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气候室与虚拟现实环境下景观感知与评价的实验设计
1
作者 李丽 张子宣 +4 位作者 赵辉辉 庞玥 苏展勇 李元奎 林卫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3,共10页
传统景观感知与评价通常受限于实际气象条件,研究景观感知与评价时往往淡化温湿度的影响,仅讨论特定物理环境下的问题。为全面系统地对景观感知与评价进行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气候室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景观感知与评价实验设计。... 传统景观感知与评价通常受限于实际气象条件,研究景观感知与评价时往往淡化温湿度的影响,仅讨论特定物理环境下的问题。为全面系统地对景观感知与评价进行研究,文章提出了一种结合人工气候室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景观感知与评价实验设计。该方法通过人工气候室模拟自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太阳辐射和风速等物理参数,同时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复现自然场景中的植物、水景和天空等景观要素。这种设计允许研究者探索多种物理环境与景观设计的组合,从而获得综合全面的景观感知与评价。实践表明,该实验设计有效克服了由于天气条件限制而无法进行实验的困难,拓展了景观感知与评价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候室 虚拟现实技术 景观感知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技术嵌入电子实验教学探索
2
作者 高玄怡 杨惠霞 +3 位作者 陈威 乔婧思 卢继华 王业亮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5,共5页
针对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元器件内部构造机理的动态变化过程缺乏深入理解,导致实验调试时盲目操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火灾报警电路综合设计实验”为例,展示MR技术在虚实结合场景中的应用。... 针对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元器件内部构造机理的动态变化过程缺乏深入理解,导致实验调试时盲目操作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混合现实(MR)技术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火灾报警电路综合设计实验”为例,展示MR技术在虚实结合场景中的应用。通过三维可视化技术,直观“透视”晶体管内部构造及载流子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MR嵌入实验教学促进学生快速掌握和应用电子学知识,激发学生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深入探索的高阶思维,实现传统电子实验教学从单一模式向多维交互形式的转变,为实验教学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实验教学新模式 虚实场景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优化研究
3
作者 侯韫婧 王雨萌 +1 位作者 吴雨馨 许大为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75,共8页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 作为健康干预的重要空间载体,高密度地区城市公园面临着增量困难与居民多样化运动需求的显著矛盾。城市公园运动共享型空间通过提高场地使用率、周转率及活动兼容性,能够有效提升公园的运动供给能力。以哈尔滨丁香公园和群力公园为例,利用Kano模型提取不同运动类型的关键环境要素,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和使用人群特点,自由组合关键环境要素,建构3类运动共享型空间——放松+舒缓、社交+爱好、社交+放松;最终通过模拟预测,明确运动共享型空间的必备环境要素,提出模块化共享空间优化的设计策略。结果表明:1)不同运动类型人群对活动空间的必备需求存在差异,如高强度运动人群重视场地设施,而低强度运动人群认为植物特征是提升其运动意愿的关键;2)“高围合+多色植物+趣味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放松和舒缓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大尺度+特色水景+休憩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爱好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便捷出口+多样植物+健身设施”的空间能吸引进行社交和放松类活动的人群共同开展体力活动。研究结果为存量阶段城市公园的优化更新提供了新路径,有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 虚拟现实技术 运动共享型空间 环境要素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谢海龙 高鑫 +3 位作者 王雪婷 谭思然 王莹 佟大鹏 《特产研究》 2025年第4期244-250,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为教育领域提供了新的教学工具和方法。本研究针对《药用植物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传统教学模式效率低、学生兴趣不足、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设计并应用了AR智能识别虚拟仿真交互系统,以探索其在《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系统通过构建三维虚拟植物模型、模拟野外实习场景、提供互动式学习模块等功能,实现了植物形态解剖与系统分类知识的可视化与动态交互。选取中药学专业三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学习、多维考核评价等方式,结合问卷调查和成绩分析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实验报告质量明显改善,考核成绩优异(80分以上占比达85%以上),且学生满意度调查显示对平台内容和功能的认可度均超过90%。本研究为《药用植物学》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和实践参考,同时也为AR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药用植物学 虚拟仿真 理论与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与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5
作者 边扬 赵雪娜 +2 位作者 赵晓华 张钰 刘卓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86-397,共12页
以北京市四惠枢纽为研究对象,探索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满足乘客需求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搭建KANO乘客需求模型,通过桌面实验,形成动态导向标识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四惠枢纽现有方案形... 以北京市四惠枢纽为研究对象,探索以数据驱动为导向满足乘客需求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首先,搭建KANO乘客需求模型,通过桌面实验,形成动态导向标识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的优化设计方案,与四惠枢纽现有方案形成对比。其次,基于寻路理论通过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仿真技术,实现人与枢纽的信息交互,提取新旧导向标识方案作用下乘客寻路过程的特征参数。最后,通过对寻路实验中主客观指标分析可知,被试在新版动态导向标识方案中寻路时间、犯错误点数及迷茫点数显著降低,且新版动态导向标识方案在内容、样式及空间位置上满意度均优于旧版。结果表明:研究搭建BIM+VR的虚拟仿真平台,形成以数据驱动为导向的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综合评估及优化设计方法,为枢纽动态导向标识方案设计及合理应用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纽动态导向标识 综合评估 优化设计 KANO需求模型 寻路理论 BIM+V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闫丽娜 杨淑萍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4,共8页
