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ct coefficient and reliability of mid-span continuous beam bridge under action of extra heavy vehicle with low speed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波 王有志 +1 位作者 胡朋 袁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4期1510-1520,共11页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reliability of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under the action of an extra heavy vehicle, a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and... To analyze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reliability of a continuous beam bridge under the action of an extra heavy vehicle, a vehicle–bridge coupled vibr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and vehicle–bridge displacement compatibility equation, which can accurately simulat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hicle and bridge. Results show that deck roughness h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effect of the vehicle on the bridge. When an extra heavy vehicle pass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at a low speed of 5 km/h, the impact coefficient reaches a high value, which should not be disregarded in bridge safety assessments. Considering that no specific law exists between the impact coefficient and vehicle speed, vehicle speed should not be unduly limited and deck roughness repairing should be pai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eck roughnes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reliability index, which decreases as deck roughness increases. For the continuous beam bridge in this work, the reliability index of each control sec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minimum reliability index. No reinforcement measures are required for over-sized trans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tinuous beam bridge extra heavy vehicle coupled vibration impact coefficient reli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itudinal force in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o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carrying multiple tracks 被引量:20
2
作者 闫斌 戴公连 +1 位作者 郭文华 徐庆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5期2001-2006,共6页
Considering arch rib, lateral brace, suspender, girder, pier and track position, the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and multiple track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teel-concrete ... Considering arch rib, lateral brace, suspender, girder, pier and track position, the model for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ng-span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and multiple tracks 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ection beam element to simulat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CFST) arch rib, using the beam element with rigid arm to simulate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girder and using nonlinear bar element to simulate longitudinal constraint between track and bridge. Taking a(77+3×156.8+77) m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with four tracks on the Harbin-Qiqihar Passenger Dedicated Line as an example, the arrangement of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CWR) was explored. The longitudinal force in CWR on the tied arch continuous bridge, the pier top