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9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西南干热河谷植被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要素研究
1
作者 张成 韦疏桐 +3 位作者 刘希宇 张尚弘 唐彩红 周扬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398-5412,共15页
西南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受到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垂向上植被分布格局迥异,低海拔区域为稀树灌草植被生态系统,高海拔区域为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西南山区特殊的地理区系,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基于Landsa... 西南干热河谷地处横断山脉腹地,受到气候、地形及人类活动等要素的影响,垂向上植被分布格局迥异,低海拔区域为稀树灌草植被生态系统,高海拔区域为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西南山区特殊的地理区系,也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带之一。基于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 (GEE)平台获取了1990—2020年四个季节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表温度(LST)和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数据,揭示了近30年西南干热河谷植被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基于地形、气象、地表温度等要素分析了影响植被盖度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干热河谷低海拔和高海拔区域的气温和地表温度均呈现显著增加,高海拔温度增加幅度大于低海拔地区。四个季节的NDVI在时间序列上亦呈现增加趋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的植被增长速率(0.0077/a)显著高于稀树灌草生态系统(0.0027/a),且区域植被盖度均有向高植被盖度的趋势发展。在驱动要素方面,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要素导致水热条件不同,从而使得高低海拔的植被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气温和地表温度的增加是导致植被盖度增加的主要诱因,在低海拔区域年均地表温度在20℃时植被盖度增加最快,而高海拔地区15℃时植被盖度增加最快,而超过该温度阈值后植被增加的速度有所下降。研究为指导西南干热河谷地区植被恢复提供了科学的管理建议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地表温度 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 Google earth engine(GEE)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玉米洪涝灾害精细化评估--以河北省保定市“23·7”强降水过程为例
2
作者 周琛 司丽丽 +2 位作者 赵亮 郎紫晴 付真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9-948,共10页
快速准确的大范围精细化评估对粮食生产、农业保险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保定市“23·7”(受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强降雨影响形成的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暴雨洪涝过程为研究对象,依托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研究玉米受... 快速准确的大范围精细化评估对粮食生产、农业保险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保定市“23·7”(受2023年7月29日至8月2日强降雨影响形成的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暴雨洪涝过程为研究对象,依托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研究玉米受灾情况的快速评估方法,选用Landsat卫星数据,验证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增强型植被指数(EVI2)与玉米产量相关性,根据植被指数差值进行玉米受灾范围提取,同时结合Sentinel-2数据,利用遥感影像监督分类和自然断点技术,进行玉米绝产和减产等级划分,实现大范围玉米灾损的快速评估。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相关性分析验证,NDVI与玉米实际产量存在明显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841(P<0.01),可用于玉米产量反演。2)基于植被光谱特征分析,保定市境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玉米减产,其中东部减产相对严重,中部和南部相对较轻。3)通过阈值分类结果统计,“23·7”暴雨洪涝过程造成保定市4.5万hm^(2)玉米绝产,绝产面积约占农田总面积的5%,减产面积约占总农田面积的66%。本文为强降雨导致的玉米受灾情况评估和灾损分布制图提供了一个快速可靠的方法框架,可为大面积农作物精细化评估提供方法参考和案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评估 洪涝 Google Earth engine 卫星遥感 植被指数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E-Engine的陕西省公路网遥感影像分析
3
作者 杜建超 张雷 +1 位作者 白晋颖 李婷婷 《测绘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6-51,共6页
公路网建设状况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陕西省公路网的建设情况,对于研究陕西省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2022年10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PIE-Engine AI平台与ArcGIS Pro软件的联合应用,实现了对陕西省2022年度... 公路网建设状况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分析陕西省公路网的建设情况,对于研究陕西省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2022年10 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PIE-Engine AI平台与ArcGIS Pro软件的联合应用,实现了对陕西省2022年度的道路提取,并根据道路里程、道路密度等参数分析了陕西省的公路网建设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公路网建设与经济、地理特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公路网络呈现以省会西安为中心重点发展,逐步向外扩散发展的整体趋势。本文结果为陕西省区域发展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提取 陕西省公路网 PIE-engine 遥感影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的植被覆盖度监测研究
4
