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桥过渡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上拱整治方案 被引量:1
1
作者 任西冲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针对路桥过渡段连续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端梁位置道床板上拱病害,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层间黏结状态和端梁支承条件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五种植筋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案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整体上,道床板在路基侧距离端... 针对路桥过渡段连续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端梁位置道床板上拱病害,建立理论分析模型,研究了层间黏结状态和端梁支承条件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影响规律;提出五种植筋方案,并对比分析了各方案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整体上,道床板在路基侧距离端梁中心10 m范围内上拱,最大上拱位置距离端梁中心约3 m;随着层间抗拉和抗剪强度增加,道床板最大垂向位移呈非线性减小趋势,层间黏结强度显著抑制了道床板的上拱变形;层间摩擦因数以及支承层、级配碎石、AB组填料造成的端梁侧向支承刚度变化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距离端梁20 m范围以外植筋对道床板上拱变形的限制较小,增加路基侧距离端梁10 m范围内植筋可以明显减小道床板上拱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桥过渡段 双块式无砟轨道 道床板垂向位移 影响规律 植筋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岔枕结构设计及力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邵壮 乔神路 赵天运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3,57,共8页
首先介绍钢岔枕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提出既有钢岔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设计一种整体铸造形式的新型钢岔枕。新型钢岔枕材料采用QT400-18,其断面尺寸与普通混凝土岔枕相当,不影响大机捣固。其次,计算并提出一种新型钢岔枕,主振... 首先介绍钢岔枕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提出既有钢岔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并设计一种整体铸造形式的新型钢岔枕。新型钢岔枕材料采用QT400-18,其断面尺寸与普通混凝土岔枕相当,不影响大机捣固。其次,计算并提出一种新型钢岔枕,主振频率分别为127.4 Hz和130.9 Hz的扭转振动模态和主振频率为169.7 Hz的弯曲振动模态,其他高频振动模态主要来源于其侧壁顶部自由端的振动变形。最后,为研究新型钢岔枕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和变形特性,利用有限元法,建立新型钢岔枕在实际应用中的静力学模型,以此为基础,研究列车轴重、通过速度和钢岔枕下道床刚度取值对其自身受力情况和竖向位移量值的影响。经计算:新型钢岔枕强度满足要求,自身变形较小;当列车轴重为17 t、通过速度为80 km/h时,新型钢岔枕最大等效应力为64.4 MPa,轨头顶面最大竖向位移为1.42 mm,新型钢岔枕最大竖向位移为1.36 mm;仅提高速度至120 km/h时,新型钢岔枕受力增加16.7%,位移指标增加16.2%;仅提高列车轴重至29 t时,新型钢岔枕受力增加71.3%,位移指标增加71.1%;当底部道床刚度增加1倍时,新型钢岔枕受力增加22.5%,位移指标降低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岔枕 力学特性 振动模态 竖向位移 轴重 通过速度 道床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地铁隧道保护中的应用
3
作者 牛晓航 韩清清 郑佳佳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1期123-126,共4页
地铁临近施工可能会对地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自动化监测相对于人工监测具有更高的实时性、精度和效率,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供长时间稳定的监测,并具备预警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障隧道结构的安全... 地铁临近施工可能会对地铁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影响,自动化监测相对于人工监测具有更高的实时性、精度和效率,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提供长时间稳定的监测,并具备预警功能,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保障隧道结构的安全运行。本文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利用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监测隧道内道床沉降、水平位移、管片收敛和两轨高差等内容,研究地铁临近施工对地铁隧道变形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道床沉降累计值变化范围为-18.9 mm~-0.1 mm;水平位移累计值范围为-1.2 mm~11.8 mm;管片收敛累计值范围为-2.3 mm~6.1 mm;两轨高差累计值范围为-1.7 mm~1.6 mm,可以得知,基坑施工期间对道床沉降、水平位移、管片收敛影响较大,工后道床沉降累计值持续增加,水平位移累计值、管片收敛累计值趋于稳定,整体而言,两轨高差累计值受施工影响较小,但仍需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地铁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监测 地铁隧道保护 道床沉降 水平位移 管片收敛 两轨高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高扬 张强 +1 位作者 刘文光 李腾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47,共10页
提出了一种附加位移放大杠杆的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装置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该装置基于位移放大倍数的阻尼力和耗能计算公式。同时设计制作了附加3倍位移放大的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装置并进行了地铁振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 提出了一种附加位移放大杠杆的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装置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该装置基于位移放大倍数的阻尼力和耗能计算公式。同时设计制作了附加3倍位移放大的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装置并进行了地铁振动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隔振效果显著。通过建立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系统有限元分析模型,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振动数据可进行较好的吻合,结果表明: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系统能有效地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 位移放大装置 隔振试验 数值分析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板式轨道的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宝珍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7-91,共5页
本文讨论了高速行车对板式轨道的动力响应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行车时板式轨道的竖直位移比低速行车时小,下沉的范围比低速行车时要广,最大下沉量偏向车轮作用点后方。荷载频率越高,板式轨道的竖直位移越小。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板式轨道 竖直位移 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