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多类型土壤有机碳定量反演的天基高光谱探测参数研究
1
作者 李泽鑫 高爽 +2 位作者 王昌昆 刘国华 胡登辉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9-645,共7页
星载高光谱仪器的光谱通道以及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等核心参数设置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定量反演精度。本研究开展了卫星载荷光谱分辨率、信噪比、光谱特征波段对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反演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气传输模型、光谱分辨率分... 星载高光谱仪器的光谱通道以及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等核心参数设置直接影响土壤有机碳定量反演精度。本研究开展了卫星载荷光谱分辨率、信噪比、光谱特征波段对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反演影响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气传输模型、光谱分辨率分析模型、信噪比分析模型、特征波段的提取分析模型以及偏最小二乘回归反演模型的面向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监测的高光谱卫星“地面-大气-仪器-观测-反演”全链路仿真分析方法,实现了土壤类型、大气效应、仪器特性参数、反演方法的耦合影响分析。结果表明:①3种类型土壤有机碳反演的最佳光谱分辨率均在10~20 nm。②不同土壤类型对观测的信噪比需求不同。对于Phaeozem的有机碳监测,较另外两种土壤有更高的信噪比需求。③在不同特征波段提取分析方法下所需的最佳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一致。不同类型土壤光谱数据提取出的特征波段不同,其中反演效果最佳的土壤类型为Chernozem,特征波段数为26个,R^(2)=0.8265,RMSE=3.4389 g/kg。④反演模型与仪器特性参数无耦合关系,同一类型土壤不同反演算法的最佳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需求一致。⑤Chernozem有机碳最佳反演参数需求为光谱分辨率15 nm,信噪比大于506.66,特征波段提取数为26个;Kastanozem有机碳最佳反演参数需求为光谱分辨率17 nm,信噪比大于331.42,特征波段提取数为22个;Phaeozem有机碳最佳反演参数需求为光谱分辨率15 nm,信噪比大于432.51,特征波段提取数为1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基高光谱探测 土壤有机碳监测 大气传输模型 光谱分辨率 信噪比 特征波段提取 基于变量优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尺度随机共振的弱周期性冲击信号的检测 被引量:20
2
作者 范胜波 王太勇 +1 位作者 冷永刚 汪文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7-390,共4页
以绝热近似小参数的随机共振理论为依据,采用变尺度的方法实现大参数条件下的随机共振。通过调整变尺度随机共振Langevin方程的参数,成功地在强噪声背景下检测出微弱的周期性冲击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回转类机械的振动信号分析... 以绝热近似小参数的随机共振理论为依据,采用变尺度的方法实现大参数条件下的随机共振。通过调整变尺度随机共振Langevin方程的参数,成功地在强噪声背景下检测出微弱的周期性冲击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回转类机械的振动信号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尺度随机共振 弱周期冲击信号 车削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尺度形态学识别微地震监测中的弱信号 被引量:7
3
作者 李会俭 王润秋 +3 位作者 曹思远 药鑫蕊 王芳琳 孙立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05-1111,1031-1032,共7页
针对井中微地震监测数据由于信噪比低、震源强度小、信号弱等原因造成的有效信号难于识别的问题,本文将多尺度形态学理论应用于弱信号分析、识别中。有效信号与噪声在振幅和延续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在形态上进行数字信号分析... 针对井中微地震监测数据由于信噪比低、震源强度小、信号弱等原因造成的有效信号难于识别的问题,本文将多尺度形态学理论应用于弱信号分析、识别中。有效信号与噪声在振幅和延续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可以在形态上进行数字信号分析。该方法基于波形形态的细节差异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形态特征进行分解。利用形态学中多个尺度的结构元素与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可以得到不同尺度的分量。通过分析不同尺度下的信号特征,估计并检测出微弱信号和噪声。模型数据测试和野外实际微地震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本文方法可有效地识别较弱的信号并对噪声进行压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形态学 微地震事件 弱信号识别 微地震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耦合混沌振子变尺度微弱信号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时培明 孙彦龙 韩东颖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313,共4页
