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何克荣 祝新荣 +1 位作者 黄健辉 夏建国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85-188,共4页
将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与优良常规品种杂交后 ,F1代自交 ,再与平衡致死系回交 ,然后利用标记基因选择 ,可以把常规品种的血缘导入平衡致死系 ,改良其经济性状。本文对这一方法进行了研究 。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回交改良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廖鹏飞 白兴荣 +3 位作者 董占鹏 何克荣 祝新荣 柳新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42-846,共5页
雄蚕生命力较雌蚕强,食桑少,叶丝转化率和茧层率高,雄蚕丝的纤度细,丝质优,容易缫制高品位的生丝。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 雄蚕生命力较雌蚕强,食桑少,叶丝转化率和茧层率高,雄蚕丝的纤度细,丝质优,容易缫制高品位的生丝。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内积极地进行探索和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连锁平衡致死 雄蚕品种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杂交改良方法 被引量:8
3
作者 何克荣 祝新荣 +2 位作者 孟智启 陈诗 柳新菊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8-561,共4页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专养雄蚕品种的关键亲本材料,为了全面改良其实用经济性状,初步建立了一种杂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常规品种的雄性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性连续回交,育成一个在性染色体W上带有易位的+l1基因...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专养雄蚕品种的关键亲本材料,为了全面改良其实用经济性状,初步建立了一种杂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该方法先将常规品种的雄性与平衡致死系的雌性连续回交,育成一个在性染色体W上带有易位的+l1基因的中间材料,然后再用此材料的雌性与平衡致死系雄性杂交,并连续自交,同时结合致死基因表型差异进行选择,育成新的平衡致死系品种。采用该方法改良育成的平衡致死系品种平60和普通品种华菁的一代杂交种,雄蚕率达99%以上,茧丝质量和生命力性状均达到了现行普通品种的雄蚕群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杂交 改良 经济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蚕新品种“秋丰×平28”的育成 被引量:24
4
作者 祝新荣 何克荣 +1 位作者 柳新菊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9,共5页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 以家蚕平衡致死系平30为受体亲本,以茧丝质优、抗性强的现行家蚕品种白玉为优良基因的供体材料,通过杂交、自交和回交3个过程,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28,用该品种与皮斑限性品种秋丰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秋丰×平28。杂交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茧层率、万蚕茧层量、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3.1%、0.166 kg、1.76%,而且解舒率较为稳定,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家蚕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秋丰×平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蒙草×红平4的育成 被引量:5
5
作者 董占鹏 白兴荣 +9 位作者 廖鹏飞 黄平 丁善明 杨文 陈松 罗正宏 罗顺高 祝新荣 何克荣 孟智启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20-825,共6页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 采用回交法,利用常规家蚕品系红云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28,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4,并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蒙草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蒙草×红平4。经实验室和农村鉴定,蒙草×红平4的雄蚕率达98%以上,健康易养,茧丝质优,产量和产值稳定,是一个优良雄蚕品种,适宜云南春季和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蒙草 红平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雄蚕品种夏·华×平8的选育 被引量:8
6
作者 祝新荣 何克荣 +2 位作者 黄健辉 夏建国 柳新菊 《蚕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5-98,共4页
以俄罗斯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和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春日为材料 ,采用杂交、回交并结合测交和标记基因选择的方法 ,育成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 8,与常规蚕品种夏·华选配雄蚕杂交组合夏·华×平 8,其雄蚕率达到 99%以上... 以俄罗斯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和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春日为材料 ,采用杂交、回交并结合测交和标记基因选择的方法 ,育成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 8,与常规蚕品种夏·华选配雄蚕杂交组合夏·华×平 8,其雄蚕率达到 99%以上。农村试养表现发育齐一、强健好养、产量高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杂交组合 夏·华×平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秋兼用雄蚕新品种云蚕7×红平2的育成 被引量:8
7
作者 董占鹏 廖鹏飞 +9 位作者 白兴荣 黄平 丁善明 陈松 吴克军 杨文 朱树帧 祝新荣 何克荣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2-357,共6页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 雄蚕品种的培育和应用对于提高叶丝转化效率与生丝品位具有重要作用。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材料平30作为供体亲本,普通家蚕品种云蚕8作为受体亲本,采用回交改良的方法,育成了新的日系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红平2,用该品系与限性皮斑中系品种云蚕7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云蚕7×红平2。经实验室鉴定和农村饲养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8%以上,且具有强健好养,产量稳定,茧丝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其中在四川、湖南、贵州、浙江4省实验室鉴定的虫蛹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鲜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0.63个百分点、155 m、154 m、1.9个百分点、1.5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到97.2分。