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调部件动密封结构泄漏特性研究
1
作者 刘建 杨卫华 +2 位作者 解文博 李承阳 李春光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251,共10页
为支撑未来宽域飞行器技术研究,针对几何可调进气道的往复式动密封结构,采用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几何结构、粗糙度等参数对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动密封结构泄漏通道分为主泄漏通道和次泄漏通道,密封... 为支撑未来宽域飞行器技术研究,针对几何可调进气道的往复式动密封结构,采用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几何结构、粗糙度等参数对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动密封结构泄漏通道分为主泄漏通道和次泄漏通道,密封结构的几何参数对泄漏率具有显著影响;(2)陶瓷栅片厚度、侧壁变形量是主通道泄漏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当陶瓷栅片长厚比由4.6增大到11.5时,主泄漏通道的泄漏率降幅可达89.8%,当侧壁相对变形量由0.006增大到0.01时,主泄漏通道泄漏率增大了259%;(3)陶瓷栅片与下隔板的间隙对次泄漏通道泄漏率有很大影响,当出口间隙由0.05 mm增大到0.2 mm时,泄漏率可增大10倍;(4)通道粗糙度对主泄漏通道泄漏率影响甚微,可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域飞行器 几何可调进气道 动密封 泄漏特性 陶瓷栅片 泄漏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速域可调进气道密封腔流动特性研究
2
作者 刘胜 夏枫 +2 位作者 满延进 陈港毓 孙波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174,共8页
为了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宽速域进气需求,一般考虑使用可调进气道,此时进气道内部需要安装动密封结构。陶瓷栅片密封凭借其优异的耐磨损性和抗高温氧化能力是最理想的选择。使用陶瓷栅片作为密封件后,密封室内会形成受侧板边界层影响... 为了满足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宽速域进气需求,一般考虑使用可调进气道,此时进气道内部需要安装动密封结构。陶瓷栅片密封凭借其优异的耐磨损性和抗高温氧化能力是最理想的选择。使用陶瓷栅片作为密封件后,密封室内会形成受侧板边界层影响的三维空腔流动。以密封腔模型为基础,提出对密封腔流动和泄漏通道流动解耦化处理,并分别对进气道密封模型和泄漏模型进行了建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改变来流边界层厚度以及来流速度研究不同来流条件对长密封腔结构类型流动特性及泄漏规律的影响。分析发现,长密封腔在Ma4.5高超声速来流下表现为开式空腔流动,对边界层厚度以及来流马赫数的变化相较于短密封腔更为敏感;来流马赫数的改变使得密封腔内流动结构变化较大,相应泄漏通道的入口压力分布也存在很大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飞行器 可调进气道 栅片密封 长密封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收缩比可调的二元TBCC进气道风洞试验及起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严雪阳 李中龙 +3 位作者 俞宗汉 黄国平 王瑞琳 潘鹏宇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为拓宽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结合型面变几何技术并充分利用迟滞回路效应的优势,基于外压缩面/喉道高度协同调节的二元TBCC进气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马赫数为4.0的通流状态下进气道内收缩比(即改变喉道高度)... 为拓宽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结合型面变几何技术并充分利用迟滞回路效应的优势,基于外压缩面/喉道高度协同调节的二元TBCC进气道模型,采用数值模拟与风洞试验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马赫数为4.0的通流状态下进气道内收缩比(即改变喉道高度)增减对起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道处于不起动状态时,降低内收缩比使进气道肩部分离包被吞入继而实现再起动;结合纹影和沿程静压分布等分析,进气道入口波系在各内收缩比下与设计值相符,但内流通道的CFD结果与试验结果存在相对误差ε,且起动状态下的εq比不起动状态下的εb约低1.5%(ε_(q)<2.7%,ε_(b)<4.2%),表明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于前体激波的预测较为准确,而对于不起动进气道内流静压预测存在误差;获取此类变几何进气道的迟滞回路特性,当内收缩比≤1.79时,进气道正常起动,当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不能正常起动,当1.79<内收缩比<2.54时,进气道的起动特性由初始状态和内收缩比的增减趋势共同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气道 风洞试验 数值仿真 喉道面积 变几何 内收缩比 自起动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几何进气道不起动流场非定常特性数值研究
4
作者 赵书辉 关奔 +1 位作者 王革 罗喜胜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2-144,共13页
为研究变几何进气道在不起动状态下的非定常流动现象,利用二维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唇罩可前移的进气道流场进行模拟,探究唇罩位置变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流场非定常特性的影响。对比了唇罩位于高马赫数位置及低马赫数位置时的进气... 为研究变几何进气道在不起动状态下的非定常流动现象,利用二维非定常数值计算方法对唇罩可前移的进气道流场进行模拟,探究唇罩位置变化对高超声速进气道不起动流场非定常特性的影响。对比了唇罩位于高马赫数位置及低马赫数位置时的进气道流动振荡情况,并对其流动振荡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唇罩位于高马赫数位置时,流动振荡幅度随来流马赫数升高明显增大,流量振荡幅值由Ma=4.0工况的0.8 kg/s增大至Ma=4.6工况的2.7 kg/s。而在唇罩位于低马赫数位置时,流动振荡幅度随来流马赫数升高反而逐渐减小。进气道中的小分离区与激波串会导致壁面压力的急剧上升,引发压力的非线性变化。在Ma=4.6工况下,壁面无量纲压强峰值在短时间内从20急剧上升至50以上,而在流场变化较为缓和的Ma=3.3工况,压力峰值仅在12.4~15.74小范围波动。在Ma=4.6工况,进气道流动振荡规律与各壁面监测点基本一致,而Ma=3.3工况下的流动振荡规律则与唇口及喉道处监测点之间出现较大差异。这是因为唇罩前移后进气道内的气流流速增大至声速以上,阻碍了上下壁面间的扰动传播及振荡耦合,因此减弱了进气道内的流动振荡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进气道 不起动 流动振荡 变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马赫数范围高超声速进气道伸缩唇口式变几何方案 被引量:31
