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彦油田深层高温高密度韧性水泥浆体系构建
1
作者 段永强 王秀影 +4 位作者 罗玉财 罗敏 孙德 黄盛 李早元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8-378,共11页
针对巴彦-河套盆地井深6000 m以上的膏盐层,井底循环温度180℃左右,常规的高温高密度水泥浆存在流变性和稳定性差,失水量大,稠化时间难以调控、早期强度发育缓慢等技术难题,急需研发出密度为2.30~2.50 g/cm^(3)的耐盐高温高密度韧性水... 针对巴彦-河套盆地井深6000 m以上的膏盐层,井底循环温度180℃左右,常规的高温高密度水泥浆存在流变性和稳定性差,失水量大,稠化时间难以调控、早期强度发育缓慢等技术难题,急需研发出密度为2.30~2.50 g/cm^(3)的耐盐高温高密度韧性水泥浆体系。针对水泥浆外加剂以“无机纳米颗粒+聚合物弱交联”结构设计制备出降失水剂(LHF)、“强吸附阳离子单体+阴离子单体”制备出缓凝剂(LHR)和“温敏缔合+微交联”结构设计制备出悬浮稳定剂(LHX)分别调控水泥浆的失水量,稠化时间,沉降稳定性;依靠紧密堆积理论,采用Dinger与Funk对Andrease方程进行修正的MAA模型,以铁矿粉为主,GM-1为辅作为加重剂构建密度为2.30、2.40和2.50 g/cm^(3)的高密度水泥浆体系,颗粒之间以滚珠形式相接触,降低摩阻;针对早期水泥石力学性能发展缓慢,分别引入增强剂和增韧剂,从纳米尺度、微米尺度两方面增加水泥石的力学性能:一部分填充孔隙,另一部分充当骨架结构,形成类似于“钢筋混泥土”构型,降低了水泥石的脆性。最终形成密度为2.30、2.40和2.50 g/cm^(3)的水泥浆体系,该体系流变性好,稳定性高,失水量小于50 mL,稠化时间可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高温 水泥石 增韧剂 抗盐 高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淬火优化Nb-Ti-Al合金挤压棒室温塑性的研究
2
作者 王峰 白润 +5 位作者 白伟 孙锐 蔡小梅 夏明星 刘辉 张文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7,共5页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和金相组织观察,研究了挤压态和挤压+高温(1150、1200、1250、1300℃)淬火态低密度铌合金(Nb-35Ti-5Al-5V-1Zr-0.08C)棒材的室温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探讨了淬火态合金室温塑性大幅提高的机理。结果表明,与挤压态合金相比,4种高温淬火态合金的室温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均明显提高,其中1300℃淬火态合金具有最高的室温断后伸长率(18.5%)和最高的断面收缩率(48%)。挤压态铌合金棒由于基体组织晶粒粗大以及TiC第二相粒子粗大且偏析等原因,室温拉伸过程发生脆性断裂。高温淬火促进了TiC第二相粒子向基体回溶,淬火温度的升高进一步提高了TiC第二相粒子的细化和球化程度;高温淬火还促使一些粗大晶粒转变为亚晶结构,形成细晶效应,最终极大改善了低密度铌合金挤压棒材的室温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铌合金 Nb-Ti-Al 挤压 高温淬火 室温塑性 第二相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变色改性乳化沥青路用性能试验
3
作者 李强 张磊 +2 位作者 翁波 李国芬 付国志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微表处等道路面层养护工程中应用广泛。采用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改性可有效减少路表对热量的吸收和储存,并降低热致变色沥青路面的建设成本,但其对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鲜见探明。选取不同颜色、掺量的热致变色... 乳化沥青在稀浆封层、微表处等道路面层养护工程中应用广泛。采用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改性可有效减少路表对热量的吸收和储存,并降低热致变色沥青路面的建设成本,但其对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鲜见探明。选取不同颜色、掺量的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进行改性,对改性乳化沥青及其蒸发残留物开展频率扫描、多应力重复蠕变和弯曲梁流变试验以评价其黏弹性能、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从而分析热致变色粉颜色和掺量等因素对改性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改性乳化沥青微观形貌以揭示热致变色粉对乳化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热致变色粉颜色和掺量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的性能有显著影响;与普通乳化沥青相比,热致变色改性乳化沥青的高温稳定性随热致变色粉掺量增加而提升,相同掺量下红色热致变色粉改性乳化沥青高温性能最佳,掺量4%及以上时可满足重交通道路性能要求;低温抗裂性随热致变色粉掺量增加而下降,但仍能满足路用性能要求;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微观形貌的均匀性随热致变色粉掺量提高而逐渐下降,其中红色热致变色粉较其他颜色展现出最佳分散性能,此时热致变色粉在沥青胶浆中充当填料,有效抑制了沥青分子的运动,阻碍其流动因而提升其高温性能。考虑路用性能需求及经济性原则,建议采用6%掺量的红色热致变色粉作为乳化沥青的改性方案。该研究为热致变色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面层养护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致变色粉 乳化沥青 高温性能 低温性能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地区高密度老旧社区室外热舒适多维评价——以厦门市深田社区为例
