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线性自抗扰防卡压力流量回转系统研究
- 1
-
-
作者
唐光伟
闫政
高有山
孟宏君
王猛
-
机构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晋中学院机械工程系
山西大学自动化与软件学院
-
出处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5-130,共6页
-
基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YDZJSX2022C030)
山西省重型机械电液控制及健康管理技术创新中心。
-
文摘
针对煤巷锚杆支护时岩石强度复杂多变而出现的卡钻现象,提出一种线性自抗扰控制(LADRC)算法,通过控制比例先导压力阀和变转速伺服电动机,合理匹配钻进时的压力和流量。为验证上述方法的合理性,设定负载端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围岩硬度变化工况,在AMESim与Matlab/Simulink中进行模型搭建和联合仿真实验,并与滑模控制(SMC)和PID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根据负载变化,采用比例先导压力阀实现回转马达变扭矩输出,可以解决钻进过程卡钻问题;采用转速环和电流环双闭环控制的伺服电动机,可以根据负载变化调节系统流量。提出的LADRC控制电动机和压力阀相较于滑模控制和PID控制,超调量更小,具有更好的响应性和鲁棒性。
-
关键词
煤巷锚杆支护
线性自抗扰控制
压力流量匹配
比例压力控制
变速电动机
双闭环控制
-
Keywords
anchor support in coal roadway
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pressure flow matching
proportional pressure control
variable speed motor
double closed-loop control
-
分类号
TN876-34
[电子电信—信息与通信工程]
TD41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
-
题名对旋式轴流风机变转速匹配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刘红蕊
耿少娟
方杭安
聂超群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能源动力重点实验室
天津市通风机厂
-
出处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6-118,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906080)
中国科学院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建设科技行动计划项目(TJZX2-YW-B)
-
文摘
采用全圆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双级对旋式轴流风机的变转速匹配特性。在四种转速匹配方案下,对比分析了风机整机和各级转子的压升、效率和功率特性,进一步深入流场内部,揭示了不同转速匹配下的内部流动特征,并与单通道模拟结果做了对比。对单级转子特性而言,单通道模型和全圆模型间最大的区别在第二级转子,就全压升和效率来说,单通道模拟结果高于全圆周模拟结果。不同转速匹配下的结果均显示,第二级转子性能改变对转速变化更为敏感。除各级转子的良好设计,进口集流器和出口扩散器对提高对旋风机性能也很重要。
-
关键词
对旋式轴流风机
变转速匹配
特性曲线
流场分析
-
Keywords
Contra-rotating axial flow fan
variable speed match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
flowfield
-
分类号
TH1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122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
-
题名张峰水库梯级泵站供水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李娜
吴建华
刘亚明
郭伟奇
张景望
褚志超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7,共4页
-
基金
2016年山西省国际合作项目(201603D421011)
2017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17SY015)
2017年山西省水利厅重大水利技术推广与研究项目
-
文摘
为分析梯级泵站复杂供水系统的优化调度问题,以张峰水库梯级泵站供水系统为例,利用泵相似特性理论,对梯级泵站变速调节时的各种开机台数匹配工况进行理论计算分析,以梯级泵站供水系统效率最高为目标,对梯级泵站流量进行平衡匹配。对张峰水库梯级泵站流量匹配的分析计算表明,梯级泵站采取变速调节方式可有效解决站与站之间流量匹配的问题。张峰水库复杂供水系统一、二级站采用变速调节方式可达到流量相互匹配,通过数值模拟提出的流量匹配方式,可为张峰水库梯级泵站优化调度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成果为其他类似泵站的优化调度提供了参考。
-
关键词
梯级泵站
优化调度
变速调节
流量匹配
-
Keywords
cascade pumping stations
optimal operation
variable speed adjustment
flow matching
-
分类号
TV674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汽车起重机变转速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袁丹
余聪
王飞
和进军
艾超
-
机构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新疆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
出处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68-1174,共7页
-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ZD2021340,ZD2020166)。
-
文摘
