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速度信号的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ITD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栾军英 张晓涛 武晓飞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09-212,230,共5页
针对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传统易卜拉欣时域(Ibrahim time domain,简称ITD)方法适用范围窄、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依照ITD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自由振动速度信号与自由振动位移信号之间的关系,对传统ITD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基于速度信号... 针对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传统易卜拉欣时域(Ibrahim time domain,简称ITD)方法适用范围窄、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依照ITD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自由振动速度信号与自由振动位移信号之间的关系,对传统ITD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基于速度信号的ITD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无需将速度信号积分成位移信号,而是直接对速度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识别,既可以节省计算时间、提高效率,又可以避免积分过程中引入误差,提高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模态分析 模态参数识别 itd 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结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
2
作者 潘耀宗 赵岩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空间时域精细积分的动力学参数辨识方法.首先,基于时域测量信号和理论预测模型构造辨识方程,在模态空间内,由时域精细积分方法构造了理论预测模型;其次,通过矩阵、向量的Kronecker积运算法则推导了辨识模态的无约束向量的二次型函数,解析地给出了辨识振型的数学表达;最后,通过对辨识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变换,仅需要辨识结构动力学特性的谱参数(频率和阻尼比),极大地降低了辨识参数的维度.数值算例中,进行了三自由度弹簧质量系统和高速受电弓的动力学参数辨识,辨识得到的固有频率、阻尼比与理论值相比,误差在8%以内;辨识振型与理论振型之间的夹角的余弦接近1,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准确性.该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辨识谱参数(频率、阻尼)和空间参数(振型)的分离,具有非常好的求解效率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参数辨识 时域精细积分法 最小二乘法 自振特性 动力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D”时域识别法在某钢厂连铸机振动机构上的应用
3
作者 焦书军 林鹤 沈玫珩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63-72,共10页
本文对“ITD”时域识别法做了研究,修正了前人的采样定理,提出了一种新的模态检验方法,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验证,最后,用该方法对某厂二炼钢厂连铸机振动机构进行了识别。
关键词 振动 itd 时域识别 连续铸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荷识别时域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32
4
作者 周盼 张权 +1 位作者 率志君 李玩幽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4年第1期6-11,共6页
与动态载荷识别的频域方法相比,时域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系统,还适用于非线性系统以及能有效处理瞬态冲击激励的识别问题,近年来时域方法愈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时域方法主要有—反卷积法、计权加速度法、函数逼近法... 与动态载荷识别的频域方法相比,时域方法不仅适用于线性系统,还适用于非线性系统以及能有效处理瞬态冲击激励的识别问题,近年来时域方法愈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目前广泛应用的几种时域方法主要有—反卷积法、计权加速度法、函数逼近法、卡尔曼滤波器和递归最小二乘法、逆系统法以及新兴的智能方法等等。在对各方法研究现状的概述与总结中,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应用领域三方面分析,非线性系统、线性时变系统将成为分析研究的重点。结论显示,与现代智能算法相结合的逆系统方法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将其相应的载荷识别方法应用于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也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载荷识别 逆问题 时域识别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载荷识别的时间有限元模型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方 朱德懋 张福祥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8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利用广义正交多项式作为时间有限元的形函数,推导了基于时间有限元的动载荷识别模型.成功地将时域下动载荷识别的复杂逆卷积关系转变为广义正交域的线性算子逆运算,这种模型识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计算稳定性,尤其适用... 本文利用广义正交多项式作为时间有限元的形函数,推导了基于时间有限元的动载荷识别模型.成功地将时域下动载荷识别的复杂逆卷积关系转变为广义正交域的线性算子逆运算,这种模型识别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良好的计算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具有短时间样本的冲击类型动载荷识别,使该类问题在工程应用时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该方法为结构动力学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有限元 载荷识别 结构动力学 振动 航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模态参数识别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成 缑锦 +1 位作者 白俊卿 闫桂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104,共8页
