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07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F模型的真空引水罐内流动特性
1
作者 王欢 赵睿杰 +2 位作者 李红 杨帆 潘绪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水罐内初始状态对罐内流场的影响,总结了罐内水位对内部流场及出口管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当初始水位远高于进水管时会大幅优化真空引水罐内流场;与原初始水位相比,罐内气液两相交界面的交互作用减少;气体流出量体积分数峰值从最初的6.916%降至0.106%,平均值从3.442%降至0.027%;出口管流态得到明显改善,顶部低压区域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真空引水罐内流场特性、气体流出量及出口管流态,为深入认识真空引水罐内部流动及真空引水罐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罐 流体体积模型 罐内水位 罐内流场 出口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的泄洪消能结构水流脉动特性分析
2
作者 侯春尧 张洪毅 +5 位作者 胡长浩 刘璐瑶 刘康 谢辉 李永龙 王皓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7770-7777,共8页
强烈的水流脉动是造成消力池等水工结构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晰水工结构中的水流脉动特性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建立了亭子口水电站消力池水工模型的精细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 强烈的水流脉动是造成消力池等水工结构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明晰水工结构中的水流脉动特性对保障工程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基于DES模型及VOF方法建立了亭子口水电站消力池水工模型的精细数值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消力池中压力波动、脉动流速、涡量、以及紊动能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消力池中压力波动沿水流方向表现出双峰分布特点,且在水流冲击区脉动量占比超过10%;展向和流向脉动流速在消力池中占主导地位,垂向脉动较弱,在水舌碰撞区域底板中心线处的展向脉动流速迅速减小;底板中心线和表孔中心线上流向和垂向的涡量具有小时均值、大脉动值的特点,跌坎引起的横轴旋涡对展向涡量分布有较大影响。紊动能能谱分析的结果显示消力池中水流脉动主要由大量1Hz以下的低频脉动组成,表明消力池中的紊流波动主要由大尺度和低频的涡流控制。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对消力池等泄洪消能结构水流特性的认知,为其设计及安全评估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力池 数值模拟 脉动特性 DES模型 vof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M-VOF耦合的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多相流动数值模拟
3
作者 闫红杰 黄正宗 +2 位作者 郝澳 夏韬 刘柳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07-620,共14页
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天然气-熔体或载气-熔体-煤粉构成的多相体系复杂行为与熔炼效率和系统产能紧密相关。本文基于DPM-VOF耦合模型,研究了工业尺度的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分别以天然气和煤粉为还原剂的气-液两相流和气-液-固多相流复杂行... 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天然气-熔体或载气-熔体-煤粉构成的多相体系复杂行为与熔炼效率和系统产能紧密相关。本文基于DPM-VOF耦合模型,研究了工业尺度的高铅渣底吹还原炉内分别以天然气和煤粉为还原剂的气-液两相流和气-液-固多相流复杂行为。结果表明:天然气作还原剂时,炉膛两端熔体流速平缓,喷枪区域流速剧烈,呈“脉冲状”分布;喷枪附近压力呈两侧大、中间小的“V”字形分布;喷枪区域压力波动剧烈,虽可强化气液搅拌过程但易造成喷枪损坏和熔体喷溅。采用煤粉作还原剂时,煤粉从喷枪喷出后最初分布在气团内部和气液交界面处,随后扩散至熔池中上部和烟气区域;熔池内煤粉分布在0.25~0.85 m深度范围;喷枪附近煤粉浓度相近,均未出现沉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吹还原炉 多相流 DPM-vof模型 数值模拟 直接炼铅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DPM模型的明渠含沙数值模拟及量水方案比选 被引量:1
4
作者 唐渊 马文波 +5 位作者 温红艳 王国强 申丽霞 吴建华 张玉胜 成一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2,148,共8页
为探究含沙水流对明渠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采用VOF-DPM模型对明渠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模拟不同进口流速和含沙量组合条件下渠道内流量、液位及泥沙颗粒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各量水设施的流... 为探究含沙水流对明渠流量测量精度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采用VOF-DPM模型对明渠进行数值模拟,分别模拟不同进口流速和含沙量组合条件下渠道内流量、液位及泥沙颗粒分布,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出各量水设施的流量误差与液位误差。结果表明:采用VOF-DP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含沙水流在明渠的流态,通过开展不同流量级的流量测试可知,在不同含沙量条件下,巴歇尔槽流量计误差最小(-3%~1%),超声流量计(-4%~3%)和电磁流量计(-9%~2%)量测效果均较好,雷达流量计误差较大(-20%~4%),说明非接触式流量计在高含沙量、大流量的情况下需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超声液位、电磁液位与雷达液位误差均较大,试验中尾部巴歇尔槽壅水以及泥沙在渠道底部淤积是造成较大液位误差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vof-DPM模型 含沙量 测流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ling of internal ballistics of gun systems:A review 被引量:1
5
作者 F.Ongaro C.Robbe +2 位作者 A.Papy B.Stirbu A.Chabotier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35-58,共24页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ballistic proces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to efficiently design a gun system and ensure its safe management.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internal ballist...