作者 谷雷 胡国贤 +3 位作者 岳彩荣 吴风志 张一凡 谭德宏 《绿色科技》 2025年第6期232-238,共7页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调用Landsat 8OLI长时序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设计并实现植被覆盖度监测应用程序。可即时获取用户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研究区后,自动生成植被覆盖度信息,旨在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质量评...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云计算平台,调用Landsat 8OLI长时序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法,设计并实现植被覆盖度监测应用程序。可即时获取用户指定的时间和指定的研究区后,自动生成植被覆盖度信息,旨在为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质量评价等提供重要基础数据。在此基础上,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为例,快速获取2014-2023年的植被覆盖数据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揭示其植被覆盖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①基于GEE强大的云计算能力、灵活的编程接口和Landsat8OLI遥感影像全球覆盖、重返周期短的特点,设计实现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监测应用程序可高效便捷地获取植被覆盖信息。②东川区2014-2023年近10年的植被覆盖度不稳定,植被覆盖度整体较低,状况较差,高植被覆盖度等级仅占14.75%。10年间,植被覆盖变化剧烈,植被覆盖改善区域占全区面积的38.13%,退化区域占比26.23%。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受海拔地形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植被覆盖度 动态变化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grating Main-Chain and Side-Chain Engineering in Polymers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Production
5
作者 TIAN Changhao LIU Xueyan +4 位作者 YU Miaojie WU Yongzhen CHE Yu ZHANG Weiwei ZHU Weihong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6-227,共12页
Traditional polymeric photocatalysts are typically constructed using aromatic building blocks to enhanceπ-conjugation.However,their inherent hydrophobicity and rigid structure lead to poor dispersibility in aqueous s... Traditional polymeric photocatalysts are typically constructed using aromatic building blocks to enhanceπ-conjugation.However,their inherent hydrophobicity and rigid structure lead to poor dispersibility in aqueous solutions,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optical losses and exciton recombination.In this study,two series of six novel polymer photocatalysts(FLUSO,FLUSO-PEG10,FLUSO-PEG30;CPDTSO,CPDTSO-PEG10,CPDTSO-PEG30)a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y incorporating the hydrophilic,non-conjugated polyethylene glycol(PEG)chain,into both the main and side chains of polymers.By precisely optimizing the ratio of hydrophilic PEG segments,the water dispersibility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while the light absorption capability of the polymer photocatalysts is well maintain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firm that the optimized FLUSO-PEG10 exhibits excell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rate,reaching up to 33.9 mmol/(g·h),which is nearly three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fullyπ-conjugated counterparts.Water contact angles and particle size analyses reveal that incorporating non-conjugated segments into the main chains enhances the capacitance of the polymer/water interface and reduces particle aggregation,leading to improved photocatalyst dispersion and enhanced charge 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semiconductor polymer photocatalyst main-chain engineering side-chain engineering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real Engine/Simulink的现代控制理论综合实验仿真设计
6
作者 方星 闻继伟 +1 位作者 赵顺毅 刘飞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7-81,共5页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中对控制算法设计和仿真的教学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Unreal Engine/Simulink的综合实验仿真方案。该方案以无人船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利用小扰动定理建立无人船在平衡点附近的线性模型,并采用经典线性控制算法设计... 针对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中对控制算法设计和仿真的教学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Unreal Engine/Simulink的综合实验仿真方案。该方案以无人船为研究对象,要求学生利用小扰动定理建立无人船在平衡点附近的线性模型,并采用经典线性控制算法设计控制器,模拟无人船的控制问题。通过Unreal Engine构建虚拟海洋环境,模拟无人船航行、海浪等工况,实时解算无人船状态并传输至Simulink;利用Simulink搭建无人船的控制算法,求解实时控制信号并反馈给Unreal Engine。该综合实验仿真方案有效加深了学生对现代控制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real engine/Simulink联合仿真 现代控制理论 线性控制算法 综合实验仿真 无人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hanced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1-x)(0.8PZT-0.2PZN)-xBZT Ceramics via Phase Boundary and Domain Engineering
