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声触诊组织量化超声技术无创评价肝纤维化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军 庄磊 +2 位作者 吴燕 王佩佩 董珊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86-489,共4页
研究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使用西门子(ACUSON S 2000)超声成像系统的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检测158例受检者(病理证实的无肝硬化的乙肝患者68例,肝硬化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肝右叶的横向剪切波速,结果显示:3组... 研究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评价肝纤维化的应用价值,使用西门子(ACUSON S 2000)超声成像系统的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检测158例受检者(病理证实的无肝硬化的乙肝患者68例,肝硬化患者4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肝右叶的横向剪切波速,结果显示:3组受检者的肝右叶感兴趣区横向剪切波速经统计学检验F值为4.83,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随着慢性肝病程度的加重,横向剪切波速增加,两者有一定相关性,表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可无创反映肝组织的弹性硬度,间接评估肝纤维化,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声脉冲辐射力超声技术 无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超声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军 袁美芹 +3 位作者 李文肖 杜婷婷 童瑾 芦桂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615-2617,共3页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以甲状腺结节(长径>1 cm)收入院患者94例,均进行常规超声及VTQ检查,并行甲状腺切除...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以甲状腺结节(长径>1 cm)收入院患者94例,均进行常规超声及VTQ检查,并行甲状腺切除术,经病理确诊。常规超声采用半定量评分法;VTQ定量测定结节内剪切波速度(SWV),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常规超声与VTQ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效能。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分别为80.4%(41/51)、81.4%(35/43)、80.9%(76/94)。甲状腺恶性结节SWV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3.29±1.20)m/s与(1.98±0.45)m/s〕(t=-6.813,P<0.001)。以SWV=2.75 m/s为截断值,VTQ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正确率分别为92.2%(47/51)、88.4%(38/43)、90.4%(85/94)。常规超声与VTQ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4、0.9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76,P<0.001)。结论常规超声与VTQ均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VTQ明显优于常规超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 诊断 鉴别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及超声造影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 被引量:26
3
作者 柯珂 张群霞 王志刚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7-29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及CEU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患者69个结节均于术前进行TI-RADS分类、CEUS,观察并分析其CEUS表现。采用VTQ测定结节剪切波速度(SWV),绘...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及CEU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6例患者69个结节均于术前进行TI-RADS分类、CEUS,观察并分析其CEUS表现。采用VTQ测定结节剪切波速度(SWV),绘制ROC曲线获得SWV的曲线下面积及最佳临界值。计算3种方法单独及两两联合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 69个甲状腺结节中,良性37个,恶性32个。3种方法单独诊断时,VTQ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最高[87.50%(28/32)],CEUS特异度最高[91.89%(34/37)],两两联合应用时,VTQ和CEUS联合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最高[93.75(30/32)]。SWV以2.55 m/s为最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P<0.01)。结论 3种方法均对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有一定价值,VTQ联合CEUS的敏感度最高,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可靠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 声触诊组织量化 造影剂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对乳腺癌诊断的局限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栾丽娜 吴蓉 +2 位作者 徐光 刘卉 赵丽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相关特征,阐明临床应用VTQ技术评价乳腺癌的潜在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集的1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 目的分析声触诊组织定量(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技术诊断乳腺癌的相关特征,阐明临床应用VTQ技术评价乳腺癌的潜在误诊原因。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集的1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VTQ检查。以VTQ检查中乳腺病灶剪切波速度(SWV)为7.303 m/s作为良/恶性占位的诊断截断值。比较36例误诊患者和116例正确诊断患者的相关特征。采用χ2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52例乳腺癌患者中,浸润性癌142例,导管内癌10例。142例浸润性癌中,误诊27例(SWV<7.303 m/s)。10例导管内癌中,误诊9例(SWV<7.303 m/s)。导管内癌(9/10)相对于浸润性癌(27/142)更易被误诊为良性肿块(P<0.01)。浸润性癌的各项特征分析发现:肿块最大直径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误诊有明显相关性,而患者年龄、肿块深度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误诊无显著差异。结论应用VTQ技术评价乳腺癌,导管内癌相对于浸润性癌更易被误诊为良性肿块,肿块最大直径与浸润性乳腺癌的误诊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触诊组织定量 乳腺癌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