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ballistic process 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it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to efficiently design a gun system and ensure its safe management. One of the main goals of internal ballistics is to estimate the gas pressure in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and the projectile muzzle velocity in order to use the propellant to its higher efficiency while avoiding over-pressure phenomena. Dealing with the internal ballistic problem is a complex undertaking since it requires handl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nstituents during a transient time lapse with very steep rise of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Several approach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the literature, based on different assumptions and techniques. Generally, depending on the used mathematical framework, they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based models and lumped-parameter ones. By focusing on gun systems, this paper offers a review of the main contributions in the field by mentioning their advantages and drawbacks. An insight in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modelling strategies is provided,as well as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choice of one model over another. Lumped-parameter models, for example, are a good candidate for performing parametric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processes of gun systems, given their minimum requirements of computer resources. Conversely, CFD-based models have a better capacity to address more sophisticated phenomena like pressure waves and turbulent flow effects. The performed review also reveals that too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small calibre guns since the majority of currently available models are conceived for medium and large calibre gun systems.Similarly, aspects like wear phenomena, bore deformations or projectile-barrel interactions still need to be adequately addressed and our suggestion is to dedicate more effort o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 ballistics Numerical modelling Lumped-parameter mode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Gun syste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Decision-Making Framework Model of Cutting Fluid Selection for Green Manufacturing and the Case Study 被引量:5
6
作者 TAN Xian-chun 1, LIU Fei 1, CAO Hua-jun 1, ZHANG Hua 2 (1. The Institute of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2. School of Manufacturing & Autom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 ogy, Wuhan 430081,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36-137,共2页
Pursuing the green manufacturing (GM) of products i s very beneficial in the alleviation of environment burdens. In order to reap such benefits, green manufacturing is involved in every aspect of manufacturing proc es... Pursuing the green manufacturing (GM) of products i s very beneficial in the alleviation of environment burdens. In order to reap such benefits, green manufacturing is involved in every aspect of manufacturing proc esses. During the machining process, cutting fluid is one of the main roots of e 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ow to make an optimal selection for cutting fluid f or GM is an important path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objective factors of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in the traditional selection of cutting flu id are usually two: quality and cost. But from the viewpoint of GM, environmenta l impact (E) should be considered together. In this paper, a multi-object d ecision-making model of cutting fluid selection for GM is put forward, in which the objects of Quality (Q), Cost(C)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E) are considered together. In this model, E means to minimiz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Q means to maximize the quality and C means to minimize the cost. Each objective is anal yzed in detail too. A case study on a decision-making problem of cutting fluid selection in a gear hobbing process is analyzed, and the result shows the model is practi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 manufacturing cutting fluid decision-mak ing model environmental impa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bility analysis of wireless network with improved fluid model
7
