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有兵 姜健发 +5 位作者 杨淑娇 胡昌平 杨国斌 梁建忠 余皖云 罗燕彬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89-94,共6页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 基于前期综合科学考察资料,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展开了全域植物种类及植被类型补充调查,分析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组成及群落α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束植物397种,隶属86科252属;含10种以上的科有13个,占总科数的15.1%,其中包含有203个种,占湿地公园全部种数的51.1%;禾本科、蔷薇科、菊科及毛茛科植物为常见科,各科含种数均超过20种;单种科占比31.4%,单种属占比66.3%;种子植物属的区系以温带成分为主,累计占比达65.2%,其中北温带分布属有104个,占种子植物属的43.3%;湿地公园的植被可划分为6个植被型,8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组和18个群系,灌丛面积占比最高(38.37%),其次为草甸类(30.71%),再次为乔木林类(29.97%);α多样性指数呈现乔木林和灌丛类较草甸和水生植被类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区系 植被类型 α多样性指数 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旱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分布格局的影响
2
作者 杜华栋 刘海燕 +3 位作者 毕银丽 孙浩 王伟 唐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50-764,共15页
探究采煤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为矿区植被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半干旱黄土沟壑区的榆神府矿区井工开采塌陷区拉伸型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距地裂缝0~1、1~2、2~3、3~5和5~10 m区域的植物群... 探究采煤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可为矿区植被恢复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位于半干旱黄土沟壑区的榆神府矿区井工开采塌陷区拉伸型地裂缝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距地裂缝0~1、1~2、2~3、3~5和5~10 m区域的植物群落组成、稳定性和物种分布格局,利用冗余分析探究影响地裂缝发育区植物群落的关键土壤因子。结果表明:(1)榆神府矿区采煤塌陷区距地裂缝0~2 m区域的植物群落组成由地裂缝发育前以多年生草本为主转变为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和多年生禾草共存,其中灌木层中的优势植物种群为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草本层中的优势植物种群为长芒草(Stipa bungeana)和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等;(2)与对照区相比,距地裂缝0~1和1~2 m区域的植物群落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降低60%和5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别降低36%和34%,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降低27%和22%,稳定性分别降低82%和66%,而距地裂缝2~10 m区域的植物群落指标无显著性差异;(3)距地裂缝0~2 m区域的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由地裂缝发育前的高度聚集转变为中等聚集,随着距地裂缝水平距离的增加,优势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又逐渐转变为高度聚集;(4)距地裂缝0~2 m区域,影响植物群落特征的关键土壤因子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土壤pH值、土壤有效氮含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总之,塌陷区地裂缝发育对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距地裂缝0~2 m区域,这一区域是矿区塌陷区生态修复治理的重点区;距地裂缝2~10 m区域则通过植被自然更新即可确保植物群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落结构 地表塌陷 地裂缝 群落多样性 分布格局 冗余分析 植被恢复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岳航宇 郭成久 +1 位作者 苏芳莉 魏超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32,共11页
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微生物对维持其生态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芦苇分布区-芦苇根际土... 湿地是重要生态系统,微生物对维持其生态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辽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对于揭示该区域植被与土壤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辽河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选取芦苇分布区-芦苇根际土壤(D1)、芦苇-盐地碱蓬交错区-芦苇根际土壤(D2)、芦苇-盐地碱蓬交错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D3)、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D4)以及潮滩沉积物(D5),利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探究土壤理化因子与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辽河口湿地根际微生物检测出40门,95纲,184目,311科,528属,888种。2)在门水平上,变形菌门是最优势菌群。3)湿地各采样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表明,盐地碱蓬分布区-盐地碱蓬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总氮、有机质、氯离子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可从微生态学角度为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湿地 植被类型 高通量测序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森林结构指标在森林植物多样性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鲁霞 胡波 +1 位作者 桑国庆 刘玉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96,共21页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需要及时、准确、动态获取森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森林植物多样性多尺度监测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光谱变异假说的光学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植物多样... 