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2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behavio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uring construction 被引量:3
1
作者 田明革 易伟建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418-422,共5页
The effects of concrete's time-variant elastic modulus,cast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assembling temporary shoring framework system,and shock by operat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on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reinforce... The effects of concrete's time-variant elastic modulus,casting structural components,assembling temporary shoring framework system,and shock by operat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on dynamic behavior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uring construc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dynamic tests of an eight-storey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during full-scaled stages of the sixth storey construction cycle were carried out by ambient vibration. Natural frequencies,corresponding mode shapes and damping ratio were determined by power spectrum processing the tested signal data in frequency domain. The changes of frequencies,mode shapes and damping ratios at different construction stages were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natural frequencies and modal damping ratios reach the maximum at stage of casting fresh concrete,especially for higher modes. Modal damping ratios at each construction stage are less than 5% of those during us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uctural dynamics ambient vibration structure during construction mode shape natural frequency modal damping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大学学科建设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晓丽 孔照胜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12,共5页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 学科是大学存在的“基本要素”与“核心标识”,大学发展往往视学科建设为“龙头”与“主线”。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建立在传统知识分类基础上的大学学科建设正面临着“知识同质化”“组织排他性”“制度稳定性”“文化封闭性”等困境。知识生产模式转型视角下,大学学科建设应基于现有的学科框架,聚焦问题域,绘制不同学科互涉背景下的“知识地图”;改革垂直科层式学科组织,构建纵横结合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革新学科制度,实现大学学科制度的创新;打破文化隔阂,营造兼容并包的学科文化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 大学 学科建设 学科知识 学科组织 学科制度 学科文化 学科互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尾消落带生态综合修复技术与应用
3
作者 朱仔伟 钟文军 +3 位作者 廖伟 梅雅茹 赵玉枭 冯激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5,共7页
水陆频繁变动的库尾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和湿地功能退化,是水库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域。当前应对“夏高水,秋冬长旱”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并不理想。在景德镇市玉田湖库尾消落带应用林泽生态系统构建和生境多样化再造的综合修... 水陆频繁变动的库尾消落带生态系统结构单一和湿地功能退化,是水库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域。当前应对“夏高水,秋冬长旱”的消落带生态修复技术效果并不理想。在景德镇市玉田湖库尾消落带应用林泽生态系统构建和生境多样化再造的综合修复技术,在消落带设置低堰碟形湖和生境岛,低堰和生境岛以中山杉等乔木优化构建林泽生境,林下搭配灌木,构建了近自然的“乔-灌-草”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林泽-生境再造综合修复技术实施后消落带湿地功能得到恢复,玉田湖区域景观质量得到提升,消落带生物多样性Shannon指数达1.69,库尾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明显。该修复模式可为亚热带湖库库尾消落带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尾消落带湿地 综合修复模式 林泽构建 生境多样化 生态修复 玉田湖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模式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文华 陈淑华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96,共3页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公立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构建紧密型医联体业务主导... 推进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优化区域内医疗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的建设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公立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创新构建紧密型医联体业务主导型、参与参谋型、菜单定制型3种模式分类,总结归纳实践经验成效,以期提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密型医联体 建设模式 公立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新模式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刘荣 吴小峰 +3 位作者 何振嘉 张少军 韩磊 贺娟妮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1-239,共9页
为提升粮食生产潜能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面对传统方式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这一实践问题,亟待对高标准农田建设... 为提升粮食生产潜能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适应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面对传统方式下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这一实践问题,亟待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条件及新模式提出更高要求。针对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状,分析目前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存在建设标准不一、建设体系不完善,农业固碳增汇理念不强,农业综合生产效能低以及建设模式与产业融合发展相矛盾等问题,明确构建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需围绕“提高设计标准,优化建设体系“”深化固碳理念,提升耕地增汇水平”以及“加快耕地质量提升建设,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效能”等方面开展,并提出以产业需求导入为目的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思考。为新时代陕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模式和项目布局提供参考方向,持续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高标准农田 耕地质量 建设条件 产业需求 建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营造研究
