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人才吸引力提升的多元路径:基于WSR方法论的组态研究
1
作者 贾建锋 刘伟鹏 乌日罕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3-162,共10页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理论分析框架(WSR),整合“物理”“事理”和“人理”3个维度的5个前因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一要素不构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但... 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理论分析框架(WSR),整合“物理”“事理”和“人理”3个维度的5个前因要素,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影响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多重并发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单一要素不构成高城市人才吸引力产生的必要条件,但物理维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影响城市人才吸引力方面发挥着更为普遍的作用;(2)实现高城市人才吸引力的路径有4条,即物理—事理双元主导下科技驱动型、物理—事理—人理协同下生活主导型、物理—事理双元主导下自然驱动型和物理—事理—人理协同下科技主导型;(3)导致非高城市人才吸引力的路径有3条,它们与实现高城市人才吸引力的组态路径呈现出因果非对称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事理—人理理论分析框架(WSR) 城市人才吸引力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贺振祥 柯丽华 +4 位作者 姚囝 张光权 王其虎 胡南燕 黄兆云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为提高岩爆等级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考虑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标内涵差异及相互关联,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频次统计法,选取脆性系数、应力系数、弹性变形能指数、岩体完整性系数,构建了岩爆预测指标体系。... 为提高岩爆等级预测的精度和可靠性,提出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考虑岩爆烈度等级预测指标内涵差异及相互关联,采用文献调研法和频次统计法,选取脆性系数、应力系数、弹性变形能指数、岩体完整性系数,构建了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基于博弈论和变权思想,充分利用岩爆对象属性特征信息差异和专家对工程条件复杂多变性的识别与判断信息,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反熵权法和云模型方法,建立了岩爆预测的非对称变权云模型,减少了岩爆预测权重计算的主观随意性,客观地反映了岩爆对象属性特征差异对变权计算的影响,有效描述岩爆预测等级边界处微小变化的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及其边缘区间单边界的特征信息,也提高了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将该模型应用于20组国内外岩爆实例,预测准确率达90%,均高于熵权-云模型、改进CRITIC-多维云模型和RSTOPSIS法的预测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本文模型的建立为客观反映岩爆工程实际情况和提高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提供方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预测 博弈论 变权理论 模糊层次分析法 反熵权法 非对称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集理论评价水库运行管理
3
作者 胡雯 陆洋洋 +2 位作者 方国华 郑旺 张世伟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65,共10页
为科学评价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合当前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举措要求,从“四全”管理、“四制(治)”体系、“四预”措施和“四管”工作4个方面,构建了由25项指标组成的水库运行管理现... 为科学评价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合当前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求和构建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的举措要求,从“四全”管理、“四制(治)”体系、“四预”措施和“四管”工作4个方面,构建了由25项指标组成的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指标权重,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评价模型;以江苏省石梁河水库为例,评价其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结果表明,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的模型可有效评价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石梁河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为良好,并有向优秀转变的趋势,说明石梁河水库运行管理现代化水平较高,但在信息共享、水生态环境保护、人力资源科技与结构化水平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运行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序关系法 熵值法 可变模糊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韧性评估研究——以兰州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黄山 王万莲 +1 位作者 袁维 张学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560-4571,共12页