针对运行模态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技术不完善、可能会识别出虚假模态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找出模态振型与线性混叠矩阵之间及各阶模态响应与主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模态参数识别问题... 针对运行模态分析和独立成分分析技术不完善、可能会识别出虚假模态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基本思想是找出模态振型与线性混叠矩阵之间及各阶模态响应与主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将模态参数识别问题转化为结构响应数据的主成分分解问题。不同状态下梁的仿真结果表明,仅以系统结构的时域响应数据为对象,利用含观测噪声基于主元抽取的主成分分析算法,就可以识别响应中占主要贡献的各阶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且适用于不同边界条件、载荷类型及加载位置,对高斯测量噪声也不敏感,可应用于独立模态控制方法中被控系统的辨识与建模、最优控制点选择、作动器安装位置和控制频率确定以及减振效果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参数识别 主成分分析 振动时域响应数据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时域中单独利用响应数据进行模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郑敏 申凡 鲍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9-402,共4页
对于工程中的一些大型结构 ,很难测得激励信号 ,这时就只能单独利用实测响应数据对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针对这一情况 ,推导出互相关复指数法和互相关差分模型两种多参考点时域法 ,然后将它们应用于一飞机模型进行模态识别。试验结果... 对于工程中的一些大型结构 ,很难测得激励信号 ,这时就只能单独利用实测响应数据对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针对这一情况 ,推导出互相关复指数法和互相关差分模型两种多参考点时域法 ,然后将它们应用于一飞机模型进行模态识别。试验结果表明 ,互相关复指数法比互相关差分模型能够更精确地单独从实测响应数据提取结构的模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模态识别 工作状态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振动条件下包装件动态特性识别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大鹏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96-101,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识别包装件在随机振动激励条件下的动态特性方法。方法基于多自由度系统的伊藤方程,运用随机响应矩分析法分析系统的恢复力特性和阻尼特性与响应统计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应用推导的代数关系分析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 目的建立一种识别包装件在随机振动激励条件下的动态特性方法。方法基于多自由度系统的伊藤方程,运用随机响应矩分析法分析系统的恢复力特性和阻尼特性与响应统计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应用推导的代数关系分析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和二自由度线性系统作为实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从实例中参数识别结果和真实值的对比表明,识别结果的误差小于2%,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文中方法是一种仅应用响应数据的时域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结论文中方法可用于随机振动激励条件下包装件的动态特性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特性识别 随机振动 支座激励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轿车带内饰车身模态试验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谭继锦 戚东元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6期197-201,205,共6页
针对带内饰车身模态参数难以识别的问题,在结构线性度检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频域识别和时域识别两种方法对某轿车带内饰车身进行模态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案与信号采集技术,重点对识别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时域随机子空间法的较好应用效... 针对带内饰车身模态参数难以识别的问题,在结构线性度检验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频域识别和时域识别两种方法对某轿车带内饰车身进行模态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案与信号采集技术,重点对识别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其中时域随机子空间法的较好应用效果为车身模态试验提供新思路。最后通过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内饰车身建模分析的准确性,所确定的内饰车身模态参数为车身NVH性能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带内饰车身 模态试验 频域识别 时域识别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系统动态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忠达 朱继梅 《上海机械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离散系统动态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将动载荷识别问题完全归结为求解Voterra第一类积分方程的正解问题,进而获得了比例阻尼系统和一般粘性阻尼系统动态载荷的识别计算模式。最后采用数值逼近解法进行的仿真实例说明,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个离散系统动态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将动载荷识别问题完全归结为求解Voterra第一类积分方程的正解问题,进而获得了比例阻尼系统和一般粘性阻尼系统动态载荷的识别计算模式。最后采用数值逼近解法进行的仿真实例说明,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载荷识别 离散系统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烟囱的随机响应时域识别的探讨
11
作者 陈昭怡 梁成 王复兴 《太原工业大学学报》 1990年第1期54-58,共5页
本文对高烟囱的随机响应数据进行了模态参数的时域识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频率公式的拟合。该公式建立了前三阶振动频率与振动阶数的线性关系。与实测结果相比,其相对误差一般在16%以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关键词 高烟囱 随机响应 时域识别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动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樊懿葳 朱涛 +3 位作者 王明猛 杨冰 阳光武 肖守讷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93-498,共6页