6
作者 刘亚伟 陈斯亮 +1 位作者 冯魏铭 岳红记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8-145,共8页
云是常见的自然要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相关艺术经验体现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以历史案例、园图、园记与山水诗文、绘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图像解读以及要素形态、空间构成分析等方法,梳理云的园林营造文化渊源与发展历程,提炼出观... 云是常见的自然要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相关艺术经验体现于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以历史案例、园图、园记与山水诗文、绘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图像解读以及要素形态、空间构成分析等方法,梳理云的园林营造文化渊源与发展历程,提炼出观云、逗云与拟云3种典型营造模式。云启发了园林的造景观念,是园林中仙境空间原型的构成要素,并隐喻文人的精神世界。云的园林营造具有“烘托环境-审美对象-造景主题-多样营造”的发展脉络和关联视线、符号、层次、氛围、材料、体验等内容。古人对云的营造认识具有从感性到理性,最终升华为精神象征的“天人”交融发展过程。研究结果有助于云及其符号和意象的当代创作应用,也有利于古典园林文化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发展历程 营造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本硕博一体化的食品专业课程建设探索——以“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为例
7
作者 林雪 王露 +2 位作者 张琳 张家超 李从发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期120-122,共3页
课程建设是践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综述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建设情况,提出从优化教学目标、创新设计课程内容、匹配教学方式方法和建立形成性评价反馈体系4个方面探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建设,并... 课程建设是践行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综述食品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建设情况,提出从优化教学目标、创新设计课程内容、匹配教学方式方法和建立形成性评价反馈体系4个方面探索“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建设,并对现阶段实践效果进行总结,旨在切实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服务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本硕博一体化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主导还是村企合作:福建晋江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选择的经验研究
8
作者 林恒萍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98,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诊断属性—设计属性—结果”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比较福建省晋江市的4个典型案例,辨析政府主导与村企合作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的特征及其适用条件,为因地制宜选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基于“诊断属性—设计属性—结果”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比较福建省晋江市的4个典型案例,辨析政府主导与村企合作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的特征及其适用条件,为因地制宜选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模式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政府主导的入市模式表现为积极有为的地方政府、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和以农户为中心的收益共享机制,适用于具有自然景观优势、农户数量较多的情境;(2)村企合作的入市模式表现为企业的积极主动参与、分权式的决策机制、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利益主体共担共享的成本—收益分配机制以及配套政策的支持,适用于具有景观优势、农户数量较少的情境,而较好的产业基础、较强的村庄经济实力、互惠合作的社会资本积累以及有领导才能的村庄精英都有助于促成村企合作。研究结论:各地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探索和选择符合地方实际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统筹发挥好村民自治能力和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政府主导 村企合作 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建设研究
9
作者 唐云燕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8期170-173,共4页
新质生产力在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技术创新、知识经济以及绿色低碳等新兴要素的融入。该文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特点,将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等进行多维度改进与重组,结合企业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教学... 新质生产力在传统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强调技术创新、知识经济以及绿色低碳等新兴要素的融入。该文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特点,将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等进行多维度改进与重组,结合企业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结合企业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与实践项目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合作,通过真实的行业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应用,提升综合能力。旨在通过课程建设的优化,培养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推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课程建设 教学模式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景观基因谱系的地质文化村“书卷式”建设模式——以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
10
作者 周欣墨 郑丽波 +3 位作者 谢依淳 董欣蕊 汤超华 郑晓龙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60,共7页
笔者等依据景观基因谱系理论,对景观基因谱系和“书卷式”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二者内在关系的地质文化村“书卷式”建设模式。该模式遵循“目标、意义、功能、特性”的理论框架,以基因信息的“传承路径”和“文化叙事”两种方... 笔者等依据景观基因谱系理论,对景观基因谱系和“书卷式”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二者内在关系的地质文化村“书卷式”建设模式。该模式遵循“目标、意义、功能、特性”的理论框架,以基因信息的“传承路径”和“文化叙事”两种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构建。在此基础上,以浙江省江山市莲塘地质文化村为例,将地质基因作为其主体基因谱系,构建可视可游可及的地质基因书卷模式;将文化基因作为其附着基因,其中内在唯一性基因谱系构建为当地民俗文化活动的书卷模式,外在唯一性基因谱系构建为当地特色明显的村庄形态及建筑风格的书卷模式。以期为地质科普、地质文化村建设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基因 地质文化村 书卷式 建设模式 莲塘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的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模式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解亚龙 谷佳畅 +3 位作者 聂现会 黄成峰 刘红良 师圆圆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80,共10页
