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的光催化脱色
1
作者 李朝晖 季青豪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66,共6页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 采用原位生长法在活性炭纤维(ACF)上负载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了CA-MIL-88A(Fe)/ACF复合材料,并通过SEM、XRD、FT-IR和XPS等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体比例、光源、H_(2)O_(2)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活性艳蓝KN-R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光催化脱色机理。结果表明:配体富马酸(FA)和柠檬酸(CA)的物质的量比为7∶1,60℃原位生长6 h所制得的复合材料,对活性艳蓝KN-R染液的脱色效果最好;光照和加入0.24 mL/L H_(2)O_(2)有利于复合材料对染料的催化脱色。复合材料重复使用5次,脱色率由98.7%下降到82.4%。在光催化脱色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羟基自由基(·OH)和过氧自由基(·O_(2)^(-))。引入CA配体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芬顿催化脱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 催化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炭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压法制备MIL-100(Fe)/ACF复合材料及其对染料的光催化脱色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朝晖 季青豪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4,共5页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活性炭纤维(ACF)为基材,采用热压法制备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以活性黑KN-R染料为脱色对象,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七水合硫酸亚铁与H3BTC的物... 以七水合硫酸亚铁为金属盐,均苯三甲酸(H3BTC)为配体,活性炭纤维(ACF)为基材,采用热压法制备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以活性黑KN-R染料为脱色对象,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MIL-100(Fe)/ACF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七水合硫酸亚铁与H3BT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1、热压温度为150℃、热压时间为40 min。利用SEM、FT-IR、XRD表征手段,证明MIL-100(Fe)成功负载到ACF上。研究了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对染料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染液中H2O2添加量的增加,脱色率提高,但当H2O2加入量超过0.16 mL/L后,脱色率变化不大。复合材料对不同染料的脱色效果不同,对活性黑KN-B和罗丹明B的脱色率超过96.0%,对活性红3BS的脱色率达到90.0%以上,对活性艳蓝KN-R的脱色率仅为65.6%。重复使用4次后,对活性黑KN-B染液的脱色率为7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 光催化 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活性炭纤维 热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碳纤维用于汽油脱硫醇的研究I.静态吸附 被引量:18
3
作者 徐志达 陈冰 +2 位作者 陈燕萍 冯仰桥 曾汉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2-15,共4页
在实验室研究了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 N A C F)的制备条件,如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静态吸附脱除汽油中硫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温度在 800 ℃以上和活化时间在90 m in 以上制得的 N A C F 可直接用于吸附催化... 在实验室研究了聚丙烯腈基活性碳纤维( N A C F)的制备条件,如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静态吸附脱除汽油中硫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化温度在 800 ℃以上和活化时间在90 m in 以上制得的 N A C F 可直接用于吸附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醇,使其硫醇硫含量降到 10 μg/g 以下。负载钴盐后的 N A C F也可脱除汽油中的硫醇,与不负载钴盐相比,对汽油脱硫醇的效果稍有增大。在液固比为 4 000(m L∶g)的条件下,可使汽油中的硫醇硫含量由91.7 μg/g 降到4.5 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吸附 汽油 脱臭 脱硫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研究──(Ⅱ)沥青纤维的碳化及活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华坚 尹华强 +3 位作者 刘中正 串亚权 罗德明 胡玉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8-123,共6页
研究了沥青不熔化纤维的碳化、活化规律,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沥青基活性碳纤维成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纤维,不熔化纤维氧化增重应适当,碳化温度宜在750~800℃,获得较大无定形碳的碳纤维。活化... 研究了沥青不熔化纤维的碳化、活化规律,分析讨论了各因素对沥青基活性碳纤维成型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要获得较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碳纤维,不熔化纤维氧化增重应适当,碳化温度宜在750~800℃,获得较大无定形碳的碳纤维。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浓度也为影响沥青基活性碳纤维比表面积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 活性碳纤维 碳化 活化 吸附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孔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春玲 文越华 +4 位作者 程杰 郭全贵 曹高萍 刘朗 杨裕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86-791,共6页
