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局部和全局特征的电力设备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匹配方法
1
作者 冯旭刚 阮善会 +2 位作者 王正兵 安硕 张科琪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236-2246,2305,共12页
针对电力设备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匹配过程受图像局部灰度差异影响大,以及特征点描述和匹配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局部和全局特征的电力设备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匹配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角检测算法分别检测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的特征点,... 针对电力设备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匹配过程受图像局部灰度差异影响大,以及特征点描述和匹配困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局部和全局特征的电力设备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匹配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角检测算法分别检测红外和可见光图像中的特征点,再使用不同尺度的曲率信息为每个特征点分配特征主方向(CAO);其次,分别构建每个特征点的部分灰度不变特征描述符(PIIFD)和全局上下文特征描述符;然后,将两种特征描述符的相似度进行加权融合,并利用双向匹配方法和随机抽样一致(RANSAC)方法筛选出正确的匹配点对;最后,得到图像间的仿射变换模型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文匹配方法与PIIFD、Log-Gabor直方图描述符(LGHD)和CAO匹配算法相比,正确匹配数显著增加,平均准确率较其他三种算法分别提高了50.71、27.62、11.11个百分点,平均重复度分别提高了27.69、28.81、19.18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图像匹配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 全局上下文描述符 特征相似度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红外与可见光多尺度信息注入式图像融合
2
作者 杨艳春 李佳龙 +1 位作者 李毅 王泽煜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2-297,共16页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由于忽视光照而导致纹理细节不清晰、视觉感知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光增强和语义注入式多尺度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适合低光增强的网络,通过残差模型反复迭代,实现夜... 针对低光照条件下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由于忽视光照而导致纹理细节不清晰、视觉感知较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低光增强和语义注入式多尺度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适合低光增强的网络,通过残差模型反复迭代,实现夜间场景下可见光图像的增强。然后,采用一种基于Nest架构的特征提取器作为网络的编码与解码器,其中深层特征能捕获图像的复杂结构和语义信息,设计了一种语义先验学习模块,通过交叉注意力进一步提取深层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语义信息,采用语义注入单元,将增强特征逐级注入了各个尺度。其次,设计了梯度增强分支,主流特征先通过混合注意力,再由主流分出Sobel算子流和Laplacian算子流,以此增强融合图像梯度。最后,通过解码器中同层之间的密集连接和不同层之间的跳跃连接,对各尺度特征进行重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在视觉信息保真度、互信息、差异相关系数和空间频率,较九种对比方法分别平均提高了23.1%,16.3%,18%,39.8%,有效提升了低光环境下融合图像的质量,有助于提升高级视觉任务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多尺度融合网络 低光增强 交叉注意力 语义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自学习和邻域搜索能力的改进蚱蜢优化算法及红外图像分割应用
3
作者 张云 吴强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传统图像分割方法处理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问题时存在精度低、诊断效率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自学习和邻域搜索能力的改进蚱蜢优化算法IGOA,并结合Cross熵应用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为了提升标准蚱蜢优化算法GOA的寻优精度和寻优速... 传统图像分割方法处理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问题时存在精度低、诊断效率差的不足。提出一种具有自学习和邻域搜索能力的改进蚱蜢优化算法IGOA,并结合Cross熵应用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为了提升标准蚱蜢优化算法GOA的寻优精度和寻优速率,利用佳点集、伪对立学习、配对自学习及邻域搜索策略对GOA的全局寻优能力进行改进。然后以Cross熵作为评估标准,构建红外图像分割模型IGOA-Cross。利用四种常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比模型相比,该分割模型误分率更低,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度更高,能够处理背景非均匀、噪声较大的红外图像分割,分割效率和精度都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分割 邻域搜索 伪对立学习 蚱蜢优化算法 电力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逻辑与自适应策略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
