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乳法制备W/O型Fe_3O_4磁流体及其清除水面浮油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柴波 张文军 李德忠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9-422,共4页
应用复合乳化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稳定的油包水(W/O)型微乳液,利用拟三元相图和体系电导随组成的变化,探明了一定条件下形成W/O型微乳液的最佳体系,进而利用W/O型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合成Fe3O4磁流体.应用TEM对制备的磁流体进行... 应用复合乳化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稳定的油包水(W/O)型微乳液,利用拟三元相图和体系电导随组成的变化,探明了一定条件下形成W/O型微乳液的最佳体系,进而利用W/O型微乳液作为“微反应器”合成Fe3O4磁流体.应用TEM对制备的磁流体进行了表征.初步模拟了用磁流体清除水面浮油的实验,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 fe3o4 模拟研究 制备 浮油 水面 清除 w/o型微乳液 微乳法 助表面活性剂 复合乳化剂 拟三元相图 微反应器 油包水 TEM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Cl_3和Fe_2(SO_4)_3对化学镀Ni-W-P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胡光辉 吴辉煌 +2 位作者 杨防祖 郑一雄 王森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25-1029,共5页
研究了添加剂LaCl3 和Fe2 (SO4) 3 对化学镀Ni W P沉积速度、镀层组成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氯化镧质量浓度为 1~ 1 0mg/L时化学镀Ni W P沉积速度提高 ,而大于 1 0mg/L时沉积速度随浓度增加而降低 ,使Ni W P镀层中的W含... 研究了添加剂LaCl3 和Fe2 (SO4) 3 对化学镀Ni W P沉积速度、镀层组成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 ,三氯化镧质量浓度为 1~ 1 0mg/L时化学镀Ni W P沉积速度提高 ,而大于 1 0mg/L时沉积速度随浓度增加而降低 ,使Ni W P镀层中的W含量降低 ,镀层颗粒尺寸减小。而硫酸铁提高沉积速度、降低镀层中的P含量 ,但对镀层结构和颗粒尺寸影响不大。能量分散谱 (EDS)分析镀层成分的结果表明 ,稀土镧是非消耗性的添加剂 ,而硫酸铁是消耗性的添加剂 ,后者由于在基体表面共沉积 ,形成化学镀的催化活性中心 ,从而促进了化学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镧 硫酸铁 化学镀 Ni-w-P非晶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可控MWNTs/SDS/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小杰 杨帆 +1 位作者 徐玲 王献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10-212,217,共4页
通过变动Fe、C的摩尔比,利用非共价的方式,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定量地修饰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表面,制备出MWNTs/SDS/Fe3O4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Fe、C摩尔比中Fe的百分含量升高,磁性复... 通过变动Fe、C的摩尔比,利用非共价的方式,借助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定量地修饰到多壁碳纳米管(MWNTs)的表面,制备出MWNTs/SDS/Fe3O4纳米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随着Fe、C摩尔比中Fe的百分含量升高,磁性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相应增大,所以可以通过改变铁碳比来制备磁性可控的纳米磁性复合材料。另外,MWNTs/SDS/Fe3O4纳米复合材料的吸附实验表明,对亚甲基蓝染料溶液有较高的吸附效率,作为一种磁性材料,利用永磁体,可以轻易地将吸附完成后的纳米复合材料从染料溶液中分离出来,重新收集后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fe3o4纳米粒子 定量 可控磁性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重效应对矿物中w(Fe_3O_4)的快速测定
4
作者 王旭江 王文龙 +2 位作者 刘宗明 王鹏 马春元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利用矿物在相同磁场、相同质量下因w(Fe3O4)不同会有不同称重读数,采取不同磁场类型和不同磁场强度对配料进行磁—重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磁场条件下,w(Fe2O3)对磁—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各实验条件下磁—重效应拟合直... 利用矿物在相同磁场、相同质量下因w(Fe3O4)不同会有不同称重读数,采取不同磁场类型和不同磁场强度对配料进行磁—重效应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磁场条件下,w(Fe2O3)对磁—重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可以忽略,各实验条件下磁—重效应拟合直线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96,线性相关明显,磁—重效应可以准确便捷测定矿物中Fe3O4的质量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重效应 w(fe3o4) 磁场类型 磁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3)O_(4)@Zr-MOF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性能和机理分析
5
作者 贺悦 钱坤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9-269,共11页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锆基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Zr-MOF)材料,采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吸附材料投加量、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对模拟废水中氨氮吸附... 