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yesian zero-failure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 for multiple numerical control(NC) machine tools 被引量:2
1
作者 阚英男 杨兆军 +3 位作者 李国发 何佳龙 王彦鹍 李洪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2858-2866,共9页
A new problem that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incapable of solving is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when multipl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NCMTs) reveal zero failures after a reliability test. Thus... A new problem that classical statistical methods are incapable of solving is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when multipl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NCMTs) reveal zero failures after a reliability test. Thus, the zero-failure data form and corresponding Bayesian model are developed to solve the zero-failure problem of NCMTs, for which no previous suitable statist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An expert-judgment process that incorporates prior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in obtaining reliable prior distributions of Weibull parameters. The equations for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of the parameter vector and the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 algorithm are derived to solve the difficulty of calculating high-dimensional integration and to obtain parameter estimators. The proposed method is applied to a real case; a corresponding programming code and trick are developed to implement an MCMC simulation in Win BUGS, and a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MTBF) of 1057.9 h is obtained. Given its ability to combine expert judgment, prior information, and data, the proposed reliability model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 under the zero failure of NCMTs is val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ibull distribution reliability modeling BAYES zero failure numerical control(NC) machine tools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 algorith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自研装置的五轴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
2
作者 邱明勇 杨赟 +1 位作者 陈阁 杜正春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48,共5页
五轴机床的旋转刀具中心点(rotational tool center point, RTCP)误差会极大地影响机床加工零件的精度,研究五轴机床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对提升五轴机床的精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现有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在精确性、... 五轴机床的旋转刀具中心点(rotational tool center point, RTCP)误差会极大地影响机床加工零件的精度,研究五轴机床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对提升五轴机床的精度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了解决现有的RTCP误差检测及补偿方法在精确性、经济性、测量效率方面的有效平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研装置的RTCP检测方法,能快速、简单、高效地补偿五轴联动机床回转中心的位置误差和角度误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提升机床各方向上的RTCP精度,最高接近90%,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五轴机床 RTCP 精度检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数控机床基础部件热误差控制研究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旭 丁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86,共10页
