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 of reactive plasticizer on viscoelas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 rocket propellants based on different types of HTPB resin 被引量:1
1
作者 Tihomir Kovacevic Slavko Mijatov +3 位作者 Jelena Grzetic Suzana Cakic Bojana Fidanovski Sasa Brzic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6-77,共12页
Conventional plasticizers deteriorate mechanic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propellants due to their migration upon aging and long-term storage,which affects reliability and safety properties during exploitati... Conventional plasticizers deteriorate mechanic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propellants due to their migration upon aging and long-term storage,which affects reliability and safety properties during exploitation.To address this issue,conventional plasticizer,dioctyl adipate(DOA),is replaced by reactive one,castor oil(CO).In addition,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HTPB were used to obtain propellants with designed viscoelas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The CO increased propellants viscosity,without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propellant processability,regardless to the type of prepolymer.Conversely,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resin,which were further analyzed by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Addition of CO formed a denser polymer network and shifted T_(g) to higher values,compared to the compositions with DOA.The tensile strength of CO-containing propellants was lower at +20℃ and +50℃ compared to the reference compositions,while the strain at maximum load and strain at break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pronounced plastic deformation,especially for samples at -30℃.The inclusion of CO in the propellants composition gives more room for adjusting a wide range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TPB-based composite propellants Castor oil Reactive plasticizer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Sol-gel analysis mechanical and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 of neutral polymeric bonding agent on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damage evolution of NEPE propellant 被引量:1
2
作者 M.Wubuliaisan Yanqing Wu +3 位作者 Xiao Hou Kun Yang Hongzheng Duan Xinmei Yin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57-367,共11页
Introducing Neutral Polymeric bonding agents(NPBA) into the Nitrate Ester Plasticized Polyether(NEPE)propellant could improve the adhesion between filler/matrix interface,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 Introducing Neutral Polymeric bonding agents(NPBA) into the Nitrate Ester Plasticized Polyether(NEPE)propellant could improve the adhesion between filler/matrix interface,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generations of the NEPE propellant with bett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refore,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NPBA on the deformation and damage evolution of the NEPE propellant is fundamental to material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uniaxial tensile and stress relaxation responses of the NEPE propellant with different amounts of NPBA. The damage evolution in terms of interface debonding is further investigated using a cohesive-zone model(CZM).