为保障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的安全性,将韧性理论引入高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中。针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韧性评估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可变模糊云模型。首先,建立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博弈论... 为保障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的安全性,将韧性理论引入高校体育场馆安全管理中。针对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韧性评估过程中存在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特点,引入可变模糊云模型。首先,建立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博弈论方法将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IAHP)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法组合赋权得到更为合理的组合权重。并将该模型引用到兰州市各高校体育场馆的具体工程案例中,确定其综合评价韧性等级为Ⅲ级,根据云相似度衡量评价结果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研究表明,与其他预警方法相比,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靠,该方法不仅实现了安全评价结果可视化,还能为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场馆运营安全韧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高校体育场馆 韧性评估 运营阶段 可变模糊集理论 云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消防救援起降点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卫军 黄园晶 +1 位作者 杨兆西 李滨希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22-1027,共6页
为提高森林消防救援效率,针对森林消防救援的起降点选择,提出了一种改进DEMATEL-ISM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基于扎根理论建立面向森林消防救援起降点选择的影响因素体系,然后引入模糊集理论消除DEMATEL-ISM法中专家评分的主... 为提高森林消防救援效率,针对森林消防救援的起降点选择,提出了一种改进DEMATEL-ISM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基于扎根理论建立面向森林消防救援起降点选择的影响因素体系,然后引入模糊集理论消除DEMATEL-ISM法中专家评分的主观性,通过分析起降点选择的影响因素间因果属性和影响程度,确定关键因素,通过合理设置阈值构建多级递阶结构模型。通过案例分析,得到了影响森林消防救援的5个关键因素、3个根本因素、3个直接因素以及10个间接因素,并提出起降点选择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成果可以加快林火救援时起降点选择的决策速度,提高森林消防救援效率,为起降点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消防救援 直升机 起降点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模糊集理论 改进DEMATEL-ISM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贾玉博 杨宏伟 +2 位作者 粟晓玲 褚江东 徐吉海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94,157,共10页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输入、消耗、活力、调节、输出5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小二乘法组合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耦合高... 基于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构建了包含输入、消耗、活力、调节、输出5个子系统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最小二乘法组合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权重,基于可变模糊集模型综合评价了石羊河流域2011—2020年水资源承载力,耦合高斯混合回归模型和3种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量化了各评价指标对承载力的影响,从全局和局部尺度探究了其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2011—2020年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总体呈波动向好态势,但仍处于濒临超载的状态,评分值由2011年的3.79增长到2013年的4.18,之后下降到2020年的3.23;高斯混合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高维、小样本的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数据;单位面积农业灌溉用水量、污水处理回用率、生态环境用水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产水模数和地下水开采率是该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全局看,水资源承载力与主要影响因素呈非线性关系,并随其非单调变化,从局部看,2011—2015年主要影响因素多表现为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抑制作用,2016—2020年逐步转为促进作用;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虽有提高,但仍需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降低地下水开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变模糊集 高斯混合回归模型 水代谢和水循环理论 石羊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图模糊距离的EDAS决策方法及其应用
7
作者 王磊 柳然然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1111,共11页
研究决策信息为图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针对现有图模糊距离的不足,定义了含参数的弃权度的分配,同时结合一致性概念提出了反映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图模糊距离,通过数值算例将新图模糊距离与现有图模糊距离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优... 研究决策信息为图模糊集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针对现有图模糊距离的不足,定义了含参数的弃权度的分配,同时结合一致性概念提出了反映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图模糊距离,通过数值算例将新图模糊距离与现有图模糊距离进行比较分析,验证其优越性。其次,针对属性权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对熵权法确定的客观权重和决策者给出的主观权重进行组合优化。在此基础上,将新图模糊距离拓展到一种离平均方案距离的决策方法(EDAS),并运用新图模糊距离计算各方案与平均方案的正、负距离加权和,进而得到综合得分。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所提决策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灵敏度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决策者可以依据自身风险偏好调整参数的取值来满足不同的决策需求;所提方法相较于其他现有决策方法更具一般性与灵活性,所得排序结果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模糊集 图模糊距离 博弈论组合赋权法 EDAS方法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模糊可变集理论的煤矿井突水水源识别 被引量:50