利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了酚醛基活性炭纤维(ACF-H2O),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在LiClO4/PC(聚碳酸丙烯酯)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用N2(77K)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用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技术测... 利用水蒸汽活化法制备了酚醛基活性炭纤维(ACF-H2O),对其比表面积、孔结构与在LiClO4/PC(聚碳酸丙烯酯)有机电解液中的电容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用N2(77K)吸附法测定活性炭纤维的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用恒流充放电法和交流阻抗技术测量双电层电容器(EDLC)的电容量及内部阻抗.研究表明,在LiClO4/PC有机电解液中,ACF-H2O电极的可用孔径(d)应在0.7nm以上.随着活化时间的延长,ACF-H2O的孔容和比表面不断增大,但微孔(0.7nm<d<2.0nm)和中孔(d>2.0nm)率变化很小,活化过程中孔的延伸和拓宽同步进行,但过度活化则造成孔壁塌陷,孔容和比表面迅速下降.因此,除活化过度的样品外,电容量随比表面积呈线性增长,最高达到109.6F·g-1.但中孔和微孔的孔表面对电容的贡献不同,其单位面积电容分别为8.44μF·cm-2和4.29μF·cm-2,中孔具有更高的表面利用率.ACF-H2O电极的电容量、阻抗特性和孔结构密切相关.随着孔径的增大,时间常数减小,电解液离子更易于向孔内快速迁移,阻抗降低,电极具有更好的充放电倍率特性.因此,提高孔径和比表面积,减少超微孔(d<0.7nm),是提高EDLC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重要途径.然而仅采用水蒸汽活化,只能在小中孔以下的孔径范围内进行调孔,ACF-H2O电极电容性能的提高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 孔结构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湿氧化改性表面含氧官能团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登峰 鹿雯 +3 位作者 王盼盼 杨丽莉 李晨曦 曾向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9-443,共5页
根据Boehm滴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双氧水浸渍浓度、浸渍pH和浸渍时间条件下制备的改性黏胶基活性炭纤维表面3种主要含氧官能团含量,得出了含氧官能团随浸渍浓度、pH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TG/DTA分析技术表征了改性前后样品表面的含氧官能... 根据Boehm滴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双氧水浸渍浓度、浸渍pH和浸渍时间条件下制备的改性黏胶基活性炭纤维表面3种主要含氧官能团含量,得出了含氧官能团随浸渍浓度、pH和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TG/DTA分析技术表征了改性前后样品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及其稳定性.研究表明,改性后活性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3种官能团总量最高达到2.401 mmol/g;浸渍浓度对含氧官能团含量影响最大,pH次之,时间影响最小;热分析结果证实,相比原样而言,改性样品表面含有更多类型和数量丰富的含氧官能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基活性炭纤维 湿氧化 含氧官能团 双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金属改性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建英 赵风云 +2 位作者 胡永琪 刘润静 赵瑞红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489,共5页
以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ACF)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镍、钴、锰、镁等系列金属的粘胶基活性碳纤维(M/VACF),并通过测定试样在77K的氮气吸附等温线对M/VACF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VACF的脱硫性能,分析了影响其脱硫性能... 以粘胶基活性碳纤维(VACF)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镍、钴、锰、镁等系列金属的粘胶基活性碳纤维(M/VACF),并通过测定试样在77K的氮气吸附等温线对M/VACF比表面积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VACF的脱硫性能,分析了影响其脱硫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M/VACF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不是影响M/VACF脱硫性能的主要因素,负载金属的种类是影响M/VACF脱硫性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基活性碳纤维 表面改性 金属 二氧化硫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基活性炭纤维研究及展望 被引量:29
8
作者 刘振宇 郑经堂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8-21,共4页
综述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炭纤维(ACF)的基本性能、应用及未来展望。
关键词 PAN基 活性炭纤维 吸附 性能 孔结构 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捻和编织工艺对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电热元件电热辐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曹伟伟 朱波 +1 位作者 张敏 王成国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26-29,57,共5页
测试了几种编织工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电热元件的电热性能,并进行了电热辐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编织工艺对碳纤维(毡)电热体及其电热元件的电热温升、阻温特性、热惯性均有较大影响;采用多股绳编织工艺,可以改善碳纤维电热元件的电... 测试了几种编织工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及其电热元件的电热性能,并进行了电热辐射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编织工艺对碳纤维(毡)电热体及其电热元件的电热温升、阻温特性、热惯性均有较大影响;采用多股绳编织工艺,可以改善碳纤维电热元件的电热性能,降低其热惯性,同时也可降低电热体自身的表面负荷。编织工艺与电热辐射特性结合,可以实现温度的自我调节,提高碳素电热材料的温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毡) 电热性能 编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流电池用PAN碳毡材料的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欢 谭毅 +1 位作者 施伟 李佳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4-130,145,共8页