森林生态系统保护需要及时、准确、动态获取森林植物多样性现状和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遥感技术的发展为森林植物多样性多尺度监测提供了契机,尤其是基于光谱变异假说的光学遥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森林植物多样性监测中;然而树冠的光谱变异信息更多反映水平方向的多样性,对森林垂直结构多样性的监测能力有限,且容易受光饱和效应的影响。尽管森林结构特征在理解森林功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大潜力,但迄今为止,对森林结构的测量手段仍十分有限。近年来,随着以激光雷达(LiDAR)为代表的主动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对森林植物多样性的探测已从光谱维度拓展到结构维度,为厘清森林的结构-功能关系提供了契机。本研究通过文献整理,从森林结构角度出发,探讨森林植被结构与植物多样性的关系,概述不同平台激光雷达数据提取的结构指标在森林结构属性量化、结构多样性、植物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评估、森林类型与演替阶段的区分、林下植被和枯木的探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指标有显著解释意义的LiDAR结构指标不同,且受数据采集、传感器类型、采样尺度、森林类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将光学影像的光谱信息与LiDAR的结构信息融合在一起对物种识别与多样性相关研究非常有利。依托星-机-地不同平台的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可以实现不同尺度森林结构与多样性的监测与评估,融合星载激光雷达和卫星影像数据有助于理解全球范围内冠层垂直结构变化对生态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管理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森林植被结构 结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多尺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区柏木人工林群落类型及特征
5
作者 肖帆 包维楷 +3 位作者 胡斌 吴一苓 杨婷惠 李芳兰 《四川林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是川中丘陵区主要的森林植被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以及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等发挥着积极作用,研究该地区柏木人工林的群落特征及其分类,可为其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然而,当前关于柏木... 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人工林是川中丘陵区主要的森林植被之一,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以及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屏障等发挥着积极作用,研究该地区柏木人工林的群落特征及其分类,可为其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然而,当前关于柏木林群落特征的科学研究仍较为匮乏。通过对20个森林样地的样方数据分析,定量分析了柏木林的群落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揭示了林分结构及地形因子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共调查维管植物154种,涵盖70科126属,其中唇形科、豆科、凤尾蕨科、禾本科、菊科、芸香科、樟科、蔷薇科,占总物种数的34%。(2)依据群落的生活型与优势度,将柏木群系进一步划分为4个群丛组、9个群丛。(3)坡度和林分密度与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不同的林分密度是形成4个群丛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木 人工林 植物群落 群落分类 物种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农场不同生态用地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对植被多样性的响应
6
作者 李佳宁 张启宇 +3 位作者 赵永浩 汤耀中 朱秀妹 刘云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82-1793,共12页
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安全食品需求的提升,生态农场建设不断兴起,生态用地保留成为生态农场建设的重要指标。节肢动物在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和农业可持续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揭示并评估生态农场不同生态用地中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影响... 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对安全食品需求的提升,生态农场建设不断兴起,生态用地保留成为生态农场建设的重要指标。节肢动物在农业生态系统稳定和农业可持续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揭示并评估生态农场不同生态用地中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影响因素对指导生态农场建设、保障农场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江苏省昆山悦丰岛有机农场,调查滨水绿地、草地、果园、林地、绿篱、竹林6种生态用地的节肢动物多样性及草本层植被,分析不同生态用地类型节肢动物多样性状况,并揭示生态用地类型及其草本层植被多样性对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类型生态用地节肢动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草地、绿篱和滨水绿地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较为相似,林地、竹林和果园的节肢动物群落组成较为相似;不同类型生态用地中节肢动物的丰富度和多度差异不显著,果园Shannon指数最高,且显著高于最低的草地,其他类型彼此间无显著差异。2)各生态用地节肢动物均以中性节肢动物所占比例最大;不同生态用地间,害虫类节肢动物和天敌类节肢动物的丰富度无显著差异,多度和Shannon指数存在显著差异;中性节肢动物在不同生态用地间的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但多度存在显著差异;滨水绿地、林地和绿篱生态用地中天敌害虫比均大于1。