7
作者 CHEN Xiangjie LI Ling +2 位作者 LEI Tianfu WANG Jiajia WANG Yaojin 《无机材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9-734,共6页
Pb(Zr,Ti)O_(3)-Pb(Zn_(1/3)Nb_(2/3))O_(3) (PZT-PZN) based ceramics, as important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fields such as sensors and actuators, thu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ir piezoe... Pb(Zr,Ti)O_(3)-Pb(Zn_(1/3)Nb_(2/3))O_(3) (PZT-PZN) based ceramics, as important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have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fields such as sensors and actuators, thu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ir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topic.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phase boundary engineering and domain engineering on (1-x)[0.8Pb(Zr_(0.5)Ti_(0.5))O_(3)-0.2Pb(Zn_(1/3)Nb_(2/3))O_(3)]-xBi(Zn_(0.5)Ti_(0.5))O_(3) ((1-x)(0.8PZT-0.2PZN)- xBZT) ceramic to obtain excellent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The crystal phase structure and microstructure of ceramic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samples had a pure perovskite structure, and the addition of BZT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grain size. The addition of BZT caused a phase transition in ceramic samples from the morphotropic phase boundary (MPB) towards the tetragonal phase region, which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By adjusting content of BZT and precisely controlling position of the phase boundary, the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 can be optimized. Domain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piezoelectric performance. By using domain engineering techniques to optimize grain size and domain size,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of ceramic sample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pecifically, excellent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piezoelectric constant d_(33)=320 pC/N, electromechanical coupling factor kp=0.44) were obtained simultaneously for x=0.08. Based 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phase boundary engineering and domain engineering on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were explored. The study shows that addition of BZT not only promotes grain growth, but also optimizes the domain structure, enabling the polarization reversal process easier, thereby improving piezoelectric properties. These research results not only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design of high-performance piezoelectric ceramics, but also lay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se boundary 0.8PZT-0.2PZN domain engineering piezoelectric prop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rcGIS Engine的珍贵树种移植报告编制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梁志强 刘陆 刘浈璞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3期90-94,共5页
当前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珍贵树种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珍贵树种的移植工作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分析综合考虑形成指导性报告。聚焦珍贵树种移植报告编制与数据分析,基于C#+ArcGIS Engine地理信息系统组件进行二次开发,深度结合业务... 当前城市化进程背景下,珍贵树种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珍贵树种的移植工作需要通过专业的技术分析综合考虑形成指导性报告。聚焦珍贵树种移植报告编制与数据分析,基于C#+ArcGIS Engine地理信息系统组件进行二次开发,深度结合业务工作实际,开发珍贵树种移植相关空间要素分析、相关因子反演、相关数据图表卡生成和报告文本生成等功能,实现图表卡及报告文本的标准化输出,为珍贵树种的移植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数据分析结果,有效减轻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报告编制及图表卡输出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贵树种移植 数据分析 报告输出 ArcGIS engine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ast-running engineering tool for assessing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to blast loading