液流电池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新型绿色二次电池,其中电极材料的性能对于液流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聚丙烯腈基(PAN)碳毡是液流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PAN碳毡电极材料的亲水性和电化学活性,近些年有关PAN碳... 液流电池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应用的新型绿色二次电池,其中电极材料的性能对于液流电池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聚丙烯腈基(PAN)碳毡是液流电池的首选电极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PAN碳毡电极材料的亲水性和电化学活性,近些年有关PAN碳毡的改性研究成为了热点。介绍了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电极材料,着重介绍了液流电池用改性PAN碳毡电极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制备PAN碳毡电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碳毡 电极材料 改性 液流电池 电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慧娟 卢建军 +1 位作者 连丹丹 刘妙青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6-240,共5页
酚醛树脂经纺丝成纤制得酚醛基初生纤维,原丝再经固化、碳化及活化制成一种高比表面积、孔径均匀、导电性能好的酚醛基活性炭纤维(PACF)。首先对酚醛树脂的合成、酚醛基初生纤维的制备方法作了简要概述,其中酚醛基初生纤维的制备方法主... 酚醛树脂经纺丝成纤制得酚醛基初生纤维,原丝再经固化、碳化及活化制成一种高比表面积、孔径均匀、导电性能好的酚醛基活性炭纤维(PACF)。首先对酚醛树脂的合成、酚醛基初生纤维的制备方法作了简要概述,其中酚醛基初生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湿法纺丝法、熔融纺丝法、静电纺丝法等;接着对碳化、活化过程进行了总结;对PACF的结构与性能、应用及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最后展望了PACF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纤维 酚醛基活性炭纤维 碳化 活化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湿氧化改性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登峰 曾向东 +3 位作者 鹿雯 杨丽莉 王盼盼 高志飞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为了研究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s)湿氧化改性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2O2湿氧化改性ACFs结构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原样,改性ACFs的微孔孔容和表面积等结构参数均有所增大,从... 为了研究粘胶基活性炭纤维(ACFs)湿氧化改性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H2O2湿氧化改性ACFs结构性质和表面化学性质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原样,改性ACFs的微孔孔容和表面积等结构参数均有所增大,从而有利于吸附甲苯.不同浓度的改性ACFs样品具有相似的结构性质和不同的表面化学性质;随着H2O2浸渍浓度的提高,ACFs表面CO型含氧基团含量递减且有利于吸附甲苯;CO2型含氧基团含量递增且不利于吸附甲苯;整体上,ACFs表面含氧基团(包括CO型和CO2型基团)总量的增多不利于甲苯吸附.ACFs与甲苯分子之间π-π色散力作用是影响湿氧化改性后ACFs对甲苯吸附性能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基活性炭纤维 湿氧化 甲苯 表面化学性质 π-π色散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纺活性炭纤维针刺毡的生产与预氧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东生 甘应进 张宏伟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2-104,108,共4页
利用自制的预氧化针刺毡和自制的设备,采用一步法蒸汽碳化活化工艺来生产活性炭纤维针刺毡。影响活性炭纤维针刺毡的产出率和对碘吸附能力的因素主要有4个:活化温度、活化时间、蒸汽流速、升温速率,用正交试验得出了一步法蒸汽碳化活化... 利用自制的预氧化针刺毡和自制的设备,采用一步法蒸汽碳化活化工艺来生产活性炭纤维针刺毡。影响活性炭纤维针刺毡的产出率和对碘吸附能力的因素主要有4个:活化温度、活化时间、蒸汽流速、升温速率,用正交试验得出了一步法蒸汽碳化活化生产的最佳工艺参数,最后用单因素实验进一步揭示这4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 活化 活性炭纤维 针刺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纤维毡对水中六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韩梅 韩占涛 +4 位作者 张辰凌 赵国兴 刘冰冰 刘佳 贾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8年第7期51-56,共6页
将活性炭纤维毡进行表面预处理后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活性炭纤维毡对六价铬(Cr6+)的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毡对Cr6+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是一种以物理... 将活性炭纤维毡进行表面预处理后对其进行表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活性炭纤维毡对六价铬(Cr6+)的吸附。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毡对Cr6+的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是一种以物理-化学作用为主的吸附过程;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使用活性炭纤维毡处理含Cr6+废水效果好,操作简单。活性炭纤维毡可以作为去除水中Cr6+的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活性炭纤维毡 吸附 六价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00与国产PAN基炭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杨玉蓉 杨永生 +1 位作者 华中 刘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6-40,共5页
