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散元法的块石填料摊铺层振动压实过程及效应研究
1
作者 徐平 何嘉雄 +3 位作者 乔世范 董辉 陈宾 侯伟琦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3,共11页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 为了研究块石填料摊铺层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行为及其效应,采用离散元法进行了两种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振动碾压模拟试验:“慢速小激振力”和“快速大激振力”。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工况下块石填料的颗粒位移、应力响应、颗粒间空隙率变化以及压实过程,结果表明:增加碾压遍数显著增大了颗粒位移,并减少了颗粒间的空隙率;摊铺层表面沉降率与颗粒空隙率的变化值之间表现出强烈的线性相关性;压实能量的作用效应(包括颗粒位移、空隙率减少程度、峰值动应力和静土压力增量)随着摊铺层深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压实能量主要沿竖直方向传播,摊铺层沿深度方向可分为主压实区、次压实区和弱影响区3个区域;大粒径块石填料颗粒的比例显著影响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从而影响压实效果和过程,块石填料的压实过程是由挤压压实效应、移动压实效应和填充压实效应共同作用引起的;在持续的振动碾压荷载作用下,颗粒间的接触结构特征和聚集状态从“单点接触”和“松散”状态逐渐演变为“多点接触”和“紧密”状态。研究成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确定最适摊铺层厚度及优化压路机参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石填料 振动碾压 压实效应 接触结构特征 压实过程 离散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杆密实法在高烈度区液化地基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徐昊天 苟志孝 +2 位作者 王正伟 戴梁 章定文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9-1447,共9页
喀什地区地处我国最西部,地震烈度高,戈壁荒漠分布广泛,区域内土壤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以喀什地区G314喀什过境段公路工程为依托,分别采用振杆密实法和碎石桩加固高烈度可液化场地,通过静力触探(CPT)和标准贯入试验(SPT)评价加... 喀什地区地处我国最西部,地震烈度高,戈壁荒漠分布广泛,区域内土壤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发生液化。以喀什地区G314喀什过境段公路工程为依托,分别采用振杆密实法和碎石桩加固高烈度可液化场地,通过静力触探(CPT)和标准贯入试验(SPT)评价加固效果,研究叠加效应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和振动前后土体水平应力的变化,证明十字翼形振杆密实法技术处理高烈度区(Ⅷ度区)戈壁滩可液化地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原位测试结果表明:(1)振杆密实法加固后,土体的锥尖阻力、侧壁摩阻力和标贯击数显著增加,土体的密实度达到中密状态,抗液化水平提高,可液化土层的水平应力显著增加;(2)三点形心处的加固效果相较其他位置有明显提升;(3)处理深度越深,振杆密实法处理效果相较碎石桩提升越显著。振杆密实法加固高烈度区戈壁滩可液化地基效果明显,消除液化效果优良、加固深度大、造价低,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振杆密实法 高烈度区 标准贯入 静力触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法水泥稳定砾石的力学疲劳特性与强度标准 被引量:8
3
作者 纪小平 王涛 +1 位作者 周泽洪 张宜洛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1-767,774,共8页
为确保振动法水泥稳定砾石(VTM-CSG)基层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不出现疲劳破坏,研究了VTM-CSG的疲劳特性与不同龄期的力学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基于路面荷载响应、VTM-CSG的力学与疲劳特性,结合Miner疲劳累积... 为确保振动法水泥稳定砾石(VTM-CSG)基层在交通荷载反复作用下不出现疲劳破坏,研究了VTM-CSG的疲劳特性与不同龄期的力学强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基于路面荷载响应、VTM-CSG的力学与疲劳特性,结合Miner疲劳累积损伤理论,提出了抗疲劳开裂的VTM-CSG强度标准.结果表明:VTM-CSG力学强度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随养生龄期的延长呈非线性增长,采用骨架密实级配可提高VTM-CSG的力学强度;所建立的VTMCSG强度增长方程可较为精确地表征其强度增长特性;当试验条件受限时,可利用所建立的力学指标间的关系模型来预估其他力学强度.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的VTM-CSG疲劳方程表明,在高应力水平下骨架密实级配VTM-CSG的疲劳性能优于悬浮密实级配VTM-CSG;提出了控制疲劳开裂的VTM-CSG的7d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与7d劈裂强度标准,该标准与路面结构、VTM-CSG的材料属性以及使用寿命相关联,实现了结构与材料一体化控制VTM-CSG基层开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稳定砾石 振动压实方法 力学特性 疲劳特性 强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法的抗疲劳断裂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标准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頔 蒋应军 任皎龙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6-283,共8页