4
作者 杨勇 刘家祥 +2 位作者 黄淑英 王晓争 夏钰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96-2208,共13页
由于成像机制不同,红外图像能捕捉目标信息,可见光图像提供纹理细节,需融合两者以提升视觉感知与机器识别效果。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一种多级模糊逻辑判别与自适应参数融合策略(MFD-APFS)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将红外图像与可... 由于成像机制不同,红外图像能捕捉目标信息,可见光图像提供纹理细节,需融合两者以提升视觉感知与机器识别效果。基于模糊逻辑理论,提出一种多级模糊逻辑判别与自适应参数融合策略(MFD-APFS)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将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分别进行结构块分解,得到由信号强度分量重构的对比度细节图像组;将源图像组与对比度细节图像组分别输入设计的模糊逻辑判别系统,对图像组进行模糊逻辑判别得到各自的显著性图像,并对得到的显著性图像组进行二次模糊逻辑判别,得到联合的显著性图像;利用引导滤波技术,将显著性图像引导源图像,得到多幅决策图,通过自适应参数的融合策略,得到最终的融合图像。将MFD-APFS方法在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相比7种主流的融合方法,对于客观度量指标SSIM-F和QAB/F,在TNO数据集上分别提升了0.169和0.1403,在RoadScenes数据集上分别提升了0.1753和0.0537;主观视觉效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生成目标清晰、细节丰富的融合图像,较好地保留了红外图像目标信息及可见光图像纹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自适应参数融合策略 多级模糊逻辑 引导滤波 决策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跨阶段密集连接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2
5
作者 翟丽红 罗继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14,共8页
针对目前可见光与红外光图像融合过程中的关键细节信息丢失,目标对比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跨阶段密集连接网络的图像融合算法。通过多尺度卷积与跨阶段的密集连接网络实现双模态图像的特征提取工作,结合CA注意力机制提高模... 针对目前可见光与红外光图像融合过程中的关键细节信息丢失,目标对比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跨阶段密集连接网络的图像融合算法。通过多尺度卷积与跨阶段的密集连接网络实现双模态图像的特征提取工作,结合CA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的融合效果,并以L1范数作为特征融合规则来获取融合特征图,并最终通过解码网络实现图像的重构工作。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共数据集TNO中,文中提出的算法在结构相似度、信息熵以及差异相关系数三项指标中获得了最优值,相较于次优值分别提高了4.14%、2.66%、2.59%,在边缘信息度量上取得了次优值,与最优值相差3.3%。综合主客观评价,文中提出的方法可获取高质量的融合图像,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可见光与红外光 深度学习 图像融合 多尺度 跨阶段密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应性评估的低压电气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
6
作者 黄光攀 张林鍹 +2 位作者 任峰 曾庆松 曾瑞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37-350,共14页
通过图像配准技术可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优势结合起来为低压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和故障定位提供有力依据。针对低压电气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时,由于两图像存在单应性映射关系且二者光谱特征差异较大,红外图像呈现出轮廓弱、纹理低、... 通过图像配准技术可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优势结合起来为低压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和故障定位提供有力依据。针对低压电气设备红外与可见光图像配准时,由于两图像存在单应性映射关系且二者光谱特征差异较大,红外图像呈现出轮廓弱、纹理低、分辨率差引起的配准效果差、正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双主干网络的单应性评估模型。首先对不同成像机理采用不同的主干网络充分提取图像特征信息,其次由高效聚合线性Transformer结构组成的自注意力和交叉注意力机制增强特征信息表达能力,然后对增强后的特征信息进行单应性矩阵评估,再利用评估结果和可逆性约束机制构建有监督学习模型,最后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透视变换完成多源图像配准。通过大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其他八种匹配方法相比,匹配后的均方根误差相对较低为7.895、配准正确率达到了91.8%、推理速度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低压电气设备 图像配准 单应性评估 线性Transformer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炎林 裴晓东 +1 位作者 王凯 徐光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现有基于图像分析的矿井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受矿井环境复杂、干扰源影响较大,单模态方法易将光源误判为火源,多模态方法没有利用温度信息进行火源判定,且在粉尘条件下这两种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 现有基于图像分析的矿井外因火灾监测方法受矿井环境复杂、干扰源影响较大,单模态方法易将光源误判为火源,多模态方法没有利用温度信息进行火源判定,且在粉尘条件下这两种方法的识别精度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首先采用YOLOv10模型对可见光图像进行实时火源检测,利用红外热成像获取温度分布数据,然后通过Canny边缘检测与图像二值化预处理,消除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成像差异,最后采用pHash算法计算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边缘哈希值的海明距离,并标定阈值(海明距离≤25),判定是否为同一火源,从而有效区分火源与干扰源。