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的氨氮,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四氧化三铁@锆基金属有机框架(Fe_(3)O_(4)@Zr-MOF)材料,采用SEM、XRD、BET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探究了吸附材料投加量、氨氮初始浓度、pH值、反应时间对模拟废水中氨氮吸附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动力学拟合,最后采用FTIR、XPS法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中性条件下Fe_(3)O_(4)@Zr-MOF投加量为1 g/L时,其对模拟废水中的氨氮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吸附过程在6 h基本达到平衡;当氨氮初始浓度为50 mg/L时,Fe_(3)O_(4)@Zr-MOF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为47.18 mg/g,去除率为94.41%;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Fe_(3)O_(4)@Zr-MOF吸附水体中氨氮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R^(2)=0.981),该吸附行为是发生在吸附剂表面的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伪二阶动力学曲线(R^(2)=0.993)对试验数据有更优的拟合效果,该吸附为典型的化学吸附;使用0.5 mol/L的HCl作为解吸剂进行解吸再生试验,5次循环后吸附量及解吸率分别仅下降了6.63%和4.85%,表明该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Fe_(3)O_(4)@Zr-MOF吸附氨氮的吸附机理为Fe—O—Fe、Zr—O—Zr通过配体交换作用形成了Fe—O—N、Zr—O—N,从而能够高效吸附水体中的氨氮。该研究可为吸附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氨氮 金属有机框架(MoF) 磁性fe3o4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T-ZnOw/Fe_3O_4复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常笑蕾 吴国峰 +1 位作者 易锦 楚珑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8-81,共4页
以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基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ZnOw/Fe3O4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物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了制备T-ZnOw/Fe3O4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物由ZnO... 以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为基体,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ZnOw/Fe3O4复合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复合物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确定了制备T-ZnOw/Fe3O4复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在该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物由ZnO和Fe3O4晶体组成,且形貌完整,Fe3O4颗粒平均粒径在19.99n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吸波材料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T-Znow/fe3o4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磁分离的“核-壳”结构Fe3O4@SiO2/Bi2WO6/Ag2O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强 郭莉 +6 位作者 杨晓 吴娇 王婵 张开来 韩宣宣 王丹军 付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11-1817,共7页
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SiO_2/Bi_2WO_6/Ag_2O催化材料,利用XRD、SEM和UV-Vis-DRS光谱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以氙灯模拟可见光,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对所得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考察了不同Ag_2O复合量对Bi_2W... 采用沉淀-沉积法制备了磁性Fe_3O_4@SiO_2/Bi_2WO_6/Ag_2O催化材料,利用XRD、SEM和UV-Vis-DRS光谱对其组成、形貌和光吸收特性进行表征。以氙灯模拟可见光,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对所得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考察了不同Ag_2O复合量对Bi_2WO_6光催化剂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Fe_3O_4@SiO_2/Bi_2WO_6/Ag_2O的光催化活性明显优于纯Bi_2WO_6,当Ag_2O的复合量为0.6%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催化剂的活性增强增强机理分析表明,Ag_2O的复合有效地降低了Bi_2WO_6的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增加了Bi_2WO_6的可见光吸收范围。此外,该催化材料可进行磁分离,易于回收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Sio2/Bi2wo6/Ag2o复合催化剂 沉淀-沉积法 磁性催化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制备及其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晓民 蒋雯 +3 位作者 段徐宾 张鹏 冯见艳 王文琪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14-1421,共8页
以氧化石墨烯(GO)、FeSO4和Fe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用物理共混-平板刮涂法得到了一种新型RGONs@Fe3O4/水性聚氨酯(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利用Raman、XPS、XRD、SEM、TEM等对RGONs@Fe... 以氧化石墨烯(GO)、FeSO4和Fe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用物理共混-平板刮涂法得到了一种新型RGONs@Fe3O4/水性聚氨酯(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利用Raman、XPS、XRD、SEM、TEM等对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进行了表征。考察了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特性及电磁屏蔽效能,并讨论了其屏蔽机理。结果表明,当n(GO)∶n(Fen+)=1∶10时〔其中,Fen+为n(Fe2+)∶n(Fe3+)=1.00∶1.75的铁盐〕,纳米Fe3O4粒子均匀沉积在RGONs片层表面,该复合结构有效减弱了RGONs片与片之间的π-π堆叠效应。随着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含量的增加,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的电磁屏蔽性能明显提升,当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添加量为5%(以WPU质量计,下同)时,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在8.2~12.4 GHz频率范围内的电磁屏蔽系数(EMI SE)可以达到36dB,比RGONs/WPU超细纤维合成革提高约40%。