8
作者 王心义 赵伟 +5 位作者 刘小满 王甜甜 张建国 郭建伟 陈国胜 张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433-2439,共7页
在阐述熵权法和模糊可变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平顶山煤田首山一矿和十三矿4个充水水源中所提取的23个水样,构建了识别矿井突水水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8个水样进行了来源识别。结果表明:各类充水水源中Ka^++Na^+,Ca^(2+),Mg^(2+),C... 在阐述熵权法和模糊可变集理论的基础上,针对平顶山煤田首山一矿和十三矿4个充水水源中所提取的23个水样,构建了识别矿井突水水源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8个水样进行了来源识别。结果表明:各类充水水源中Ka^++Na^+,Ca^(2+),Mg^(2+),Cl^-,SO_4^(2-)和HCO_3^-等6项化学指标值在区间特定值附近出现的概率比较高,可用模糊可变集理论识别突水水源;熵权法计算的Ka^++Na^+和Ca^(2+)权重值分别为0.270 8和0.371 3,远高于其他指标的权重值,且其权重值之和占64.21%,说明两项指标在矿井突水水源识别中起主要作用;8组水样识别时,除水样8识别结果不符合实际外,其余均与实际类型相符,其准确率为87.5%;对于平顶山煤田来说,识别模型中的优化准则参数a选取2时,熵权-模糊可变集模型识别突水水源的准确性更高;应依据丰富的时空水质检测数据来建立模型并及时应用新的资料予以修正,以保证所建识别模型符合实际并与时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水源识别 水化学指标 熵权法 模糊可变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设备电压暂降敏感度的模糊随机评估 被引量:49
9
作者 肖先勇 杨洪耕 +1 位作者 陈武 李华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90-95,共6页
敏感设备的电压暂降敏感度一般用设备故障率来描述,其大小取决于供电系统在供电点处产生的电压暂降特性与敏感设备电压耐受能力,但供电系统电压暂降和设备耐受能力均具有不确定性,对其准确评估和预测很难。考虑两者的不确定性,把电压暂... 敏感设备的电压暂降敏感度一般用设备故障率来描述,其大小取决于供电系统在供电点处产生的电压暂降特性与敏感设备电压耐受能力,但供电系统电压暂降和设备耐受能力均具有不确定性,对其准确评估和预测很难。考虑两者的不确定性,把电压暂降引起的敏感设备故障定义为模糊随机事件,引入模糊随机变量的概念,建立电压暂降引起的敏感设备故障概率的模糊随机评估模型,利用模糊随机变量的λ–截集,把模糊随机变量的概率求解问题转化为普通随机变量的概率求解,保证了评估方法的可行性。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s,PC)仿真并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结果比较,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评估结果符合客观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设备 电压凹陷 模糊随机变量 敏感度 评估方法 Λ-截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估的可变模糊分析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邱林 王文川 陈守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1-65,共5页
农业旱灾脆弱性反映了整个农业系统对干旱的适应、反应和应对能力,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研究对一定致灾强度下的灾害预防有积极作用。该文在根据对农业旱灾脆弱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衡阳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分级区间界限值,根据可变模... 农业旱灾脆弱性反映了整个农业系统对干旱的适应、反应和应对能力,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研究对一定致灾强度下的灾害预防有积极作用。该文在根据对农业旱灾脆弱性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给出衡阳市农业干旱脆弱性评估分级区间界限值,根据可变模糊集合理论,提出农业旱灾脆弱性定量评估的多指标多级别的可变模糊分析方法。定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衡阳市农业旱灾脆弱性的级别全为III级,其强弱的排序为衡南、衡阳、常宁、衡东、衡山、耒阳、祁东,较客观地反映了衡阳市的农业干旱脆弱性等级和强弱排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旱灾 脆弱性 分等 评价 权重 可变模糊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被引量:34
11
作者 邹强 周建中 +3 位作者 周超 宋利祥 郭俊 杨小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32,共7页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系统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以乡镇行政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 依据灾害系统理论,综合考虑洪水灾害系统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构建了洪水灾害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以乡镇行政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采用可变模糊评价模型确定评价单元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差异函数和相对隶属度,并通过变换组合参数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得到各评价单元的危险等级和易损等级,并结合风险等级分区矩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较低风险和低风险5个等级。最后,以荆江分洪区为典型研究区域,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评价结果可信度高,与实际调研情况一致,为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可推广到其他自然灾害的风险分析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风险评价 指标化 可变模糊集 风险等级 荆江分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证据理论和可变模糊集的成都市洪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8
12
作者 任玉峰 刘国东 +1 位作者 周理 张春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47-156,共10页