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不仅预示着教育数字化的未来趋势,还对构建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梳理扩展现实技术发展脉络和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阐述高校... 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不仅预示着教育数字化的未来趋势,还对构建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梳理扩展现实技术发展脉络和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内涵的基础上,深入阐述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价值意蕴和应用路径。研究认为,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价值意蕴体现在:重塑教学理念,重视个性需求和全面素质;重构师生关系,促进深度对话与协作互助;创新教学内容,实现尖端技术与体育学科融合;创设教学情境,提升人机协同的学习效能;优化教学评价,助力教学方案的科学改进。扩展现实技术赋能高校体育沉浸式教学的应用路径:依托扩展现实技术的优势,丰富体育理论教学内容及其呈现形式;优化运动技能培育策略,实现精准指导与损伤预防;强化拟真战术情境应用,提升运动决策与战术理解;开创新型心理疗愈方案,解决学生的运动心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教学 高校体育 扩展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漫游在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7
作者 汤璘瑞 吴利平 +1 位作者 张学兵 杨陈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50,55,共6页
目的探讨虚拟漫游在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日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虚拟漫游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焦虑、心率及血压、麻醉诱导配... 目的探讨虚拟漫游在日间手术患儿术前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日间手术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前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虚拟漫游进行术前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术前焦虑、心率及血压、麻醉诱导配合度、术后疼痛、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两组各42例完成研究。干预组术前焦虑评分、心率及血压、麻醉诱导配合度评分、术后1 d及3 d行为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1周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拟漫游健康教育可有效缓解日间手术患儿术前焦虑,提高麻醉诱导配合度,稳定心率及血压,改善术后早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日间手术 虚拟漫游 虚拟现实技术 健康教育 焦虑 疼痛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高速移动周围环境智能仿真研究
8
作者 苏玉梅 孙守强 +1 位作者 苏彩 赵刚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6-189,共4页
船舶高速移动时,其周围环境受海洋气象、波浪动态及交通状况等多因素影响,呈现出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极易引发倾覆、碰撞等航行事故。针对传统二维模拟系统难以满足多样化训练需求及环境真实感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船舶高速移动周围环... 船舶高速移动时,其周围环境受海洋气象、波浪动态及交通状况等多因素影响,呈现出高度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极易引发倾覆、碰撞等航行事故。针对传统二维模拟系统难以满足多样化训练需求及环境真实感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船舶高速移动周围环境智能仿真方法。采用二维半切片法构建船舶高速运动数学模型,通过点云数据将其转换为三维表面信息;基于Delaunay三角网方法生成初始三维网格模型,并利用二次误差度量(QEM)算法对模型进行轻量化处理;依托Unigine引擎开发框架,结合Blinn-Phong光照模型实现场景的高保真渲染,完成船舶高速移动周围环境智能仿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轻量化处理,减少了船舶高速移动周围环境三维模型的三角面数量,有效模拟了船舶高速移动时的真实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船舶高速移动 周围环境 智能仿真 Q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统非遗恩施傩文化的游戏化设计策略研究
9
作者 王静 李可文 +1 位作者 魏正聪 牛旻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62-273,共12页
目的从游戏化相关理论概念入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戏化设计方法,为传统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游戏化思维构建非遗游戏化设计方法,以恩施傩文化为实践内容,拓展传统非遗文化之创新传播,实践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期望使... 目的从游戏化相关理论概念入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游戏化设计方法,为传统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播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游戏化思维构建非遗游戏化设计方法,以恩施傩文化为实践内容,拓展传统非遗文化之创新传播,实践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期望使恩施傩文化通过游戏化设计与模拟现实的画面展示其文化内涵,增加游戏化设计优势,以高可玩性和高沉浸感引导用户的参与兴趣,并通过与线下活动策略结合,引导用户深度感受恩施傩文化,提高非遗文化传播效率。结果构建了非遗文化游戏化设计方法,实践设计了以恩施傩文化为核心的游戏化产品。结论游戏化设计可作为新时代下传播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游戏化模式助力文化遗产传播,有利于提升非遗文化传播趣味性,提高非遗文化的公众关注度,对促进非遗文化多维度、持续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游戏化 恩施傩文化 虚拟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0
