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OF法的近自由面水下爆炸气泡运动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健 黄红生 +2 位作者 林贤坤 荣吉利 项大林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2-127,共6页
对于近水面水下爆炸气泡的运动特性,在结合SOLA算法差分格式,利用投影算法对气泡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基础上,基于VOF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MSC.DYTRA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两者的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合SOLA算法... 对于近水面水下爆炸气泡的运动特性,在结合SOLA算法差分格式,利用投影算法对气泡的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的基础上,基于VOF法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利用MSC.DYTRAN软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对两者的分析结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结合SOLA算法差分格式的投影算法,利用VOF法可对水下爆炸气泡各时刻的运动界面进行较精确的捕捉和重构,从而实现精确追踪水下爆炸气泡脉动全物理过程的运动界面.同时,也研究了距离参数对气泡坍塌、射流及环状气泡的影响,掌握了距离参数对近水面水下爆炸气泡运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算法 SOLA算法 气泡 vof 水下爆炸 界面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与动网格技术的油气悬架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沙 谷正气 +2 位作者 赵敬凯 徐亚 伍文广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91-2099,2106,共10页
针对某型大吨位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架为油气两相相互接触的特点,拟从多相流数值仿真的角度对其非线性刚度阻尼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在探讨了现有多相流建模方法适用性、湍流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 针对某型大吨位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架为油气两相相互接触的特点,拟从多相流数值仿真的角度对其非线性刚度阻尼特性进行分析。首先,在探讨了现有多相流建模方法适用性、湍流模型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VOF模型和动网格技术,在Fluent软件中建立悬架的气液两相流模型,并采用UDF方法对两相流模型的边界运动形式进行预定义。其次,模拟了悬架拉伸和压缩状态下的内部瞬态流场特性,得到不同时刻相应流道中的速度和压力云图,提取出气室内压力的变化以及悬架内因阀系结构而产生的压力差的变化,进而计算得到其刚度和阻尼特性曲线。再次,将所求力学特性曲线通过Spline函数导入ADAMS/View中,建立了某型矿用自卸车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开展了随机道路平顺性仿真分析,并借助实车道路振动测试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最后,通过两相流仿真分析了阻尼孔倒圆大小、开孔角度、不同单向阀开度对悬架阻尼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悬架 vof模型 动网格技术 刚度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的模具结构化表面软性磨粒流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3
作者 计时鸣 唐波 谭大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4-339,共6页
为了提高模具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的表面质量,通过流体体积模型和标准k-ε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方法,以之字形微型流道为研究对象,对模具微型流道内部的软性磨粒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速的提高,管道内的磨粒流的平均速度... 为了提高模具结构化表面光整加工的表面质量,通过流体体积模型和标准k-ε模型相结合的计算方法,以之字形微型流道为研究对象,对模具微型流道内部的软性磨粒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速的提高,管道内的磨粒流的平均速度也随之增大,有利于近壁区磨粒流与流道壁面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磨粒流的加工效率。同时模具微型流道的形状和结构对磨粒流加工也有重要影响。当微型流道直径为2mm、入口速度为10m/s、湍动能为0.4m2/s2、湍流耗散率为19.8m2/s3时,与其他几组工艺参数相比,微型流道内轴向、切向速度分布及湍动能分布等更加均匀,能够得到较高的加工效率和表面纹理形态。数值模拟结果为深入研究软性磨粒流的基本规律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体积模型 结构化表面 软性磨粒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几何VOF方法在液舱晃荡流动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金龙 尤云祥 陈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43-951,共9页
isoAdvector是一种新的几何VOF(Volume of Fluid)方法,虽然克服了传统几何VOF方法难以适用于三维空间任意多面体网格的缺点,但不能直接用来模拟涉及动网格技术的液舱晃荡.为此,引入了运动通量修正,并提出了面-界面交线运动修正,使得修... isoAdvector是一种新的几何VOF(Volume of Fluid)方法,虽然克服了传统几何VOF方法难以适用于三维空间任意多面体网格的缺点,但不能直接用来模拟涉及动网格技术的液舱晃荡.为此,引入了运动通量修正,并提出了面-界面交线运动修正,使得修正后的isoAdvector方法可以应用到液舱晃荡的模拟中.基于不同的VOF方法对非共振、共振受迫晃荡和单次冲击波面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以及解析解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代数VOF方法,采用修正后的isoAdvector方法获得的自由液面位置和整体水动力载荷精度更高;捕捉的波面没有褶皱,能够较好地模拟波面的翻卷和破碎.此外,提出了界面厚度的估计方法,分析了自由液面波高精度提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舱晃荡 界面 几何流体体积 面-界面交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方法的砂土液化后流动变形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恩全 朱晓冬 +2 位作者 陆建飞 左熹 王炳辉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5-491,共7页