作者 Zhichao Zhou Yang Xiao Dong Wa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5年第6期1149-1158,共10页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easily disturbed by unfortunate factors which drive the wireless environment unstable and complicated.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consider these factors 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wire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s easily disturbed by unfortunate factors which drive the wireless environment unstable and complicated.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consider these factors in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However, wireless channel characteristics and packets collisions are neglected in the classical fluid model. A wireless TCP fluid model (WTFM)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wireless network is proposed based on cross layers, which not only makes the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random early detection (RED) available for wireless network, but also provides a more accurate model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wireless system theoretically. In the proposed model, active queue management, abnormality of wireless channels and packets collision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evaluating results from the WTFM and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from NS2 simulations validat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WTFM in the perspectives of delay, dropping probability, throughput, sliding window size and queue length. A set of comparisons among the proposed WTFM, the classical fluid model and the convex optimization model a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WTFM model performs better than other schemes in comprehensive aspects on captur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wireless network and computing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bility analysis improved fluid model cross layers collision wireless channel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与动网格技术的油气悬架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沙 谷正气 +2 位作者 赵敬凯 徐亚 伍文广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91-2099,2106,共10页
针对某型大吨位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架为油气两相相互接触的特点,拟从多相流数值仿真的角度对其非线性刚度阻尼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在探讨了现有多相流建模方法适用性、湍流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 针对某型大吨位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架为油气两相相互接触的特点,拟从多相流数值仿真的角度对其非线性刚度阻尼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在探讨了现有多相流建模方法适用性、湍流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悬架的气液两相流模型,并采用UDF方法对两相流模型的边界运动形式进行预定义。其次,模拟了悬架拉伸和压缩状态下的内部瞬态流场特性,得到不同时刻相应流道中的速度和压力云图,提取出气室内压力的变化以及悬架内因阀系结构而产生的压力差的变化,进而计算得到其刚度和阻尼特性曲线。再次,将所求力学特性曲线通过Spline函数导入ADAMS/View中,建立了某型矿用自卸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开展了随机道路平顺性仿真分析,并借助实车道路振动测试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两相流仿真分析了阻尼孔倒圆大小、开孔角度、不同单向阀开度对悬架阻尼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架 vof模型 动网格技术 刚度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的模具结构化表面软性磨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9
作者 计时鸣 唐波 谭大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4-339,共6页
为了提高模具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的表面质量,通过流体体积模型和标准k-ε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方法,以之字形微型流道为研究对象,对模具微型流道内部的软性磨粒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速的提高,管道内的磨粒流的平均速度... 为了提高模具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的表面质量,通过流体体积模型和标准k-ε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方法,以之字形微型流道为研究对象,对模具微型流道内部的软性磨粒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速的提高,管道内的磨粒流的平均速度也随之增大,有利于近壁区磨粒流与流道壁面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磨粒流的加工效率。同时模具微型流道的形状和结构对磨粒流加工也有重要影响。当微型流道直径为2mm、入口速度为10m/s、湍动能为0.4m2/s2、湍流耗散率为19.8m2/s3时,与其他几组工艺参数相比,微型流道内轴向、切向速度分布及湍动能分布等更加均匀,能够得到较高的加工效率和表面纹理形态。数值模拟结果为深入研究软性磨粒流的基本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体积模型 结构化表面 软性磨粒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法的近自由面水下爆炸气泡运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健 黄红生 +2 位作者 林贤坤 荣吉利 项大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对于近水面水下爆炸气泡的运动特性,在结合SOLA算法差分格式,利用投影算法对气泡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基础上,基于VOF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MSC.DYTRA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两者的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合SOLA算法... 