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of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under unsteady flow
1
作者 BUMRUNGPETCH J. TAN A.C.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8,共6页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 in this study is a mechanical tool that is used to support blood flow in the patient with heart disease. It supports left ventricle by building up the pressure to the pump outlet ...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 in this study is a mechanical tool that is used to support blood flow in the patient with heart disease. It supports left ventricle by building up the pressure to the pump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aorta. This pump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magnetic driven centrifugal pump with a unique small washout hole constructed inside the impeller to generate the washout flow passage to prevent the stagnation at the region underneath and around the roto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was adopted in this study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to avoid recirculation and high shear stress which is the main cause of stagnation and blood damage. Transient simulation was used for this study due to the asymmetric design of the washout hole and the complication of the bottom support of the impeller that has a risk of thrombosis,also,it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variation of hydraulic performance caused by the rotation of the impeller and pulsed flow at the pump inlet.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no excessive stress and no recirculation observed within the computational domain; in addition,the research result also provides information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the pu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pump 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unsteady flo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及照顾者参与全程照护体验的Meta整合
2
作者 何晓娣 王伊钶 +3 位作者 陈媛儿 余珍玲 沈航 兰美娟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29-736,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与整合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患者及其照顾者参与全程照护的体验,为制定LVAD患者及其照顾者全程照护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LVAD患者及其照顾者全程照护体验相关的质... 目的:系统评价与整合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患者及其照顾者参与全程照护的体验,为制定LVAD患者及其照顾者全程照护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LVAD患者及其照顾者全程照护体验相关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0月31日。采用2016版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运用汇集性整合方法整合结果。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提炼出48个研究结果,整合为9个新的类别、3个整合结果:复杂的决策背景及被低估的照护负担、巨大的照护困境及社会压力、多元化社会支持与需求。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LVAD患者及其照顾者的社会心理变化和照护体验,提高疾病认知,加强延续性护理管理,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满足多元化照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全程 照顾者 照护体验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组织追踪应变技术早期评估左心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右心室功能
3
作者 纪淑姣 徐高俊 +1 位作者 郭迎春 朱好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3-637,680,共6页
目的基于超声组织追踪应变技术评价左心辅助装置(LVAD)植入前后右心室功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2023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行LVAD手术患者15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后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 目的基于超声组织追踪应变技术评价左心辅助装置(LVAD)植入前后右心室功能。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2023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行LVAD手术患者15例,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后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右心室面积变化率、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及心内结构变化。结果15例LVAD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3%,1例植入术后急性心力衰竭死亡,1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较好。14例术前及术后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基底段、中段、心尖段逐渐减低,术后较术前减低,心尖段更明显。右心室游离壁应变术后1个月、3个月较术前减低[15.80(7.00),8.47(4.90),12.00(5.20)],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回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右心室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术后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1个月、3个月左侧房室大小较术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面积变化率及右侧房室大小较术前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AD术后右心室功能减低,术后3个月逐渐回升,右心室游离壁应变参数变化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辅助装置 心室功能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VAD左心辅助装置动物体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冬 杨伯清 +7 位作者 陈海波 王红月 袁卫民 杨建中 贾六军 罗富良 杨朋 唐跃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5-711,共7页
