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Geomorphologic Analysis to Measure Relationships and Changes Between Morphology and Forcing Agents of the Monterey Canyon System
1
作者 Francesca Chiara Pascoletti Andrea Taramelli +2 位作者 Carlo Innocenti Leonardo Disperati Ivano W.Aiello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22-222,共1页
This research compares submarine morphology with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s they manifest tectonics in a rapidly transform continental margin (Monterey Bay,California).We study modern submarine processes integrati... This research compares submarine morphology with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as they manifest tectonics in a rapidly transform continental margin (Monterey Bay,California).We study modern submarine processes integrating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interpretation,slope stability and liquefaction potential analyses and geomorphic change obtained by using high-resolution multib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rphometric analysis seismic reflection profiles SUBMARINE CANYON SLOPE st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砻江软刺裸裂尻鱼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2
作者 严太明 蒲勇 +7 位作者 胡佳祥 高阔 熊金鑫 赖柏霖 田琴瑶 徐帅 唐子婷 何智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4,47,共10页
【目的】探究软刺裸裂尻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方法】对采集自雅砻江4个河段的92尾软刺裸裂尻鱼标本进行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对比分析,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比较其形态差异。【结果】可数性状中雅江群体第一鳃弓内侧鳃耙数显... 【目的】探究软刺裸裂尻鱼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差异。【方法】对采集自雅砻江4个河段的92尾软刺裸裂尻鱼标本进行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对比分析,应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方法比较其形态差异。【结果】可数性状中雅江群体第一鳃弓内侧鳃耙数显著低于其他3个群体;雅江与甘孜和炉霍群体间的差异性状数量最多(12个),主要体现在D3、D7、D22、D28、D36等鱼体垂直轴向的显著差异性状,德格和甘孜群体间的差异性状数量最少(6个),主要体现在D1、D4、D9、D10等鱼体水平轴向的显著差异性状。4个群体间均存在不同数量的显著差异性状,但不存在同一显著差异性状,且4个地理群体的差异系数并未达到亚种分化水平;主成分分析提取出11个主成分,对方差的贡献率为79.059%,贡献指标主要体现在头部和躯干部;聚类分析发现,德格、甘孜和炉霍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雅江群体聚为一支;4个地理群体选取了5个变量建立判别公式,判别准确率达到了80.4%。【结论】雅砻江软刺裸裂尻鱼4个地理群体间虽存在形态分化,但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还未能达到亚种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刺裸裂尻鱼 形态度量学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及出肉率的相关性
3
作者 孙梦玲 薛晖 +4 位作者 徐宇 赵彦华 李佳佳 姜虎成 许志强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3,共8页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4尾成年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材料,测量克氏原螯虾12个形态性状,包括全长、体长、螯肢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腹甲长、尾... 为探究克氏原螯虾形态性状与净肉重和出肉率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194尾成年克氏原螯虾为试验材料,测量克氏原螯虾12个形态性状,包括全长、体长、螯肢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第一腹节长、第一腹节宽、第一腹节高、腹甲长、尾扇长和尾扇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雌虾出肉率呈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腹甲长与第一腹节长(P<0.01);与雄虾出肉率呈极显著相关的性状有螯肢长、头胸甲宽及腹甲长(P<0.01),呈显著相关的性状有体长、头胸甲高(P<0.0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螯肢长对克氏原螯虾雌虾和雄虾出肉率具有负向直接效应;腹甲长和第一腹节长对雌虾的净肉重和出肉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头胸甲高和头胸甲长对雄虾的净肉重和出肉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克氏原螯虾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 形态性状 多元回归分析 通径分析 净肉重 出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双侧痉挛型脑瘫儿童灰质形态学研究
4
