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碧口群火山岩岩石成因研究 被引量:49
1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2 位作者 徐学义 李向民 马中平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4-101,共18页
新元古代(846-776Ma)碧口群火山岩喷发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该火山岩系以基性火山岩为主,酸性火山岩次之,中性火山岩少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碧口群裂谷基性熔岩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 新元古代(846-776Ma)碧口群火山岩喷发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该火山岩系以基性火山岩为主,酸性火山岩次之,中性火山岩少见。根据岩石地球化学数据,碧口群裂谷基性熔岩总体上属于低Ti/Y(〈500)岩浆类型。元素和同位素数据表明,碧口群基性熔岩的化学变化不是由一个共同的母岩浆的结晶分异作用所产生。它们极有可能是源于地幔柱源(εNd(t)≈+3,^87Sr/^86Sr(t)≈0.704,La/Nb≈0.7)。地壳混染作用对于碧口群裂谷基性熔岩的形成有重要贡献。我们的研究揭示,碧口群火山岩存在空间上的岩石地球化学变化。东部红岩沟和辛田坝-黑木林地区的碧口群基性熔岩以拉斑玄武岩为主,产生于幔源石榴子石稳定区的高度部分熔融。相反,西部白杨-碧口地区的碧口群基性熔岩的母岩浆则是形成于幔源的尖晶石-石榴子石过渡带:碱性熔岩是产生于部分熔融程度较低的条件下,拉斑玄武质熔岩则是产生于部分熔融条件较高的条件下。它们经受了浅层位辉长岩质(cpx+plag±01)分离作用,化学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碧口群裂谷火山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地幔柱 扬子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口群火山旋回及其地质构造意义 被引量:32
2
作者 徐学义 夏祖春 夏林圻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78-485,共8页
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将碧口群火山岩划分为3个火山旋回,每个旋回下部为基性火山岩(细碧岩及细碧质凝灰岩),上部为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或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基性火山岩富集LREE及LIL。第一旋回基性火山岩... 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将碧口群火山岩划分为3个火山旋回,每个旋回下部为基性火山岩(细碧岩及细碧质凝灰岩),上部为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或石英角斑质凝灰岩)。基性火山岩富集LREE及LIL。第一旋回基性火山岩属碱性系列,第二、三旋回基性火山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基性火山岩浆形成于与洋岛玄武岩类似的地幔柱源,其中第三旋回基性火山岩浆晚期受岩石圈地幔混染;酸性火山岩为地壳重熔作用的产物。碧口群火山岩属大陆裂谷双峰式火山岩系,是中—新元古代扬子地块北缘大陆拉张作用的产物。这种拉张作用是秦岭造山带从震旦纪开始的大规模扩张作用的先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构造 秦岭 碧口群 火山旋回 双峰式火山岩 大陆裂谷 地壳重熔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口群火山岩性质及形成环境 被引量:13
3
作者 夏祖春 夏林圻 +1 位作者 徐学义 赵江天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81-688,共8页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系分布在扬子地块北缘、秦岭造山带南侧。碧口群火山岩系具大陆裂谷火山岩特点,形成于大陆裂谷作用构造环境。火山岩系特征为:①具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系由基性火山岩(细碧岩及细碧质凝灰岩)及酸性...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系分布在扬子地块北缘、秦岭造山带南侧。碧口群火山岩系具大陆裂谷火山岩特点,形成于大陆裂谷作用构造环境。火山岩系特征为:①具双峰式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系由基性火山岩(细碧岩及细碧质凝灰岩)及酸性火山岩(石英角斑岩及石英角斑质凝灰岩)组成。②基性火山岩包括两个岩浆系列的岩石,即碱性玄武岩浆系列及拉斑玄武岩浆系列。③火山岩富集LREE及LIL。微量元素及同位素(Sm-Nd,Rb-Sr)研究表明,基性火山岩形成于相似于洋岛玄武岩源的地幔柱源,酸性火山岩为地壳重熔的产物。扬子地块北缘分布有碧口群、西乡群等中元古代—新元古代大陆火山岩系,表明在这一时期大陆裂谷拉张火山作用发育,成为秦岭地壳的主要增生成壳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口群 火山岩 大陆裂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鹅山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构造环境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向民 夏林圻 +3 位作者 夏祖春 徐学义 马中平 王立社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研究东天山地区企鹅山群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方法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结果东天山地区广泛分布的石炭纪企鹅山群火山岩为拉斑系列火山岩,基性火山岩稀土分配型式表现为LREE富集型,Hf/Th值为3.04~8.28,Ce/Nb值为6.09... 目的.研究东天山地区企鹅山群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方法采用元素地球化学方法。结果东天山地区广泛分布的石炭纪企鹅山群火山岩为拉斑系列火山岩,基性火山岩稀土分配型式表现为LREE富集型,Hf/Th值为3.04~8.28,Ce/Nb值为6.09~7.4;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上,基性熔岩均位于板内玄武岩区。结论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形成于大陆裂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山群 火山岩 拉斑系列 大陆裂谷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口洋岛型火山岩的厘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永飞 赖绍聪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9,共9页
