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型深水系泊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国振
王立忠
李玲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69-477,共9页
介绍了几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深水锚泊的新型系泊基础(吸力锚、法向承力锚、吸力式贯入锚和动力贯入锚),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针对吸力锚安装过程中的海床阻力和内部土塞发展、服役阶段的承载力特性,法向承力锚安装时的拖曳...
介绍了几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深水锚泊的新型系泊基础(吸力锚、法向承力锚、吸力式贯入锚和动力贯入锚),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针对吸力锚安装过程中的海床阻力和内部土塞发展、服役阶段的承载力特性,法向承力锚安装时的拖曳轨迹和三维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吸力式贯入锚的"keying"过程,动力贯入锚的最终安装深度和承载力,以及锚泊线与海床的接触问题等当前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了简要地评述,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新型深水锚在设计、施工以及承载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以探索深水系泊基础发展的新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力锚
法向承力锚
吸力式贯入锚
动力贯入锚
锚泊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水系泊新型拖曳锚研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盛志刚
张炜
刘海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作为深海工程应用中一种新型的拖曳嵌入式系泊基础,法向承力锚与目前新型的深水绷紧索系泊方式结合,在深水条件下的优势非常明显。综合比较了新型拖曳锚、吸力锚以及桩锚在施工、性能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开展新型拖曳锚研...
作为深海工程应用中一种新型的拖曳嵌入式系泊基础,法向承力锚与目前新型的深水绷紧索系泊方式结合,在深水条件下的优势非常明显。综合比较了新型拖曳锚、吸力锚以及桩锚在施工、性能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开展新型拖曳锚研发的若干关键技术。在对国外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在构建新型拖曳锚模型实验平台方面取得的成果,涉及模型水槽、拖曳与回收系统、测量系统、模型锚板设计以及拖曳-系泊转换机构等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基础
拖曳锚
法向承力锚
模型实验
拖曳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抗拔力上限计算方法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炼恒
李亮
+2 位作者
杨小礼
但汉成
邹金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4-1450,共7页
在上限定理、相关联流动法则基础上,根据非线性破坏准则对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极限抗拔力上限进行计算,其方法是:通过"切线法"引进变量,把锚板上填土的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ct和φt作为变量参数,对锚板上部填土建立含有变量的速度...
在上限定理、相关联流动法则基础上,根据非线性破坏准则对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极限抗拔力上限进行计算,其方法是:通过"切线法"引进变量,把锚板上填土的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ct和φt作为变量参数,对锚板上部填土建立含有变量的速度场,根据外力功率与内部耗能相等原理获得极限抗拔力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当非线性破坏准则变为线性破坏准则时,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非线性参数对锚板的极限抗拔力有重要影响,对非线性岩土体进行线性简化不利于正确评价抗拔基础的承载性能,恰当引入岩土体破坏准则的非线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提高岩土抗剪强度,加大锚板埋深,提高锚板板面粗糙度和锚板倾斜埋置均有利于提高法向受力浅埋条锚基础抗拔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受力条形锚板
极限抗拔力
上限定理
非线性M-C强度准则
关联流动法则
序列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法向承力锚拖曳安装过程的整体模拟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立忠
斯丽莎
+2 位作者
国振
李玲玲
袁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8,共11页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向承力锚
锚泊线
切入点
锚泊线上端点作用力
上部船体水平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软土中浅埋法向承力锚位移破坏标准模型试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建华
李一峰
程星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77-280,共4页
为确定浅埋软黏土中法向承力锚的位移破坏标准,利用实验室自行开发的电动伺服加载控制装置,对埋置在饱和软黏土中深度为3倍锚板宽度、系缆力角度为30°的法向承力锚模型进行了荷载和位移控制的静力加载试验。依据试验结果,以极限承...