该雄蚕品种适合在云南蚕区春秋期推广饲养,可生产缫制高品位生丝的原料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雄蚕品种 云蚕7 红平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蚕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20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永强 祝新荣 +2 位作者 何克荣 夏建国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9-195,共7页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是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20年来,我国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转育改良方法研... 雄蚕具有强健好养、饲料效率高、出丝率高、茧丝品质优等特点,选育雄蚕品种实现专养雄蚕是提高茧丝品质和综合效益最为有效的途径。本文综述了从俄罗斯科学院引进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20年来,我国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转育改良方法研究、家蚕性别控制种质资源库构建、实用化雄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繁育配套技术开发及雄蚕品种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专养雄蚕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雄蚕种、茧、丝绸及产品的一体化建设,打造雄蚕丝高端产品与品牌,提高全产业链综合效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品种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种质材料 性状改良 繁育技术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的孵化率与发育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祝新荣 柳新菊 +2 位作者 孟智启 王永强 何克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42-344,共3页
为了加速雄蚕品种的实用化进程,对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平28、平30的雄性黄卵和雌性黑卵的孵化率、各龄期减蚕率等进行了调查。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的二日孵化率分别为39.67%、40.67%与29.50%、36.50%,黄色雄卵孵化率低... 为了加速雄蚕品种的实用化进程,对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原种平28、平30的雄性黄卵和雌性黑卵的孵化率、各龄期减蚕率等进行了调查。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的二日孵化率分别为39.67%、40.67%与29.50%、36.50%,黄色雄卵孵化率低于黑色雌卵,品种间的二日孵化率达极显著差异。平28雄卵、雌卵及平30雄卵、雌卵1-4龄的减蚕率分别为11.34%、17.62%与9.60%、13.24%,雌性减蚕率高于雄性,品种间的4龄起蚕率达显著性差异。对影响孵化及减蚕率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黄色雄卵在蚕种保护过程中,卵内胚胎除受致死基因的影响外,也许更易受到外界环境诸如光线等的不利影响;平衡致死系的致死基因可能对正常孵化的蚕儿会产生微弱不利影响,从而影响正常孵出蚕儿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原种 孵化率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松彪 李静 +5 位作者 尚珂 郁川 张春杰 程相朝 李银聚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83-1087,1092,共6页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鸡白痢沙门菌弱毒株,并将其开发为疫苗活载体。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缺失株。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的大肠杆菌χ7213为供体菌,C79-13Δcrp为受体菌进行... 目的:为了研制更加安全的鸡白痢沙门菌弱毒株,并将其开发为疫苗活载体。方法:本研究构建了鸡白痢沙门菌C79-13ΔcrpΔasd缺失株。双基因缺失株的构建是以含有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的大肠杆菌χ7213为供体菌,C79-13Δcrp为受体菌进行接合转移,两步法筛选crp/asd基因双缺失突变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表明C79-13ΔcrpΔasd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该缺失株的生长需要外源的二氨基庚二酸(DAP),且能稳定遗传缺失的asd基因,与亲本株C79-13相比,其血清型未发生变化,但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毒力明显降低。结论:C79-13ΔcrpΔasd双缺失株可接受asd+质粒作为宿主平衡致死系统高效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并为研制安全有效的鸡白痢沙门菌疫苗弱毒株以及进一步将其开发为适于黏膜免疫的口服活载体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白痢沙门菌C79-13 asd+平衡致死系统 重组自杀性质粒 活疫苗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秋用雄蚕品种限7×平48的育成 被引量:9
11
作者 柳新菊 祝新荣 +4 位作者 孟智启 陈诗 曹锦如 叶爱红 何克荣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75-580,共6页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48,将该品种与家蚕限性皮斑品种限7组配成夏秋用雄蚕杂交组合限7×平48。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9%以上,在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张种产茧量和50 kg桑产值分别较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8.4%和9.4%;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较对照种提高7.9%、12%、2.57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限7×平48 夏秋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平衡致死系S-14的性连锁致死基因对生命力和全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克荣 祝新荣 +1 位作者 夏建国 叶爱红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3-25,共3页
利用从俄罗斯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与普通家蚕品种的回交世代,初步查明:S-14平衡致死系的2个性连锁致死基因对家蚕生命力和全茧量2项性状无明显的不良作用。
关键词 家蚕 性连锁致死基因 平衡致死系 生命力 全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丝量雄蚕新品种华菁×平72的育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祝新荣 何克荣 +3 位作者 柳新菊 王永强 陈诗 孟智启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8-253,共6页
