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模型与新安江模型及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在赣江流域的降雨径流模拟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邓鹏鑫 胡庆芳 +1 位作者 王银堂 崔婷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2-387,共6页
针对赣江全流域及18个子流域,在日和月时间尺度上分别进行GR模型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研究流域,GR模型在率定期和检验期的确定性系数达到0.85以上,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在±10%以内;GR... 针对赣江全流域及18个子流域,在日和月时间尺度上分别进行GR模型与三水源新安江模型、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比较。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研究流域,GR模型在率定期和检验期的确定性系数达到0.85以上,径流总量相对误差在±10%以内;GR日模型的精度略高于新安江模型,具有更强的稳定性,且结构简易,参数不确定性较低;GR月模型的精度及模型复杂性与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模型 新安江模型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赣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熊立华 郭生练 +1 位作者 付小平 王渺林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80-86,共7页
提出和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并用来模拟东江、赣江和汉江的70个流域的径流过程。实际资料的检验和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物理概念明确,参数优化值稳健,模拟精度高等优点,可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月水量平衡模型 参数估计 径流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何春光 李欣然 +2 位作者 郭金明 刘卫健 徐婷婷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03-230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型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模型——改进2阶RC模型,该模型由瞬时、电压自调整、自放电3条支路组成,考虑了温度、端电压对超级电容器运行特性的影响,能够准确描述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的非线性变化以及充放电之后的自调整特性。在详细... 提出了一种新型双电层超级电容器模型——改进2阶RC模型,该模型由瞬时、电压自调整、自放电3条支路组成,考虑了温度、端电压对超级电容器运行特性的影响,能够准确描述充放电过程中电压的非线性变化以及充放电之后的自调整特性。在详细介绍模型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一套通过恒流充电实验快速确定模型参数的辨识方法,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将此模型应用到超级电容器均压电路的设计中,采用单飞渡电容法均压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超级电容器 建模 参数辨识 电压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水流运动过程推求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聂卫波 费良军 马孝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52,57,共6页
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提出了畦田尾部闭合条件下利用两组畦灌水流运动数据推求土壤平均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的方法,该方法在确定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过程中避免了采用难以准确确定的田面水深数据。利用大田畦灌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检验... 以水量平衡原理为基础,提出了畦田尾部闭合条件下利用两组畦灌水流运动数据推求土壤平均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的方法,该方法在确定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过程中避免了采用难以准确确定的田面水深数据。利用大田畦灌试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检验,并将该方法所求土壤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值代入WinSRFR模型中模拟水流运动过程,其与田间实测过程相比,两者具有好的一致性,由此表明该方法能够简单有效地求得畦灌土壤平均入渗参数和田面糙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原理 水流运动过程 Kostiakov入渗公式 入渗参数 田面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膜孔灌田面灌水参数推求基于Kostiakov模型的点源入渗参数 被引量:6
5
作者 费良军 程东娟 赵新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8-90,共3页
利用膜孔灌大田灌水试验实测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利用膜孔灌大田水流推进和消退曲线参数推求基于Kostiakov入渗模型的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参数的方法,这一方法能简单而有效地求得大田膜孔灌平均入渗参数,有效消除农田土壤空间变... 利用膜孔灌大田灌水试验实测资料,基于水量平衡原理,提出了利用膜孔灌大田水流推进和消退曲线参数推求基于Kostiakov入渗模型的膜孔灌单点源入渗参数的方法,这一方法能简单而有效地求得大田膜孔灌平均入渗参数,有效消除农田土壤空间变异性对单膜孔入渗参数的影响,研究成果为膜孔灌技术要素设计和灌水质量评价提供了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 水量平衡 Kostiakov模型 点源入渗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WBM模型在锡林河流域气候变化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杨 朱仲元 +3 位作者 贾德斌 姚苏红 刘翠善 李皓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9-42,50,共5页
以内蒙古地区的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WBM模型),在对锡林河流域水文模拟的基础上,评估了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SWBM模型锡林河流域月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期的模型效... 以内蒙古地区的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WBM模型),在对锡林河流域水文模拟的基础上,评估了流域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SWBM模型锡林河流域月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期的模型效率系数均超过60%,相对误差也均小于8%,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流域水资源以减少趋势为主,2030年之后,减少幅度将可能超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参数率定 径流模拟 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植被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模型参数时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熊立华 刘烁楠 +1 位作者 熊斌 许文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5-635,共11页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物理特性常呈现"非稳态"特征,代表流域特性的模型参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开展水文模型参数时变研究有助于提高水文模拟精度。考虑植被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基于植被归一化指数、人口、地区...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文物理特性常呈现"非稳态"特征,代表流域特性的模型参数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开展水文模型参数时变研究有助于提高水文模拟精度。