4
作者 左进 张海陵 +3 位作者 于沐生 魏清松 王子楠 范家珲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674-5689,共16页
城市热岛效应致使高密度老旧社区的热环境情况日益恶化。当前老旧社区室外热舒适评价相关研究仍存在评价维度相对单一、量化指标相关性不清晰、社区典型空间差异化对比不深入等问题。以厦门市高密度老旧社区深田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现... 城市热岛效应致使高密度老旧社区的热环境情况日益恶化。当前老旧社区室外热舒适评价相关研究仍存在评价维度相对单一、量化指标相关性不清晰、社区典型空间差异化对比不深入等问题。以厦门市高密度老旧社区深田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现场实测、问卷调查以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聚焦老旧社区复杂空间中室外热舒适的细微差异,从微气候因子-主客观热舒适度-人群活动多个维度构建了更全面、对实际指导作用更强的多维度热舒适评价方案。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影响机制,建立了更为准确的热感觉基准量表。结果表明:(1)厦门高密度社区中性生理等效温度(PET,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为23.14℃,舒适层级对应的PET值≤29.53℃。在不同的空间类型下,引起TCV和TSV变化所需的生理等效温度有较明显的差异;(2)各个气象因子对热感觉投票(TSV,Thermal Sensation Vote)和对热舒适投票(TCV,Thermal Comfort Vote)的影响程度不同,太阳辐射是影响主观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3)空间使用率可以较好表征湿热地区整体的社区热舒适情况,PET每增加1℃,街区室外整体空间使用率(Usage Rate,UR)将下降约2%。但在老旧社区不同空间类型下居民的空间使用意愿对热舒适度变化的耐受阈值和敏感度不同。研究结果增强了主客观热舒适度耦合分析的系统性和应用性,提高了老旧社区进行热舒适定量表征的精准度,为社区规划和更新工作者改善室外空间热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街区 热环境 热舒适度 生理等效温度 人群活动 湿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探测方法在煤矸石场自燃区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建磊 李雄伟 +1 位作者 侯彦威 刘修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为了有效探测煤矸石场自燃高温区的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利用综合探测方法进行自燃高温区识别,首先采用覆盖层介质内部直接测温方法确定温度场平面分布范围,然后利用高密度电法探测自燃区的延伸范围和深度,最后采用钻孔测温方法验证自燃... 为了有效探测煤矸石场自燃高温区的分布范围及发展趋势,利用综合探测方法进行自燃高温区识别,首先采用覆盖层介质内部直接测温方法确定温度场平面分布范围,然后利用高密度电法探测自燃区的延伸范围和深度,最后采用钻孔测温方法验证自燃区位置和范围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综合探测方法对确定煤矸石场自燃高温区的平面和深度延展情况是切实可行的,可为煤矿矸石场高温区探测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场 自燃高温区 高密度电法 综合探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助剂对反应烧结SiC陶瓷结构及性能作用机制研究
6
作者 刘森 陈毛 +3 位作者 陈勇强 王海龙 张锐 范冰冰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59-2268,共10页
反应烧结是制备SiC陶瓷的一种常用工艺,所制备的SiC陶瓷不仅性能优越、烧结温度较低,而且样品的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反应烧结碳化硅残留了较多的单质硅,严重影响了材料的高温性能。本文通过添加Al_(2)O_(3)-Y_... 反应烧结是制备SiC陶瓷的一种常用工艺,所制备的SiC陶瓷不仅性能优越、烧结温度较低,而且样品的形状和尺寸不受限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反应烧结碳化硅残留了较多的单质硅,严重影响了材料的高温性能。本文通过添加Al_(2)O_(3)-Y_(2)O_(3)-SiO_(2)烧结助剂来降低残留硅含量,使用SEM、EDS、TEM等分析方法研究烧结助剂对反应烧结SiC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能够有效填充晶粒间孔隙,提高材料的性能,当添加1.5%(质量分数)的烧结助剂时,样品的断裂韧性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了3.28 MPa·m^(1/2)和135.20 MPa,硬度和热导率也分别升高到18.1 GPa和18.60 W/(m·K)。此外,烧结助剂中存在的氧化铝等物相能够有效提升SiO_(2)氧化膜的稳定性,降低氧化速率,从而避免膜层开裂,显著提高SiC陶瓷的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SiO_(2) 烧结助剂 反应烧结 致密度 高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十年国内外钻井液用抗钙处理剂研究进展