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itial modulus and strength of the NEPE propellant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ing amount of NPBA while the elongation decreases. Meanwhile, the relaxation rate slows down and a higher long-term equilibrium modulus is reached.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analyses indicate that interface debonding and crack propagation along filler-matrix interface are the dominant damage mechanism for the samples with a low amount of NPBA, while damage localization and crack advancement through the matrix are predominant for the ones with a high amount of NPBA. Finally, crosslinking density test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the bonding agent is interfacial rather than due to the overall crosslinking density change of the bind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 propellant Bonding ag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Damage evolution Cohesive-zone model Interface debon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注浆材料的性能与硬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才富 王栋民 +3 位作者 房奎圳 王吉祥 张信龙 陈伟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8-1336,共9页
本文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开发了一种低碳、低成本的固废基注浆材料,系统研究了固废基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XRD、SEM和MIP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硬化机理,并与水泥基注浆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 本文以钢渣、矿渣和脱硫石膏为原料开发了一种低碳、低成本的固废基注浆材料,系统研究了固废基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通过XRD、SEM和MIP等微观测试手段分析了其硬化机理,并与水泥基注浆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水泥相比,固废基胶凝材料提高了注浆材料的工作性能和结石率,富水环境下显著降低了注浆材料的泌水率,但使凝结时间大幅延长。固废基注浆材料的早期强度偏低,后期强度大幅提升,两者均高于堵水用注浆材料28 d强度2.5 MPa的要求。固废基注浆材料水化生成了更多的水化产物钙矾石(AFt)和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二者相互穿插、搭接,填充了内部孔隙,微观结构更加致密,凝胶孔含量增加,孔隙率降低,从而使抗渗性能和力学性能大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基胶凝材料 注浆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降温对复杂装药燃面退移过程中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张艺仪 何允钦 +1 位作者 李文韬 梁国柱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6-206,共11页
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探究三维复杂装药在燃面退移过程中的力学响应以及固化降温对药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药柱处于固化降温阶段和燃面退移阶段的本构模型进行了耦合推导,采用实体造型法燃面退... 固体推进剂的力学性能是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探究三维复杂装药在燃面退移过程中的力学响应以及固化降温对药柱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药柱处于固化降温阶段和燃面退移阶段的本构模型进行了耦合推导,采用实体造型法燃面退移技术耦合结构分析,充分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的参数化建模、预处理、后处理能力,得到了复杂装药在多个物理过程耦合下的力学响应。计算结果表明,某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从零应力温度(75℃)降温到20℃造成的应力应变场对燃面退移过程中药柱的力学响应影响显著,最大应力会增加93.2%,最大应变会增加83.5%。燃面退移过程中,药柱应力应变的最大值随燃烧时间呈整体下降趋势,但会受内弹道性能和结构变化共同影响出现波动。考虑固化降温的最大应力、应变曲线分别比不考虑固化降温的曲线平均高出58.8%,65.2%。总体而言,燃烧过程中药柱的力学响应会受燃面拓扑结构影响,固化降温的影响使燃面退移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始终大于不考虑固化降温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粘弹性力学 固化降温 燃面退移 装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聚醚黏合剂的柔性链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彭肖玥 王宇 +3 位作者 孙倩 王亚 李雅楠 郑文芳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11,共14页
含能聚醚黏合剂作为推进剂的骨架和基体,是促进推进剂的能量水平、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不断改善的基础。然而,聚醚中的极性含能基团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降低了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制约了高能固体推进剂的发展。对含能... 含能聚醚黏合剂作为推进剂的骨架和基体,是促进推进剂的能量水平、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不断改善的基础。然而,聚醚中的极性含能基团阻碍了分子链的运动,降低了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导致力学性能下降,制约了高能固体推进剂的发展。对含能聚醚进行共聚改性,引入柔性链段提高柔顺性是获得结构多样、性能可调聚醚的有效方法。本研究介绍了近年来含能聚醚引入不同类型的柔性链段,从主链柔性链段、侧链柔性链段两个角度展开综述,阐释其对含能聚醚黏合剂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的影响,并对含能聚醚黏合剂的柔性链结构设计研究进行了展望,为设计开发新型含能黏合剂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类黏合剂 高分子链 柔顺性 固体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性大分子键合剂的合成与性能