9
作者 Carlo Crispino Salvatore Annunziata +2 位作者 Alberto Contini Luca Lomazzi Andrea Manes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2025年第4期244-254,共11页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a platform is crucial in its design.In fact,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vulnerability analyse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leading to precise design choices or corrective solutions that e...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a platform is crucial in its design.In fact,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vulnerability analyses provide valuable information,leading to precise design choices or corrective solutions that enhance the platform's chances of surviving different scenarios.Such scenarios can involve various types of threats that can affect the platform's survivability.Among such,blast waves impacting the platform's structure represent critical conditions that have not yet been studied in detail.That is,frameworks for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that can deal with blast loading have not been presented yet.In this context,this work presents a fast-running engineering tool that can quantify the risk that a structure fails when it is subjected to blast loading from the detonation of high explosive-driven threats detonating at various distances from the structure itself.The tool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an in-house software that calculates vulnerability to various impacting objects,and its capabilities have been shown through a simplified,yet realistic,case study.The novelty of this research l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environment capable of calculating the platform's vulnerability to blast waves,without the need for running expensive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In fact,the proposed tool is fully based on analytical models integrated with a probabilistic approach for vulnerability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ULNERABILITY Blast loading Probabilistic assessment Analytical models Fast-running engineering to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ACH2-GPU的集群相关器研究——Hashpipe软件在X-engine模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科 王钊 +6 位作者 李吉夏 吴锋泉 田海俊 牛晨辉 张巨勇 陈志平 陈学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21,共8页
随着国际上越来越多干涉阵列设备的建造与运行,为人类探测未知宇宙的奥秘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然而随之带来高速和密集型数据实时处理的巨大困难,对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已建造的天籁计划一期项目在数据实时... 随着国际上越来越多干涉阵列设备的建造与运行,为人类探测未知宇宙的奥秘提供了丰富的观测数据,然而随之带来高速和密集型数据实时处理的巨大困难,对传统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基于我国已建造的天籁计划一期项目在数据实时关联计算的需求,利用GPU在高性能并行计算上的优势,为天籁柱形探路者阵列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ROACH2-GPU的集群相关器,深入探究Hashpipe(High availibility shared pipeline engine)软件在集群相关器X-engine模块中的应用。首先介绍ROACH2-GPU集群相关器的整体架构,然后研究Hashpipe的核心功能和数据处理方法,实现了完整的分布式异构处理功能,优化了Hashpipe控制和参数接口。根据实际观测需求,可修改程序参数,能实现不同通道数量的相关器配置,降低后端软硬件设计的难度和成本。最后,在完成软件正确性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强射电天文源的观测和处理,能够获得准确的干涉条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CH2-GPU Hashpipe 集群相关器 X-engine模块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研究
11
作者 赵思佳 赵红佳 +2 位作者 朱晨波 李宏超 张萍丽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7-9,共3页
随着全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前进,许多城市土地覆盖类型不断变化,通过时序遥感影像,可完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以近年来新一线城市合肥市为例,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在线访问2019-2023年的Sentinel-2系列影像,利... 随着全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步伐不断前进,许多城市土地覆盖类型不断变化,通过时序遥感影像,可完成城市土地覆盖变化的监测。以近年来新一线城市合肥市为例,通过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在线访问2019-2023年的Sentinel-2系列影像,利用机器学习(随机森林分类)以及水体和植被等指数,分类测算合肥市的土地覆盖类型。结果显示,2019-2023年,合肥市耕地面积减少率为3.74%;林地增加率为47.56%;草地减少率65.70%;裸地减少率为37.60%;水域增加率为10.98%;建设用地增加率为10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Sentinel-2影像 土地覆盖分类 合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不同开采模式下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环境效应
