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2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isual Studio的风电法兰均布螺栓孔CAM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夏静文 《南方农机》 2025年第6期126-129,共4页
【目的】针对风电法兰分类细、规格多、直径大、孔数多,导致多孔加工坐标计算量大、输入效率低,且极坐标、旋转坐标及宏程序、二次开发等加工方案难以满足法兰生产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解决方案。【方法】基于Visual Stu... 【目的】针对风电法兰分类细、规格多、直径大、孔数多,导致多孔加工坐标计算量大、输入效率低,且极坐标、旋转坐标及宏程序、二次开发等加工方案难以满足法兰生产企业实际生产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解决方案。【方法】基于Visual Studio 2022开发平台,开发了一款高效实用、能灵活快速生成螺栓孔加工程序的专用CAM系统。该系统应用了模块化设计思路,把零件信息、加工参数等按相应模块独立处理,有利于系统根据法兰设计标准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动生成不同规格的风电法兰螺栓孔加工程序。【结果】所开发的风电法兰螺栓孔加工CAM系统,实现了多孔加工程序的快速自动生成,显著降低了数控编程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法兰孔加工生产效率。【结论】未来可进一步对AutoCAD、NX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借助平台强大的二维三维图形设计基础,开发基于法兰零件的集设计制造为一体的中小型CAD/CAM系统,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生产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法兰 螺栓孔 数控加工 cAM visual Stud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SENet-TCN的低压台区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
2
作者 魏伟 余鹤 +1 位作者 叶利 汪应春 《中国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179,共8页
现有光伏功率预测的方法在应对低压台区分布式光伏时,存在初始数据过于冗余、预测特征提取困难,进而导致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CM-SENet-TCN的低压台区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F... 现有光伏功率预测的方法在应对低压台区分布式光伏时,存在初始数据过于冗余、预测特征提取困难,进而导致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CM-SENet-TCN的低压台区光伏超短期功率预测方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fuzzy cmeans,FCM)充分挖掘多源气象环境数据,将初始数据集以不同天气进行聚类,降低初始数据冗余度;其次,将压缩和激励网络(squeeze-and-excitation networks,SENet)融入时间卷积网络(temporal convolutional network,TCN),高效提取复杂特征并提高预测精度;最后,应用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均方根误差作为评价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预测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初始气象数据,能够针对低压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机组出力特点,做出更为精确的超短期功率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台区 光伏功率预测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C-TransUNet网络的脑出血CT图像分割
3
作者 谭佳慧 文琛言 +1 位作者 黄巍 胡凯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99-107,共9页
针对脑出血CT图像处理中遇到的出血区域空间位置、形状、尺寸多变性以及与周围组织强度值相近导致边界难以确定等挑战,提出了一种改进TransUNet的图像分割模型(ESC-TransUNet)。该模型首先在上采样前增添了显式视觉中心(Explicit Visual... 针对脑出血CT图像处理中遇到的出血区域空间位置、形状、尺寸多变性以及与周围组织强度值相近导致边界难以确定等挑战,提出了一种改进TransUNet的图像分割模型(ESC-TransUNet)。该模型首先在上采样前增添了显式视觉中心(Explicit Visual Center,EVC),能够捕获图像中远距离像素的关联程度,并保留输入图像中局部边角区域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有效提取出血区域特征。其次,在编码器阶段引入了注意力混洗机制(Shuffle Attention,SA),有效地学习了出血区域与背景间的微小差异,从而提高了分割任务的精确度。最后,在解码器阶段采用CBM2结构促进信息更有效传递,增强模型泛化能力和准确性。在脑出血公开数据集Physionet(PHY)上进行了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超过了其他9种主要的分割方法,在脑出血CT图像分割任务中获得了更优异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cT图像 脑出血分割 注意力混洗机制 显式视觉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 situ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and mag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trinuclear copper complex based on a multi-substituted imidazo[1,5-a]pyrazine scaffold
4
作者 WANG Zhaodong 《无机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97-604,共8页
