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8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Luenberger function observer with disturbance decoupling for matrix second-order linear systems-a parametric approach 被引量:1
1
作者 Wu Yunli Duan Guangren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6年第1期156-162,共7页
A simple method for disturbance decoupling for matrix second-order linear systems is proposed directly in matrix second-order framework via Luenberger function observers based on complete parametric eigenstructure ass... A simple method for disturbance decoupling for matrix second-order linear systems is proposed directly in matrix second-order framework via Luenberger function observers based on complete parametric eigenstructure assignment. By introducing the H2 norm of the transfer function from disturbance to estimation error,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disturbance decoupling in matrix second-order linear systems are established and are arranged into constraints on the design parameters via Luenberger function observers in terms of the closed-loop eigenvalues and the group of design parameters provided by the eigenstructure assignment approach. Therefore, the disturbance decoupling problem is converted into an eigenstructure assignment problem with extra parameter constraints. A simple example is investigated to show the effect and simplicity of the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rix second-order linear systems Luenberger function observers eigenstructure assignment disturbance decoup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namic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four-axis forced synchronizing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of variable linear trajectory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初升 张士民 +4 位作者 周海沛 李珺 夏云飞 彭利平 王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1530-1536,共7页
A new concept of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which has the same effect as traditional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in a new way was put forward.The dynamic model of vibrating screen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wa... A new concept of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which has the same effect as traditional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in a new way was put forward.The dynamic model of vibrating screen was established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was analyzed when the action line of the exciting force did not act through the centroid of screen box.Moreover,the dynam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f centroid and screen surface were obtained.The motions of centroid and screen surface were simulated with actual parameters of the design example in Matlab/Simulink.The results show that not only the amplitude has a significant decrease from 9.38 to 4.10 mm,but also the throwing index and vibrating direction angle have a significant decrease from 10.49 to 4.59,and from 58.10° to 33.29°,respectively,along the screen surface,which indicates that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ng screen are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traditional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only by means of a single angle of screen surface.What's more,such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of variable linear trajectory with greater processing capacity could be obtained by adjust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force center and the centroid of screen box proper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ur-axis banana vibrating screen forced synchronizing variable linear trajectory dynamics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A Checking Method of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for Test System
