染水质平均指数在0.67~5.91之间,主要污染乡镇分布在上海南部以及崇明岛等农业产值相对较高且距离水源保护区较近的远郊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控制 农业 区划 面源污染 水环境功能区划 等标污染负荷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水质标准体系及其对我国水环境保护的启示 被引量:31
4
作者 席北斗 霍守亮 +3 位作者 陈奇 陈艳卿 昝逢宇 夏训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103,120,共5页
美国拥有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科学性最强的水质标准体系,对其进行了解和研究将对推进我国水质标准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美国水质标准由指定用途、水质基准和反降级政策三部分组成,文章重点对美国水质基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定用途... 美国拥有世界上体系最完善、科学性最强的水质标准体系,对其进行了解和研究将对推进我国水质标准体系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美国水质标准由指定用途、水质基准和反降级政策三部分组成,文章重点对美国水质基准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指定用途的规定、反降级政策的内在涵义与实施办法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和分析。在概述我国水质标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的研究进展和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水质标准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美国的水质标准体系提出一些启示性建议,为我国形成完整的水质标准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标准 美国 反降级政策 水环境功能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山区农村面源污染负荷估算与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刘菊 傅斌 +1 位作者 王玉宽 徐佩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18-225,F0004,共9页
对农村面源污染物负荷的估算、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制定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价模型(Integrat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tool,InVEST模型)估算宝兴县面源污染物总氮... 对农村面源污染物负荷的估算、来源分析及控制措施制定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利用输出系数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与权衡综合评价模型(Integrate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 tool,InVEST模型)估算宝兴县面源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负荷,并结合水环境功能分区标准,分析面源污染物的超标情况。旨在揭示山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空间异质性,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规划、山区水环境治理效率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10年宝兴县面源污染物TN、TP负荷分别为1156.44、81.41t/a,TN、TP负荷的空间格局整体上呈现出分布不均,局部集中,靠近水体的规律;2)不同污染源对TN、TP负荷的贡献率大小顺序均为:畜禽养殖>农业用地>农村生活;3)从流域尺度看,宝兴县TN、TP负荷没有超过III类水质标准规定的污染物负荷阈值;而从30m×30m栅格尺度看,宝兴县TN、TP超标量分别为763.63、51.16t/a,其超标区域主要集中在耕地、草地、居民地以及靠近水体的地方,以上超标区域即为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关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污染 模型 水环境功能分区 产水量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及水质响应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佳宁 徐顺青 +3 位作者 武娟妮 卢静 张筝 程亮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65-1074,共10页
从流域尺度评估污染物减排与水质响应成为我国水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十二五”期间长江10个子流域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效果及水质响应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 从流域尺度评估污染物减排与水质响应成为我国水环境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以长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十二五”期间长江10个子流域的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减排效果及水质响应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环保投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长江流域主要污染物的减排,然而不合理的环保投资结构导致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并不高。不同流域污染负荷差异显著,长江中下游负荷量约为源头区的4倍。不同污染物的水体质量浓度与流域负荷量之间的响应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长江各流域水体氨氮质量浓度对流域的氨氮负荷量变化表现出积极的响应关系,相比之下,长江各流域水体高锰酸盐指数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与流域化学需氧量负荷的变化并不一致。建议调整长江流域污染治理的环保投资结构,提高生活源污染的治理效率,同时在分析流域总量减排与水质响应不确定性基础上,优化和调整流域污染物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化学需氧量 氨氮 流域尺度 环保投资 水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7
作者 郗敏 刘红玉 吕宪国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573,共8页