12
作者 林欣源 程扬健 +2 位作者 谢伟 李传庆 聂闻 《自然资源遥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4,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开采模式下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该文以淮南市顾桥煤矿(井工开采)和马鞍山市南山铁矿(露天开采)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耦合绿度、热度、干度、湿度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 为探究不同开采模式下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该文以淮南市顾桥煤矿(井工开采)和马鞍山市南山铁矿(露天开采)为研究区,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计算平台,耦合绿度、热度、干度、湿度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对2种不同开采模式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分别分析其200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动态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井工开采和露天开采矿区的耕地占比最大,井工开采矿区水域面积扩大显著,露天开采矿区以耕地、林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加为主;(2)2个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维持一般及良好态势,顾桥煤矿RSEI值分别为0.60,0.82,0.71,0.65和0.68,南山铁矿RESI值分别为0.58,0.59,0.59,0.63和0.64,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和水体部分生态环境较差,林地和耕地生态环境较优;(3)井工开采模式矿区地表沉降,耕地向水域转变,导致生态环境质量变差,而露天开采模式矿区剥离土体,林地和耕地面积减少以及建设用地增加是露天矿生态环境变差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工开采 露天开采 谷歌地球引擎 土地利用变化 遥感生态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渭-库绿洲果园遥感提取 被引量:1
13
作者 盛艳芳 买买提·沙吾提 +1 位作者 何旭刚 李荣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11,共9页
针对干旱区果园大面积遥感提取困难、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综合应用Sentinel-1/Sentinel-2影像构建特征集。通过对比原始特征组合、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属性重要度3种优化方式,结合随机森... 针对干旱区果园大面积遥感提取困难、识别精度低等问题,本研究基于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综合应用Sentinel-1/Sentinel-2影像构建特征集。通过对比原始特征组合、Jeffries-Matusita(J-M)距离、属性重要度3种优化方式,结合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方法,对比得到最佳优化方式,探索果园最优分类特征集。结果表明:识别效果最好的方案为G17 JM,总体精度为91.25%,kappa系数为0.89,面积精度为82.55%。最优特征集为B8_asm、B8_ent、B8_idm、NDVI re3、B6、B7、a、e、b、EVI、B11、B8A、B8、VV。使用J-M距离进行特征集优化,有效降低数据量、提高计算效率,更有利于精确遥感识别果园种植面积。表明GEE快速、准确获取果园种植面积的可行性,为获取果园动态变化提供强有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GEE) 特征优化 J-M距离 特征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遥感大数据云平台的盐城盐沼植被精细分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林 易文彬 +3 位作者 崔丹丹 王楠 张东 谢正磊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江苏省自1982年开始引种互花米草以来,滨海盐沼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芦苇和互花米草面积不断增长,挤占了碱蓬生态位,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滨海盐沼湿地是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高固碳和缓解温室效应的生态功能。利用遥感云... 江苏省自1982年开始引种互花米草以来,滨海盐沼植被景观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芦苇和互花米草面积不断增长,挤占了碱蓬生态位,破坏了生态系统平衡。滨海盐沼湿地是三大蓝碳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高固碳和缓解温室效应的生态功能。利用遥感云平台手段监测滨海盐沼植被时空动态变化规律,可为滨海盐沼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以及修复提供科学支撑。本文选取植被类型丰富的江苏沿海地区为研究区,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选取2000-2020年的Landsat 5、Landsat 7、Landsat 8以及Sentinel-2影像,提出了一种湿地植被提取方法。首先,构建盐城盐沼湿地地表覆盖分类体系,选取样本点,计算特征指数,进行地物分类;然后,利用时间谐波分析法对盐沼植被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确定三类盐沼植被的物候差异;最后,基于物候特征,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分类法提取盐城滨海湿地盐沼植被地表覆盖信息。结果表明:(1)相较传统监测方法,本文所构建的滨海盐沼植被精细化提取方法能够对滨海盐沼植被进行有效细分和监测;(2)2000-2020年,芦苇和互花米草面积呈扩张趋势,碱蓬面积不断缩减;(3)盐城三种典型盐沼植被NDVI值呈现不同变化特征;(4)降水对盐沼植被生长的影响较为显著,气温对盐沼植被生长的直接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可为盐城盐沼湿地自然遗产保护以及湿地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盐沼植被 特征提取 随机森林分类法 时间谐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aluation and driving factor analysis of the Lijiang River Basin,based on Google Earth Engine 被引量:2
15
作者 WEI Xi YANG Dazhi +2 位作者 CAI Xiangwen SHAO Ya TANG Xiangling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2-1608,共17页
