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车试验的大跨度桥梁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验收标准验证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国龙 孙宪夫 +3 位作者 高彦嵩 杨飞 高芒芒 柯在田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0-128,共9页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 由于温度、施工偏差、二期恒载等因素影响,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成桥线形与设计线形存在较大差异,且矢距差法不适用于大跨度桥梁和地基大面积沉降等区域的轨道线形验收。针对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大跨度桥梁,基于轨道高低不平顺不同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相关性,提出高低不平顺60 m弦测值与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给出桥上轨道静态高低长波不平顺60 m中点弦测值10 mm的验收限值建议,最后在某主跨为672 m的高速铁路斜拉桥上预设“四峰三谷”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并进行实车验证,证明此限值建议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对于速度为250 km/h的高速铁路,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与不平顺60 m弦测值之间呈线性关系;大跨度桥梁温度变形显著,整体表现为桥面高程与温度成反相关关系,但桥梁温度变形主要表现为长波不平顺;预设的60 m余弦波形式的轨道高低不平顺主要影响行车舒适性,对安全性影响较小,且列车速度在275 km/h及以下时,产生的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为0.98 m/s2,舒适性指标最大为2.47,评价为“优秀”,接近优秀/良好分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预设不平顺 实车试验 轨道静态长波高低不平顺 60 m中点弦测法 车体垂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蒋应军 王瑞祥 +1 位作者 刘鹏 陈浙江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与施工现场压实效果相关性更好的垂直振动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维掺量以及纤维类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弯拉应变、冻融劈裂强度等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先增大后减... 采用与施工现场压实效果相关性更好的垂直振动试验方法,研究了纤维掺量以及纤维类型对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冷再生混合料动稳定度、弯拉应变、冻融劈裂强度等各项路用性能指标均先增大后减小.此外,与不掺加纤维冷再生混合料相比,试验选用的4种纤维对混合料水稳定性影响效果总体上均不明显;掺加木质素纤维的冷再生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最好,动稳定度可提高79%,其最佳掺量为0.4%;掺加聚酯纤维的冷再生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最好,弯拉应变可提高19%,其最佳掺量为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纤维 路用性能 冷再生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 被引量:9
3
作者 蒋应军 赵占林 李明杰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73-478,共6页
利用轮碾法成型车辙板,并切割成小梁试件,研究采用垂直振动法和马歇尔法设计的AC-20混合料的弯拉疲劳特性,并应用威布尔分布建立疲劳方程.结果表明:与马歇尔法设计的AC-20混合料相比,垂直振动法设计的AC-20混合料油石比降低了6.91%,密... 利用轮碾法成型车辙板,并切割成小梁试件,研究采用垂直振动法和马歇尔法设计的AC-20混合料的弯拉疲劳特性,并应用威布尔分布建立疲劳方程.结果表明:与马歇尔法设计的AC-20混合料相比,垂直振动法设计的AC-20混合料油石比降低了6.91%,密度提高了1.6%,动稳定度、抗剪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32.2%,38.7%和43.7%;垂直振动法AC-20混合料在高应力作用下抗疲劳性能及对应力变化敏感性均优于马歇尔法AC-20混合料,体现在垂直振动法AC-20混合料与马歇尔法AC-20混合料的疲劳方程斜率之比为0.883-0.965,截距之比为1.131-1.1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疲劳性能 垂直振动法 马歇尔法 小梁弯曲疲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灰碎石垂直振动试验方法及评价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应军 杨秀荣 +2 位作者 李宁方 张毅 董鑫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1-356,共6页
结合二灰碎石现场振碾特性,研究了振动压实仪(VVTE)及选型标准,提出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并通过对比研究室内静压法(SPCM)、振动法及现场振碾方式对二灰碎石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评价了不同试件成型方法优越性.结果表明:振动压实仪... 结合二灰碎石现场振碾特性,研究了振动压实仪(VVTE)及选型标准,提出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并通过对比研究室内静压法(SPCM)、振动法及现场振碾方式对二灰碎石物理力学特性的影响,评价了不同试件成型方法优越性.结果表明:振动压实仪的工作频率为30Hz,名义振幅为1.2mm,工作质量为300kg时模拟效果最佳,振动120s时的最大干密度与现场所能达到最大干密度相等;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与芯样强度之比可达90%,而静压法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与芯样强度之比不足52%;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的力学强度是静压成型试件的1.7倍以上.垂直振动法比静压法成型试件更能准确反映二灰碎石基层物理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灰碎石 垂直振动试验方法 振动参数 最大干密度 抗压强度 劈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振动压实SRX稳定碎石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薛金顺 蒋应军 +1 位作者 陈豫 舒永法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87-1392,1429,共7页