RGONs@Fe3O4杂化纳米片的表面效应及电、磁双损耗特性是协同增强RGONs@Fe3O4/WPU超细纤维合成革电磁屏蔽性能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片 纳米fe3o4 水性聚氨酯 超细纤维合成革 电磁屏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Fe_3O_4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捍卫 刘红江 +2 位作者 周科朝 王维 容鹏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6-11,共6页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e304)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Fe^2+ and Fe^3+ salts with sodium hydroxide in the nitrogen atmosphere.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coated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e304) were prepared by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using Fe^2+ and Fe^3+ salts with sodium hydroxide in the nitrogen atmosphere.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coated with human serum albumin(HSA)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s contrast agent.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c particles coated or uncoated were carried out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ion. Zeta potentials, package effects and distributions of colloid particles were measured to confirm the attachment of HSA on magnetic particles. Effects of Fe3O4 nanoparticles coated with HSA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ere investigated with rat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of HSA on magnetic particles is very favorable to dispersing of magnetic Fe3O4 particles, while the sizes of Fe3O4 particles coated are related to the molar ratio of Fe3O4 to HSA. The diameters of the majority of particles coated are less than 100 nm. Fe3O4 nanoparticle coated with HSA has a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low toxicity. This new contrast agent has some effects on th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liver and the lowest dosage is 20μmol/kg for the demands of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nanoparticle human serum albumin chemical precipitation metho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ntrast ag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形貌Fe_3O_4纳米粒子的氧化沉淀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6
10
作者 于文广 张同来 +2 位作者 乔小晶 张建国 杨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263-1268,共6页
用一种方法成功合成出了球体、四方体、八面体、不规则多面体、三角形和不规则颗粒等六种具有不同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粒子形貌。试样经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具有尖晶石结构,且结晶良好。经震动样品磁强... 用一种方法成功合成出了球体、四方体、八面体、不规则多面体、三角形和不规则颗粒等六种具有不同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了粒子形貌。试样经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具有尖晶石结构,且结晶良好。经震动样品磁强计(VSM)测定,各种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都具有良好的磁性,其中八面体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86.56emu·g-1,剩磁为10.64emu·g-1,矫顽力为138Oe。讨论了不同形貌的Fe3O4纳米粒子的形成机制,得出了晶核的生长环境对纳米粒子的形貌有重要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生长 磁性材料 fe3o4 纳米粒子 形貌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负载啤酒酵母菌对铀的吸附性能与机理 被引量:34
11
作者 彭国文 丁德馨 +2 位作者 胡南 杨雨山 王晓亮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4-610,共7页
以纳米Fe3O4磁性微粒负载啤酒酵母菌,制备一种新型铀吸附剂,考察其吸附铀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溶液pH值、铀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及其粒度,分析吸附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规律,并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纳米Fe3O... 以纳米Fe3O4磁性微粒负载啤酒酵母菌,制备一种新型铀吸附剂,考察其吸附铀的主要影响因素,即溶液pH值、铀初始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及其粒度,分析吸附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规律,并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吸附机理。结果表明:纳米Fe3O4负载啤酒酵母菌(NFSC)吸附铀的最佳条件是pH值为7.0,铀初始浓度为60 mg/L,NFSC加入量为50 mg,NFSC的最佳粒径为12 nm。NFSC对铀的吸附动力学较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为0.999 6;吸附等温线均能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说明该吸附体系是一个单层覆盖与多层吸附相结合的模式。扫描电镜和能谱图表明:NFSC吸附铀后表面形态发生变化,且吸附过程中共存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属于混合吸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啤酒酵母菌 负载 吸附性能 吸附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磁性Fe_3O_4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52
