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生素对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尾水的影响及其缓解途径
1
作者 侯天元 汤冬梅 +3 位作者 张丽萍 周巧红 吴振斌 武俊梅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9,共11页
构建8种不同处理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净化水产养殖尾水,探究添加抗生素(氟苯尼考)对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尾水中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基质优化和植物种植对这种影响的缓解途径。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CODCr... 构建8种不同处理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小试系统净化水产养殖尾水,探究添加抗生素(氟苯尼考)对人工湿地处理水产养殖尾水中有机物、氮和磷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及基质优化和植物种植对这种影响的缓解途径。结果表明:垂直流人工湿地对CODCr、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4.28%—76.41%、61.60%—89.18%和55.47%—87.00%,添加抗生素降低了人工湿地对CODCr、NO_(3)^(-)-N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11.72%—22.21%、9.23%—19.44%和7.24%—16.40%。种植植物处理组脱氮除磷效果高于没有种植植物处理组,并且种植植物对人工湿地去除氟苯尼考提高了22.98%—31.87%。添加生物炭对人工湿地去除常规污染物没有显著影响,降低了对氟苯尼考的去除率。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抗生素的添加、生物炭的添加和植物的种植对微生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变形菌门是人工湿地中最主要的优势菌,在脱氮和去除抗生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髌骨菌门相对丰度在抗生素添加且植物种植处理组中明显提高,与氟苯尼考去除率显著正相关,可能是人工湿地去除氟苯尼考的关键门。总体而言,垂直流人工湿地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产养殖尾水中的常规污染物和抗生素,人工湿地植物能协同微生物缓解抗生素污染对人工湿地净化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水产养殖尾水 氟苯尼考 基质优化 微生物群落结构 净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生物转盘对人工湿地微生物及酶的影响
2
作者 徐超 刘云根 +4 位作者 杨思林 郭凤倩 赵兴杰 殷发金 文明发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0,共9页
为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该研究构建了生物膜耦合光催化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BP-VF-CW)及生物膜耦合生物转盘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BRC-VFCW),以生物膜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B-VFCW)作为对照,探究对污水中总磷(TP)、氨... 为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该研究构建了生物膜耦合光催化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BP-VF-CW)及生物膜耦合生物转盘强化垂直流人工湿地(BRC-VFCW),以生物膜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B-VFCW)作为对照,探究对污水中总磷(TP)、氨氮(NH_(4)^(+)-N)、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对基质酶(磷酸酶(NEP)、脲酶(UA)、脱氢酶(DHA))、植物抗氧化酶系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及丙二醛(MDA)含量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水力停留时间下,对污水中TP、NH_(4)^(+)-N、COD的去除效率为BRC-VFCW>BP-VFCW>B-VFCW,BP-VFCW分别提高了30.42、12.86、11.44个百分点,BRC-VFCW提高了58.36、17.00、15.80个百分点。(2)不同深度基质酶含量大小为:0~30 cm>30~60 cm>60~90 cm,NEP、UA、DHA含量大小均表现为BRC-VFCW>BP-VFCW>B-VFCW,说明生物转盘和光催化的加入可以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基质酶活性。(3)B-VFCW、BP-VFCW和BRC-VFCW 3个装置中CAT、SOD、POD的活性及MDA含量差异较小,表明在垂直流人工湿地加入光催化和生物转盘后,对湿地植物(茭草)生长没有影响。(4)BP-VFCW和BRC-VFCW都提高了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但是BP-VFCW中变形菌门减少,可见光催化影响人工湿地中变形菌门生长。该研究可为污水治理技术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生物转盘 垂直流人工湿地 基质酶 抗氧化物酶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转盘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彭丽萍 刘云根 +5 位作者 杨思林 马荣 伏川东 熊烈钞 卢秀秀 文明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101,共11页
为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构建生物转盘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耦合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染物处理效率之间的... 为提高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率,构建生物转盘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以实际生活污水为对象,研究耦合系统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揭示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染物处理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系统对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4)^(+)-N)和总磷(TP)的去除率分别为64.97%、86.84%和79.18%,出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1.70、3.21和0.67 mg·L^(-1);新型湿地系统适于处理COD、ρ(NH_(4)^(+)-N)和ρ(TP)分别为<250、30~50和<2 mg·L^(-1)的生活污水,且24 h为系统最佳运行时间;2个系统中不同填料区微生物种类无较大差别,相对丰度差别较大,共有的优势菌门、优势菌纲和优势菌目分别有5、8和10类,系统中除氮微生物主要为氢噬胞菌属(Hydrogenophaga)、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除磷功能微生物主要有假单胞菌属、脱氯单胞菌(Dechlor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等;细菌群落影响污染物的去除,NH_(4)^(+)-N、TP和COD去除率与变形菌门和蓝细菌门呈显著正相关,TP浓度与绿弯菌门、COD与绿菌门呈显著正相关(P<0.05);各污染物主要在火山石区、沸石区被去除。研究结果明确了生物转盘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污染物去除之间的关系,可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生物转盘 垂直流人工湿地 微生物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净化水中镉、氮、磷效果及机理
