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GBD的菠萝催花机器人花芯识别与定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智军 黄灿辉 蓝浩继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1-288,共8页
目前的夜间菠萝催花作业极度依赖人工劳作,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人工催花的工作模式制约了菠萝种植业的发展,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的发展有助于高效完成菠萝催花任务.针对夜间菠萝花芯识别存在夜晚光线不足、菠萝与野草混杂识别困难和定位不... 目前的夜间菠萝催花作业极度依赖人工劳作,成本高昂且效率低下,人工催花的工作模式制约了菠萝种植业的发展,机器人和机器视觉的发展有助于高效完成菠萝催花任务.针对夜间菠萝花芯识别存在夜晚光线不足、菠萝与野草混杂识别困难和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RGBD的目标检测算法,用于菠萝催花机器人的花芯识别与定位.本文算法首先通过基于HSV色彩空间的伽马函数自适应地校正夜间图像的不均匀光照;其次,使用YOLOv8目标检测算法实现菠萝花芯的快速识别,得到花芯的预测坐标;然后,基于RGBD图像的深度信息实现了预测框的深度估计;最后通过坐标转换得到花芯的空间坐标,引导机器人完成催花作业.本文算法在夜间菠萝图像数据集上进行验证,花芯识别准确率为94.9%,每秒可处理26帧图像,满足实时催花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神经网络 识别定位 智慧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时域目标识别与快速跟踪神经网络研究
2
作者 曹昭睿 张慧 +3 位作者 张伟 郝永平 胡晓阳 王俊杰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2-188,共7页
针对多模态检测任务下全尺寸目标识别与跟踪网络串联结构较大、整合程度差、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克服跟踪算法对目标运动持续时间与轨迹积累的依赖,面向无人机、智能巡飞弹等无人装备对多模态网络一体化、轻量化与快速相应的需求,提出了... 针对多模态检测任务下全尺寸目标识别与跟踪网络串联结构较大、整合程度差、计算效率低的问题,克服跟踪算法对目标运动持续时间与轨迹积累的依赖,面向无人机、智能巡飞弹等无人装备对多模态网络一体化、轻量化与快速相应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短时域的目标识别与快速跟踪神经网络。以相邻两帧图像作为输入,融合目标语义信息与运动趋势信息间的关联特征;通过可共享特征提取网络,降低多模态目标检测网络的结构复杂性;采用含有静态与动态链路的双分支推理网络,同步完成当前帧内目标识别计算与未来帧内目标位置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5.4%,位置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0.9%,能够在低算力支持下赋予智能武器目标高效识别与快速跟踪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识别 目标跟踪 位置预测 深度学习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的末敏弹复合探测信号识别与定位
3
作者 李宁 武军安 +2 位作者 郭锐 赵旭 孔繁林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5-1141,共7页
为了提高末敏弹的作战性能,实现对目标的识别与精确打击,本文参考YOLO模型实现目标定位的思想,提出了YOLO-1D模型,以此来实现末敏弹复合探测信号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根据激光和红外探测信号出现目标时的信号变化特点,基于YOLO思想设计了... 为了提高末敏弹的作战性能,实现对目标的识别与精确打击,本文参考YOLO模型实现目标定位的思想,提出了YOLO-1D模型,以此来实现末敏弹复合探测信号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根据激光和红外探测信号出现目标时的信号变化特点,基于YOLO思想设计了标签并构建数据集。同时,构建了基于多任务学习策略的网络结构MT-CNN(Multi-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与基于人工特征提取的随机森林识别算法作为对照组。最后,利用无人机探测试验数据对上述模型的目标识别与定位性能进行评估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YOLO-1D模型的识别与定位效果最佳,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5.61%,定位准确率达到了8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敏弹 复合探测 目标定位与识别 YOLO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上游干流大型滑坡光学遥感识别研究
4
作者 赵恒 余天彬 +4 位作者 王猛 黄细超 王军 刘文 宋班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26-633,共8页