对于近水面水下爆炸气泡的运动特性,在结合SOLA算法差分格式,利用投影算法对气泡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基础上,基于VOF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MSC.DYTRA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两者的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合SOLA算法差分格式的投影算法,利用VOF法可对水下爆炸气泡各时刻的运动界面进行较精确的捕捉和重构,从而实现精确追踪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全物理过程的运动界面.同时,也研究了距离参数对气泡坍塌、射流及环状气泡的影响,掌握了距离参数对近水面水下爆炸气泡运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算法 SOLA算法 气泡 vof 水下爆炸 界面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F模型在黄河潘家台滩整治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志勤 李嘉 +1 位作者 易文敏 何进朝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8-23,共6页
为了验证VOF水气两相流模型在模拟有丁坝等影响的复杂流动方面的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丁坝水槽实验,并用VOF模型对实验进行了模拟。实验中,丁坝布置包括单丁坝和双丁坝情况,每种丁坝又包括上挑、正挑和下挑3种角度,流量条件分别为绕流... 为了验证VOF水气两相流模型在模拟有丁坝等影响的复杂流动方面的可靠性,进行了一系列的丁坝水槽实验,并用VOF模型对实验进行了模拟。实验中,丁坝布置包括单丁坝和双丁坝情况,每种丁坝又包括上挑、正挑和下挑3种角度,流量条件分别为绕流和漫坝两种情况。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二者吻合很好。结果表明:VOF模型对于模拟复杂流动有推广价值。本文将VOF模型应用于实际工程———黄河潘家台滩2km长重点整治河段,对两种推荐方案进行了模拟分析,提出方案2为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模型 河道整治 潘家台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流冲击管道内滞留气团现象的VOF模型仿真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德有 周领 +1 位作者 索丽生 王丰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0-394,共5页
针对复杂管道系统内水流冲击滞留气团现象,采用VOF模型(Volume of Fluid Model)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与一维模型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最大压力并不总是气团的最大压力,有可能还会叠加水体对管壁的撞击而形成的突然升高... 针对复杂管道系统内水流冲击滞留气团现象,采用VOF模型(Volume of Fluid Model)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与一维模型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最大压力并不总是气团的最大压力,有可能还会叠加水体对管壁的撞击而形成的突然升高压力。与实验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采用VOF模型,能够较精细地仿真水流冲击滞留气团现象的气团形态、流场结构以及压力分布等的变化过程,其压力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实测基本吻合,其计算误差明显小于现有一维模型的计算误差,是深入研究该复杂瞬变流现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流 vof模型 滞留气团 数值模拟 实验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OF模型在有支流汇入的河道复杂流场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张光碧 邓军 +3 位作者 张法星 杨庆 朱迪生 王红强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92-595,共4页
采用VOF模型对大渡河与楠桠河交汇处的护堤工程区及其影响范围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楠桠河与大渡河交汇口处的流态主要受大渡河流态的影响.护堤工程扩建后,断面平均流速在局部的增大,会增加对河岸的冲刷,因此在护堤建... 采用VOF模型对大渡河与楠桠河交汇处的护堤工程区及其影响范围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楠桠河与大渡河交汇口处的流态主要受大渡河流态的影响.护堤工程扩建后,断面平均流速在局部的增大,会增加对河岸的冲刷,因此在护堤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固岸措施.工程现场的原位试验观察与模拟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加之工程多年来的安全运行,均说明VOF模型是一种处理复杂自由表面的有效方法,可在天然河道,特别是在有支流汇入的复杂河道流场研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模型 支流汇入 数值模拟 河道复杂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几何VOF方法在液舱晃荡流动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金龙 尤云祥 陈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3-951,共9页
isoAdvector是一种新的几何VOF(Volume of Fluid)方法,虽然克服了传统几何VOF方法难以适用于三维空间任意多面体网格的缺点,但不能直接用来模拟涉及动网格技术的液舱晃荡.为此,引入了运动通量修正,并提出了面-界面交线运动修正,使得修... isoAdvector是一种新的几何VOF(Volume of Fluid)方法,虽然克服了传统几何VOF方法难以适用于三维空间任意多面体网格的缺点,但不能直接用来模拟涉及动网格技术的液舱晃荡.为此,引入了运动通量修正,并提出了面-界面交线运动修正,使得修正后的isoAdvector方法可以应用到液舱晃荡的模拟中.基于不同的VOF方法对非共振、共振受迫晃荡和单次冲击波面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以及解析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代数VOF方法,采用修正后的isoAdvector方法获得的自由液面位置和整体水动力载荷精度更高;捕捉的波面没有褶皱,能够较好地模拟波面的翻卷和破碎.此外,提出了界面厚度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自由液面波高精度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舱晃荡 界面 几何流体体积 面-界面交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方法的砂土液化后流动变形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恩全 朱晓冬 +2 位作者 陆建飞 左熹 王炳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491,共7页
将液化后砂土分别视为牛顿流体和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流体体积(VOF)法,研究了饱和砂土液化后的自由流动变形形态,分析了黏度、稠度系数及流动指数等参数对砂土流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发现... 将液化后砂土分别视为牛顿流体和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流体体积(VOF)法,研究了饱和砂土液化后的自由流动变形形态,分析了黏度、稠度系数及流动指数等参数对砂土流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发现:该方法能够较好重现模型试验中液化砂土的竖向沉降与侧向流滑等流动变形形态,但流体性质对液化砂土的流动速度有较大影响.分析表明:将液化后砂土视为牛顿流体,黏度越大,其抵抗变形能力越强,流动变形速度越小;将液化砂土视为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越大,流动指数越小,液化砂土整体的流动变形速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砂土 流动变形 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法的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充水过程模拟 被引量:8