6
作者 蓝相涛 张平安 +1 位作者 袁剑民 邓剑如 《含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29-835,共7页
为实现中性大分子键合剂结构的均一性并提升其综合性能,设计合成新型单体丙烯酸氰乙酯(CEA),通过与丙烯酸羟乙酯(HEA)自由基共聚制备了新型中性大分子键合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 为实现中性大分子键合剂结构的均一性并提升其综合性能,设计合成新型单体丙烯酸氰乙酯(CEA),通过与丙烯酸羟乙酯(HEA)自由基共聚制备了新型中性大分子键合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测定了羟值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将键合剂应用于NEPE高能推进剂配方,考察了它对工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EA与HEA聚合活性匹配,聚合过程无需控制投料方式即可获得结构均一的共聚物。相较于传统中性键合剂,该键合剂使推进剂药浆屈服值和表观粘度分别降低至74.4 Pa与337 Pa·s,显著改善工艺性能,固化后药柱拉伸强度(0.98 MPa)与断裂伸长率(70.1%)分别提升22.5%与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推进剂 中性键合剂 自由基共聚 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用生物炭火山灰活性研究综述
7
作者 余沁昕 刘问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43-1254,共12页
生物炭是一种生态的负碳材料,将其适量添入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但生物炭能否作为混凝土用火山灰质材料及生物炭是否具有火山灰活性尚存在争议。对此,本文对生物炭火山灰活性、生物炭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及生物炭... 生物炭是一种生态的负碳材料,将其适量添入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但生物炭能否作为混凝土用火山灰质材料及生物炭是否具有火山灰活性尚存在争议。对此,本文对生物炭火山灰活性、生物炭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及生物炭火山灰活性提高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文献调研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生物炭具有火山灰活性,且其火山灰活性不受烧失量影响,而活性SiO2含量是生物炭火山灰活性的决定因素;高的生物炭火山灰活性可以促进火山灰反应和水化反应,对混凝土抗压强度产生有利影响;控制热解温度和磨细处理有助于提高生物炭的火山灰活性,但活化处理对生物炭火山灰活性影响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混凝土 农林固废 生物质材料 火山灰活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矸石基全固废胶凝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8
作者 陈明志 顾晓薇 +3 位作者 孙一硕 韩长赫 邢峻嘉 张怡臻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5-329,共5页
为了实现煤矸石等固废的大规模、高效综合利用,并降低胶凝材料的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选用典型碱性固废电石渣、SDS干法脱硫灰为固体激发剂,以S95级高炉矿渣、煅烧煤矸石粉为前驱体,基于各固废的成分特点和地聚物胶凝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理论... 为了实现煤矸石等固废的大规模、高效综合利用,并降低胶凝材料的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选用典型碱性固废电石渣、SDS干法脱硫灰为固体激发剂,以S95级高炉矿渣、煅烧煤矸石粉为前驱体,基于各固废的成分特点和地聚物胶凝材料的配合比设计理论,制备了一种新型全固废胶凝材料,并讨论了煅烧煤矸石粉和高炉矿渣掺量对砂浆的流动性能、砂浆试件的力学性能和胶凝材料的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煅烧煤矸石粉中含有大量的粘土质材料,随着其掺量的增大,砂浆的需水量逐渐增大、流动性逐渐降低;砂浆试件7 d的抗压强度呈下降趋势、28 d的抗压强度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煅烧煤矸石粉掺量为20%时28 d的抗压强度达到峰值。水化产物性能分析表明,在煅烧煤矸石粉掺量为20%时,净浆试件中产生的水化硅酸钙最多,微观结构最致密,标准砂浆试件28 d的抗压强度达44.7 MPa,达到P·O 42.5号水泥的强度要求,是一种理想的低碳、低成本绿色水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废胶凝材料 煅烧煤矸石粉 力学性能 水化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固废协同制备磷酸镁水泥研究进展
9
作者 张增起 李思义 +4 位作者 刘晓明 马善亮 邵阳 陈杰 杜伟杰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1207,共17页
我国基建放缓,建筑老化,特种修复材料需求渐长。磷酸镁水泥(MPC)用于修补加固,成本与性能优化是关键。虽已知掺入工业固废可调控MPC成本与性能,且不乏MPC发展综述,但现有综述多聚焦其基础机理与应用,对固废在MPC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反应... 我国基建放缓,建筑老化,特种修复材料需求渐长。磷酸镁水泥(MPC)用于修补加固,成本与性能优化是关键。虽已知掺入工业固废可调控MPC成本与性能,且不乏MPC发展综述,但现有综述多聚焦其基础机理与应用,对固废在MPC体系中的作用机理、反应活性、物理堆积效应及化学键合原理等鲜有报道。本综述创新地从性能和机理两个维度,基于化学键合原理,系统调研固废改性MPC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其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等表现及作用机理,综合评述现状。最后总结现有研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改善MPC性能,降低成本,推动MPC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镁水泥 固废 特种修补材料 快硬早强 力学性能 凝结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激发剂对固废材料及其灌浆料性能的影响