4
作者 沙海超 李杰 +3 位作者 向茹滢 王亮钦 刘迎九 曾涛涛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4,126,共8页
矿山区域因降雨形成含镉(Cd)、氮(N)和磷(P)混合废水,对生态和人类构成威胁,本文探求一种高效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并进行机理研究。设置“生物炭(BC)+土壤+菖蒲”试验装置(CWSPB),选择“土壤+菖蒲”(CWSP)与“BC+土壤”(CWSB)装置对照。结... 矿山区域因降雨形成含镉(Cd)、氮(N)和磷(P)混合废水,对生态和人类构成威胁,本文探求一种高效人工湿地净化装置并进行机理研究。设置“生物炭(BC)+土壤+菖蒲”试验装置(CWSPB),选择“土壤+菖蒲”(CWSP)与“BC+土壤”(CWSB)装置对照。结果表明,CWSPB对Cd、NH_(4)^(+)-N和TP去除效果最好,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65%±1.90%、72.77%±19.35%和74.46%±16.06%。CaCl_(2)和Tessier提取法表明CWSPB土壤中Cd稳定性最好。FTIR和XPS分析表明,BC表面官能团-COOH、-OH和-C=O以及离子HPO_(4)^(2-)、PO_(4)^(3-)、OH^(-)、CO_(3)^(2-)参与Cd去除。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门水平细菌变形菌、拟杆菌、厚壁菌和真菌担子菌、毛霉菌及属水平细菌普雷沃氏菌、不动杆菌和真菌青霉菌、曲霉菌、木霉菌、紫球菌相对丰度增加明显。研究显示由BC、土壤和菖蒲组成的人工湿地在处理Cd、N、P废水有较好效果与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基质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对尾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健 李卿 +5 位作者 蔡世颜 夏娜 汪博飞 万年红 程禹皓 陈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4-489,共6页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效率,采用以黄铁矿和砾石为基质的两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武汉某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并分析了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水力负荷(0.4~0.7 ...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污水处理厂尾水的处理效率,采用以黄铁矿和砾石为基质的两种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处理武汉某污水处理厂尾水,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下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效果,并分析了基质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低水力负荷(0.4~0.7 m^(3)/(m^(2)·d))下,两种人工湿地对尾水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NO_(3)^(-)和总磷(TP)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在高水力负荷(1.0~1.3 m^(3)/(m^(2)·d))下,对氨氮去除效果较好。黄铁矿人工湿地对尾水COD、TN、NO_(3)^(-)和TP的去除效果好于砾石,分析基质微生物发现,黄铁矿人工湿地中反硝化脱氮菌属主要为硫杆菌属(Thiobacillus)和硫氧化菌属(Sulfurifustis),相对丰度分别为16.68%和4.62%,且硫杆菌属具有提高磷去除能力的功能;而砾石人工湿地中反硝化脱氮菌属主要为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相对丰度为4.56%,采用黄铁矿为基质后,人工湿地中的脱氮除磷菌丰度和多样性升高,有利于人工湿地对尾水的脱氮除磷。黄铁矿人工湿地出水存在SO_(4)^(2-)含量偏高的现象,建议工程应用中在人工湿地底部填充黄铁矿以达到出水SO_(4)^(2-)含量降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黄铁矿 砾石 尾水 处理效果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电场、磁场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
6
作者 伏川东 刘云根 +4 位作者 马荣 熊烈钞 彭丽萍 卢秀秀 文明发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13218-13228,共11页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强化工艺耦合人工湿地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构建的光催化、电场、磁场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探究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4)^(+)-N)、总磷(TP)和正磷(PO_(4... 为提高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强化工艺耦合人工湿地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通过构建的光催化、电场、磁场耦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探究该人工湿地对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_(cr))、氨氮(NH_(4)^(+)-N)、总磷(TP)和正磷(PO_(4)^(3)-P)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各单元微生物群落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加入光催化、电场、磁场后,COD_(cr)、NH_(4)^(+)-N、TP和PO_(4)^(3)-P的去除率分别是71.1%、95.5%、54.3%、52.4%,可提高对COD_(cr)、NH_(4)^(+)-N的去除效果,与普通人工湿地相比,COD_(cr)的去除率可提高8.6%~22.4%,NH_(4)^(+)-N去效率可提高6.3%~30.0%,未能提高TP和PO_(4)^(3)-P的去除效果;光催化单元促进了光能异养微生物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集球藻菌纲(Synechococcophycideae)、绿丝菌属(Chloronema)的生长代谢,提升了嗜热型微生物纤发鞘丝蓝细菌属(Leptolyngbya)的活性,电、磁场单元促进了脱氮除磷微生物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生长代谢,提升了硝化功能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的活性。