金沙江上游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大型及以上滑坡发育,曾经形成多次类似白格滑坡的堵江链式灾害,受地面调查手段和通行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早发现。基于光学遥感技术开展金沙江上游干流大型滑坡识别研究,从滑坡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入手,采用遥... 金沙江上游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大型及以上滑坡发育,曾经形成多次类似白格滑坡的堵江链式灾害,受地面调查手段和通行条件的限制难以及早发现。基于光学遥感技术开展金沙江上游干流大型滑坡识别研究,从滑坡形成条件及演化过程入手,采用遥感解译和孕灾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的综合识别方法,建立了高位远程滑坡的影像标志、地形地貌标志、地质环境条件标志、人类工程活动标志等四大类识别指标,根据各指标的贡献程度,将各指标划分为基本条件、重要条件、辅助识别条件等三个等级。应用该方法在研究区共识别出84处大型及以上滑坡隐患。研究成果可为金沙江上游干流区域地质灾害防治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依据,也为类似高山峡谷区滑坡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上游 大型滑坡 光学遥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南麓野猪春冬季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 被引量:6
5
作者 顾佳音 王巍 +1 位作者 郭晓艺 姜广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7-1078,共12页
野猪(Sus scrofa)造成的人兽冲突是我国目前野生动物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往往管理成本高,却效果甚微。了解野猪觅食、卧息等重要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规律,对科学管理策略的制定及避免人兽冲突极为重要。以小兴安岭南坡农林混交... 野猪(Sus scrofa)造成的人兽冲突是我国目前野生动物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但往往管理成本高,却效果甚微。了解野猪觅食、卧息等重要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规律,对科学管理策略的制定及避免人兽冲突极为重要。以小兴安岭南坡农林混交区域的野猪(5只雌性,8只雄性)为研究对象,基于其2019—2022年春冬季卫星定位项圈追踪数据,运用隐马尔科夫模型(HMM)识别野猪觅食、卧息和移动的三种行为状态,然后用步选择函数(SSF)研究这三种行为状态的生境选择。结果表明:野猪觅食、卧息和移动的生境需求不同,但均回避落叶针叶林,且性别差异明显,雌性野猪回避农田;地形是影响雌性野猪春季和雌雄野猪冬季三种行为状态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地形和植被类型是影响雄性野猪春季三种行为状态生境选择的主要因子;雌性野猪,在春季,选择海拔高、坡度小的生境卧息、觅食及移动,且卧息和觅食均偏爱阴坡,冬季则选择海拔高,坡度大的阳坡卧息及觅食,偏爱在混交林和阳坡移动;雄性野猪,在春季,选择在混交林和坡度大的阴坡卧息,在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和海拔低的区域觅食,在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内、海拔低、坡度小和距河流近的区域移动,在冬季,选择坡度大、海拔高、接近河流的阳坡卧息,在距河流近、坡度小的区域觅食,在常绿阔叶林、坡度小和距河流近的阳坡移动。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的野猪毁田的预测和预警,捕获地点的选择等管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猪 卫星定位跟踪 生境选择 步选择函数 行为状态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笼养动物定点精准饲喂车设计与试验
6
作者 李健 张霞 +3 位作者 秦枫 邵乐 翟频 杨杰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1-86,共6页
针对单笼单饲笼养动物个体识别成本高、定点饲喂难度大、饲喂量精准度差,缺乏配套自动化饲喂设备等问题,设计一种自走式笼养动物定点精准饲喂车。联合应用霍尔传感器与激光测距传感器对笼位、料位进行标定,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实现笼位... 针对单笼单饲笼养动物个体识别成本高、定点饲喂难度大、饲喂量精准度差,缺乏配套自动化饲喂设备等问题,设计一种自走式笼养动物定点精准饲喂车。联合应用霍尔传感器与激光测距传感器对笼位、料位进行标定,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实现笼位自动判定和料槽认址定位,采用螺旋输料结构进行饲喂量标定和精准定量饲喂;通过饲喂中控系统,实现笼位动物信息管理、定时饲喂和分阶段采食量设置等功能,饲喂车可自动判定笼养动物生长、生理、繁殖阶段动态营养需要,完成精准变量饲喂。结果表明:满载状态下,饲喂车笼位识别率达到100%,停车定位偏差在3 mm以内;以预设的50 g、75 g、100 g、125 g为饲喂量,饲喂车实际饲喂量与设定饲喂量的最大偏差为2.32 g,平均偏差率小于1%,满足单笼单饲动物定点精准饲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动物 自走式 饲喂车 精准饲喂 认址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乃馨扦插机器人设计与试验
7
作者 苏微 阙煜 +3 位作者 赖庆辉 杨湛威 闫闯 周生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2,共12页