3)植被丰富度、盖度、Shannon指数与害虫节肢动物多度呈负相关,总体节肢动物Shannon指数与植被丰富度呈负相关,天敌害虫比与植被覆盖度呈正相关,天敌和中性类群节肢动物与植被多样性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研究表明,生态农场保持多样的植被覆盖作为生态用地,可以有效提高农场区域内的节肢动物生物多样性,但不同植被覆盖生态用地对维持总体及不同功能群节肢动物的效果存在差异。果园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表现最优,绿篱害虫控制功能表现最优。同时,增加草本层植被多样性可以为节肢动物提供更适宜的生存环境,并抑制害虫爆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农场 生态用地 草本层植被 节肢动物功能群 节肢动物多样性 群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胁造林法”在滇池面山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7
作者 王茹芸 李红旭 +5 位作者 严毅 付磊 李培利 毕昱 钟华 严磊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4期28-36,共9页
针对昆明市西山山脉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宫胁造林法”,通过优选修复树种、复龄构成、配置组合、整地方式和密度控制等措施,对潜在自然群落的调控预期、种群动态、空间格局、景观营造效果等多项指标进行预判。结合近自然林业理论... 针对昆明市西山山脉生态修复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宫胁造林法”,通过优选修复树种、复龄构成、配置组合、整地方式和密度控制等措施,对潜在自然群落的调控预期、种群动态、空间格局、景观营造效果等多项指标进行预判。结合近自然林业理论,从近自然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入手,探索火烧迹地、生态脆弱山体植被定向恢复调控技术,将前期人工建植引导与后期自然生长相结合,形成群落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遵循自然循环规律的森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宫胁造林法 物种多样性 树种选择 群落结构 昆明市西山滇池面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毛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向艳涛 刘昌燕 +4 位作者 韩雪松 李莉 孙龙清 陈宏伟 沙爱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39,共11页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structure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推断材料构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SSR引物在群体材料中扩增出的等位位点数为1-6个,平均每对引物为2.08个;有效等位基因1~3.74之间,平均为1.6个;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29,PIC平均值为0.24。聚类分析将84份材料分为4个组群,主成分分析的二维和三维主坐标分析图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当K=4时,ΔK出现明显的峰值,说明最佳群体组群数为4个,该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84份材料中有74份Q值大于0.7,说明该群体毛豆种质资源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背景单一。因此,需重视对遗传背景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加强种质材料共享和交流,促进毛豆育种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群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城市绿地对大气颗粒物浓度的削减作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笑寒 穆森 +5 位作者 张祥 席子菡 姜博 王森 邱玲 高天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051-4063,共13页
尽管城市绿地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但由于实践中缺乏统一的绿地分类系统,很难从优化绿地植被结构的角度出发调节城市空气质量。因此,为了探究北方城市不同绿地削减大气颗粒物浓度效果的差异,构建了一套融入植被结构因子和物种组成的绿地分... 尽管城市绿地能够改善空气质量,但由于实践中缺乏统一的绿地分类系统,很难从优化绿地植被结构的角度出发调节城市空气质量。因此,为了探究北方城市不同绿地削减大气颗粒物浓度效果的差异,构建了一套融入植被结构因子和物种组成的绿地分类系统,基于该分类系统,在北京、西安、宝鸡选取了5类共同常见的植被结构绿地类型,通过卫星图像判读与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不同本底环境、植被结构、植物多样性、气象因子和时间因子对大气颗粒物浓度(PM_(2.5)与PM_(10))的影响。结果表明:(1)城市绿地率对大气颗粒物浓度造成显著影响,绿地率越高的本底环境内颗粒物浓度越低,即多绿本底<灰绿参半本底<灰色本底;(2)植被结构和植物多样性水平显著影响绿地的滞尘能力,北方城市中半开敞绿地的滞尘能力最好,其次为半闭合绿地与闭合绿地,开敞绿地滞尘能力最弱,植物多样性的增加将导致绿地内颗粒物浓度增加;(3)不同植被结构绿地内的大气颗粒物浓度受气象因素的显著影响,随温度和风速的增大而减小,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4)北方城市绿地大气颗粒物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和日变化规律,一年内大气颗粒物浓度在夏季最低,冬季最高;一天之内颗粒物浓度在8:00—10:00最低。上述研究结果以期为今后不同本底环境下以削减大气颗粒物浓度为导向的北方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大气颗粒物 植被结构 气象因子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连山植被类型对蝗虫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10
作者 刘晓丽 刘艺杉 +3 位作者 孟迪 朱锐 胡洋 孙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304-8313,共10页