可见,光催化、电场、磁场单元与垂直流人工湿地耦合后,可使光合异养细菌和除氮细菌的丰度增加,提升COD_(cr)、NH_(4)^(+)-N的去除效果,偏高的电、磁场强度可能影响到磷素的基质吸附沉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电场 磁场 垂直流人工湿地 微生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理化性质对nirS和nirK型反硝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赵伟 朱四喜 +3 位作者 夏国栋 高宁 赵斌 王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0,共9页
深入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相关脱氮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可为解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提高脱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2020年12月采集贵州喀斯特地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4口池(一级垂直流下行池、一级垂直流上行池、二级... 深入研究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理化性质及其对相关脱氮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可为解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提高脱氮效率提供理论依据。2020年12月采集贵州喀斯特地区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4口池(一级垂直流下行池、一级垂直流上行池、二级垂直流下行池、二级垂直流上行池)的基质样品,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反硝化功能基因序列,分析其种群组成和多样性特征,并采用冗余分析揭示反硝化菌群落与基质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中4口池的基质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H在4口池中均呈中性,溶解氧(DO)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下行池的基质电导率(EC)均比上行池要高;总氮(TN)、总磷(TP)含量随着人工湿地梯级呈显著下降趋势,未出现厌氧现象;NO_(3)^(-)-N和NH_(4)^(+)-N含量在二级垂直流下行池中大量积累并达到峰值。在多样性分析中,nirS、nirK型反硝化菌丰度随着人工湿地梯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多样性随人工湿地级数逐渐降低,且下行池丰度多样性显著高于上行池。基质中nirS型反硝化菌共5门9属,nirS型为6门14属,变形菌门是nirS、nirK型反硝化菌群的共同优势菌门,相对丰度为55.36%~65.72%、30.06%~45.66%。nirS、nirK型反硝化菌共有OTUs数分别为392、245,并与反硝化菌群OTUs数目趋势一致,从多角度表明nirS型反硝化菌群丰度明显高于nirK型,且共有OTUs占有率高达41.6%和41.7%,表明各级池中反硝化菌群相似度较高。冗余分析表明基质中nirS和nirK反硝化菌群的构建主要受pH、NH4+-N、DO、TP、TN影响,且nirS型对pH、nirK型对NH4+-N的响应更为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rS和nirK型 反硝化菌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冗余分析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酶活性与污水净化效果 被引量:38
8
作者 吴振斌 梁威 +4 位作者 邱东茹 周巧红 成水平 付贵萍 贺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012-1017,共6页
构建湿地是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处理污水的生态工程 ,由于其具有建造、运行和日常管理费用低廉 ,处理效果稳定 ,且适用面广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与揭示了复合... 构建湿地是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的处理污水的生态工程 ,由于其具有建造、运行和日常管理费用低廉 ,处理效果稳定 ,且适用面广 ,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这种污水处理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与揭示了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基质中的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及与污水净化效果的关系 :1不同类型湿地基质酶活性不同 ,甚至不同月份的酶活性也不相同。2不同深度基质中的酶活性是不相同的。 3基质磷酸酶的活性与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污水中总磷 ( TP)、无机磷 ( IP)以及化学需氧量 ( CODCr)的去除率有很显著的相关关系。 4脲酶的活性与凯氏氮 ( KN)的去除率相关性极显著。这些为利用酶活性强度作为评价净化效果和挑选合适湿地植物的指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 基质酶活性 污水净化 磷酸酶 脲酶 净化效果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去污效果 被引量:27
9
作者 陈永华 吴晓芙 +2 位作者 郝君 李科林 柳俊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6-924,共9页
为解决冬季植物问题,将4种木本植物引入潜流人工湿地环境,进行植物适应性和去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为夹竹桃、栀子、女贞变化规律是"双峰"型,木槿则是"单峰&qu... 为解决冬季植物问题,将4种木本植物引入潜流人工湿地环境,进行植物适应性和去污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4种木本植物在潜流人工湿地环境下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为夹竹桃、栀子、女贞变化规律是"双峰"型,木槿则是"单峰"型;叶片气孔导度日变化规律为木槿是"单峰"型,其他3个品种没有明显规律;植物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相反对应关系;蒸腾速率日变化规律为4种植物都呈现"单峰"型规律,且高峰出现在11:00—13:00之间。(2)除女贞外较低外,其余3种植物叶绿素含量较高但差异不大;丙二醛含量较高的是木槿与栀子,女真最低;氮磷积累量最高是夹竹桃,最低的是木槿;基质脲酶活性夹竹桃、木槿高于栀子、女贞,基质磷酸酶活性在4种植物中比较接近。(3)4种木本植物引入湿地后长出了白色的水生根系,且数量多于陆地土壤栽培条件的土培根系;在内部结构上也有较大差异,土培根系的组织非常致密,水生根系则有发达的通气组织。(4)试验期间系统TN平均去除率为40.2%,TP平均去除率为80.8%。COD Cr的平均去除率较低为15.4%,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61.8%,各月份间的差异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人工湿地 木本植物 适应性 去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污水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23