热误差是影响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及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电主轴、滚珠丝杠以及支承件作为机床核心基础部件,其热误差对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显著。为进一步研究机床基础部件的热误差控制理论和技术,从共性技术、个性技术两个角... 热误差是影响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及其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电主轴、滚珠丝杠以及支承件作为机床核心基础部件,其热误差对精密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影响显著。为进一步研究机床基础部件的热误差控制理论和技术,从共性技术、个性技术两个角度系统分析了机床热误差控制研究现状。共性技术主要有反变形技术、温度测点优化、热误差补偿、冷却介质参数优化4个方面;个性技术从机械结构设计和主动冷却结构两方面分别综述了电主轴、滚珠丝杠以及支承件热误差控制策略。最后,提出了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控制研究展望,为精密数控机床热误差控制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热误差 电主轴 滚珠丝杠 支承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控工艺信息挖掘的型腔特征粗加工刀具序列优化决策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徐昌鸿 张树生 梁嘉宸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0-1071,共12页
为有效提升数控加工过程中粗加工刀具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数控工艺信息挖掘的型腔特征粗加工刀具序列优化决策方法。首先计算型腔特征的中轴变换表征数控加工的刀具轨迹,探究中轴变换与数控加工的映射机理;然后基于加工规则和中轴... 为有效提升数控加工过程中粗加工刀具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数控工艺信息挖掘的型腔特征粗加工刀具序列优化决策方法。首先计算型腔特征的中轴变换表征数控加工的刀具轨迹,探究中轴变换与数控加工的映射机理;然后基于加工规则和中轴变换参数,挖掘隐含在型腔特征中的深层次数控工艺信息;最后综合考虑材料去除量和加工连续性,建立刀具序列决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混合蚁群/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自动生成型腔特征最优粗加工刀具序列,提升企业数控工艺设计智能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挖掘 型腔特征 粗加工刀具序列 优化决策 数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单轴五次测量与辨识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季泽平 田春苗 +2 位作者 郭世杰 唐术锋 兰月政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4,182,共10页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项的准确测量与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机床空间几何误差单轴五次测量与辨识方法。首先,针对X、Y、Z轴分别设置了一条测量线,测量了3条划定线上除滚转误差外的其他15项几何误差,共计15次测量;然后,分... 针对数控机床几何误差项的准确测量与辨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仪的机床空间几何误差单轴五次测量与辨识方法。首先,针对X、Y、Z轴分别设置了一条测量线,测量了3条划定线上除滚转误差外的其他15项几何误差,共计15次测量;然后,分析了转角误差对直线度误差以及直线度误差对定位误差的耦合影响,并建立了误差辨识方程组;最后,根据误差辨识方程组,得到了机床21项几何误差;并进行了单轴五次测量法的测量和辨识实验,并将所得结果与空间九线法测量辨识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轴五次测量法与空间九线法测量辨识结果的空间误差向量最大偏差为1.93μm,平均偏差为0.58μm,该结果验证了单轴五次测量法是准确和有效的。该方法考虑了实际测量过程中的误差耦合情况,因此相比于空间九线法,该方法减少了测量线数与测量次数,简化了误差项的求解过程;同时,采用单轴运动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其他轴对当前运动轴误差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激光干涉仪 空间几何误差 单轴五次测量法 误差耦合 误差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网络的数控机床动态误差预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帅杰 陈光胜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47-1758,共12页
动态误差是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重要误差源,针对实际加工过程中动态误差对工件精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以预测动态误差。首先,为了提高神经网络对动态误差的预测精度,从线性特征与非... 动态误差是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的重要误差源,针对实际加工过程中动态误差对工件精度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GA-BP)神经网络以预测动态误差。首先,为了提高神经网络对动态误差的预测精度,从线性特征与非线性特征两方面对动态误差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神经网络输入输出参数;然后,采用了遗传算法对BP神经网络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动态误差模型,获得了最优网络学习参数,从而实现了对动态跟随误差的精准预测;之后,采用三次样条插值的方法对理想轨迹与实际轨迹之间的轮廓误差进行了计算,有效提高了轮廓误差估算精度;最后,采用了五轴数控机床进行了实验,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神经网络模型可以精准预测机床反向越冲特性对轮廓误差的影响,各轴的动态误差预测精度为±3μm,复杂轨迹轮廓误差预测精度为±1.5μm。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为后续机床动态误差建模与控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 动态误差 非线性特征 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轮廓误差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Net多特征图融合的钻削表面粗糙度分类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刚 彭望 +2 位作者 王闻宇 赵海军 程浩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13-1627,共15页