将液化后砂土分别视为牛顿流体和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流体体积(VOF)法,研究了饱和砂土液化后的自由流动变形形态,分析了黏度、稠度系数及流动指数等参数对砂土流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发现... 将液化后砂土分别视为牛顿流体和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中的流体体积(VOF)法,研究了饱和砂土液化后的自由流动变形形态,分析了黏度、稠度系数及流动指数等参数对砂土流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对比发现:该方法能够较好重现模型试验中液化砂土的竖向沉降与侧向流滑等流动变形形态,但流体性质对液化砂土的流动速度有较大影响.分析表明:将液化后砂土视为牛顿流体,黏度越大,其抵抗变形能力越强,流动变形速度越小;将液化砂土视为剪切变稀非牛顿流体,稠度系数越大,流动指数越小,液化砂土整体的流动变形速度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砂土 流动变形 牛顿流体 非牛顿流体 vo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由界面追踪的模板化VOF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孝伟 樊俊飞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99-805,共7页
发展了一种模板化的volume-of-fluid(VOF)方法.该方法根据自由界面的法向建立一个模板,然后由已知的网格单元上的流体体积比值确定出自由界面的准确位置,使得在二维情形下一个网格单元被自由界面切割的形式只有3种.另一方面,引入了单元... 发展了一种模板化的volume-of-fluid(VOF)方法.该方法根据自由界面的法向建立一个模板,然后由已知的网格单元上的流体体积比值确定出自由界面的准确位置,使得在二维情形下一个网格单元被自由界面切割的形式只有3种.另一方面,引入了单元边流体占有长度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流体占有面积模型,可以使得自由界面输运方程的求解有统一的算法.该方法不受网格单元形式的限制,并且容易推广到三维情形.算例表明,该方法能保证自由界面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f方法 流体体积比函数 界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法的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充水过程模拟 被引量:8
7
作者 于跃 王晨晨 +2 位作者 安娟 李涛 段琦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0,共5页
结合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充水过程,建立了水气两相流耦合VOF(Volume of Fluid)法的k-ε紊流模型,近壁面采用考虑糙率影响的壁面函数,结合实际工程对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隧洞内水位随充水时间的增加逐... 结合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充水过程,建立了水气两相流耦合VOF(Volume of Fluid)法的k-ε紊流模型,近壁面采用考虑糙率影响的壁面函数,结合实际工程对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水气两相流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隧洞内水位随充水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对隧洞充水过程中沿程典型断面的水气两相流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进口流量为65 m3/s时水流能顺利通过隧洞;对某水库放水兼放空洞水深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对比,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无压引水隧洞 水气两相流 vof K-Ε紊流模型 充水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法的风暴潮洪水演进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晓玲 孙宜超 +2 位作者 陈华鸿 杨丽美 孙蕊蕊 《中国工程科学》 2011年第12期56-62,共7页
为了提高风暴潮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防潮安全,文章建立了耦合流体体积函数(VOF)法的三维非稳态水气两相流k-ε模型,采用等效糙率的方法处理城市密集建筑群,既考虑了其阻水作用,又考虑了其蓄水作用。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河与永定新河... 为了提高风暴潮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防潮安全,文章建立了耦合流体体积函数(VOF)法的三维非稳态水气两相流k-ε模型,采用等效糙率的方法处理城市密集建筑群,既考虑了其阻水作用,又考虑了其蓄水作用。针对天津市滨海新区海河与永定新河之间区域的风暴潮洪水演进数值模拟与分析,对100年一遇风暴潮洪水淹没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不同频率的风暴潮洪水的严重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着风暴潮发生频率的增加,风暴潮淹没范围逐渐减小,水深随着频率的增加是逐渐减少的,该研究为海堤安全管理、风暴潮灾害的快速科学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洪水演进 流体体积函数(vof)法 三维k-ε紊流数学模型 水深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和CSF方法的变截面毛细流动数值建模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兴军 张凤阳 +1 位作者 王正东 章文俊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2,共4页
