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楠 吕岩 +1 位作者 吴枫 尹宝才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67-576,共10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以避免压缩图像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失向导致的图像质量严重下降.基本思想是在空域将一幅图像按梅花形下采样为两个描述,为解决传统空域下采样多描述...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以避免压缩图像在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环境下因数据包传输出错或丢失向导致的图像质量严重下降.基本思想是在空域将一幅图像按梅花形下采样为两个描述,为解决传统空域下采样多描述编码技术编码效率低的问题,提出能充分利用相邻像素相关性的方向提升小波变换,并通过凹叉树的分割实现方向的组织和选择.边缘信道解码出的低分辨率图像,通过插值算法实现原始分辨率单描述的图像重建.中央信道解码出的图像,通过数据融合算法实现两描述的图像重建,进而进一步改善图像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梅花下采样 提升小波变换 方向预测 图像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视频编码虚拟依赖信道模型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房胜 李哲 +1 位作者 梁永全 钟玉琢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04-1412,共9页
视频信息固有的非平稳特性,如冲突区域等,使时域预测技术变得非常复杂.在分布式视频编码(DVC)中,由于解码端不能获取当前编码帧的信息,精确地对时域相关噪声进行建模变得更为困难.文中以虚拟依赖信道模型为切入点对如何降低时域相关噪... 视频信息固有的非平稳特性,如冲突区域等,使时域预测技术变得非常复杂.在分布式视频编码(DVC)中,由于解码端不能获取当前编码帧的信息,精确地对时域相关噪声进行建模变得更为困难.文中以虚拟依赖信道模型为切入点对如何降低时域相关噪声进行了研究.首先对DVC虚拟依赖信道进行了建模,并对影响边信息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变换域中不同的频率子带对时域相关噪声的敏感度不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域的虚拟依赖信道模型VCMDWT,基于分类编码的思想对较为平稳的LL子带进行Wyner-Ziv编码,对非平稳的高频子带进行SPIHT帧内编码.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像素域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VCMDWT模型能够得到更稳定的虚拟信道,提高DVC系统的率失真性能达到2.6dBs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视频编码 虚拟依赖信道 信道模型 时域相关噪声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描述编码和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文娜 孔祥勇 +1 位作者 高立群 潘改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93-1097,共5页
为保证数字图像水印的鲁棒性、安全性以及嵌入容量,结合加密技术与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和小波变换的加密数字水印技术.该技术采用密钥1对需要隐藏的水印图像进行多描述编码,并将编码转换为格雷码,然后将宿主图像... 为保证数字图像水印的鲁棒性、安全性以及嵌入容量,结合加密技术与图像压缩编码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和小波变换的加密数字水印技术.该技术采用密钥1对需要隐藏的水印图像进行多描述编码,并将编码转换为格雷码,然后将宿主图像色彩分量变换为差值图像,最后在频域内采用密钥2进行小波变换,以交互块跳频的方式完成水印信息的嵌入.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均表明,这种数字水印技术有较大的嵌入容量,同时对常见的图像处理操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够提高水印的安全性及抗剪裁攻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小波变换 图像水印 压缩编码 加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运动补偿三维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卓力 王仕宝 +1 位作者 王素玉 张菁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54-2159,共6页
本文将多描述编码与运动补偿三维小波可扩展视频编码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补偿三维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编码序列的运动特性,自适应地进行每个描述的码率分配,以控制各个描述中的冗余,然后将编码序列的关键信息... 本文将多描述编码与运动补偿三维小波可扩展视频编码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补偿三维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首先根据编码序列的运动特性,自适应地进行每个描述的码率分配,以控制各个描述中的冗余,然后将编码序列的关键信息-运动矢量和低频帧码流复制到两个描述中,并将高频帧码流分配到不同的描述中.在解码端根据正确接收信息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视频重建.实验结果表明,与单描述编码方法相比,在信道丢包率较高的情况下,本文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传输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补偿 三维小波变换 多描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264和双树小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婧 李莉 蔡灿辉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65-1270,共6页