以双耦合During混沌振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耦合During混沌振子与变尺度相结合的微弱信号检测新方法。分析了双耦合During混沌振子检测微弱周期信号的原理。利用变尺度方法,克服了During振子检测微弱周期信号受频率限制的缺... 以双耦合During混沌振子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双耦合During混沌振子与变尺度相结合的微弱信号检测新方法。分析了双耦合During混沌振子检测微弱周期信号的原理。利用变尺度方法,克服了During振子检测微弱周期信号受频率限制的缺陷。通过双耦合Drifting混沌振子系统与单During?昆沌振子系统进行比较,表明双耦合During混沌振子系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该方法用于检测任意多频微弱信号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多频微弱信号检测 双耦合 DUFFING振子 变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时培明 李培 +1 位作者 韩东颖 刘彬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8-633,共6页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难以检测的难题,提出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多稳随机共振系统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更好的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首先对大频率信号进行尺度变... 针对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难以检测的难题,提出基于变尺度多稳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多稳随机共振系统比双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更好的微弱信号检测能力,为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提供了新方法。首先对大频率信号进行尺度变换使之满足随机共振条件,将频率压缩后的信号通过多稳系统,调整参数使其发生随机共振得到信号的频谱特征,并与双稳随机共振方法得到的特征频率进行比较,仿真和实例结果均表明:相同条件下,多稳随机共振方法比双稳随机共振方法得到的频率准确,可以增强信号的幅值,有效地检测出被噪声淹没的微弱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微弱信号检测 随机共振 多稳态 变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弱瞬态电磁辐射信号的双耦合Duffing振子自适应检测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悦 刘尚合 +1 位作者 胡小锋 樊高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09-2016,共8页
以研究瞬态电磁辐射信号的远距离探测手段为目的,得到了适用于高频瞬态信号的改进双耦合Duffing振子自适应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双耦合Duffing系统对瞬态放电信号的检测性能,发现该系统对高频信号的检测灵敏度较差,且背景噪声会影响系... 以研究瞬态电磁辐射信号的远距离探测手段为目的,得到了适用于高频瞬态信号的改进双耦合Duffing振子自适应检测算法。首先分析了双耦合Duffing系统对瞬态放电信号的检测性能,发现该系统对高频信号的检测灵敏度较差,且背景噪声会影响系统的同步效果,导致目标信号误判。基于此对系统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了信号变尺度处理和自适应调节驱动力幅值的算法,利用仿真以及实验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在微弱窄带信号及高斯噪声的干扰下,检测算法能将信噪比<–20 d B的放电信号检测出来;且当信噪比>–20 d B时,系统的检测概率能>90%,检测信噪比<–20 d B时,系统的虚警概率控制为<1%,能够满足工程应用中对检测概率的需求。可见改进算法能够克服双耦合Duffing振子模型存在的弱点,通过待检信号展宽及自动调节驱动力幅值,得到最佳系统检测态,将淹没在背景噪声中的瞬态电磁辐射信号检测出来,为进一步远距离探测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电磁辐射 微弱信号 混沌 双耦合Duffing振子 自适应检测 变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沌振子微弱信号检测的改进与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刘鹏 赵文礼 吴君棋 《机电工程》 CAS 2009年第4期9-11,30,共4页
为实现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利用混沌系统非平衡相变对系统参数的扰动和对噪声具有免疫力的特点,根据Holmes型的Duffing振子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以及Melnikov方法,对Duffing方程的非线性项进行了改进,非线性项取(-x3+x5)。改进后... 为实现强噪声背景下微弱信号的检测,利用混沌系统非平衡相变对系统参数的扰动和对噪声具有免疫力的特点,根据Holmes型的Duffing振子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以及Melnikov方法,对Duffing方程的非线性项进行了改进,非线性项取(-x3+x5)。改进后的系统相对原来的检测系统具有更低的信噪比门限,由原来的-92.5 dB降到了-111.5 dB。数值计算与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FFING振子 信噪比门限 MELNIKOV方法 微弱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弱正弦信号幅值混沌检测的一种改进方案 被引量:23
8
作者 路鹏 李月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7-529,共3页