在CFD平台软件OpenFOAM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变截面毛细流道中的毛细流动行为。该数值方法利用流体体积比函数(volume of fluid,VOF)来跟踪流体流动前沿界面,再用连续表面张力模型(continue surface force,CSF)来描述毛细驱动力。... 在CFD平台软件OpenFOAM上,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变截面毛细流道中的毛细流动行为。该数值方法利用流体体积比函数(volume of fluid,VOF)来跟踪流体流动前沿界面,再用连续表面张力模型(continue surface force,CSF)来描述毛细驱动力。VOF和CSF方法的结合使得毛细驱动力的求解能适应截面的变化。分别用该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对变间距平行平板间毛细流动进行了分析,发现两者的分析结果一致性较好。基于VOF和CSF的数值方法有望进一步应用于更复杂流场中的毛细流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流动 连续表面张力 流体体积 界面跟踪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的蒸汽泡溃灭过程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兰 张凌新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4期447-452,共6页
针对蒸汽泡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溃灭的问题,基于Open FOAM平台对单个三维纯蒸汽泡在外界压力驱动下溃灭及回弹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运用流体体积(VOF)方法追踪相间的运动界面,并考虑表面张力、粘度和汽液两相的可... 针对蒸汽泡在外界压力作用下溃灭的问题,基于Open FOAM平台对单个三维纯蒸汽泡在外界压力驱动下溃灭及回弹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提出了一种运用流体体积(VOF)方法追踪相间的运动界面,并考虑表面张力、粘度和汽液两相的可压缩性,采用汽液相变模型模拟蒸发和冷凝等相变过程的计算方法,通过蒸汽泡与气体泡的结果对照得到了蒸汽泡溃灭的一系列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能有效模拟蒸汽泡的溃灭过程,捕捉到高温高压现象。在第一次溃灭过程中,蒸汽泡、气体泡半径变化与解析解保持一致,但蒸汽泡溃灭达到的最小半径则远小于气体泡,蒸汽泡中心点处压强远大于气体泡;在回弹阶段,蒸汽泡只回弹到了初始半径的25%左右,而气体泡回弹半径几乎与初始半径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泡 相变模型 直接数值模拟 流体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ungs-VOF方法模拟溃坝水流演进 被引量:3
11
作者 方杰 周杰 张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53,共3页
针对追踪溃坝洪水自由面变化一直为计算流体力学的难点问题,采用Youngs-VOF方法追踪流体流场自由面、交错网格离散求解区域、人工压缩方法求解粘性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溃坝洪水瞬变现象。结果表明,Youngs-VOF方... 针对追踪溃坝洪水自由面变化一直为计算流体力学的难点问题,采用Youngs-VOF方法追踪流体流场自由面、交错网格离散求解区域、人工压缩方法求解粘性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并通过数值计算模拟了溃坝洪水瞬变现象。结果表明,Youngs-VOF方法追踪运动交界面与MARTIN的试验结果吻合,且略优于Hirt-VOF法,为溃坝洪水的模拟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交界面 Youngs-vof方法 溃坝洪水 数值模拟 粘性不可压缩流体控制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的浮式消波海流机性能优化
12
作者 王世明 王家之 +1 位作者 田卡 贾巧娇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96,共6页
针对浮式消波海流机样机测试时出现的问题,对其吃水深度线和叶片安装角度进行优化。根据装置结构特点,用Gambit建立了装置横截面的二维网格模型。根据浮式消波海流机实际工作环境,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使用VOF(volume of fluid)两相... 针对浮式消波海流机样机测试时出现的问题,对其吃水深度线和叶片安装角度进行优化。根据装置结构特点,用Gambit建立了装置横截面的二维网格模型。根据浮式消波海流机实际工作环境,利用Fluent流体仿真软件,使用VOF(volume of fluid)两相流模型,分配空气相与液态水相在流域中的不同比例,来确定不同的吃水深度线。并且结合k-epsilon紊流模型建立模拟仿真环境。先对3种水线进行仿真分析,然后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分析对比装置的3种不同吃水深度线的模拟与实验结果,得到装置的最优吃水深度线为1/3水线。基于最优吃水深度线,分别对叶片的4种安装角度在相同的仿真环境中进行模拟仿真。利用仿真得到的扭矩数据,计算扭矩系数、功率系数,分析对比仿真数据以及仿真过程中扭矩趋势图得出4种叶片安装角度的最优角度是90°。吃水深度线决定了装置的消波能力,并且为叶片获能提供条件,叶片安装角度直接影响着装置的获能效率,所以最优的吃水深度线和叶片安装角度对海流机的消波能力和获能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消波海流机 网格模型 vof(volume of fluid)模型 仿真环境 吃水深度线 安装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的移动TIG焊三维瞬态熔池行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家元 杨全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02-106,共5页
根据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实际的熔池情况,建立了移动热源作用下的三维瞬态熔池数值计算模型。考虑了熔池内部所受到的浮力、电磁力、Marangoni力等综合作用对熔池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获得了各时段不同焊接电流TIG焊的熔池行为变化... 根据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IG)实际的熔池情况,建立了移动热源作用下的三维瞬态熔池数值计算模型。考虑了熔池内部所受到的浮力、电磁力、Marangoni力等综合作用对熔池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获得了各时段不同焊接电流TIG焊的熔池行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接熔池在电弧压力、电磁力、浮力和Marangoni力的共同作用下快速流动搅拌,使形成的焊缝较为均匀。在焊接热源移动过程中,熔池前端等温线被"压缩",热量密度较为集中,温度梯度较大。而尾部发生明显"拖尾",且热量分散,真实地反映了焊接熔池的演变。在此基础上,增大焊接电流后,熔池搅动增速,使得热量传播效率提升,引起了熔池体积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焊 vof模型 熔池行为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载荷AUV进水过程的LES/VOF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施瑶 潘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8-443,共6页