重大铁路工程项目具有工程体量大、技术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其建设管理面临诸多风险,受到诸多影响因素制约。为提高重大铁路工程应对风险的韧性能力,结合扎根理论,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维度挖掘出27个重大铁路... 重大铁路工程项目具有工程体量大、技术难度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其建设管理面临诸多风险,受到诸多影响因素制约。为提高重大铁路工程应对风险的韧性能力,结合扎根理论,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维度挖掘出27个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模式影响因素,并运用决策试验与评价试验法(DEMATEL)评估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以甄别关键影响因素。以某重大铁路工程项目为分析对象,得到其韧性建设管理模式关键影响因素为作业环境艰险、工程地质复杂、政府决策、技术水平、环保目标、科技创新。应根据关键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管理策略,提高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水平,增强重大铁路工程系统韧性。研究成果可为重大铁路工程韧性建设管理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铁路工程 建设管理模式 韧性 DEMATEL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VMD-BiLSTM和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
12
作者 张淋杭 吴鲁纪 +4 位作者 师陆冰 杨林杰 江鹏 齐建军 秦佳音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69-1478,共10页
传动齿轮箱在运转过程中时常伴随着大量的噪声,会影响基于声音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因此,针对齿轮箱点蚀声音信号故障特征难以提取、故障准确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PO-VMD)-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 传动齿轮箱在运转过程中时常伴随着大量的噪声,会影响基于声音信号进行故障诊断的准确度,因此,针对齿轮箱点蚀声音信号故障特征难以提取、故障准确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PO-VMD)-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分析了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利用声压传感器采集了齿轮箱的声音信号;然后,基于VMD的参数需要优化的问题,采用PO优化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了寻优,利用PO-VMD优化算法提取了声音信号中的时域特征,建立了声音信号的特征向量;最后,利用BiLSTM网络模型对故障特征进行了训练测试,实现了齿轮箱的故障识别目的,并利用中心距91.5 mm齿轮疲劳实验台,采集了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的声音信号,对基于PO-VMD-BiLSTM和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PO-VMD-BiLSTM的传动齿轮箱不同程度的点蚀故障的声音故障诊断识别的准确度从60.75%提升到了97.75%,识别准确度提升了约61.67%。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基于声音信号的传动齿轮箱点蚀故障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传动系统 声音信号 模拟仿真信号构建 鹦鹉优化变分模态分解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声音故障诊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载铁路营业线困难区段施工组织模式研究
13
作者 兰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146,共5页
重载铁路营业线困难区段具有线路基础薄弱、设备维修需求高、工程项目集中、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在施工管理中存在计划冲突、资源浪费及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朔黄铁路困难区段为研究对象,提出“联维”管理模式。通过一体化规... 重载铁路营业线困难区段具有线路基础薄弱、设备维修需求高、工程项目集中、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在施工管理中存在计划冲突、资源浪费及效率低下等问题。针对该问题,以朔黄铁路困难区段为研究对象,提出“联维”管理模式。通过一体化规划、跨专业协同与融合,以智能化升级为支撑,以文化融合为纽带,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实现营业线施工安全、效率、质量、效益全面提升,打造区域性现代化营业线施工管理新范式。研究结果表明,“联维”管理模式在行业内具有革命性突破,为高负荷铁路施工组织提供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困难区段 施工组织 “联维”管理模式 天窗 安全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接基坑工程有限土体失稳模式研究
14
作者 张振波 李秉欣 +2 位作者 杨茜 刘志春 刘义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6-277,共12页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不断发展,基坑紧邻既有地下结构的情况日益增多,然而仍然缺乏对近接基坑工程土体失稳模式的系统研究。针对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近接基坑工程对称/非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提出不同失稳... 随着城市地铁建设不断发展,基坑紧邻既有地下结构的情况日益增多,然而仍然缺乏对近接基坑工程土体失稳模式的系统研究。针对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近接基坑工程对称/非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提出不同失稳模式下适用条件,分析内支撑数量、基坑深度、基坑与既有地铁车站空间位置关系等对土体稳定性及滑移面性状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1)近接基坑工程非对称和对称有限土体失稳模式分别有3种和6种情况;(2)随着内支撑数量的增加,滑移体范围不断扩大,且起始位置沿围护结构不断下移,有限土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增加;(3)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滑移体的范围先增大后减小,有限土体稳定性安全系数逐渐减小;(4)针对近接基坑工程非对称滑移面分析,随着既有地铁车站覆土厚度的增加,滑移面在既有地铁车站侧的近接范围逐渐减少且起始位置外移。以上研究可以为既有地铁车站近接增建基坑工程的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计算、基坑围护结构的设计以及既有地铁车站安全控制措施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近接增建 有限土体 滑移面 安全系数 失稳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专业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以人机工程学为例
15
作者 张丹 王鹏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5年第7期86-88,94,共4页
探讨了在机械工程专业中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构建方法,以人机工程学为例进行相关分析。阐述了智慧教学的内涵与模式,及其在数字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跨学科知识与技术的融合对提升学生设计能力的积极影响。基于数据分析和智... 探讨了在机械工程专业中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构建方法,以人机工程学为例进行相关分析。阐述了智慧教学的内涵与模式,及其在数字化教育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跨学科知识与技术的融合对提升学生设计能力的积极影响。基于数据分析和智能技术的教学策略,通过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改革教学评价等路径,对构建智慧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激发其学习动力,旨在优化教学过程、增强学习体验,并促进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持续改进。智慧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实现从“机械适应人”到“人机协同优化”的教育创新提供思路,同时也为林业与机械领域培养兼具技术能力与人因素养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育 智慧教学模式 构建路径 人机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的影响研究
