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传统易卜拉欣时域(Ibrahim time domain,简称ITD)方法适用范围窄、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依照ITD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自由振动速度信号与自由振动位移信号之间的关系,对传统ITD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基于速度信号...针对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传统易卜拉欣时域(Ibrahim time domain,简称ITD)方法适用范围窄、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依照ITD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自由振动速度信号与自由振动位移信号之间的关系,对传统ITD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基于速度信号的ITD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无需将速度信号积分成位移信号,而是直接对速度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识别,既可以节省计算时间、提高效率,又可以避免积分过程中引入误差,提高识别精度。展开更多
为研究复杂开放环境下收获机械田间作业过程由质量时变影响的工作模态及振动行为,该文搭建了一套收获机械工作模态测试系统,以4YZP-4HA型122 k W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为研究对象,建立收获机械车架工作模态测点模型,测定工作模态试验下的土壤...为研究复杂开放环境下收获机械田间作业过程由质量时变影响的工作模态及振动行为,该文搭建了一套收获机械工作模态测试系统,以4YZP-4HA型122 k W玉米联合收获机械为研究对象,建立收获机械车架工作模态测点模型,测定工作模态试验下的土壤-机器-植物等边界条件,并进行田间收获作业和运输工况的振动响应数据采集和时频域分析,利用时域随机子空间SSI(stochastic subspace identification)和频域的增强型频域分解EFDD(enhanced 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算法,辨识了在质量时变(田间收获作业)和质量非时变(运输工况)影响下的模态参数(模态频率、阻尼比及模态振型),并比较分析了2种算法的工作模态辨识结果。利用时频域分析方法获取了不同测点振动加速度幅值统计特征及频率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田间收获作业工况振动强度高于运输工况,振动频率集中分布在20~150 Hz范围内,测点频率之间存在差异主要由不同位置刚度变化所致;通过比较SSI和EFDD方法辨识的模态频率,发现SSI和EFDD方法在相同频率范围内相差较小,且均落入傅里叶变换方法的频率分布区间,表明SSI和EFDD方法计算结果可信,能够较为准确地确定模态频率;质量时变下的收获机械车架模态振型特征主要表现为扭转、弯曲、弯扭和局部模态振型,其中1阶扭转振型频率接近29 Hz(SSI:29.578 Hz;EFDD:29.300 Hz)。研究结果可为复杂农田作业环境下收获机械的工作模态分析与试验提供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针对大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传统易卜拉欣时域(Ibrahim time domain,简称ITD)方法适用范围窄、识别精度不高的问题,依照ITD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自由振动速度信号与自由振动位移信号之间的关系,对传统ITD方法加以改进,提出了基于速度信号的ITD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无需将速度信号积分成位移信号,而是直接对速度信号进行模态参数识别,既可以节省计算时间、提高效率,又可以避免积分过程中引入误差,提高识别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