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期和运营期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所需材料最小强度为准则,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特性、疲劳特性及施工期与运营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荷载响应,提出了抗疲劳断裂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标准.结果表明:为防止... 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期和运营期在荷载作用下不发生疲劳破坏所需材料最小强度为准则,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力学强度特性、疲劳特性及施工期与运营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荷载响应,提出了抗疲劳断裂的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标准.结果表明:为防止基层在施工车辆荷载作用下发生极限断裂破坏,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基层必须养护7d后,且其劈裂强度达到0.55MPa以上,方可进行下结构层施工;为防止设计年限内基层在施工车辆和运营车辆反复作用下产生疲劳断裂,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7d劈裂强度不应小于0.70MPa.为了便于应用,结合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的关系,提出水泥稳定石灰岩碎石7d抗压强度不应小于7.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振动法 抗疲劳断裂 强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压实能力与道路基层材料可压实性评价 被引量:19
5
作者 王龙 解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7,共5页
采用传感器对振动成型基层材料的塑性变形、振动加速度和压实力进行了采集.通过振动三参数对振动压实工艺输出能量的分析,定义了评价振动压实工艺压实能力的评价参数——激振强度;通过对基层材料振动压实塑性变形曲线的分析,定义了被压... 采用传感器对振动成型基层材料的塑性变形、振动加速度和压实力进行了采集.通过振动三参数对振动压实工艺输出能量的分析,定义了评价振动压实工艺压实能力的评价参数——激振强度;通过对基层材料振动压实塑性变形曲线的分析,定义了被压材料可压实性评价参数——可压实性系数;对典型道路材料的可压实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压实效果的影响上,当激振强度大于3.5时,振动压实工艺才具有较强的压实能力;材料的振动压实塑性变形与振动时间呈对数关系,在振动压实50s后,塑性变形处于稳定状态;在材料可压实性方面,沥青混合料的可压实性最差,二灰结合料可压实性最好,基层材料的可压实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研究结果还表明,用振动压实工艺单位时间内输出的能量和道路材料产生单位塑性变形所需的压实应力,来评价振动工艺的压实能力与被压材料可压实性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振动压实 动态监测 压实能力 可压实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夯加固地基振动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李福民 孙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09-812,共4页
通过工程实例对强夯地基时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 ,分析了振动加速度的传播规律 ,提出建筑物安全距离判别方法及估算方法 ,研究了隔振沟的隔振效果及其对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 .采用量纲分析原理 ,探讨了振动加速度与夯击能量、土的特性及传... 通过工程实例对强夯地基时振动加速度进行测试 ,分析了振动加速度的传播规律 ,提出建筑物安全距离判别方法及估算方法 ,研究了隔振沟的隔振效果及其对振动传播规律的影响 .采用量纲分析原理 ,探讨了振动加速度与夯击能量、土的特性及传播距离之间的关系 ,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统计 ,得到经验公式和经验参数 ,由此可作为强夯加固地基安全距离的估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强夯 振动加速度 安全距离 地基加固 隔振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试验研究 被引量:31
7