实验结果表明:在无粉尘无干扰源工况下,基于双光谱成像技术的矿井早期火源识别及抗干扰方法的准确率达98%,召回率为94%,优于单模态的YOLOv10(准确率为97%,召回率为86%);在粉尘干扰条件下,粉尘覆盖摄像头表面33%时,该方法的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5%,80%,粉尘覆盖摄像头表面66%时,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70%,65%,优于单模态和多模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外因火灾 早期火源识别 双光谱成像技术 可见光 红外光 pHash算法 YOLOv10 海明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双分支网络结构的典型电气设备多源图像融合算法
8
作者 聂启新 肖志云 +3 位作者 鲍腾飞 靳旭 高文强 郭浩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随着智能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提升热故障的准确定位,图像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以变电站电气设备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设计网络模型,以自动编码器为主干网络,其中编码器采用设计的密集连接分支和加... 随着智能电网系统的快速发展,为提升热故障的准确定位,图像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中以变电站电气设备可见光和红外图像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学习方法设计网络模型,以自动编码器为主干网络,其中编码器采用设计的密集连接分支和加强分支双分支网络结构,一个分支为密集连接分支,使用密集块连接和自注意力机制来提取边缘和细节特征,另一个分支为加强分支,采用改进的特征金字塔结构(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增强全局信息。文中通过双分支结构得到两组相应特征,采用L1-范数融合策略将特征进行融合后输入解码器重建融合图像。经过与多种方法对比,文中方法从主观视觉评价、客观图像融合评价指标两方面验证了该算法的先进性,其中客观评价指标Q MI、SSIM、FMI pixel分别为0.56726、0.59347、0.88760,达到最高值,证明融合图像质量得到提升,适用于电气设备多源图像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技术 双分支网络 电气设备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 图像配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可见光红外匹配算法 被引量:1
9
作者 伍薇 鲜勇 +3 位作者 苏娟 张大巧 李少朋 李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0-348,共9页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 针对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异源图像匹配难度大、误匹配率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SuperPoint与线性转换器的深度学习匹配算法。首先在SuperPoint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引入特征金字塔的思想构建特征描述分支,基于铰链损失函数进行训练,从而较好地学习可见光与红外图像多尺度深层次特征,增大图像同名点对描述子的相似度;在特征匹配模块,利用线性转换器对SuperGlue匹配算法进行改进,聚合特征以提高匹配性能。在多个数据集上对所提算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现有的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获得了更好的匹配效果,提高了匹配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异源图像匹配 特征金字塔 线性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复杂电力环境场景理解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特征级融合方法
10
作者 黄志鸿 杜瑞 张辉 《智能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1-640,共10页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电站和配电网设备的有效监测与故障诊断成为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单模态图像处理方法在复杂电力环境中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特征级融合的场景理...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电站和配电网设备的有效监测与故障诊断成为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针对传统单模态图像处理方法在复杂电力环境中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特征级融合的场景理解方法。通过深入分析可见光图像和红外图像的互补特性,设计了一个双分支的对称融合网络框架,有效结合了可见光图像的高分辨率纹理信息和红外图像的温度信息。此外,引入多尺度特征融合层和多尺度注意力解码器,以提高模型的分割精度和细节恢复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变电站设备监测中取得了优异的性能,尤其是在处理光照不足和遮挡情况下的图像时,展现出了较好的鲁棒性。该研究不仅为复杂电力环境的监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而且对于推动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级融合 场景理解 电力系统监测 变电站设备 智能化电网 多模态融合 图像语义分割 红外可见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光照增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井下人员识别