考虑植被条件和人类活动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基于植被归一化指数、人口、地区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和有效灌溉面积5个指标建立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参数的时变函数表达式,并考虑4种参数时变情形。选取直门达、张家山、咸阳、横江、丹江口和峡江站6个水文站分析对比4种情形下模型的径流模拟结果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所有站点在1982—2006年内水文物理特性呈现"非稳态"特征;且较常参数而言,时变参数模型模拟效果更好,并获得更优的确定性预报结果,其中直门达站径流模拟精度提高最为显著,率定期和检验期内的纳西效率系数(NS)分别提高了10. 3%和8. 8%。该研究可以为变化环境下流域水库调度、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环境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时变参数 NDVI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尺度的双层融雪径流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孟现勇 乔鹏 +1 位作者 刘志辉 陈凯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5,31,共7页
以新疆天山北坡军塘湖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基于物理机制构建双层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利用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信息,运用GIS技术与遥感技术获取积雪、植被、土壤等与融雪径流模型有关的地表信息,并结合WRF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以新疆天山北坡军塘湖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基于物理机制构建双层分布式融雪径流模型,利用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信息,运用GIS技术与遥感技术获取积雪、植被、土壤等与融雪径流模型有关的地表信息,并结合WRF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作为该模型气象驱动数据,对研究区融雪期进行模拟,结果显示:2009、2010年峰值模拟期间,实测与模拟径流过程线拟合度高,QR合格率分别达87%、90.85%。该模型适用性较好,对融雪洪水预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分布式 融雪模型 能量平衡 水量平衡 WR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杨 贾德彬 +3 位作者 朱仲元 李皓冰 严小林 胡青叶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5期138-141,共4页
水量平衡模型是目前水文及环境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拟是目前水文科学研究中的难点。以内蒙古地区的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nowmelt-based Water Balance Model,SWBM模型)的... 水量平衡模型是目前水文及环境分析中最常用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半干旱地区的水文模拟是目前水文科学研究中的难点。以内蒙古地区的锡林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考虑融雪的水量平衡模型(Snowmelt-based Water Balance Model,SWBM模型)的拓展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锡林河流域气候干旱,产流受降水和融雪驱动,流域降水量及实测径流量均呈现弱减少趋势。SWBM模型对对月径流过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率定期和检验期的模型效率系数均可超过60%,相对误差小于8%,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地区的影响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 参数率定 径流模拟 应用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土壤墒情预报模型关键参数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卞艳丽 曹惠提 +1 位作者 杨一松 景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为了构建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墒情预报水量平衡模型,分析了气象、作物蒸腾蒸发、地下水埋深、土壤特性等因子与大田土壤墒情之间的关系。确定构建模型需要率定的参数有作物蒸发蒸腾量、深层渗漏量、降雨量、灌溉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等,并提出... 为了构建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墒情预报水量平衡模型,分析了气象、作物蒸腾蒸发、地下水埋深、土壤特性等因子与大田土壤墒情之间的关系。确定构建模型需要率定的参数有作物蒸发蒸腾量、深层渗漏量、降雨量、灌溉量和地下水补给量等,并提出了各参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墒情预报 土壤水分 水量平衡模型 参数 引黄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压水漏斗水位预报的动态模型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子贤 卢宝林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15-118,共4页
从水均衡原理出发 ,建立了时变参数的承压水漏斗水位预报的动态模型 ,采用多层递阶方法求解模型 .实例表明 ,文中模型预报效果较好 .该模型能反映漏斗中心水位的动态特性 ,且不要求均衡区承压含水层为各项同性的均匀透水介质 ;既适用于... 从水均衡原理出发 ,建立了时变参数的承压水漏斗水位预报的动态模型 ,采用多层递阶方法求解模型 .实例表明 ,文中模型预报效果较好 .该模型能反映漏斗中心水位的动态特性 ,且不要求均衡区承压含水层为各项同性的均匀透水介质 ;既适用于预报 ,也可用于漏斗区水资源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等 .模型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压水漏斗 水位预报 水均衡 时变参数 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中长期来水水量平衡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雅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0-93,共4页
研究三峡水库中长期来水水量平衡模型。在利用中长期降雨预报的基础上,通过对2参数水量平衡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并采用实际过程进行检验,提出了适合三峡水库的水量平衡模拟模型。结果显示2参数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的三峡水库中长期径流过程与... 研究三峡水库中长期来水水量平衡模型。在利用中长期降雨预报的基础上,通过对2参数水量平衡模型进行参数率定并采用实际过程进行检验,提出了适合三峡水库的水量平衡模拟模型。结果显示2参数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的三峡水库中长期径流过程与实测径流过程吻合度较高,峰值对应关系也较好,取得较高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长期预报 水量平衡模型 2参数模型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ASMOD水文模拟残差统计特征检验
13