作者 刘松玉 杜广印 +4 位作者 毛忠良 高常辉 曾彪 杨泳 章定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77-1383,共7页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是中国西部开发建设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且面广量大。振杆密实法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自主研发的振杆密实设备,以甘肃中兰铁路客专项目工程场地为依托,提出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 湿陷性黄土地基加固处理是中国西部开发建设工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且面广量大。振杆密实法技术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自主研发的振杆密实设备,以甘肃中兰铁路客专项目工程场地为依托,提出了气动振杆密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并对处理效果进行了测试评价。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黄土为非湿陷性,平均湿陷系数为0.003;处理范围内土层锥尖阻力、侧壁阻力和标贯击数较处理前显著提高,面波波速提高15%左右,且土层各项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果表明振杆密实法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一项全新技术,具有节能环保、经济高效等优点,在黄土地区有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杆密实法 湿陷性黄土 室内试验 原位测试 湿陷性 振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B-30沥青混合料垂直振动成型方法及评价 被引量:20
8
作者 蒋应军 陈浙江 +1 位作者 徐晓和 梁慧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8-643,共6页
用垂直振动成型方法(VVCM)压实ATB-30沥青混合料来模拟现场压实工况,验证了此法的可靠性,同时对比研究了VVCM和马歇尔法对ATB-30沥青混合料物理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VCM试件力学强度与现场芯样的相关性高达94.2%,马歇尔试件的相... 用垂直振动成型方法(VVCM)压实ATB-30沥青混合料来模拟现场压实工况,验证了此法的可靠性,同时对比研究了VVCM和马歇尔法对ATB-30沥青混合料物理和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VCM试件力学强度与现场芯样的相关性高达94.2%,马歇尔试件的相关性不足70.0%;VVCM试件密度较马歇尔试件密度提高约2%,压实度提高1%,力学性能至少提高8.2%.证明VVCM比马歇尔法更适合评价ATB-30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垂直振动成型方法 马歇尔法 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E方法求解圆柱的涡致振动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广望 任安禄 陈文曲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数值求解基于拉格朗日-欧拉(ALE)描述的不可压缩流体的N S方程,计算了较小雷诺数下圆柱的涡致振动现象。N S方程的对流项和扩散项分别采用三阶迎风紧致格式和四阶中心紧致格式离散,计算网格采用H O非交错网格系统,并结合分块耦合方法。... 数值求解基于拉格朗日-欧拉(ALE)描述的不可压缩流体的N S方程,计算了较小雷诺数下圆柱的涡致振动现象。N S方程的对流项和扩散项分别采用三阶迎风紧致格式和四阶中心紧致格式离散,计算网格采用H O非交错网格系统,并结合分块耦合方法。柱体运动简化为弹簧-阻尼-质量系统,柱体运动方程采用经典龙格-库塔方法求解。通过模拟柱体和流体之间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成功地捕捉到了"锁定"、"拍"和"相位开关"等现象,并与试验数据相吻合。另外,本文详细分析了Re=200时圆柱尾涡形态、升力、阻力以及圆柱位移等随圆柱自振频率变化的过程,捕捉到尾涡结构变化的频率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 求解 ALE 拟柱体 拉格朗日 四阶 不可压缩流体 自振频率 位移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串列双圆柱绕流下游圆柱两自由度涡致振动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陈文曲 任安禄 李广望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2-738,共7页
数值研究了串列双圆柱绕流下游圆柱两自由度涡致振动问题,研究发现:(1)双自由度的圆柱振幅峰值及出现振峰的频率比都比单自由度的大;(2)尾流圆柱中的升力远大于均匀来流的,而阻力却相反;(3)下游圆柱的位移响应对于频率比的变化没有均匀... 数值研究了串列双圆柱绕流下游圆柱两自由度涡致振动问题,研究发现:(1)双自由度的圆柱振幅峰值及出现振峰的频率比都比单自由度的大;(2)尾流圆柱中的升力远大于均匀来流的,而阻力却相反;(3)下游圆柱的位移响应对于频率比的变化没有均匀来流中的“敏感”;(4)尾流中,在频率比1.16和0.87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拍”现象,即圆柱的振幅响应包含不同的频率,而在均匀来流中,并无明显的“拍”现象.采用ALE方法,计算网格采用H-O非交错网格系统,结合分块耦合方法. N-S方程的对流项和扩散项分别采用三阶迎风紧致格式和四阶中心紧致格式离散.圆柱振动采用弹簧柱体阻尼器模型,柱体的振动方程采用龙格-库塔法求解.通过模拟柱体和流体之间的非线性耦合作用,成功地捕捉到了“拍”和“相位开关”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四阶 尾流 频率比 振幅 非交错网格 紧致格式 两自由度 双自由度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物料慢变参数的振动压实系统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辛丽丽 梁继辉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5-588,共4页