horizontal force and torque due to the unbalance load case, were analyzed under the action of temperature, vertical live load, train braking and wind load.Studies show that, it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rack displacement to set the track expansion devices at main span arch springing on both sides; the track stress due to arch temperature variation can reach 40.8 MPa; the track stress, pier top horizontal force and torque are 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loaded tracks and train running direction, and the bending force applied to unloaded track is close to the loaded track, while the braking force applied to unloaded track is 1/4 to 1/2 of the loaded track; the longitudinal force of track due to the wind load is up to 12.4 MPa, which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road bridge long-span bridge tied arch continuous beam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 track-bridge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ongitudinal forces of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on high-speed railway cable-stayed bridge considering impact of adjacent bridges 被引量:32
3
作者 戴公连 闫斌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348-2353,共6页
A proven beam-track contact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rack-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CWR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on bridge.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adjacent bridges, the tower-cable-track-beam-pier-pile fini... A proven beam-track contact model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track-structure interaction of CWR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on bridge. 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adjacent bridges, the tower-cable-track-beam-pier-pil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as established. Taking a bridge group including 40-32m simply-supported beam and (32+80+112)m single-tower cable-stayed bridge and 17-32m simply-supported beam on the Kunm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 as an examp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WR longitudinal force on the cable-stayed bridge were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adjacent bridges must be consider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rack expansion force and bending force on cable-stayed bridge. When the span amount of adjacent bridges is too numerous, it can be simplified as six spans; the fixed bearing of adjacent simply-supported beam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side near the cable-stayed bridge; the track expansion device should be set at the bridge tower to reduce the track force near the bridge abu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railway continuously welded track cable-stayed bridge simply-supported be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tical solution to mapping rail deformation under bridge transverse deformation using energy variational principle
4
作者 LAI Zhi-peng JIANG Li-zhong +3 位作者 ZHOU Wang-bao LIU Xiang YU Jian ZHANG Yun-ta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8期2654-2664,共11页