5
作者 金志光 张堃元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03-1510,共8页
针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Ma=4~7的宽马赫数范围工作要求,探索了一种伸缩唇口式简单变几何方案,利用一维流理论对其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并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其接力点下的自起动性能及其它不同工作马赫数下的... 针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Ma=4~7的宽马赫数范围工作要求,探索了一种伸缩唇口式简单变几何方案,利用一维流理论对其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给出了一种具体的实现方案,并利用数值仿真手段对其接力点下的自起动性能及其它不同工作马赫数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所设计的伸缩唇口式变几何方案解决了宽马赫数工作范围内定几何进气道难以协调的设计矛盾,该方案能使进气道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宽至Ma=4~8(9);(2)变几何进气道能使马赫4接力点下的流量系数保持在0.7以上,这为飞行器宽马赫数范围加速提供了强有力保障;(3)与定几何进气道相比,变几何进气道高低马赫数下的总体性能均得到大幅度提高;(4)研究发现,附面层排移及排移位置对改善进气道接力点下的自起动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燃冲压发动机进气道 变几何进气道 伸缩唇口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赫数2.5~7.0的二元变几何进气道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永洲 刘晓伟 +1 位作者 张蒙正 南向军 《火箭推进》 CAS 2015年第5期17-22,共6页
针对RBCC发动机Ma=2.5~7.0的宽范围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部分顶板转动+唇口平移的二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其总体性能和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波依次封口设计概念的变几何进气道在高低马赫数下的总体性能较... 针对RBCC发动机Ma=2.5~7.0的宽范围工作要求,提出了一种部分顶板转动+唇口平移的二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并通过数值仿真对其总体性能和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激波依次封口设计概念的变几何进气道在高低马赫数下的总体性能较优,尤其具有良好的流量捕获能力。转动部分顶板的变几何方案拓宽了进气道工作范围,向后平移唇口可以实现超额定工况的起动和Ma=2.3的自起动。变几何进气道的调节方法简单、工程应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 高超声速进气道 宽马赫数 变几何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BCC进气道喉道及唇口调节数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正泽 刘佩进 +2 位作者 秦飞 石磊 王亚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03-1013,共11页
为提高发动机在宽马赫域下的工作性能,针对中心支板式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BCC),开展了变几何进气道方案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喉道高度调节方案中进气道的流场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喉道高度调节方案和唇... 为提高发动机在宽马赫域下的工作性能,针对中心支板式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Rocket Based Combined Cycle,RBCC),开展了变几何进气道方案设计,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喉道高度调节方案中进气道的流场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喉道高度调节方案和唇口位置-喉道高度协同调节方案在性能上的区别,并分析了唇口位置调节对变几何进气道起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喉道调节方案在兼顾亚燃、超燃模态性能需要的同时,能保证进气道在Ma_∞=2.4前顺利起动;而喉道-唇口调节方案能进一步降低进气道起动马赫数,使进气道在Ma_∞=1.6前起动,同时能减少进气道的总压损失,并能提高进气道在部分非设计点下的流量系数。相比于喉道调节方案,喉道-唇口调节方案在Ma_∞=3,4,5下的流量系数分别提高了15.1%,40.3%和1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变几何 进气道 数值模拟 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型高超飞行器变几何进气道设计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兵 谷良贤 龚春林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1-436,共6页
