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87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R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郭丽峰 刘宏新 +2 位作者 刘钗 公维佳 尚家杰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6期115-118,123,共5页
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受限于设备昂贵、实践机会不足,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方向,需要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该研究探讨VR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 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教学受限于设备昂贵、实践机会不足,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课程思政作为高等教育改革方向,需要融入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该研究探讨VR技术在农业机械化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通过虚拟仿真农机博览馆、翻转课堂、远程实验等,探索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采用对比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VR教学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VR教学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深入理解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国家战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工匠精神。相比传统教学,VR技术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更有助于课程思政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技术 农业机械化专业 课程思政 虚拟仿真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的手术室新护士技能培训实践
2
作者 孔娜 张云 +4 位作者 杨岩岩 张聚 苗成琼 王静 杨翠丽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1-56,共6页
目的 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技能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按入科时间将64名轮转手术室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科的3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入科的33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技能培训在手术室新护士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按入科时间将64名轮转手术室的新护士分为两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入科的31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2023年7月至2024年3月入科的33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技能操作培训,观察组采用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技能操作成绩、新护士转型冲击评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培训满意度,使用累积和分析法绘制每项操作总体学习曲线,比较两组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结果 观察组技能操作成绩、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培训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新护士转型冲击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掌握每项操作的最小操作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吉布斯反思循环联合VR全景视频培训能提升新护士技能水平及其自主学习能力,使新护士更快适应手术室特殊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新护士 技能培训 吉布斯反思循环 虚拟现实 转型冲击 自我导向学习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与VR的高职机电类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建峰 张雅美 +1 位作者 王灿运 禹静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面向装备制造领域,分析职业院校在机电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设备更新缓慢、工位数不足、采购维护成本高,对多样性工艺、流程、场景适应性差等诸多不足,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设计方案。对装备制造产线设备进行... 面向装备制造领域,分析职业院校在机电类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设备更新缓慢、工位数不足、采购维护成本高,对多样性工艺、流程、场景适应性差等诸多不足,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出虚实融合的实训教学设计方案。对装备制造产线设备进行数字化孪生设计,搭建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以专业核心课程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为例,应用数字孪生与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虚实融合的课程实训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新方案的实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升教学效果,为数智化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虚拟现实 虚实融合 实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效果认知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丁超 张向轲 +2 位作者 王琨 宋紫薇 郭晓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教育频率、教育方式...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教育频率、教育方式、个体主动性、内容趣味性以及过程舒适性是影响施工安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VR+讲授”的混合模式是试验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但使用VR技术仍需要人员辅助;教育频率的最佳周期建议≤30天;趣味性、舒适性和教育效果呈显著正相关,但结合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应用中,舒适性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技术 施工安全教育 教育效果 认知试验 结构方程模型(SEM)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AR技术在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脉络 被引量:3