11
作者 南晶晶 潘红光 +2 位作者 蒋泽 张立斌 张会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113,145,共8页
井下环境存在低光照,人员特征不明显。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在弱光条件下,只使用红外信息来填补可见光图像光照退化造成的场景缺陷,导致在黑暗环境下可见光图像中丰富的场景信息无法在融合图像中表达出来;将图... 井下环境存在低光照,人员特征不明显。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在弱光条件下,只使用红外信息来填补可见光图像光照退化造成的场景缺陷,导致在黑暗环境下可见光图像中丰富的场景信息无法在融合图像中表达出来;将图像增强和图像融合作为单独的任务来处理,导致融合结果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光照增强的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井下人员识别模型。首先,将可见光和红外传感器图像进行灰度化、几何校正等预处理操作,然后,将处理后的图像传入低光照增强网络,在特征层面去除退化可见光图像的照度分量,最后,经过纹理-对比度增强网络实现特征级融合,从纹理和对比度等方面增强了整体的视觉感知。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井下人员识别结果相比较可见光图像,准确率平均提高了8.2%,召回率提高了12.5%,mAP@0.5提高了8.3%;相比红外图像,准确率平均提高了2.1%,召回率提高了5.1%,mAP@0.5提高了4.1%;检测速度达31.2帧/s,解决了井下低光照场景下人员特征不明显所导致的错检、漏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人员识别 低光照增强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边缘纹理增强 对比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化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设计
12
作者 唐利 任丽 +1 位作者 牛霞 聂志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285,共9页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 红外成像探测和可见光成像探测结合使用能够提升光电成像组件的全天候探测能力、抗干扰能力和目标捕获能力。为了实现长波红外/可见光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的小型化,光学部分采用共轴折反式成像,探测组件采用一体化机芯设计。长波红外光信号经由包含衍射透镜的三片红外透镜成像到非制冷焦平面探测器上,可见光信号经过嵌套在首片红外镜片中心的可见光镜组聚焦,被位于孔径中心的平面反射镜反射到红外镜筒侧面。长波红外通道F#为0.95,焦距44 mm,视场10°×8°;可见光通道F#为4.3,焦距25 mm,视场7.9°×6.3°。整个光机系统经过-40~+60℃被动无热化设计,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整体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实验证明该复合光电成像组件成像良好,完全满足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双光谱复合光电成像组件 共轴折反式成像 长波红外 可见光 无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apur熵与改进蝴蝶优化算法的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模型
13
作者 茹传红 樊建惠 +1 位作者 赵洲 申兴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6,共10页
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是电力故障诊断的主要手段。针对传统电力设备图像分割方法计算代价高、分割精度差、速度慢的不足,提出改进蝴蝶优化Kapur熵算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多阈值分割。引入Levy飞行策略改进蝴蝶优化算法IBOA(Improved Butterf... 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是电力故障诊断的主要手段。针对传统电力设备图像分割方法计算代价高、分割精度差、速度慢的不足,提出改进蝴蝶优化Kapur熵算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多阈值分割。引入Levy飞行策略改进蝴蝶优化算法IBOA(Improved Butterfly Optimization Algorithm)的位置更新方式,提升算法全局寻优能力;设计高斯混沌变异机制对精英个体进行扰动,提升种群多样性,使算法避免收敛于局部最优。利用基准函数测试IBOA的寻优性能。以Kapur熵作为IBOA的适应度函数,设计基于IBOA和Kapur熵最大化的图像分割方法,并利用三幅经典伯克利图像和一幅核磁共振图像验证了图像分割性能。将改进算法应用于电力设备红外图像分割,证实算法在非均匀背景和噪声干扰下依然能够有效提高红外图像分割的精度和效率,从而保障电力设备故障诊断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pur熵 红外图像分割 电力设备 蝴蝶优化算法 故障诊断 高斯混沌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方法
14
作者 付启银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8-133,共6页