针对康乃馨自动化标准扦插作业需求,解决现有人工扦插模式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抓取-扦插一体化作业的扦插机器人系统。以康乃馨生根用插穗为对象,根据插穗物料特性参数和高产栽培农艺要求,提出辅助栽植式末端执行器作业... 针对康乃馨自动化标准扦插作业需求,解决现有人工扦插模式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抓取-扦插一体化作业的扦插机器人系统。以康乃馨生根用插穗为对象,根据插穗物料特性参数和高产栽培农艺要求,提出辅助栽植式末端执行器作业方式和抓插协同运动规划模型,基于YOLOv5s深度学习网络构建多目标插穗检测模型,建立扦插机器人运动学模型,提出基于MD-H(modified denavit-hartenberg)规则的逆运动学建模方法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逆解算法和轨迹规划算法的运行时间与常规算法相比分别降低了38.3%和72.5%。搭建扦插机器人试验台,进行定位误差及整机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抓取作业时X、Y方向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2.33和2.38 mm;扦插作业时X、Y、Z方向的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2.21、2.25和2.05 mm;机器人单株平均作业总时间为14.787 s,其中识别抓取平均工作周期为6.803 s,占作业总时间的46.01%,扦插作业的平均工作时间为5.104 s,占作业总时间的34.52%;插深合格率为88%,扦插直立度为92%,漏插率和根部损伤率分别为5%和2%,基本满足自动化标准扦插作业要求。研究结果可为温室标准化扦插设备的研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扦插 康乃馨 YOLOv5s 改进粒子群算法 轨迹规划 识别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3不同场景辣椒采摘机器人识别定位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思幸 李爽 +4 位作者 缪宏 柴岩 陈福康 王健 董佩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3,共6页
针对辣椒采摘受环境光、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的影响问题,构建了基于YOLOv3模型和realsense深度相机的识别定位系统,研究不同补光位置、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程度对辣椒识别和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型召回率Recall达0.98,平均精... 针对辣椒采摘受环境光、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的影响问题,构建了基于YOLOv3模型和realsense深度相机的识别定位系统,研究不同补光位置、枝叶遮挡和果实重叠程度对辣椒识别和定位精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模型召回率Recall达0.98,平均精度均值mAP达0.95,精确率precision达0.854;不同光照场景下,识别成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向光、顶光、侧光和背光;轻度枝叶遮挡和轻微果实重叠时,模型识别成功率均保持在96%左右,综合定位误差最大为0.024m,满足辣椒采摘机器人识别和定位精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采摘机器人 识别定位 YOLOv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级联式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定位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吴宏晓 张航伟 +3 位作者 崔江静 梁育雄 颜源 李洪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7,共8页
针对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存在误差大、效率低、难以实现定位到柜的问题,文中基于开关柜中局部放电TEV信号进行了定位技术研究,提出了TEV传感器级联式定位方法。通过分布式传感器有线级联的方式、双母线分时比较方法与TEV传感器... 针对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定位技术存在误差大、效率低、难以实现定位到柜的问题,文中基于开关柜中局部放电TEV信号进行了定位技术研究,提出了TEV传感器级联式定位方法。通过分布式传感器有线级联的方式、双母线分时比较方法与TEV传感器状态开关切换策略,使单个双通道采集卡能对多面开关柜上的TEV传感器信号脉冲进行采集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准确地在成排高压开关柜中定位出局部放电源所在的开关柜。基于该方法设计了高压开关柜局部放电级联式定位系统,采用总线级联式的模块化设计,不需增加高速采集通道数量即可满足任意扩展TEV检测节点数量的需求,最大化地减少了系统成本。通过搭建验证平台验证了该定位方法的定位效果,证明了级联式定位系统的工作有效性,实现了局部放电定位到柜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开关柜 暂态地电压 局部放电定位 模式识别 级联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NIE及改进DPCNN的棉花病虫害问句意图识别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东亚 白涛 +2 位作者 香慧敏 戴硕 王震鲁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151,共9页