本文根据混沌系统在特定状态下对参数的敏感性 ,提出了一种检测微弱正弦信号幅值的改进方案 .该方案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方法找到了待测微弱信号幅值与混沌动力系统特征指数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弱信号幅值的估计式 .理论与数值仿真实验表明... 本文根据混沌系统在特定状态下对参数的敏感性 ,提出了一种检测微弱正弦信号幅值的改进方案 .该方案采用线性最小二乘方法找到了待测微弱信号幅值与混沌动力系统特征指数之间的关系 ,给出了弱信号幅值的估计式 .理论与数值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案的估计精度较高 ,计算量小 ,易于工程实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弱正弦信号 混沌检测 线性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欠采样随机共振的单频微弱信号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5
9
作者 石盛超 李广侠 +2 位作者 李志强 冯少栋 张卫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5-610,共6页
由于随机共振具有在特定条件下增强微弱信号信噪比的特性,近年来成为一种全新的微弱信号检测手段。为了克服随机共振绝热近似理论小参数条件的限制,提出一种基于欠采样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通过欠采样尺度变换与还原技术,实现... 由于随机共振具有在特定条件下增强微弱信号信噪比的特性,近年来成为一种全新的微弱信号检测手段。为了克服随机共振绝热近似理论小参数条件的限制,提出一种基于欠采样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通过欠采样尺度变换与还原技术,实现了大参数信号的随机共振处理,突破了二次采样变尺度随机共振算法要求采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频率的50倍的限制。构建了基于欠采样随机共振的微弱信号检测模型,从理论上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利用该方法对信噪比为-27 dB条件下的微弱单频信号检测进行了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微弱信号检测方案的正确性。所提方法大大降低了信号的采样速率,为将随机共振应用于科斯塔斯(Costas)环的改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通信 微弱信号检测 随机共振 欠采样 尺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微弱信号检测时域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家田 季静 严正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6期80-82,共3页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一项重要的测井技术,该项目的一个难点为微弱信号的检测.采用了一种微弱正弦信号检测时域处理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时域法微弱信号检测的测量原理,同时给出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微弱信号检测的仿真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是一项重要的测井技术,该项目的一个难点为微弱信号的检测.采用了一种微弱正弦信号检测时域处理方法,并详细阐述了时域法微弱信号检测的测量原理,同时给出了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微弱信号检测的仿真试验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该领域,用时域方法处理信号在最低信噪比工作门限达到-20dB时,可以达到很高的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套管电阻率测井 微弱信号检测 时域法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振子弱信号检测系统构成及响应速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涛 曹军威 廉小亲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21,共6页
针对混沌振子微弱信号检测系统中初值影响检测系统输出状态的问题,利用广义胞映射方法对检测系统分岔点附近的全局性态进行分析,根据所获得的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一种构成无误判性检测系统的方法,并进一步定义了响应步长作为衡量检测速度... 针对混沌振子微弱信号检测系统中初值影响检测系统输出状态的问题,利用广义胞映射方法对检测系统分岔点附近的全局性态进行分析,根据所获得的数值分析结果,给出一种构成无误判性检测系统的方法,并进一步定义了响应步长作为衡量检测速度的指标,利用该指标对无误判性检测系统响应微弱信号的速度进行了分析,所得的结论可为混沌振子检测系统的工程实施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沌振子 微弱信号检测 构成方法 响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连接VSC在“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下的一类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及等效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李霞林 李佳鑫 +3 位作者 朱琳 黄玉辉 张晨 郭力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32-1640,共9页
