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溶剂法制备SiO_(2)填充的碳氢树脂基覆铜板及其性能表征
1
作者 严玉茹 李会录 +2 位作者 王超 于紫萱 薛小龙 《绝缘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1-112,共12页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树脂基体,SiO_(2)为填料,采用双辊开炼机和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法制备SiO_(2)/碳氢高频板。探究树脂膜成型方法,以及在开炼机制膜下不同含量、形貌的SiO_(2)对碳氢高频板介电性能、剥离强度、导热性能、拉... 以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为树脂基体,SiO_(2)为填料,采用双辊开炼机和平板硫化机通过热压法制备SiO_(2)/碳氢高频板。探究树脂膜成型方法,以及在开炼机制膜下不同含量、形貌的SiO_(2)对碳氢高频板介电性能、剥离强度、导热性能、拉伸性能和吸水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溶剂法制备的树脂胶膜,利用开炼机进行无溶剂制膜在复合树脂成型及材料性能等方面有明显优势;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碳氢高频板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增大,剥离强度和吸水率均降低;填充相同粒径、含量的SiO_(2)时,球形SiO_(2)/碳氢高频板的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吸水率低于角形SiO_(2)/碳氢高频板。当球形SiO_(2)质量分数为75%时,碳氢高频板的综合性能较优,介电常数低于3.3,介质损耗因数为0.002 2,吸水率低于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高频板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 无溶剂制膜 低介质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电缆试验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超 陈云 +4 位作者 肖佳朋 黄韬 吴春芳 甄威扬 郝艳捧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3-184,220,共13页
配电电缆是电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绝缘缺陷引发局部放电、整体绝缘老化是导致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为预防电缆故障、保证配网安全可靠运行,研究配电电缆试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总结国内外现行试验标准;阐述配电电缆各种试验方... 配电电缆是电网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绝缘缺陷引发局部放电、整体绝缘老化是导致电缆故障的主要原因。为预防电缆故障、保证配网安全可靠运行,研究配电电缆试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总结国内外现行试验标准;阐述配电电缆各种试验方法的原理和试验规程,包括工频电压试验、串联谐振电压试验、振荡波电压试验、超低频正弦波电压试验、超低频余弦方波电压试验;重点综述振荡波和超低频电压试验方法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讨论电缆局放特性;最后总结上述试验方法的优缺点,探讨其在配电电缆绝缘状态诊断应用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电缆 耐压试验 局放 介质损耗 串联谐振 振荡波 超低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去极化电流法的老化PVC电缆绝缘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温才权 韦鑫 +5 位作者 王杰 周凯 李轩毅 龚薇 黎柏城 李亚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7-114,共8页
电缆老化会使绝缘失效,导致短路乃至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研究低压电缆老化后的绝缘性能,对电缆中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绝缘材料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通过对样本极化-去极化的电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直流电导率、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等参数的变化... 电缆老化会使绝缘失效,导致短路乃至火灾事故的发生。为研究低压电缆老化后的绝缘性能,对电缆中采用的聚氯乙烯(PVC)绝缘材料进行加速老化实验,通过对样本极化-去极化的电流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直流电导率、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等参数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热失重和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老化样本的理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极化电流、去极化电流、电导率和低频介质损耗因数均增大。热失重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则进一步表明,长时间的高温老化会使PVC电缆绝缘的氯含量减少,阻燃性降低,PVC分子链断裂,羟基、甲基、亚甲基和C=C等官能团含量增加,电缆老化加剧,最终导致电缆的绝缘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 聚氯乙烯电缆 绝缘性 电导率 低频介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对(In_(0.5)Nb_(0.5))_(0.10)Ti_(0.90)O_(2)陶瓷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张翠玲 陈建宾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87,共6页