作者 池岩 张迪 +1 位作者 高鹤枭 姜雪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26-2434,共9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疾病通常伴随着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步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精神心理状态。近年来,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展现出...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种疾病通常伴随着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进而影响步行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精神心理状态。近年来,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反馈系统以及远程康复等现代数字技术,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训练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还能通过沉浸式训练、实时反馈以及远程监控等促进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本文综述了数字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现状、有效性及存在的不足,旨在更好地把握脑卒中后步行功能训练的新方向,探寻更为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恢复步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脑卒中 步行功能 数字技术辅助步行康复训练 虚拟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梦怡 诸纪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845-2848,共4页
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概念,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科中应用的干预内容、安全性评价等,并提出不足与展望,以期为虚拟现实技术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儿科 应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现实技术在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莉丽 万晶晶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116-2121,共6页
综述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康复常用的虚拟现实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在脑卒中病人肢体运动康复中的应用效果及现阶段的不足,提出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在运动康复的探索方向,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患者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预防谵妄的体验
13
作者 李佳欣 景孟娟 +5 位作者 胡玉娜 邢焕民 赵慧杰 赵玉浩 靳航航 李黎明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0-415,共6页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预防谵妄的体验,为开展ICU谵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5月—7月,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 目的:探讨ICU患者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预防谵妄的体验,为开展ICU谵妄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2024年5月—7月,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16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归纳4个主题,包括感知内在正向体验、感知执行效能、感知积极关系、感知阻碍因素,以及11个亚主题。结论 :在ICU应用虚拟现实技术预防谵妄,有利于患者感知正向体验、缓解外在压力、激发康复信念,并切实感知身体功能恢复的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虚拟现实技术 谵妄 预防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与探索
14
作者 于宏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228,共6页
虚拟现实(VR)技术可构建三维动态交互环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本文将其用于“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拓展,包装设计作品呈现形式也从二维平面转变为可交互三维立体形式,学生可以反复拆解与重构复杂... 虚拟现实(VR)技术可构建三维动态交互环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本文将其用于“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中,使课程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拓展,包装设计作品呈现形式也从二维平面转变为可交互三维立体形式,学生可以反复拆解与重构复杂结构包装,进而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使其创新思维得到发展。教学实践中,本文通过VR技术构建虚拟包装结构设计训练室与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包装创意设计、动态仿真、材料测试、多元创意验证等功能,还可以实现包装结构设计方案的跨地域展示与评审,为学生针对包装结构设计作品展开交流讨论提供了平台支持。本文旨在为“包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向沉浸式、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结构设计 课程教学 虚拟现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舰船三维模型设计方法
15
作者 林静 关珂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0-183,共4页
针对舰船设计中模型构建质量较差、视觉呈现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舰船三维模型设计方法。利用Bézier曲面和B样条曲面设计精确、复杂的A级曲面模型,赋予A级曲面模型不同的材质和色彩,使用A级曲面模型构建舰船船... 针对舰船设计中模型构建质量较差、视觉呈现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研究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舰船三维模型设计方法。利用Bézier曲面和B样条曲面设计精确、复杂的A级曲面模型,赋予A级曲面模型不同的材质和色彩,使用A级曲面模型构建舰船船体、上层建筑、机械设备等的三维结构,采用无缝纹理映射方法将标定的舰船纹理图像映射至舰船三维模型,将设计元素和分析结果进行整合,并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验证,完成舰船三维模型设计。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所设计模型与最初的概念草图一致度高,模型分辨率达到2200 ppi以上;纹理映射分析的各项指标均在95%以上,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BÉZIER曲面 B样条曲面 三维模型 纹理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技术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范围综述
16
