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PLZT高速VOA的光源低频强度噪声抑制 |
郑鑫
冀军
金晓峰
章献民
郑史烈
池灏
Kevin Yingyin Zou
|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基于3μm-SOI的波分复用/解复用器与电吸收型VOA的单片集成(英文) |
袁配
王玥
吴远大
安俊明
祝连庆
|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3
|
基于液体光阑的微流控可变光衰减器阵列 |
万静
俞廷杰
陈建松
周瑞
万洪丹
|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S弯曲聚合物热光型可变衰减器的特性 |
张昊
江晓清
李鹰
杨建义
李锡华
王明华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9
|
|
5
|
一种MEMS可调光衰减器性能测试及动态响应分析 |
袁野
曹钟慧
鲍俊峰
邹勇卓
吴兴坤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0
|
|
6
|
光纤直接耦合微加工型可调光衰减器 |
晏辉鸣
曹钟慧
吴兴坤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7
|
一种闭环控制的错位型MEMS可调光衰减器 |
邵国成
戴旭涵
杨昊宇
赵小林
丁桂甫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8
|
反射型有机聚合物电光可变衰减器的实验研究 |
肖平平
邓满兰
胡红武
余济海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9
|
可变透镜边沿模拟顶角可调棱镜的可变光衰减器 |
陈陶
梁忠诚
徐荣青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0
|
一种数字化可调光衰减器的设计 |
曹钟慧
邹勇卓
吴兴坤
|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1
|
超小型非硅基微机械可调光衰减器 |
万鹏
袁野
吴兴坤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12
|
新型全光纤可调光衰减器 |
李志全
田秀仙
王会波
|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3
|
可调光衰减器的光衰减量线性补偿 |
曹钟慧
晏辉鸣
吴兴坤
|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4
|
基于PDLC的可变光衰减器的研制 |
仲志成
刘彩霞
张歆东
王明峰
唐勇
贾翠萍
薛海林
陈维友
|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5
|
新型可变光衰减器的温度特性研究 |
朱少丽
刘德森
吴建伟
徐秋霜
|
《应用光学》
CAS
CSCD
|
2005 |
2
|
|
16
|
全光纤热光型可变光衰减器的闭环控制 |
潘昊
陈哲
张云聪
张凌童
|
《光通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7
|
基于光腔环路衰荡光谱技术气体浓度测量的研究 |
李文超
沙晓鹏
刘正君
李志全
冯蕾
马伯华
|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8
|
连续波激光衰荡痕量气体浓度测量系统的研究 |
李志全
王会波
田秀仙
|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9
|
用于光网络通信的Si基光子集成器件的研究 |
王启明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20
|
光可变衰减器 |
胡台光
吴爱清
刘秋华
|
《光通信研究》
|
1993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