针对适用于加速型宽速域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变几何进气道进行了设计,采用了可动唇口和可变压缩面,为了几何实现简单,采用分级可调方式,在Ma≈4进行几何调节。这种结构保证了飞行器在低速段的正常起动和流量系数,同时也保证了飞行器... 针对适用于加速型宽速域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变几何进气道进行了设计,采用了可动唇口和可变压缩面,为了几何实现简单,采用分级可调方式,在Ma≈4进行几何调节。这种结构保证了飞行器在低速段的正常起动和流量系数,同时也保证了飞行器在高速条件下的压缩性能,能保证在Ma=2.5-8之间进气道的正常高效工作。对该进气道进行了性能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了适用于低马赫数的进气道构型无法满足高马赫数条件下的压缩性,而适用于高马赫数条件的进气道构型低马赫数下的起动问题严重,流量系数较低。因此,对于速域较宽的吸气式飞行器,固定结构进气道很难满足任务需求,采用变结构进气道是一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型 高超飞行器 变几何进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RBCC二元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伟 何国强 刘佩进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9-413,418,共6页
对工作于引射和亚燃模态的RBCC发动机进气道来说,宽马赫数工作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使得二元进气道应采用变几何结构。针对内压段收缩比对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文中开展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将内收缩比调节... 对工作于引射和亚燃模态的RBCC发动机进气道来说,宽马赫数工作的要求显得尤为突出,使得二元进气道应采用变几何结构。针对内压段收缩比对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性能的影响,文中开展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将内收缩比调节和边界层流动控制相结合的变几何二元进气道方案。研究发现,该方案以低马赫数小范围内较少的流量损失为代价,实现了进气道起动马赫数、阻力的降低和出口总压的增加,改善了进气道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发动机 二元进气道 变几何进气道 边界层流动控制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合金在飞行器进气道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谭慧俊 王子运 张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8-448,共11页
进气道作为发动机上游的重要气动部件,其性能对整个飞行器的工作效率和运行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进气道的几何调节需求,指出了传统机械调节方案存在的不足以及形状记忆合金在可调进气道中诱人的应用前景,而后简单介... 进气道作为发动机上游的重要气动部件,其性能对整个飞行器的工作效率和运行能力都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进气道的几何调节需求,指出了传统机械调节方案存在的不足以及形状记忆合金在可调进气道中诱人的应用前景,而后简单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的基本特性和典型航空应用进展。最后,总结了形状记忆合金在飞行器进气道中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美国SAMPSON计划在智能进气道领域所取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飞行器进气道 形状记忆合金 变几何调节 流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赫数1.5~4.5的曲面轴对称变几何进气道设计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永洲 李光熙 +1 位作者 刘晓伟 马元 《火箭推进》 CAS 2018年第4期30-35,共6页
针对空气涡轮火箭冲压发动机马赫数1.5~4.5工作范围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唇口平移的曲面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及其新型调节机构,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其总体性能和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曲面压缩的轴对称变几何进气道总体... 针对空气涡轮火箭冲压发动机马赫数1.5~4.5工作范围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唇口平移的曲面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及其新型调节机构,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其总体性能和流动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曲面压缩的轴对称变几何进气道总体性能较高,尤其是流量捕获能力良好,可以满足整个工作范围的需求。此外,新型调节机构简单可行,利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变几何进气道 调节机构 马赫数分布 弯曲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进气道曲面压缩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27-2235,共9页
高超声速曲面压缩系统能够同时利用弯曲激波和等熵波压缩来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本文简要回顾了相关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这种新型压缩方式的流动特征,总结了基于曲面压缩概念提出的多种流场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其中根据出口截面或... 高超声速曲面压缩系统能够同时利用弯曲激波和等熵波压缩来流,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本文简要回顾了相关研究取得的成果,分析了这种新型压缩方式的流动特征,总结了基于曲面压缩概念提出的多种流场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其中根据出口截面或壁面上气动参数实现的流场反设计以及在高超声速进气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同时指出了三维流场的反设计、粘性条件下的反设计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进气道 反设计 曲面压缩系统 弯曲激波压缩系统 变几何进气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板对四模块可调进气道特性的影响