The track geometry is a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running safety and riding comfort of trains moving on a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ck deformation an... The track geometry is a critical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running safety and riding comfort of trains moving on a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ck deformation and lateral deformations of bridges.Equilibrium equations and natural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track-bridge system a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nergy variational principle,and an analytical solution is derived for the track deformation accounting for lateral bridge deformations.A five-span simply-supported bridge with continuous welded rail has been selected as the case study.The mapping rail deformations are compared to the finite element results,and both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each other,validating the analytical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influence factors on the mapping rail deformation are further evaluated.Results show that the mapping rail deformation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irder displacement at the area that is away from the girder ends when the flexural stiffness ratio between the track and the bridge girder is low.The interlayer stiffnes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mapping rail deformation when the track flexural stiffness is of a high val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variational principle simply-supported beam bridge high-speed railway continuous welded rail mapping rail defor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局部桥跨爆破拆除技术研究
5
作者 郑选荣 任凯 +2 位作者 刘蕊 李帅良 岳雪茹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9,共11页
连续梁桥部分桥跨爆破拆除时极易对邻近桥跨产生较大的损害,为同时保证桥梁倒塌破碎效果和相邻桥跨的安全,以安康市某连续梁桥病害部分桥跨拆除爆破工程为例,利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对上部箱梁水压爆破和下部桥墩逐排倾斜倒塌、逐跨... 连续梁桥部分桥跨爆破拆除时极易对邻近桥跨产生较大的损害,为同时保证桥梁倒塌破碎效果和相邻桥跨的安全,以安康市某连续梁桥病害部分桥跨拆除爆破工程为例,利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对上部箱梁水压爆破和下部桥墩逐排倾斜倒塌、逐跨倾斜倒塌、从中间向两边倾斜倒塌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桥体破碎效果、桥梁倒塌姿态以及塌落振动速度确定了最佳爆破方案,依据模拟结果进行了爆破设计并对振动速度进行了安全校核。结果表明:上部箱梁水压爆破梁体较为破碎,且爆破飞石较少防止其对邻近桥跨产生较大的冲击;在爆破前变连续梁为简支梁,并在爆破时先起爆邻近桥跨主梁处药包,随后下部桥墩采用逐排倾斜的倒塌方案可以在保证桥梁倒塌破碎效果的同时减小振动速度确保邻近桥跨的安全;现场实际桥梁爆破效果较好,且倒塌过程与数值模拟结果大体一致,邻近桥墩处无明显损伤,数值模拟监测点处最大振速峰值为3.58 cm/s,现场监测为3.96 cm/s,数值模拟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除爆破 水压爆破 连续梁桥 局部桥跨 振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纵桥向组合型减隔震支座抗震性能及抗震参数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攀 项敬辉 +1 位作者 李建中 屈宏雅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8-1086,共9页
组合型减隔震支座由滑动摩擦支座和弹性支座组成,该支座体系可以实现分离桥梁竖向承载系统与水平承载系统的目的,且具有较大的竖向承载能力和灵活的屈后刚度选择。为研究组合型减隔震支座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4×40) m一联的连续梁... 组合型减隔震支座由滑动摩擦支座和弹性支座组成,该支座体系可以实现分离桥梁竖向承载系统与水平承载系统的目的,且具有较大的竖向承载能力和灵活的屈后刚度选择。为研究组合型减隔震支座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4×40) m一联的连续梁桥为例,运用OpenSees软件建模分析了采用常规球形钢支座、全滑动摩擦支座和组合型减隔震支座支撑体系的桥梁的纵桥向地震响应,并讨论了抗震参数,如滑动摩擦系数和剪切刚度,对组合型减隔震支座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组合型减隔震支座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自复位能力;滑动摩擦系数和剪切刚度会影响组合型减隔震支座的抗震性能,而合理选取抗震参数可有效控制支座的最大位移需求、支座残余位移和桥墩的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组合型减隔震支座 纵桥向地震响应 抗震性能 抗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连续梁桥上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适应性分析
7