针对目前没有公开的棉花病虫害相关问句数据集且问句较短、类型多样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构建了棉花病虫害问句数据集CQCls,定义了78种棉花病虫害实体和9种问句类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ERNIE预训练模型的棉花... 针对目前没有公开的棉花病虫害相关问句数据集且问句较短、类型多样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及咨询相关领域专家,构建了棉花病虫害问句数据集CQCls,定义了78种棉花病虫害实体和9种问句类型;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ERNIE预训练模型的棉花病虫害问句意图识别模型,首先通过ERNIE模型将输入问句映射到向量空间,使用融合词位置信息的DPCNN模型进行特征向量的抽取,与基础的DPCNN模型相比,通过融合词位置信息能有效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然后经过Softmax得到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意图识别模型相较于其他模型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宏平均和加权平均的F1分数值分别为97.45%和97.31%;在文本语料数据内容复杂多样且文本格式不规范的DMSCD数据集上,训练结果中不同类别的F1分数的权重平均也能达到73.42%,进一步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及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 问句意图识别 ERNIE模型 DPCNN模型 词位置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云轨迹和压缩多普勒的跨场景手势识别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宏旺 周瑞 +1 位作者 程宇 刘辰旭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毫米波雷达能够用于各种感知任务,如活动识别、手势识别、心率感知等。手势识别作为其中的研究热点,可实现无接触人机交互。目前大多数手势识别研究使用点云或距离多普勒图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识别感知,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 毫米波雷达能够用于各种感知任务,如活动识别、手势识别、心率感知等。手势识别作为其中的研究热点,可实现无接触人机交互。目前大多数手势识别研究使用点云或距离多普勒图通过神经网络进行识别感知,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方法鲁棒性较差,被感知人员或其位置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接收到的毫米波信号,降低感知精度。其次,这些方法将完整的距离多普勒图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识别,由于图中存在较多与感知任务无关的区域,模型复杂且难以专注于感知任务。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从连续多帧点云数据中建立手势轨迹,然后将连续多帧距离多普勒图进行局部切割并压缩获得二维局部多普勒图,最后将点云轨迹和二维局部多普勒图分别经过神经网络特征提取后,对特征进行拼接,通过全连接神经网络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专注于手势,能够达到98%的识别准确率,在人员变化和位置变化情况下对新用户和在新位置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能够达到93%和92%,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手势识别 跨场景 位置无关 人无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岩块自动化识别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山 段岳飞 +1 位作者 胡天亮 马嵩华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9-136,共8页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岩体参数的获取是实现隧道掘进机参数调整和智能决策的前提,因此,要对掘进过程中获得的岩块进行采样和检测,而岩块识别和检测目前主要由人工完成。本文针对岩块的自动化识别和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岩块...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岩体参数的获取是实现隧道掘进机参数调整和智能决策的前提,因此,要对掘进过程中获得的岩块进行采样和检测,而岩块识别和检测目前主要由人工完成。本文针对岩块的自动化识别和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岩块自动化识别检测方法,通过融合岩块区域检测和语义分割算法能够快速准确获取岩块的形心坐标和过形心最小直径。首先,使用YOLOv3网络对岩块进行识别,实现岩块的区域检测。其次,针对每个区域的岩块采用FCN-DenseNet网络进行语义分割和图像处理,并对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进,减少了语义分割模型的参数量,提高了语义分割效率,提升了岩块轮廓获取的精度和速度。最后,根据获得的岩块轮廓点,计算其形心坐标及过形心的最小直径,为机械臂抓取和岩块点荷载强度的计算提供支持。搭建实验平台,完成机械臂手眼标定和深度相机坐标下岩块图像与岩块点云对齐,获取岩块形心坐标在机械臂坐标下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岩块的形位参数,对10次实验中的102块岩块识别检测成功率为91.18%,在所有完成识别检测岩块中的吸取成功率为92.47%,可以应用于岩体的自动化检测,提高岩体检测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块识别 区域检测 语义分割 岩块定位 点云对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例分割的大场景下茶叶嫩芽轮廓提取与采摘点定位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翰林 高延峰 +2 位作者 熊根良 李昀谦 杨雅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35-142,共8页