7
作者 贾文峰 张百川 +1 位作者 刘皓 杨小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3-461,共9页
国内外针对钻井液处理剂在高钙污染下性能大幅降低的难题,对降滤失剂、增黏剂、抑制剂、润滑剂及降黏剂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处理剂的抗钙性能,虽然出现抗钙25%时抗温达150℃、抗钙11%时抗温180℃的产品,且部分产品成功应用于... 国内外针对钻井液处理剂在高钙污染下性能大幅降低的难题,对降滤失剂、增黏剂、抑制剂、润滑剂及降黏剂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进一步提升处理剂的抗钙性能,虽然出现抗钙25%时抗温达150℃、抗钙11%时抗温180℃的产品,且部分产品成功应用于现场。但多数处理剂研究还限于室内,且仍存在抗温抗钙性能还不能同时兼顾的问题,尤其在抗钙含量大于200000 ppm(≥20%氯化钙)的处理剂研究不多。今后抗钙处理剂的研究要在着重将室内研究成果尽快转化的基础上提高抗温抗钙同时兼顾的能力,还要进一步利用价廉易得的天然材料,开发基于生物质资源的低成本处理剂;同时要在分子结构设计上突破传统结构,采用支化或星形、树枝状或树形结构的抗钙聚合物材料,注重新单体研发,新材料的引入,并结合材料科学领域AI技术,进一步提升处理剂抗温抗钙能力、提高研发效率及处理剂现场应用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抗温抗钙 降滤失剂 增黏剂 降黏剂 润滑剂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相碳化钨的高温高压烧结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8
作者 盛青山 吴恒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研究了无黏结相碳化钨材料的高温高压烧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分别对高温高压烧结样品进行了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相对密度、硬度和断裂韧性均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升高,烧... 研究了无黏结相碳化钨材料的高温高压烧结,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万能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分别对高温高压烧结样品进行了物相组成、显微结构和力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样品相对密度、硬度和断裂韧性均随着烧结温度升高而升高,烧结温度1 500℃制备的碳化钨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相对密度99.5%、硬度2 885HV、断裂韧性9.50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钨 高温高压 无黏结相 烧结 硬度 相对密度 断裂韧性 硬质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固井水泥污染及处理
9
作者 王俊祥 胡俊辉 +2 位作者 王长勤 罗亚飞 刘杨康 《钻井液与完井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1,共6页
川东北普光毛坝区块、通南巴马3区块、元坝区块等区块施工钻井液密度高,高密度钻井液扫塞期间受固井水泥污染后普遍出现高温稠化、固结等现象,由于污染机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通常需要较高比例的置换新浆,处理周期长、费用高... 川东北普光毛坝区块、通南巴马3区块、元坝区块等区块施工钻井液密度高,高密度钻井液扫塞期间受固井水泥污染后普遍出现高温稠化、固结等现象,由于污染机理不明确、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通常需要较高比例的置换新浆,处理周期长、费用高。通过模拟实验简要分析验证了固井水泥对高温高密度钻井液的污染机理,结果表明: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污染后钻井液的pH值过高,导致钻井液高温增稠;二是固井水泥中的一些添加剂侵入钻井液后高温固结,吸附大量自由水导致钻井液增稠。针对污染机理,优选出聚合铝防塌剂AOP-1做为一种高效的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固井水泥污染处理剂,并成功应用四井次。现场应用效果表明,AOP-1针对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固井水泥污染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避免了污染之后大量置换钻井液,提高了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密度 钻井液 水泥污染 聚合铝防塌剂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技术研究及在塔里木山前超深层的应用