湿地具有去除水中营养物质或污染物质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属性,在维护流域生态平衡和水环境稳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提出了流域湿地是将流域中湿地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其水质净化功能。对国内外湿地净水功能的特殊属性、湿地系统各组分对污染... 湿地具有去除水中营养物质或污染物质的特殊结构和功能属性,在维护流域生态平衡和水环境稳定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提出了流域湿地是将流域中湿地看作一个整体,研究其水质净化功能。对国内外湿地净水功能的特殊属性、湿地系统各组分对污染物质的去除作用及湿地对污染物质的去除过程研究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在流域的尺度上,进行了流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的环境因子、影响流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的重要湿地类型和流域湿地整体水质净化功能的研究,总结了流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对流域湿地水质净化功能未来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陆交错带 流域湿地 水质净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22
8
作者 禹雪中 苏德慧 +3 位作者 黄金池 崔青安 杨志轩 张爱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9-51,59,共4页
介绍了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系统结构、系统特点 ,提出将水环境相关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结合 ,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的决策支持。采用该系统能够以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为目标 ,提供水环境数据维护、数据... 介绍了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目标、系统结构、系统特点 ,提出将水环境相关技术、网络数据库技术与GIS技术结合 ,为水环境管理提供快捷、方便的决策支持。采用该系统能够以水环境功能区管理为目标 ,提供水环境数据维护、数据查询、水质评价、统计分析、水质预测等功能 ,将各种水环境信息以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该系统的运用 ,可以替代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管理 功能区划 决策支持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功能区与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归一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何晓云 汪小泉 +1 位作者 王亚红 陈渊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2-65,共4页
水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使水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但由于两种划分的立足点不同,划分的侧重点、分类体系、功能区名称存在一定的差异,各自划分容易由于使用和管理的不统一造成混乱。通... 水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最终目标都是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使水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但由于两种划分的立足点不同,划分的侧重点、分类体系、功能区名称存在一定的差异,各自划分容易由于使用和管理的不统一造成混乱。通过浙江省水功能区和水环境功能区的合二为一划分,合理确定了全省各流域水系水体的水质保护目标和使用功能,以保证水资源开发利用发挥最佳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功能区 水环境功能区 划分 归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界定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单楠 阮晓红 冯杰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81-589,共9页
在总结水生态屏障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对水生态屏障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生态屏障的定义。从河流、湖泊、水库3种主要水生态屏障类型说明水生态屏障的主要功能及适宜宽度研究进展,并从生态学、水文学、地理学、遥感学的技术应用评述... 在总结水生态屏障研究历程的基础上,对水生态屏障的概念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水生态屏障的定义。从河流、湖泊、水库3种主要水生态屏障类型说明水生态屏障的主要功能及适宜宽度研究进展,并从生态学、水文学、地理学、遥感学的技术应用评述了水生态屏障宽度的界定方法。目前,对水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的标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流域尺度下水库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的界定是水生态屏障宽度界定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综合水文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地形、遥感、地理信息等多学科理论及技术手段构建流域尺度的生态水文模型是界定水生态屏障及其水库生态屏障适宜宽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屏障 适宜宽度 界定方法 流域尺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缺乏地区地表水环境承载现状研究——以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为例 被引量:6
11
作者 温胜芳 单保庆 +1 位作者 马静 邓伟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8-96,共9页