5
作者 李雪珂 姚远 《丝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56,共14页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日益显著。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梳理AR/VR技术在国内外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前沿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AR和VR技术在国内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 随着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在服装领域的应用日益显著。本文借助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梳理AR/VR技术在国内外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脉络、前沿和趋势。研究结果表明,AR和VR技术在国内服装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与内涵、虚拟服装的展示与应用,以及历史服饰文化遗产数字化复原等方面。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更多关注深度学习与系统架构、计算机与图像处理技术的升级。未来,集成新兴技术和智能化应用,推动服装行业可持续发展和数智化转型将是中国服装领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服装 vr技术 AR技术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发展脉络 智能时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文献VR体验中的用户信息需求类型与信息获取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琦 罗泽阳 张鹏翼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1,共7页
VR技术能对古文献进行还原和再创作,创造沉浸式体验,激发大众兴趣,有利于古文献的普及和推广。理解用户在古文献VR体验中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行为能为这类体验的设计提供指导。文章基于《古籍寻游记》VR应用,探索用户在古文献VR体验中... VR技术能对古文献进行还原和再创作,创造沉浸式体验,激发大众兴趣,有利于古文献的普及和推广。理解用户在古文献VR体验中的信息需求与信息获取行为能为这类体验的设计提供指导。文章基于《古籍寻游记》VR应用,探索用户在古文献VR体验中的信息需求类型,以及VR体验中多感官通道、情节结构、设备交互等设计要素如何影响用户的信息获取。研究发现:除古文献或人物本身信息外,用户还对古文献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以及现状产生信息需求;多感官通道的结合可以促进信息获取,但也会互相干扰;情节结构设计和设备交互上的问题也会对用户信息获取造成阻碍。文章从内容和交互层面提出古文献VR体验的具体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古籍 信息行为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训练对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神经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昌思琴 黄辰 +1 位作者 戴元富 蒋长好 《心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2-335,共14页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是痴呆的高危人群,然而其大脑仍具有可塑性。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的训练干预有助于延缓MCI向痴呆的进展。VR训练能够改善MCI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特别是记忆、注...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老年人是痴呆的高危人群,然而其大脑仍具有可塑性。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的训练干预有助于延缓MCI向痴呆的进展。VR训练能够改善MCI老年人的整体认知功能,特别是记忆、注意和执行功能,其干预效果受到沉浸程度、训练形式和任务内容等因素的影响。VR训练提高了MCI老年人大脑神经的活动效率,表现为相关脑区激活程度的变化以及脑区间连通性的提高。VR训练有望成为MCI老年人认知改善的补充方法,未来研究应明确VR干预的量效关系,关注其长期效应,并深入探索VR训练改善MCI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潜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轻度认知障碍 老年人 认知功能 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BTA-CRM的客舱锂电池火灾VR演练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吴煜 杨萌 张青松 《消防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8-96,102,共10页
为提升客舱机组人员的锂电池火灾应急处置能力,解决常规锂电池火灾演练情景单一固定、多人协同不易实现、能力评估主观等问题,利用VR技术,开发了“教学考评”的客舱锂电池应急演练平台,实现了无脚本、全流程、可测评、多人协同的功能。... 为提升客舱机组人员的锂电池火灾应急处置能力,解决常规锂电池火灾演练情景单一固定、多人协同不易实现、能力评估主观等问题,利用VR技术,开发了“教学考评”的客舱锂电池应急演练平台,实现了无脚本、全流程、可测评、多人协同的功能。首先,提出机组胜任能力模型,设计平台的演练需求、功能框架及评估维度;其次,采用Untiy3D引擎和3Dmax实现平台场景、人物和任务等的系统开发及火焰烟雾的效果渲染;然后,实现软件系统的模块化开发,并与硬件系统链接,完成网络数据传输系统的集成;最后,以客舱行李架和座椅锂电池火灾事件为例,邀请航司学员分组协作进行全过程演练和验证。结果表明:演练平台能够实现功能设计的锂电池应急演练任务,支持多人协同的无脚本演练,并进行全过程测评,有助于客舱机组人员提高团队配合,提升锂电池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航客舱 虚拟现实 锂电池 CBTA-CRM 演练平台 应急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3D和VR的无人机虚拟飞行系统
9
作者 张普丞 张锐 袁得春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88,共4页