作者 李占玲 徐宗学 周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针对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水文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时,模型残差需满足一定的内在统计假定的要求,分别选用Levene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残差自相关系数图等方法对水量平衡模型WASMOD的模型残差的同方差性、正态性以及相互独立性等... 针对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水文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时,模型残差需满足一定的内在统计假定的要求,分别选用Levene检验、Kolmogorov-Smirnov检验和残差自相关系数图等方法对水量平衡模型WASMOD的模型残差的同方差性、正态性以及相互独立性等统计假定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当对原始数据未经变换而直接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时,得到的模型残差满足相互独立假定,但并不满足同方差性和正态性假定;对原始流量数据进行开根号变换,可以很好地解决模型残差的异方差性和非正态性问题。在模型残差统计假定得以满足的条件下,在月时间尺度上WASMOD模型可以为莺落峡流域的流量模拟与预报提供良好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SMOD 参数估计 普通最小二乘法 模型残差 水量平衡模型 莺落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径流对全球升温1.5℃与2.0℃的响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徐文馨 陈杰 +2 位作者 顾磊 朱碧莹 专美佳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0-705,共16页
全球变暖影响着以流域径流要素为主导的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变化。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对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意义重大。为探究全球升温1.5℃和2.0℃对长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使用基于偏差校正的气候模式集合数据驱... 全球变暖影响着以流域径流要素为主导的水文水资源系统的变化。长江流域未来水资源量的时空分布对长江大保护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意义重大。为探究全球升温1.5℃和2.0℃对长江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使用基于偏差校正的气候模式集合数据驱动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比较两种升温情景下径流量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基于偏差校正的气候模式集合数据可以较好地代表长江流域历史时期(1976—2005年)的年平均降水和年平均蒸散发情势。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与参数区域化方法相结合能较好地模拟长江流域各子流域的月径流量。升温1.5℃时,无论是年径流量还是季节径流量均呈上升趋势,与历史时期相比,50%以上三级子流域的增幅超过5%;升温2.0℃时,增幅超过8%。这表明升温2.0℃情景下长江流域水资源量将进一步增加。相对于历史时期,升温1.5℃与2.0℃情景下长江流域北部降水量增幅较大;径流量增幅分布格局基本与降水量一致。汉江流域是全流域径流量增幅最显著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温1.5℃ 升温2.0℃ 长江流域 偏差校正法 全球气候模式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CC-WBM模型区域适用性及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管晓祥 刘悦 +3 位作者 张成凤 杨晓甜 金君良 王国庆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61,共7页
天然径流量的模拟计算是区域水资源评价的关键,以中国不同气候区的6个典型流域为例,评估RCCC-WBM月尺度水文模型对天然径流过程的模拟能力,并分析其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RCCC-WBM模型对不同气候区典型流域的天然径流过程都具有较好... 天然径流量的模拟计算是区域水资源评价的关键,以中国不同气候区的6个典型流域为例,评估RCCC-WBM月尺度水文模型对天然径流过程的模拟能力,并分析其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RCCC-WBM模型对不同气候区典型流域的天然径流过程都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均在0.80以上,径流量相对误差较小,满足径流模拟的精度要求,区域适用性较好。南方流域冬季气温较高,降雪积雪较少,导致融雪径流汇流系数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在6个典型流域中地表径流汇流系数对模型精度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蓄水容量通过决定土壤含水的上限值间接地影响着水源的划分与计算,对模型径流模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流域 水量平衡模型 参数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水径流特征变化对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精度及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迪 郭家力 +1 位作者 向晓莉 余钟波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46,52,共7页
为评估水文模型在变化环境下的可靠性,以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为例,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降水径流资料在MOPEX数据集中美国本土的104个典型流域的一致性,基于可变模糊理论评价降水径流资料一致性对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 为评估水文模型在变化环境下的可靠性,以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为例,采用Mann-Kendall法分析降水径流资料在MOPEX数据集中美国本土的104个典型流域的一致性,基于可变模糊理论评价降水径流资料一致性对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精度的影响,并探讨降水径流资料一致性和流域的气候特征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流域中,92.31%流域的降水或径流资料的一致性遭到破坏;通过可变模糊集评价模型模拟效果,发现降水、径流趋势变化均会削弱水文模型的模拟能力,其中降水一致性破坏是水文模型模拟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并且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影响模拟能力的次要因素;模型参数C和参数SC均随着流域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增大而增大,参数C反映了流域的湿润程度,参数SC表征了流域的调蓄能力。研究成果可为防洪、抗旱、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径流特征 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 模型参数 模拟精度 可变模糊集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区水质监测的污水管网收集效能评估 被引量:8
17
作者 黄晓敏 傅肖尉 +1 位作者 赵志超 尹海龙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2-159,共8页
为评估城镇污水管网收集效能,提出了污水管网分区水质监测与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相结合的污水管网诊断评估方法,并联合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解决了溯源解析的不确定问题,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污染指标质量浓度偏低和可生化性... 为评估城镇污水管网收集效能,提出了污水管网分区水质监测与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相结合的污水管网诊断评估方法,并联合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解决了溯源解析的不确定问题,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有机污染指标质量浓度偏低和可生化性低的原因进行了解析。以武汉市某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地下水的属地化水质特征因子数据库,并开展了污水干管分区水质特征因子监测。结果表明:通过耦合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模拟算法与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实现了基于水质监测的水量来源占比合理解析;研究区污水干管中电子工业废水量占比高达53.2%~74.4%,地下水入渗量占比为14.3%~29.5%,污水处理厂进水可生化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无机工业废水排入污水管网;应加强对工业废水排入污水管网的监管,重点对研究区域上游污水管段的破损状况开展排查,通过精准化手段提高污水治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管网 水质特征因子 化学质量平衡模型 管网诊断 入流入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