本研究以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控制单元进行划分,以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作为环境容量基础数据,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分析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的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地表水环境容量超载情况。结果显示,在水资源缺乏的京津冀... 本研究以主体功能区划作为控制单元进行划分,以水功能区纳污能力作为环境容量基础数据,结合国家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统计数据,分析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的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地表水环境容量超载情况。结果显示,在水资源缺乏的京津冀和西北五省(自治区)地区,其重点开发区的氨氮排放入河量均已超出水环境容量,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是水环境氨氮容量超载的主要贡献因子。对于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京津冀地区水环境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量普遍超载,而西北五省(自治区)还有19%~73%的水环境容量剩余。不同主体功能区的环境和产业政策取决于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和水环境容量的超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缺乏区 环境容量 主体功能区 超载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现状污染负荷分析与限制排污总量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红举 彭树恒 +2 位作者 周娅 袁洪州 陈江海 《水资源保护》 CAS 2014年第4期53-56,96,共5页
根据千岛湖水质现状和水功能区划,确定2015年和2020年千岛湖水质保护目标的污染物浓度,核算现状污染负荷量。将现状CODMn、NH3-N和TP污染负荷量作为千岛湖CODMn、NH3-N和TP的纳污能力,即千岛湖湖区CODMn、NH3-N和TP指标纳污能力分别为16... 根据千岛湖水质现状和水功能区划,确定2015年和2020年千岛湖水质保护目标的污染物浓度,核算现状污染负荷量。将现状CODMn、NH3-N和TP污染负荷量作为千岛湖CODMn、NH3-N和TP的纳污能力,即千岛湖湖区CODMn、NH3-N和TP指标纳污能力分别为16 420 t/a、2 225 t/a和434 t/a。采用狄龙模型核算千岛湖TN指标的纳污能力,2015年千岛湖TN质量浓度目标值为0.88 mg/L,对应湖区限排总量为3 468 t/a;2020年将千岛湖TN质量浓度目标值进一步提高至0.8mg/L,此时对应湖区TN限排总量为3 176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污能力 限排总量 水功能区 狄龙模型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陕北延河流域旱地系统生态需水测评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丽霞 任朝霞 +1 位作者 任志远 马超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56-161,I0007,共7页
该文以延河流域旱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的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应用"3S"技术,划分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各分区旱地系统的生态需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 该文以延河流域旱地系统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生态学和水文学意义的指标,建立流域生态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应用"3S"技术,划分流域生态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对各分区旱地系统的生态需水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测评和分析。结果表明,延河流域基本划分为防风固沙区、防旱抗旱区、水土保持区、农业种植区和植被保护区等五大生态功能分区。景观尺度上,有林地-黏壤土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大,约为502.31mm/a;牧草地-砂壤土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小,约为300.01mm/a。生态功能分区尺度上,植被保护区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大,约为357.72mm/a,防旱抗旱区的单位面积生态需水最小,约为304.73mm/a。该研究为明确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以及水土资源的利用方向和生态整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析 生态 水分 植被 生态功能分区 旱地系统 生态需水 延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观格局对阳澄湖小流域水质变化影响的空间尺度效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朱颖 王怡 +1 位作者 贺风春 吴燕飞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3,F0003,共10页
[目的]研究阳澄湖小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上景观组成与结构变量对水质的影响,为该区域湿地水环境质量提升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阳澄湖12个水质采样点为中心,利用GIS软件生成6种空间尺度的圆形缓冲区域,采用景观格局指数、... [目的]研究阳澄湖小流域不同空间尺度上景观组成与结构变量对水质的影响,为该区域湿地水环境质量提升和景观格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阳澄湖12个水质采样点为中心,利用GIS软件生成6种空间尺度的圆形缓冲区域,采用景观格局指数、冗余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识别景观格局对湿地水质影响最有效的缓冲区空间尺度,探讨其与水质的相互关系。[结果]①总体上,乔木林地和湖泊的面积占比在空间尺度上逐渐减小,城镇住宅用地、水田和养殖塘的面积占比逐渐增加。②景观格局对湿地水质影响的空间尺度效应体现在不同圆形缓冲区内,在半径为800 m的圆形缓冲区内总解释变异值最大为68.2%。③景观组成变量仅有在半径为1000 m的圆形缓冲区内PLAND FOR与水质参数具有相关性。④养殖塘在半径为200 m的圆形缓冲区内对水质影响较大;水田、乔木林地和湖泊在空间尺度较大的圆形缓冲区(半径大于500 m)是影响水质的主要景观类型。[结论]景观格局与水质最相关的空间尺度为800 m的圆形缓冲区,不同尺度缓冲区内景观结构变量对水质的解释能力均比景观组成变量明显,湿季水质参数与景观格局指数的相关性大于干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圆形缓冲区 水质 空间尺度效应 阳澄湖小流域 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水环境功能区调整方案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开明 逄勇 +2 位作者 余辉 李堃 王民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03-508,共6页
基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主要成果,根据太湖湖体水质可达标性要求,对太湖西岸重点污染水域的功能区进行细化。通过建立太湖水环境数学模型,以太湖不利风场及污染物最大入湖通量作为最不利条件,模拟概化河流的入湖污染带,... 基于《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的主要成果,根据太湖湖体水质可达标性要求,对太湖西岸重点污染水域的功能区进行细化。通过建立太湖水环境数学模型,以太湖不利风场及污染物最大入湖通量作为最不利条件,模拟概化河流的入湖污染带,计算污染物纵向扩散距离。在此基础上,划定太湖湖体增设功能区的范围,提出基于湖体水质达标的功能区划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环境功能区划 最不利风场条件 污染物最大入湖通量 纵向扩散距离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健康评估与保护实践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20,共7页