For regional ecological management,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ecosystems and analyze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ecological changes.Using the Google Earth Engine(GEE)platform,the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For regional ecological management,it is important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ecosystems and analyze the underlying causes of ecological changes.Using the Google Earth Engine(GEE)platform,the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was calculated for the Lijiang River Basin in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r 1991,2001,2011,and 2021.Spatial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Lijiang River Basin.Furthermore,geographic detectors wer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ir interaction effects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The results verified that:1)From 1991 to 2021,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Lijiang River Basin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The area with good and excell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proportion increased by 19.69%(3406.57 km^(2)),while the area with fair and po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proportion decreased by 10.76%(1860.36 km^(2)).2)Spatially,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Lijiang River Basin exhibited a pattern of low quali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high quality in the periphery.Specifically,po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characterized the Guilin urban area,Pingle County,and Lingchuan County.3)From 1991 to 2021,a significant positive spatial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Lijiang River Basin.Areas with high-high agglomeration were predominantly forests and grasslands,indicating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whereas areas with low-low agglomeration were dominated by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indicating poor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4)Annual averag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exerted the mos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the basin,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ther factors had the great influence.This study aimed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ijiang River Basin of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decision-making and management related to ecology in th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 Driving factor Google Earth engine Lijiang River Bas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 Engine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辅助决策系统开发
16
作者 廖琪 江文胜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辅助决策系统,将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过程流程化和简单化,并提供7个面向用户开放的决策端口,辅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选择。以青岛市风... 本研究构建了基于ArcGIS Engine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辅助决策系统,将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研究过程流程化和简单化,并提供7个面向用户开放的决策端口,辅助决策者做出科学的风暴潮淹没适应气候变化策略选择。以青岛市风暴潮淹没为例的系统应用,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能够切实提高研究过程的分析效率,为中国沿海地区的适应风暴潮灾害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气候变化 辅助决策系统 ArcGIS engine 风暴潮淹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八门湾红树林年际变化监测
17
作者 薛志泳 田震 +1 位作者 朱建华 赵阳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6,共8页
该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选择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分类方法对八门湾地区进行地物类型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监测该地区红树林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红树林与陆地树木之间除红... 该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选择Landsat系列卫星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SVM)分类方法对八门湾地区进行地物类型分类,并基于分类结果监测该地区红树林年际变化。结果表明:红树林与陆地树木之间除红外波段外反射光谱曲线极其相似,利用红外波段特征指数并结合地形数据可进行有效区分,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到0.91;研究区红树林存在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在2009—2013年减少,2014—2016年基本保持不变,2017—2021年缓慢增加,红树林增加和坑塘减少时期是在“南红北柳”政策颁布之后,说明退塘还林政策成效显著;红树林主要是和坑塘相互变化转移,说明毁林造塘和退塘还林是影响该地区红树林变化的重要因素。红树林年际变化监测结果可以精细化分析红树林演变过程,并能精确量化红树林与其他土地类型的转化过程,从而在经济、政策上分析红树林演变因素,更有效地保护红树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Google Earth engine 年际变化监测 八门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前郭县春季农田覆膜提取