3
作者 Men Xiu hua Xu Jia +1 位作者 LiuBaojian Fu Xiuli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65-170,共6页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vibration test,a universal checking method is proposed.The use of the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an actual example is given.First,the calibration of the 7703A-500 type sensor is an... To ensure the accuracy and precision of vibration test,a universal checking method is proposed.The use of the method is discussed and an actual example is given.First,the calibration of the 7703A-500 type sensor is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frequency response method.The frequency range of normal working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exact calibration of sensitivity,frequency response and linearity.For the basic problem of abnormal signals appearing in test system,the method of zero check and loading vibration source are developed.The frequency spectrum of output signals is employed to distinguish the noise signal,unknown source signal and useful signal effectively.Finally,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e importance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results of practical vibration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bration test SENSOR CALIBRATION SIGNAL sensitivity linearITY FREQUENCY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车辆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研究
4
作者 刘志恩 李立峰 +1 位作者 陈弯 王永亮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 针对车辆主动悬架系统难以准确获取路面激励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只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而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控制策略。建立1/4车辆悬架模型,选取系统状态向量时不考虑路面激励信号。设立考虑作动器最大出力限制的适应度函数,利用多元宇宙优化(Multi-verse Optimizer,MVO)算法得到LQR控制器权重系数,以解决传统优化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仿真分析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的动态特性,并与传统LQR控制和模糊控制对比,搭建主动悬架系统1/4车辆台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MVO-LQR控制效果最佳;在不测量路面激励且考虑作动器性能限制的主动悬架系统MVO-LQR控制下,车身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37.1%,轮胎动位移均方根值降低7.89%,悬架动行程满足限制,可显著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主动悬架 路面激励 多元宇宙优化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绳隔振器研究与应用进展
5
作者 周云 康佳州 +2 位作者 梁秋河 梁晓遥 卢梓聪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76,共12页
钢丝绳隔振器具有非线性特性,可以有效抑制工业设备、舰载仪器等装置产生的共振,隔离冲击。本文介绍了钢丝绳隔振器的原理、构造与类型、隔振器的改进与发展;总结隔振器现有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包括刚度影响因素、刚度计算方法、滞回性能... 钢丝绳隔振器具有非线性特性,可以有效抑制工业设备、舰载仪器等装置产生的共振,隔离冲击。本文介绍了钢丝绳隔振器的原理、构造与类型、隔振器的改进与发展;总结隔振器现有力学性能研究成果,包括刚度影响因素、刚度计算方法、滞回性能、抗冲击特性以及隔振器力学模型;介绍钢丝绳隔振器在建筑设备、变电站及桥梁工程中应用的研究;分析了钢丝绳隔振器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隔振器 非线性 隔振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含外部摩擦力的碰撞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
6
作者 朱喜锋 郑冬 +1 位作者 付文斌 马硕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5,共6页
研究一类机械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受到外部摩擦力和双侧非线性约束的影响。通过使用四阶变步长龙格库塔数值算法,分析该系统在p/1周期下的动力学特性和相互转迁规律。揭示系统在p/1周期运动中的频率迟滞特性和共存吸引子的范围... 研究一类机械振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受到外部摩擦力和双侧非线性约束的影响。通过使用四阶变步长龙格库塔数值算法,分析该系统在p/1周期下的动力学特性和相互转迁规律。揭示系统在p/1周期运动中的频率迟滞特性和共存吸引子的范围,并使用胞映射法研究多态共存区内不同吸引子和吸引域的分布情况以及转迁规律。最后研究阻尼系数变化对系统多态共存区的影响,发现随着阻尼系数的增大,系统周期共存区的运动特性状态由复杂状态逐渐演化为单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颤振 非线性约束 分岔 共存吸引子 吸引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的阻尼及响应特征分析