为了揭示有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SRX-SCS)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研究相对含水率、SRX含量、压实度与集料岩性对SRX-SCS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各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X-SCS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 为了揭示有机聚合物SRX稳定碎石(SRX-SCS)强度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室内垂直振动成型试件,研究相对含水率、SRX含量、压实度与集料岩性对SRX-SCS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建立了各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RX-SCS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回弹模量均随着相对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大,且相对含水率为0时,三者均达到最大值;力学强度随着SRX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压实度在96%~100%之间,压实度每提高1%,SRX-SCS抗压强度提高4%~8%,劈裂强度提高6%~10%,回弹模量提高7%~11%;SRX石灰岩稳定碎石的抗压强度是SRX砂岩稳定碎石、SRX花岗岩稳定碎石的1.27倍、2.19倍,劈裂强度是砂岩、花岗岩的1.23倍、2.03倍,回弹模量是砂岩、花岗岩的1.21倍、2.20倍;抗压强度R_c与劈裂强度R_i之间满足R_c=16.6Ri,抗压强度R_c与回弹模量E_c之间满足E_c=118.4Rc。该成果可为SRX-SCS的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SRX稳定碎石 振动试验方法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振动成型CTB-50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增长规律及预测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蒋应军 王煜鑫 +3 位作者 周传荣 李明杰 杨明 蒋学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45-3054,共10页
为表征最大粒径为53 mm水泥稳定碎石(CTB-50)的抗压强度,评价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的可靠性,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的增长规律,建立了抗压强度增长方程及预测模型,并分析了级配类型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表征最大粒径为53 mm水泥稳定碎石(CTB-50)的抗压强度,评价了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的可靠性,研究了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龄期的增长规律,建立了抗压强度增长方程及预测模型,并分析了级配类型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VVTM试件抗压强度与试验段芯样相关性较高,可达91%左右;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增加呈线性增大,在养护初期强度增长较快,60 d后强度趋于稳定;建立的抗压强度增长方程、预测模型与试验结果相关系数分别不小于0.982、0.976,预测值误差绝对值分别小于3%、6%;CTB-50的初始、极限抗压强度分别约为传统水泥稳定碎石(CTB-30)的1.25倍、1.09倍,相同的强度控制指标下,CTB-50可减少水泥用量,有利于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基层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CTB-50水泥稳定碎石 垂直振动试验方法(vvtm) 抗压强度 增长方程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破碎砾石垂直振动成型试验方法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袁可佳 蒋应军 +1 位作者 邓长清 纪小平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8-296,共9页
为更好模拟水泥稳定破碎砾石(CSCG)基层的压实特性,以最大程度模拟现场压实工况及效果为原则,研究并提出了垂直振动击实仪(VVTE)的振动击实参数;对比分析了室内静压法(QSCM)和垂直振动法(VVTM)CSCG的物理力学特性;结合现场芯样的力学强... 为更好模拟水泥稳定破碎砾石(CSCG)基层的压实特性,以最大程度模拟现场压实工况及效果为原则,研究并提出了垂直振动击实仪(VVTE)的振动击实参数;对比分析了室内静压法(QSCM)和垂直振动法(VVTM)CSCG的物理力学特性;结合现场芯样的力学强度,评价了不同室内成型方法与现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CSCG的VVTM成型试件与现场芯样的力学强度相关性高达91.0%,而QSCM成型试件与现场芯样力学强度相关性平均为41.8%.与QSCM相比,VVTM成型试件的最大干密度可提高2%,最佳含水率降低16%,抗压强度平均提高140%,劈裂强度平均提高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振动击实参数 垂直振动法 水泥稳定破碎砾石 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压实方法成型SMA-13疲劳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倪辰秧 蒋应军 +1 位作者 张宇 杨迪锋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2-35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垂直振动压实法(VVCM)、标准马歇尔(Marshall)法和Superpave旋转压实(SGC)法制备SMA-13。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评价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应用威布尔分布建立疲劳方... 为了研究不同成型方法对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MA-13)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垂直振动压实法(VVCM)、标准马歇尔(Marshall)法和Superpave旋转压实(SGC)法制备SMA-13。通过间接拉伸疲劳试验评价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应用威布尔分布建立疲劳方程。研究表明:不同方法设计的SMA-13疲劳性能均服从双参数威布尔分布,采用不同方法设计SMA-13疲劳方程可以准确预估其疲劳寿命;压实方法对SMA-13疲劳性能影响显著,在应力水平为0.45且失效概率为5时,VVCM设计的SMA-13疲劳寿命较Marshall法提高了33%,较SGC法提高了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 疲劳性能 垂直振动压实法 标准马歇尔法 间接拉伸疲劳试验 威布尔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