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与概率统计方法的VCA_(mix)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吴文亮 王端宜 +1 位作者 张肖宁 李智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92-1795,共4页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是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重要体积参数之一.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红色石料作为粗集料,普通石料作为细集料,利用颜色的对比精确区分粗、细集料;进一步对试件做薄片切割,采用概率统计理论,推导了由多幅二维截面图...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mix是沥青混合料试件的重要体积参数之一.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采用红色石料作为粗集料,普通石料作为细集料,利用颜色的对比精确区分粗、细集料;进一步对试件做薄片切割,采用概率统计理论,推导了由多幅二维截面图像上的粗集料面积比计算三维空间中粗集料体积比的方法;并对如何确定薄片数量,及其与保证率之间的关系做出了说明和验证.结果显示,40片薄片能够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数字图像处理 概率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粗集料骨架间隙率变化规律及应用
2
作者 俄广迅 曹卫东 +2 位作者 陈鲁川 刘树堂 丁婷婷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290-8296,共7页
为指导钢渣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SMA)级配设计,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与粗集料振实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合方案的钢渣粗集料、玄武岩粗集料及玄武岩与钢渣混合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oids in coarse aggregate,VCA)变化规... 为指导钢渣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tone mastic asphalt,SMA)级配设计,采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与粗集料振实试验,研究了不同组合方案的钢渣粗集料、玄武岩粗集料及玄武岩与钢渣混合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oids in coarse aggregate,VCA)变化规律,建立了3类粗集料VCA与各档粗集料比例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钢渣粗集料VCA与各档粗集料比例之间呈多元非线性关系,玄武岩粗集料及钢渣与玄武岩混合粗集料的VCA亦为类似规律;相同级配下钢渣粗集料VCA的数值不同于玄武岩粗集料及钢渣与玄武岩混合粗集料。利用建立的回归模型可预测不同级配曲线的VCA大小次序进而预知矿料间隙率(voids in mineral aggregate,VMA)大小顺序,为SMA配合比优化设计中级配的确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 粗集料骨架间隙率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回归模型 级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中骨架结构特征的评价 被引量:33
3
作者 田波 侯芸 +1 位作者 杜二鹏 王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1-545,共5页
在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中 ,可采用主骨料间隙率来评价骨架排列紧密程度 .在研究集料填充过程中发现 ,次级集料的填充是填充和干涉并存的 ,次级集料逐步填充是偶然干涉和必然干涉交替出现的 ;同时室内试验证明良好的骨架具有良好的继... 在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理论中 ,可采用主骨料间隙率来评价骨架排列紧密程度 .在研究集料填充过程中发现 ,次级集料的填充是填充和干涉并存的 ,次级集料逐步填充是偶然干涉和必然干涉交替出现的 ;同时室内试验证明良好的骨架具有良好的继承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料 主骨料间隙率 振动成型 级配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重复荷载作用下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细微观结构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航 郝培文 +2 位作者 凌天清 王学武 何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7-994,共8页
为研究高温重复荷载作用对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细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加速加载试验,对掺加三种复合纤维和不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车辙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CT扫描试验,对加速加载前后各组沥青混合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和粗集料水平倾角的... 为研究高温重复荷载作用对复合纤维沥青混合料细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加速加载试验,对掺加三种复合纤维和不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车辙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CT扫描试验,对加速加载前后各组沥青混合料的平均空隙体积和粗集料水平倾角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不掺加纤维的沥青混合料,掺加复合纤维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显著提升,其中掺加复合纤维Ⅲ的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减少了61%;掺加三种复合纤维后,沥青混合料平均空隙体积有所降低,粗集料水平倾角有所增加,在高温重复荷载作用下,复合纤维能够显著减缓沥青混合料平均空隙体积的增加幅度,增幅在13%以内,同时减缓粗集料水平倾角的降低幅度,降低值在6.6°以内;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与加速加载前平均空隙体积、粗集料倾角变化均存在较好的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纤维 加速加载试验 CT扫描试验 平均空隙体积 粗集料水平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粗集料和空隙的沥青混合料粘弹性细观力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黄晓明 李汉光 张裕卿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1-36,共6页