作者 刘军委 徐高强 +2 位作者 何玉伦 刘衡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PWML)的双侧痉挛型脑瘫(bilateral spastic cerebral palsy,BSCP)儿童的脑皮层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经临床确诊19例伴PWML的BSCP儿童及20... 目的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eriventricular white matter lesions,PWML)的双侧痉挛型脑瘫(bilateral spastic cerebral palsy,BSCP)儿童的脑皮层形态学变化。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9月经临床确诊19例伴PWML的BSCP儿童及20例对照组儿童的资料,所有儿童均行高分辨率3D-T1WI结构像扫描,并对BSCP儿童行粗大运动功能评估。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VBM)检测两组间灰质体积差异脑区。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surface-based morphometric analysis,SBM)检测组间皮层厚度改变。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组间差异采用双样本t检验分析,多重比较校正采用FDR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SCP组双内侧前额叶、运动前区、中扣带回、尾状核、丘脑及右背外侧前额叶灰质体积减小(P<0.05,FDR校正),且右内侧前额叶平均灰质体积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GMFCS)分级呈负相关(r=−0.623,P=0.004)。双内侧前额叶、左前扣带回、楔前叶、顶下小叶及右中扣带回皮层厚度变薄(P<0.05,FDR校正)。结论伴PWML的BSCP儿童在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存在异常,反映了伴PWML的BSCP儿童脑微观结构的变化,为其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提供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磁共振成像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 基于表面的形态学测量 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纹东方鲀幼鱼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孙侦龙 宗巍巍 +2 位作者 韩世询 吴爱君 叶建华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1-6,28,共7页
为了解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328尾,测定其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口裂(X5)、眼间距(X6)、躯干长(X7)、体高(X8)、尾柄长(X9)、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Y)... 为了解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关系,随机选取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328尾,测定其全长(X1)、体长(X2)、头长(X3)、吻长(X4)、口裂(X5)、眼间距(X6)、躯干长(X7)、体高(X8)、尾柄长(X9)、尾柄高(X10)10个形态性状和体质量(Y),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了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结果表明,40日龄暗纹东方鲀幼鱼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X1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远大于其他形态性状,是影响体质量最主要的因素,X4、X5、X6、X7、X8和X9通过X1间接地对体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暗纹东方鲀幼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为:Y=-6.083+0.086X1+0.129X4+0.192X5+0.103X6+0.047X7+0.123X8+0.075X9(R2=0.882)。提出,在对暗纹东方鲀以体质量为目标进行选育时,可以全长为主,吻长、口裂、眼间距、躯干长、体高、尾柄长等其他形态性状为辅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纹东方鲀 体质量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克孜勒河4种裂腹鱼形态差异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瑞 赵贺 +4 位作者 聂竹兰 王俊辉 林慧莉 秦凯瑞 蔡汝铭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7,共9页
对新疆克孜勒河(Kizil River)流域4种裂腹鱼形态差异和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从形态特征上为群体的划分提供科学数据,为裂腹鱼的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020年7月-2021年8月采自克孜勒河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 对新疆克孜勒河(Kizil River)流域4种裂腹鱼形态差异和生长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从形态特征上为群体的划分提供科学数据,为裂腹鱼的培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以2020年7月-2021年8月采自克孜勒河塔里木裂腹鱼(Schizothorax biddulphi)、宽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eurystomus)、厚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irregularis)和斑重唇鱼(Diptychus maculates)共126尾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形态测量学和基于地标点的几何形态测量学分析方法比较克孜勒河4种裂腹鱼的生长特性与形态差异。结果显示:4种裂腹鱼共有13个形态特征的平均值存在显著差异,且主要集中于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利用tpsRegr软件的网格变形分析,4种裂腹鱼的形态差异主要体现在头部和尾部,其中斑重唇鱼鱼体较为纤细,头部偏小;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厚唇裂腹鱼、塔里木裂腹鱼和宽口裂腹鱼形态较为相近,而斑重唇鱼明显独立成一组群;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塔里木裂腹鱼群体和厚唇裂腹鱼群体首先聚为一支,再与宽口裂腹鱼聚为一支,最后与斑重唇鱼聚类。研究结果显示4种裂腹鱼群体存在形态差异,且与其地理分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腹鱼 形态特征 地标点法 多变量形态测量学 克孜勒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额尔齐斯河北极茴鱼形态性状与纯重的通径分析及基于COI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 被引量:1
7
作者 毛秦 钟馨 +4 位作者 单阳 王思格 朱子妍 郭焱 杨天燕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2-160,共9页