多载荷AUV在分离运动时,通过进水以增加其负浮力,从而实现分离要求,故进水过程的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LES与VOF相结合的方法对多载荷AUV后平衡舱空腔的进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进水孔直径、进水孔位置以及航行深度... 多载荷AUV在分离运动时,通过进水以增加其负浮力,从而实现分离要求,故进水过程的研究与分析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采用LES与VOF相结合的方法对多载荷AUV后平衡舱空腔的进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考察了进水孔直径、进水孔位置以及航行深度等因素对进水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孔直径越大,进水速率越大,但气泡脱离孔口所需的时间越长;由于尾部收缩段的存在,在内外压强作用下,进水孔水平间距越小,进水速率越大,且到达气液两相平衡状态时空腔内进水体积越大;航行深度越大,承受的静水压力越大使得空腔到达气液两相平衡状态的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载荷航行器 进水 vof/LES方法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同轴射流的LES-VOF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田秀山 赵辉 +2 位作者 许建良 李伟锋 刘海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1-466,共6页
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和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同轴双通道气-液射流进行了3D数值模拟,用LES法求解气液相的流场,VOF法捕捉运动的气液界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韦伯数(We)的增大,液体破裂出现了轴对称... 基于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和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同轴双通道气-液射流进行了3D数值模拟,用LES法求解气液相的流场,VOF法捕捉运动的气液界面.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韦伯数(We)的增大,液体破裂出现了轴对称模式和非轴对称模式,以破裂长度、未扰动长度及破裂形态为表征液体射流的特征量与实验值进行了对比,得到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涡模拟 流体体积(vof) 同轴射流 雾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and 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organic Rankine cycle with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志奇 周乃君 +2 位作者 张家奇 郭静 王晓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584-2590,共7页
Taking the ratio of heat transfer area to net power and heat recovery efficiency into account, a multi-objectiv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Working fluids considered were R123,... Taking the ratio of heat transfer area to net power and heat recovery efficiency into account, a multi-objective mathema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organic Rankine cycle (ORC). Working fluids considered were R123, R134a, R141b, R227ea and R245fa. Under the given conditions, the parameters including evaporating and condensing pressures, working fluid and cooling water velocities were optimized by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evaporating pressure increases with the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Compared with other working fluids, R123 is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100--180℃ and R141 b shows better performance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er than 180 ℃. Economic characteristic of system decreases rapidly with the decrease of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ORC system is uneconomical for the heat source temperature lower than 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ametric optimization organic Rankine cycle simulated annealing algorithm working fluid low-temperature sour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Submarin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Based on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坤 徐亦凡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200-205,共6页
Aiming at the demand for optimization of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in submarine's motion equations,an adaptive weight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in motion equations... Aiming at the demand for optimization of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in submarine's motion equations,an adaptive weight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was proposed to optimiz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in motion equations.Som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s of high