基于Unity3D引擎,构建了1︰1高精度的无人机飞行场景及四旋翼无人机模型。通过设计PID控制器,精准调控无人机的姿态--包括沿水平轴的俯仰运动、绕纵轴的滚转动作,以及绕垂直轴的偏航摆动。开发过程中,对控制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校,确保模... 基于Unity3D引擎,构建了1︰1高精度的无人机飞行场景及四旋翼无人机模型。通过设计PID控制器,精准调控无人机的姿态--包括沿水平轴的俯仰运动、绕纵轴的滚转动作,以及绕垂直轴的偏航摆动。开发过程中,对控制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校,确保模拟场景中无人机的响应机制与行为表现高度逼近真实无人机的运行逻辑。最终将模拟系统适配至虚拟现实(VR)平台,使用户在沉浸式环境中与系统交互,获得近乎等同于操控真实无人机的体验,实现虚拟操作与现实感知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TY3D 虚拟现实技术 无人机飞手考级 虚拟仿真 四旋翼无人机 无人机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文化遗产知识传播的百戏俑VR体验系统
10
作者 徐锦宁 温超 +3 位作者 耿国华 唐勇博 刘丹 赵炜祎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在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生动反映了秦代百戏艺术等宫廷娱乐活动及百戏艺人形象,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民族精神与血脉。在秦陵K9901陪葬坑出土的百戏俑,生动反映了秦代百戏艺术等宫廷娱乐活动及百戏艺人形象,为后人了解秦代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具有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当前已有秦俑数字化工作主要围绕兵马俑陪葬坑及文物展开,鲜有以百戏俑为对象的数字化研究与实践。该文旨在针对百戏俑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对秦百戏俑的知识传播与体验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对百戏俑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和加工,通过基于人工势场的重定向行走和基于球体相交的碰撞检测算法,引导用户在VR环境中的运动,实现了复杂交互动作的实时与精确反馈;其次,采用基于学习的渐进式设计方法,搭建了秦百戏俑VR体验系统;最后,结合技术接受与使用统一理论(UTAUT)模型和用户行为倾向,从知识传播效果(KDR)、有用性(PE)、易用性(EE)3个方面对百戏俑VR与传统传播方式(纪录片和网页)进行比较研究,并对用户体验数据及其差异性等做分析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式相比,百戏俑VR体验系统显著提高了用户的学习动机和探索意愿,增强了受众对百戏俑文化遗产的知识体验,为面向年轻群体的文化遗产知识传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百戏俑 文化遗产知识传播 人工势场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AM-FAHP模糊综合评价的VR节奏运动应用可用性研究
11
作者 张世春 王丽君 邢子钰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21-230,共10页
目的为了提高VR节奏运动应用的可用性水平和用户体验满意度。方法通过建立TAM技术接受模型与可用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立可用性的评价原则,使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VR节奏运动应用可用性评价体系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选择代表性应用... 目的为了提高VR节奏运动应用的可用性水平和用户体验满意度。方法通过建立TAM技术接受模型与可用性之间的映射关系,确立可用性的评价原则,使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VR节奏运动应用可用性评价体系并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值。选择代表性应用进行实例应用,收集用户体验反馈并结合隶属度的定量化处理开展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运动消耗量、技能学习、情绪调节、用户运动反馈、用户愉悦感和用户沉浸感是VR节奏运动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几项指标。其中,节奏性的互动设计结合适度运动消耗,在可用性上表现优异,可以满足用户的心理和使用需求。通过调节情绪和高度沉浸的交互,极大地增强了用户愉悦感,从而提高了用户满意度。结论研究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能够对VR节奏运动应用的可用性进行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估,发现其中的可用性问题,为提高应用的用户体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节奏运动 可用性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S+VR的市域列车火灾疏散行为研究
12
作者 涂健垚 彭博哲子 +1 位作者 李潇 李朝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79-2790,共12页
市域列车人员密度高,火灾荷载大,通风条件差,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问题不容小视。为探究市域列车火灾的人员疏散规律及烟气蔓延规律,确保乘客的疏散安全,针对上海市域C型列车开展火灾数值模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实验研究... 市域列车人员密度高,火灾荷载大,通风条件差,火灾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问题不容小视。为探究市域列车火灾的人员疏散规律及烟气蔓延规律,确保乘客的疏散安全,针对上海市域C型列车开展火灾数值模拟和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实验研究。运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ire dynamics software, FDS),建立列车三维仿真模型,对车厢内温度和能见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根据FDS计算结果,建立“人”“灾”“车”耦合的虚拟现实列车疏散系统,开发VR原地踏步前进技术和空间追踪技术,降低参与者的晕动感,提升VR环境的沉浸感。随机选取104名在校学生开展VR实验,记录参与者的疏散时间和出口选择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0 s时,着火车厢温度已经达到60℃,其他车厢温度维持在30℃以内;50 s时,烟气已经充满着火车厢;性别对疏散时间没有显著影响,疏散经历对疏散时间有显著影响。有疏散经历的乘客比没有疏散经历的乘客疏散时间快7~8 s;大部分乘客选择从着火车厢的4号和5号出口疏散。相较于距离火源最近,最危险的6号出口,女性以及有疏散经历的人员更愿意从3号出口和4号出口逃离;生态效度评估的结果显示,虚拟现实环境逼真,实验结果可靠。现实生活中出现类似场景时,参与者会做出相同反应。研究结果为铁路运营部门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乘客疏散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列车 火灾疏散 数值模拟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R中基于改进SIFT特征匹配的手势检测与跟踪
13
