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sing structure restoration maps to comprehensively identify potential faults and fractures in compressional structures 被引量:5
1
作者 欧成华 陈伟 李朝纯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3期677-684,共8页
Faults and fractures of multiple scales are frequently induced and generated in compressional structural system.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potential faults and fractures that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direct... Faults and fractures of multiple scales are frequently induced and generated in compressional structural system.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of these potential faults and fractures that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directly from seismic profile of the complex structures is still an unanswered problem. Based on the compressional structural geometry and kinematics theories as well as the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from seismic data, a set of techniques is establish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faults and fractures in compressional structures. Firstly, three-dimensional(3D) patter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s directly interpreted from seismic profile were illustrated by 3D structural model. Then, the unfolding index maps, the principal structural curvature maps, and tectonic stress field maps were obtained from structural restoration. Moreover, potential faults and fractures in compressional structures were quantitatively identified relying 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se three maps. Successful identification of the potential faults and fractures in Mishrif limestone formation and in Asmari dolomite formation of Buzurgan anticline in Iraq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se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tential fault and fracture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structure restoration maps 3D structural modeling compressional structur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海秀 黄仔洁 +5 位作者 陆康 陆成 何珊珊 房威志 卢海涛 陈子昂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0,67,共7页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 针对现有去雾方法处理的图像细节模糊和色彩偏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增强的双重注意力去雾网络。该网络采用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了一个双重注意力特征增强模块,其中,利用Ghost模块替代非线性卷积,实现模型轻量化处理,通过RFB充分融合不同尺度的特征,实现均匀去雾,引入双重注意力实现信息跨通道与空间交互,保证模型性能和抑制噪声特征。使用RESIDE数据集对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优异表现,能有效地提升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实现对不同场景雾图的色彩恢复,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特征增强 并行分支结构 多尺度映射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对流雷暴和闪电的探测、机理及预报
3
作者 郄秀书 刘冬霞 +3 位作者 蒋如斌 郑栋 底绍轩 陈志雄 《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3-854,共22页
雷暴是产生闪电的强对流天气系统,产生大量闪电的雷暴可导致多种灾害性天气。近10年来,高时\空分辨率闪电探测技术的发展,不仅使雷电的发展传输特征和机理、物理效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与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高分辨率数值... 雷暴是产生闪电的强对流天气系统,产生大量闪电的雷暴可导致多种灾害性天气。近10年来,高时\空分辨率闪电探测技术的发展,不仅使雷电的发展传输特征和机理、物理效应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与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结合,提升了对雷暴云动力-微物理-电过程及其相互关系,以及雷暴云电荷结构的科学认识,促进了雷电预报系统和面向数值预报模式的闪电资料同化方案的建立。从4方面对近10年中国在强对流雷暴和闪电探测、机理和预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包括通道可分辨的高精度闪电三维定位技术及应用,不同类型雷暴系统中的闪电活动特征及其与云动力、微物理过程的关系,雷暴云电荷结构的观测和数值模拟,以及闪电预报与面向数值预报模式的闪电资料同化等,并对相关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闪电定位技术 闪电物理和机制 雷暴电荷结构 闪电预报 雷暴预报的闪电资料同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
4
作者 许秀川 王浩力 +1 位作者 黄庆华 蒋涵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7,共17页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存在难以脱钩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三大产业占比在数量上的转化能够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也可以推动产业占比在数量上进一步转化;提升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能够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作用能够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机制迫使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源头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二是集中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保护长江经济带优质耕地;三是挖掘“地水关系”,建设好黄金水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双向因果 收敛交叉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具有四元数字集自相似测度的谱结构研究
5
作者 吕军 《数学物理学报(A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23-1040,共18页
设Q=(b00b)是一整扩张矩阵且设D={(00),(10),(01),(−1−1)}是一四元数字集,作者考虑由上述整扩张矩阵Q和四元数字集D所生成的自相似测度μQ,D的谱结构.测度μQ,D是谱测度当且仅当b=2q,q∈N,并且此测度的谱是如下集Λ(Q,C_(q))={n∑k=0Q^(... 设Q=(b00b)是一整扩张矩阵且设D={(00),(10),(01),(−1−1)}是一四元数字集,作者考虑由上述整扩张矩阵Q和四元数字集D所生成的自相似测度μQ,D的谱结构.测度μQ,D是谱测度当且仅当b=2q,q∈N,并且此测度的谱是如下集Λ(Q,C_(q))={n∑k=0Q^(k)C_(q):n≥1}:=C_(q)+QC_(q)+Q^(2)C_(q)+……,所有有限和,其中C_(q)=q{(00),(10),(01),(11)}.该文通过极大树映射研究了测度μQ,D的极大正交集的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谱特征矩阵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大树映射 谱特征矩阵 谱测度 谱结构 自相似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动力学响应不确定性特征分析.