In和Nb共掺杂TiO_(2)(INTO)陶瓷在100 kHz以下的巨大介电常数源于内部势垒层电容效应。根据这种电容效应,通过增加晶界对介电性能的贡献来降低其低频介电损耗。因此,将La掺杂到INTO陶瓷中,通过细化晶粒并增加晶界数量来降低陶瓷制备过... In和Nb共掺杂TiO_(2)(INTO)陶瓷在100 kHz以下的巨大介电常数源于内部势垒层电容效应。根据这种电容效应,通过增加晶界对介电性能的贡献来降低其低频介电损耗。因此,将La掺杂到INTO陶瓷中,通过细化晶粒并增加晶界数量来降低陶瓷制备过程中的能耗。结果表明,La掺杂减小了INTO陶瓷的晶粒尺寸,增加了陶瓷中晶界的数量,并且陶瓷中析出LaNbTiO_(6)二次相,在陶瓷晶粒之间形成高阻态的相界,降低陶瓷的低频介电损耗,优化了陶瓷介电常数的频率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掺杂TiO_(2)陶瓷 内阻挡层电容效应 低频介电损耗 晶界数量 相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的含二硅氧烷共聚聚酰亚胺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铭钧 杨晓慧 +1 位作者 姚洪喜 鲍忠桢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21,共6页
将四甲基-双(r-氨丙基)-二甲基硅氧烷(APDS)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混合,然后分别与均苯四甲酸酐(PMDA)、3,3′,4,4′-二苯酮四甲酸酐(BTDA)和3,3′,4,4′-二苯醚四甲酸酐(ODPA)进行无规共聚,合成了3种含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聚酰亚胺(... 将四甲基-双(r-氨丙基)-二甲基硅氧烷(APDS)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混合,然后分别与均苯四甲酸酐(PMDA)、3,3′,4,4′-二苯酮四甲酸酐(BTDA)和3,3′,4,4′-二苯醚四甲酸酐(ODPA)进行无规共聚,合成了3种含二甲基硅氧烷的共聚聚酰亚胺(POA、BOA和ODOA)。采用热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用介电分析仪对3种共聚聚酰亚胺在频率为0.1~105Hz和温度为50~300℃的介电常数和介质损耗因数(tanδ)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频率≥103Hz和温度为50~250℃时,3种聚酰亚胺的介电常数均为2.2~2.4,变化很小。在频率≤103Hz时,温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明显增大,特别是温度高于200℃时影响显著。在一定频率下,tanδ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在高频时tanδ增加很慢。在一定温度下,tanδ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介电常数 低介质损耗 频率 温度 含硅氧烷共聚聚酰亚胺 介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合成ZnO-Li_2O-B_2O_3-SiO_2系陶瓷材料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少洪 周和平 陈克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3-438,共6页
采用微晶玻璃工艺,制备出一种ZnO-Li2O-B2O3-SiO2系陶瓷材料.该体系材料可在900℃空气气氛中烧结.烧结体的介电常数低于4,介电损耗为1.3×10-3.该烧结体中的晶相主要为圆球状和长柱状的Zn2SiO4,以及块状的SiO2.该材料适用于超高频... 采用微晶玻璃工艺,制备出一种ZnO-Li2O-B2O3-SiO2系陶瓷材料.该体系材料可在900℃空气气氛中烧结.烧结体的介电常数低于4,介电损耗为1.3×10-3.该烧结体中的晶相主要为圆球状和长柱状的Zn2SiO4,以及块状的SiO2.该材料适用于超高频多层片式电感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温度 介电常数 介电损耗 高频MLCI ZnO-Li2O-B2O3-SiO2系陶瓷材料 微晶玻璃工艺 低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多层片式电感器用陶瓷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少洪 周和平 乔梁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20,共4页
研究了CaO B2O3 SiO2体系微晶玻璃烧结工艺、烧结性能和微观结构等。结果表明,该体系陶瓷材料能够在低温850℃烧结,烧结性能良好;烧结体微观结构为大量尺寸和分布均匀的纳米晶粒、一定量残余玻璃相和少量气孔,烧结体的主晶相为CB(CaO... 研究了CaO B2O3 SiO2体系微晶玻璃烧结工艺、烧结性能和微观结构等。结果表明,该体系陶瓷材料能够在低温850℃烧结,烧结性能良好;烧结体微观结构为大量尺寸和分布均匀的纳米晶粒、一定量残余玻璃相和少量气孔,烧结体的主晶相为CB(CaO·B2O3)、6C4S(6CaO·4SiO2)以及少量CS(CaO·SiO2)。该烧结体在高频下具有低介电常数(εr=5.058,1GHz)、低介电损耗(tgδ=0.0013,1GHz)。该材料能够在900℃和Au、Ag/Pd、Cu等电极材料共烧,是制造高频多层片式电感器的理想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式电感器 低介电低损耗 低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低频介损和U-I滞回曲线的XLPE电缆水树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8