10
作者 杨鹏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4-188,共5页
文章主要介绍为了满足塔里木油田超深层开发需求,自主研发的抗盐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以及对其性能进行的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最高可达250℃,密度最高2.6 g/cm^(3),抗岩屑容量限达15%,抗水泥石粉容量限达15%,抗盐水... 文章主要介绍为了满足塔里木油田超深层开发需求,自主研发的抗盐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以及对其性能进行的室内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抗温最高可达250℃,密度最高2.6 g/cm^(3),抗岩屑容量限达15%,抗水泥石粉容量限达15%,抗盐水侵容量限达50%,静止无破乳,无沉降,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封堵防塌性及沉降稳定性,流变性易于调整。该体系在塔里木库车山前超深层进行了应用,有效解决了超深层盐膏层段及目的层井壁失稳及卡钻等难题。抗高温高密度油基钻井液体系为超深层及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抗高温 高密度 抗盐水侵 超深层 盐膏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补全算法的极端天气短期风力-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
11
作者 许青 丁坤 +3 位作者 徐铭 王新颖 李天寿 刘正英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0-356,共7页
极端天气情景下风力-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数据量较少、随机性较强.针对极端高温场景,建立综合高温指数,实现极端高温场景的判别和数据筛选,提出一种基于张量低秩算法的风力-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补全模型,用于修正缺失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 极端天气情景下风力-光伏发电功率的预测数据量较少、随机性较强.针对极端高温场景,建立综合高温指数,实现极端高温场景的判别和数据筛选,提出一种基于张量低秩算法的风力-光伏发电功率数据补全模型,用于修正缺失数据.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风力-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输入特征量,构建基于核密度估计的改进型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短期风力-光伏联合发电功率预测模型,并以实际数据进行仿真,证明该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风力-光伏发电功率联合预测 高温场景 张量补全 相关性分析 核密度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漏堵漏低密度水泥浆技术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野 马春旭 +3 位作者 赵军 陈为行 王义昕 宋维凯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5-521,共7页
跃进3-3XC井完钻井深达9432 m,水平钻进距离超过3400 m,刷新了亚洲最深和超深水平大位移井的纪录。该井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除了高温、高压外,地层承压能力低,极易发生漏失。针对此类问题,通过研发新型功能性材... 跃进3-3XC井完钻井深达9432 m,水平钻进距离超过3400 m,刷新了亚洲最深和超深水平大位移井的纪录。该井地质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对水泥浆性能要求高,除了高温、高压外,地层承压能力低,极易发生漏失。针对此类问题,通过研发新型功能性材料,构建了C-Lo PSD(1.30 g/cm^(3))、C-Lite STONE(1.60 g/cm^(3))与C-Hi PSD(1.40 g/cm^(3))三套低密度水泥浆体系,涵盖了中低温、高温等应用条件,并在跃进3-3XC井中成功应用,水泥浆性能满足固井需求。与之前用水泥浆体系相比,混浆效率、流变性、悬浮稳定性、水泥石抗压强度等明显提升。其中,C-Lite STONE(T_(BHC)=75℃/T_(TOC)=30℃)与C-Hi PSD(T_(BHC)=145℃/T_(TOC)=105℃)水泥浆体系在温差分别为45℃和40℃下,顶部48 h抗压强度达到8.1 MPa和14.3 MPa。跃进3-3XC井在施工期间多次遭遇漏失,通过使用自研的新型堵漏材料C-B62和C-B66,成功封堵裂缝,保证了固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大位移井 高温低密度水泥浆 粉煤灰 漏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热耦合法的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永磁体温度分布特性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熊斌 崔刚 +3 位作者 鲍炳炎 李振国 阮琳 黄守道 《电机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116,共13页