12
作者 邹涛 郭灿雄 +1 位作者 段雪 张密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707-710,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无N2气保护下制备了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75 9emu g的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用NaOH溶液沉淀Fe3+和Fe2+混合溶液的过程中,考察了n(Fe2+)∶n(Fe3+)、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总铁浓度和NaOH溶液浓度等条件对Fe3O4纳米粒子的粒... 采用共沉淀法在无N2气保护下制备了比饱和磁化强度达到75 9emu g的强磁性Fe3O4纳米粒子。在用NaOH溶液沉淀Fe3+和Fe2+混合溶液的过程中,考察了n(Fe2+)∶n(Fe3+)、晶化时间、晶化温度、总铁浓度和NaOH溶液浓度等条件对Fe3O4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及磁性的影响。当n(Fe2+)∶n(Fe3+)=5 5∶1 0,晶化时间为2h,晶化温度为50℃时,Fe3O4纳米粒子磁性最佳。所制得的Fe3O4粒子为结晶完整、具有较高纯度和粒径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形纳米颗粒;其相变温度随着Fe3O4纳米粒子粒径的减小而降低。Fe3O4纳米粒子的等电点约为pH=7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磁性 fe3o4 纳米粒子 制备 性能表征 粒度控制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TiO_2/SiO_2/Fe_3O_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43
13
作者 廖振华 陈建军 +2 位作者 姚可夫 赵方辉 李荣先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9-754,共6页
以纳米Fe3O4磁粉为核心,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TEM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具有偶氮染料结构的甲基橙水溶液为目标反应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TiO2/SiO2/Fe3O4样... 以纳米Fe3O4磁粉为核心,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用XRD、TEM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以具有偶氮染料结构的甲基橙水溶液为目标反应物,评价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TiO2/SiO2/Fe3O4样品为双层包覆型结构,SiO2为中间层,最外层是锐钛矿型的TiO2。该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并具有可利用其磁性回收重用的特点,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fe3o4 包覆 磁性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Fe@Fe_3O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黄琪惠 张豹山 +3 位作者 唐东明 杨燚 李晓光 姬广斌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77-2082,共6页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高温热膨胀剥离氧化石墨获得多层石墨烯,最后由羰基铁热分解法原位制备多层石墨烯-Fe@Fe3O4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 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通过高温热膨胀剥离氧化石墨获得多层石墨烯,最后由羰基铁热分解法原位制备多层石墨烯-Fe@Fe3O4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以及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电磁参数等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片层上附着了尺寸小于50 nm的球形Fe@Fe3O4颗粒;反射率损耗(RL)计算结果表明:以金属为衬底,当复合材料厚度为1.5 mm时,在10~16GHz范围内反射损耗均在-10 dB以下;当厚度为3 mm时,材料的反射损耗在4.3 GHz处达最大值,约为-25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羰基铁 fe fe@fe3o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电聚苯胺与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杨青林 宋延林 +3 位作者 万梅香 江雷 徐文国 李前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105-1109,共5页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 (PAn-DBSA)的氯仿溶液 ,在 p H为中性的条件下 ,采用“修饰 -再掺杂 (Modification-re-doped)法”合成了含有 Fe3O4 磁性纳米颗粒的导电聚苯胺复合物的有机溶液 .用 FTIR,XRD,TEM,UV-Vis和 SQ... 对十二烷基苯磺酸 (DBSA)掺杂的导电聚苯胺 (PAn-DBSA)的氯仿溶液 ,在 p H为中性的条件下 ,采用“修饰 -再掺杂 (Modification-re-doped)法”合成了含有 Fe3O4 磁性纳米颗粒的导电聚苯胺复合物的有机溶液 .用 FTIR,XRD,TEM,UV-Vis和 SQUID等对所得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该复合物呈现超顺磁性和半导体的导电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苯胺 合成 表征 掺杂态聚苯胺 fe3o4 磁性纳米颗粒 复合物 四氧化三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对小鼠肺细胞的氧化损伤 被引量:20
16
作者 马萍 杜娟 +3 位作者 罗清 赵静云 尤会会 杨旭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8,共5页