本文针对互联网和无线信道等不可靠网络的视频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264和双树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解决方案。采用分层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框架,实现H.264和双树小波编码的有机结合。基本层用H.264编码器对视频信号进行低码率编码后... 本文针对互联网和无线信道等不可靠网络的视频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264和双树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解决方案。采用分层的多描述视频编码框架,实现H.264和双树小波编码的有机结合。基本层用H.264编码器对视频信号进行低码率编码后,复制到各个描述;增强层用三维双树小波变换对原视频和基本层重建视频的差值进行编码,将产生的四棵三维小波树经噪声整形后两两组合,编码送到不同描述。在解码端,若能够接收到两个描述,则通过中心解码器实现高质量的视频重建;若丢失一个描述,则通过边解码器解码仍可保证一定质量的视频重建。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码率下,本算法的视频中心解码和边解码质量优于现有的多描述视频编码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视频编码 分层编码 H.264 双树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视频编码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锦春 蔡灿辉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62-164,175,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能增强视频编码的容错性和网络自适应性。对视频序列中的每一帧图像按梅花下采样产生2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分别进行三维小波可分级视频编码形成2个描述。为解决传统二... 提出一种基于方向提升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可分级视频编码方法,该方法能增强视频编码的容错性和网络自适应性。对视频序列中的每一帧图像按梅花下采样产生2个子序列,对每个子序列分别进行三维小波可分级视频编码形成2个描述。为解决传统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梅花下采样图像编码效率低的问题,引入方向提升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空域分解,提出5模式方向提升小波变换以进一步提高编码效率。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可分级编码 梅花下采样 三维小波视频编码 平面预测模式 图像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向小波变换的分层多描述图像编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锌 张飞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3-798,共6页
为了达到在不可靠网络中传输和自适应带宽的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描述图像编码。该方法采用不同的分层比例实现分层传输,将基本层传输给低带宽的客户端,而基本层和增强层传输给高带宽的客户端;采用多描述编码方法解决不稳定网络信道中... 为了达到在不可靠网络中传输和自适应带宽的目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描述图像编码。该方法采用不同的分层比例实现分层传输,将基本层传输给低带宽的客户端,而基本层和增强层传输给高带宽的客户端;采用多描述编码方法解决不稳定网络信道中传输的问题。在图像编码过程中,采用自适应的方向小波变换来消除图像相邻像素间的冗余信息以提高压缩效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鲁棒性,在高误码率信道上相对于传统的多描述图像编码可以得到更好的重建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分层编码 方向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ZigBee的视频多描述编码及其传输性能仿真 被引量:1
8
作者 邵军 谭励 +1 位作者 于重重 郑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252-1255,1259,共5页
针对视频码流在ZigBee等不可靠低速无线网络传输时易发生编码信息包丢失而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SPIHT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案。与传统多描述编码如MDSQ相比,该方案创建的各描述质量平衡,并能通过去除视频帧间冗... 针对视频码流在ZigBee等不可靠低速无线网络传输时易发生编码信息包丢失而导致接收端无法正确解码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3D-SPIHT视频多描述编码方案。与传统多描述编码如MDSQ相比,该方案创建的各描述质量平衡,并能通过去除视频帧间冗余来提高压缩比;与国际标准(H.264等)相比,该方案具有算法简单、能够在任意码流截断处解码、码率可连续分级和无明显块效应等优点。实验表明,该编码方案能够较好地应用于ZigBee多信道网络,并在较大压缩比的情况下仍能获取质量较好的重建图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多描述编码 误码补偿 三维等级树集合划分 ZigBee多信道传输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的视频传输方案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杰平 余英林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5期119-121,共3页
