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的构式压制和惯性压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莫莉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3-382,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BYY028)的资助。
-
文摘
动宾结构本质上是以凸显焦点信息为功能的信息结构。动宾结构是一个原型范畴,范畴内"动词+核心论元宾语"是原型构式,当动作的其他侧面成为显著度最高、信息价值最大的信息内容时,在焦点凸显和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共同驱使下,"动词+核心论元宾语"作为原型构式会对词项产生构式压制。"及物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是角色侧重误配的结果,"不及物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是角色数量误配的结果。"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也存在惯性压制的现象,惯性压制使并列的动名结构中前项对后项有顺势压制的作用,使后项就势获得前项的句法、语义特征,形成一种类似于轭式搭配的表达式。
-
关键词
非核心论元宾语
构式
构式压制
惯性压制
-
Keywords
verb+non-core argument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coercion
inertia coercion
-
分类号
H16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动结式“V累”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其理论蕴涵
被引量:19
- 2
-
-
作者
施春宏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2008年第3期242-258,共17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05BYY044)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07YB03)的资助
-
文摘
文章通过特定个案的分析来探讨句法构造过程中原则和规则、规则和例外、理论和事实之间的关系等相关理论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界对动结式"追累"的语义理解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追累"如果出现"张三追李四,张三累了"这种释义则是动结式论元结构的整合原则及其规则所不允许的,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证:如果认同这种释义的存在,则至多只能将它看作句法规则的特例而不能视为通例,因而对它所提出的各种句法规则都是特设的,而特设性规则是不能经受数据完备性和可靠性检验的。句法构造是在原则支配下的系统而精细的规则化过程,规则系统中的例外应该是极为有限而又可以通过附加某个条件得到解释的。文章还借此探讨对句子理解的语感差异问题,认为输出型语感比输入型语感在建立规则时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
关键词
动结式
论元结构
概念结构
例外
通例
输出型语感
-
Keywords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VRC) argument structure conceptual structure exception general rule output sense of language
-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关于“施事”
被引量:6
- 3
-
-
作者
范晓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4,共12页
-
文摘
施事是动作动词组成的动核结构里动核所联系的主体(主事动元),它一般和表动作的动词联系在一起,非动作动词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联系施事;充当施事的主要是名词,但不同的名词充当施事的能力不一样,名词充当施事能力的强弱等级是:人类名词>动物名词>植物名词>无生名词(包括事物名词、事件名词、抽象名词等);非名词性词语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充当施事。典型施事的语义特征主要是:能动性,主体性,可欲性,有生性和影响性。辨认施事可以借助于形式:在动作动词组成的最小的主谓短语中动词前作主语的那个词语可判定为施事,"被"字句、"把"字句、"来/去+V"句、"使令"句等也可以帮助辨认施事。
-
关键词
施事
动作动词
动核结构
主事动元
-
Keywords
agent action verb
verb-centered construction
subject argument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的鉴定
- 4
-
-
作者
莫莉
-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151-156,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语法机制的系统研究”(19BYY028)。
-
文摘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构式可以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鉴定。形式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由动词和实现为宾语的非核心论元名词两个构件组成。意义上,“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有“选择及排除”和“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意义。“选择及排除”构式义的浮现是由于宾语往往来自于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语义场,语义场内成员互相对立的关系使“选择及排除”义得以浮现。“强事件弱动作”的构式义则是通过删略受事信息、添加事件背景信息得以实现的。
-
关键词
动词+非核心论元宾语
构式
鉴定
-
Keywords
verb+None-Core argument
construction
Identification
-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影子论元的句法效应及其认知解释
被引量:13
- 5
-
-
作者
施春宏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7,共15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互动观的构式语法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5BYY00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构式浮现的多重界面互动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CYY040)资助
-
文摘
本文借助论元结构理论、认知语言学(构式语法)和生成词库论等理论多角度地描写和解释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语义接口现象。首先通过汉英对比描写了影子论元的显隐对句法表达的影响,考察汉语动结式中影子论元的句法表现,然后分析了相关句法效应的认知动因,并从构式压制和物性结构两个角度对影子论元构式的生成机制予以阐释。我们认为,影子论元的特殊句法效应,既与影子论元自身的语义内容有关,也与跟影子论元相组合的结构成分的语义内容有关,更与特定语言句法系统所提供的句法条件有关;与影子论元相关的句法表现,在语序类型上既有共性,也呈现出鲜明的特性。这种特例表现从一个角度揭示了"语言大同而大不同"的特征,因此需要在特定句法系统中考察句法形式和概念结构的匹配关系。
-
关键词
影子论元
句法效应
动词拷贝句
构式压制
物性结构
句法-语义接口
-
Keywords
shadow argument
syntactic effect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coercion
qualia structure
syntactic-semantic interface
-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基于使用取向的英语动词论元构式二语研究
被引量:5
- 6
-
-
作者
蔡金亭
陈家宜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市南武中学
-
出处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17,共15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母语迁移与语内因素对中国学生使用英语动词论元构式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YJA740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10多年来,基于使用取向的二语习得研究在国际上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动词论元构式研究上尤其如此,但国内同类研究才刚刚起步。为此,本文在阐述基于使用取向二语习得研究主要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重点从内容和方法两方面系统梳理了英语动词论元构式的相关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构式知识和母语迁移的影响两个方面。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语料库、实验方法的分别运用与结合运用,以及计算机模拟等。最后,指出了今后动词论元构式习得研究的五个方面,包括:(1)研究输入因素对英语其他动词论元构式习得的影响;(2)研究更多母语背景下动词论元构式习得中的母语迁移;(3)同时考察输入因素和语言迁移的影响;(4)二语产出与二语加工研究并重;(5)创新研究方法。
-
关键词
基于使用取向的范式
动词论元构式
二语习得
频率
-
Keywords
usage-based approach
verb-argument constructions(VACs)
SLA
frequency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
-
题名母语类型对二语学习者使用英语动词论元构式的影响
- 7
-
-
作者
蔡金亭
曾慧慧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3,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母语迁移与语内因素对中国学生使用英语动词论元构式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YJA74000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母语的语言类型对英语动词论元构式可能有影响,但国内尚无相关研究发表。因此,本文通过对TOELF11语料库中母语为德语、汉语、西班牙语学习者的同题目同水平英语作文进行标注与分析,考察了二语学习者母语的语言类型对他们使用英语动词论元构式的影响。结果发现:(1)学习者的母语与目的语的类型相似性对VL和VOL构式中动词与介词的类符频数都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形符频数有显著影响,类型相似性越高,形符频数越高。(2)母语与目的语的类型相似性有助于提高动词论元构式使用的正确率。但类型相似性在两类构式中对动词错误都没有显著影响,对介词错误的边缘显著影响只在VOL构式中存在。
-
关键词
基于使用的二语习得
语言类型
母语迁移
动词论元构式
-
Keywords
usage-based approaches
language typology
L1 transfer
verb argument constructions
-
分类号
H319
[语言文字—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