大量理论研究发现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薄弱电网后,易发生由“外环–锁相环”交互所主导的小扰动失稳现象,且在多个实际工程中也发现此类稳定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改进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有... 大量理论研究发现电压源换流器(voltagesource converter,VSC)接入薄弱电网后,易发生由“外环–锁相环”交互所主导的小扰动失稳现象,且在多个实际工程中也发现此类稳定问题。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大量改进控制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有功外环、无功外环与锁相环三者之间施加附加补偿控制,以提升弱连接VSC(weak-grid connected VSC,WG-VSC)并网稳定性。该文将这些方法归纳为WG-VSC在“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下的一类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试想,这些策略都能提升稳定性,那么它们是否存在某种等效性?此外,基于等效性原理,还能否推导出其他的改进控制措施?该文研究动机是期望从方法论的视角回答上述问题,进而为解决此类稳定性问题提供基本依据。该文创新工作是基于一种能够清晰展现“外环–锁相环”交互关系的等效锁相环模型,首次揭示了这一类改进控制方法在提升WG-VSC“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小扰动稳定性方面具有等效性。此外,通过观察分析现有补偿控制策略在拓扑结构和作用机理上的特点,该文还预测了其余多种新型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控制策略,并基于等效锁相环(phaselockedloop,PLL)模型分析得出,通过特定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可使得此类补偿控制策略在WG-VSC系统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面具有等效性。最后,基于PSCAD/EMTDC的详细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连接VSC “外环–锁相环”时间尺度 小扰动稳定性提升方法 等效锁相环模型 等效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周期振子检测微弱相位编码信号 被引量:2
13
作者 甘建超 肖先赐 张仔兵 《信号处理》 CSCD 2004年第5期449-455,共7页
临界混沌状态的周期振子对噪声具有免疫力,而对微弱的正弦信号或相位编码信号比较敏感。根据这种特 性,可以检测出淹没在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正弦信号或相位编码信号并估计其频率。
关键词 相位编码信号 正弦信号 强噪声 频率 周期 估计 背景 振子 临界 淹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采样的频谱分析和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进超 邓兆祥 +1 位作者 姜艳军 杨维军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0-326,共7页
由于采样设备和被采样信号的限制,完全的均匀采样很难实现,实际中很多情况也需要用到非均匀采样,而当采样信号是非均匀时采样定理不再适用。使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非均匀频谱分析法,详细讨论了频谱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由于频谱噪... 由于采样设备和被采样信号的限制,完全的均匀采样很难实现,实际中很多情况也需要用到非均匀采样,而当采样信号是非均匀时采样定理不再适用。使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非均匀频谱分析法,详细讨论了频谱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由于频谱噪声会淹没一些弱信号的频率成分,使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幅值衰减法,衰减强信号频率成分和频谱噪声,通过仿真实验成功检测出幅值为强信号幅值一亿分之一的弱信号,并对非均匀采样信号的频率成分进行高精度的参数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采样 最小二乘法 频谱分析 弱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稳随机共振的舰船轴频电场弱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嵇斗 单潮龙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6,共5页
针对含噪舰船轴频电场弱信号特征频率检测困难的问题,首先在引入基于三稳随机共振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稳系统势函数特性,并给出了三稳随机共振的临界幅值的计算方法;然后,设计了基于三稳随机共振的频率大参数信号检测方法;最后,开展... 针对含噪舰船轴频电场弱信号特征频率检测困难的问题,首先在引入基于三稳随机共振算法的基础上,研究了三稳系统势函数特性,并给出了三稳随机共振的临界幅值的计算方法;然后,设计了基于三稳随机共振的频率大参数信号检测方法;最后,开展了随机共振仿真分析,并对实测信号进行了轴频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分离出轴频弱信号的频率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稳系统 随机共振 轴频电场 弱信号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形Lorenz系统的混沌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孟玲玲 宋艳君 王晓东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6-780,共5页
