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轮对与道岔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军 王春艳 +1 位作者 孙传喜 陆仲绩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0,共5页
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车轮和道岔的磨耗问题,应用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求解轮对与道岔的接触问题,建立轮对与辙叉、护轨、基本轨的多体接触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轮对和道岔接触斑形状、内部应力以... 针对城市轨道车辆车轮和道岔的磨耗问题,应用参变量变分原理及基于此原理的有限元参数二次规划法来求解轮对与道岔的接触问题,建立轮对与辙叉、护轨、基本轨的多体接触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轮对和道岔接触斑形状、内部应力以及接触力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由于车轮踏面与9号辙叉的型面不配合,轮对与辙叉形成两点接触,且接触斑狭长,靠近轮缘处踏面和辙叉接触斑的应力及接触力非常大,其数值远远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这将导致车轮踏面与辙叉的磨耗严重。这一研究方法和计算结果将为道岔的合理设计以及轮对和道岔型面更好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 道岔 接触 有限元 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桩挤土效应的参变量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俊杰 邢泰高 赵本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96-799,共4页
参变量有限元法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岩土类非线性材料数值计算的新方法。应用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模拟沉桩挤土效应,考虑土体服从Tresca和Drucker-Prager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编制了轴对称应变的参变量有限元程序,对圆柱形孔的内壁... 参变量有限元法是一种特别适合于岩土类非线性材料数值计算的新方法。应用圆柱形空腔体扩张理论模拟沉桩挤土效应,考虑土体服从Tresca和Drucker-Prager准则的理想弹塑性本构模型,编制了轴对称应变的参变量有限元程序,对圆柱形孔的内壁位移、桩周土体的应力场、位移场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解析解和ANSYS的解作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用参变量有限元法分析沉桩挤土效应是有效的和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变量 有限元法 沉桩 挤土效应 二次规划 弹塑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塑性问题的参数二次规划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曾攀 钱令希 《应用数学和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541-545,共5页
本文应用参变量变分方法处理Perzyna粘塑性问题,将原问题化为求解带约束条件的二次规划问题,文中具体讨论了用于该问题的有限单元形式及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 粘塑性 参数二次规划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