A trinuclear copper complex [Cu_(3)(L2)_(2)(SO_(4))_(2)(H_(2)O)_(7)]·8H_(2)O(1)(HL2=1-hydroxy-3-(pyrazin-2-yl)-N-(pyrazin-2-ylmethyl)imidazo[1,5-a]pyrazine-8-carboxamide) with a multi-substituted imidazo[1,5-a]py... A trinuclear copper complex [Cu_(3)(L2)_(2)(SO_(4))_(2)(H_(2)O)_(7)]·8H_(2)O(1)(HL2=1-hydroxy-3-(pyrazin-2-yl)-N-(pyrazin-2-ylmethyl)imidazo[1,5-a]pyrazine-8-carboxamide) with a multi-substituted imidazo[1,5-a]pyrazine scaffold was serendipitously prepared from the reaction of the pro-ligand of H_(2)L1(N,N'-bis(pyrazin-2-ylmethyl)pyrazine-2,3-dicarboxamide) with CuSO_(4)·5H_(2O) in aqueous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Complex 1 was characterized by IR,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and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Single-crystal X-ra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omplex consists of three Cu(Ⅱ) ions,two in situ transformed L2~-ligands,two coordinated sulfates,seven 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and eight uncoordinated water molecules.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ferromagnetic coupling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djacent Cu(Ⅱ) ions in 1.CCDC:18527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de ligand copper complex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c-N coupling magnetic character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isual C++.NET实现实时在线监督系统设计与开发——在高温气冷堆上的应用及技术特点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永辉 胡守印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208-211,共4页
该文通过介绍高温气冷堆(HTR-10)技术规格书在线监督系统的应用及开发模型,分析了用VisualC++.NET进行实时在线监督系统设计与开发过程中ADO数据库技术、多线程应用、网络数据传输、数据图形曲线实时动态绘制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特点。
关键词 高温气冷堆(HTR-10) 实时在线监督 visual c++.net 技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纸盒设计系统──Visual Basic.NET二次开发AutoCAD 被引量:7
6
作者 迟建 李晓娟 +2 位作者 于志彬 陈志周 赵红梅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6-98,共3页
以AutoCAD为平台,并选择V isual Basic.NET作为二次开发语言,建立了具有平面盒坯图的参数化设计、纸盒自动折叠成型的动画演示、三维实体的渲染等功能的包装纸盒设计系统,为包装CAD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visual Basic net 包装纸盒 参数化设计 三维动画 实体渲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isual C++.NET的昆虫图像自动识别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红 王宏坡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39-41,53,共4页
随着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自动识别系统将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应用趋势。针对当前农业中存在的虫害威胁,本文从图像处理技术出发,利用VisualC++.NET作为平台,开发了一套昆虫图像自动识别软件系统... 随着软件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自动识别系统将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应用趋势。针对当前农业中存在的虫害威胁,本文从图像处理技术出发,利用VisualC++.NET作为平台,开发了一套昆虫图像自动识别软件系统,来对常见昆虫模式进行特征提取,然后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达到对测控对象进行自动测试和识别的目的。在实际应用当中,主要以获得昆虫图像为对象,并在静态情况下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c++.net 昆虫 数字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蒙 付三仙 +3 位作者 王素凡 周力为 梁锐 吕全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营养风险筛查常用量表评分(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至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9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90 d内的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n=223)和死亡组(n=7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AR、NRS2002评分及CAR联合NRS2002评分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和NRS2002评分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212(1.026~1.432)、1.510(1.233~1.849),P<0.05]。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的方程为Y=-3.242+0.412×NRS2002+0.192×CAR,预测短期预后的AUC(95%CI)为0.711(0.639~0.78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48、0.709。结论:CAR联合NRS2002评分预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NRS2002评分 高血压脑出血 短期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线程技术在Visual Basic.Net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乌云高娃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4年第4期632-633,636,共3页