16
作者 于跃 王晨晨 +2 位作者 安娟 李涛 段琦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0,共5页
结合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充水过程,建立了水气两相流耦合VOF(Volume of Fluid)法的k-ε紊流模型,近壁面采用考虑糙率影响的壁面函数,结合实际工程对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隧洞内水位随充水时间的增加逐... 结合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充水过程,建立了水气两相流耦合VOF(Volume of Fluid)法的k-ε紊流模型,近壁面采用考虑糙率影响的壁面函数,结合实际工程对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隧洞内水位随充水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对隧洞充水过程中沿程典型断面的水气两相流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流量为65 m3/s时水流能顺利通过隧洞;对某水库放水兼放空洞水深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 水气两相流 vof K-Ε紊流模型 充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法的风暴潮洪水演进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晓玲 孙宜超 +2 位作者 陈华鸿 杨丽美 孙蕊蕊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2期56-62,共7页
为了提高风暴潮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防潮安全,文章建立了耦合流体体积函数(VOF)法的三维非稳态水气两相流k-ε模型,采用等效糙率的方法处理城市密集建筑群,既考虑了其阻水作用,又考虑了其蓄水作用。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河与永定新河... 为了提高风暴潮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防潮安全,文章建立了耦合流体体积函数(VOF)法的三维非稳态水气两相流k-ε模型,采用等效糙率的方法处理城市密集建筑群,既考虑了其阻水作用,又考虑了其蓄水作用。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河与永定新河之间区域的风暴潮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分析,对100年一遇风暴潮洪水淹没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不同频率的风暴潮洪水的严重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风暴潮发生频率的增加,风暴潮淹没范围逐渐减小,水深随着频率的增加是逐渐减少的,该研究为海堤安全管理、风暴潮灾害的快速科学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洪水演进 流体体积函数(vof)法 三维k-ε紊流数学模型 水深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由界面追踪的模板化VOF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孝伟 樊俊飞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9-805,共7页
发展了一种模板化的volume-of-fluid(VOF)方法.该方法根据自由界面的法向建立一个模板,然后由已知的网格单元上的流体体积比值确定出自由界面的准确位置,使得在二维情形下一个网格单元被自由界面切割的形式只有3种.另一方面,引入了单元... 发展了一种模板化的volume-of-fluid(VOF)方法.该方法根据自由界面的法向建立一个模板,然后由已知的网格单元上的流体体积比值确定出自由界面的准确位置,使得在二维情形下一个网格单元被自由界面切割的形式只有3种.另一方面,引入了单元边流体占有长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流体占有面积模型,可以使得自由界面输运方程的求解有统一的算法.该方法不受网格单元形式的限制,并且容易推广到三维情形.算例表明,该方法能保证自由界面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方法 流体体积比函数 界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对重力热管内部沸腾冷凝过程的仿真模拟 被引量:18
19
作者 战洪仁 李春晓 +2 位作者 王立鹏 吴众 张海松 《冶金能源》 2016年第1期30-34,43,共6页
为研究重力热管内部沸腾冷凝过程,使用Fluent 6.3选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汽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加载自定义函数(UDF),对重力热管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稳定的温度场。随着蒸发段热流量的不断输入,热管内部液池内的气泡... 为研究重力热管内部沸腾冷凝过程,使用Fluent 6.3选用VOF多相流模型对汽液两相流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加载自定义函数(UDF),对重力热管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稳定的温度场。随着蒸发段热流量的不断输入,热管内部液池内的气泡生成、合并、长大、上升,最终达到稳定的核态沸腾,以及在冷凝段壁面凝结形成液膜并回流的质热传递的全过程。计算得到的壁面温度与实验测量值相一致,表明通过编写UDF程序及选取多相流模型(VOF)建立的数值模型,可以对管内流体的蒸发冷凝进行模拟。研究结果对热管的研究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热管 vof模型 蒸发冷凝 液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的蒸汽泡溃灭过程数值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兰 张凌新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447-452,共6页
针对蒸汽泡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溃灭的问题,基于Open FOAM平台对单个三维纯蒸汽泡在外界压力驱动下溃灭及回弹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运用流体体积(VOF)方法追踪相间的运动界面,并考虑表面张力、粘度和汽液两相的可... 针对蒸汽泡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溃灭的问题,基于Open FOAM平台对单个三维纯蒸汽泡在外界压力驱动下溃灭及回弹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运用流体体积(VOF)方法追踪相间的运动界面,并考虑表面张力、粘度和汽液两相的可压缩性,采用汽液相变模型模拟蒸发和冷凝等相变过程的计算方法,通过蒸汽泡与气体泡的结果对照得到了蒸汽泡溃灭的一系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有效模拟蒸汽泡的溃灭过程,捕捉到高温高压现象。在第一次溃灭过程中,蒸汽泡、气体泡半径变化与解析解保持一致,但蒸汽泡溃灭达到的最小半径则远小于气体泡,蒸汽泡中心点处压强远大于气体泡;在回弹阶段,蒸汽泡只回弹到了初始半径的25%左右,而气体泡回弹半径几乎与初始半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泡 相变模型 直接数值模拟 流体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