13
作者 李永洲 张蒙正 +1 位作者 路媛媛 南向军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2期47-52,63,共7页
针对RBCC发动机Ma=2.5~7.0宽范围工作要求,设计了顶板部分可调的四模块二元变几何进气道,并研究了挡板对其总体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气道整个工作范围内,鬯、体性能较优,特别是流量捕获能力。带挡板时进... 针对RBCC发动机Ma=2.5~7.0宽范围工作要求,设计了顶板部分可调的四模块二元变几何进气道,并研究了挡板对其总体性能和流场结构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进气道整个工作范围内,鬯、体性能较优,特别是流量捕获能力。带挡板时进气道流场基本保持了二维特征,不带挡板时『呵川具有明显的三维特征,压缩效率降低,流量系数显著下降。带挡板时进气道左/右模块性能摹本相等,不带挡板时左/右模块差别明显,与右模块相比,左模块基本保持了二维流动特征,压缩效率明显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 高超声速进气道 宽马赫数 变几何进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组合循环发动机变几何进气道方案
14
作者 刘晓伟 石磊 +1 位作者 刘佩进 何国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6-750,共5页
用于空天往返的组合循环发动机工作马赫数范围宽.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双通道调节的变几何进气道设计方案:用一道隔板将进气道内压段分为上下2个通道,低马赫数时,上下2个通道同时进气,高马赫数时,通过旋转外压段最后一道压缩面关闭... 用于空天往返的组合循环发动机工作马赫数范围宽.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双通道调节的变几何进气道设计方案:用一道隔板将进气道内压段分为上下2个通道,低马赫数时,上下2个通道同时进气,高马赫数时,通过旋转外压段最后一道压缩面关闭下通道后,仅上通道进气,从而实现进气道压缩角和收缩比的大范围调节。研究表明,该变几何进气道在Ma=2.2—7.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总压恢复系数,尤其是具有很高的流量系数,且大部分区间出口马赫数合适,该变几何进气道方案调节过程简单、可靠,容易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循环发动机 变几何进气道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Ma0~4 TBCC进气道气动设计及性能分析
15
作者 袁化成 刘君 郭荣伟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1,共9页
从TBCC推进系统总体性能需求出发,给出了TBCC进气道捕获面积以及模态转换马赫数确定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平动式模态转换装置的马赫数0~4内并联TBCC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给出了进气道单自由度几何调节机构方案及其几何调节规律。通... 从TBCC推进系统总体性能需求出发,给出了TBCC进气道捕获面积以及模态转换马赫数确定过程。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平动式模态转换装置的马赫数0~4内并联TBCC进气道气动方案设计,给出了进气道单自由度几何调节机构方案及其几何调节规律。通过对涡轮通道典型几何参数的规律化研究,结果表明:方转圆段几何长度、中心点ym值以及面积变化规律对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及马赫数影响较小,对进气道出口流场的均匀度影响较大;就研究的进气道而言,选取方转圆段几何长度为3m,中心控制点ym=1.5,沿程截面面积变化规律为"先急后缓"的设计较为适宜;Ma=4.0时,设计的TBCC变几何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为0.45,Ma=2.2时,总压恢复系数和畸变分别为0.79和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循环推进系统 TBCC进气道 变几何机构 平动式模态转换 方转圆扩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形截面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研究
16
作者 袁化成 郭荣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为了改善宽马赫数范围工作的进气道性能,对矩形截面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包括唇口开启、唇口后退等几何动作的变几何进气道设计方案。据此在马赫数Ma=4.0~6.5范围内设计了矩形截面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采... 为了改善宽马赫数范围工作的进气道性能,对矩形截面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进行了研究,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包括唇口开启、唇口后退等几何动作的变几何进气道设计方案。据此在马赫数Ma=4.0~6.5范围内设计了矩形截面高超声速变几何进气道,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其气动性能开展了研究,并与定几何进气道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设计马赫数及高于设计马赫数条件下,变几何进气道与定几何进气道的性能基本相同。低于设计马赫数时,变几何进气道的性能明显优于定几何进气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截面 高超声速进气道 变几何 设计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来流下TBCC变几何进气道的数值优化
17
作者 黄辉先 庄选 +1 位作者 李斌 李燕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31-1936,共6页