使用多线程技术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系统的丰富资源,是Windows系统的重要特点。多线程应用程 序对可用资源的高效分配使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阐述了Windows系统的多线程技术机制,对如何在Visual Basic.Net中实现多线程任务做了一个技... 使用多线程技术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系统的丰富资源,是Windows系统的重要特点。多线程应用程 序对可用资源的高效分配使系统性能得到显著提高。阐述了Windows系统的多线程技术机制,对如何在Visual Basic.Net中实现多线程任务做了一个技术方法探讨和实际经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线程技术 进程 线程同步 资源分配 WINDOWS系统 visual BASIc.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Visual Studio.NET的C#构件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美红 金茂忠 晏海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0期62-64,90,共4页
文章研究了基于VisualStudio.NET的C#构件模型。首先,对C#语言的关键内涵进行了阐述;其次,研究了构件的概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给出了C#构件模型的定义及其UML表示的描述;最后,提供基于Visualstudio.NET的C#构件模型的支持工具的实现细节。
关键词 c# 构件 c#构件模型 UM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钎焊C/C与TC4接头组织及性能
11
作者 王宁宁 朱海涛 +4 位作者 飞景明 安琪 宋延宇 刘多 宋晓国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1-128,共8页
为解决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存在的残余应力集中及界面脆性相过量析出问题,文中采用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进行异质连接.系统研究了钎焊温度(860~920℃)对接头界面组织、抗剪强度和断口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接头均形... 为解决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存在的残余应力集中及界面脆性相过量析出问题,文中采用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进行异质连接.系统研究了钎焊温度(860~920℃)对接头界面组织、抗剪强度和断口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接头均形成可靠冶金结合,界面典型结构为TC4/Ti基固溶体+TiCu/Ag基固溶体+Cu基固溶体+TiCu_(2)/TiC/C/C复合材料.随着钎焊温度升高,钎缝宽度逐渐减小,但物相组成及分布规律保持一致.与传统AgCuTi钎料相比,泡沫Cu/AgCuTi复合中间层显著提高钎缝中Cu基固溶体含量,有效降低冷却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积累并抑制脆性化合物生成.接头的抗剪强度随温度呈先增后减趋势,880℃时达到最大值29.2 MPa.断口分析显示,接头断裂特征与界面组织演化存在关联,表明复合中间层设计对提升接头性能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钎焊 泡沫cu 界面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掺杂TiO_(2)-Fe_(2)O_(3)/C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洁 张佳 +1 位作者 陈连喜 吕博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4,共5页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 为寻找一种简便且具有良好孔结构的光催化剂合成路径,提升并拓宽其光催化应用范围,通过将N掺杂的双金属Ti-Fe MOFs在500℃的空气气氛中直接热解制备N掺杂TiO_(2)-Fe_(2)O_(3)/C纳米结构。获得的产物显示出独特的树枝状结构,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良好的介孔结构。同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证实,在空气条件下煅烧后,衍生物仍保留了N和C成分。此外,将制备的N掺杂树枝状双金属结构多孔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结果表明:N掺杂TiO_(2)-Fe_(2)O_(3)/C比N掺杂非Fe参与的TiO_(2)/C和非N非Fe掺杂TiO_(2)/C具有更好的光催化性能,且N掺杂TiO_(2)-Fe_(2)O_(3)/C对MB染料的有效降解率达到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基-MOFs Fe基-MOFs TiO_(2)-Fe_(2)O_(3)/c N掺杂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C的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涛 张春雷 邓胜利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50,64,共12页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 [目的/意义]用户的间歇性中辍作为一种消极行为,将影响生成式AI的用户保持及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因此,有必要研究用户间歇性中辍的形成机理,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基于认知—情感—意愿(Cognition-Affect-Conation,C-A-C),从“使能”与“抑制”双重视角研究了生成式AI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使能因素包括隐私担忧、信息幻觉、认知失调;抑制因素包括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情感承诺。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隐私担忧和信息幻觉影响认知失调,进而导致间歇性中辍行为。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影响情感承诺,进而对间歇性中辍产生抑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成式AI一方面需要缓解用户的隐私担忧,减少信息幻觉,从而降低用户认知失调;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拟人化、个性化等功能水平,增进用户情感承诺,从而抑制其间歇性中辍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间歇性中辍 c-A-c 认知失调 情感承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C智能制造工厂的AGV智慧物料传输与调度综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孝飞 郭捷 +4 位作者 魏灿名 金翔 赵飞 王磊 梅雪松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14-535,共22页