采用WARD、SAXS、RAMAN、XPS等测试技术对T300和国产聚丙烯腈基炭纤维(PAN-CF)的组织结构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和T300相比,国产炭纤维的乱层石墨层间距d002略小,微晶尺寸La,Lc略大... 采用WARD、SAXS、RAMAN、XPS等测试技术对T300和国产聚丙烯腈基炭纤维(PAN-CF)的组织结构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和T300相比,国产炭纤维的乱层石墨层间距d002略小,微晶尺寸La,Lc略大,微孔尺寸较大,大孔洞所占百分比较多,微孔含量较低。国产炭纤维表面含氧官能团含量较低,为31.35%,表面活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基炭纤维 组织结构 宏观性能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活性碳毡制备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乃勤 郭伟凯 李家俊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3,共4页
研究了以粘胶基活性碳纤维为导电材料制备单层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感性电路屏在毡条宽为5mm、a/b为2时吸波性能最好,在8 GHz-18 GHz内达到-10dB以下的反射衰减,最大衰减峰达-30 dB以上;容性电路屏在毡块间距为5... 研究了以粘胶基活性碳纤维为导电材料制备单层电路模拟吸波材料的微波吸收特性。结果表明:感性电路屏在毡条宽为5mm、a/b为2时吸波性能最好,在8 GHz-18 GHz内达到-10dB以下的反射衰减,最大衰减峰达-30 dB以上;容性电路屏在毡块间距为5 mm、a/b为1.4时吸波性能最好,在8 GHz-18 GHz内达到-10 dB以下的反射衰减,最大衰减峰值-30 dB以上。可用粘胶基活性碳毡制备质轻价廉的雷达吸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基 制备 活性碳纤维 微波吸收特性 研究 雷达吸波材料 导电材料 电路屏 吸波性能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MgO对活性炭纤维结构及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家俊 臧科研 +1 位作者 赵乃勤 马铁军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以 Mg(NO3 ) 2 及沥青基炭纤维 (pitch- based carbon fiber- PCF)为原料 ,通过热分解方法在沥青基活性炭纤维上分散纳米级 Mg O颗粒 ,平均粒径 5 0 nm.并用 XRD、XPS、SEM、BET对分散 Mg O的沥青基活性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同... 以 Mg(NO3 ) 2 及沥青基炭纤维 (pitch- based carbon fiber- PCF)为原料 ,通过热分解方法在沥青基活性炭纤维上分散纳米级 Mg O颗粒 ,平均粒径 5 0 nm.并用 XRD、XPS、SEM、BET对分散 Mg O的沥青基活性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同时考察了分散 Mg O后沥青基活性炭纤维的甲烷吸附性能 .负载 Mg O的沥青基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为 12 10 m2 / g,4MPa下的甲烷吸附量为 0 .12 4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基活性炭纤维 纳米MgO 吸附性能 微观结构 氧化镁 天然气贮存 天然气吸附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PAN基炭纤维结构的表征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华中 杨玉蓉 +2 位作者 仲亚娟 李东风 刘新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6,共7页
利用扫描电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ARD)、小角X射线散射(SAXS)、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热处理温度2400℃~3000℃的PAN基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宏... 利用扫描电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WARD)、小角X射线散射(SAXS)、拉曼(Raman)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测试技术对热处理温度2400℃~3000℃的PAN基炭纤维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宏观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炭纤维的强度下降,模量升高,表面化学活性降低。表现在乱层石墨间距d002逐渐减小,平均微晶尺寸La、Lc逐渐增大,石墨化程度不断提高,微孔缺陷尺寸增大,大孔洞所占总微孔缺陷比例增加,PAN基炭纤维表面的O/C值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基炭纤维 热处理温度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金属盐对黏胶基活性炭纤维表面大孔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志海 吴琪琳 +3 位作者 蔡则田 严成 宋华溢 潘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9,共5页
以黏胶纤维为原料,用碱金属盐和路易斯酸对其进行预处理,经化学活化与水蒸气活化,制得了大孔型活性炭纤维(ACF)。采用扫描电镜(SEM)和BET等温吸附法分别对ACF表面微观结构和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着重研究了碱金属盐浓度与浸渍... 以黏胶纤维为原料,用碱金属盐和路易斯酸对其进行预处理,经化学活化与水蒸气活化,制得了大孔型活性炭纤维(ACF)。采用扫描电镜(SEM)和BET等温吸附法分别对ACF表面微观结构和材料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表征,着重研究了碱金属盐浓度与浸渍时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添加碱金属盐的浓度和浸渍时间,可以控制活性炭纤维表面的孔径大小及其分布,制备出表面既富含大孔(孔径>50nm)也有丰富微孔(孔径<2nm)的新型复合孔型AC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基活性炭纤维 活化 大孔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收率黏胶基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其净水效果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明铂 朱文慧 +5 位作者 张建 曹溪禄 郑经堂 顾学林 李清方 任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黏胶纤维为原料制备了高收率活性炭纤维。磷酸氢二铵预处理可使黏胶纤维的炭化收率由20%提高到44%,提出了磷酸氢二铵预处理提高黏胶纤维炭化收率的机理。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当活化温度为950℃,活化时间为30 min时,所制活性炭纤维的比... 以黏胶纤维为原料制备了高收率活性炭纤维。磷酸氢二铵预处理可使黏胶纤维的炭化收率由20%提高到44%,提出了磷酸氢二铵预处理提高黏胶纤维炭化收率的机理。以水蒸气为活化剂,当活化温度为950℃,活化时间为30 min时,所制活性炭纤维的比表面积可达1 680 m2/g。开发了活性炭纤维净水器,并考察了其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该活性炭纤维净水器具有很好的净水效果,出水CODMn为0.88 mg/L,远优于GB 5749—2006规定的CODMn≤3 mg/L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胶纤维 活性炭纤维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