sensitivity to control and maneuver were chosen as the optimization objects in the algorithm.By using adaptive weigh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and target function,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could be translated into single-objective optimization.For a certain kind of submarine,three typical maneuvers were chosen to be the objects of study:overshoot maneuver in horizontal plane,overshoot maneuver in vertical plane and turning circle maneuver in horizontal plane.From the resul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s using primal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 and optimized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the efficiency of proposed method is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id mechanics SUBMARINE hydrodynamic coefficient adaptive weight immune genetic algorithm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相流理论的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强度及寿命
18
作者 秦建国 孙志 +3 位作者 弓海霞 崔朝霞 巩勇智 郭思佳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55-60,共6页
在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中,针对水下采油井口的突然开启和关闭、油气输送的非连续性造成管道内油气输送速度剧烈变化,从而在管道中形成压力波动,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造成压力冲击的问题,通过分层流模型确定气液参数,借助Fluent中的VOF模... 在水下油气生产系统中,针对水下采油井口的突然开启和关闭、油气输送的非连续性造成管道内油气输送速度剧烈变化,从而在管道中形成压力波动,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造成压力冲击的问题,通过分层流模型确定气液参数,借助Fluent中的VOF模型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部分内的气液两相流介质进行模拟,选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部分油气流动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及模拟求解,分析了不同输送速度连接器部分内油气对外压力的分布。结果显示,最大压力冲击的增量与油气输送速度平方的增量近似成正比关系,在考虑油气输送速度对水下法兰连接器透镜垫内壁最大压力冲击后,透镜垫最大等效应力增大9.36%,疲劳寿命下降51.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法兰连接器 气液两相流 vof模型 流体压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蜣螂优化算法的ORC发电系统工质筛选及综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彭斌 徐建委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5-644,共10页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工质的筛选存在评价指标不一、不能全面反映系统综合性能等问题,在150℃热源温度下,依据工质选取原则对工质进行初步筛选,通过MATLAB联立REFPROP9.0建立ORC系统的热力学、热经济和环境模型,采用热效率和[...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系统工质的筛选存在评价指标不一、不能全面反映系统综合性能等问题,在150℃热源温度下,依据工质选取原则对工质进行初步筛选,通过MATLAB联立REFPROP9.0建立ORC系统的热力学、热经济和环境模型,采用热效率和[火用]效率作为热力学性能指标,单位输出功所需换热面积为热经济性能指标,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为环保性能指标,对不同工质对系统的热力学性能、热经济性能和环保性能影响进行研究,并通过对比蜣螂优化算法与其余4种常用算法进行工质筛选。结果表明: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系统的影响较大,蒸发温度升高有利于系统热力学性能的提升,冷凝温度的升高不利于系统的热力学性能和环保性能,过热度只对系统[火用]效率影响较大,对环保性能指标影响较小;蒸发温度在100℃、冷凝温度在30℃时,系统单位输出功所需换热面积最小;R245fa的综合评价函数值远大于其他工质,其综合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工质筛选 蜣螂优化算法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WO-BP-PID的污水处理管道流体控制
20
作者 孙宏昌 苏云飞 +2 位作者 蒋永翔 李超 邓三鹏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94,共4页
智能污水处理系统管道内流量通过管道阀开度进行控制。建立了系统中重要流域的几何模型与湍流方程,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重要管道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管道阀不同开度下重要管道内的流速和压力,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 智能污水处理系统管道内流量通过管道阀开度进行控制。建立了系统中重要流域的几何模型与湍流方程,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重要管道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管道阀不同开度下重要管道内的流速和压力,将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开度对管道流通情况的影响。为提高对阀门开度的控制能力,提出了一种改进GWO-BP算法优化PID控制(IGWO-BP-PID)算法对管道阀开度进行控制,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大量实验,为智能控制算法提供数据集,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控制方式能有效提高对污水阀门的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阀门控制系统 流体仿真 PI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