为了分析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的影响,在Laplace空间域内,利用细观力学的Mori-Tanaka等效夹杂理论解决了沥青混合料的混合夹杂问题.然后基于宏观平均场理论,根据沥青砂浆基体的粘弹性能推导了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能.最后以... 为了分析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混合料粘弹性能的影响,在Laplace空间域内,利用细观力学的Mori-Tanaka等效夹杂理论解决了沥青混合料的混合夹杂问题.然后基于宏观平均场理论,根据沥青砂浆基体的粘弹性能推导了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能.最后以单轴和简单剪切应力下的预测为例,分析了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沥青混合料粘弹本构方程可以表示为粗集料和空隙的综合影响系数与沥青砂浆粘弹本构方程的乘积形式;空隙和粗集料对沥青混合料的粘弹性分别起到衰减和增强作用,但空隙的衰减作用弱于粗集料的增强作用;粗集料和空隙对沥青砂浆的综合影响体现为对刚度的增强作用,且剪切应力下增强作用近似为单轴应力下的2倍;沥青砂浆基体泊松比对综合影响系数的影响甚微,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取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粘弹性 细观力学 粗集料 空隙 综合影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影响因素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袁峻 孙立军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40-145,共6页
较高的抗剪强度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主要采用单轴贯入试验,就如何选择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设计参数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沥青的性能外,粗集料、特别是细集料的性能对沥青混合料... 较高的抗剪强度可以保证沥青混合料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主要采用单轴贯入试验,就如何选择高性能沥青混合料的材料设计参数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沥青的性能外,粗集料、特别是细集料的性能对沥青混合料抗剪性能也有极大的影响。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时,采用高棱角性指标的粗、细集料以及高粘度的沥青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整体抗剪强度。并且在施工时控制混合料的压实度以确保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剪强度 粗集料棱角性 细集料棱角性 粘度 空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吴旷怀 李燕枫 +1 位作者 杨国梁 凌宏杰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1-285,共5页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同时,在旧料评价过程中,提出了细度模数比这一新的量化评价指标以评价旧料的结团状况.研究表明,细度模数比与旧料和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对于旧料质量控制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冷再生 改性乳化沥青 旧料评价 细度模数比 CAVF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配组成与沥青混合料体积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李立寒 郭亚兵 +1 位作者 郑航 曹林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625-631,共7页
通过试验与统计分析,探讨了粗、细集料用量之比对其级配组成和体积参数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粗、细级配混合料体积参数及设计沥青用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级配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用量之比虽然对各自的... 通过试验与统计分析,探讨了粗、细集料用量之比对其级配组成和体积参数的影响,进而探讨了粗、细级配混合料体积参数及设计沥青用量的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连续级配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中,粗、细集料用量之比虽然对各自的级配组成有影响,但主要影响的是细集料的体积结构组成;在设计空隙率相同的条件下,粗级配混合料较之细级配混合料有着较高的矿料间隙率和设计沥青用量;在粗集料用量未超过70%(质量分数)时,沥青混合料通常呈悬浮密实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组成 粗、细级配 粗、细集料 体积参数 矿料间隙率 空隙率 设计沥青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罩面层SMA-5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被引量:21
9
作者 吴旷怀 张肖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3-46,共4页