通过对碧口铜钱坝南—托河乡南区段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套岩石由碱性和亚碱性的拉斑系列玄武岩组成,岩石的Nb、Ta、Ce含量,Ba/Ce、Ti/Y、Zr/Y值显示了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N-MORB标准化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 通过对碧口铜钱坝南—托河乡南区段变玄武岩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套岩石由碱性和亚碱性的拉斑系列玄武岩组成,岩石的Nb、Ta、Ce含量,Ba/Ce、Ti/Y、Zr/Y值显示了洋岛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N-MORB标准化蛛网图和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表明,本区洋岛拉斑玄武岩和洋岛碱性玄武岩具有共同的岩浆源区。玄武岩的2Nb-Zr/4-Y、TiO_2-10MnO-10P_2O_5、Ti/Y-Ba/Zr与Ti/Y-Ba/Nb判别图解均表明,本区火山岩产生于大洋板内的构造环境,从而为该地区新元古代出现过洋盆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岛火山岩 地球化学 碧口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碧口群形成的地质构造环境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铁庚 叶霖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46-452,共7页
碧口群是一套浅变质的中晚元古代火山 -沉积岩建造 ,主要分布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其中火山岩主要由细碧 -石英角斑岩系列火山岩组成 ,还有少量的玄武 -流纹岩系列火山岩和富钾流纹岩。下亚群以酸性火山岩为主 ,中亚群以基性火山岩为... 碧口群是一套浅变质的中晚元古代火山 -沉积岩建造 ,主要分布于川陕甘三省交界地区。其中火山岩主要由细碧 -石英角斑岩系列火山岩组成 ,还有少量的玄武 -流纹岩系列火山岩和富钾流纹岩。下亚群以酸性火山岩为主 ,中亚群以基性火山岩为主 ,上亚群既有基性火山岩 ,又有酸性火山岩 ,中性火山岩出露较少。火山岩变质很浅 ,基本保持原岩的结构构造和化学组成。岩石化学、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等一系列图解 ,都一致判别为碧口群火山岩主要是钙碱系列 ,也有少量的拉斑系列 ,并具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碧口群 火山岩 岛弧裂谷环境 地质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大茅坪铜矿床火山岩与成矿关系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随民 周宗桂 姚书振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3,共5页
陕西省大茅坪铜矿床产于碧口群火山岩地层中 ,矿床的成因与成矿物质的来源均与火山岩相关。通过矿石和围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和 Pb同位素的示踪 ,认为矿床是喷流沉积的产物 ,成矿年龄与碧口群火山岩形成年龄相近 ,在 12 0 0 Ma左... 陕西省大茅坪铜矿床产于碧口群火山岩地层中 ,矿床的成因与成矿物质的来源均与火山岩相关。通过矿石和围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r和 Pb同位素的示踪 ,认为矿床是喷流沉积的产物 ,成矿年龄与碧口群火山岩形成年龄相近 ,在 12 0 0 Ma左右。矿石铅同位素特征显示大茅坪铜矿床有后期热液改造成矿作用的参与 ,这与地质认识相吻合 ,从而得出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赋矿火山岩 ,在喷流沉积成矿的基础上 ,有后期变质流体的叠加改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构造环境 碧口群 铜矿床 成矿元素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地区早古生代登山岩群弧后盆地火山岩的成因与洋壳演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廖群安 薛重生 +1 位作者 李昌年 王京名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共7页
由于早古生代微古化石群的发现(薛重生等,1995),赣东北广丰-上饶地区的登山岩群被划归下古生界,本文介绍了登山岩群中海相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对其中的拔竹坑岩组、叶家岩组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该... 由于早古生代微古化石群的发现(薛重生等,1995),赣东北广丰-上饶地区的登山岩群被划归下古生界,本文介绍了登山岩群中海相火山岩的地质特征,对其中的拔竹坑岩组、叶家岩组的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指出该两岩组火山岩均属岛弧拉斑玄武岩系列,并具向大洋拉斑玄武岩过渡的性质,是弧后小洋盆扩张期的产物。两岩组火山岩在火山活动方式、岩浆演化方式和岩浆进化程度上存在与洋壳由早到晚减薄的相应规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岩石成因 羊壳演化 弧后盆地 登山岩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冕宁冶勒变质火山沉积岩系中微古植物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玉禄 邓强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199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位于扬子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中段的冶勒变质杂岩体中分布的变质火山沉积岩系,首次发现微古植物化石,计有11个属36个种,时代确定为中新元古代蓟县系—青白口系,为岩系的划分及归属提供了依据,证实有褶皱基底的存在。
关键词 火山沉积岩系 微古植物 变质杂岩 新元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菖蒲盆地中生代火山岩系划分的新认识 被引量:17
10
作者 巫建华 张树明 周维勋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06-212,共7页