具有高效率、结构简单等优点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高功率密度需求的驱动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该类型电机通常不设置转子冷却措施,设计不当将出现转子温升偏高,引起转子结构变形、永磁体(PM)不可逆失磁等风险。结合电动汽车... 具有高效率、结构简单等优点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高功率密度需求的驱动应用场景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该类型电机通常不设置转子冷却措施,设计不当将出现转子温升偏高,引起转子结构变形、永磁体(PM)不可逆失磁等风险。结合电动汽车用高功率密度永磁电机的发热和冷却过程,建立计及材料特性随温度变化的磁热耦合计算模型,以一台115 kW-8极的外水套冷却方式永磁电机为例,采用电机实测电流数据作为电磁分析的输入条件,通过电磁与传热的双向耦合计算,获得准确的电机永磁体损耗与温度分布。为进一步验证电机永磁体的温度分布特性,搭建转子内部零部件在线测温系统,获得负载状态下电机转子永磁体完整的温度数据和分布规律,验证了磁热耦合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为该类型电机转子永磁体的温升抑制及防退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密度 永磁同步电机 转子测温 永磁体温度 磁热双向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热浪期间城市空间热环境特征及人群热舒适度评价研究——以重庆渝中区典型空间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海静 介鹏宇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6,共9页
针对高密度城市空间的高温热浪问题,以山地城市重庆的核心城区渝中区为例,对商业区、住区、山地公园、滨江公园3类4种典型城市功能空间进行一个热浪周期的实测,通过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等热环境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城... 针对高密度城市空间的高温热浪问题,以山地城市重庆的核心城区渝中区为例,对商业区、住区、山地公园、滨江公园3类4种典型城市功能空间进行一个热浪周期的实测,通过空气温度、地表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等热环境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城市空间热环境特征;结合城市人群热舒适相关问卷调研,选取生理等效温度(PET)描述人体热感受,归纳城市空间高温热浪期间对人群热舒适的影响要素及规律,建立夏季室外热舒适度预测模型。显示:1)高温热浪期间热环境受城市空间要素影响且具有差异化特征,老旧住区受高温热浪影响严重,商业区紧随其后,公园绿地较好;2)室外热舒适度与空间要素紧密相关,PET、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与热感觉和热舒适显著负相关,相对湿度与热感觉和热舒适呈显著正相关,空气温度和热辐射对热舒适度影响较大,相对湿度与地表温度影响相对较小;3)合理的空间形态和遮阴规划、植被及水体设置、高蓄热性下垫面等设计要素可缓解高温热浪,降低热中性温度,提高热舒适性。研究结果为山地城市高温热浪形成机制探究及城市空间热环境优化设计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高密度城市 高温热浪 热环境 热舒适度 城市功能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高温本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宁远 陈秋明 +1 位作者 陈世豪 左寿彬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050℃、应变速率为0.1~10 s^(-1)的条件下,对TC11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单轴压缩试验。组织观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TC11钛合金存在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变形温度分别为900℃和...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在变形温度为900~1050℃、应变速率为0.1~10 s^(-1)的条件下,对TC11钛合金进行等温恒应变速率单轴压缩试验。组织观测结果表明,在热变形过程中,TC11钛合金存在明显的动态再结晶现象,变形温度分别为900℃和950℃时,再结晶晶粒尺寸随应变速率增加而先增大后减小;变形温度分别达1000℃和1050℃时,α相含量大量减少,组织演变中动态再结晶机制占主导,晶粒细化明显。为研究此现象对流变行为的影响,结合K-M位错密度模型与动态再结晶分数模型,建立了基于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现象的流动应力高温本构模型。将此本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相关性系数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0.989和6.53%,表明所构建的考虑动态回复与动态再结晶的流动应力模型能够准确预测TC11钛合金热变形条件下的流动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动态回复 动态再结晶 高温本构模型 K-M位错密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中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成膜机理及性能研究