6
作者 姚熊亮 赵坤 +1 位作者 战天琦 黄仁杰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87-1314,共28页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动力学响应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动力学响应产生结构毁伤,具有强非线性及非平稳特征,系统参数、初始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将导致早期动力学响应出现分岔、突变等现象,输出展现不确定性特征.文章针对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 水下爆炸船体结构动力学响应分为早期和后期,早期动力学响应产生结构毁伤,具有强非线性及非平稳特征,系统参数、初始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将导致早期动力学响应出现分岔、突变等现象,输出展现不确定性特征.文章针对水下爆炸船体结构与系统早期动力学响应特征时空解耦数据分析问题,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抛物线映射方法以及符号动力学理论,提出一种强非线性动力学动态数据分析方法,刻画水下爆炸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演化特征,实现在系统参数邻域内预报试验结果.首先,以某加筋圆柱壳结构为原型,设计不同冲击因子条件下的缩比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冲击载荷作用下水下爆炸船体结构非线性、非平稳动力学响应的时空演化规律,对其不确定性特征进行表征与刻画.其次,以某型舰船为原型设计的舱段结构和浮动冲击平台模型试验,进一步分析水下爆炸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不确定性特征,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与普适性.研究结果表明:舰船水下爆炸非线性动力学动态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对水下爆炸舰船非线性、非平稳动力学响应进行表征与刻画,可实现系统参数邻域内预报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船体结构早期动力学响应 非线性特征 相空间重构 抛物线映射 符号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氢站氢气泄漏事故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研究
7
作者 钟虹 韩梦萦 +1 位作者 姬荣斌 李琼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7-133,共7页
为探究加氢站氢气泄漏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的问题,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构建1种事故地图-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法(AcciMap-DEMATEL-AISM)模型,该模型利用AcciMap模型识别出30个影响因素,DEMATEL和AISM定量分析加氢站氢... 为探究加氢站氢气泄漏的关键影响因素及传导路径的问题,提高风险应对能力,构建1种事故地图-决策实验室分析法-对抗解释结构模型法(AcciMap-DEMATEL-AISM)模型,该模型利用AcciMap模型识别出30个影响因素,DEMATEL和AISM定量分析加氢站氢气泄漏关键影响因素及层级结构,并确定关键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因素的中心度数值与风险关联强度密切相关;影响因素层级结构为4层,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和可变性;事故是由多主体因素共同引起,企业文化建设主导型的传导路径是关键致因链。研究结果可为加氢站风险管理与防控策略提供科学参考和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氢站 氢气泄漏事故 事故地图模型 决策实验室分析法 对抗解释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权静 肖艳群 +1 位作者 卢大儒 鲍芸 《遗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8-436,共9页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ntions,SVs)在人类进化及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SVs也引起了临床研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optical genome mapping,OGM)作为一种... 随着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结构变异(structural variantions,SVs)在人类进化及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SVs也引起了临床研究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基因组光学图谱技术(optical genome mapping,OGM)作为一种高分辨率、超长读长、自动化的新型非测序基因检测技术凸显了在SVs研究中的优势。与核型(karotyping)、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相比,OGM可一次性检测全基因组范围内的结构和数目异常,包括染色体非整倍体、插入、缺失、重复、倒位、平衡易位以及复杂结构变异等,且OGM检测分辨率高至500 bp,因其分辨率高和分析片段长度长的检测特性,又被称为下一代细胞遗传学技术,对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具有重大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OGM检测方法及其在疾病相关SVs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SVs在疾病诊断领域中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变异 基因组光学图谱 疾病诊断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框架的金字塔人脸超分辨率算法 被引量:3