传统五面复合数控(CNC)钻削表面粗糙度测量工作复杂,采用人工测量存在较大人为误差。传统多元回归、多项式拟合方法仅采用转速和进给速度参数,数据利用率低且噪声敏感性强;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无法有效提取信号的深层复杂特征。针对上述... 传统五面复合数控(CNC)钻削表面粗糙度测量工作复杂,采用人工测量存在较大人为误差。传统多元回归、多项式拟合方法仅采用转速和进给速度参数,数据利用率低且噪声敏感性强;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无法有效提取信号的深层复杂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esNet模型、频谱图特征与时频图特征融合的钻削表面粗糙度分类预测方法。首先,根据CNC钻削加工理论和企业实际CNC钻削经验确定了CNC钻削加工实验的工艺参数变量;然后,基于SYNTEC CNC系统开发了多源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采集了钻削加工过程数据;接着,分析了三轴振动信号的频谱特征和时频特征,验证了振动信号跟表面粗糙度类别的关联性;随后,采用卡尔曼滤波对三轴振动信号进行了降噪处理,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连续小波变换(CWT)进行了振动信号频谱热图与时频图转换,采用矩阵拼接对三轴振动信号的单轴时频图进行了拼接融合,得到了三轴振动时频图;最后,对频谱热图和时频图进行了卷积运算融合频谱特征与时频特征,并进行了ResNet和其他网络模型如Densenet、Shufflenet和Mobilenet_v3_small等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上述其他网络模型,基于ResNet网络模型的表面粗糙度分类正确率提高了约9%,同时也验证了三轴时频特征融合以及频谱特征和时频特征融合方法的正确性。由于模型训练成本低、训练收敛速度快,该方法在轻量级、低成本的CNC机床钻削表面粗糙度预测分类中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数控机床 数据采集 SYNTEC数控系统 表面粗糙度分类 快速傅里叶变换 连续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曲面等残留高度数控加工刀轨生成方法
8
作者 王天力 刘威 +2 位作者 范吕阳 张子煜 李鹏飞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51,共4页
等残留高度数控加工刀轨的相邻行刀位点之间的残留高度值为最大允许值,实现了最大化刀轨行距、最小化刀轨总长度。针对自由曲面提出了一种三轴等残留高度刀轨生成方法:基于刀具进给方向法平面上的曲面局部轮廓和刀具圆,构建了等残留高... 等残留高度数控加工刀轨的相邻行刀位点之间的残留高度值为最大允许值,实现了最大化刀轨行距、最小化刀轨总长度。针对自由曲面提出了一种三轴等残留高度刀轨生成方法:基于刀具进给方向法平面上的曲面局部轮廓和刀具圆,构建了等残留高度点的迭代算法;提出了下一行刀位点初值的优化算法,通过自适应离散刀具与曲面相交的局部曲面、迭代计算刀位点和离散点之间最小距离的方法获取下一行等残留高度刀位点。与等间距法刀轨相比,所提出算法生成的等残留高度刀轨行数和总长度明显减少,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曲面 等残留高度 数控加工 刀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和现场总线的数控系统远程监控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赵维铎 易红 +1 位作者 倪中华 幸研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和CAN总线对数控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的解决方案 ,分析了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包括套接字技术、ActiveX技术以及CAN总线技术 .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原型系统 ,用户通过运行在浏览器端的虚拟控制面板———ActiveX控件即可实... 提出了一种基于Web和CAN总线对数控系统进行远程监控的解决方案 ,分析了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包括套接字技术、ActiveX技术以及CAN总线技术 .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原型系统 ,用户通过运行在浏览器端的虚拟控制面板———ActiveX控件即可实现向数控系统发送指令 ,接受数控机床的反馈信息 ,进而实现监视机床动作 ,完成零件加工的任务 ,为网络化制造的具体实施奠定一定的基础 ,实验证明该系统基本上达到了监控远程数控机床进行工作的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 现场总线 远程监控 CAN总线 数控系统 TCP/IP协议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切曲率法——一种自由曲面加工的新概念 被引量:32
10
作者 王小椿 吴序堂 李艳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1-58,109110,共9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加工自由曲面的新方法,即采用中凹的盘形铣刀取代传统的球头或鼓形铣刀,在每一行程中让刀具轴线相对于工件按特定的规律摆动,使得在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法截面中,由刀尖轨迹形成的包络面与理论曲面的法截线具有相同的1~3阶... 本文提出了一种加工自由曲面的新方法,即采用中凹的盘形铣刀取代传统的球头或鼓形铣刀,在每一行程中让刀具轴线相对于工件按特定的规律摆动,使得在垂直于进给方向的法截面中,由刀尖轨迹形成的包络面与理论曲面的法截线具有相同的1~3阶导数,从而在保持精度不变的前提下,使实际行程次数得以大幅度的减少。文中对这一新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严格的证明,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面 数控机床 密切曲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切削用小型数控铣床的研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霖 赵东标 +2 位作者 张建明 孙学赟 庞长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6-29,共4页