16
作者 王跃峰 姜其畅 +3 位作者 马紫微 贾明理 苏振 孙慧霞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4,共8页
印制电路板铜焊盘表面生成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HT-OSP)膜是克服无铅高温回流焊工艺并获得良好焊点的关键。选用2-[(2,4-二氯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C_(14)H_(10)Cl_(2)N_(2))作为成膜剂,在铜层表面生成了HT-OSP膜。理论计算结合对比... 印制电路板铜焊盘表面生成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HT-OSP)膜是克服无铅高温回流焊工艺并获得良好焊点的关键。选用2-[(2,4-二氯苯基)甲基]-1H-苯并咪唑(C_(14)H_(10)Cl_(2)N_(2))作为成膜剂,在铜层表面生成了HT-OSP膜。理论计算结合对比实验,研究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原子反应生成HT-OSP膜机理。基于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模拟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之间的络合反应;利用红外光谱对HT-OSP膜中的特征官能团进行表征;借助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HT-OSP膜中Cu元素的化合价;设计对比实验分析Cu^(2+)对生成HT-OSP膜的影响。结果表明:HT-OSP膜生成机理是C_(14)H_(10)Cl_(2)N_(2)分子与Cu原子发生反应生成HT-OSP膜并沉积在铜层表面,Cu^(2+)通过络合反应促进HT-OSP膜生长。另外,HT-OSP膜的分解温度高达531℃,HT-OSP膜保护的铜层放置在自然环境中180天没有被氧化,证明HT-OSP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抗氧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处理技术 耐高温有机可焊保护剂 成膜机理 密度泛函理论 印制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冲击处理对M50轴承钢显微组织与强韧性的影响
17
作者 宋燕利 武凯 +2 位作者 芦赛 陈龙 路珏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6,共11页
建立了电-磁-热多场耦合的电磁冲击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电磁冲击过程中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过程,分析了电磁冲击处理对材料强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表征... 建立了电-磁-热多场耦合的电磁冲击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预测了电磁冲击过程中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过程,分析了电磁冲击处理对材料强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材料内部微观结构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成功预测了电磁冲击过程中试样表面的温度变化过程,且预测值与测量值吻合良好;合适的电磁冲击处理工艺(EST2)可以使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且有效提高材料性能的一致性,在保持平均抗拉强度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试样的断后伸长率提高了17.2%,冲击韧性提高了5.5%,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一致性分别提高了52.8%和59.9%,冲击韧性一致性提高了4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高温轴承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电流密度 温度 韧性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高温聚合物基储能电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志成 张美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09-2318,共10页