8
作者 王璨 赵学童 +3 位作者 张杰 姜茜 杨丽君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61-5270,共10页
为准确地评估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的水树老化程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超低频介损和U-I滞回曲线的评估方法。对3组XLPE样本分别进行0、96和168h的加速水树老化,老化结束后采用快速超低频介损设备(very-low freq... 为准确地评估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的水树老化程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超低频介损和U-I滞回曲线的评估方法。对3组XLPE样本分别进行0、96和168h的加速水树老化,老化结束后采用快速超低频介损设备(very-low frequency dielectric loss detector,iFDS)在1mHz~1kHz范围内测试不同水树老化状态的XLPE电缆的介电频谱和不同频率下U-I滞回曲线。结果发现:水树老化后的电缆段在超低频段(1mHz~0.1Hz)的介损值显著增大,并在0.002和0.1Hz附近出现两个明显的松弛损耗峰。老化越严重的试样,U-I滞回曲线形变越严重。水树老化后电缆绝缘中产生了新的松弛极化过程,相较于单一频率0.1Hz下的介损值,超低频介电谱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绝缘状态信息。在1mHz下,U-I滞回曲线特性的偏转角变化率与曲线形变率均随超低频介损值的上升而增大,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电缆绝缘的水树老化程度。将超低频介损结合U-I滞回曲线可以有效地评估电缆绝缘的水树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树老化 XLPE电缆 超低频介损 U-I滞回曲线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树老化电缆的超低频介损不对称现象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科荣 周凯 +2 位作者 黄明 龚军 李明志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6-40,47,共6页
水树是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短时极化/去极化电流(PDC)测试方法,分析了水树缺陷引起的极化/去极化过程中的超低频介损不对称现象。实验模拟电缆实际运行中遇到的老化情况,对实验室短、长电缆进行人工加速老化,... 水树是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老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基于短时极化/去极化电流(PDC)测试方法,分析了水树缺陷引起的极化/去极化过程中的超低频介损不对称现象。实验模拟电缆实际运行中遇到的老化情况,对实验室短、长电缆进行人工加速老化,分析电缆水树老化前后的低频介质损耗特性。为了进一步说明该现象,引入了超低频介损不对称系数(Kas)量化不对称程度,构建电缆等效电路模型协同Comsol仿真,对其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水树老化会使得电缆极化超低频介损大于去极化超低频介损,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将电缆等效模型中去极化电路绝缘提升,Comsol仿真显示通过水树区域的电流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水树 极化/去极化 超低频介损 不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频信号注入法的电缆绝缘在线监测 被引量:9
10
作者 奚航 周凯 +2 位作者 曾琴 饶显杰 陈玉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3-79,共7页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介质损耗法的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低频信号注入法,通过向电缆注入电压信号并测量其响应的低频介质损耗来判断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通过仿真和计算得到电缆低频介质损耗因数随电缆绝缘材料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并...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介质损耗法的电缆绝缘在线监测方法--低频信号注入法,通过向电缆注入电压信号并测量其响应的低频介质损耗来判断电缆绝缘材料的老化程度。通过仿真和计算得到电缆低频介质损耗因数随电缆绝缘材料老化程度的变化规律,并通过低频介质损耗仿真试验对模拟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故障的电缆绝缘,可以通过介质损耗因数的变化来判断其绝缘状况,因此通过低频信号注入法判断电缆绝缘状况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在线监测 电力电缆 低频信号 介质损耗因数 P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去极化电流法诊断电缆绝缘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井锐 赵威 +3 位作者 赵荣普 陈欣 黄科荣 周凯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7-61,67,共6页