为确定浅埋软黏土中法向承力锚的位移破坏标准,利用实验室自行开发的电动伺服加载控制装置,对埋置在饱和软黏土中深度为3倍锚板宽度、系缆力角度为30°的法向承力锚模型进行了荷载和位移控制的静力加载试验。依据试验结果,以极限承载力与锚板宽度为参考,对锚板法向荷载与位移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归一化曲线确定了法向承力锚的位移破坏标准,即破坏位移约为0.38倍锚板宽度。另外,依据锚板的尺寸、埋深及试验土体的强度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锚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以该位移破坏标准确定的极限承载力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相差均不超过10%,初步验证了该位移破坏标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黏土
法向承力锚
模型试验
位移破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深水系泊基础研究进展
被引量:
16
1
作者
国振
王立忠
李玲玲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469-47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079128)
浙江省杰青基金资助(No.R1100093)
文摘
介绍了几种国际上广泛应用于深水锚泊的新型系泊基础(吸力锚、法向承力锚、吸力式贯入锚和动力贯入锚),并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针对吸力锚安装过程中的海床阻力和内部土塞发展、服役阶段的承载力特性,法向承力锚安装时的拖曳轨迹和三维受力状态下的承载力,吸力式贯入锚的"keying"过程,动力贯入锚的最终安装深度和承载力,以及锚泊线与海床的接触问题等当前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了简要地评述,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新型深水锚在设计、施工以及承载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以探索深水系泊基础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
吸力锚
法向承力锚
吸力式贯入锚
动力贯入锚
锚泊线
Keywords
suction anchor
vertically
loaded
anchor
suction embedded
plate
anchor
dynamically penetrating anchor
mooring line
分类号
P63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TU4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水系泊新型拖曳锚研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
4
2
作者
盛志刚
张炜
刘海笑
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基金
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006AA09Z34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639030)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6-0241)
文摘
作为深海工程应用中一种新型的拖曳嵌入式系泊基础,法向承力锚与目前新型的深水绷紧索系泊方式结合,在深水条件下的优势非常明显。综合比较了新型拖曳锚、吸力锚以及桩锚在施工、性能以及经济性等多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开展新型拖曳锚研发的若干关键技术。在对国外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合评述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在构建新型拖曳锚模型实验平台方面取得的成果,涉及模型水槽、拖曳与回收系统、测量系统、模型锚板设计以及拖曳-系泊转换机构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
系泊基础
拖曳锚
法向承力锚
模型实验
拖曳系统
Keywords
mooring foundation
drag anchor
vertically
loaded
anchor (
vla
)
model experiment
drag system
分类号
P751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抗拔力上限计算方法
被引量:
7
3
作者
赵炼恒
李亮
杨小礼
但汉成
邹金锋
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44-1450,共7页
基金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2006318802111)
中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扶植项目(2008yb004)
+1 种基金
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项目(2008G032-3)
湖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2007-29)
文摘
在上限定理、相关联流动法则基础上,根据非线性破坏准则对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极限抗拔力上限进行计算,其方法是:通过"切线法"引进变量,把锚板上填土的非线性抗剪强度指标ct和φt作为变量参数,对锚板上部填土建立含有变量的速度场,根据外力功率与内部耗能相等原理获得极限抗拔力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基于MATLAB软件平台,利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该问题进行优化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当非线性破坏准则变为线性破坏准则时,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符;非线性参数对锚板的极限抗拔力有重要影响,对非线性岩土体进行线性简化不利于正确评价抗拔基础的承载性能,恰当引入岩土体破坏准则的非线性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提高岩土抗剪强度,加大锚板埋深,提高锚板板面粗糙度和锚板倾斜埋置均有利于提高法向受力浅埋条锚基础抗拔承载力。
关键词
法向受力条形锚板
极限抗拔力
上限定理
非线性M-C强度准则
关联流动法则
序列二次规划法
Keywords
vertically
loaded
strip
plate
anchors
ultimate pull-out capacity
upper bound theorem
nonlinear M-C failure criterion
associated flow rule
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
分类号
TU470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法向承力锚拖曳安装过程的整体模拟
被引量:
2
4
作者
王立忠
斯丽莎
国振
李玲玲
袁峰
机构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8,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9184
51079128)
+2 种基金
浙江省杰出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R1100093)
浙江省研究生创新研究资助项目
教育部学术新人奖资助项目
文摘
法向承力锚(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VLA)是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新型系泊基础,它的拖曳安装过程直接决定了其系泊定位的精度和锚体的最终承载能力。综合考虑VLA锚体、锚泊线和上部船体的运动,建立了一种新的准静力整体分析模型。模型包括不断贯入海床的锚体、锚泊线(土中反悬链段和水中悬链段)和安装船体三部分,针对确定的锚泊线长度,安装船运动张紧锚泊线进行安装的过程,计算了此过程中锚体的运动轨迹、锚泊线形态和作用在船体上的锚泊线张力矢量的变化,重点分析了不同抛链长度和海床土体的参数对安装过程控制的影响,发现链长与水深之比达到5时,接近极限贯入深度。
关键词
法向承力锚
锚泊线
切入点
锚泊线上端点作用力
上部船体水平位移
Keywords
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
mooring line
dip-down point
force of top point in mooring line
the upper hull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分类号
U676.2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软土中浅埋法向承力锚位移破坏标准模型试验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建华
李一峰
程星磊
机构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277-28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179120)
博士点基金(No.20130032110045)
文摘
为确定浅埋软黏土中法向承力锚的位移破坏标准,利用实验室自行开发的电动伺服加载控制装置,对埋置在饱和软黏土中深度为3倍锚板宽度、系缆力角度为30°的法向承力锚模型进行了荷载和位移控制的静力加载试验。依据试验结果,以极限承载力与锚板宽度为参考,对锚板法向荷载与位移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归一化曲线确定了法向承力锚的位移破坏标准,即破坏位移约为0.38倍锚板宽度。另外,依据锚板的尺寸、埋深及试验土体的强度条件,利用经验公式对锚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以该位移破坏标准确定的极限承载力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相差均不超过10%,初步验证了该位移破坏标准的合理性。
关键词
软黏土
法向承力锚
模型试验
位移破坏标准
Keywords
soft clay
vertically
loaded
plate
anchors
(
vla
)
model test
displacement failure criterion
分类号
TU44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型深水系泊基础研究进展
国振
王立忠
李玲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深水系泊新型拖曳锚研发关键技术
盛志刚
张炜
刘海笑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非线性破坏准则下法向受力条形浅锚抗拔力上限计算方法
赵炼恒
李亮
杨小礼
但汉成
邹金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法向承力锚拖曳安装过程的整体模拟
王立忠
斯丽莎
国振
李玲玲
袁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软土中浅埋法向承力锚位移破坏标准模型试验
王建华
李一峰
程星磊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