介绍了采用体积填充法进行碎石混合料SMA-5的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提出了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设计SMA沥青混合料的修正公式,并对SMA-5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MA-5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表面功能,可作... 介绍了采用体积填充法进行碎石混合料SMA-5的配合比设计的全过程,提出了主骨料空隙体积填充法设计SMA沥青混合料的修正公式,并对SMA-5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MA-5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表面功能,可作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超薄罩面层.SMA-5沥青混合料层较薄,可以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工程造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5沥青混合料 体积填充法 路用性能 超薄罩面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级配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卢永贵 赵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4期59-64,83,共7页
为了研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的级配组成 ,笔者采用配方均匀设计方法对粗集料间隙率VCA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对VCA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粗集料的合理配比组成 ;利用沥青裹覆集料试验确定了最小沥青用量 ,用体积... 为了研究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SMA)的级配组成 ,笔者采用配方均匀设计方法对粗集料间隙率VCA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 ,对VCA试验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 ,得到了粗集料的合理配比组成 ;利用沥青裹覆集料试验确定了最小沥青用量 ,用体积法和填充理论对细集料和矿粉的组成进行了分析 ,并对设计的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给予了试验验证 .结果表明 :文中设计的SMA级配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技术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级配 粗集料间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骨架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卢永贵 赵可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传统观点认为 ,粗集料的干插捣间隙率VDRC大于压实混合料中粗集料间隙率VMix是SMA骨架结构形成的标准 ,但是VDRC与VMix在压实方法、测量精度、换算密度指标等方面存在系统误差 ,导致VDRC在多数情况下都大于VMix,失去了优选级配的作用。... 传统观点认为 ,粗集料的干插捣间隙率VDRC大于压实混合料中粗集料间隙率VMix是SMA骨架结构形成的标准 ,但是VDRC与VMix在压实方法、测量精度、换算密度指标等方面存在系统误差 ,导致VDRC在多数情况下都大于VMix,失去了优选级配的作用。试验及结果分析表明 ,用体积法测量的毛体积密度换算的VMix较合理 ,用VMix随细集料增加的突变点判定骨架形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误差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粗集料间隙率 骨架结构 千插捣间隙率 骨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对再生粗集料透水性混凝土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满都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4-699,706,共7页
透水混凝土是具有拱架结构的多孔混凝土。本试验采用高质化处理过的再生粗集料质量替换普通粗集料30%,掺聚丙烯纤维(0.0%、0.5%、0.1%、1.5%,质量分数),进行了聚丙烯纤维对多孔混凝土强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的影响分析,并讨论了... 透水混凝土是具有拱架结构的多孔混凝土。本试验采用高质化处理过的再生粗集料质量替换普通粗集料30%,掺聚丙烯纤维(0.0%、0.5%、0.1%、1.5%,质量分数),进行了聚丙烯纤维对多孔混凝土强度、有效孔隙率、透水系数的影响分析,并讨论了多孔混凝土的干温缩特性,为再生粗集料多孔混凝土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对再生粗集料多孔混凝土的增强效果显著;纤维掺量在0.0%~1.5%之间时,对多孔混凝土的有效孔隙率影响有限;粗集料粒径90%在10~20 mm之间时,透水系数基本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降低,但透水系数变化量不大,掺1.5%聚丙烯纤维的透水系数达到2.4 cm/s;多孔混凝土有较小的干温缩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再生粗集料 透水混凝土 空隙率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混凝土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亨庭 易军艳 +1 位作者 王东升 冯德成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49,284,共6页
为了准确设计复合混凝土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进一步推广复合混凝土在国内的应用,文章讨论了传统主骨料空隙填充法(coarse aggregate void filling method,CAVF)的不足,并提出改进CAVF法;使用改进CAVF法设计目标空隙率为22%、25%... 为了准确设计复合混凝土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进一步推广复合混凝土在国内的应用,文章讨论了传统主骨料空隙填充法(coarse aggregate void filling method,CAVF)的不足,并提出改进CAVF法;使用改进CAVF法设计目标空隙率为22%、25%、28%的基体沥青混合料的级配,以研究该方法的准确性;把目标空隙率为22%的基体沥青混合料的设计作为案例,验证改进CAVF法在基体沥青混合料设计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改进CAVF法明确了主骨料空隙率的测量方法,考虑了集料吸油率,设计出的基体沥青混合料空隙率误差在1%以内;采用改进CAVF法设计的空隙率为22%的基体沥青混合料性能满足要求。改进CAVF法可有效运用于复合混凝土基体沥青混合料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复合混凝土 基体沥青混合料 空隙率 主骨料空隙填充法(CAV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5钢渣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海霞 张鑫 +3 位作者 韩耿斌 李忠红 赖淏 熊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778-3786,共9页