10
作者 崔理华 楼倩 +4 位作者 周显宏 刘胜利 谭晓辉 刘壮 李华兴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88-1692,共5页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 复合人工湿地系统是将不同类型的人工湿地相组合,充分发挥各类型湿地特长,实现优势互补的一种更有效的污水净化系统。研究采用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复合垂直下行流人工湿地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东莞运河的河道污水进行处理,分别监测了两套不同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第一、二级湿地单元的出水情况,研究了不同时间段和一定的水力负荷下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河道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各指标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湿地对东莞运河污水COD、BOD5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70.52%、69.21%和55.56%;复合垂直下行流湿地系统对TP的净化尤其突出,平均去除率达到72.62%,二级出水的质量浓度在0.10~0.60mg·L-1之间,对COD和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4.74%和60.63%。两种复合系统的出水浓度均达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标准。由此可见,两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湿地系统,且更具稳定性和耐冲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流-水平潜流 复合垂直下行流 净化效果 河道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净化效果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振斌 赵文玉 +3 位作者 周巧红 贺锋 成水平 傅贵萍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95-499,共5页
利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去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在处理DBP浓度为 9 84mg·l- 1的进水实验中 ,显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方式 ,为湿地微生物活动制造了更有利的生境 .系统基质对DBP... 利用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去除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在处理DBP浓度为 9 84mg·l- 1的进水实验中 ,显示了良好的去除效果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系统独特的结构和水流方式 ,为湿地微生物活动制造了更有利的生境 .系统基质对DBP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以DBP为碳源的细菌和真菌对DBP的降解起了主要作用 ;处理系统下行流池具有较高的微生物丰度 ,是DBP降解的主要场所 .植物在构建湿地系统去除DBP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中基质、微生物和植物协同作用有利于DBP的净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复合垂直流构建湿地 净化 废水处理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净化废水效果 被引量:22
12
作者 朱文玲 崔理华 +2 位作者 朱夕珍 汤仲恩 余志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44-48,共5页
利用两种混合基质(蛭石+高炉渣、陶粒+高炉渣)构建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化粪池出水,运行1a试验结果表明,蛭石+高炉渣基质对总鳞(TP)、总氮(TN)、NH4+-N、CODCr的去除效果要好于陶粒+高炉渣系统,而且其4个组合系统对TP、TN、CODcr、NH4... 利用两种混合基质(蛭石+高炉渣、陶粒+高炉渣)构建模拟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化粪池出水,运行1a试验结果表明,蛭石+高炉渣基质对总鳞(TP)、总氮(TN)、NH4+-N、CODCr的去除效果要好于陶粒+高炉渣系统,而且其4个组合系统对TP、TN、CODcr、NH4+-N去除率分别大于71%、2.5%、61%、65%;水力学负荷比污染物的去除率存在密切关系:CODcr、NH4+-N、TP在水力负荷较小(30.6cm/d)时的去除率比水力负荷61.2cm/d下高;而种植美人蕉的蛭石+高炉渣组合在水力负荷为30.6cm/d,停留时间为0.848d时的处理效果较好,其对NH4+-N、TP、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4.51%、89.13%、66.46%,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基质 人工湿地 垂直流 化粪池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垂直流与潜流人工湿地沿程脱氮除磷对比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栾晓丽 王晓 +1 位作者 赵钰 强艳艳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6-29,34,共5页
针对复合垂直流和潜流人工湿地对COD、TP、NH4+-N、NO3-N和TN的沿程去除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去除效果均好于潜流人工湿地。对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下行流池,且在进水端0~20c... 针对复合垂直流和潜流人工湿地对COD、TP、NH4+-N、NO3-N和TN的沿程去除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夏季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的去除效果均好于潜流人工湿地。对于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下行流池,且在进水端0~20cm对COD、TP、NH4+-N和TN都有快速降解的过程。对于潜流人工湿地,进水端0~40cm主要是COD和TP的快速降解沉淀,之后硝化作用逐渐加强,潜流人工湿地沿程均会发生反硝化作用,TN浓度基本呈均匀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潜流人工湿地 COD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池中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吴振斌 张世羊 +2 位作者 高云霓 刘爱芬 梁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0-94,共5页