洪灾系统的高维性和不确定性,给灾害风险评估带来较多困难,为了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实现科学灾害管理,该文将Dempster_Shafer证据理论应用到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中,同时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来构造证据理论基本信任分配,实现了客观合... 洪灾系统的高维性和不确定性,给灾害风险评估带来较多困难,为了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实现科学灾害管理,该文将Dempster_Shafer证据理论应用到洪水灾害风险评估中,同时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来构造证据理论基本信任分配,实现了客观合理的证据建模,最后利用经典组合原理进行证据组合。以成都市区2012年风险等级的计算为例,风险为高等级时的信任区间为[0,0.52],似然区间为[0,0.54],不确定大小为0.019,根据判断规则,确定市区2012年的洪灾风险等级为高。基于此方法采用相同处理,对研究区成都市风险等级的时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融合洪水灾害系统各方面信息以及处理风险评估中的不确定性,实现了洪灾风险的准确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灾害 风险评估 模糊集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 可变模糊集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水水源的独立性权–模糊可变理论识别模型 被引量:21
13
作者 董东林 李祥 +3 位作者 林刚 卞建玲 曹成龙 吴恒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53,共6页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害事故频繁发生。为快速准确地找出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给煤矿生产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运用独立性权系数与模糊可变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Na^+,Ca^2+,Mg^2+,Cl^–,SO4^2–和HCO3^– 6种水化学指...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害事故频繁发生。为快速准确地找出矿井突水水源,降低矿井突水给煤矿生产带来的危害,以赵各庄矿为例,运用独立性权系数与模糊可变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选取了Na^+,Ca^2+,Mg^2+,Cl^–,SO4^2–和HCO3^– 6种水化学指标,对赵各庄矿的20组水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独立性权系数–模糊可变理论模型排除了水样中各指标间冗余信息的影响,克服了水样各变量间权重难以确定以及变量对水质影响不均匀的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突水水源识别模型的准确度;Cl^–权重值远大于其他各项化学指标的权重值,即Cl^–对突水水源的识别结果影响较大;采用本文所建模型判别赵各庄矿的8组测试水样,判别准确率达87.5%,表明该模型在矿井突水水源识别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水水源识别 独立性权系数法 模糊可变集理论 水化学指标 赵各庄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变模糊集方法在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段春青 刘昌明 +2 位作者 曹玲玲 陈晓楠 邱林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82-584,共3页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模糊性的特征,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以相对差异函数为基础,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优"与"劣"两方面,更具合理性.以海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将可变模糊集模... 针对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中存在模糊性的特征,应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该模型以相对差异函数为基础,充分考虑评价指标的"优"与"劣"两方面,更具合理性.以海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将可变模糊集模型应用于该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简单方便、有效可行,能较好地应用于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可变模糊集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被引量:19
15
作者 贺中华 梁虹 +2 位作者 黄法苏 赵芳 周盈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7,共6页
喀斯特流域具有特殊的地表——地下双重介质结构,使其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与非喀斯特地区有巨大差异。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了地下水资源耕地灌溉率、地下水资源开发程度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等7项综合评价指标,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喀... 喀斯特流域具有特殊的地表——地下双重介质结构,使其地下水资源承载力与非喀斯特地区有巨大差异。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选取了地下水资源耕地灌溉率、地下水资源开发程度率、生态环境用水率等7项综合评价指标,利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经评价得出:贵州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状态基本处在1~2级,表明贵州省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有相当的规模,但仍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潜力。最后对人口、GDP、地下水资源量和喀斯特面积与综合评价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以上4因素与喀斯特地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关系,其关联程度大小顺序为:GDP>地下水资源量>人口>喀斯特分布面积;喀斯特分布面积对其地下水资源承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喀斯特地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用水方式的改进,喀斯特对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将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双重介质结构 地下水资源承载力 可变模糊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可变模糊集的延河水质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云排 周维博 +2 位作者 刘雷 董起广 舒媛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61,64,共4页