以多丝量为主要选育目标,提高雄蚕品种的茧丝生产性能。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8为受体,普通家蚕品种872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采用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平衡致死系平72。将该平衡致死系与多丝量... 以多丝量为主要选育目标,提高雄蚕品种的茧丝生产性能。以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8为受体,普通家蚕品种872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采用回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方法,育成了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平衡致死系平72。将该平衡致死系与多丝量限性斑纹品种华菁组配成雄蚕杂交组合华菁×平72,一代杂交种的雄蚕率达100%。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华菁×平72的万蚕产茧层量5.016 kg,洁净96.36分,鲜茧出丝率19.00%,分别比多丝量家蚕品种菁松×皓月高0.308 kg、1.70分、1.56个百分点,是一对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多丝量雄蚕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品种 华菁×平72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多丝量 回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蚕新品种浙凤2号的选育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陆松 杜鑫 +4 位作者 祝新荣 孟智启 何秀玲 沈爱琴 王永强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0-615,共6页
利用孵化率高且后代全为雌性个体的雌蚕无性克隆系雌35与平衡致死系平28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新品种浙凤2号。新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中表现出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品质优... 利用孵化率高且后代全为雌性个体的雌蚕无性克隆系雌35与平衡致死系平28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新品种浙凤2号。新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中表现出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新品种的龄期经过略长于对照雄蚕品种秋华×平30,虫蛹率高于对照品种0.66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2.99%、3.73%,茧丝洁净94.80分,出丝率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可实现一方专养雌蚕,另一方专养雄蚕的生产模式,不仅能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也能提高杂交率和蚕种质量,促进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6年5月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四川、山东、河南等省蚕区春季和晚秋季推广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品种 浙凤2号 无性克隆系 平衡致死系 杂交育种 单交制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廖鹏飞 陈安利 +7 位作者 朱水芬 黄平 杨伟克 罗顺高 祝新荣 杨继芬 陈世良 董占鹏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1-1016,共6页
对现行家蚕品种进行遗传改良获得新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快速育成优良雄蚕品种的技术途径之一。建立了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通过雌回交把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用于原种雌雄鉴别的限性... 对现行家蚕品种进行遗传改良获得新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快速育成优良雄蚕品种的技术途径之一。建立了一种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限性卵色和致死基因导入现行家蚕品种的方法:通过雌回交把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用于原种雌雄鉴别的限性卵色基因w3和控制一代杂交组合性比的2对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l1、l2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即用现行品种的雌性与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雄性杂交,再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雌性与杂交后代回交,以后多次用现行品种的雌性回交,再多代自交固定后育成具有现行品种优良经济性状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采用该方法,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限性卵色基因与胚胎期致死基因导入现行优良家蚕品种云蚕8A和云蚕8B中,并按云蚕7×云蚕8的组配方式配制雄蚕一代杂交组合,其雄蚕率达100%,与原杂交组合相比,虫蛹率、解舒率、干茧出丝率分别提高2.33、5.53、2.60个百分点,茧丝洁净达95.4分,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创制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 性比控制 限性卵色基因 隐性胚胎期致死基因 现行品种 回交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ΔasdC78-1(pYA3493)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尚珂 张俊峰 +6 位作者 程相朝 张春杰 李银聚 陈桂华 颜云飞 翟崇凯 赵战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开发应用于猪的稳定携带异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方法:本研究在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 C78-1的基础上,运用自杀性质粒pREasd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缺失株ΔcrpΔcyaΔasd C78-1,再将携带asd基因的互补质粒p YA3493... 目的:开发应用于猪的稳定携带异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方法:本研究在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 C78-1的基础上,运用自杀性质粒pREasd介导的细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缺失株ΔcrpΔcyaΔasd C78-1,再将携带asd基因的互补质粒p YA3493电转至上述菌株,构建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并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PCR及测序结果共同表明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检测结果表明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的血清型与亲本株ΔcrpΔcya C78-1和疫苗株C500相同,并能够稳定遗传缺失型asd基因片段;其生长速度略慢于ΔcrpΔcya C78-1,且二者均明显慢于疫苗株C500;其生化特性结果也与ΔcrpΔcya C78-1基本相同。