作者 苏琳 邹静 许媚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90,共8页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自然人机交互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手势识别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求高度的准确性,还必须保证实时响应,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流畅的交互体验.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手势检... 随着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自然人机交互的需求日益增长,其中手势识别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要求高度的准确性,还必须保证实时响应,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流畅的交互体验.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手势检测与跟踪方法,该方法基于改进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特征匹配技术,专门针对VR环境中的手势识别进行了优化.首先,本文对SIFT算法进行了深入的改进,通过引入先进的描述子来增强特征的区分度,这使得算法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手势的关键特征.然后,为了进一步提升匹配的准确性,我们精心设计了特征匹配策略,优化了特征点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了在复杂场景下也能实现高效匹配.最后,针对实时性的需求,本文开发了一套算法优化策略,通过调整算法流程和计算方式,确保了算法即使在动态和多变的环境中也能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从而满足了实时手势跟踪的应用需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为0.926,表现出了优异的预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手势检测 改进SIFT算法 特征匹配 人机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煤矿灾害应急培训系统开发
14
作者 魏晓 刘雄 +1 位作者 孙云川 蒋旭刚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9-198,共10页
为了克服煤矿传统应急培训方式效果不佳、缺乏针对性、即时反馈性和多人协同应急处置逃生训练难以实现的问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包括灾害体验、煤矿灾害应急教学、隐患与灾情判识、协同逃生训练、自救互救训练和综合考核评价6个子... 为了克服煤矿传统应急培训方式效果不佳、缺乏针对性、即时反馈性和多人协同应急处置逃生训练难以实现的问题,基于虚拟仿真技术开发了包括灾害体验、煤矿灾害应急教学、隐患与灾情判识、协同逃生训练、自救互救训练和综合考核评价6个子系统的矿井灾害应急培训系统功能框架。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3Ds Max三维建模软件和Unity 3D游戏引擎建立了矿井灾害虚拟场景,通过C#语言脚本编程和基于HTC VIVE头盔和VR跑步机设备实现学员与矿井灾害虚拟场景的交互,从而完成系统的开发,并对学员进行灾害现场逃生测试,完成培训平台的效果评估。结果表明,首次测试中虚拟培训组、传统课堂组和自主学习组的学员逃生平均用时265.3、455.3、561.5 s,虚拟培训组逃生速度显著快于其他2组;第二次测试中3组时间分别降至191.6、355.3、451.1 s,逃生用时均值均有改善,但虚拟组最优;在逃生过程出现错误次数均值上,虚拟培训组、传统课堂组、自主学习组分别从2.42、7.08、10.41次减至0.41、3.24、5.82次,表明虚拟仿真培训方式可显著提升避灾逃生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培训 vr培训系统 模拟训练 灾害虚拟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展技术接受模型的博物馆VR展览用户体验研究
15
作者 李佳 姚翔翔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0-261,共12页
目的“虚拟现实(VR)”是当代博物馆为提升其竞争力而普遍采用的数字展览技术之一,然而哪些因素会影响博物馆VR展览的用户体验有待厘清。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构建包含8个潜变量的研究模型;基于此扩展TAM模型设计调查问卷... 目的“虚拟现实(VR)”是当代博物馆为提升其竞争力而普遍采用的数字展览技术之一,然而哪些因素会影响博物馆VR展览的用户体验有待厘清。方法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理论,构建包含8个潜变量的研究模型;基于此扩展TAM模型设计调查问卷对受测者进行测试,最终收集160份有效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研究模型的收敛效度、区别效度进行验证,并对模型中提出的假设进行验证。结果互动性、沉浸性与临场感,是影响用户对博物馆VR展览感知有用性、易用性与享乐体验的主要因素,并会进一步促进用户使用此类技术,还会也影响他们前往博物馆实地参观的意愿;但VR展览互动性对用户感知易用性没有正向影响,沉浸性只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且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同样没有正向影响。结论以VR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博物馆展览体验。通过理解影响博物馆VR展览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及其关系,可确保最新技术发挥积极价值,这对博物馆在数字化时代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虚拟现实展览 技术接受模型(TAM) 用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ity与VR的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设计与开发
16
作者 宋雪 吕希奎 +1 位作者 张栢瑞 聂良涛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3,共8页
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以提高施工安全性为目的,设计开发了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首先,根据桥梁施工布局平面图,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完成施工场地各功能区模... 针对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以提高施工安全性为目的,设计开发了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实现施工过程可视化、数字化管理。首先,根据桥梁施工布局平面图,采用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完成施工场地各功能区模型的构建和整合,建立整体工区BIM模型;其次,基于Unity3D平台,利用地形编辑器、生态系统插件、粒子系统等工具,建立桥梁施工三维地形场景;最后,采用FBX数据交换格式,将工区BIM模型与三维地形场景在Unity3D平台中实现模型集成,构建完整的桥梁施工仿真场景。以场景模型为基础,使用JavaScript编程语言、Vue.js框架和MySQL数据库技术开发桥梁施工安全仿真系统,实现工程信息集成、设备集成、人员管理、三维场景漫游、施工过程模拟、VR沉浸式施工安全仿真等功能。以某轻轨项目高架桥工程为依托,将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利用HTC Vive头戴式VR(Virtual Reality)设备的触碰交互和射线交互技术,在虚拟桥梁施工场景中实现沉浸式VR体验。实践证明,系统可以直观地呈现桥梁施工过程中的物体打击、触电事故、高空坠落、机械伤害4种主要安全隐患事故,通过VR技术使施工人员能够预先演练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为人员培训、保障安全施工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系统开发 施工安全仿真 虚拟现实技术 沉浸式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VR水牛科普展览馆的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徐艺铟 黄加祥 +3 位作者 文信旺 郑威 陈飞旭 文崇利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7期125-130,共6页