18
作者 邓韵谣 李晓洁 任建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7-1425,共9页
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综合考虑光学影像的波段反射率、光谱指数特征和雷达影像的极化、纹理特征,分别构建仅使用光学特征、仅使用雷达特征以及光学和雷达特征组合3种特征输入组合;根据精度确定最佳输入特征后,分别... 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云平台,综合考虑光学影像的波段反射率、光谱指数特征和雷达影像的极化、纹理特征,分别构建仅使用光学特征、仅使用雷达特征以及光学和雷达特征组合3种特征输入组合;根据精度确定最佳输入特征后,分别结合机器学习中的分类与回归树、支持向量机、最小距离分类法、梯度提升树和随机森林5种方法建立覆膜提取模型,依据结果精度评估不同方法的性能,并基于最优化模型提取出最终的覆膜农田面积。结果表明:①最佳输入特征为波段反射率特征+光谱指数特征+极化特征+纹理特征;②采用随机森林方法建立的模型精度最高,研究区I的总体精度达到了95.84%,Kappa系数为0.95,地物错分率为1.2%,明显优于其他4种方法(地物错分率较分类与回归树、支持向量机、最小距离和梯度提升树法降低0.8%、7.3%、38.0%和0.3%),研究区II的验证精度达到了87.84%,证明该模型在覆膜提取中可以取得更加准确的结果;③使用本文方法得到2022年研究区I覆膜农田面积为1302.48 km2,估算地膜使用量约为7585.62 t。本文综合考虑光学和雷达影像在地物识别中的特点建立模型,可以准确、高效的识别农田地膜,掌握地膜面积,对环境治理与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Google Earth engine 特征提取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分类与回归树 最小距离 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的洱海流域建成区范围及生态质量变化分析
19
作者 郑舒元 陈星宇 +1 位作者 海燕 王建雄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99-204,共6页
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区,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Landsat 8 OLI系列影像,合成研究区域的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EIBI)并对洱海流域建成区进行提取,再对研究区域遥感生态指数进行合成,通过对建成区范围与流域范围内遥感生态指数... 以洱海流域为研究区,借助Google Earth Engine云平台,利用Landsat 8 OLI系列影像,合成研究区域的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EIBI)并对洱海流域建成区进行提取,再对研究区域遥感生态指数进行合成,通过对建成区范围与流域范围内遥感生态指数进行空间相关分析,从而对2014—2021年洱海流域及其建成区进行生态评估。结果表明,EIBI可有效增强建筑信息,使用EIBI可有效、准确地提取研究区域建成区,经过EIBI提取,洱海流域2014—2021年建成区扩张面积共14.712 km2;2014—2021年洱海流域生态明显改善,遥感生态指数增加0.008,其上升速率为0.001/年,流域内超过65%的区域生态得到改善;洱海流域建成区与生态未得到改善区域大致匹配,建成区经过生态修复后生态质量未见显著提升,且建成区生态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建成区对环境改善具有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流域 增强的指数型建筑指数 遥感生态指数 Google Earth engine 流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和Sentinel-2数据的耕地分类研究
20
作者 宋朝阳 史尚渝 +2 位作者 王飞 赵玉龙 刘元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41,154,共11页
【目的】采用遥感影像对不同种类农作物耕地进行高效精准的分类,以期获取最优的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方案,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为研究区,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基于2020年10月至202... 【目的】采用遥感影像对不同种类农作物耕地进行高效精准的分类,以期获取最优的农作物种植信息提取方案,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为研究区,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基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的Sentinel-2影像和目视解译与野外定位相结合选取的样本点,使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算法,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增强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EVI)、物候参数特征、遥感影像红边波段,且将根据NDVI计算出的物候参数的波段记为N,根据EVI计算出的物候参数的波段记为E,引入红边波段记为1,未引入红边波段记为2,在此基础上构建了8种不同的分类模型(NDVI-N1、EVI-E1、N1、E1、NDVI-N2、EVI-E2、N2、E2),并与4种样本分割比例(训练样本数与检验样本数的比例分别为5∶5,6∶4,7∶3和8∶2)组合,共计32种分类方案,利用这些方案对扶风县的不同种类农作物耕地进行分类,并计算了不同分类方案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结果】(1)经S-G滤波法处理后,6种地物类型的NDVI和EVI时序曲线噪声减小且更为平滑,且NDVI和EVI曲线差异明显。(2)在32种分类方案中,只有样本分割比例为7∶3时的EVI-E1模型、EVI-E2模型和样本分割比例为6∶4时E2模型的总体精度高于90%,说明在扶风地区用EVI分类效果更好一些。(3)在样本分割比例为7∶3的情况下,EVI-E1模型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最高,分别为91.66%和89.41%,为最优分类方案。但是在该方案中引入红边波段后,其总体精度下降了1.18%,Kappa系数下降了1.53%,可知运用该分类方案时应剔除红边波段。(4)运用最优分类方案对小麦地、玉米地、土豆地的提取结果与实际调查情况大致相同。【结论】基于GEE平台和Sentinel-2数据实现了对县域级农作物种植面积的精确分类,可为扶风县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分类 Sentinel-2 随机森林算法 Google Earth engine 扶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