介绍了3C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总结了3C智能制造过程中物料传输与调度的技术要求、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AGV的技术发展及其在智能工厂的应用进展,重点探讨了3C智能制造工厂中AGV物料传输与调度的关键技术,... 介绍了3C行业智能制造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总结了3C智能制造过程中物料传输与调度的技术要求、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AGV的技术发展及其在智能工厂的应用进展,重点探讨了3C智能制造工厂中AGV物料传输与调度的关键技术,包括AGV物料传输任务数据库、路径规划、多机协同调度、动态调度管控、AGV调度管理系统等。最后,对3C智能制造工厂的AGV智慧物料传输与调度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以及高集成化的技术趋势,以促进3C制造业的数智化、高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c制造 物料传输 AGV 动态调度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纸盒设计系统(Ⅱ)——Visual Basic.NET二次开发AutoCAD
15
作者 迟建 于志彬 +1 位作者 陈志周 王贞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2-164,共3页
以AutoCAD为平台,并选择V isual Basic.NET作为二次开发语言,在前面建立了具有平面盒坯图的参数化绘制、纸盒自动折叠成型的动画演示、三维实体的渲染等功能的包装纸盒设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图层的建立,不同线型及颜色的设定,... 以AutoCAD为平台,并选择V isual Basic.NET作为二次开发语言,在前面建立了具有平面盒坯图的参数化绘制、纸盒自动折叠成型的动画演示、三维实体的渲染等功能的包装纸盒设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图层的建立,不同线型及颜色的设定,尺寸自动标注,渲染后实体的动态旋转演示等功能,使这种纸盒CAD新方法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sual BASIc.net 包装纸盒 图层 尺寸标注 渲染实体动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化C波段加速器性能参数实验研究
16
作者 柏伟 马国武 +3 位作者 张鲁奇 张德敏 宋志大 孙迪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77,共5页
为了在国产化配套条件下,开展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研制出了多种C波段小型化驻波加速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产零部件(磁控管、环形器、高压电源等)为主要构件的C波段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 为了在国产化配套条件下,开展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技术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在研制出了多种C波段小型化驻波加速管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国产零部件(磁控管、环形器、高压电源等)为主要构件的C波段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统,并进一步利用该加速器X射线源整机系统作为测试平台,开展了大功率热测实验工作。在热测实验中,按照国标《GB/T 20129-2015无损检测用电子直线加速器》规定的测试原理和方法,测试了加速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利用钢衰减法测试了加速器的能量、利用“三明治”测试了加速器的焦点尺寸等。最终的测试结果表明,加速器焦点尺寸约为1.2 mm,加速器的能量在3~4 MeV范围可实现连续可调,20 min内加速器的剂量率波动小于±3%。该研究结果表明,国内C波段小型化加速器整机配套环境和整机性能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当前部分能量段的小型化加速器整机系统的研制和使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波段 加速器 X射线源 国产化 小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中^(14)C前处理装置研制
17
作者 保莉 任晓娜 +3 位作者 杨海兰 王瑞俊 杨有坤 郭琛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4,共4页
从环境放射性常规监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环境水中^(14)C前处理装置。装置包括一个容量大于20 L的夹套玻璃反应釜、可控制反应温度的水浴锅、高纯氮气与碱液吸收瓶等。基于该装置对地表水、海水样品中的^(14)C进行前处理,采用硫酸氧... 从环境放射性常规监测的角度出发,建立了一套环境水中^(14)C前处理装置。装置包括一个容量大于20 L的夹套玻璃反应釜、可控制反应温度的水浴锅、高纯氮气与碱液吸收瓶等。基于该装置对地表水、海水样品中的^(14)C进行前处理,采用硫酸氧化无机碳、过硫酸钾和过氧化氢氧化有机碳的方式将水中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碱液吸收后制成碳酸钙。得到地表水和海水样品中的无机碳、有机碳含量,说明该实验装置能很好地用于环境水样品中^(14)C的前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 ^(14)c 前处理 湿法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环境下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失效机理及多尺度失效分析方法研究