作者 潘鹏 孙魁 冯青松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2-97,共6页
为研究在连续梁桥上铺设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的可行性,提出嵌入式轨道-桥梁单元模型,建立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静力学模型。计算桥梁温度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受力和变形情况,并采用梁轨相对位移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桥上无缝线路铺... 为研究在连续梁桥上铺设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的可行性,提出嵌入式轨道-桥梁单元模型,建立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静力学模型。计算桥梁温度荷载作用下桥上无缝线路的纵向受力和变形情况,并采用梁轨相对位移作为评价指标来衡量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的合理性,详细分析桥梁年温差、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和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方案对无缝线路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桥梁年温差对梁轨相对位移和钢轨附加伸缩力的影响十分显著,随着桥梁年温差的增加而近似呈线性增加趋势,且在第二联连续梁桥的右侧梁缝处钢轨附加伸缩力和桥梁-钢轨相对位移达到最大值;当桥梁年温差为30℃时,梁轨相对位移为12.79 mm,超过了6.20 mm的限值,调整高分子材料纵向阻力难以将梁轨相对位移控制在限值之内,需要在桥上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建议在第11跨和第19跨桥梁的右侧梁端处各设置1个槽型钢轨伸缩调节器,可使梁轨相对位移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有轨电车 连续梁桥 嵌入式轨道 无缝线路 钢轨伸缩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环境下温度对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轴向应力的影响
8
作者 王少杰 李德仓 吕思潭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1期9140-9147,共8页
为研究各风速场下温度对大跨度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轴向应力的影响,提出根据桥梁顶板厚度不一致分别计算竖向温度梯度,并用谱解法模拟横向脉动风速场。首先,通过采用混凝土热传导方程、日最高最低温度、变截面连续梁桥顶板厚度计算竖... 为研究各风速场下温度对大跨度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轴向应力的影响,提出根据桥梁顶板厚度不一致分别计算竖向温度梯度,并用谱解法模拟横向脉动风速场。首先,通过采用混凝土热传导方程、日最高最低温度、变截面连续梁桥顶板厚度计算竖向温度梯度变化及变化深度;其次,通过Midas Civil进行桥梁建模并采用中国规范标准静活载模拟列车移动荷载;最后,对桥梁施加静阵风荷载和脉动风荷载。结果表明:基于采用混凝土热传导方程、日最高最低温度和变截面连续梁桥顶板厚度得到的竖向温度梯度变化及变化深度的方法,得到的左右车道轴向应力要比现有的研究要大;当桥梁处在同一种风速场模型下,梯度升温下对桥梁的危害最大、梯度降温次之、无温度变化最低;当桥梁呈同一种温度模型时,脉动风荷载时的桥梁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力幅度都比无风和静态风要更大更急,对桥梁的危害也更大。研究成果可为大跨度混凝土变截面连续梁桥的结构设计以及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速场 温度梯度 变截面连续梁桥 顶板厚度差异 ZKH标准静活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速铁路简支梁桥影响线识别的3段式滤波方法
9
作者 王志航 战家旺 +3 位作者 马慧君 苏永华 张勇 王闯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3-103,共11页
桥梁影响线代表着桥梁的静力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车辆轴重识别和桥梁损伤评估中。为提高普速铁路简支梁桥影响线识别精度,提出桥梁响应3段式滤波方法。依据列车进出桥物理过程对桥梁响应进行3段式划分,并利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分析各阶... 桥梁影响线代表着桥梁的静力性能,已广泛应用于车辆轴重识别和桥梁损伤评估中。为提高普速铁路简支梁桥影响线识别精度,提出桥梁响应3段式滤波方法。依据列车进出桥物理过程对桥梁响应进行3段式划分,并利用Morlet连续小波变换分析各阶段响应的时频域特性;基于不同阶段桥梁响应时频特性的差异,提出入桥、离桥段低通滤波以及通行段中值滤波的3段式复合滤波方法,并利用响应的时频特性和遗传算法分别确定低通滤波和中值滤波的最优滤波参数。为确保信号的连续性和一致性,提出在信号分段点附近依次进行中值滤波和低通滤波,以实现平滑过渡。应用该方法的算例结果表明:识别普速铁路简支梁桥影响线时,3段式滤波方法滤波效果优于传统低通滤波方法,且影响线识别精度更高;不同列车速度和轨道不平顺条件下的影响线识别标准均方根误差低于5%、峰值误差低于6%,验证所提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速铁路 简支梁桥 3段式滤波 影响线识别 连续小波变换 时频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动支座摩擦阻力对地铁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
10
作者 徐浩 谢铠泽 陈嘉胤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6-200,共5页