9
作者 薛翠红 于明 +2 位作者 于洋 贾超 阎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206-208,211,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学习的金字塔人脸超分辨率算法,利用金字塔学习人脸图像梯度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标准人脸训练库作为学习模型,采用塔状父结构从训练库搜索匹配特征信息相似度最高的小块,预测出最优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先验模型,利用贝叶斯MAP... 提出一种基于学习的金字塔人脸超分辨率算法,利用金字塔学习人脸图像梯度的空间分布特性,建立标准人脸训练库作为学习模型,采用塔状父结构从训练库搜索匹配特征信息相似度最高的小块,预测出最优的拉普拉斯金字塔先验模型,利用贝叶斯MAP框架求出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人脸超分辨率算法相比,在将人脸图像分辨率提高4×4倍的情况下,该算法生成的高分辨率人脸图像的平均峰值信噪比提高1.19 dB^2.4 dB,可以更好地消除噪声,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贝叶斯 最大后验概率 金字塔 父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Info格式的地图数据在嵌入式导航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杰 付梦印 邓志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214-217,共4页
该文结合实际应用,针对嵌入式导航系统的特点,分析了MapInfo地图数据的两种存贮格式,探讨了MapInfo格式的地图数据在嵌入式导航系统中的应用,为构架面向嵌入式导航系统的电子地图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思路。
关键词 嵌入式导航系统 mapINFO 数据格式 电子地图 数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MapInfo数据生成导航电子地图道路网络 被引量:7
11
作者 付梦印 李杰 +1 位作者 张长江 邓志红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463-1465,共3页
提出一种为车辆导航系统生成具有拓扑结构道路网络的方法 ,并以北京市部分地图为例 。
关键词 车辆导航系统 电子地图 道路网络 拓扑结构 maplnfo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料清单多视图的映射方法研究
12
作者 王颖 洪涛 +1 位作者 江海凡 李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6-73,共8页
针对航空复杂装配件物料清单视图部门级信息孤岛、视图多样性与数据一致性冲突等难题,系统剖析设计-工艺-制造三大核心阶段下BOM视图的内容与特点,探究内在转换关系,构建多视图映射模型。提取拆分件、组合件、继承件、外协件、虚拟件、... 针对航空复杂装配件物料清单视图部门级信息孤岛、视图多样性与数据一致性冲突等难题,系统剖析设计-工艺-制造三大核心阶段下BOM视图的内容与特点,探究内在转换关系,构建多视图映射模型。提取拆分件、组合件、继承件、外协件、虚拟件、中间件6种特殊件类型,制定相应的结构映射规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聚焦工艺设计阶段物料与工艺信息的有效集成,以矩阵形式量化工艺路线中物料需求与生产工序之间的复杂约束关系,设计基于物料-工序约束关系矩阵的工艺属性和制造属性衍生映射方法,实现BOM多视图结构与属性的双重映射;最后,制定标准化变更处理规则以应对生产过程中BOM的频繁变更,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提映射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料清单 多视图映射 结构重构 属性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阻燃剂b-MAP对聚丙烯阻燃性能的显微学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箭 杨辉 陈日新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5期159-161,共3页
膨胀型阻燃剂b -MAP与聚丙烯的相容性良好,2 5%的b MAP的添加量可以使聚丙烯UL94阻燃等级达V0级,极限氧指数为2 9.0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b- MAP/PP复合材料燃烧后的膨胀炭层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膨胀炭层外部堆叠紧密,内部充斥着不燃... 膨胀型阻燃剂b -MAP与聚丙烯的相容性良好,2 5%的b MAP的添加量可以使聚丙烯UL94阻燃等级达V0级,极限氧指数为2 9.0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b- MAP/PP复合材料燃烧后的膨胀炭层结构进行观察,发现膨胀炭层外部堆叠紧密,内部充斥着不燃性气体氨气,此种形貌结构有效地阻止了氧气和热量的透入,从而阻止材料进一步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型阻燃剂 聚丙烯 阻燃性能 显微学 map 扫描电子显微镜 PP复合材料 极限氧指数 形貌结构 相容性 添加量 层结构 不燃性 燃烧 炭层 气体 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LMAP指数及其在变异性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庆友 龙海林 +5 位作者 冯秀林 索净洁 张丹丹 李静亚 许力壮 许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41-546,共6页