在Lorenz混沌系统的基础上,加入周期策动力信号形成一种变形的Lorenz系统。利用广义哈密顿系统理论的梅尔尼科夫方法,证明变形Lorenz系统具有Smale马蹄变换意义下的混沌。利用功率谱、Lyapunov指数谱、庞卡莱映射等分析方法,进一步证明... 在Lorenz混沌系统的基础上,加入周期策动力信号形成一种变形的Lorenz系统。利用广义哈密顿系统理论的梅尔尼科夫方法,证明变形Lorenz系统具有Smale马蹄变换意义下的混沌。利用功率谱、Lyapunov指数谱、庞卡莱映射等分析方法,进一步证明了变形Lorenz系统具有混沌系统的运动规律。变形Loren系统主要具有混沌态和类周期态两种状态。当系统处在一个临界状态,系统参数的微小变化就可以引起系统状态的性质变化,使最大Lyapunov指数由正变负。仿真实验表明该混沌系统对微弱周期信号非常敏感,同时对噪声具有极强的免疫力,这种性质使得混沌系统具有检测小信号的潜力,可以实现强噪声背景下弱周期信号有效的自动检测。变形Lorenz系统信噪比工作门限可达到-26dB,与Duffing系统相比,变形Lorenz系统的信噪比门限更低,进一步优化系统参数,还可以继续降低信噪比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顿系统 梅尔尼科夫方法 混沌系统 微弱信号检测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单步预测法对含窄带干扰瞬态电磁辐射信号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悦 刘尚合 +2 位作者 胡小锋 刘卫东 李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067-2073,共7页
针对远距离探测中强背景噪声及频率跳变窄带噪声难以在滤波环节被抑制这一难题,提出利用混沌单步预测算法对微瞬态电磁辐射信号进行检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分析了含窄带干扰的测试背景信号对混沌序列特征量及混沌预测精度的影响,仿... 针对远距离探测中强背景噪声及频率跳变窄带噪声难以在滤波环节被抑制这一难题,提出利用混沌单步预测算法对微瞬态电磁辐射信号进行检测并验证了其可行性。仿真分析了含窄带干扰的测试背景信号对混沌序列特征量及混沌预测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发现微弱窄带干扰和随机噪声叠加至混沌信号内不会驱动其进入下一个非混沌相态,且预测精度没有被大强度削弱。实验采集放电信号,对混沌单步预测法的预测精度与检测准确率进行了计算,检测误差在合理范围内,且检测准确率达95.8%。可见,预测法具有较强的抗窄带噪声能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用于放电故障点等放电源的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电磁辐射 微弱信号 混沌 单步预测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消法在提高压缩接收机双信号动态范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程水英 陈鹏举 武传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8-412,共5页
介绍了压缩接收机的原理及其数学模型 ,并对压缩接收机的输出信号进行了详尽的数学分析 ,重点阐述了如何利用对消法检测压缩接收机旁瓣中的微弱信号 ,有效地克服了压缩接收机双信号动态范围的局限性 ,最后给出了计算机模拟结果 .
关键词 压缩接收机 双信号动态范围 微弱信号检测 对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沌变步长萤火虫优化的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行鸿彦 韩杰 刘刚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4-70,共7页
针对传统随机共振只能完成单参数寻优及寻优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混沌变步长萤火虫优化的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二阶Duffing振子随机共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共振问题转化为系统的多参数同步寻优问题,利用追尾行为的... 针对传统随机共振只能完成单参数寻优及寻优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混沌变步长萤火虫优化的随机共振微弱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选用二阶Duffing振子随机共振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共振问题转化为系统的多参数同步寻优问题,利用追尾行为的混沌变步长萤火虫优化算法寻找系统的最优参数,实现随机共振,检测出强噪声背景下的微弱周期信号。仿真结果表明,随着输入信号的信噪比越低,混沌变步长萤火虫优化算法寻优结果越好;在寻优结果上,混沌变步长萤火虫优化算法的随机共振明显优于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主要表现为输出信噪比提高了5.70 dB,相对于原始信号,信噪比提高了28.76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变步长操作 追尾行为 萤火虫优化 多参数寻优 微弱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贺利芳 崔莹莹 张天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2-77,共6页
针对系统输入信号为低频、高频情形,以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为随机共振模型,分别建立自适应随机共振检测算法。选取平均信噪比增益作为衡量随机共振性能指标,设置系统参数,固定步长,自适应调节耦合系数,计算最优耦合系数。本文将非线性耦... 针对系统输入信号为低频、高频情形,以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为随机共振模型,分别建立自适应随机共振检测算法。选取平均信噪比增益作为衡量随机共振性能指标,设置系统参数,固定步长,自适应调节耦合系数,计算最优耦合系数。本文将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首次应用于多频微弱信号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能更加灵活地检测微弱信号。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符合,为非线性耦合双稳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双稳系统 自适应算法 多频微弱信号 平均信噪比增益 尺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