[目的]采用连续梁时地铁桥梁的活动支座处存在摩擦阻力,会影响桥上无缝线路的受力与变形,因此有必要研究活动支座摩擦阻力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方法]以地铁常用的大跨度三跨连续梁(跨度分别为40 m、64 m、40 m)为例,基于梁-轨相互作... [目的]采用连续梁时地铁桥梁的活动支座处存在摩擦阻力,会影响桥上无缝线路的受力与变形,因此有必要研究活动支座摩擦阻力对桥上无缝线路的影响。[方法]以地铁常用的大跨度三跨连续梁(跨度分别为40 m、64 m、40 m)为例,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及有限元理论,采用ANSYS 12.0有限元软件建立考虑活动支座摩擦阻力的钢轨-桥梁-墩台一体化空间耦合模型,分析活动支座摩擦阻力对桥上无缝线路受力及变形的影响。[结果及结论]活动支座摩擦阻力增强了连续梁与无缝线路的纵向约束,对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受力和变形影响显著。随着活动支座摩擦因数的增大,钢轨伸缩力、钢轨制动力、梁轨相对位移和钢轨断缝值均减小;当活动支座摩擦因数从0增大至0.05时,伸缩工况下钢轨伸缩力减小了37.18%,连续梁固定支座处桥墩纵向力增大了2.02倍;制动工况下钢轨制动力、梁轨相对位移和连续梁固定支座处桥墩受力分别减小了13.74%、17.65%和37.73%;断轨工况下钢轨断缝值和桥墩受力分别减小了9.01%和56.90%;建议在地铁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及桥墩设计中应考虑活动支座摩擦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无缝线路 活动支座摩擦阻力 连续梁 钢轨纵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连续梁建造应用智能造桥机关键技术
11
作者 盖圣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2-79,共8页
依托雄安—忻州高铁一座主跨80 m连续梁施工工程,通过对新型智能造桥机组成、优势和其对桥梁设计、施工影响的分析,研究造桥机应用于悬浇连续梁时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模拟连续梁节段加长并采用了智能造桥机施工后,主梁工程量基本不变... 依托雄安—忻州高铁一座主跨80 m连续梁施工工程,通过对新型智能造桥机组成、优势和其对桥梁设计、施工影响的分析,研究造桥机应用于悬浇连续梁时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模拟连续梁节段加长并采用了智能造桥机施工后,主梁工程量基本不变,各项受力指标轻微变化但均满足规范要求;计算线形和残余徐变发生了显著变化,线形应予以重点监控,工期可缩短49 d,工期节约37%。造桥机在施工过程中,各构件结构受力安全,满足施工要求。悬浇节段加长后,0#块临时锚固承受的不平衡弯矩增加40.2%,支反力增加3.1%,施工中通过配置精轧螺纹钢能保证锚固结构受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智能造桥机 理论分析 悬浇连续梁 大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摩擦摆支座的萨莫拉大桥震害与地震易损性分析
12
作者 杨涛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6-104,共9页
摩擦摆支座具有较强的自复位能力、优良的隔振和消能减震机制等优势,符合基于韧性抗震设计理念,在桥梁减隔震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低矮桥墩的连续梁桥,采用摩擦摆支座可有效降低地震作用下桥墩的剪力反应,保护桥墩免遭... 摩擦摆支座具有较强的自复位能力、优良的隔振和消能减震机制等优势,符合基于韧性抗震设计理念,在桥梁减隔震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低矮桥墩的连续梁桥,采用摩擦摆支座可有效降低地震作用下桥墩的剪力反应,保护桥墩免遭剪切破坏,减小地震损失。因此,采用摩擦摆支座新型隔振体系的矮墩连续梁桥在不同强度地震作用下,各易损构件的性能表现以及损伤概率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2021年遭受7.5级地震的萨莫拉大桥进行了震害调查,发现摩擦摆支座限位挡板螺栓和销轴的剪切破坏、桥台支撑垫石和垫层砂浆开裂是主要破坏模式;通过对桥墩抗弯、抗剪和支座等构件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发现,采用摩擦摆支座的实体矮墩连续梁桥桥墩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的概率很低,大震时(PGA=0.4g),支座轻微破坏的概率在30%以内,中度破坏概率低于10%,严重破坏和完全破坏概率低于2%;桥台垫石和砂浆垫层破坏不利于桥梁交通功能快速恢复,在桥梁抗震设计时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墩连续梁桥 震害调查 地震易损性分析 增量动力分析 支撑垫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向荣 查万祺 何旭辉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65,共9页
为探究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先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桥上设置0%,20%,40%,60%和无风屏障5种不同透风率风屏障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系数,再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建立风-车-桥耦... 为探究风屏障透风率对强风作用下重载铁路刚构-连续梁车桥耦合振动的影响,先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桥上设置0%,20%,40%,60%和无风屏障5种不同透风率风屏障时车桥系统的三分力系数,再根据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原理建立风-车-桥耦合振动仿真计算分析模型,对不同车速下重载货运列车通过设置不同透风率风屏障刚构-连续梁桥开展风-车-桥系统动力学仿真计算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上桥初期,桥梁横向位移峰值随透风率的增大而明显减小,而当列车运行趋于满布桥梁时,桥梁的横向位移峰值随透风率的增大变化不明显;列车的动力响应峰值随风屏障透风率的增大而增大,相比于满载编组列车,空载和轻重混编编组列车的动力响应对风屏障透风率的变化更加敏感。综合桥梁动力响应和列车走行安全性评价指标(脱轨系数和轮重减载率),该桥梁应设置40%透风率的风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铁路 刚构-连续梁桥 风屏障 透风率 风车桥耦合振动 行车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无缝线路体系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小培 钟子杰 +2 位作者 刘万里 李秋义 牛留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78-4486,共9页