分子映射(MOLMAP)指数是以分子的化学键描述符为基础,通过Kohonen自组织映射依据一定的算法而衍生.化学键描述符是由化学键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两端原子的电荷差和拓扑性质,键连杂原子数量等所组成.本文将分子映射指数应用于4075个有机物... 分子映射(MOLMAP)指数是以分子的化学键描述符为基础,通过Kohonen自组织映射依据一定的算法而衍生.化学键描述符是由化学键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两端原子的电荷差和拓扑性质,键连杂原子数量等所组成.本文将分子映射指数应用于4075个有机物质(Ames实验结果:2305个结构有诱变性,1770个结构无诱变性)的变异性预测.通过随机森林,分别采用三种类型的指数建立模型:(1)采用不同维数的分子映射指数;(2)采用全局分子描述符;(3)将分子映射指数与全局分子描述符相结合.整个数据集的集外(out-of-bag)交叉验证的正确预测率达到85.4%.为了检验模型的稳定性,采用所建模型预测源于另一数据库的472个化合物,正确预测率为86.7%,与此前的研究相比,两个预测结果均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映射指数 Kohonen自组织映射 随机森林 诱变性 结构-活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映射理论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方法研究
15
作者 于菲 李晓阳 +1 位作者 邓暄 刘智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96-1611,共16页
为打破裁剪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局限和设计固定,提高资源挖掘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一种结构映射理论(SMT)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方法。首先,基于SMT知识表征模型,分别从功能、空间、连接等关系结构层以及属性层进行X-资源表征,将关系结构... 为打破裁剪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局限和设计固定,提高资源挖掘的效率和质量,提出一种结构映射理论(SMT)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方法。首先,基于SMT知识表征模型,分别从功能、空间、连接等关系结构层以及属性层进行X-资源表征,将关系结构和属性向量化表达,通过向量相似度计算发现并挖掘系统可用资源,充分调用个人知识进行系统功能重组;其次,按照先初步获取、后优选、再排序的逻辑确定专利知识并构建基于SMT的专利知识表征与映射模型辅助系统资源挖掘,为系统功能重组过程提供具体且客观的专利知识;最后,形成了SMT引导下知识驱动的裁剪创新设计过程模型,并以小型玉米脱粒机的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裁剪 创新设计 结构映射理论 系统资源挖掘 专利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水稻光响应基因ELM1的图位克隆
16
作者 杜量衡 唐黄磊 张治国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2-89,共8页
【目的】探究水稻开花期的调控基因与图位克隆,阐明其开花遗传与分子机制,完善水稻抽穗期基因的调控网络,为水稻生产育种提供实践意义。【方法】以水稻长日照条件下延迟开花突变体elm1为材料,统计开花期等农艺性状,通过正反交实验构建群... 【目的】探究水稻开花期的调控基因与图位克隆,阐明其开花遗传与分子机制,完善水稻抽穗期基因的调控网络,为水稻生产育种提供实践意义。【方法】以水稻长日照条件下延迟开花突变体elm1为材料,统计开花期等农艺性状,通过正反交实验构建群体,统计F2群体表型进行遗传规律分析,与籼稻Dular构建图位克隆群体并进行基因定位,并对精细定位区间内候选基因进行测序,结合生物信息学等手段对候选基因进行预测与分析,使用AlphaFold2软件预测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elm1突变体在长日照条件下开花时间显著增加,其受一对单隐性核基因控制,图位克隆到ELM1基因,ELM1基因编码SET结构域组蛋白甲基转移酶,等位于已报道的lvp1突变体,测序结果显示在elm1突变体中LOC_Os09g13740基因的第5外显子(ATG下游3293bp处)发生点突变(G变为T),导致该突变位点由甘氨酸(亲水)突变为缬氨酸(疏水),AlphaFold2蛋白结构预测表明该突变导致蛋白构象发生改变,对蛋白功能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田间试验表明,在合适纬度的区域种植elm1突变体,突变体表现穗粒数明显增多且增产的表型。【结论】elm1突变体的突变位点为一弱等位突变,该等位突变体在适宜的纬度区域下育种可提升水稻产量,研究证明突变体elm1是一份优异的等位变异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开花期 elm1突变体 图位克隆 弱突变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面结构病害三维探地雷达图谱特征研究
17
作者 门光誉 陈维斌 +2 位作者 徐腾飞 张伟光 佘旭晖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7,共9页