调查祁连山草地不同植被类型蝗虫群落组成、数量和多样性,揭示不同植被类型间草地蝗虫多样性分布规律,为该草地生态系统蝗虫多样性形成、维持和种群数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法对祁连山荒漠草地、高山草地、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蝗... 调查祁连山草地不同植被类型蝗虫群落组成、数量和多样性,揭示不同植被类型间草地蝗虫多样性分布规律,为该草地生态系统蝗虫多样性形成、维持和种群数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网捕法对祁连山荒漠草地、高山草地、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蝗虫群落组成、丰富度以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共捕到草地蝗虫个体数1551只,隶属5科41种。植被类型对蝗虫群落组成、数量和多样性有显著影响。高山草地和荒漠草地各调查到26和25种蝗虫,占全部物种数的63.4%和60.9%,高山草甸和高寒灌丛各调查到18和10种,分别占总物种数43.9%和24.4%。科分类单元下,网翅蝗科和斑翅蝗科各含有15种和13种,分别占所有物种数的36.6%和21.7%,为祁连山草地蝗虫优势类群。蝗虫物种丰富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荒漠草地最高,而高山灌丛最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则是高山灌丛最大,而高山草地最小。不同植被类型蝗虫群落相似性也有差异,荒漠草地与高山草地和高山草甸间相似性较高,而荒漠草地与高山灌丛之间相似性较小。冗余分析结果发现,禾本科频度、豆科盖度及其生物量在祁连山草地蝗虫群落组成与分布变异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不同海拔、地形特征和放牧干扰相互耦合,形成水热资源与植被群落特性异质性,对蝗虫栖息、生存、生殖和食性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推动了不同植被类型草地蝗虫组成、分布和数量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植被类型 群落结构 草地蝗虫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视角下杭州市滨江区街道绿化差异与融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开春 张译文 +1 位作者 王敏 李健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1期164-169,共6页
针对目前城市街道绿化多指标评价的缺乏,文章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从垂直视角,以百度街景为数据源,利用FCN-8S语义分割模型识别并计算街道绿视率与植被层次性,再通过熵权法融合数据以实现街道绿化整体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绿视率与植被... 针对目前城市街道绿化多指标评价的缺乏,文章以杭州市滨江区为例,从垂直视角,以百度街景为数据源,利用FCN-8S语义分割模型识别并计算街道绿视率与植被层次性,再通过熵权法融合数据以实现街道绿化整体评价。结果表明:滨江区绿视率与植被层次性在空间分布上差异较大;滨江区综合绿化存在地区差异性;滨江区多数街道绿化分布分散且不均匀,稳定性较差。因此,未来街道绿化建设中:应按需兼顾绿化数量及层次性,注重植被配置,减小地区绿化差异;应结合城市建设需求,加强街道绿化稳定性,美化城市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植被层次性 差异与融合分析 杭州市滨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江河口湿地表层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马啸 杨丽 +4 位作者 张丽仙 郭嘉龙 郭萍萍 潘辉 周丽丽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808,共10页
【目的】探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衡量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江河口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并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 【目的】探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特征,为衡量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江河口典型植被类型(秋茄、芦苇、短叶茳芏)为研究对象,以光滩为对照,并利用ITS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不同植被类型湿地土壤表层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比较。【结果】在门水平上,光滩和芦苇群落真菌的优势菌门为Chytridiomycota,秋茄和短叶茳芏群落的优势菌门为Ascomycota;在纲水平上,光滩土壤中Lobulomycetes占主导地位,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中Rhizophydiomycetes占主导地位;在目水平上,光滩湿地占主导地位的为Lobulomycetales,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占主导地位的均为Rhizophydiales;在科水平上,Lobulomycetales_fam_Incertae_sedis为光滩土壤的优势菌科,Rhizophydiales_fam_Incertae_sedis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的优势菌科;在属水平上,光滩土壤中Lobulomycetales_gen_Incertae_sedis占主导地位,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中Rhizophydiales_gen_Incertae_sedis占主导地位;在种水平上,Lobulomycetales sp.是光滩中的主导菌种,Rhizophydiales sp.为秋茄、芦苇和短叶茳芏群落的主导菌种。不同植被覆盖群落的Observed species、Chao1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由大到小均表现为芦苇、短叶茳芏、秋茄和光滩,光滩与其它3种有植被覆盖的湿地真菌丰富度及多样性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无植被覆盖及植被覆盖类型的不同对闽江河口表层湿地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有影响,栽植有益于土壤真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植被有利于闽江河口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类群向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植被类型 湿地表层土壤 高通量测序 真菌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植被类型及群落特征研究
13
作者 张滔 冯广 +3 位作者 张慧琪 周逸东 柳帅 龙文兴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33-42,共10页