调查了在夏秋交替季节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池塘组合系统养殖斑点叉尾鮰苗种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内各塘间浮游植物和轮虫各自的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且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递增,而各塘间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无... 调查了在夏秋交替季节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池塘组合系统养殖斑点叉尾鮰苗种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内各塘间浮游植物和轮虫各自的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显著,且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递增,而各塘间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无显著差异;2)系统内浮游植物和轮虫各自的密度和生物量在调查期内无显著波动,而甲壳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存在显著的波动性;3)循环水导致各塘中浮游生物出现交叉现象,且各塘中浮游生物的优势种处于不断的更替状态;4)养殖密度的增加促进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并推动了浮游动物的小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 浮游生物 密度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龚琴红 田光明 +1 位作者 丁晔 吴坚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在5个不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研究了2种填料结构的垂直流湿地对低浓度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初期人工湿地填料的结构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水力负荷为8.5、10.6、14.1和21.2cm·d-1时,双层填料湿... 在5个不同的水力负荷条件下,研究了2种填料结构的垂直流湿地对低浓度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运行初期人工湿地填料的结构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水力负荷为8.5、10.6、14.1和21.2cm·d-1时,双层填料湿地(1号湿地)对磷的去除效率均可高达97.5%。多层填料湿地(2号湿地)的水力负荷为8.5和10.6cm·d-1时,对磷的去除率可达96.3%;当水力负荷为14.1、21.2和42.4cm·d-1时,人工湿地对TP的去除效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分别为92.7%、81.2%和34.5%。磷的静态吸附实验表明,填料对磷的吸附是非常有限的。填料对磷吸附饱和前,垂直流湿地对生活污水中的磷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填料磷吸附饱和后,去除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湿地 生活污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堵塞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熊佐芳 周云新 +2 位作者 冼萍 陈伟强 伍琪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4-36,44,共4页
采用基质孔隙率的变化和堵塞物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0.3、0.6、0.9、1.2 m.3m-.2d-1 4个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有... 采用基质孔隙率的变化和堵塞物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研究了0.3、0.6、0.9、1.2 m.3m-.2d-1 4个水力负荷对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堵塞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工湿地去除污染物的能力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力负荷对人工湿地基质堵塞有较大影响,在水力负荷小于0.3 m3.m-2.d-1时不易发生堵塞;基质中累积物的含量随着基质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中无机物的积累比有机物的积累高出4.5倍以上;基质的堵塞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随着基质堵塞程度的加剧,氨氮的去除率逐渐下降。应结合考虑基质堵塞和污染物去除效果2方面因素来选择垂直流人工湿地的水力负荷条件,以确保人工湿地持久稳定的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堵塞 水力负荷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冲洗措施改善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水力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马飞 蒋莉 +1 位作者 熊洁羽 曾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6-49,共4页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湿地基质堵塞,本研究尝试用反冲洗措施解决此问题。采用不同反冲洗方案研究了反冲洗措施对人工湿地堵塞程度的改善效果,同时分析了反冲洗措施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改变和水力...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湿地基质堵塞,本研究尝试用反冲洗措施解决此问题。采用不同反冲洗方案研究了反冲洗措施对人工湿地堵塞程度的改善效果,同时分析了反冲洗措施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改变和水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冲洗措施对解决垂直潜流人工湿地的堵塞有明显地改善;人工湿地发生淤堵使COD去除率下降,反冲洗后随着实际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较反冲洗前有所提高;在几种反冲洗方案中,气水联合反冲洗方案在单位面积流量为8~10 L(/m^2·s),反冲洗时间为57 min时反冲洗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湿地淤堵 反冲洗 水力特性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冷地区多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设计及氮磷去除效率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勇 张宝莉 +4 位作者 汤灿 卢靓 刘灏 吴文良 陈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218-225,共8页