为解决三维探地雷达(3D GPR)用于沥青路面结构病害检测时图谱信息解译困难的问题,基于三维探地雷达对湖北随岳高速进行实地数据采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辅助分析,获得结构病害疑似点位并对疑似点位进行取芯检验,验证病害识别与反射裂缝尺... 为解决三维探地雷达(3D GPR)用于沥青路面结构病害检测时图谱信息解译困难的问题,基于三维探地雷达对湖北随岳高速进行实地数据采集,结合卷积神经网络辅助分析,获得结构病害疑似点位并对疑似点位进行取芯检验,验证病害识别与反射裂缝尺寸计算的准确性,分析3类常见结构病害的图谱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病害在三维探地雷达图谱中的表现形式差异明显,基于三维图谱的反射裂缝尺寸推理方法可靠性较高。研究结论为三维探地雷达回波图谱自动解译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病害 三维探地雷达 图谱解译 机器学习 图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
18
作者 詹贵宁 肖人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43-2658,共16页
为有效利用电商平台产品评论信息,充分挖掘评论的特征级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的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首先,对评论文本进行句法分析,提取出实体特征描述候选集,使用结构化信息表达方法,并对数字信息进行标准化转换,实现对... 为有效利用电商平台产品评论信息,充分挖掘评论的特征级描述,提出一种基于方面级情感分析的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首先,对评论文本进行句法分析,提取出实体特征描述候选集,使用结构化信息表达方法,并对数字信息进行标准化转换,实现对产品评论中文本信息和数字信息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进行细粒度的情感挖掘,构建情感词典和评价词典,对方面级情感倾向进行量化计算,用于创建评论特征库,结合产品组成性能树,构建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最后以某国产手机为对象进行实例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评论表达 方面级情感分析 评论特征库 产品评论特征映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地图的历史脉络及价值分析
19
作者 肖福赟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92,共9页
课程地图作为伴随着教育理论及教育事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其价值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特征。关联社会现实重要方式的社会需求价值、揭示知识动态发展过程的学科知识价值、促进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个人发... 课程地图作为伴随着教育理论及教育事业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课程体系设计的理念与方法,其价值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的特征。关联社会现实重要方式的社会需求价值、揭示知识动态发展过程的学科知识价值、促进个人素质全面发展的个人发展价值、助力重构学校课程治理文化的文化传承价值,共同构成了课程地图的价值取向结构。课程地图编制要综合协调各个利益群体的价值追求,使其多重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协调互补的“共时性”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地图 发展历史 价值结构 多维视角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DA协同SSOM算法的低渗透砂岩孔隙结构评价
20
作者 王亚 刘宗宾 +2 位作者 马奎前 路研 刘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8-311,共14页
孔隙结构决定了储层的储集特征和渗流能力,控制了油田的初期产能乃至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分布,然而目前孔隙结构的表征尺度多停留在岩心尺度。为了实现孔隙结构的升尺度表征,基于由高压压汞、核磁共振以及常规物性分析实验获取的孔隙和... 孔隙结构决定了储层的储集特征和渗流能力,控制了油田的初期产能乃至开发中后期的剩余油分布,然而目前孔隙结构的表征尺度多停留在岩心尺度。为了实现孔隙结构的升尺度表征,基于由高压压汞、核磁共振以及常规物性分析实验获取的孔隙和喉道大小、流体可动性和物性参数划分岩心孔隙结构类型,作为学习监督样本;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s analysis,LDA)算法挖掘对孔隙结构特征敏感的测井曲线,与有监督自组织映射(supervised self-organizing map,SSOM)算法协同建立了孔隙结构非线性测井预测模型,对渤海湾盆地J油田沙四段低渗透砂岩的孔隙结构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6类孔隙结构类型:Ⅰ类孔隙结构中微裂缝发育,具有低孔相对高渗的特征;Ⅱ类孔隙结构主要发育在细砂岩中,由残余粒间孔隙和次生溶孔组成;Ⅲ类孔隙结构主要由次生溶孔和少量残余粒间孔隙组成,在粉砂岩中常见;Ⅳ类孔隙结构主要由次生溶孔组成,常见孔隙充填式碳酸盐胶结物;Ⅴ类孔隙结构以强碳酸盐胶结为特征,孔隙系统被微孔喉主导;Ⅵ类孔隙结构中泥质杂基体积分数高,常出现相对高孔低渗现象。LDA-SSOM预测模型总体正确率达86.20%,且盲测正确率(82.67%)相比LDA-BP(back propagation)(77.00%)、LDA(65.67%)、SSOM(73.33%)预测模型更高,能够达到孔隙结构研究尺度升级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 孔隙结构评价 线性判别分析 有监督自组织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