作者 罗钧丹 田佳男 +2 位作者 白凯 刘姝乐 黄卫东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16-120,共5页
目的 对数字化技术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护理干预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 目的 对数字化技术用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的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开展护理干预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中华医学期刊网,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8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采用的数字化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机器人、信息通讯技术、个人语音助手、虚拟技术;干预内容涵盖心理知识课程、认知行为干预、运动锻炼、记忆训练、日常生活提醒、情感干预、沟通交互以及社交互动等方面。干预时间4周至12个月。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心理干预模式,如虚拟现实认知训练、互联网认知行为疗法以及在线社交平台等,均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并增强其社会支持。结论 数字化技术可有效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缓解抑郁与孤独感,但长期效果需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应优化技术适老化设计,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并开展长期随访以提升干预效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数字化技术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干预 虚拟技术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U病人家属视角实施虚拟现实技术促进和障碍因素的质性研究
17
作者 鲁陈虎 崔鸣欧 +1 位作者 蒋静 安聪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44-1149,共6页
目的:了解基于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家属视角实施虚拟现实(VR)技术相关促进和障碍因素,为制定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方案、促进病人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 目的:了解基于重症监护室(ICU)病人家属视角实施虚拟现实(VR)技术相关促进和障碍因素,为制定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方案、促进病人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受访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编码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实施虚拟现实技术探视及康复锻炼的促进因素包括互动性、参与性及主观能动性增强,缩短病人病程、促进病人康复,改善病人负性情绪3个主题;障碍因素包括偶有不适感、内容形式单一、技术开发费用高3个主题。结论:医护人员应充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在重症监护室病人探视及康复锻炼应用中的促进因素,同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其障碍因素,制定更为科学、完善的虚拟现实技术干预方案,促进病人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病人家属 虚拟现实技术 探视 康复锻炼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效果认知试验
18
作者 丁超 张向轲 +2 位作者 王琨 宋紫薇 郭晓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3,共10页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教育频率、教育方式... 为弥补虚拟现实(VR)技术在安全教育中理论支撑和实际效果检验的不足,以影响工程安全教育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为切入点,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构建安全教育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并开展认知试验以评估实际效果。结果表明:教育频率、教育方式、个体主动性、内容趣味性以及过程舒适性是影响施工安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VR+讲授”的混合模式是试验效果最好的教育方式,但使用VR技术仍需要人员辅助;教育频率的最佳周期建议≤30天;趣味性、舒适性和教育效果呈显著正相关,但结合VR技术的施工安全教育应用中,舒适性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VR)技术 施工安全教育 教育效果 认知试验 结构方程模型(SEM)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三维图像复原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畅 杨雅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59,共6页
激光三维图像复原处理过程中,图像细节保留不够充分、效率较低,故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三维图像复原方法。利用平稳小波变换技术分解激光三维图像,得到原图像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设计激光三维图像去噪模型,训练模型的多个网络,... 激光三维图像复原处理过程中,图像细节保留不够充分、效率较低,故提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激光三维图像复原方法。利用平稳小波变换技术分解激光三维图像,得到原图像的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设计激光三维图像去噪模型,训练模型的多个网络,调整网络参数,输出接近干净的图像,实现激光三维图像的去噪处理,实现激光三维图像复原与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本方法复原图像,均方误差最高为0.008,结构相似性最低为0.920,峰值信噪比最高为0.22,明显优于对比方法,且平均耗时少。说明本方法在保证高水平图像复原的同时,提高复原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技术 激光三维图像 图像复原 图像分解 图像去噪 局部最优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RT SDK动态链接库的设计及应用
20
作者 司国海 刘贤梅 王朝晖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57,共3页
讨论了VRT扩展函数的设计原理 ,分析了如何利用VRT提供的开发工具包SDK编写动态链接库 .介绍了VRT的两级编程体系、动态链接库的工作过程 ,提出了利用SDK动态链接库解决VRT中存在问题的思路 ,根据该思路解决了VRT系统平台不支持中文显... 讨论了VRT扩展函数的设计原理 ,分析了如何利用VRT提供的开发工具包SDK编写动态链接库 .介绍了VRT的两级编程体系、动态链接库的工作过程 ,提出了利用SDK动态链接库解决VRT中存在问题的思路 ,根据该思路解决了VRT系统平台不支持中文显示、中文对话框设计及数据手套驱动等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rt扩展函数 SDK 动态链接库 设计 应用 虚拟现实 编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