本文分析了江西寻乌菖蒲盆地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不整合面为界,将火山岩系划分为上、下两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岩系,即下火山岩系称为余田群,上火山岩系称为版石群。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可进一步将余田群... 本文分析了江西寻乌菖蒲盆地中生代晚期火山岩系划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不整合面为界,将火山岩系划分为上、下两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岩系,即下火山岩系称为余田群,上火山岩系称为版石群。依据岩性岩相特征,可进一步将余田群划分为水头迳组和菖蒲组,版石群划分为合水组和优胜组。余田群菖蒲组玄武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6Ma,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50Ma;版石群优胜组流纹岩全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04Ma。因此,余田群的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期,版石群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系 余田群 版石群 地层划分 江西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碧口群火山岩系特征及其地质填图方法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杨运军 杜少喜 +5 位作者 张小明 于恒彬 韩旭 李龙斌 胡义 游军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05-112,共8页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发育中晚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系,为一套完整火山喷发序列形成的酸-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类型以流纹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量安山岩,该套火山岩由多个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组成,岩石普遍变形强烈,发育塑性流变、... 陕西勉略宁三角区发育中晚元古代碧口群火山岩系,为一套完整火山喷发序列形成的酸-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类型以流纹岩、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为主,夹少量安山岩,该套火山岩由多个火山喷发旋回和韵律组成,岩石普遍变形强烈,发育塑性流变、透入性置换面理和脆韧性剪切带。火山岩系具明显"局部有序,总体无序,应变量大"的特点。通过几年来在该区地质填图实践,以火山旋回-韵律划分识别为基础,根据火山岩性、岩相等物性填图结合火山岩系变形期次和构造样式解析,探索出适合该地区强变形火山岩系填图方法:综合采用"火山岩性+岩相+构造变形样式"有机结合的三重填图方法,在勉略宁地区地质填图中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对建立勉略宁三角区构造变形机制、总结碧口群火山岩系成矿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勉略宁三角区 碧口群火山岩系 地质填图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太华群变质岩系及其形成条件 被引量:6
12
作者 齐进英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A12期94-107,共14页
太华群变质岩系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变质基底,构成华北板块的南缘。测得两个Nd-Sr 法模式年龄皆为2.6Ga。形成于嵩阳运动之前,属晚太古代。太华群变质岩系形成于p=7Kbar,t=550—600℃条件下,以中压相系角闪岩相为主。原岩为一套海相火山... 太华群变质岩系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变质基底,构成华北板块的南缘。测得两个Nd-Sr 法模式年龄皆为2.6Ga。形成于嵩阳运动之前,属晚太古代。太华群变质岩系形成于p=7Kbar,t=550—600℃条件下,以中压相系角闪岩相为主。原岩为一套海相火山-沉积建造。火山岩主要为富铁拉班玄武岩,它与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太古代绿岩带玄武岩有相似的地球化学性质。太华群基本具有缘岩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华群 变质岩 秦岭 形成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两当县解板沟一带舒家坝群的解体
13
作者 田绒 何世平 +2 位作者 温志亮 时超 段忠志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46-656,共11页
舒家坝群(D2-3S)是西秦岭北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重要的赋矿地层,为一套浅变质的具类复理石沉积特征的细碎屑岩及少量碳酸盐岩组合,形成时代为中晚泥盆世。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秦岭两当县北解板沟一带原划舒家坝群中新填绘出一套... 舒家坝群(D2-3S)是西秦岭北带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重要的赋矿地层,为一套浅变质的具类复理石沉积特征的细碎屑岩及少量碳酸盐岩组合,形成时代为中晚泥盆世。通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西秦岭两当县北解板沟一带原划舒家坝群中新填绘出一套被断裂围限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与舒家坝群的主体岩性差别明显。通过对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分别获得其中流纹质晶屑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04±2 Ma,英安斑岩加权平均年龄为209±3 Ma,表明该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形成于晚三叠世。据此,将其从原划舒家坝群中解体,暂划归华日组(T3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家坝群 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系 LA-ICP-MS锆石U-PB测年 晚三叠世 两当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