基于对海南4个典型的黎族传统聚落(昌江王下乡洪水村、东方市江边乡俄查村与白查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实地调查,量化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借此掌握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白查村天然林植... 基于对海南4个典型的黎族传统聚落(昌江王下乡洪水村、东方市江边乡俄查村与白查村、五指山毛阳镇初保村)实地调查,量化分析群落结构特征、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借此掌握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果显示,白查村天然林植被为鹧鸪麻+叶被木群系,其林分结构较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偏低;初保村天然林为黄椿木姜子+海南锥群系,其林分结构最为复杂,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俄查村天然林为尾叶刺桑+白茶树群系,其林分结构较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洪水村天然林为刺桑群系,属于单优种群落,其林分结构最为简单,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研究结果说明黎族不同聚落区的天然林植被具有优势种明显和群落结构简单等特征,与典型的热带雨林区别明显;黎族不同聚落区天然林的植被类型、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特征均存在明显差异。上述发现有助于针对黎族传统聚落区天然林制定科学的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黎族传统聚落 植被类型 物种多样性 林分结构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麻栎林林下植被谱系树与谱系多样性研究
14
作者 马瑞婧 韩中海 +3 位作者 张志铭 李琳 罗彦召 卞卫玲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4-6,53,共4页
采用样地法调查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麻栎林的林下植被的谱系结构及其谱系多样性。结果表明:谱系结构的枝长较长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的种类通常少见;而枝长较短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种类通常较多见,且多为优势种或... 采用样地法调查老君山自然保护区麻栎林的林下植被的谱系结构及其谱系多样性。结果表明:谱系结构的枝长较长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的种类通常少见;而枝长较短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的种类通常较多见,且多为优势种或主要伴生种。麻栎林林下植被较接近的谱系亲缘关系是生境过滤主导群落构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结构 谱系多样性 林下植被 河南老君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林林下植被谱系结构研究
15
作者 马瑞婧 李玉洁 +3 位作者 巩琛锐 靳姗姗 周梦丽 卞卫玲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3,24,共4页
对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油松林采用样地法调查其林下植被的谱系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常见的物种的谱系结构的枝长较长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疏远;而常见物种的枝长较短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其林下植被的... 对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油松林采用样地法调查其林下植被的谱系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常见的物种的谱系结构的枝长较长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较疏远;而常见物种的枝长较短且与其他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其林下植被的谱系亲缘关系较疏远是竞争排斥主导群落构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系多样性 谱系结构 森林群落 林下植被 河南老君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森林植被演替中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树森 余新晓 +3 位作者 班嘉蔚 张振明 鲁绍伟 王计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8-50,共3页
基于华北土石山区潮关西沟流域天然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森林植被群落演替中群落树种组成、胸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乔灌木树种数先升高后降低,趋于稳定。而乔木密度呈增加趋势,而灌木... 基于华北土石山区潮关西沟流域天然森林植被调查的基础上,对森林植被群落演替中群落树种组成、胸径结构和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乔灌木树种数先升高后降低,趋于稳定。而乔木密度呈增加趋势,而灌木密度和乔木树种的最大株数比例的胸径范围呈不断降低趋势。群落的乔木、灌木和乔灌木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度随着演替的进行先升高后降低。除了栎树林乔木和平榛灌丛的乔灌木的均匀度较低外,乔木、灌木和乔灌木其他群落的均匀度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植被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次生演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淑莲 张锋 +1 位作者 陈志杰 王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23-1328,共6页
为探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与昆虫群落的关系,评价人工植被和自然恢复植被种类搭配的合理性,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研究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组成、结构及多... 为探讨黄土高原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与昆虫群落的关系,评价人工植被和自然恢复植被种类搭配的合理性,为退化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提供依据。采用样地调查法,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研究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2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区昆虫有189种(含蜱螨目),分别隶属13目84科。而不同植被恢复类型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值均有明显差异。以20a自然封育植被恢复区昆虫群落的物种数、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指数值均较高,其值分别为160、21.17、1.4914和0.6918。优势度则以人工治理区(0.7251)>自然封育区(0.5845)。说明从人工治理区到自然封育区,随着植被种类增加,昆虫种类相应增加,优势种由突出降至不明显,昆虫群落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恢复 多样性 昆虫群落结构 退化生态系统 昆虫群落组成 群落稳定性 纸坊沟流域 恢复过程 昆虫种类 植被种类 高原植被 人工植被 恢复植被 种类搭配 丰富度 治理区 封育区 均匀度 优势度 物种数 类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播马尾松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黎芳 潘萍 +6 位作者 宁金魁 赖国桢 欧阳勋志 徐辉 郭丽玲 吴自荣 易祖滨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1-35,40,共6页