介绍了一台自主构建的适于微小尺寸零件制造的300mm×400mm×500mm三轴小型数控铣床,xyz工作空间尺寸为50mm×50mm×20mm,全闭环数控系统分辨率为0.05μm,能实现亚微米级加工精度.该机床关键部件采用高速空气静压电主... 介绍了一台自主构建的适于微小尺寸零件制造的300mm×400mm×500mm三轴小型数控铣床,xyz工作空间尺寸为50mm×50mm×20mm,全闭环数控系统分辨率为0.05μm,能实现亚微米级加工精度.该机床关键部件采用高速空气静压电主轴、交叉滚柱支撑的高分辨率超精密滑台、永磁直线电机、CCD显微镜以及基于IPC的多轴运动控制卡,结合优化的插补控制策略及误差补偿机制,能实现三维复杂形面超精密微细切削加工的精度要求.初步调试后的加工试验结果显示,该铣床已经具有加工大深宽比meso尺度三维零件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细切削 meso尺度零件 数控铣床 小型化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大型数控机床的工艺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1
12
作者 邓超 吴军 +1 位作者 毛宽民 熊尧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50-2256,共7页
针对大型数控机床结构和加工工况复杂、可靠性数据匮乏、造成大型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工艺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实验识别大型数控机床动力学参数和切削力动态模型参数,建立了数控机床的... 针对大型数控机床结构和加工工况复杂、可靠性数据匮乏、造成大型数控机床的可靠性评估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加工过程动力学模型的工艺可靠性评估方法。通过实验识别大型数控机床动力学参数和切削力动态模型参数,建立了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动力学模型,通过拟合加工过程得到加工精度,进行工艺可靠性评估,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系统 机床 工艺可靠性 评估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高速高加速进给下的跟随误差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3
作者 吕盾 李润泽 +2 位作者 刘辉 赵万华 卢秉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31,共7页
针对数控机床在高速加工中,各进给轴的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高、跟随误差难以控制、零件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零相差跟踪控制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零极点对消的原理,得到设置在速度环内的模态滤波器,对滚... 针对数控机床在高速加工中,各进给轴的进给速度和进给加速度高、跟随误差难以控制、零件加工精度无法保证的问题,提出一种模态滤波器与零相差跟踪控制器的综合控制策略。首先通过零极点对消的原理,得到设置在速度环内的模态滤波器,对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一阶和二阶扭转振动模态进行抵消,消除这两阶模态对伺服带宽的限制以继续提高伺服带宽;然后通过对整个伺服进给系统的传递函数近似取逆,得到设置在位置环之前的零相差跟踪控制器,改善伺服进给系统的相位滞后,最终实现数控机床高速高加速进给下的跟随误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当进给速度为30m/min、加速度为10m/s2时,与传统的PID控制策略相比,所提出的综合控制策略将跟随误差降低到原来的0.1%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高速加工 跟随误差 模态滤波器 零相差跟踪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加工装备的产品服务系统配置与运行体系结构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朱琦琦 江平宇 +1 位作者 张朋 王宪翔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40-1147,1186,共9页
为提升和保障数控加工装备的加工能力,降低加工成本,从产品使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数控加工装备的产品服务系统,并构建了该系统配置和运行的框架。该框架以完成加工任务为最终目标,以充分保障并发挥数控装备功能为核心内容,包括... 为提升和保障数控加工装备的加工能力,降低加工成本,从产品使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面向数控加工装备的产品服务系统,并构建了该系统配置和运行的框架。该框架以完成加工任务为最终目标,以充分保障并发挥数控装备功能为核心内容,包括配置子系统、调度子系统和服务支撑子系统三部分。详细叙述了实施该框架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一个运行实例,并对该框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加工装备 产品服务系统 配置 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补偿任意结构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的通用后置处理 被引量:17
15
作者 何耀雄 周云飞 周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84-89,共6页
运用机构运动学理论并考虑数控机床各个运动副六个自由度方向的几何误差 ,建立了适用于具有任意拓扑结构的数控机床的运动学模型和误差模型 .提出应用该运动学模型和误差模型进行数控编程通用后置处理 。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几何误差 后置处理 数控编程 机构运动学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准则数控机床模块谱系聚类的划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高羡明 洪军 +3 位作者 刘瑞萍 李小虎 李来 孙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136,共6页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模块设计中的制造周期及性价比,通过求解数控机床功能模块、构建功能模块与结构模块的映射关系来划分数控机床模块.基于自顶向下的模块划分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关度权重判断矩阵,综合考虑了功能元之间的功能、装... 为了提高数控机床模块设计中的制造周期及性价比,通过求解数控机床功能模块、构建功能模块与结构模块的映射关系来划分数控机床模块.基于自顶向下的模块划分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相关度权重判断矩阵,综合考虑了功能元之间的功能、装配、空间、动力、设计、信息和工艺等多个相关准则,采用谱系聚类法对子功能进行了聚合.应用公理化设计理论,采用功能-原理-结构相互对应的原则完成了功能模块与结构模块的映射,得到了模块的划分方案.最后,以精密卧式机床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模块划分 谱系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编程技术及其典型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韩式国 赵军 +2 位作者 陈晓晓 李安海 董永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0-103,共4页