为了解决复杂机械结构输入载荷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应用Duhamel积分,推导了一种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动载荷时域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态坐标变换法,将多自由度振动系统运动方程解耦,以系统加速度响应作为输入,建... 为了解决复杂机械结构输入载荷难以直接测量的问题,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应用Duhamel积分,推导了一种单自由度振动系统动载荷时域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态坐标变换法,将多自由度振动系统运动方程解耦,以系统加速度响应作为输入,建立了一种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动载荷识别的时域方法与模型。以一个多自由度的弹簧阻尼系统为对象,研究了载荷识别模型同时在正余弦组合激励、随机激励、三角脉冲激励等三种载荷形式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测量响应无噪声的情况下,载荷识别模型对三种激励的识别均具有很高的精度,识别结果与原始载荷相关系数达到0.99;在测量响应含有30%随机噪声的情况下,三种载荷的识别结果依然有很高的识别精度,相关系数均在0.97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Duhamel积分 模态坐标变换 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质量时变的收获机械工作模态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艳春 赵雪彦 +4 位作者 杜岳峰 宋正河 尹宜勇 毛恩荣 刘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94,共12页
为研究复杂开放环境下收获机械田间作业过程由质量时变影响的工作模态及振动行为,该文搭建了一套收获机械工作模态测试系统,以4YZP-4HA型122 k W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为研究对象,建立收获机械车架工作模态测点模型,测定工作模态试验下的土壤... 为研究复杂开放环境下收获机械田间作业过程由质量时变影响的工作模态及振动行为,该文搭建了一套收获机械工作模态测试系统,以4YZP-4HA型122 k W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为研究对象,建立收获机械车架工作模态测点模型,测定工作模态试验下的土壤-机器-植物等边界条件,并进行田间收获作业和运输工况的振动响应数据采集和时频域分析,利用时域随机子空间SSI(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和频域的增强型频域分解EFDD(enhanced 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算法,辨识了在质量时变(田间收获作业)和质量非时变(运输工况)影响下的模态参数(模态频率、阻尼比及模态振型),并比较分析了2种算法的工作模态辨识结果。利用时频域分析方法获取了不同测点振动加速度幅值统计特征及频率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收获作业工况振动强度高于运输工况,振动频率集中分布在20~150 Hz范围内,测点频率之间存在差异主要由不同位置刚度变化所致;通过比较SSI和EFDD方法辨识的模态频率,发现SSI和EFDD方法在相同频率范围内相差较小,且均落入傅里叶变换方法的频率分布区间,表明SSI和EFDD方法计算结果可信,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模态频率;质量时变下的收获机械车架模态振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扭转、弯曲、弯扭和局部模态振型,其中1阶扭转振型频率接近29 Hz(SSI:29.578 Hz;EFDD:29.300 Hz)。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农田作业环境下收获机械的工作模态分析与试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械 振动 模态分析 参数辨识 时域 频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飞机客舱地板振源识别与分析
14
作者 周江贝 李凯翔 李鹏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6-41,共6页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常受到复杂的外载激励,这会引起客舱地板的较大振动。为了满足现代飞机的舒适性要求,应采取相应减振措施,其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振源识别。本文重点针对某型飞机实际航线的振动加速度数据,分别结合时域分析、时频分析及频...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常受到复杂的外载激励,这会引起客舱地板的较大振动。为了满足现代飞机的舒适性要求,应采取相应减振措施,其首要任务就是进行振源识别。本文重点针对某型飞机实际航线的振动加速度数据,分别结合时域分析、时频分析及频域相干性分析等,综合研究了飞机客舱地板与起落架舱上方气密地板、起落架舱后端框及发动机等部位测点振动加速度的频谱特性,通过多重对比分析,明确了客舱地板的振动加速度呈宽频叠加窄带的分布,识别出气密地板是引起该型飞行客舱地板振动较大的最主要振源,为研究其振动较大的原因提供了一套高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参数 振动加速度 时频分析 频域分析 振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损伤板的动载荷识别精度研究
15
作者 周凤 缪炳荣 +2 位作者 陈翔宇 王名月 杨忠坤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8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为了深入研究动载荷识别问题,改善识别精度受测点信息和传感器布置数目限制的影响。首先采用逆问题正分析的方法,在时域正演法识别的理论基础上,研究结构损伤对载荷识别结果的影响,然后分析讨论测点位置、采样时间间隔对识别精度的影响... 为了深入研究动载荷识别问题,改善识别精度受测点信息和传感器布置数目限制的影响。首先采用逆问题正分析的方法,在时域正演法识别的理论基础上,研究结构损伤对载荷识别结果的影响,然后分析讨论测点位置、采样时间间隔对识别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板结构有损伤的情况下,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出非损伤处的载荷且计算效率较高,但对于损伤处载荷的识别精度较低。另外,通过优化传感器的布置以及选择合适的采样时间间隔,可较大程度提高识别精度,为载荷识别的准确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载荷识别 时域正演法 损伤 测点位置 采样时间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响应的导管架平台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涛 徐长航 +2 位作者 陈国明 赵康 刘红兵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55-162,共8页
为评估到达一定服役期限的导管架平台结构安全性能,提出基于振动响应的平台时变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以东海某气田导管架平台为对象开展振动监测研究,采集不同海况下平台上部组块的加速度响应,通过随机减量法对平台振动响应数据进行... 为评估到达一定服役期限的导管架平台结构安全性能,提出基于振动响应的平台时变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以东海某气田导管架平台为对象开展振动监测研究,采集不同海况下平台上部组块的加速度响应,通过随机减量法对平台振动响应数据进行特征函数提取,分别采用时序分析法和复指数法对预处理数据进行动力学参数识别。借助有限元分析建立不同损伤状态下平台固有频率数据库,通过与模态参数识别数据对比识别出平台结构健康状态。应用时域分析法进行平台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并结合极限承载能力评估准则建立动力极限承载能力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基于振动监测分析结果的平台修正模型能较准确地反映在役平台结构健康状态,可实现平台的结构抗力的精确评估,得到不同服役期导管架平台结构时变抗力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监测 导管架平台 动力学参数识别 时域分析 非线性动力学 极限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