水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资源之一,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促进水牛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在展览展示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VR展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展览形态,以其沉浸式的体验方式和突破时空限... 水牛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资源之一,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促进水牛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虚拟现实(VR)技术在展览展示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VR展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展览形态,以其沉浸式的体验方式和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正在逐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该文通过探讨VR水牛科普展览馆的设计与实现,将虚拟展览馆微信小程序与线下展馆相结合,打造一个丰富、灵动、有趣的科普平台,推动水牛产业和水牛科普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虚拟现实(vr) 展览馆 微信小程序 科普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VR-眼动的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视觉注意与搜索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霞忠 石博元 +1 位作者 陈云 胡其林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7-1095,共9页
为探究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视觉注意与搜索特征,提升识别绩效水平,融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眼动追踪技术,开展VR施工场景内的隐患识别试验,收集不同隐患识别经验群体的眼动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累计注视时间、注视百分... 为探究施工现场隐患识别视觉注意与搜索特征,提升识别绩效水平,融合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眼动追踪技术,开展VR施工场景内的隐患识别试验,收集不同隐患识别经验群体的眼动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累计注视时间、注视百分比等眼动指标的差异性,揭示隐患识别经验与注意力资源分配方式的内在联系;基于眼动轨迹匹配法,聚类首次视觉搜索轨迹,结合施工现场空间布局,探究隐患识别经验影响下搜索习惯的差异。结果表明:经验知识水平对隐患识别绩效具备驱动作用,但隐患专业度过低则会弱化经验知识的效果;被试的注意资源大多集中于具有视觉显著性特征的无关要素,仅有小部分分配于隐患,然而,具有较高经验知识水平的被试对隐患信息更加敏感,分配于隐患的注意资源占比更高;相较于新手组同一区域多次重复的搜索习惯,专家组大多采用某一区域的详细搜索再切换到下一区域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会工程 隐患识别 虚拟现实(vr) 眼动试验 识别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看房及网络大数据的住宅活荷载建模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隽 窦凯 +2 位作者 徐迟 吴文瀚 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92-1500,共9页
活荷载取值是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础,样本采集又是荷载建模的关键。针对传统的抽样采集、入户称重的研究方式存在的入户难、称重难、效率低和样本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房产中介平台开放的全景虚拟(virtual reality,VR)看房方式及... 活荷载取值是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的基础,样本采集又是荷载建模的关键。针对传统的抽样采集、入户称重的研究方式存在的入户难、称重难、效率低和样本少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房产中介平台开放的全景虚拟(virtual reality,VR)看房方式及网络大数据研究住宅持久性活荷载的方式。首先,利用VR看房获得房间尺寸、室内物品类型及数量等数据,再通过网络爬虫从互联网大数据资源中获得物品重量,实现非称重方式的活荷载调查。采用该方法调查了9座城市的4676个住宅房间样本(总面积近75000m2),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与荷载组合得到了住宅活荷载标准值,并与现行规范建议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任意时点持久性活荷载标准差显著增大,不同城市活荷载变动时间均值不同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VR系统结合网络大数据可以实现高效、便捷的住宅活荷载调查,形成一种全新的活荷载研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荷载 vr(virtual reality)看房 大数据 荷载规范 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in Acoustic-Fuze Design
20
作者 鲁强 骆清铭 +1 位作者 曾绍群 石定河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共4页
研究复杂的雷弹声引信系统,采用传统的仿真方法往往难窥系统全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人机和谐的仿真环境为研究人员创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启发设计构思、辅助系统测试和评估。本文介绍了声引信虚拟现实系统(AFVRS)是基于PC和局域... 研究复杂的雷弹声引信系统,采用传统的仿真方法往往难窥系统全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人机和谐的仿真环境为研究人员创建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从而启发设计构思、辅助系统测试和评估。本文介绍了声引信虚拟现实系统(AFVRS)是基于PC和局域网(LAN)的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 系统仿真 声引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