7
作者 陈晟 王文熙 +1 位作者 张静 王修勇 《应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6-211,共6页
基于双线性软钢阻尼器模型,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分段求解了自由振动下的结构响应,推导了首个振动循环的位移解析解、振动幅值及周期,建立了振动循环间振动幅值的递推表达式和任意循环的周期表达式,得到了... 基于双线性软钢阻尼器模型,建立了单自由度结构-位移型软钢阻尼器系统运动方程,分段求解了自由振动下的结构响应,推导了首个振动循环的位移解析解、振动幅值及周期,建立了振动循环间振动幅值的递推表达式和任意循环的周期表达式,得到了各振动循环的幅值与周期的近似解,并通过仿真分析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初始位移大于软钢阻尼器屈服位移时,两振动循环间的幅值衰减量近似相同,各振动循环的周期也近似相等,近似解与解析解基本一致;仅当幅值逐渐减小接近屈服位移时,幅值和周期的近似解和解析解出现一定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钢阻尼器 双线性模型 自由振动 线性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分段线性刚度NES系统能量传递和耗散研究
8
作者 张云浩 王军 +1 位作者 申永军 张建超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0-489,共10页
针对耦合分段线性刚度NES的能量传递效率及系统能量耗散进行了研究。采用复变量-平均法得到了1∶1内共振下耦合分段线性刚度能量阱的二自由度系统慢变方程。应用多项式近似法得到了系统慢不变流形两极值点的近似表达式,以此得到了耦合... 针对耦合分段线性刚度NES的能量传递效率及系统能量耗散进行了研究。采用复变量-平均法得到了1∶1内共振下耦合分段线性刚度能量阱的二自由度系统慢变方程。应用多项式近似法得到了系统慢不变流形两极值点的近似表达式,以此得到了耦合分段线性刚度能量阱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方程以及能量耗散方程,并分析了分段间隙和分段线性刚度对能量传递效率的影响以及阻尼比与耗散时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随着耦合分段线性刚度能量阱分段间隙的增大而降低,随着分段刚度的增大而提高;能量耗散时间随着主结构阻尼系数的增大而缩短。通过调节结构参数,分段线性刚度能量阱能够高效抑制主结构的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振动 非线性能量阱 复变量-平均法 分段线性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阵相机交会测量炮管二维振动方法
9
作者 罗浩 田会 +2 位作者 杜文斌 毕鑫 张浩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77,共7页
针对现有炮管振动测量方法实现成本高、图像处理复杂,实时性差等难题,提出了基于双线阵相机交会原理测量炮管二维振动的方法。利用2台线阵相机交会采集炮管在发射过程中的振动图像,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双边缘法,提取炮管成像中心像元序号,... 针对现有炮管振动测量方法实现成本高、图像处理复杂,实时性差等难题,提出了基于双线阵相机交会原理测量炮管二维振动的方法。利用2台线阵相机交会采集炮管在发射过程中的振动图像,通过背景差分法和双边缘法,提取炮管成像中心像元序号,代入经过LM算法优化标定后的测量公式,即可解算出炮管随时间变化的二维振动信息。搭建了试验平台进并行验证试验,采用静态目标测量法验证系统的测量精度优于1 mm,利用振动平台模拟炮管的振动过程,测量的炮管振动状态与实际过程吻合。所提研究方法能够有效测量炮管二维振动,可扩展应用于各类身管武器的振动测试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测试技术 炮管振动测量 双线阵相机交会测量 线阵相机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VMD和JRD指标的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识别方法
10
作者 杨俏琛 梁医 +3 位作者 程家俊 欧屹 冯虎田 吴小丰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88-295,共8页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难以识别、缺少自适应识别的评估指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变分模态分解(local mean-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LM-VMD)和Jensen-Rényi divergence(JRD)指标的退化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 针对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难以识别、缺少自适应识别的评估指标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均值变分模态分解(local mean-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LM-VMD)和Jensen-Rényi divergence(JRD)指标的退化状态识别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全寿命振动信号进行有效信息的提取;其次将信号进行局部均值分解得到模态分解数量K值;然后根据K值进行变分模态分解,通过奇异值分解提取信号中的本征模态函数-奇异值谱概率分布特征;最后计算JRD指标,根据JRD指标的拐点,实现滚动直线导轨副退化状态的自适应识别,并与预紧拖动力和滚道形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导轨副的退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直线导轨副 变分模态分解 Jensen-Rényi divergence(JRD)指标 退化状态识别 振动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泵喷导管振动控制研究
11
作者 乌德木 严斌 吴文伟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构振动控制问题,开展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构建及验证的相关试验建模、算法优化设计、硬件平台搭建与试验等研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器优化设计中,通过试验对优化前后的算法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针对复合材料导管搭建模型辨识平台与主动控制试验平台,通过实验建模的方法获得控制模型并在空气环境中进行了谐波激励下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尝试将基于MFC的振动主动控制推向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压电材料 泵喷推进器 振动控制 LQG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轴两框架光电稳定平台不平衡力矩辨识方法研究