以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小比数对灌木及草本层多样性及盖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角尺度、混交度对灌木及草本Sh... 以飞播马尾松中龄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样地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小比数对灌木及草本层多样性及盖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角尺度、混交度对灌木及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混交度对草本Patrick指数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开敞度对草本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显著(P<0.05),且开敞度对灌木Patrick指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空间密度对灌木盖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各种空间结构指数对Pielou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总体上,林下植被多样性表现为林木随机分布的林分高于聚集分布的林分,混交林高于纯林,中等密度林分高于高密度林分,开敞度基本充足的林分高于开敞度严重不足的林分。(2)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影响最大的是空间密度,最小的是大小比数。因此,以调整林分密度为主,综合调整林木分布格局、树种结构及其开敞度,将有利于提高林下植被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播造林 马尾松林 林下植被 林分空间结构 植被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围封对内蒙古典型草原植被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单贵莲 薛世明 +3 位作者 陈功 匡崇义 刘钟龄 初晓辉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2-818,共7页
针对退化草地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围封调制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季节性围封对典型草原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退化草地采用生长季围封措施后植被恢复演替... 针对退化草地恢复与合理利用问题,选取生长季围封调制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草地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自由放牧草地为对照,开展季节性围封对典型草原植被恢复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度退化草地采用生长季围封措施后植被恢复演替,草地生产力、盖度、密度和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围封13年达最大,之后降低。围封后各物种的优势地位发生较大改变,经20年围封,草地由星毛委陵菜(Potentilla acaulis)+冷蒿(Artemisia frigid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演替为羊草(Leymus chinensis)+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冷蒿+糙隐子草。就围封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来看,经7年围封,物种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指数显著增加(P<0.05)。但由于各物种的竞争能力不同,经10~13年围封,群落成为具有单优或寡优势种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降低,生态优势度指数急剧增加。之后,随着围封年限继续延长至20年,群落逐步趋于稳定,形成多优或优势不明显的群落,群落的丰富度、均匀度及多样性指数增加,生态优势度指数降低。综上所述,生长季围封调制干草、其他时间轻度放牧利用的管理方式可保证退化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综合考虑草地产草量、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认为13年是较适宜的围封年限,但围封后的适宜利用问题(如适宜的割草制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季节性围封 植被恢复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区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王代懿 容丽 +1 位作者 梅再美 龙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5,共5页
喀斯特石漠化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其生态治理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地方政府的迫切任务。以贵州省花江石漠化生态治理示范区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对人工植被的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得出,示范区以花... 喀斯特石漠化现象已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其生态治理已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地方政府的迫切任务。以贵州省花江石漠化生态治理示范区人工植被为研究对象,对人工植被的结构与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得出,示范区以花椒为主的人工植被的物种配置和空间结构都比较合理,其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结构有着密切关系,随均匀度增大而增加,随生态优势度的增加而递减,并随石漠化强度的加重及海拔的升高而增加;认为只要人工林模式的结构配置得当,管理配套,石漠化完全可以兼顾生态—经济效益进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生态治理区 结构 物种多样性 人工植被 生态优势度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