为了合理评价延河水质,基于集对分析法、熵值理论和可变模糊集,构建了水质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可变模糊集的思想,将熵权集对分析法得出的加权平均联系度作为相对差异度,计算水质的最终评价等级。利用该模型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6项水质... 为了合理评价延河水质,基于集对分析法、熵值理论和可变模糊集,构建了水质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可变模糊集的思想,将熵权集对分析法得出的加权平均联系度作为相对差异度,计算水质的最终评价等级。利用该模型对延河5个监测断面的6项水质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延河整体水质较好,4个监测断面属于Ⅲ类水体,1个监测断面属于Ⅱ类水体;与其他方法比较,该模型评价结果合理,计算简便,同时还可以比较处于同一水质等级下不同监测断面的污染情况,对研究河流沿程污染和确定河流纳污能力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法 熵值理论 可变模糊集 水质评价 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被引量:21
17
作者 陈守煜 柴春岭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提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对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该方法对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成果的可变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评价结果与... 提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对可变模糊评价方法及原理进行了描述,并应用该方法对西安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对成果的可变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将评价结果与物元分析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指出了物元分析法存在的数学逻辑错误。模糊可变评价方法可拓展应用于其他评价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可变模糊集合 模糊可变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王文川 李筱峰 +1 位作者 徐冬梅 陈守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灌区节水改造对节约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科学评价,可以弄清楚改造效果及相关制约因素,为决策部门完善改造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基于对立统一定理和质量互变定理的灌区... 灌区节水改造对节约水资源,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其科学评价,可以弄清楚改造效果及相关制约因素,为决策部门完善改造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可变模糊集理论,建立了基于对立统一定理和质量互变定理的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新方法。该方法能将研究问题的对立统一与辩证认识有机结合起来,满足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质量互变定理,理论严谨,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但能准确给出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的等级趋向,而且能清楚表明与节水改造效益的最高水平相对差异程度,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灌区节水改造综合效益评价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灌区 节水改造 效益评价 可变模糊集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权重的可变模糊理论在大连市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燕敏飞 彭勇 王国利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61,共4页
针对地下水质评价中存在的多目标性和模糊性特点,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基于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大连市甘井子区2007年-2011年4月的水质调查资料为评价指标集,构筑多目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针对地下水质评价中存在的多目标性和模糊性特点,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进行评价;同时基于指标权重确定的客观性,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以大连市甘井子区2007年-2011年4月的水质调查资料为评价指标集,构筑多目标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内整体水质处于II~III等级之间,与传统的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相对比,将熵权法与可变模糊集理论模型相结合的评价结果比较合理,可为大连市的地下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提供水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模糊集 熵权法 地下水水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融合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基本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玉峰 尹项根 +1 位作者 陈德树 张哲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1-5,共5页
以信息融合技术为研究对象 ,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特点 ,探讨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一些问题。本文作为第一部分 ,主要侧重于信息融合技术的介绍。首先阐述了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原理 ,具体给出了信息融合技术的三层模型 ,指出各... 以信息融合技术为研究对象 ,结合电力系统的实际特点 ,探讨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一些问题。本文作为第一部分 ,主要侧重于信息融合技术的介绍。首先阐述了信息融合技术的基本定义和原理 ,具体给出了信息融合技术的三层模型 ,指出各层次上信息融合的特点。然后按信息融合的过程 ,说明了信息融合技术中的各功能模型 ,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融合 电力系统 综合自动化 神经网络 模糊集合理论 专家系统 聚类分析法 表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