10
作者 张会芳 陈洁 +6 位作者 王磊 李晓辰 李金珠 刘凯宏 曹慧 任泽江 刘哲颖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8-1802,共15页
为了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分别选用盐酸、醋酸和草酸作为酸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微粉进行浸泡激发并制备灌浆料,通过测定灌浆料的力学性能确定酸激发剂的最优激发浓度。将试件分别置于标准养护环境、3%(质量分数)NaCl溶液、3%(质量分... 为了提高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率,分别选用盐酸、醋酸和草酸作为酸激发剂对粉煤灰和矿渣微粉进行浸泡激发并制备灌浆料,通过测定灌浆料的力学性能确定酸激发剂的最优激发浓度。将试件分别置于标准养护环境、3%(质量分数)NaCl溶液、3%(质量分数)Na_(2)SO_(4)溶液、3%(质量分数)NaCl和Na_(2)SO_(4)混合溶液中养护28 d,通过测定试件的抗折强度计算抗蚀系数,结合试件的微观结构综合分析酸激发固废材料后制备的灌浆料在不同腐蚀环境中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经浓度为2.0%(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浸泡激发后,制备的灌浆料试件抗压强度最高,可达64.5 MPa;酸激发粉煤灰和矿渣后制备的灌浆料中石英和钙矾石的含量增加,酸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化反应;经盐酸激发制备的灌浆料试件抵抗Cl-侵蚀的效果最差,能一定程度上抵抗SO_(4)^(2-)侵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激发 固废材料 灌浆料 力学性能 微观机理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腈氧固化体系的固体推进剂老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闫哲 梁涛 +5 位作者 吴勇 纪红峰 郝文豪 傅琳 叶娜 郑国鹏 《固体火箭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7-593,共7页
开展了基于腈氧固化体系的新型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性能研究,探究了该类推进剂在加速老化状态与自然贮存条件下的老化性能变化和贮存安全性。结果表明,该类推进剂在经过50、60、70℃加速老化102 d后,最大抗拉强度分别下降2.7%、6.8%、8.... 开展了基于腈氧固化体系的新型固体推进剂贮存老化性能研究,探究了该类推进剂在加速老化状态与自然贮存条件下的老化性能变化和贮存安全性。结果表明,该类推进剂在经过50、60、70℃加速老化102 d后,最大抗拉强度分别下降2.7%、6.8%、8.2%,最大伸长率分别下降13.10%、12.23%、10.21%;燃速在加速老化试验过程中变化稳定,粘接性能保持良好。推进剂中安定剂MNA在70℃加速老化145 d后仅消耗37.8%,较NEPE推进剂具有更好的贮存安全性。自然条件下贮存10 a后,推进剂物理状态无明显变化,最大伸长率下降12.3%,安定剂MNA含量由0.45%下降至0.41%,具有良好的贮存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氧固化体系 高温加速老化 固体推进剂 力学性能 自然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基固废再生混凝土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李新 孟祥瑞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91-6099,6118,共10页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固废材料选择再生钢渣和碎砖粗骨料,以钢渣取代水泥胶凝材料,碎砖取代混凝土中的碎石,制备了不同钢渣和碎砖取代率的氧化石墨烯基固废再生混凝土,测试了固废材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 以普通硅酸盐水泥P.O 42.5和氧化石墨烯(GO)为原料,固废材料选择再生钢渣和碎砖粗骨料,以钢渣取代水泥胶凝材料,碎砖取代混凝土中的碎石,制备了不同钢渣和碎砖取代率的氧化石墨烯基固废再生混凝土,测试了固废材料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破坏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钢渣取代率20%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41.50和4.50 MPa;碎砖取代率30%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40.40和4.12 MPa。所有试样的破坏形态均为四角棱锥体外形,随着钢渣取代率的增加,裂纹数量减少,碎砖取代率增大后降低了混凝土整体的强度,破损严重。随着钢渣取代率的增加,混凝土的干缩率先降低后增大,钢渣取代率20%的混凝土干缩率最低为85.1×10^(-6);碎砖取代率的增加持续增大了混凝土的干缩率,收缩现象加剧。碎砖和钢渣取代的再生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均随取代率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大,钢渣和碎砖取代率为30%时,两种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均为最低值,分别为1.33×10^(-8)和1.47×10^(-8)c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材料 再生混凝土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干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制备与微观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余舟 何兆益 +3 位作者 唐亮 何盛 肖海鑫 肖懿训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0-97,共8页