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的视频传输方案。该方案将一个视频源编码为多个码流(称为描述),各描述分别经过Reed-Solomon编码后,通过多个独立的信道传输。该方案不仅利用了信道编码的纠错能力,又利用了多描述编码的鲁棒性,模拟结果表明... 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多描述编码的视频传输方案。该方案将一个视频源编码为多个码流(称为描述),各描述分别经过Reed-Solomon编码后,通过多个独立的信道传输。该方案不仅利用了信道编码的纠错能力,又利用了多描述编码的鲁棒性,模拟结果表明新方案在有噪信道上表现出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传输方案 小波变换 多描述编码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对信道差错鲁棒的多描述编码算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国华 周源华 赵谊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81-1784,1791,共5页
结合过完备小波变换和凸集投影集(POCS)算法,提出了一种对信道差错鲁棒的多描述编码算法.该算法在编码器端采用过完备小波变换来引入冗余,并通过量化比例因子来调整编码中的冗余度;在解码器端使用POCS算法来重建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在... 结合过完备小波变换和凸集投影集(POCS)算法,提出了一种对信道差错鲁棒的多描述编码算法.该算法在编码器端采用过完备小波变换来引入冗余,并通过量化比例因子来调整编码中的冗余度;在解码器端使用POCS算法来重建图像.实验表明,该算法在删除信道中具有非常优良的性能,它不仅能利用冗余的小波变换系数来提高中心解码器的性能,还能利用冗余小波变换系数来克服信道差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过完备小波变换 凸集投影集 图像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多描述变换编码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杰平 余英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7-319,共3页
提出了小波域多描述变换编码算法,将小波变换后的最高分解级最低频子带的系数分成两组,应用成对相关变换,在两组系数之间引入相关后,分别独立地编码和传输,一旦传输中有任一描述丢失,可以利用相关性从另一描述估计丢失的描述。对该算法... 提出了小波域多描述变换编码算法,将小波变换后的最高分解级最低频子带的系数分成两组,应用成对相关变换,在两组系数之间引入相关后,分别独立地编码和传输,一旦传输中有任一描述丢失,可以利用相关性从另一描述估计丢失的描述。对该算法与插值算法的综合应用进行了探讨,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具有较好的差错复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成对相关变换 多描述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三维小波变换的盲视频水印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达文 王让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201-205,共5页
针对数字视频的版权保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水印算法.将视频信号分成三维图像块,根据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选择纹理复杂的运动块进行三维小波变换.对水印信息进行扩频CDMA编码后,将其嵌入到三维块的小波系数中.利用... 针对数字视频的版权保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三维小波变换的视频水印算法.将视频信号分成三维图像块,根据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选择纹理复杂的运动块进行三维小波变换.对水印信息进行扩频CDMA编码后,将其嵌入到三维块的小波系数中.利用正交码的自相关函数特性来检测水印信息,实现水印的盲提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水印方案在保证视频视觉质量的同时,对于针对视频水印的特殊攻击具有高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水印 三维小波变换 码分多址通信 人类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小波视频编码自适应嵌套量化模型
13
作者 李哲 房胜 +1 位作者 李旭健 李深远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38-240,共3页
提出一种分布式小波视频编码自适应嵌套量化模型,对Wyner-Ziv帧做小波变换,利用Slepian-Wolf编码器对低频子带系数进行量化,采用SPIHT编码器对高频子带系数进行编码,通过分析Wyner-Ziv帧低频子带系数与参考帧低频子带系数的残差自适应度... 提出一种分布式小波视频编码自适应嵌套量化模型,对Wyner-Ziv帧做小波变换,利用Slepian-Wolf编码器对低频子带系数进行量化,采用SPIHT编码器对高频子带系数进行编码,通过分析Wyner-Ziv帧低频子带系数与参考帧低频子带系数的残差自适应度,判定Wyner-Ziv帧低频子带系数的量化步长,从而使运动剧烈的视频序列有较大的量化步长,而运动平缓序列的量化步长较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能获得较好的编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视频编码 小波变换 嵌套量化 信道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丢包信道的多描述图像量化方法
14
作者 罗骁 李卫忠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6-310,共5页