为了解决野外大场景下茶叶嫩芽识别与采摘点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Yolov5s-segment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P2微小目标检测层,解决原始Yolov5s-segment网络P3、P4、P5检测层对于小目标检测能力不佳的问题。其次,在主... 为了解决野外大场景下茶叶嫩芽识别与采摘点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例分割的Yolov5s-segment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引入P2微小目标检测层,解决原始Yolov5s-segment网络P3、P4、P5检测层对于小目标检测能力不佳的问题。其次,在主干网络末端增加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模块,提升模型的抗干扰能力,实现野外自然光照环境下茶叶嫩芽轮廓特征提取。最后,根据嫩芽轮廓特征进行采摘点精确定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Yolov5s-segment模型,改进模型的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平均精度均值mAP50和mAP50-95分别提升了7.0、8.9、8.1、8.3、7.3个百分点。使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提取大场景下的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三种类型茶叶嫩芽轮廓,并且实现采摘点的精确定位。研究结果为名优茶智能化快速采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 茶叶 嫩芽 Yolov5s-segment 轮廓提取 采摘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电力变压器内部放电定位与辨识技术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旭 王文森 +1 位作者 郭丽 王雪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1,共10页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难题,应用油中溶解气体、特高频、光纤超声等监测传感器构建了适用于变压器的融合传感阵列,提出了变压器内部放电的辨识策略。采用超声信号到达时间差估算实现了放电源定位,建立了多传感器监测... 针对电力设备状态监测中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难题,应用油中溶解气体、特高频、光纤超声等监测传感器构建了适用于变压器的融合传感阵列,提出了变压器内部放电的辨识策略。采用超声信号到达时间差估算实现了放电源定位,建立了多传感器监测特征融合算法,并结合K邻近(K nearest neighbors,KNN)算法实现了放电模式辨识。实验结果表明:放电源定位平均误差为45.1 mm,放电类型辨识准确率达到90.6%;所构建的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策略与系统,可实现变压器内部放电源的准确定位与辨识,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油中溶解气体 局部放电 多传感器融合 放电定位 模式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位置感知的旅游三元组知识抽取方法
15
作者 张诺 王素格 李大宇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49,共7页
直接获取文本中的三元组,往往存在语义联系较弱、距离过长和一词多义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BERT预训练的位置感知的两阶段旅游三元组知识抽取方法。利用BERT-Span模型通过边界预测方法对旅游实体进行识别;利用旅游数据中的字、语义、位... 直接获取文本中的三元组,往往存在语义联系较弱、距离过长和一词多义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BERT预训练的位置感知的两阶段旅游三元组知识抽取方法。利用BERT-Span模型通过边界预测方法对旅游实体进行识别;利用旅游数据中的字、语义、位置和实体类型特征,构建融合位置感知注意力和头尾实体类型的关系抽取模型。在山西旅游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基准模型的F1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知识图谱 三元组 实体识别 关系抽取 位置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目视觉感知的分闸开关定位方法研究
16
作者 方励云 周唯逸 +1 位作者 朱星翰 王龙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6-270,共5页
