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大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周惠成
柴智平
何斌
-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
-
出处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2期46-51,59,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079005)
-
文摘
在总结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内涵,提出了具体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量化计算模型。将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应用到大连市1996年-2007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研究当中,结果表明,大连市水资源整体上处于可承载状态但已接近极限。提出了提高大连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并计算大连市2020年及2030年三种不同供水条件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评价指标
大连
-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variabl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assessment indicator
Dalian
-
分类号
TV211.1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P42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王晓晓
梁忠民
黄振平
戴昌军
-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0-23,共4页
-
基金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001003)
-
文摘
通过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武汉市为例,提出了武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确定指标标准值,并建立了基于可变模糊识别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计算样本指标对各级别指标标准值区间的相对隶属度,指标权重通过主客观相结合途径确定,即准则层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层指标采用熵值法确定。结果表明,武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属于中等水平。
-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能力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指标体系
武汉市
-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variabl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indicators system
Wuhan city
-
分类号
TV213.9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
-
题名基于可变模糊识别模型的争岗堆积体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张海龙
徐卫亚
王伟
石崇
王盛年
-
机构
河海大学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科学研究所
-
出处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6期48-53,共6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1CB013504)"复杂环境下工程边坡岩体时效力学特性"
-
文摘
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施工与运营安全.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构建的可变模糊识别模型以及指标稳定性分级标准构建堆积体边坡稳定性评价体系;应用向量夹角余弦定理的概念定义指标权重可信度(剔除可信度低的权重向量),将所得指标权重带入堆积体稳定性评价体系中,实现堆积体边坡稳定性评价.考虑影响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构建堆积体边坡评价指标稳定性分级标准.以争岗堆积体边坡为例,根据地质勘查情况及相关分析资料,应用可变模糊识别模型对其在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争岗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等级特征值为3.432,稳定性等级属于Ⅳ级,说明堆积体处于较不稳定的状态,评价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吻合.
-
关键词
可变模糊识别模型
指标权重可信度
稳定性评价
争岗堆积体
-
Keywords
variable fuzzy recognition model
reliability of indices weights
assessment of stability
Zhenggang landslide deposit
-
分类号
TU413.6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O159
[理学—基础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