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心兰软腐病菌Dickeya fangzhongdai Onc5 vfmE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1
作者 王文婷 任驰 +2 位作者 丁建华 荆恩荣 卢秋巍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4-552,共9页
狄克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是引起兰科植物毁灭性病害软腐病(soft rot disease)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病原菌致病基因在病原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软腐病菌D.fangzhongdai Onc5从福建南茜文心兰(Oncidium,Gower Ramsey)... 狄克氏菌(Dickeya fangzhongdai)是引起兰科植物毁灭性病害软腐病(soft rot disease)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病原菌致病基因在病原菌与植物互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软腐病菌D.fangzhongdai Onc5从福建南茜文心兰(Oncidium,Gower Ramsey)软腐病患病植株中分离而来。本研究旨在明确D.fangzhongdai Onc5 vfmE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并分析其在侵染寄主过程中的作用,为揭示vfmE基因在D.fangzhongdai Onc5侵染寄主过程中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D.fangzhongdai Onc5基因组DNA为模版,通过RT-PCR扩增,成功获得vfmE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RT-qPCR分析vfmE基因在D.fangzhongdai Onc5侵染文心兰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D.fangzhongdai Onc5 vfmE基因的ORF为564 bp,编码187个氨基酸;vfmE蛋白质的分子质量为21.93 kDa,理论等电点(pI)为9.01,含1个AraC超家族结构域;vfmE蛋白质为结构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其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58.29%)和无规则卷曲(40.64%);同源性分析表明,其氨基酸序列与Dickeya属其他菌种的vfmE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86%);RT-qPCR分析表明:vfmE基因在D.fangzhongdai Onc5侵染文心兰叶片和假鳞茎后均持续高表达,在12 h的表达量最高(P<0.01),表明vfmE蛋白在D.fangzhongdai Onc5侵染文心兰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vfmE基因功能和Dickeya属病原菌致病机制提供提论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发展植物软腐病新的防治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克氏菌 vfme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