硫酸盐类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两种典型的硫酸盐类固废(电解锰渣和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依据电解锰渣、磷石膏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特... 硫酸盐类工业固废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当前中国两种典型的硫酸盐类固废(电解锰渣和磷石膏)堆存量巨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其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刻不容缓。依据电解锰渣、磷石膏两种固体废弃物的特性,利用电解锰渣和磷石膏结合矿渣制备复合胶凝材料,探究了磷石膏和水泥不同掺量对复合胶凝材料硬化体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和EDS分析了硬化体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变化特征,同时对硬化体进行毒性浸出测试。结果表明: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硬化体各龄期强度随着磷石膏掺量增加而减小。复合胶凝材料较优配合比(质量分数)为电解锰渣为50%、磷石膏为20%、矿渣为30%,水泥外掺12%的硬化体28 d抗压强度为27.1 MPa,硫酸盐固废复合胶凝材料的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和钙矾石(AFt)。养护至28 d的硬化体浸出液中可溶性Mn^(2+)、NH_(4)^(+)-N、PO_(4)^(3-)和重金属离子浓度稳定后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类固废 复合胶凝材料 力学性能 水化硬化 毒性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充填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强强 汪浩东 +3 位作者 阴琪翔 赵明翔 姚越 闫宝峰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1-167,174,共8页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 基于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再生资源利用和胶结充填材料性能优化问题,研究了玻璃纤维掺量、长度和养护龄期对煤基固废胶结材料输送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玻璃纤维增强机理。实验结果表明: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坍落度随纤维长度和掺量的增大而减小,但均大于200 mm,满足输送性能要求;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纤维长度的增大呈先增高后降低,随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高的变化规律;当玻璃纤维长度为6 mm、掺量为0.3%时,质量分数为79%的煤基固废胶结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玻璃纤维改性煤基固废胶结材料水化反应后,生成的针状和团状产物填充了材料细小裂隙且附着于纤维表面,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固废 玻璃纤维 胶结材料 充填材料 输送性能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炭灰固碳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熊亚选 尹心成 +4 位作者 药晨华 任静 吴玉庭 张灿灿 丁玉龙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2-72,共11页
为推动“双碳”战略,促进工业固废兰炭灰的低成本消纳,开发新型绿色低碳复合材料,提出在已有的兰炭灰/硝酸钠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基础上,利用兰炭灰进行碳捕捉。对固碳前、后兰炭灰及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兰炭灰碳捕... 为推动“双碳”战略,促进工业固废兰炭灰的低成本消纳,开发新型绿色低碳复合材料,提出在已有的兰炭灰/硝酸钠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基础上,利用兰炭灰进行碳捕捉。对固碳前、后兰炭灰及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兰炭灰碳捕集的最佳条件为气体组分20%CO_(2)/80%N_(2)、通气时间40 min、加热温度650℃;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兰炭灰的固碳率达到29.27%,所制得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固碳兰炭灰/NaNO_(3)的最佳质量比为5:5,在100~380℃储热密度达到288.65 J/g,拥有更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及化学相容性。固碳兰炭灰作为骨架材料制备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为工业固废兰炭灰的资源化利用和碳排放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骨架材料 复合材料 储热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颗粒形貌对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影响的有限元数值分析
16
作者 张文宇 魏乐 +3 位作者 庞维强 刘殊远 白帅帅 胡松启 《固体火箭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0-850,共11页
填充颗粒的形貌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考虑相界面和颗粒形貌的影响,在细观层次上建立了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计算模型,通过引入内聚力模型(CZM),研究了混合颗粒形状、混合颗粒粒度级配以及不规则填充颗粒等细观颗... 填充颗粒的形貌对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考虑相界面和颗粒形貌的影响,在细观层次上建立了代表性体积单元(RVE)计算模型,通过引入内聚力模型(CZM),研究了混合颗粒形状、混合颗粒粒度级配以及不规则填充颗粒等细观颗粒形貌因素对复合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模型填充颗粒均为粒径150μm的小颗粒时,填充形貌对其力学性能影响很小,而填充颗粒为粒径290~420μm的大颗粒时,颗粒越圆润,其界面处更容易发生“脱湿”损伤,导致其力学性能明显下降;在具有相同大颗粒圆形填充物时,小颗粒形貌对初始模量影响较大,若小颗粒长径比由1增大到2,其初始弹性模量减小,而最大抗拉强度变化较小;而在具有相同椭圆形大颗粒填充物时,具有圆形小颗粒填充物的最大抗拉强度更大;多边形填充颗粒模型与圆形填充颗粒模型界面失效模式有所不同,前者力学性能明显高于后者。因此,当细观填充颗粒形貌差异较大时,推进剂力学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形貌 复合固体推进剂 细观结构 界面脱湿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推进剂断裂与裂纹扩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瀚文 吕玺 +3 位作者 付小龙 王江宁 石拉 孟赛钦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7-869,I0001,共14页