12
作者 党子杰 胥青青 +2 位作者 董典 王凯迪 程兴瑞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84-189,共6页
针对光电稳定平台不平衡力矩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建立了两轴两框架稳定平台的不平衡力矩数学模型,对稳定平台施加线振动激励并测量平台在加速度的激励下产生的角加速度响应,根据辨识算法获得光电稳定平台的质心相对于平台回转中心的偏移... 针对光电稳定平台不平衡力矩难以精确测量的问题,建立了两轴两框架稳定平台的不平衡力矩数学模型,对稳定平台施加线振动激励并测量平台在加速度的激励下产生的角加速度响应,根据辨识算法获得光电稳定平台的质心相对于平台回转中心的偏移量,开展设计和试验。试验表明,辨识出的稳定平台的质心偏移量与理论值平均误差0.058 mm,该方法能够精确评价稳定平台质心的位置,对提升光电平台的稳定精度有较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稳定平台 不平衡力矩 线振动 角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的螺栓连接件振动疲劳损伤检测
13
作者 何声馨 郭赛赛 +1 位作者 刘世洲 张二亮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65-368,共4页
为研究螺栓连接件的振动疲劳损伤演化,搭建了一套振动疲劳实验测试系统,仿真设计了螺栓疲劳试件。实验采用中断疲劳实验,非线性损伤检测和脉动疲劳加载交替进行直至疲劳失效。在损伤检测中运用随机相位多正弦信号驱动激振器,基于鲁棒实... 为研究螺栓连接件的振动疲劳损伤演化,搭建了一套振动疲劳实验测试系统,仿真设计了螺栓疲劳试件。实验采用中断疲劳实验,非线性损伤检测和脉动疲劳加载交替进行直至疲劳失效。在损伤检测中运用随机相位多正弦信号驱动激振器,基于鲁棒实验策略有效分离了振动响应中的非线性扰动和测量噪声,并进一步基于分离得到的非线性扰动方差,定义了一种新型损伤指标。结果表明:新型损伤指标灵敏性高于传统的线性损伤指标,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螺栓连接 非线性扰动 损伤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负刚度吸振器的轧机辊系非线性垂振控制
14
作者 段子衡 和东平 +1 位作者 徐慧东 王涛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106,共11页
轧机振动理论的研究一直是轧制成形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提高板材的质量以及设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对轧机辊系的非线性垂振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设计了一种安装于上平衡梁处的负刚度吸振器,并建立了安装吸振器的轧机辊系非线性垂... 轧机振动理论的研究一直是轧制成形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对提高板材的质量以及设备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对轧机辊系的非线性垂振现象进行合理的控制,设计了一种安装于上平衡梁处的负刚度吸振器,并建立了安装吸振器的轧机辊系非线性垂直振动模型。运用多尺度法求解得到了轧机辊系的主共振幅频特性方程,分析了轧制力、负刚度和阻尼的动态变化对系统幅频特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了轧辊与负刚度吸振器相互作用的时域特性、频谱特性、幅频特性以及功率流特性。基于功率流理论并结合有限元仿真证明了模型建立的正确性以及负刚度吸振器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发现负刚度吸振器对于轧机非线性垂振有着良好的控制效果,为轧机非线性动力学分析及稳定性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 负刚度吸振器 非线性 多尺度法 功率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涡流制动装置的结构强度研究
15
作者 王可 王立超 +2 位作者 王文静 王立宁 高立群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高速列车线性涡流制动装置载荷工况复杂,为了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应对产品结构强度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结构特点及载荷工况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计算,研究振动、冲击试验及台架试验方法,并对强度仿真与试验结果进... 高速列车线性涡流制动装置载荷工况复杂,为了工程应用的安全性,应对产品结构强度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结构特点及载荷工况分析,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各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计算,研究振动、冲击试验及台架试验方法,并对强度仿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试验设备无法满足涡流制动装置的3类振动冲击试验要求,可采用整机2类振动、冲击试验和主体框架强度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考核产品结构完整性;涡流制动装置强度计算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验证了产品结构强度计算与试验的有效性;各工况下涡流制动装置的静强度、疲劳强度计算结果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研制的产品通过了相关试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线性涡流制动装置 有限元仿真 振动、冲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馆藏文物直线导轨-恒力弹簧复合隔震体系振动台试验研究
16
作者 刘爽 纪金豹 +1 位作者 王诗雨 张伟祺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79,共9页
针对博物馆中展柜、文物的防震保护,本研究设计并研发一种直线导轨-恒力弹簧3维复合隔震装置。以某一博物馆的展柜和文物为原型,创建两个等比例的展柜文物模型:一个展柜文物模型安装有直线导轨-恒力弹簧3维复合隔震装置;另一套系统未安... 针对博物馆中展柜、文物的防震保护,本研究设计并研发一种直线导轨-恒力弹簧3维复合隔震装置。以某一博物馆的展柜和文物为原型,创建两个等比例的展柜文物模型:一个展柜文物模型安装有直线导轨-恒力弹簧3维复合隔震装置;另一套系统未安装此装置。通过三向地震动加载,测试展柜文物隔震体系的动力响应,并对比分析隔震装置的加速度响应、减震率及水平位移响应,验证其隔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直线导轨水平隔震装置的隔震率和相对位移随地震烈度的增加而增大,隔震装置的水平隔震率在65%以上,水平行程始终在设计有效行程容许范围内;竖向隔震装置可发挥竖向隔震作用,竖向隔震率在30%以上;在不同场地类别和不同强度的地震动下,相比非隔震展柜内文物发生倾覆,隔震展柜文物基本保持相对静止。因此,直线导轨-恒力弹簧3维复合隔震系统具有良好的隔震效果,能满足文物展陈3维隔震的需求。研究成果可为地震频发地区的博物馆文物保护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降低地震对文物的潜在风险,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此外,本研究还详细说明试验工况的加载过程、测点仪器的布置及试验现象,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藏文物 3维隔震 直线导轨 恒力弹簧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线性嵌入的船舶艉部振动测点优化方法