为提高内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进气道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一种带多级楔板的扩压段二维进气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非均匀来流对其流场特性及性能参数的影响,并与非均匀来流对常规型进气道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 为提高内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进气道的工作特性,设计了一种带多级楔板的扩压段二维进气道。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非均匀来流对其流场特性及性能参数的影响,并与非均匀来流对常规型进气道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模拟结果表明:采用带多级楔板的扩压段二维进气道性能受非均匀来流影响更小,扩压段内出口流场有明显的提升;模态转换状态下,与常规型进气道相比,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系数平均增大10%,总压畸变指数平均降低15%左右,冲压出口马赫数均小于0.41,出口温升比降低。从而使得发动机推力增加,耗油率降低,改善了TBCC发动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变几何进气道 非均匀来流 数值模拟 性能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中心支板的RBCC变几何二元进气道设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浩 李光熙 +2 位作者 李江 秦飞 何国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91,共8页
针对使用RBCC发动机作为第一级动力的两级入轨飞行器,提出了一种内置中心支板的可变几何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方案。该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0—7,设计点Ma=5。通过调节唇口外罩角度以及喉部的高度,可改变进气道的几何构型。数值模拟结果... 针对使用RBCC发动机作为第一级动力的两级入轨飞行器,提出了一种内置中心支板的可变几何二元混压式进气道方案。该进气道工作马赫数范围0—7,设计点Ma=5。通过调节唇口外罩角度以及喉部的高度,可改变进气道的几何构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该进气道通过采取变几何和吸除措施能够在Ma=2.4下实现自起动,为引射模态向亚燃模态转级提供了必要条件;(2)采用变几何措施可显著拓宽进气道在起动状态下正常工作的马赫数范围;(3)亚燃和超燃模态典型马赫数下,进气道出口各项性能指标适中,可以满足RBCC发动机燃烧室对进口空气参数的要求;(4)通过变几何调节,还可提高进气道的抗反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CC 变几何进气道 宽马赫数 数值模拟 引射模态 亚燃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CC用轴对称进气道流量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亚岗 袁化成 郭荣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6-1615,共10页
为了满足组合动力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内良好工作,开展了组合动力轴对称进气道设计,提出了多种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以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各变几何机制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各方案优劣。结果表明:外... 为了满足组合动力进气道在宽马赫数范围内良好工作,开展了组合动力轴对称进气道设计,提出了多种轴对称进气道变几何方案以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研究了各变几何机制的可行性,对比分析各方案优劣。结果表明:外压段溢流、内压段溢流及扩压段溢流均能实现进气道/发动机流量匹配;外压段溢流变几何机制较复杂,其中改变唇罩角度和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且移动部分中心锥时进气道压差阻力较小;内压段溢流各方案变几何机制相对简单,但溢流区域较大,斜激波易导致中心锥表面流动分离。其中采用外罩设置放气孔的形式时,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较高,压差阻力较小;扩压段溢流方案实现简单,溢流区域小,进气道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动力 轴对称进气道 变几何 流量匹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超声速颌下进气道变几何方案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威 金志光 +1 位作者 王浩 张堃元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187-2192,共6页
针对宽范围定几何颌下进气道高马赫数下的压缩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喉部滑块前后移动的变几何调节方案,该方案通过滑块前后移动改变高低马赫数下的喉道尺寸,使进气道能够满足高低马赫数下的压缩量要求。提出了两种滑块布局方式,针对内... 针对宽范围定几何颌下进气道高马赫数下的压缩量不足问题,提出了一种喉部滑块前后移动的变几何调节方案,该方案通过滑块前后移动改变高低马赫数下的喉道尺寸,使进气道能够满足高低马赫数下的压缩量要求。提出了两种滑块布局方式,针对内锥侧滑块布局方式,按调节原理进行了滑块型面与进气道内流道型面的匹配设计,并将变几何颌下进气道与定几何方案进行了性能比较。数值研究表明:按Ma=2.5~4.0设计的变几何颌下进气道,在设计点,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51,较公开文献中定几何方案提高8.5%;在Ma4.0,0°攻角工况下,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46,提高12.2%;在Ma2.7,1°攻角工况下流量系数为0.69,临界状态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78。气动性能表明,该颌下进气道性能优越,调节方案简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进气道 颌下进气道 等熵压缩 变几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