为实现对10 kV 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简便、快速的诊断,采用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DC)研究电缆绝缘状态。采用水针电极法对电缆样本进行加速水树老化,每隔一个月,取下部分电缆进行切片和显微观测,并对水树形态和尺寸进行统计,同时进行PDC检... 为实现对10 kV XLPE电缆的绝缘状态简便、快速的诊断,采用极化-去极化电流法(PDC)研究电缆绝缘状态。采用水针电极法对电缆样本进行加速水树老化,每隔一个月,取下部分电缆进行切片和显微观测,并对水树形态和尺寸进行统计,同时进行PDC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时域向频域转换,计算低频下的介质损耗因数、电导率和非线性系数(DONL),分析参数随老化程度变化的趋势及规律。结果表明:PDC方法获取的低频介电响应谱和电导率能较好地判定电缆绝缘状态,DONL非线性系数能较好地分辨绝缘水树老化与受潮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LPE电缆 水树 低频响应 介质损耗因数 非线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ny算法-准同步序列的超低频介损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焦裕鹏 王玮 贾明娜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70-177,共8页
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由于测量信号频率低导致采样时间长,采集数据量大,且在非同步采样时,快速傅里叶变换存在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影响对介质损耗因数的精确测量。为降低测量信号采样时间和采集数据量,以及非同步采样时频谱泄露... 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测量方法,由于测量信号频率低导致采样时间长,采集数据量大,且在非同步采样时,快速傅里叶变换存在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影响对介质损耗因数的精确测量。为降低测量信号采样时间和采集数据量,以及非同步采样时频谱泄露和栅栏效应,提出一种基于Prony算法-准同步序列的超低频介损测量方法,利用Prony算法并结合据辨识方法,对采样电压信号的基波频率进行预估,通过Newton插值算法,实现对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准同步插值重构,获得采样信号的准同步序列,由FFT及介损等效电路模型,对准同步序列进行求解,实现对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的求取。在频率波动、谐波含量变化、介损角变化和不同信噪比的噪声下测量介质损耗因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软件上实现了准同步采样,有效降低了栅栏效应和频谱泄露对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的影响,并且采样时间短,采集数据量少,测量精度高,适用于对超低频介质损耗因数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频 PRONY算法 数据辨识 Newton插值 准同步序列 FFT 介质损耗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印制电路板用低介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3
作者 廖凌元 彭忠泉 +1 位作者 章明秋 阮文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0-335,共16页
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向着高频波段发展,以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为基材的印制电路板(PCB)因其介电性能无法满足信号高速、低损耗传输而面临淘汰。因此,开发高频下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同时又具有良好耐热性、耐湿性和尺寸稳定的高分子... 随着通信技术不断向着高频波段发展,以酚醛树脂和环氧树脂为基材的印制电路板(PCB)因其介电性能无法满足信号高速、低损耗传输而面临淘汰。因此,开发高频下具有低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同时又具有良好耐热性、耐湿性和尺寸稳定的高分子材料用于制造高频PCB,对高频通信技术至关重要。其中聚苯并噁嗪、聚氰酸酯、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和聚苯醚等高分子材料因本征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较低、吸湿率小、耐热性好,在高频PCB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针对近年国内外高频PCB用的低介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从材料介电性质基本原理出发,综述了高频PCB用的低介电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及其改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低介电常数 低介电损耗 高分子材料 印制电路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介电常数改性聚酰亚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兴文 朋小康 +3 位作者 刘荣涛 廖松义 刘屹东 闵永刚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18-5024,5049,共8页