17
作者 张智鹏 王子鑫 于福祥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298,共5页
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全面的艉部振动信息,以某自航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对其艉部振动测点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测点重要度排序,并通过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 为以较小的成本获取全面的艉部振动信息,以某自航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局部线性嵌入(Locally Linear Embedding,LLE)对其艉部振动测点进行优化设计,获取了不同工况下振动测点重要度排序,并通过与传统的频谱分析方法对比,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轴承部位作为桨轴激励传递的主要通道,具有较高的优先级,可对船体测点按照测点重要程度排序,选取合适的测点,进而为后续试验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测点优化 局部线性嵌入 艉部 轴系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幂函数阻尼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18
作者 杨晓彤 申永军 张瑞良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96,共6页
分析了含幂函数阻尼的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通过平均法与等效线性化,推导了等效线性阻尼的表达式。研究发现,非线性阻尼的减振效果与其系数和指数密切相关。进一步得到了主系统振幅和相位的定常解,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 分析了含幂函数阻尼的单自由度系统在简谐激励下的受迫振动。通过平均法与等效线性化,推导了等效线性阻尼的表达式。研究发现,非线性阻尼的减振效果与其系数和指数密切相关。进一步得到了主系统振幅和相位的定常解,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定常解的正确性。通过等效线性阻尼的变化曲线和幅频响应曲线,分析了影响非线性阻尼减振效果的因素。研究表明,阻尼比的增加会使共振峰值左移,提高了减振性能,但需在适当范围内控制阻尼比以实现最佳减振效果。此外,阻尼比较小时阻尼指数的增加能增强阻尼作用,但过大的阻尼比会导致非线性阻尼减振效果低于线性阻尼。该研究为结构减振设计及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幂函数阻尼 平均法 等效线性阻尼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及塔线耦联体系地震响应分析与对比
19
作者 陈艺征 唐艳 +3 位作者 石碧耀 吴泽威 梁云 鞠登峰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近年来,强震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电力系统关键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和评估尤为重要。文中针对某220 kV高压输电线路中实际输电塔及其塔线耦联体系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首先,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塔体及塔线耦联体系有限... 近年来,强震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电力系统关键结构进行抗震分析和评估尤为重要。文中针对某220 kV高压输电线路中实际输电塔及其塔线耦联体系进行抗震性能评估。首先,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塔体及塔线耦联体系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动力性能、塔腿杆件应力、节点位移及加速度响应。通过对比单塔和塔线体系的动力性能和响应峰值,获得导线耦联对输电塔的动力影响。结果表明:耦联体系中输电塔的基频要低于单塔模型6%~9%左右,导、地线的存在会使得结构基频降低;由于导地线作用,单塔地震响应峰值与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的线性关系变为非线性关系;低烈度下塔线耦联体系中输电塔的地震响应要高于单塔模型,随烈度提高,耦联体系中输电塔地震响应相对于单塔模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塔线耦联体系中输电塔的节点位移峰值和节点绝对加速度峰值都要低于单塔模型;在垂线路方向上导、地线的非线性振动减震效应要明显强于其质量放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地震响应 耦联体系 导线 非线性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Y117的直振筛板的结构参数优化设计
20
作者 刘三星 付秋萍 +4 位作者 周凯 蒋文平 刘智 刘莹 黄溢清 《中国烟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0,共11页
【背景】废烟支分选回收系统中的标准烟支分选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整机的分选精度。【方法】以FY117-A前序工位的直振筛板为研究对象,基于优化设计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实现求解,得到直振筛板的合理结构参数,根据离散元软... 【背景】废烟支分选回收系统中的标准烟支分选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后续整机的分选精度。【方法】以FY117-A前序工位的直振筛板为研究对象,基于优化设计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实现求解,得到直振筛板的合理结构参数,根据离散元软件EDEM进行废烟支的运动仿真分析,通过样机运行测试实现验证。【结果】在结构参数为筛孔直径D=44 mm,横向间距H=63mm,纵向间距L=70 mm的条件下,烟支分选精度最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烟分选 直振筛板 结构优化 仿真分析 试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