建立含有物料慢变参数的振动压实系统模型,对该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与渐近法进行求解与仿真分析.利用YZC-1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现场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模型正确,计算结果较准确;在压实过程中下车的固有频率随着物料... 建立含有物料慢变参数的振动压实系统模型,对该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化方法与渐近法进行求解与仿真分析.利用YZC-1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现场试验.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模型正确,计算结果较准确;在压实过程中下车的固有频率随着物料刚度增大及阻尼的减小而逐渐增大;提高激振频率增大激振力可以提高物料的压实效果,但这样会使系统的振动加剧,引起操作人员的身体不适,因此需要合理的选择激振频率;利用混沌运动可以提高压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变参数 振动压实 分段线性化 渐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筒灌浆密实度直接冲击振动检测方法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奎华 郑茗旺 +6 位作者 涂园 项驰轩 刘鑫 谭婕 RIZVI Faheem 杨学林 余亚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48-858,共11页
装配式建筑结构一般由多个预制构件,通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形成。然而,目前工程上对套筒内的灌浆密实度还没有可靠的检测和分析判断方法。本文设计一种带有全桥应变片的装置,可对套筒内钢筋产生短脉冲激振,然后对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进... 装配式建筑结构一般由多个预制构件,通过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形成。然而,目前工程上对套筒内的灌浆密实度还没有可靠的检测和分析判断方法。本文设计一种带有全桥应变片的装置,可对套筒内钢筋产生短脉冲激振,然后对振动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对套筒灌浆密实度的定性及定量判断。结合室内原型试验,分析不同灌浆密实度的钢筋套筒受冲击后的振动信号,研究冲击信号时域曲线中的波峰幅值A_(Peak)、半峰全宽Δt_(FWHM)和峰宽比R_(Pt)以及频域信号曲线中的峰值频率Ω_(Peak)等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套筒灌浆密实度n增加,冲击信号的时域曲线衰减速率增大,包括波峰幅值APeak、半峰全宽Δt_(FWHM)和峰宽比R_(Pt)等特征参数也均随之增大;随着套筒灌浆密实度n增加,冲击信号的频域曲线的峰频率Ω_(Peak)趋于减小;对于未知灌浆密度的套筒,将冲击信号所得的峰宽比RPt或峰频率Ω_(Peak)代入曲线拟合的计算公式,可直接计算套筒灌浆密实度n,从而实现灌浆密实度的定量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密实度检测 钢筋套筒 直接冲击振动法 装配式建筑 定量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振动压实SRX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薛金顺 蒋应军 +1 位作者 陈豫 舒永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7-1392,1429,共7页
为了揭示有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SRX-SCS)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研究相对含水率、SRX含量、压实度与集料岩性对SRX-SCS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各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X-SCS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 为了揭示有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SRX-SCS)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研究相对含水率、SRX含量、压实度与集料岩性对SRX-SCS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各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X-SCS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均随着相对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且相对含水率为0时,三者均达到最大值;力学强度随着SRX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压实度在96%~100%之间,压实度每提高1%,SRX-SCS抗压强度提高4%~8%,劈裂强度提高6%~10%,回弹模量提高7%~11%;SRX石灰岩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是SRX砂岩稳定碎石、SRX花岗岩稳定碎石的1.27倍、2.19倍,劈裂强度是砂岩、花岗岩的1.23倍、2.03倍,回弹模量是砂岩、花岗岩的1.21倍、2.20倍;抗压强度R_c与劈裂强度R_i之间满足R_c=16.6Ri,抗压强度R_c与回弹模量E_c之间满足E_c=118.4Rc。