纳米Fe3O4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生物靶向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高梯度磁分离器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其潜在的生物毒性也备受关注。为研究纳米Fe3O4对生物体可能造成的氧化损伤,以昆明小鼠为受试体,设置5、10、20和40mg·kg-1... 纳米Fe3O4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生物靶向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和高梯度磁分离器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其潜在的生物毒性也备受关注。为研究纳米Fe3O4对生物体可能造成的氧化损伤,以昆明小鼠为受试体,设置5、10、20和40mg·kg-14个染毒组,腹腔注射染毒7d后,测定小鼠肺组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结果显示,随着纳米Fe3O4染毒剂量的升高,肺组织ROS和MDA含量逐渐上升,GSH含量逐渐降低,各指标均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10mg·kg-1,肺组织ROS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剂量≥20mg·kg-1,肺组织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剂量≥40mg·kg-1,肺组织GSH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较高剂量(≥20mg·kg-1)的纳米Fe3O4颗粒材料会引起小鼠肺细胞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小鼠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磁性Fe_3O_4/EDTA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姜炜 李凤生 +2 位作者 陈令允 杨毅 楚建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2-186,共5页
采用氨羧络合剂EDTA对纳米磁性Fe3O4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能够螯合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离子的磁性Fe3O4/EDTA复合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能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原子吸收光谱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观... 采用氨羧络合剂EDTA对纳米磁性Fe3O4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制备出能够螯合金属离子和放射性核素离子的磁性Fe3O4/EDTA复合纳米粒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光电子能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原子吸收光谱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观形貌、结构、磁学及螯合性能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磁性Fe3O4和EDTA之间能够有效地以化学键合方式进行复合.改性后,Fe3O4/EDTA纳米复合粒子可以对包括放射性金属离子在内的多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络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粒子 磁性 fe3o4 EDTA 络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粒径纳米Fe_3O_4的制备及其磁性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汝芬 张云 +1 位作者 赵建荣 魏雨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7-1212,共6页
本文用空气氧化法,在可见光作用下,添加配合剂(EDTA、柠檬酸、酒石酸、谷氨酸)在室温进行了不同粒径纳米Fe3O4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作用下,随EDTA、柠檬酸、酒石酸、谷氨酸等配合剂的添加,得到纳米Fe3O4的粒径有... 本文用空气氧化法,在可见光作用下,添加配合剂(EDTA、柠檬酸、酒石酸、谷氨酸)在室温进行了不同粒径纳米Fe3O4的制备及其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作用下,随EDTA、柠檬酸、酒石酸、谷氨酸等配合剂的添加,得到纳米Fe3O4的粒径有所减小、分散性有所提高;配合剂及可见光共存时,体系反应速率得到提高,高的反应速率使纳米Fe3O4晶粒减小;控制适当的光照度和添加剂的量,室温可得到11.8~29.6nm的Fe3O4颗粒。不同粒径纳米Fe3O4分别呈现出超顺磁性、铁磁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fe3o4 粒径 制备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Fe_3O_4/PVDF磁性复合膜的原位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2
19
作者 杜军 吴玲 +1 位作者 陶长元 孙才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8-601,共4页
通过膜相渗透原位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聚合物基Fe3O4/聚偏氟乙烯(PVDF)磁性纳米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制备的适宜条件,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复合膜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气体... 通过膜相渗透原位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聚合物基Fe3O4/聚偏氟乙烯(PVDF)磁性纳米复合膜,研究了复合膜制备的适宜条件,采用红外光谱(FT-IR)、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复合膜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通过气体渗透法测定了复合膜的孔径随制备条件的变化情况.FT-IR和XRD图谱结果表明,在基膜中原位生成Fe3O4后不影响基膜PVDF的分子结构;复合膜中的Fe3O4粒子尺寸为68 nm左右,复合膜的磁化率达0.044 cm3·g-1;复合膜的磁化率、平均孔径、最大孔径及孔径分布范围随反应条件的改变而有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o4 PVDF 磁性复合膜 原位复合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沉积法制备磁性纳米Fe_3O_4/SiO_2复合粒子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令允 姜炜 +2 位作者 李凤生 王英会 周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 采用液相沉积法在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表面包覆了一层SiO2膜,制备磁性较强的纳米Fe3O4/SiO2复合粒子,采用IR、XPS、XRD、TEM、VSM等方法对复合粒子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粒子的较佳制备条件为正硅酸乙酯(TEOS)的浓度为0.6mol/L,Fe3O4与TEOS物质的数量比为5:1,反应温度为50℃,搅拌速度为800r/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复合粒子的粒径在20nm左右,比饱和磁化强度为60.5emu/g,呈球形且分散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fe3o4 液相沉积 fe3o4/Sio2复合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