开展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和纯重间的通径分析,探明北极茴鱼与同属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明确其分类学地位,为制定资源保护管理方案及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93尾北极茴鱼样本31个形态... 开展北极茴鱼(Thymallus arcticus)形态性状和纯重间的通径分析,探明北极茴鱼与同属近缘种间的系统进化关系,明确其分类学地位,为制定资源保护管理方案及开展增殖放流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93尾北极茴鱼样本31个形态性状和纯重进行通径分析,采用PCR技术扩增了线粒体DNA COI基因序列,结合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的茴鱼属鱼类进行系统发育探讨。结果表明,全长(X_(1))、枕骨后末端至腹鳍起点距离(X_(14))、臀鳍起点至背鳍基部末端距离(X_(21))3个指标对鱼体纯重影响最大,可以作为辅助选育的最优表型;COI基因序列分析共得到26种单倍型,单倍型基因多样性(H_(d))为0.984,核苷酸多样性(P_(i))为0.0386,平均核苷酸差异(k)为20.7718,显示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系统发育树显示黑龙江茴鱼、欧洲茴鱼和北美茴鱼各自形成完整的进化枝,北极茴鱼可能存在不同的进化单元,新疆分布的北极茴鱼与短头茴鱼和蒙古茴鱼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茴鱼 形态特征 通径分析 COI基因 系统发育 额尔齐斯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填充与髓芯减压植骨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李思维 陈林林 +2 位作者 张皎玥 孙莉娜 谭跃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94-998,共5页
目的探讨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及力学性能改变,对比研究髓芯减压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对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及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切除的股骨头标本32例,分为TFF组(来源于股骨... 目的探讨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及力学性能改变,对比研究髓芯减压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对改善坏死股骨头力学性能及预防股骨头塌陷的作用。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患者切除的股骨头标本32例,分为TFF组(来源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股骨头标本)、ONFH组(坏死股骨头)、CPI组(坏死股骨头注射骨水泥)和CDBG组(坏死股骨头模拟行髓芯减压植骨),每组8例。CPI组和CDBG组的植骨和骨水泥填充在X射线引导下进行。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所有样本进行MicroCT扫描和三维重建。计算并分析股骨头的微观结构参数。采用力学加载实验评价股骨头刚度及最大载荷的变化。结果TFF组股骨头内部各区域骨小梁排列规则有序;ONFH组股骨头内侧及外侧区域明显疏松化,坏死区骨小梁出现断裂,排列杂乱无序,硬化区骨小梁排列无序、增粗。股骨头坏死区的生物力学性能明显减弱,坏死区的刚度及最大载荷均明显下降。CPI组和CDBG组刚度及最大载荷均有所改善,而CPI组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更为明显。结论坏死股骨头内部空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力学性能显著下降。骨水泥填充和植骨均可改善股骨头的生物力学性能,提高负荷能力。骨水泥填充可能是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骨水泥填充 力学分析 骨微观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增重性能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间体尺性状对体质量影响效果的差异
9
作者 齐琦 申屠琰 +4 位作者 刘哲宇 李有志 郑嘉豪 斯烈钢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4-1301,共8页
分析影响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速生子群和普通子群体质量的体尺形态性状组合差异,进而解构导致两者间增重机制差异的内在逻辑,对于指导大黄鱼幼鱼速生种质发掘与选育具重要价值。于象山西沪港海域,随机取样经板式网箱养殖3个月的3000尾大... 分析影响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速生子群和普通子群体质量的体尺形态性状组合差异,进而解构导致两者间增重机制差异的内在逻辑,对于指导大黄鱼幼鱼速生种质发掘与选育具重要价值。于象山西沪港海域,随机取样经板式网箱养殖3个月的3000尾大黄鱼同生群幼鱼并全数称量后,按体质量大小筛得速生子群[体质量取值居于前5%,范围(3.01~4.81 g),记为FG]和普通子群[体质量取值居中,出现率50%,范围(1.61~2.33)g,记为CG]。随机取FG和CG子群各30尾,逐尾测得体质量(BW)、体长(X_(1))、肛长(X_(2))、侧线长(X_(3))、尾柄高(X_(4))、腹鳍间距(X_(5))、头长(X6)和头宽(X7)后,采用多元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体尺性状对FG和CG子群体质量影响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1)所涉各项生物学性状的测定值均呈FG>CG(P<0.05),且两者变异系数最大的性状均为X_(4),分别达30.07%和26.70%;(2)经主成分分析,提取到2个特征根值大于1的主成分,其中PC1主要影响变量为X_(1)、X_(2)和X_(3),PC_(2)主要影响变量仅为X_(4),两者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3.285%;经判别分析筛留的X_(1),对两者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1.67%;(3)经通径分析,FG、CG子群被保留的体尺性状组合对BW的直接作用排序分别为X_(5)>X_(2)>X_(3)和X_(1)>X6>X_(4)>X7,间接作用分别为X_(2)>X_(3)>X_(5)和X7>X6>X_(1)>X_(4),它们的决定系数加和值和复相关指数均相同,分别为0.848和0.888;(4)经偏回归分析,获得了用以估算FG、CG子群BW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组。研究结果可为大黄鱼速生种质甄别与发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 速生子群 普通子群 体质量 体尺性状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对虾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225
10
作者 刘小林 吴长功 +5 位作者 张志怀 黄皓 李斌 张愚夫 孙成波 相建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57-862,共6页
选择 6月龄凡纳对虾 176只 ,测定了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尾长和上市体重共 8个性状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剔除了与体长及头胸甲长有共线性的自变量尾长 ,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 选择 6月龄凡纳对虾 176只 ,测定了体长、头胸甲长、胸宽、胸高、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尾长和上市体重共 8个性状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 ,剔除了与体长及头胸甲长有共线性的自变量尾长 ,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 ,定量地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 ,凡纳对虾 5个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 (P<0 .0 1) ;通径分析揭示了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 ,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额剑下缘刺数目对体重的通经系数达到显著水平 ,它们是直接影响体重的重要指标 ,其中体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 .4 2 8* * )最大 ,是影响体重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为头胸甲长 (0 .2 90 * * )和胸宽 (0 .2 4 5 * * ) ,额剑下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 .0 70 * )较小 ;胸高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 (0 .792 3) ,但它与额剑上缘刺数对体重的直接影响都非常小 ,主要通过其他性状间接影响活体重 ,是影响体重的次要因素 ,均被剔除 ;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 ;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 R2 =0 .92 13,说明影响体重的主要自变量指标已经找到 ;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体长 (X1 )、头胸甲长 (X2 )、胸宽(X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形态性状 生产性能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4
11
作者 刘贤德 蔡明夷 +3 位作者 王志勇 赵广泰 武祥伟 姚翠鸾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9-163,共5页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别测定了1704尾13月龄和596尾20月龄闽-粤东族大黄鱼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体重(y),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重(y)为依变量、其他...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别测定了1704尾13月龄和596尾20月龄闽-粤东族大黄鱼的全长(x1)、体长(x2)、体高(x3)和体重(y),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体重(y)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在两个不同生长时期,全长、体长、体高和体重4个性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800-0.977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13月龄,体高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22)最大,其次为体长(0.445),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不显著(P>0.05)。在20月龄,体高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394)最大,其次为体长(0.328)、全长(0.271),各性状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是不同的,早期选种(13月龄)时要注意体高和体长的挑选,而在晚些时候(20月龄)选种,对体高、体长和全长均要考虑,才能够保证选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通径分析 形态性状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63
12
作者 刘峰 陈琳 +7 位作者 楼宝 詹炜 陈睿毅 徐冬冬 王立改 徐麒翔 马涛 毛国民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55-662,共8页
为了研究野生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繁殖后代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以随机采集的729尾4.5月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对每尾个体的体质量(g)和8个形态性状(cm):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尾部长(X5)、尾... 为了研究野生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繁殖后代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作用,以随机采集的729尾4.5月龄小黄鱼为研究对象,对每尾个体的体质量(g)和8个形态性状(cm):全长(X1)、体长(X2)、头长(X3)、躯干长(X4)、尾部长(X5)、尾柄长(X6)、尾柄高(X7)和体高(X8)进行准确测定,运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别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构建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获得了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行了养殖小黄鱼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中,4个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体长(通径系数:0.589)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Y),体长(X2)、躯干长(X4)、尾柄高(X7)和体高(X8)为自变量的回归方程:Y=–32.377+3.064X2–1.511X4+14.285X7+4.438X8。模型等式中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指数R2=0.927,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以上分析结果为小黄鱼的选育测量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黄鱼 养殖群体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净肉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刚 刘小林 +1 位作者 黄皓 崔朝霞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0-74,共5页
选择5月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 200尾,测定净肉质量、去头质量、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和头胸甲长共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为自变量对净肉质... 选择5月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1 200尾,测定净肉质量、去头质量、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和头胸甲长共8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为自变量对净肉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对净肉质量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凡纳滨对虾6个形态性状和去头质量与净肉质量的相关系数除头胸甲长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所选性状与净肉质量的复相关指数R2=0.958;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去头质量、全长、头胸甲长对净肉质量的回归方程,为对虾的良种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形态性状 生产性能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对虾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108