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成像机制的差异导致两种图像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分布不同,常规融合方法难以根据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不同特性进行精准的频域分解,这导致融合图像中无法有效地保留原始图像的特征信息,出现边缘失真,影响图像质量。为此... 可见光图像与红外图像成像机制的差异导致两种图像在频率域上的特征分布不同,常规融合方法难以根据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不同特性进行精准的频域分解,这导致融合图像中无法有效地保留原始图像的特征信息,出现边缘失真,影响图像质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视觉传达技术的可见光与红外图像融合方法。考虑到可见光与红外图像的特点,利用视觉传达技术提供的关键视觉信息作为权重系数,指导加权最小二乘滤波算法对这两种不同源的图像进行频率分配和分解。经过这一分解过程,能够确保低频和高频部分均能有效地保留原始图像的特征信息。对于低频部分,利用VSM自适应加权算法,根据图像内容自适应地调整权重,使融合后的低频成分既包含可见光图像的结构信息,又保留红外图像的热特征。对于高频部分,采用经过训练的VGG-19网络模型进行融合。该模型能够精准地提取和融合图像中的高频细节。最后,通过深度残差网络模型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二次重建,减少融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边缘失真,确保最终的融合结果既清晰又逼真。实验结果显示,应用所提方法获得的融合图像的信息熵最大值达到34 bit,边缘保留度最大值达到96%,这充分证明了所提方法在图像融合效果上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技术 可见光图像 红外图像 图像融合 频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融合下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15
作者 任津锋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在复杂的图像场景(如噪声干扰、目标部分遮挡或者背景纹理干扰)下,通过计算得到的矩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确定的特征点中心不准确,影响运动目标跟踪效果,故提出一种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融合下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 在复杂的图像场景(如噪声干扰、目标部分遮挡或者背景纹理干扰)下,通过计算得到的矩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确定的特征点中心不准确,影响运动目标跟踪效果,故提出一种可见光和红外热像仪融合下的运动目标跟踪方法。通过红外热像仪获取初始运动目标,并考虑到红外热像仪运动过程中,由于相机的移动、旋转或目标物体的运动,所捕获的图像可能会产生畸变,所以引入光学运动模型。针对校正后的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块的矩来确定特征点中心;采用最近邻比率匹配策略,通过比较特征点与其最近邻和次近邻的距离比来确定匹配对的有效性。通过改进SURF和HOG结合的方法配准检测出目标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完成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对的配准融合。在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配准融合后,通过多特征融合相关滤波方法实现运动目标跟踪。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运动目标跟踪准确度更高、实际应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目标跟踪 可见光 红外热像仪 SURF HOG 图像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干扰下复合绝缘子红外测试温度分布特征研究
16
作者 周立玮 叶昊亮 +4 位作者 李特 左周 杨勇 韩睿 刘书棋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7,共7页
近年来复合绝缘子红外图像识别发展迅速,其识别过程中不乏存在可见光干扰导致的绝缘子发热误判。首先,基于小波塔式分解算法,并结合希尔伯特变换,对现场在运复合绝缘子红外测试所提取的温度曲线进行处理,得到温度曲线中高频分量的包络... 近年来复合绝缘子红外图像识别发展迅速,其识别过程中不乏存在可见光干扰导致的绝缘子发热误判。首先,基于小波塔式分解算法,并结合希尔伯特变换,对现场在运复合绝缘子红外测试所提取的温度曲线进行处理,得到温度曲线中高频分量的包络线特征量。然后,对正常状态、阳光干扰、发热3种不同类型下的绝缘子红外图像特征量进行计算,并分析了其分布差异。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识别出受阳光影响的绝缘子红外图像,也可筛选出受阳光干扰叠加发热的绝缘子红外图像,进行红外补测,防止因阳光干扰造成绝缘子发热漏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绝缘子 温度曲线 小波 希尔伯特变换 红外图像 可见光干扰 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绝缘子故障识别
17
作者 王勇 杨羽 +2 位作者 刘津硕 于海博 刘博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8-655,共8页
为了解决传统的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不能全面捕捉细节和小目标检测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注意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Deep Supervised Atten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SAGAN)和YOLOv8的绝缘子故障识别方法。通过DSAGA... 为了解决传统的绝缘子故障检测方法不能全面捕捉细节和小目标检测性能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流注意机制的生成对抗网络(Deep Supervised Atten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DSAGAN)和YOLOv8的绝缘子故障识别方法。通过DSAGAN对绝缘子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进行融合,在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生成器中引入注意力机制增强融合特征来改进融合质量,GAN的生成器与判别器得到的结果互相竞争而形成对抗网络,并采用最小二乘法(Least Squares,LS)代替交叉熵损失作为DSAGAN的损失函数,以保留更多图像细节,增强DSAGAN的稳定性。采用YOLOv8目标检测算法对融合后的图像进行故障识别。实验表明:通过DSAGAN融合后的绝缘子图像的5个评价指标均高于其他7种融合方案;YOLOv8目标检测算法对绝缘子破损、闪络、玻璃损耗、聚合物污秽的检测平均精确率mAP@0.5和mAP@0.5:0.95分别达到了0.917和0.639,相比于YOLOv5分别提高了0.026和0.08。融合图像在不同绝缘子故障的识别率均高于单一的红外或可见光图像,平均识别率达到了93%,相比红外和可见光分别提高了6.25和4.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和可见光图像融合 绝缘子故障 DSAGAN 评价指标 YOLOv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景自适应知识蒸馏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18