为提高不可靠网络条件下传输图像的重建质量,提出一种结合遗传算法和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将源图像分解为4个重要性不同的子带,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的量化步长对子带系数进行均匀量化,增大引入相关... 为提高不可靠网络条件下传输图像的重建质量,提出一种结合遗传算法和小波变换的多描述图像编码方法。利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将源图像分解为4个重要性不同的子带,通过自适应遗传算法优化的量化步长对子带系数进行均匀量化,增大引入相关后各个图像描述中的低频信息比重。3组测试图像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丢失2或3数据包时,相校基于固定步长的MDTC.DWT/UQ方法,该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用假设检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编码 量化步长 离散小波变换 遗传算法 丢包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WMSN的图像分层采样多描述编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秋林 郝群 +1 位作者 宋勇 王东升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4-599,共6页
针对数据包出错及丢失的情况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ireless media sensor networks,WMSNs)图像传输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分层采样多描述编码(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MDC)方法.该方法以小波变换为基础,充分利用小波系数的... 针对数据包出错及丢失的情况下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ireless media sensor networks,WMSNs)图像传输的鲁棒性问题,提出一种图像分层采样多描述编码(multiple description coding,MDC)方法.该方法以小波变换为基础,充分利用小波系数的结构特征,按分解层不同选择不同模板的采样方式,实现图像数据的多描述编码传输.同时,在接收端收到单个描述情况下运用非线性相关算法重建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典型的梅花采样方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在相同码率下可降低编码时间24.06%,并可在接收端获得良好的重建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WMSNs) 多描述编码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域的两阶段多描述图像编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红艳 金炜东 万小磊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9期206-209,共4页
为加强图像在不可靠网络上传输的鲁棒性,提出基于小波域的两阶段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案。第1阶段对原始图像经小波变换后的系数进行SPIHT编码,形成第1部分描述;第2阶段对SPIHT编码后的系数进行解码,与原始小波系数作差分,实现差值信号的四... 为加强图像在不可靠网络上传输的鲁棒性,提出基于小波域的两阶段图像多描述编码方案。第1阶段对原始图像经小波变换后的系数进行SPIHT编码,形成第1部分描述;第2阶段对SPIHT编码后的系数进行解码,与原始小波系数作差分,实现差值信号的四叉树抽样,通过SPIHT编码形成第2部分描述。将2部分描述复制并同步传送到两信道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冗余调节方便,编码后的数据流能适应各种网络传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编码 小波域 两阶段结构 多描述编码 冗余 边路 中心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提升小波的两阶段多描述图像编码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真珍 曾辉 胡凯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4期192-195,共4页
为了提高图像在不可靠网络传输中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提升小波的两阶段多描述编码。基本思想是通过描述生成算法形成描述,分别对每一个描述进行插值;对描述进行提升小波变换和EZW编码;将编码之后的数据作为第一阶段的数据在信道传输... 为了提高图像在不可靠网络传输中的鲁棒性,提出一种基于提升小波的两阶段多描述编码。基本思想是通过描述生成算法形成描述,分别对每一个描述进行插值;对描述进行提升小波变换和EZW编码;将编码之后的数据作为第一阶段的数据在信道传输。第二阶段的数据由第一阶段的数据解码和提升小波系数做差分形成,然后进行EZW编码在信道传输。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达到较好的冗余控制,提高图像的重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小波 两阶段结构 描述生成 多描述 图像编码 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冗余小波变换的可扩展视频多描述编码
18
作者 张文琴 蒋刚毅 +1 位作者 邓云凯 郁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2-144,共3页
视频图像信息在不可靠信道上传输将引起丢包、误码以及延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重建视频图像的质量;另外,在网络带宽、信道条件以及用户需求不同的传输环境下,迫切希望对视频图像进行可扩展性编码。将多描述编码技术与视频小波技术相结合... 视频图像信息在不可靠信道上传输将引起丢包、误码以及延时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重建视频图像的质量;另外,在网络带宽、信道条件以及用户需求不同的传输环境下,迫切希望对视频图像进行可扩展性编码。将多描述编码技术与视频小波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视频编码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实验仿真结果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描述视频编码 视频小波编码技术 抗误码性 可扩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