14
作者 董世瑞 孔杰 +4 位作者 万初坤 栾生 张天时 孟宪红 王如才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22,共8页
测定519尾5月龄中国对虾体长、全长、体重、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1腹节高、第5腹节高、第6腹节长、额剑上刺数目、额剑下刺数目10个指标,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 测定519尾5月龄中国对虾体长、全长、体重、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1腹节高、第5腹节高、第6腹节长、额剑上刺数目、额剑下刺数目10个指标,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结果表明,头胸甲宽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额剑上刺数目、额剑下刺数目对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小。经显著性分析,剔除与体重多元相关不显著的第1腹节高、第6腹节长、额剑上刺数目、额剑下刺数目,建立体长、全长、头胸甲长、头胸甲宽、第5腹节高与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形态性状 相关系数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月龄牙鲆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54
15
作者 严福升 王志刚 +2 位作者 刘旭东 刘志鹏 张全启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50,共6页
随机选取3月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00尾,分别测量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厚(X4)和体高(X5)共5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Y)。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 随机选取3月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00尾,分别测量全长(X1)、体长(X2)、头长(X3)、体厚(X4)和体高(X5)共5个形态学指标和体质量(Y)。通过SA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别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进而对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进行剖分。明确影响3月龄牙鲆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牙鲆选育提供数据支持和理想的测度指标。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间及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P<0.01)。体长、体厚和体高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P<0.01);所选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R2=0.945,表明所选形态性状是影响3月龄牙鲆体质量的主要性状。通过对各形态性状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剔除不显著的性状自变量后,建立最优的多元回归方程:Y=-4.988+0.763X2+2.997X+1.089X,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多元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梭鱼(Liza haematocheila)外部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效果分析 被引量:45
16
作者 耿绪云 马维林 +1 位作者 李相普 孙金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0-537,共8页
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组梭鱼外部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长、体高是影响各年龄组梭鱼体重的共同性状,在0、1、3、5龄组,体长对体重的作用最大;在2、4龄组,... 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决定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不同年龄组梭鱼外部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长、体高是影响各年龄组梭鱼体重的共同性状,在0、1、3、5龄组,体长对体重的作用最大;在2、4龄组,体高对体重的作用最大。尾柄高是除3龄组外影响梭鱼体重的重点性状。头长、尾柄长对体重直接作用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长、体高、尾柄高对体重发挥间接作用。以体重为依变量(Y),形态性状为自变量(X1-8),建立了梭鱼各年龄组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为梭鱼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形态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不同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明俊超 董在杰 +2 位作者 梁政远 张守领 张平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6,共6页
对黄河鲤、荷包红鲤、高背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建鲤和黑龙江野鲤等6个鲤群体的12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眼后头长/头长外,各鲤群体间在其他比例性状上出现较明显的差异。... 对黄河鲤、荷包红鲤、高背荷包红鲤、兴国红鲤、建鲤和黑龙江野鲤等6个鲤群体的12个形态比例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眼后头长/头长外,各鲤群体间在其他比例性状上出现较明显的差异。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主成分,其贡献率分别为35.316%、23.221%、10.146%,累计贡献率为68.683%,并明显可将6个鲤群体划分为2个簇,荷包红鲤和高背荷包红鲤明显与其他群体区分开。聚类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析一致。在体高/体长、头长/体长、体厚/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等4个比例性状上,有些群体的差异系数大于1.28,说明这些群体在这4个指标上的差异可达到亚种水平。结果表明,6个鲤群体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差异和分化,主要体现在体型和头部特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比例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46