为了解决北方寒冷地区人工湿地冬季效率低、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建设了两个多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multistage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MVCWs),处理北京房山区居民生活污水,通过工程设计以及添加碳源强化系统脱氮效果,... 为了解决北方寒冷地区人工湿地冬季效率低、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设计建设了两个多级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multistage vertical-flow constructed wetlands,MVCWs),处理北京房山区居民生活污水,通过工程设计以及添加碳源强化系统脱氮效果,增加磷吸附基质等措施,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污染物的去除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湿地系统Ⅰ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平均去除率为87.3%;总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平均去除率为91.9%;总氮(total nitrogen,TN)的平均去除率为68.9%,能够全年稳定运行。湿地系统Ⅱ采取半间歇式运行方式,在0.5 m3/(m2·d)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对COD、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5%、53.8%、77.2%。湿地系统Ⅱ厌氧单元添加62 kg木块后,COD/TN从0.93上升到1.85,比添加31 kg木块单元对TN的去除率提高15.6%。木块作为厌氧阶段的外加碳源,有效促进了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氮的去除。通过垂直流人工湿地多级合理的单元设计,在厌氧阶段添加碳源有利于反硝化脱氮以及添加吸附磷的基质,提高冬季没有植物参与时高效除氮、磷,有效地保证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率。使该研究中的人工湿地系统能够全年稳定运行,该研究结果可为人工湿地在中国北方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污水 垂直流人工湿地 外加碳源 反硝化 寒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镉废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基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超兰 韦必帽 +3 位作者 刘敏 李磊 李忠义 高畅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4期57-61,共5页
构建了美人蕉-红蛋(MH)和彩叶草-风车草(CF)两种不同植物组合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以不种植物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CK)为对照,研究不同湿地系统基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及其与无机废水中镉的去除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 构建了美人蕉-红蛋(MH)和彩叶草-风车草(CF)两种不同植物组合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以不种植物的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CK)为对照,研究不同湿地系统基质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及其与无机废水中镉的去除效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植物系统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为:MH〉CF〉CK;在同一个湿地系统中为下行池大于上行池;在有植物的系统中其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垂直分布为0~5 cm〉5~15cm〉15~20 cm;基质中真菌、放线菌数量和蔗糖酶活性与镉去除率呈显著正相关,而细菌数量和脲酶活性与镉去除率相关性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流人工湿地 微生物 酶活性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质垂直流人工湿地对高污染河水中磷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熊家晴 赵泽宁 +3 位作者 葛媛 郑于聪 马梅 王晓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08-1213,共6页
通过炉渣、砾石对磷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实验及分别以它们为基质构建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实验,考察了这两种基质对磷的吸附性能及其所构建的湿地对高污染河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炉渣对磷的吸附能力更强、吸附速率更快且具有更好... 通过炉渣、砾石对磷的等温吸附和吸附动力学实验及分别以它们为基质构建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实验,考察了这两种基质对磷的吸附性能及其所构建的湿地对高污染河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炉渣对磷的吸附能力更强、吸附速率更快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炉渣的等温吸附特征与Freunlich方程拟合更好,而砾石吸附更符合Langmuir方程.准二级方程能较好地反映两种基质对磷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在进水平均磷浓度4 mg·L-1、水力负荷0.05 m·d-1条件下,以炉渣和砾石为基质的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磷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6%和65%,预期使用年限分别为11—15 a和3—4 a,且炉渣能很好地形成有利于磷去除的环境.因此,以炉渣为基质的湿地更适于处理高污染河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吸附 垂直流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