作者 蔡烁 姚玄石 +1 位作者 唐远志 邓泽阳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0-1160,共11页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目的是将这两种异模态图像信息整合成场景细节信息更全面的融合图像。现有的一些融合算法仅关注评价指标的提升,而忽略了其在现实应用中的模型轻量性和场景泛化性的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场景自...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的目的是将这两种异模态图像信息整合成场景细节信息更全面的融合图像。现有的一些融合算法仅关注评价指标的提升,而忽略了其在现实应用中的模型轻量性和场景泛化性的需求。为了解决该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场景自适应知识蒸馏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将领先的融合算法作为教师网络得到白天场景的学习样本,用低光增强算法继续处理得到黑夜场景的学习样本;然后,通过光照感知网络预测可见光图像的白天黑夜场景概率,从而指导学生网络实现对教师网络的场景自适应知识蒸馏;最后,引入基于结构重参数化的视觉变换器(RepViT)进一步降低模型的计算资源消耗。在MSRS和LLVIP数据集上与7种主流的深度学习融合算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实验对比,所提融合方法能够在更低的计算资源消耗下,实现多个评价指标的提升,并在白天黑夜场景均能实现较好的融合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 场景自适应 知识蒸馏 结构重参数化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电力设备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的自适应监督重训算法
19
作者 范澜珊 刘云鹏 +3 位作者 刘一瑾 赵涛 裴少通 闫泽玉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85-1800,共16页
为实现不同光学模态信息优势互补,以助力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定位任务,该文采用可见光图像增强红外图像的纹理信息。针对现有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难以精确对齐电力设备局部精细化结构的问题,首次提出自适应监督重训配准算法(adaptive... 为实现不同光学模态信息优势互补,以助力电力设备故障检测与定位任务,该文采用可见光图像增强红外图像的纹理信息。针对现有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技术难以精确对齐电力设备局部精细化结构的问题,首次提出自适应监督重训配准算法(adaptive registration algorithm with supervision and retraining,ARSR),主要包括双阶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机制(dual order anisotropic Gaussian directional derivative,Dual-AGDD)以及双视图匹配参数重训框架(double-view matching parameter retraining,DVMPR)。首先,提出Dual-AGDD完成特征点筛选与定向。1阶AGDD进行自适应电力设备局部细化角点检测,2阶AGDD构建高斯特征三角形确定特征点主方向,采用局部强度不变性方法构建特征描述子。接着,提出DVMPR框架对图像透视尺度与视野旋转进行制约校正。最后,基于3σ原则改进支持向量回归,对误匹配点进行剔除,完成异源数据配准。试验结果显示,对不同旋转和尺度差异、不同环境的电力设备异源图像进行配准时,该文算法的平均定位误差为2.65,平均配准精确率为98.57%,具有较强的图像旋转、尺度不变性和环境鲁棒性,显著优于现有CAO-C2F、SuperPoint-SuperGlue等配准算法,可提高电力设备精细化结构异源图像配准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红外-可见光图像配准 各向异性高斯方向导数 自适应监督重训 角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尺度自适应CoF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焦登辉 刘文波 +1 位作者 刘伟峰 曹晓倩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79,共6页
针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在传统多尺度域融合规则下容易损失图像边缘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自适应共现滤波器(Co-occurrence Filter,CoF)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图像融合方法.这种尺度自适应... 针对红外和可见光图像在传统多尺度域融合规则下容易损失图像边缘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尺度自适应共现滤波器(Co-occurrence Filter,CoF)的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Non-subsampled Shearlet Transform,NSST)图像融合方法.这种尺度自适应CoF利用图像的归一化梯度调整滤波尺度,在保留原始CoF结构信息保持能力和去噪能力的基础上,保持密集的大梯度边缘信息.然后将其作为预处理步骤与NSST图像融合算法相结合,实现具有良好边缘保持性能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有效保留源图像的边缘信息,并且通过对比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度自适应共现滤波器 非下采样剪切波变换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