该成果可为SRX-SCS的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RX稳定碎石 振动试验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振动压实法成型SMA-13混合料体积参数设计标准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蒋应军 倪辰秧 +4 位作者 张宇 邓长清 张伟 杨迪锋 薛金顺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6,共8页
为研究体积参数对SMA-13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垂直振动压实法(vertical vibration compaction method,VVCM)成型SMA-13混合料试件,评价了VVCM的可靠性,并以力学性能最佳为原则,提出了SMA-13混合料体积参数标准.结果表明:SMA-13混合料... 为研究体积参数对SMA-13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采用垂直振动压实法(vertical vibration compaction method,VVCM)成型SMA-13混合料试件,评价了VVCM的可靠性,并以力学性能最佳为原则,提出了SMA-13混合料体积参数标准.结果表明:SMA-13混合料各力学性能均随空隙率的增大呈凸曲线变化,建议空隙率设计标准为2.5%~4.0%;力学性能均随沥青饱和度的增大呈凸曲线变化,建议74%~83%为沥青饱和度设计标准;与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相比,矿料间隙率的大小无法准确反映混合料性能的优劣,对于矿料间隙率设计标准,建议其最小值取1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振动压实法 体积参数 力学性能 设计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砾石骨料振动与击实成型对比试验 被引量:13
15
作者 洪亮 刘涛 杨三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对比水泥稳定砾石材料振动压实与重型击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3类典型级配,2种水泥剂量的振动与重型击实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压实比重型击实最佳含水量减小10%~20%,最大干密度是重型击实结果的1.01~1.02倍;重型击实法对砾石级配的... 为对比水泥稳定砾石材料振动压实与重型击实之间的关系,进行了3类典型级配,2种水泥剂量的振动与重型击实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压实比重型击实最佳含水量减小10%~20%,最大干密度是重型击实结果的1.01~1.02倍;重型击实法对砾石级配的破坏要大于振动压实法;相同水泥剂量下,振动成型的试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比静压成型的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砾石 振动压实 重型击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自由度不对称迟滞振动压实系统的响应计算 被引量:3
16
作者 管迪 陈乐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6-168,共3页
分析了振动压实过程中被压实材料的不对称迟滞特性,建立了一种分段线性的不对称迟滞模型。在一次近似的前提下,利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将迟滞非线性恢复力转化为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表示,用优化算法求解频响方程,得到了二自由度迟滞振动压... 分析了振动压实过程中被压实材料的不对称迟滞特性,建立了一种分段线性的不对称迟滞模型。在一次近似的前提下,利用谐波线性化方法,将迟滞非线性恢复力转化为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表示,用优化算法求解频响方程,得到了二自由度迟滞振动压实系统的幅频响应。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模型参数对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发现由于迟滞非线性的存在,随着激励幅度的增大系统会出现软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迟滞非线性 振动压实系统 分段线性模型 谐波线性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旁地下光缆受冲击压路机振动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卫国 蔡锡荣 李晓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5,共6页