验证磁悬浮左心辅助装置(CH-VAD)动物体内植入后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选择健康雄性绵羊6只,经麻醉诱导、呼吸插管后开胸,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开通由左心尖到辅助装置,再到降主动脉的辅助循环通路。术后常规予以密切监护及抗凝治疗,持续... 验证磁悬浮左心辅助装置(CH-VAD)动物体内植入后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选择健康雄性绵羊6只,经麻醉诱导、呼吸插管后开胸,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开通由左心尖到辅助装置,再到降主动脉的辅助循环通路。术后常规予以密切监护及抗凝治疗,持续监测装置运行状况,实验动物在术前及术后分别进行细胞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实验观察结束后,动物予以安乐死,进行尸检及组织病理检查。6例实验动物中:2例因室颤或窒息死亡,1例因肺部感染于20 d终止观察,2例观察至实验结束(60 d)后取材进行病理检查,1例60 d后继续观察并因肺部感染于135 d终止实验。对成功植入的实验动物进行有效观察,装置悬浮状态良好,运转正常;CH-VAD植入后,细胞学及血液生化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尸解及组织病理检查发现:2例存活20和135 d的动物,出现肺炎和肾脏多发性梗死;2例存活60 d的动物,出现肾脏单发小梗死,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该实验为CH-VAD临床前评价及临床操作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持,并证明其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性能;提出建立左心辅助装置临床前评价标准的思路和想法,为后期装置的植入及临床操作提供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辅助装置 磁悬浮 CH-vad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VAD动物实验抗凝管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创业 刘修健 +4 位作者 吴广辉 侯晓彤 李海洋 杨朋 蔺嫦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5-592,共8页
VAD绵羊模型常用来验证装置血液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以及对动物生理状态的影响,且需要有效、安全的抗凝管理方案,以降低血栓和出血风险。研究拟讨论绵羊植入CH-VAD后应用肝素和华法林钠的抗凝效果,为后期动物长期存活实... VAD绵羊模型常用来验证装置血液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工作可靠性以及对动物生理状态的影响,且需要有效、安全的抗凝管理方案,以降低血栓和出血风险。研究拟讨论绵羊植入CH-VAD后应用肝素和华法林钠的抗凝效果,为后期动物长期存活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抗凝数据。选择健康绵羊6只,构建动物左心室一心室辅助装置一降主动脉血流旁路,建立CH-VAD动物模型。术中一次性静脉注射肝素250U/kg。术后前4d连续静脉滴注肝素50U/kg·h,使活化全血凝固时间(ACT)和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1.5-2.0倍于基值。术后第3d开始口服华法林钠,并调整用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1.2-2.0目标范围内。动物存活期间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并发症。实验终止后,观察血泵内部、人工血管、吻合口等血液流道内有无血栓。宏观检查主要脏器是否充血、梗死,取典型部分做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6例绵羊整个实验过程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绵羊模型术中ACT值为(326±33)s。术后前4dACT基本保持在(157±28)s,在基值的1.5-2.0倍内,aPTT上升缓慢,第4d刚达到目标范围下限。除Sheep4血泵转子背部有小块纤维组织外,其他血泵泵体、出入口、人工血管、吻合口内均无血栓和纤维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在此抗凝方案下绵羊终末期器官基本没有血栓、坏死和微栓子存在。CH-VAD绵羊模型中,植入后初期连续静脉滴注肝素保持ACT1.5-2.0倍于基值、后期口服华法林钠使INR值在1.2-2.0范围内能够很好的控制血栓和出血并发症,可以作为CH-VAD后期动物实验抗凝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辅助装置 动物实验 抗凝 肝素 华法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及相关因素分析
6
作者 张昊天 周星彤 +10 位作者 尹泽琳 杜娟 张奉庆 陈海波 卿平 王小虎 张泽 邹亮 陈伊 金琰 王现强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9-366,共8页
目的:分析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24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LVAD植入的151例患者,分析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发生和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患... 目的:分析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24年9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LVAD植入的151例患者,分析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发生和未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生存情况,并分析LVAD植入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LVAD植入术后21例(13.9%)患者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其中15例缺血性脑卒中、5例出血性脑卒中(症状性颅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神经系统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08/人年,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06/人年和0.02/人年。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相比,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术前合并主动脉瓣反流及三尖瓣反流比例更高、术前甘油三酯水平更低,术中同期主动脉瓣置换术比例更高、术中同期左心耳切除比例更低(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高甘油三酯水平(HR=0.21,95%CI:0.08~0.56,P=0.002)为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中位随访时间为508.0(186.5,931.5)d,1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12例未遗留后遗症,3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5例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均死亡,其中2例患者因颅内出血相关并发症死亡。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患者(log-rank P=0.005)。结论:LVAD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出血性脑卒中虽较少见,但预后更差。术前高甘油三酯水平为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神经系统并发症 人工心脏 机械循环辅助 终末期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后心肌逆重构并撤除1例