文章分析了数控编程技术的系统组成,探讨了CAD/CAM及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在数控编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分析了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及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数控编程实例研究,通过CAD技术设计出产品模型,利用工艺知识及CAM功能编制生成刀具轨迹,... 文章分析了数控编程技术的系统组成,探讨了CAD/CAM及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在数控编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分析了后处理技术的作用及关键问题,并进行了数控编程实例研究,通过CAD技术设计出产品模型,利用工艺知识及CAM功能编制生成刀具轨迹,对刀具轨迹文件进行后处理产生NC程序,并借助数控加工仿真软件系统对NC程序进行仿真、检验及优化,提高了NC程序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编程 加工仿真 刀具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车削中心热误差鲁棒建模与实时补偿 被引量:11
18
作者 吴昊 杨建国 +1 位作者 张宏韬 王秀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4-1067,1072,共5页
为了减小数控机床的热误差,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使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热误差模型,并基于所建模型开发了数控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系统.基于对数控机床热动态过程的分析,利用4个关键温度点,建立BP神经网络热误... 为了减小数控机床的热误差,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使用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热误差模型,并基于所建模型开发了数控机床热误差实时补偿系统.基于对数控机床热动态过程的分析,利用4个关键温度点,建立BP神经网络热误差模型.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连接权值和阈值,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收敛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精密车削中心进行实时补偿后,加工误差从32μm降低到大约8μm,明显提高了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误差 建模 遗传算法 数控机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21
19
作者 高宏力 刘庆杰 +3 位作者 黄柏权 赵敏 吴希曦 寿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17-2226,共10页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研究了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混合智能的数控机床故障预测和寿命评估技术,构建了长征718数控机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以丝杠副故障预测及寿命评估为研究对象,提出预测与健...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研究了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混合智能的数控机床故障预测和寿命评估技术,构建了长征718数控机床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以丝杠副故障预测及寿命评估为研究对象,提出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关键技术应用的实施方案。采用恒模算法的频域滤波器剔除干扰噪声,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优化提取的时频域特征,利用混合模型在线构建故障及寿命预测模型。实践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实现故障的预报和机床状态的准确评估,具有工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预测 健康管理 频域滤波器 主成分分析法 数控机床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轴数控机床重复定位精度评定策略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史长虹 张建民 +4 位作者 张同庄 郝娟 范宇 邹秋玲 贾东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0-453,共4页
参照传统数控机床位置精度评定项目 (GB10 931— 1989)中关于重复定位精度的内容 ,结合 BKX- I型变轴数控机床的特点拟定了评定策略 .通过检测及分析 ,对该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进行了评定 ,确认其重复定位误差不大于 2 0μm,同时存在误... 参照传统数控机床位置精度评定项目 (GB10 931— 1989)中关于重复定位精度的内容 ,结合 BKX- I型变轴数控机床的特点拟定了评定策略 .通过检测及分析 ,对该机床的重复定位精度进行了评定 ,确认其重复定位误差不大于 2 0μm,同时存在误差耦合现象 .在目前缺乏相关评定标准的情况下 ,此项研究结果为基于并联机构的机床性能评定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轴数控机床 STEWART平台 重复定位精度 评定策略 BKX-I型 并联机构 误差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