为更好地促进小粒径钢渣在薄层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采用V-S(volumetric mix)法设计SMA-5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掺配比例;等体积替换掺加1.18~2.36 mm、2.36~4.75 mm两种粒径钢渣于SMA-5沥青混合料中,分析其对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粗集料间隙率VCA... 为更好地促进小粒径钢渣在薄层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采用V-S(volumetric mix)法设计SMA-5沥青混合料的集料掺配比例;等体积替换掺加1.18~2.36 mm、2.36~4.75 mm两种粒径钢渣于SMA-5沥青混合料中,分析其对沥青混合料试件的粗集料间隙率VCAmix、最佳沥青用量的影响;借助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与浸水马歇尔试验对钢渣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与水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掺入钢渣降低了集料间的骨架结构效应,提高了混合料沥青用量;复掺钢渣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但随着钢渣掺量增加,各掺配方案下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均降低,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均提升;推荐SMA-5钢渣沥青混合料中2.36~4.75 mm粒径钢渣掺量75%为最优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钢渣 SMA-5 路用性能 粗集料间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类变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模型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树堂 栾娟 +2 位作者 薛志超 陈鲁川 曹卫东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8-163,共6页
为揭示同类变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的变化规律与机制,将粗细集料分界筛孔尺寸及其筛孔通过率x用于整体级配矿料划分与分析;同时基于确定配比沥青混合料的VMA与粗集料间隙率(VCA_(mix))的计算公式,推导出VMA与VCA_(mix)之间的... 为揭示同类变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间隙率(VMA)的变化规律与机制,将粗细集料分界筛孔尺寸及其筛孔通过率x用于整体级配矿料划分与分析;同时基于确定配比沥青混合料的VMA与粗集料间隙率(VCA_(mix))的计算公式,推导出VMA与VCA_(mix)之间的物理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同类变级配沥青混合料的VMA物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同类变级配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对VCA_(mix)的增大作用性质及x是影响VMA的2个决定性因素,当x对VCA_(mix)起线性函数增大作用时,随着x的增大,VMA或呈凸形曲线下降或呈凹形曲线上升;当x对VCA_(mix)起指数函数的增大作用时,随着x的增大,VMA可能呈凹形曲线下降、凸形曲线下降、凹形曲线上升及类似开口向上2次抛物线等多种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类变级配沥青混合料 矿料间隙率 粗集料间隙率 物理模型 分界筛孔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提高中低强度混凝土的耐久性
16
作者 罗建成 周雨烟 +2 位作者 宫长亮 周荣川 朱玉芹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0-104,共5页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是提高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和抗裂性能.以“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佳粗骨料用量”和“减水剂临界掺量”的新概念来指导混凝土的试配,以拌和水对净浆、净浆对砂子、砂浆对粗骨料的紧密堆积空隙的恰好或充分填充的思路...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关键是提高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和抗裂性能.以“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佳粗骨料用量”和“减水剂临界掺量”的新概念来指导混凝土的试配,以拌和水对净浆、净浆对砂子、砂浆对粗骨料的紧密堆积空隙的恰好或充分填充的思路,辅之以粉煤灰具有活性掺合料和微细填充料双重功能的新概念来指导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可以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特别是中、低强度混凝土的均匀密实性即抗渗性.建议:将GB50119标准中的水养龄期改为7 d,提高混凝土水中7 d、空气中35 d的限制膨胀率指标值,并且寻找出准确和可行的限制膨胀率检测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膨胀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耐久性 紧密堆积空隙 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佳粗骨料用量 减水剂的临界掺量 单位立方米混凝土最低胶凝材料用量 混凝土微细填充料 混凝土收缩应力 极限拉伸变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