为了研究固体推进剂的断裂性能和裂纹扩展机理,介绍了固体推进剂断裂及裂纹扩展的理论研究和常见数值仿真方法,指出扩展有限元法(XFEM)和内聚力模型(CZM)是模拟固体推进剂断裂最常见的数值仿真方法;总结了固体推进剂断裂特性的影响因素... 为了研究固体推进剂的断裂性能和裂纹扩展机理,介绍了固体推进剂断裂及裂纹扩展的理论研究和常见数值仿真方法,指出扩展有限元法(XFEM)和内聚力模型(CZM)是模拟固体推进剂断裂最常见的数值仿真方法;总结了固体推进剂断裂特性的影响因素,对固体推进剂界面脱湿机理试验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中,相较于裂纹尺寸和加载速率,温度、老化和围压3种因素可以改变固体推进剂的裂纹扩展机理。最后对固体推进剂断裂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考虑热力耦合影响因素的动态断裂研究、燃烧环境下的断裂性能研究、实现动态加载下全过程的实时细观观测和数值仿真方法的更新是未来固体推进剂断裂与裂纹扩展研究的重点。附参考文献73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固体推进剂 断裂特性 裂纹扩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NaOH/Na_(2)SiO_(3)激发矿粉/粉煤灰-炉渣基注浆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先杰 朱志敬 +3 位作者 王孟 白继文 陈孟军 刘人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8-637,共10页
以矿粉和粉煤灰-炉渣作为前驱体,其中粉煤灰、炉渣以质量比4:1共同粉磨制备前驱体之一,以NaOH和Na_(2)SiO_(3)配制模数为1.2的固体激发剂,制备碱激发注浆材料。研究粉煤灰-炉渣的掺量、激发剂的掺量(以Na_(2)O计)对注浆材料工作性能和... 以矿粉和粉煤灰-炉渣作为前驱体,其中粉煤灰、炉渣以质量比4:1共同粉磨制备前驱体之一,以NaOH和Na_(2)SiO_(3)配制模数为1.2的固体激发剂,制备碱激发注浆材料。研究粉煤灰-炉渣的掺量、激发剂的掺量(以Na_(2)O计)对注浆材料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分析(EDS)对水化产物进行物理化学表征,使用核磁共振分析注浆材料孔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炉渣掺量为50%的注浆材料的28 d最大抗压强度达31.25 MPa。水化产物主要为C-A-S-H凝胶,浆液结石体内部孔隙主要为胶凝孔(孔径<10 nm)和过渡孔(孔径为[10~100) nm),占比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炉渣 粉煤灰 固体激发剂 碱激发注浆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浇铸工艺仿真及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胜婷 庞维强 +2 位作者 南风强 邓重清 刘其闽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37-944,I0004,共9页
为了研究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浇铸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建立了推进剂药浆流动过程的本构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HTPB复合推进剂药浆浇铸工艺进行仿真,通过实验验证了仿... 为了研究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浇铸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HTPB复合固体推进剂药浆流变性能建立了推进剂药浆流动过程的本构模型;利用有限元软件对HTPB复合推进剂药浆浇铸工艺进行仿真,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并对该推进剂药浆浇铸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最佳浇铸工艺参数。结果表明,HTPB推进剂是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其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降低;实验与仿真对比后的气孔率及浇铸时间误差分别为12.5%和11.25%;其中,温度对浇铸时间的影响最明显,真空度对气孔率影响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力学 复合固体推进剂 流变性能 本构模型 工艺仿真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洪侨亨 贺雄飞 +2 位作者 张明朗 唐刚 黄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626,共10页
以典型固废矿渣微粉、粉煤灰、硅灰为原料制备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采用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开展了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增大碱激发剂模数,减小其掺量,则浆液抗压强度下降;水胶比、膨水比对浆液... 以典型固废矿渣微粉、粉煤灰、硅灰为原料制备固废基盾构惰性同步注浆材料,采用六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开展了注浆材料力学性能及抗水分散性的试验研究。结果发现:增大碱激发剂模数,减小其掺量,则浆液抗压强度下降;水胶比、膨水比对浆液抗动水冲刷能力的影响较大;碱激发剂掺量和水胶比是影响浆液水陆强度比的主要因素。根据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和综合性能平衡,确定了注浆材料的优选配合比:水胶比1.00,胶砂比0.45,膨水比0.35,减水剂掺量1.5%(质量分数),碱激发剂模数1.6,碱激发剂掺量20%(质量分数),此时注浆材料28 d抗压强度为13.02 MPa,水陆强度比为80.83%,3 h动水冲刷质量损失率为5.62%;并开展了稠度、凝结时间、泌水率和结石率等性能试验,测试指标均达到了活性浆液的要求。以上研究为工业固废在盾构注浆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固废 注浆材料 惰性浆液 正交试验 力学性能 抗水分散性 极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