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Ⅳ:基于GIS的AHP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 |
武强
王金华
刘东海
崔芳鹏
刘守强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98
|
|
|
2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Ⅲ——基于GIS的ANN型脆弱性指数法应用 |
武强
解淑寒
裴振江
马积福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9
|
|
|
3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Ⅱ——脆弱性指数法 |
武强
张志龙
张生元
马积福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10
|
|
|
4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Ⅰ——主控指标体系的建设 |
武强
张志龙
马积福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80
|
|
|
5
|
煤层底板突水评价的新型实用方法Ⅴ:基于GIS的ANN型、证据权型、Logistic回归型脆弱性指数法的比较 |
武强
张波
赵文德
刘守强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4
|
|
|
6
|
脆弱性指数法在煤层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与建议 |
李建林
张洪云
王心义
冯有利
刘洲
韩乐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7
|
|
|
7
|
华北型煤田深部开采底板“分时段分带突破”突水机理 |
赵庆彪
赵昕楠
武强
刘长武
王希良
|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48
|
|
|
8
|
基于模糊评判-综合赋权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李博
郭小铭
徐爽
刘卫坤
王泽会
李恒凯
|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4 |
17
|
|
|
9
|
矿坑底板突水的突变模型研究 |
邵爱军
彭建萍
刘唐生
|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1
|
|
|
10
|
主成分分析法在底板突水影响因素评价中的应用 |
李娜娜
施龙青
李忠建
曲志超
官云章
|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
2011 |
15
|
|
|
11
|
三河尖煤矿21102面底板奥灰特大突水原因及治理 |
陈忠胜
杨思光
张成银
|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
12
|
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在底板突水预测中的应用 |
刘伟韬
廖尚辉
刘士亮
刘欢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
13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彭慧芳
魏久传
尹会永
高树林
吴树磊
|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
2012 |
11
|
|
|
14
|
底板灰岩承压水上开采安全技术实践及认识 |
吴玉华
赵开全
孙本魁
|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
2009 |
21
|
|
|
15
|
预裂爆破切顶对底板破坏深度及矿压影响规律 |
许延春
张二蒙
马子民
赵霖
李志钦
杨胜利
|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
2021 |
13
|
|
|
16
|
梧桐庄矿多含水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 |
樊振丽
武强
孙晓宇
|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
2011 |
13
|
|
|
17
|
焦作矿区底板注浆加固工作面富水性分区及加固效果分析 |
许延春
陈胜然
柳杰
李卫民
王焕忠
|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
18
|
久丰井田主采煤层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 |
刘玥
徐青云
乔栋
|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19
|
基于BOTDR的煤层底板突水温度场监测模拟研究 |
张平松
孙斌杨
许时昂
|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
20
|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深井底板突水判别研究 |
张文泉
孙明
安伟
马衍飞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