18
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4 位作者 庄志猛 李伟业 岳亮 邹杰 王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40,共6页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红鳍东方鲀表型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体周长1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33)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28.41%... 采用通径分析方法,对红鳍东方鲀表型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或极显著水平(P<0.01);体周长1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33)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28.41%)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全长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369)较大,间接作用(0.259)最小;体高、尾柄高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228,0.145)相对较小,主要通过体周长1的间接作用(0.363,0.296)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复相关指数R2=0.950,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体周长1、体高、尾柄高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回归方程为:y=2154.095+42.072x1+33.936x2+72.687x3+50.538x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 形态性状 体重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赵旺 杨蕊 +3 位作者 胡静 马振华 于刚 王理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1-595,共5页
对4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体宽、眼间距、眼径、吻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等12个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了多元分析,以明确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的各形态性状间相互关... 对4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体宽、眼间距、眼径、吻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等12个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了多元分析,以明确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的各形态性状间相互关系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长(x_4)、体高(x_5)、眼间距(x_7)、眼径(x_8)和尾柄高(x_(10))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全长的直接影响最大,而体高、眼间距、眼径和尾柄高主要通过全长间接影响体质量;这5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20,说明全长、体高、眼间距、眼径和尾柄高是影响4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回归分析建立了4月龄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回归方程。本研究可为斜带石斑鱼的选择育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带石斑鱼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对虾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逐步回归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杨长明 何铜 +2 位作者 刘小林 黄皓 相建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20,共6页
选择5月龄凡纳对虾900只,测定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体质量共9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 选择5月龄凡纳对虾900只,测定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三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长、头胸甲宽、头胸甲高和体质量共9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计算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各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质量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定量分析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凡纳对虾8个形态形状与体质量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揭示多元分析中多个自变量与依变量的真实关系,全长、体长、第一腹节背高、第一腹节背宽、头胸甲宽和头胸甲高对体质量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所以它们是直接影响体质量的重要指标,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28 4**)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头胸甲宽(0.242 5**)、体长(0.151 0**)、头胸甲高(0.120 4**)和第一腹节背宽(0.109 8**),第一腹节背高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049 2*)最小;第三腹节背高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很大(0.735 7**),但它与头胸甲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都非常小,所以它们主要通过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来间接影响体质量,是影响体质量的次要因素,均被剔除;决定系数和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为R2=0.944 9,说明影响体质量的主要自变量已经找到;逐步回归分析建立全长(x1)、体长(x2)、第一腹节背高(x3)、第一腹节背宽(x5)、头胸甲宽(x7)和头胸甲高(x8)对体质量(y)的多元回归方程,回归截距和相应的回归系数分别为-22.599、1.043、0.547、0.969、2.279、6.118和2.7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形态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分析 逐步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