7
作者 刘宇帆 张云强 +1 位作者 张爱雪 宋昱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间断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半年”于2021年7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余受凉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当地医院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狭窄,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其后规范服用...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间断胸闷、气短3年余,加重半年”于2021年7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余受凉后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当地医院完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狭窄,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其后规范服用三联抗心力衰竭(简称“心衰”)药物治疗。入院前6个月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加重,几乎无法耐受任何体力活动,静息状态下自觉憋气,伴有纳差、双下肢水肿,强心药物依赖,反复住院4次,为求进一步诊治就诊我院。既往高血压病史16年,血压最高185/110 mmHg,未规律服药,未规律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高脂血症、腕管综合征、腰椎管狭窄、慢性肾脏病、白内障等其他病史。否认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否认心肌病家族史。查体: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4/98 mmHg;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心尖搏动于左侧第Ⅴ肋间锁骨中线外0.5 cm,搏动弥散,未触及震颤。心脏相对浊音界两侧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逆重构 撤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胡佳文 师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9-384,共6页
左室辅助装置(LVAD)现今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终点治疗的常规手段。术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是LVA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LVAD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大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LVAD合并VA的危险因... 左室辅助装置(LVAD)现今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终点治疗的常规手段。术后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VA)是LVA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LVAD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大影响。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对LVAD合并VA的危险因素、发生机制以及治疗策略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丰富此类患者的临床管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辅助装置 室性心律失常 发生机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血流流速和流出管道方向的优化
9
作者 汪咏怡 石黎 +2 位作者 胡世军 谭骁 赵天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7-468,共12页
目的: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是一种辅助心脏血液循环的机电装置,可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最常置于左心室。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可以改善心室灌注性能,但同时改变了左心室... 目的:心室辅助装置(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VAD)是一种辅助心脏血液循环的机电装置,可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最常置于左心室。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可以改善心室灌注性能,但同时改变了左心室内局部血流,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心脏三维重建模型下应用LVAD后的流体-颗粒相互作用和血栓栓塞形成风险,有助于理解不同血流流速和流出管道方向的LVAD的植入效果。方法:使用Mimics软件,基于1名植入LAVD的心力衰竭终末期患者心脏舒张末期的CT图像,粗略构建立体光刻(stereo lithography,STL)格式的三维重建模型。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评估相同粒径(2 mm)下不同流出管道方向的LVAD在不同血流流速(4 L/min和5 L/min)条件下的流体-颗粒相互作用和血栓栓塞形成风险,并对该患者实施血液流速优化方案。结果:在LVAD血流流速为5 L/min时,血液回流和血流停滞使血流颗粒停留时间(residence time,RT)延长,增加了主动脉根部血栓形成的风险,颗粒向头臂干移动的比例高达20.33%;当LVAD血液流速为4 L/min时,主动脉中血液湍流减少,血流颗粒RT缩短,颗粒向头臂干移动的比例降至10.54%;当LVAD血液流速为5 L/min,流出管道方向最优时,主动脉中血液湍流减少,血流颗粒RT缩短,颗粒向头臂干移动的比例降至11.22%。对该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发现LVAD工作状态良好,且患者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植入LVAD会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优化LVAD的血流和流出管道方向可降低脑梗死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特定患者模型 血流动力学 流体-颗粒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脏评价及设计方法2024年度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枫宁 王卓航 +1 位作者 何彦霖 吴鹏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人工心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当前的磁悬浮血泵,实现了产品植入胸腔以及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革命性进步,成为治疗心衰这一世界重大卫生公共问题的有效手段。尽管如此,高达89%的患者5年内因胃肠道出血、中风、感染、血泵功能异常... 人工心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逐步发展为当前的磁悬浮血泵,实现了产品植入胸腔以及大规模临床应用的革命性进步,成为治疗心衰这一世界重大卫生公共问题的有效手段。尽管如此,高达89%的患者5年内因胃肠道出血、中风、感染、血泵功能异常等问题再次入院。因此,需要继续研究多种血液成分的血液损伤机制;持续发展并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体外台架测试、动物实验等手段,更全面地评价血泵性能;要继续对人工心脏进行创新设计来改善血液相容性、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需要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回顾了2024年国内外血泵评价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血液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利用数值模拟、体外台架测试和动物实验评价血泵性能的研究进展;血泵优化设计、新概念血泵和生物涂层的研究进展,以期助力人工心脏的研发,进一步提高其临床治疗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心脏 优化设计 血流动力学 血液相容性 体外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晓娣 王伊钶 兰美娟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33-1538,共6页