16
作者 董洁 周智 +2 位作者 张蓬涛 张贵军 朴丽超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5年第3期305-316,共12页
深入探究建设用地扩张与土地利用冲突的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关系,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2000-2020年建设用地扩张的强度与模式进行量化,然后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 深入探究建设用地扩张与土地利用冲突的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关系,对于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以及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河北省2000-2020年建设用地扩张的强度与模式进行量化,然后基于景观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对土地利用冲突程度进行评价,最后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北省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呈现显著的“东南高,西北低”空间分异特征,其中西北部地区扩张模式趋于分散,呈现“飞地式”发展态势。(2)2000-2020年,土地利用冲突强度呈先降后升的特征,空间分布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其变化值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建设用地扩张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的影响具有显著时空异质性:2000-2010年扩张强度对土地利用冲突变化主要呈正向影响,而2010-2020年主要转为负向影响,扩张模式在整个研究期主要对冲突变化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强度 建设用地扩张模式 土地利用冲突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层ICCP动态爬升变形控制试验研究
17
作者 张龙龙 黄玉林 +1 位作者 左自波 潘曦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2,共8页
为了精确控制整体爬升建造平台(ICCP)动态爬升过程中架体的变形,并提高ICCP的作业安全性,提出一种ICCP爬升同步控制策略,搭建了ICCP监测体系,开发了远程智能监控平台系统。ICCP爬升控制采用基于PID反馈的电液比例群缸协同模式,架体姿态... 为了精确控制整体爬升建造平台(ICCP)动态爬升过程中架体的变形,并提高ICCP的作业安全性,提出一种ICCP爬升同步控制策略,搭建了ICCP监测体系,开发了远程智能监控平台系统。ICCP爬升控制采用基于PID反馈的电液比例群缸协同模式,架体姿态安全监测传感器采用光纤式水准仪、爬升位移传感器、顶升压力传感器。通过远程智能监控平台进行ICCP远程爬升控制、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危险状态的数据预警及报警。通过现场试验数据分析了ICCP的爬升同步位移-顶升负载-架体水平度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得出了如下结论:油缸爬升同步位移偏差超过5 mm后,ICCP架体变形规律显著;其次,外部动态荷载引起的油缸压力的不稳定变化,对爬升同步位移偏差控制有一定的影响;对ICCP爬升控制技术和架体姿态变形联合研究,有助于建立ICCP作业阶段风险预警和联动控制整体策略,提高超高层施工装备信息化管控水平,降低ICCP动态爬升过程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爬升建造平台(ICCP) 电液比例群缸协同模式 变形控制 监控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建设:融合模式与发展对策
18
作者 薛海波 王沁雨 金强 《蔬菜》 2025年第6期1-13,共13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渐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服务支持。文章结合政策、技术... 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逐渐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高效、精准的服务支持。文章结合政策、技术和社会环境,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并以蔬菜产业为例,探讨智能化种植与管理模式、供应链数字化协同模式以及社会化服务平台综合模式的建设路径,进一步剖析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数字化建设面临的基础设施不足、技术应用薄弱、人才短缺和政策与市场机制不完善等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技术应用水平、强化人才培养和完善政策与市场机制等发展对策。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的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数字化将在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为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数字化建设 蔬菜产业 融合模式 发展路径 对策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究
19
作者 刘翘楚 刘永华 +3 位作者 马巍 许云贺 王佳丽 王春强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268-270,278,共4页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聚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入剖析动物科学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产学研融合平台等策略,最后介绍了动物科学...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聚焦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深入剖析动物科学专业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构建产学研融合平台等策略,最后介绍了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旨在构建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与新农科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动物科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新农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联动研究
20
作者 相西如 孙宇 +2 位作者 吕娜 罗汇 魏欣怡 《园林》 2025年第7期59-67,共9页
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极具价值的国土资源,兼具珍稀的景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同时也面临着风景名胜区景源本底与周边用地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诸多矛盾,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的脱节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极具价值的国土资源,兼具珍稀的景源和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同时也面临着风景名胜区景源本底与周边用地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诸多矛盾,在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中存在的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的脱节问题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针对当前这一问题,以太湖风景名胜区石湖景区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结合景源分级评价与土地适宜性分析,对石湖景区景源评价与土地利用以及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进行研究,以“传导、反馈、整合”的联动模式为研究策略,合理保护景源本底,优化周边的土地利用,科学引导景区景点布局和景点建设方式,以期实现景源本底与周边用地的合理建设和风景名胜区内土地的永续利用,并为其他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地的土地利用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景源评价 土地利用 联动模式 景区建设 石湖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