小鼠口服攻毒试验表明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的毒力与ΔcrpΔcya C78-1基本相当,但其半数致死量约为疫苗株C500的412倍。结论:上述结果表明,减毒猪霍乱沙门菌ΔcrpΔcyaΔasd C78-1(p YA3493)有潜力作为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的口服活疫苗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性质粒 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 ΔcrpΔcyaΔasdC78-1(PYA3493) 口服活疫苗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LP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Z染色体连锁分子标记筛选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海龙 刘岩 +2 位作者 牛宝龙 轩楠 孟智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平48(以下简称P48)是通过转育方法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群体性比控制基因转移到白云品系培育而成的。研究以P48与白云(BY)这对近等位基因系为分析材料,利用AFLP筛选并分析差显标记,经PAGE电泳、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及与家蚕(P50)基因... 平48(以下简称P48)是通过转育方法将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的群体性比控制基因转移到白云品系培育而成的。研究以P48与白云(BY)这对近等位基因系为分析材料,利用AFLP筛选并分析差显标记,经PAGE电泳、片段回收、克隆、测序及与家蚕(P50)基因组数据库序列比对发现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Z染色体特异性连锁标记C094,该标记与P50的对应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进一步设计差异引物对P48与P50及其杂交F1代进行PCR验证,确定C094标记与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P48致死基因l1连锁,这为进一步鉴定及克隆致死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性平衡致死系 AFLP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抗性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菌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健美 张小荣 +2 位作者 高崧 韦栋平 刘秀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7期45-48,68,共5页
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成功地将构建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菌BL21(pFSFaeG)中所含氨苄抗性基因敲除,并转化沙门氏菌宿主菌X4550。经过质粒酶切分析和表达产物的SDSPAGE证实,氨苄抗性基因已经成功敲除,并且目的蛋白仍与... 利用平衡致死系统成功地将构建表达致PWD和ED大肠杆菌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菌BL21(pFSFaeG)中所含氨苄抗性基因敲除,并转化沙门氏菌宿主菌X4550。经过质粒酶切分析和表达产物的SDSPAGE证实,氨苄抗性基因已经成功敲除,并且目的蛋白仍与谷胱甘肽转移酶相融合,得到有效表达,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80ku。经体外连续传代试验,重组菌X4550(pFSFaeG)均能在无抗生素压力下大量扩增并稳定传代,质粒稳定性和蛋白表达稳定性良好。无抗性重组菌的成功构建解决了基因工程疫苗抗性基因潜在危险问题,并有望通过沙门氏菌载体的递送作用,为研制口服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致死系统 基因敲除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种群遗传调控和生殖特性干扰及其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6
19
作者 徐汉虹 王佳丽 +2 位作者 韦加奇 朱剑 林菲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共8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十大害虫之一,其入侵和为害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构成了重大的威胁。草地贪夜蛾寄主范围广,对多种化学药剂和转Bt玉米产生抗性,随着抗药性及农药安全问题的加剧,迫切需要新型防治方法。本文对昆虫种...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世界十大害虫之一,其入侵和为害对我国的农业生产构成了重大的威胁。草地贪夜蛾寄主范围广,对多种化学药剂和转Bt玉米产生抗性,随着抗药性及农药安全问题的加剧,迫切需要新型防治方法。本文对昆虫种群遗传调控技术,如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统、构建杂交不育平衡致死品系,以及干扰昆虫生殖特性的方法,如控制昆虫性别、干扰昆虫生长发育的关键基因、调整性信息素比例等进行了综述。基于草地贪夜蛾玉米型和水稻型2个品系的杂种不育和交配障碍等生殖隔离现象,探讨了种群遗传调控和生殖特性干扰在草地贪夜蛾防控中的应用前景。以昆虫生殖为切入点,为昆虫不育技术在草地贪夜蛾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统 杂交不育 生殖特性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毒鼠伤寒沙门菌SL1344ΔsseK1Δasd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亚东 丁轲 +3 位作者 张春杰 程相朝 贾艳艳 何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21-1526,共6页
目的:为构建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分泌性蛋白K1缺失株平衡致死系统,并将其开发为能够稳定携带外源基因的活疫苗载体。方法: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株SL1344Δsse K1为亲本株,运用二步法筛选... 目的:为构建减毒鼠伤寒沙门菌分泌性蛋白K1缺失株平衡致死系统,并将其开发为能够稳定携带外源基因的活疫苗载体。方法:利用重组自杀性质粒(pREΔasd)介导的等位基因交换技术,以减毒鼠伤寒沙门菌株SL1344Δsse K1为亲本株,运用二步法筛选asd基因缺失株SL1344Δsse K1Δasd。将携带有asd基因的无抗性p YA3493质粒电转至上述缺失菌株SL1344Δsse K1Δasd,构建SL1344Δsse K1Δasd(p YA3493)重组菌株。结果:PCR及测序结果表明SL1344Δsse K1Δasd(p YA3493)构建成功。进一步研究表明重组菌株SL1344Δsse K1Δasd(p YA3493)血清型和强毒株SL1344及亲本株SL1344Δsse K1相同,且能稳定遗传缺失后的asd基因;其生化特性和生长速度与强毒株SL1344及亲本株SL1344Δsse K1相比均无明显差异。小鼠毒力试验表明,SL1344Δsse K1Δasd(p YA3493)口服感染6周龄BALB/c小鼠的LD50为5.24×108CFU,毒力较强毒株SL1344约下降至0.048%;免疫保护效力试验显示,运用鼠伤寒沙门菌野生毒株对免疫后第17天的小鼠攻毒有62.5%的保护率,与亲本株SL1344Δsse K1基本一致。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鼠伤寒沙门菌分泌性蛋白K1缺失株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构建成功,且遗传稳定,毒力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为深入研究以鼠伤寒沙门菌为载体的口服多价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菌 自杀性质粒 宿主-载体平衡致死系统 活疫苗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