介绍国内外各种移动医疗干预手段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应用形式及内容、局限性及建议,以期为移动医疗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移动医疗 延续性护理 移动应用程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娟 董瑞莹 +2 位作者 张静漪 刘菲 李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7-62,71,共7页
目的评价并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及学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经过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严格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 目的评价并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的相关证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及学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经过筛选,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严格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1篇。共提取证据20条,归纳为评估、人员准备、教育培训、环境准备及随访5个方面。结论医护人员可根据本研究总结的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出院计划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制订出院计划,以提高患者及照顾者出院准备度,保障患者出院后的安全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终末期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移植 人工心脏 出院计划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第三代磁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的初步评价
13
作者 王志华 段晓夏 +5 位作者 赵泽原 胡俊龙 陈志高 李建朝 王保才 程兆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2-248,共7页
目的:探讨国产第三代磁悬浮Corheart 6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MV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Corheart 6 LVAD植入同期行MVP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13例。... 目的:探讨国产第三代磁悬浮Corheart 6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MVP)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Corheart 6 LVAD植入同期行MVP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13例。收集院内、随访时的死亡及并发症事件,观察患者的心肌损伤、肾功能、血液动力学和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13例患者围术期无死亡、无MVP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14.2±5.6)个月期间,11例(84.6%)完成随访,2例分别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脏骤停死亡,无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复发。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4 h、72 h心输出量升高,中心静脉压、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压(PAMP)降低,术后1周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升高,估算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1、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PASP、PAMP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0)。结论:国产第三代磁悬浮Corheart 6 LVAD植入同期行MVP安全、可行,术后近中期无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复发,肺动脉压显著降低,血液动力学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二尖瓣反流 左心室辅助装置 二尖瓣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病人居家自我管理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谢屹红 王慧子 +1 位作者 丁岚 陈海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544-2548,共5页
对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植入术后居家康复病人的自我管理现状、自我管理症状感知、自我管理理论与模式、自我管理方法以及评估等进行综述,以期为居家康复病人的临床出院指导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自我护理 自我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3
15
作者 宓龙 刘翠 +3 位作者 张丽 周莹皓 张来东 赵林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45-50,共6页
目的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及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内容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 目的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的最佳证据,为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教育及患者自我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指南网站、数据库、专业协会网站中关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内容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并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进行证据的提取与整合。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5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1篇、RCT 2篇。围绕学习设备管理相关知识、生活环境及生活方式、功能康复训练、营养与体质量管理、并发症预防、心理社会支持及出院随访7个主题,总结出51条最佳证据。