18
作者 陈亮 孟琳书 +6 位作者 张音旋 王广帅 曹奇凯 赵铭卓 吴涛 高希光 宋迎东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针对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失效破坏进行了试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开展了室温、500℃、1000℃无氧环境下0°层、网胎层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试验以及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试验件断... 针对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失效破坏进行了试验和仿真计算研究。开展了室温、500℃、1000℃无氧环境下0°层、网胎层材料的拉伸、压缩破坏试验以及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破坏试验,并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试验件断口进行观察,分析了2.5D针刺C/Si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损伤模式和失效机理。基于试验数据与观察结果,建立了通过单一铺层性能参数获取宏观针刺元件力学性能的方法,并依据多尺度理论和渐进损伤方法,借助Abaqus子程序二次开发进行了针刺C/SiC复合材料强度仿真分析。仿真预测的应力分布、失效模式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最大应变准则的强度预测精度可达94.7%,验证了分析方法在室温与高温环境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多尺度分析 性能预测 失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唐荣志 赖海标 +2 位作者 黄智峰 刘毅豪 吴惠妃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9,共6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方法清洁级雄性SCID小鼠48只,雄性,采用前列腺腺体背外侧包膜内注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LNCaP)悬液的方法构建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对前列腺癌裸鼠模型肿瘤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方法清洁级雄性SCID小鼠48只,雄性,采用前列腺腺体背外侧包膜内注射人前列腺癌细胞株(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 line,LNCaP)悬液的方法构建前列腺癌原位移植瘤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每组12只。于建模2周后,淫羊藿苷组予以10 mg·kg^(-1)淫羊藿苷,朝藿定C予以10 mg·kg^(-1)朝藿定C,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60 d。4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各取6只小鼠肿瘤细胞生长情况评估,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 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表达水平,FCM检测组织Treg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aspase-3、bcl-2的表达。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降低,抑瘤率增加(P<0.05);模型组治疗前后瘤质量、瘤体积、抑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较低,抑瘤率较高(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瘤质量、瘤体积较高,抑瘤率较低(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瘤质量、瘤体积、抑瘤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血清IL-6、IL-8、TGF-β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血清PSA水平、血液细胞Treg数量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血清PSA、血液细胞Treg数量水平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血清PSA水平、血液细胞Treg数量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帕霉素组、淫羊藿苷组、朝藿定C组caspase-3表达水平较高,Bcl-2表达较低(P<0.05);与雷帕霉素组相比,朝藿定C组caspase-3表达较低,Bcl-2表达较高(P<0.05),淫羊藿苷组与雷帕霉素组caspase-3、Bcl-2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可通过上调caspase-3,下调Bcl-2的表达,加速前列腺癌细胞凋亡,下调血中IL-8、Treg、TGF-β、PSA水平,从而一定程度上起到抗前列腺癌的作用,淫羊藿苷的作用效果优于朝藿定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朝藿定c 前列腺癌裸鼠 肿瘤细胞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先进光源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微波设计
20
作者 刘盛进 姜世民 +4 位作者 刘星光 肖永川 曹秀霞 吕永佳 李晓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168,共7页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 作为南方先进光源直线段注入器重要设备,开展了C波段光阴极电子枪研究,包括驻波腔微波设计和耦合器设计。其中驻波腔采用3.6腔结构,π模加速模式,工作频率为5.712 GHz;耦合器采用同轴耦合方式。利用Superfish及CST完成了腔体微波结构设计,优化盘片的形状,降低腔体表面最大电场,从而有利于提高腔体加速场强;利用COMSOL开展了腔体水冷系统的分析,优化设计水路,减少腔体由于功率负载所造成的频率偏移,控制腔体温度的上升,保持腔体最大温升小于20℃。在18.15 MW的入腔功率下,阴极面最高场强为180 MV/m,腔体表面最大场强与阴极面场强比值约为0.934 6,腔体Q值大于10 000。通过对耦合器的设计,抑制二极模和四极模的传输,S_(11)参数小于-4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先进光源 光阴极电子枪 微波结构 耦合器 c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