冲击压路机施工振动对路旁地下光缆有何影响,尚没有明确的实验及理论定论,制约了冲击压实技术在埋设地下光缆路段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实际工程参数,根据有关假设,模拟冲击压实施工多周期加载模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 冲击压路机施工振动对路旁地下光缆有何影响,尚没有明确的实验及理论定论,制约了冲击压实技术在埋设地下光缆路段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实际工程参数,根据有关假设,模拟冲击压实施工多周期加载模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路面附近不同埋深的光缆在冲击压路机施工时受到的振动影响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压实施工对埋深60 cm的光缆影响不大,当光缆的埋设位置由原来位置向路面板方向靠近时,冲击压实施工对光缆产生的影响逐渐变大,在基层底部向上0.1 m处和基层底部向上0.14 m处Z方向压应力和X方向拉应力分别达到允许值,可能会对光缆造成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冲击压实技术 振动 光缆 多周期加载 三维 数值分析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颗粒压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超云 文慧卿 梁艳争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922,共6页
颗粒压实致密化过程中,对颗粒物理特性和动态响应的关系,缺乏数学模型对力学行为进行表征。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了振动、旋转2个模型,对颗粒压实致密机制进行描述。为便于观察分析颗粒运动过程以及填充效果的变化,将颗粒的实际尺寸进... 颗粒压实致密化过程中,对颗粒物理特性和动态响应的关系,缺乏数学模型对力学行为进行表征。基于离散元法(DEM)建立了振动、旋转2个模型,对颗粒压实致密机制进行描述。为便于观察分析颗粒运动过程以及填充效果的变化,将颗粒的实际尺寸进行放大,设计骰子在圆柱形容器内的振动和变速旋转实验,探究颗粒压实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振幅为15 mm,振动频率为1~5 Hz激励下,颗粒会长时间停留在半有序排列状态,只有随时间推移,缓慢降低振幅至10 mm,振动频率至3 Hz时,才能达到完全有序排列状态。变速旋转的加速度大于0.5g时,无需加以干预,颗粒就能达到有序排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压实密度 颗粒致密化 离散元法 仿真 振动 变速旋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PTU土分类的振杆密实法适用范围与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高常辉 杜广印 +4 位作者 刘松玉 章定文 杨泳 曾彪 谢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91,119,共11页
传统基于Fellenius-Eslami研究的适合振动密实的土类评估方法仅认为砂和砂砾土是可密实的,然而在国内过去十余年的工程实践表明该评估方法过于保守。该文通过介绍十字形振杆密实法处理可液化粉土地基、复杂的滨海相可液化地基等施工案例... 传统基于Fellenius-Eslami研究的适合振动密实的土类评估方法仅认为砂和砂砾土是可密实的,然而在国内过去十余年的工程实践表明该评估方法过于保守。该文通过介绍十字形振杆密实法处理可液化粉土地基、复杂的滨海相可液化地基等施工案例,论证了振动密实技术处理粉土地基的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孔压静力触探测试(CPTU)的中国国标土分类的振动密实土类评估方法,认为归一化CPTU数据处于"中砂"、"细砂"、"粉砂"和"粉土"区域内的地基土是可以采用振杆密实法进行加固处理的。该判别方法适合当前国内振杆密实法的应用实践,同时又进一步扩大了振杆密实法在地基加固处理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密实 振杆密实法 孔压静力触探 十字形振动翼 粉土地基 滨海相可液化地基 湿陷性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垂直振动成型试验方法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袁可佳 蒋应军 +1 位作者 邓长清 纪小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8-296,共9页
为更好模拟水泥稳定破碎砾石(CSCG)基层的压实特性,以最大程度模拟现场压实工况及效果为原则,研究并提出了垂直振动击实仪(VVTE)的振动击实参数;对比分析了室内静压法(QSCM)和垂直振动法(VVTM)CSCG的物理力学特性;结合现场芯样的力学强... 为更好模拟水泥稳定破碎砾石(CSCG)基层的压实特性,以最大程度模拟现场压实工况及效果为原则,研究并提出了垂直振动击实仪(VVTE)的振动击实参数;对比分析了室内静压法(QSCM)和垂直振动法(VVTM)CSCG的物理力学特性;结合现场芯样的力学强度,评价了不同室内成型方法与现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SCG的VVTM成型试件与现场芯样的力学强度相关性高达91.0%,而QSCM成型试件与现场芯样力学强度相关性平均为41.8%.与QSCM相比,VVTM成型试件的最大干密度可提高2%,最佳含水率降低16%,抗压强度平均提高140%,劈裂强度平均提高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振动击实参数 垂直振动法 水泥稳定破碎砾石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