针对智能变电站机器人在进行分闸作业时定位精度过低的问题,对基于单目视觉感知的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单目视觉定位方案。首先针对变电站复杂的室内成像环境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亮度均衡强化的阈值分割算法,可以从图像中准... 针对智能变电站机器人在进行分闸作业时定位精度过低的问题,对基于单目视觉感知的定位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单目视觉定位方案。首先针对变电站复杂的室内成像环境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图像亮度均衡强化的阈值分割算法,可以从图像中准确提取开关的轮廓边缘信息;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RANSAC的椭圆拟合算法,对轮廓边缘信息进行拟合得到开关的位置信息;最后设计了基于灰度特征的快速匹配算法,并且融合了金字塔匹配策略,提高了匹配速度和抗干扰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开关位置定位精度为±0.8mm,角度定位精度为±0.9°,且定位效率高,鲁棒性好,满足变电站机器人分闸作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目视觉 定位识别 阈值分割 椭圆拟合 快速匹配 金字塔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牌照快速定位算法 被引量:22
17
作者 范勇 蒋欣荣 +3 位作者 游志胜 张建州 郑文琛 冯子亮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6-59,共4页
汽车牌照的快速准确定位是汽车牌照实时自动识别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文利用汽车牌照尺寸、字间距、字数和字体统一的纹理特征 ,提出了基于边缘检测和投影法相结合的牌照定位算法和基于二值化和投影法相结合的牌照定位算法。大量实... 汽车牌照的快速准确定位是汽车牌照实时自动识别技术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本文利用汽车牌照尺寸、字间距、字数和字体统一的纹理特征 ,提出了基于边缘检测和投影法相结合的牌照定位算法和基于二值化和投影法相结合的牌照定位算法。大量实验结果表明 ,两种算法都具有快速、简洁实用和跟图象背景的复杂程度相关性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算法 车牌定位 自动识别 图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牌底色识别的车牌定位方法 被引量:33
18
作者 郭大波 陈礼民 +1 位作者 卢朝阳 韩丽萍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2003年第5期81-84,87,共5页
提出了结合汽车车牌纹理特征分析和颜色特征分析实现车牌定位的方法。以往的车牌定位技术主要是利用了车牌的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该文提出的方法是先进行纹理分析和形状分析,再进行色彩分析,从而尽可能多地利用车牌模式识别空间中的各... 提出了结合汽车车牌纹理特征分析和颜色特征分析实现车牌定位的方法。以往的车牌定位技术主要是利用了车牌的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该文提出的方法是先进行纹理分析和形状分析,再进行色彩分析,从而尽可能多地利用车牌模式识别空间中的各种条件。得到边缘清晰整齐的尽可能小的车牌区域。这种方法明显地克服了单用纹理和形状分析时难以解决的车牌区域变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底色识别 车牌定位方法 汽车车牌 车流监控 计算机 彩色图像 数学形态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车牌特征信息的车牌识别方法 被引量:43
19
作者 骆雪超 刘桂雄 +1 位作者 冯云庆 申柏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73,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车牌特征信息分析的车牌识别方法,它充分利用车牌定位和字符分割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对车牌识别过程进行反馈,将二值化、车牌定位和字符分割紧密结合,注重车牌与车辆背景图像分离特征,以连通域分析为字符分割特点,结合局部二... 提出一种基于车牌特征信息分析的车牌识别方法,它充分利用车牌定位和字符分割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对车牌识别过程进行反馈,将二值化、车牌定位和字符分割紧密结合,注重车牌与车辆背景图像分离特征,以连通域分析为字符分割特点,结合局部二值化算法,提高正确率.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牌识别 车牌定位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特征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22
20
作者 焦峰 山世光 +2 位作者 崔国勤 高文 李锦涛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8,共6页
在传统的弹性图匹配基础上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 .该方法利用人脸的先验结构和人脸图像的灰度分布知识 ,首先粗略地找出人脸图像的特征点 ,然后利用人脸弹性图对特征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最后在各个特征点处计算Gabo... 在传统的弹性图匹配基础上 ,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特征分析的人脸识别算法 .该方法利用人脸的先验结构和人脸图像的灰度分布知识 ,首先粗略地找出人脸图像的特征点 ,然后利用人脸弹性图对特征点的位置进行调整 ,最后在各个特征点处计算Gabor变化的系数 ,人脸相应被表示为特征点处的Gabor系数集合 .对提取的特征向量用几种不同的度量距离来进行分类 ,并给出测试结果 .实验表明 ,该方法优于传统的Eigenface方法 ,特别适用于训练图像样本较少的情况 .相对于传统的弹性图匹配方法 ,该方法由于人脸特征点预先被估算出 ,而不是在整个图像上搜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特征分析 人脸识别 特征定位 人脸弹性图 人脸图像 计算机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