为确定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无缝线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系杆拱桥空间耦合模型,针对温度、列车荷载作用下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无缝线路体系适应性开展研究,探明了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纵... 为确定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建立无缝线路-无砟轨道-连续刚构系杆拱桥空间耦合模型,针对温度、列车荷载作用下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无缝线路体系适应性开展研究,探明了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规律,提出适宜不同区域的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铺设方案。研究表明:相较于相同梁跨布置的连续梁桥,连续刚构系杆拱桥温度跨度明显减小,温度作用下钢轨纵向力关于跨中对称分布,峰值出现在主桥梁端;跨中系杆拱区域钢轨纵向力分布发生突变,主梁产生较大的压弯上拱变形;拱肋和吊杆温差对桥梁主跨上的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有明显影响,随着拱肋降温幅度的增大,主梁跨中钢轨压力增大;随着吊杆降温幅度的增大,主梁跨中钢轨压力线性减小;连续刚构系杆拱桥钢轨伸缩力明显大于钢轨挠曲力,故在无缝线路检算中,主力应采用基本温度力与伸缩力组合;连续刚构系杆拱桥结构铺设方案优先采用全桥铺设常阻力扣件方案,当该方案无法满足钢轨强度要求时,可以通过铺设小阻力扣件和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等措施解决钢轨纵向力过大的问题;当该刚构拱桥位于寒冷、温暖和炎热地区时,分别推荐采用梁端设置调节器方案、边跨铺设小阻力扣件方案和全桥铺设常阻力扣件方案。研究成果可为连续刚构系杆拱桥上无缝线路的设计、重点区域检测监测及养护维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系杆拱桥 无缝线路 梁-轨相互作用 钢轨纵向力 结构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连续梁不同约束体系下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友权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3,共7页
研究目的:为研究不同抗震约束体系对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纵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一座跨径为(60+100+60)m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OpenSees软件对全桥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针对不同的设防烈度,从动力特性、桥墩墩底弯矩、墩... 研究目的:为研究不同抗震约束体系对高速铁路大跨度连续梁桥纵向抗震性能的影响,以一座跨径为(60+100+60)m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OpenSees软件对全桥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针对不同的设防烈度,从动力特性、桥墩墩底弯矩、墩顶位移、支座位移等方面,对比分析延性体系、减隔震体系以及延性体系加减隔震体系多种工况下桥梁的地震响应差别。研究结论:(1)与延性体系相比,减隔震体系可显著延长桥梁结构的自振周期;(2)对于墩高20 m的高铁大跨连续梁按罕遇地震设防时,在Ⅶ度区及以上设防烈度时,桥墩会进入延性,且位移延性系数随着桥墩配筋率的增大而减小;(3)采用延性抗震体系的高铁大跨连续梁,可通过增大配筋率和设置阻尼器减轻桥墩的损伤,使其处于轻微损伤状态;(4)采用减隔震体系可保证高烈度地震区的高铁大跨连续梁桥的桥墩在罕遇地震下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结构的减震率可超过80%;(5)摩擦摆支座体系减震效果好,但需要通过附加阻尼的形式来满足支座设计位移需要;(6)本研究成果可为高铁大跨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梁 抗震性能 数值计算 连续梁桥 延性体系 减隔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桥面连续结构横向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志坚 杜威 +1 位作者 樊文胜 周知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5,共12页
针对钢-混组合简支梁桥的桥面连续结构开裂等病害,围绕桥面连接板的横桥向应力问题,采用线弹性理论和板的偏微分方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桥面连接板挠度和应力的分布函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实桥荷载试验.通过比较理论解、有限元... 针对钢-混组合简支梁桥的桥面连续结构开裂等病害,围绕桥面连接板的横桥向应力问题,采用线弹性理论和板的偏微分方程进行分析,得出了桥面连接板挠度和应力的分布函数,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进行实桥荷载试验.通过比较理论解、有限元解和实测试验结果,证实了理论解和有限元的有效性.根据得到的分布函数,发现横桥向和纵桥向上的最大拉应力出现在钢梁端部位置的连接板的上缘.此外,还分析了连接板区域尺寸变化对横桥向应力峰值的影响,包括纵梁端部距支座的长度、纵梁的间距以及连接板区域整体尺寸变化.结果表明:较小的纵梁间距和较长的纵梁端部与支撑之间的距离会导致连接板中的横向拉应力峰值增加,并提高横向拉应力在总应力中的占比,从而导致桥面连接板早于设计荷载开裂.因此对于纵梁间距较小、梁端长度较长的钢-混组合简支梁桥桥面连续结构,仅计算其纵桥向受力性能会导致计算结果偏危险,建议按照本文方法考虑横桥向应力对桥面连接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桥(SCCBs) 桥面连接板 横桥向应力分析 有限元法(FEM) 连续桥面简支梁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绝对位移法的曲线梁桥多维多点弹塑性随机响应分析
17
作者 李喜梅 赵廷龙 陶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4-173,共10页