长江属于大河水系,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健康状态不仅影响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估理论和实践,讨论适合长江特点的健康评估方法和标准;通过水功能区达标率和鱼类多样性2个指标分析长江水环境... 长江属于大河水系,生物多样性丰富,其健康状态不仅影响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综合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估理论和实践,讨论适合长江特点的健康评估方法和标准;通过水功能区达标率和鱼类多样性2个指标分析长江水环境和水生态近10多年来的变化情况;最后,总结近几年长江大保护系列行动后长江健康进展情况。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健康评估可以根据管理需要划分不同时空尺度;根据资料完整性可以采用单指标或者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随着长江系列保护行动的实施,长江河流型水质持续改善,湖库水质和生物多样性开始稳定,人类过度干扰江湖现象得到遏制,但湖库水质改善和生物多样性恢复还需要长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大保护 河流健康评估 水功能区达标率 鱼类多样性 时空尺度 水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水环境状况分析及治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晓宇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4期89-94,共6页
运用近年水质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结合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流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库供水、河流水系分布概况,分析汾河水库及其上游饮用水功能区水环境状况及来自点源、面源的污染因素,指出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控制、水源保护... 运用近年水质调查、监测与评价数据,结合汾河水库及其上游流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水库供水、河流水系分布概况,分析汾河水库及其上游饮用水功能区水环境状况及来自点源、面源的污染因素,指出流域水环境保护工作在污染控制、水源保护、流域水环境监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明确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实现该区域水资源保护目标的关键,提出了节水减排、执法监督、污染源治理、水质监控等水环境治理保护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功能区 纳污能力 总量控制 水环境保护 水质分析 汾河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干河干流山西段水环境容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娜娜 白洁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3-45,61,共4页
依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及技术方法对山西桑干河干流地面水域的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根据桑干河干流实际的水文特点,建立了桑干河干流氨氮、COD及挥发酚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最终对不同频率流量条件下的桑干河干流氨氮、COD及挥发酚环境... 依据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原则及技术方法对山西桑干河干流地面水域的功能区进行了划分。根据桑干河干流实际的水文特点,建立了桑干河干流氨氮、COD及挥发酚环境容量的计算模型,最终对不同频率流量条件下的桑干河干流氨氮、COD及挥发酚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功能区 环境容量 桑干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市水(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研究
19
作者 赵伟 逄勇 陈亚男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76-79,共4页
利用建立的南京市河网区水量水质模型以及长江南京段非稳态水量水质模型,对南京市水(环境)功能区进行分析。在存在点源排污口的水(环境)功能区附近设置排污混合区,在上游水质差的功能区与下游水质好的功能区衔接处设置过渡带,并分别计... 利用建立的南京市河网区水量水质模型以及长江南京段非稳态水量水质模型,对南京市水(环境)功能区进行分析。在存在点源排污口的水(环境)功能区附近设置排污混合区,在上游水质差的功能区与下游水质好的功能区衔接处设置过渡带,并分别计算排污混合区和过渡带的长度。按照功能区调整原则和排污混合区、过渡带的计算结果,提出南京市水(环境)功能区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功能区 过渡带 排污混合区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库出流对水库环境容量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周富春 张龙辉 蒋文清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2-64,共3页
水库的出流是影响水库流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库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某水库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及水质计算软件计算了水库在不同泄流宽度下出流的流量,并根据不同泄流宽度下水库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了对应的水库环境容量值... 水库的出流是影响水库流场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库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某水库为例,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及水质计算软件计算了水库在不同泄流宽度下出流的流量,并根据不同泄流宽度下水库的流场和浓度场计算了对应的水库环境容量值,分析了出流宽度、出流流量和水环境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出流 水环境容量 功能区 概化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