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因其击穿强度高、加工性能优异和成本低廉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储能电介质材料为双向拉伸聚丙烯,但是其存在放电能量密度低、耐温性能差等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电子系统微型... 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因其击穿强度高、加工性能优异和成本低廉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储能电介质材料为双向拉伸聚丙烯,但是其存在放电能量密度低、耐温性能差等缺陷,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电子系统微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要求。因此提高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的储能密度和耐高温性能是储能电介质材料领域的主要挑战。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新型耐高温聚合物基电介质材料在介电储能领域中的应用进展。首先,介绍了电介质材料的充放电原理,以及决定电介质材料储能密度的关键物理参数;其次,从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交联作用、电荷陷阱引入及带隙调控3个方面分类介绍了聚合物基耐高温储能电介质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耐高温聚合物基储能电介质的发展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基电介质 储能密度 放电效率 介电损耗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气压下三维旋转滑动弧放电光谱特性分析
19
作者 张磊 张登成 +3 位作者 于锦禄 赵兵兵 徐哲霖 程伟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1577,共7页
为探究气体压力对滑动弧放电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高气压放电实验平台上,开展了滑动弧放电光谱特性研究。利用发射光谱法对滑动弧放电过程中的激发态物质进行诊断,并对不同气体压力条件下滑动弧放电的电子密度、振动温度、转动温度进行... 为探究气体压力对滑动弧放电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在高气压放电实验平台上,开展了滑动弧放电光谱特性研究。利用发射光谱法对滑动弧放电过程中的激发态物质进行诊断,并对不同气体压力条件下滑动弧放电的电子密度、振动温度、转动温度进行了计算。在滑动弧放电发射光谱中观测到氮气第二正带系N_(2)(C^(3)Π_(u)→B^(3)Π_(g))和氮气第一负带系N^(+)_(2)(B^(2)Σ^(+)_(u)→X^(2)Σ^(+)_(g))的发射谱线,随着气体压力升高,氮气第二正带系谱线发射强度增强,氮气第一负带系的发射强度变化幅度较小。当气体压力超过0.26 MPa之后,在滑动弧放电发射光谱中发现了氮气Gaydon s Green带系507.4 nm的发射谱线,其发射强度为3508.49 arb,随气体压力升高其谱线发射强度无明显变化。利用Stark展宽法对滑动弧放电过程中的电子密度进行了计算,得到电子密度在1023量级,并且随着气体压力的增加,滑动弧放电的电子密度呈线性增加。针对氮气分子第二正带系的5条谱线,采用玻尔兹曼图解法对滑动弧放电的振动温度进行计算,振动温度随气体压力的变化并非单调变化,在0.3 MPa之前振动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气体压力超过0.3 MPa之后振动温度迅速增加。对氮气分子第一负带系390~391.6 nm处的发射谱线进行拟合计算滑动弧放电的转动温度,结果表明在0.24 MPa之前转动温度随气体压力升高变化幅度较大,气体压力超过0.24 MPa之后转动温度增长幅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弧等离子体 高气压放电 电子密度 振动温度 转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效温度对Fe-30Mn-12Al-0.9C轻质高强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20
作者 刘世锋 黄睿 +4 位作者 魏瑛康 王建勇 张亮亮 贾文鹏 王岩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4,128,共5页
针对高Al、高Mn含量的轻质高强钢Fe-30Mn-12Al-0.9C,研究了时效温度对该钢相组成、组织和硬度的影响,通过OM、XRD等分析了不同时效温度下其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时效时,该钢的时效组织和固溶组织差异较小,主要为奥氏体+... 针对高Al、高Mn含量的轻质高强钢Fe-30Mn-12Al-0.9C,研究了时效温度对该钢相组成、组织和硬度的影响,通过OM、XRD等分析了不同时效温度下其微观组织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低温时效时,该钢的时效组织和固溶组织差异较小,主要为奥氏体+铁素体,晶内存在纳米级别κ-碳化物,硬度变化幅度较小;500℃时效时,组织中出现β-Mn,硬度开始升高;当时效温度为650℃时,组织发生明显改变,晶界出现大量β-Mn,硬度明显升高;当时效温度达到700℃时,奥氏体彻底分解为铁素体和κ-碳化物,伴随着晶界处β-Mn和κ-碳化物的聚集长大,材料的硬度达到最大值66.3 HR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高强钢 时效温度 显微组织 洛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