针对当前地震动空间效应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多采用确定性激励输入且忽略桥梁非线性的情况,采用了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激励对曲线连续梁桥进行弹塑性响应分析。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降维解耦非平稳地震动非平稳演化功率谱(energy po... 针对当前地震动空间效应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多采用确定性激励输入且忽略桥梁非线性的情况,采用了多维多点非平稳随机激励对曲线连续梁桥进行弹塑性响应分析。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降维解耦非平稳地震动非平稳演化功率谱(energy power spectral density,EPSD)矩阵,采用绝对位移法对桥梁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考虑不同视波速、场地条件、相干性以及平稳与非平稳地震激励,综合分析了曲线连续梁桥的随机响应及其频域特性和时域特性。结果表明,地震动空间效应和地震动的非平稳性对曲线梁桥随机响应影响很大,其中地震动空间效应对桥梁随机响应大小及其频域分布有显著影响,而非平稳性会对随机响应大小及其时变响应趋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曲线连续梁桥抗震分析中需充分考虑地震动空间效应和地震动非平稳性,以避免错误估计桥梁抗震性能。提供了全面的分析结果,对加强曲线连续梁桥的抗震设计和评估,从而提高其抗震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线连续梁桥 多维多点 虚拟激励法 非平稳激励 绝对位移 非线性 地震动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大跨双肢墩连续刚构桥减震系梁地震易损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邓开来 吴光源 +2 位作者 远全闯 谢海清 何庭国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9,共9页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减震系梁对高铁大跨双肢墩连续刚构桥的减震效果,以某主跨180 m的山区高铁双肢墩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分别建立采用钢筋混凝土(RC)系梁、2种新型减震系梁(可屈服钢系梁与斜交筒式黏弹性阻尼器系梁)方案的全桥有限元模型,... 为了解地震作用下减震系梁对高铁大跨双肢墩连续刚构桥的减震效果,以某主跨180 m的山区高铁双肢墩连续刚构桥为背景,分别建立采用钢筋混凝土(RC)系梁、2种新型减震系梁(可屈服钢系梁与斜交筒式黏弹性阻尼器系梁)方案的全桥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不同系梁方案下的结构损伤、桥面平顺性指标等。结果表明:2种新型减震系梁均不会在地震作用下出现负刚度,新型减震系梁方案较RC系梁方案能有效降低系梁和主墩的结构损伤概率,主墩最大压应变降低83.3%;但减震系梁对震后桥面平顺性指标无明显改善,需采用更具针对性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桥 连续刚构桥 双肢墩 减震系梁 地震易损性 结构损伤 平顺性指标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简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启辉 曾志平 +4 位作者 李秋义 尹华拓 李平 刘卓 张天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3-1034,共12页
为更简便地建立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降低计算成本并保证计算精度的可靠性,本文比较分析不同简化程度的模型。首先,依据已有桥上无缝线路模型的形式,通过不同程度简化桥梁上部结构,由简到繁确立了单刚臂模型、多刚臂模... 为更简便地建立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有限元模型,降低计算成本并保证计算精度的可靠性,本文比较分析不同简化程度的模型。首先,依据已有桥上无缝线路模型的形式,通过不同程度简化桥梁上部结构,由简到繁确立了单刚臂模型、多刚臂模型、准梁格模型、平面壳模型、空间壳模型、实体模型共6种模型,并通过扣件横向和纵向阻力试验取得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其次,以曲线半径为200 m的(40+50+50+40) m连续梁桥为实例,计算了桥上无缝线路在伸缩、挠曲、制动和断轨等其他组合工况下的结果;最后,以实体模型的计算结果为基准,将前5种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体模型的进行对比,通过欧几里得距离量化分析了各模型的计算精度。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模型复杂程度和计算精度,多刚臂模型和准梁格模型相比于空间壳模型性价比更高,梁格法在桥梁工程中被大量用于异形桥梁计算,且支座分布以及边界条件更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推荐在进行小半径曲线梁桥的无缝线路计算时采用准梁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梁桥 无缝线路 有限元模型 纵向附加力 欧几里得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桥跳车冲击下车桥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凡 李雪峰 肖润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6-232,共7页
为研究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发生跳车对变截面连续梁桥动力响应的影响,文章选用1/4车辆模型,采用D’Alembert原理建立车辆振动平衡方程;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将变截面连续梁划分成多个微段并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桥梁振动平衡方程,采用模... 为研究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发生跳车对变截面连续梁桥动力响应的影响,文章选用1/4车辆模型,采用D’Alembert原理建立车辆振动平衡方程;基于Euler-Bernoulli梁理论将变截面连续梁划分成多个微段并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桥梁振动平衡方程,采用模态坐标法考虑振型的正交性对方程进行简化,与车辆振动方程联立得到车桥耦合振动方程,最终理论推导出跳车冲击过程中的车桥耦合振动平衡方程;利用MATLAB自编程序求解车桥耦合振动方程,得出车桥耦合动力响应。研究表明:当跳车高度不断增加时,桥梁动力响应持续加重,位移最大值逐渐增加;当不同桥跨跨中发生跳车时,跳车跨位移响应最大,距离跳车跨越远,位移响应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 连续梁桥 跳车冲击 车桥耦合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