结论总结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便于护理人员规范、科学性地指导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自我管理 营养 并发症 运动康复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患者的术后管理策略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青松 董疑 陈良万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可作为心脏移植前或恢复前过渡治疗的选择,也可成为无法进行心脏移植患者的永久性治疗。在我国,LVAD植入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1]... 左心室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LVAD)植入已成为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既可作为心脏移植前或恢复前过渡治疗的选择,也可成为无法进行心脏移植患者的永久性治疗。在我国,LVAD植入已被证实具有良好的早期疗效[1],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一种成熟的治疗手段,且使用数量正在逐步增加,并呈高速发展态势[2]。不过,现有术后管理经验仍然有限,目前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LVAD专家共识或应用指南,绝大部分是参考国外的LVAD指南和循证证据来指导临床应用[3-4]。因此,制定针对我国患者的LVAD术后管理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结合本中心LVAD患者植入经验对术后管理策略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术后并发症 管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患者经皮缆线伤口护理的证据总结 被引量:1
17
作者 肖兴米 彭林敏 +5 位作者 涂惠 柳建 游明春 曾志华 付仙兰 李腾龙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6-1891,共6页
目的: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经皮缆线伤口护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经皮缆线伤口护理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临床决策、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总结及最佳实... 目的:总结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经皮缆线伤口护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经皮缆线伤口护理相关指南、系统评价、临床决策、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总结及最佳实践,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立至2024年2月1日。根据主题分类进行证据汇总。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4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结合专家判断,汇总了20条证据,包括多学科团队协作、伤口评估、伤口维护、伤口感染预防及处理、教育培训5个方面。结论:该研究全面总结了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患者经皮缆线伤口护理相关证据,为临床人员规范化进行经皮缆线伤口管理提供依据,建议临床人员根据临床情景,遵循个体化原则,在获取患者意愿的情况下进行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经皮缆线 伤口护理 感染预防 教育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脑出血一例
18
作者 位艳伟 张云强 +2 位作者 田树光 韩丽 宋昱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间断胸闷气短10年,加重9 h”于2020年9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年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当地医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于3年前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2020年1月7日开始...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6岁,因“间断胸闷气短10年,加重9 h”于2020年9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0年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当地医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于3年前行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治疗。2020年1月7日开始,患者因活动后呼吸困难加重,活动耐量下降,伴乏力、纳差、恶心、下肢水肿,反复住院10余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扩张型心肌病 终末期心力衰竭 华法林 脑出血 血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心力衰竭机械循环支持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静 吴明祥 苏晞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MCS)是代替或辅助心脏功能、向心外提供血液灌注、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在过去的20年中,MCS更多地应用于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合并症更复杂的患者,同时还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而... 心脏的机械循环支持(MCS)是代替或辅助心脏功能、向心外提供血液灌注、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器官功能恢复的人工器械。在过去的20年中,MCS更多地应用于心力衰竭程度更严重、合并症更复杂的患者,同时还包括因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骤停而紧急复苏的心原性休克患者。近年来,随着终末期心力衰竭患病率的持续上升及此类患者因心功能受限所致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且对这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无效,使以心室辅助装置应用为主的MCS日渐成为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重要替代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循环支持 心室辅助装置 心原性休克 终末期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后早期重症监护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 被引量:4
20
作者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机械循环支持分会 中国心室辅助装置专家共识委员会 +5 位作者 胡盛寿 王现强 杜娟 邹亮 陈伊 周星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29-750,共22页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在我国逐步推广。本专家共识总结了LVAD植入术后早期重症监护管理的最新认识及诊疗规范,包括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时的交接、评估、心室辅助装置参数及问题、泵速调节、血液动力... 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是终末期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措施,近年来在我国逐步推广。本专家共识总结了LVAD植入术后早期重症监护管理的最新认识及诊疗规范,包括进入重症监护病房时的交接、评估、心室辅助装置参数及问题、泵速调节、血液动力学监测及治疗、机械通气管理、出凝血管理、感染预防及治疗、心律失常及右心衰竭管理,以指导LVAD植入术后重症监护规范化管理,降低术后早期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辅助装置 终末期心力衰竭 重症监护 血液动力学 右心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