聚酰亚胺(PI)广泛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的绝缘材料领域。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不断更新换代,信号传输频率逐渐往高频发展(例如5G通讯),为了满足信号传输速度快、介电损耗低的要求,需要不断地降低印刷线路板(PCB)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常规聚... 聚酰亚胺(PI)广泛应用于电子集成电路的绝缘材料领域。随着电子通信行业的不断更新换代,信号传输频率逐渐往高频发展(例如5G通讯),为了满足信号传输速度快、介电损耗低的要求,需要不断地降低印刷线路板(PCB)绝缘材料的介电常数。常规聚酰亚胺介电常数偏高,不适合直接用于PCB的绝缘材料,为满足未来5G高频通信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改性,因此本文综述了低介电常数聚酰亚胺改性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聚酰亚胺 高频通信 低介电常数 低介电损耗 5G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PSIS-RSR方法的水环境下交流配网XLPE电缆绝缘状态评估 被引量:13
15
作者 柳怡晨 于竞哲 +1 位作者 陈向荣 陆晓东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5-111,118,共8页
我国南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区域的大量交流配网电缆长期在水环境中运行,准确评估水环境下电缆的绝缘性能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在不同环境条件和负荷条件下运行的80组10 kV交流配网XLPE电缆,利用理想解—秩和比综合评... 我国南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区域的大量交流配网电缆长期在水环境中运行,准确评估水环境下电缆的绝缘性能对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在不同环境条件和负荷条件下运行的80组10 kV交流配网XLPE电缆,利用理想解—秩和比综合评估方法对所选电缆进行绝缘状态评估,同时对所选电缆进行超低频介质损耗和振荡波局部放电实验,重点研究水分和温度对电缆绝缘性能的影响。超低频介损和振荡波局放实验结果证明了电缆绝缘状况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对多根电缆进行绝缘检测前,可通过理想解-秩和比综合评估方法对待测电缆进行绝缘状况评估,提高交流配网电缆的维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电缆 水环境 理想解—秩和比法 超低频介损 振荡波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低频介损的XLPE电缆绝缘受潮检测判据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楠 李晋贤 +3 位作者 周海 余鹏 房占凯 卢旭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5期10-15,共6页
电缆超低频介损测试技术在国内刚刚起步,所采用的IEEE Std 400.2-2013超低频介损判据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本土化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开展针对电缆超低频介损检测的研究迫在眉睫。文中通过加速水树老化实验验证了超低频介损检测对于检... 电缆超低频介损测试技术在国内刚刚起步,所采用的IEEE Std 400.2-2013超低频介损判据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本土化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开展针对电缆超低频介损检测的研究迫在眉睫。文中通过加速水树老化实验验证了超低频介损检测对于检测水树劣化情况的有效性,并开展现场测量,对所测252组数据进行状态分级,发现介损变化率为负的电缆线路处于注意或异常状态,多处于异常状态;且介损的波动值可更加清晰直观地反映电缆运行状态。因此,在现有的电缆超低频介损三大判据之外,提出了新的特征量反向介损变化率和介损极差,吸纳韩国Skirt介损判据,最终形成更为完善的超低频介损检测判据体系,为我国配网电缆绝缘老化状态评价规程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聚乙烯(XLPE)电缆 超低频介损 电缆水树 检测判据 反向介损变化率 介损极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的在线监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茁 南春雷 魏万水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6-103,共2页
介绍了用工频介损法和低频泄漏电流法实现交联聚乙烯电缆在线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分析发现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有频率变动、TV角差及现场干扰等 ,通过调整采样频率 ,比较同相测量值、调幅。
关键词 在线监测 交联聚乙烯 介损 低频泄漏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