针对汽车起重机阀前补偿负载敏感(LS)系统预设泵压力裕度带来的能耗问题,以及系统流量饱和时对变幅伸缩机构进行复合动作带来的操控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转速的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和一种抗流量饱和控制算法。首先,分析了负载敏感(LS)系统的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汽车起重机的变转速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然后,分析了变转速电液流量匹配控制系统的工作特性和能耗特性,并设计出了一种抗流量饱和控制策略;最后,利用AMESim软件搭建了负载敏感(LS)系统和电液流量匹配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系统的节能和抗流量饱和特性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负载敏感(LS)系统,变转速电液流量匹配系统节能5%~7%,且在系统流量饱和时,变幅伸缩机构的流量可根据各联主阀的开度比例分配,提升了复合动作的协调性。
-
关键词
轮式自行起重机
液压传动装置
能耗特性
节能效果
抗流量饱和控制算法
变转速电液流量匹配
负载敏感系统
-
Keywords
wheeled self-propelled cran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energy consumption characteristics
energy saving effeet
anti-flow saturation control algorithm
variable speed electro-hydraulic flow matching
load sensing(LS)system
-
分类号
TH213.6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H137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
题名输送带煤流量短时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 5
-
-
作者
冯梅
乔铁柱
-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76,共5页
-
基金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01D011059)
-
文摘
对煤流量短时间内的趋势进行预测,是实现带速与运量匹配的前提条件,而现有输送带煤流量短时预测方法存在实时性不好和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输送带煤流量短时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选择实时煤流量作为因变量、统计数据时间作为自变量,然后对实际采集到的煤流量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利用交叉验证方法选择出最优的参数,利用最优参数训练支持向量机,拟合出理想的短时间内煤流量预测曲线,最后通过进一步对比拟合均方误差、相关系数等预测指标来分析煤流量预测曲线与原始数据曲线的拟合程度,得到最佳预测曲线。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预测输送带短时间内的煤流量,预测数据与真实值之间的偏差很小,均方误差为0.000 152 563,相关系数为99.784 8%。
-
关键词
矿用带式输送机
煤流量短时预测
带速与运量匹配
回归预测
支持向量机
因变量
自变量
-
Keywords
mine-used belt conveyor
short-term prediction of coal flow
matching of belt speed and traffic volume
regression prediction
support vector machine
dependent variable
independent variable
-
分类号
TD528.1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
-
题名宽速域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结构设计及气动性能分析
- 6
-
-
作者
白禄
邓文剑
王占学
齐旻
李军府
-
机构
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
-
出处
《推进技术》
2025年第9期35-46,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376032,52076180)
陕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JC-1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J2019-Ⅱ-0015-0036)。
-
文摘
设计飞行马赫数0~1.8的宽速域变几何轴对称进气道,分析基准轴对称进气道在全速域范围内的流量特性,研究不同调节方案的最佳使用工况及对进气道流动特性与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Ma≤1.8,基准轴对称进气道能满足发动机匹配点的流量需求;0.8≤Ma<1.2,添加泄流槽会增加扩压段内低能流体,减小进气道有效流通面积,关闭泄流槽前后进气道出口流量与发动机匹配点流量差在Ma=0.8与Ma=1.0时分别由7.7%,3.4%降低至0.3%,0.9%;0.5≤Ma<0.8,后移中心锥能够降低进气道出口总压畸变指数,移动中心锥前后进气道总压畸变指数在Ma=0.5与Ma=0.6时分别降低1.4%与3.1%;0<Ma<0.5,添加辅助进气门既能满足流量需求,又可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出口流场均匀性。
-
关键词
变循环发动机
宽速域进气道
进发匹配
流量系数
总压恢复系数
畸变指数
-
Keywords
variable cycle engine
Wide speed range inlet
match of inlet and engine
flow coefficient
Total pressure recovery coefficient
Distortion index
-
分类号
V231.1
[航空宇航科学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