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rolling process for variable cross-section blade 被引量:2
1
作者 孔祥伟 李佳 礼宾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3431-3436,共6页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blade cross-section, the deformation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workpiece keep changing during the rolling process and the conventional rolling theory is no longer valid. The complexity and d... Due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blade cross-section, the deformation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workpiece keep changing during the rolling process and the conventional rolling theory is no longer valid. Th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blade cross-section determine it impossible to establish an universal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rolling proces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FEA) provides a persp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ediction. The FEA software DEFORM was applied to discovering the deformation, stress, strain and velocity field of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workpiece, and the effects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and rolling speed during the rolling proces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average rolling force at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0.4 is 6.5% higher than that at 0.12, and the rolling velocity has less effect on the equivalent stress and strain distribution, which would confer instructive significance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as well as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iable section roll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orming law BLA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the mass of behind-armor debris generated by RHA subjected to normal penetration of variable cross-section EFP 被引量:4
2
作者 Boyang Xing Dongjiang Zhang +7 位作者 Zhenyan Guo Yunhui Hou Rui Guo Rongzhong Liu Liang Chen Hao Zhou Yongliang Yang Jianhua Luo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90-397,共8页
Analyzing the mass of behind-armor debris (BAD) generated by Rolled Homogeneous Armor (RHA) subjected to normal penetration of variable cross-section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EFP)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S... Analyzing the mass of behind-armor debris (BAD) generated by Rolled Homogeneous Armor (RHA) subjected to normal penetration of variable cross-section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EFP)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So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data are combin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variable cross-section characteristic on the time history of crater radius. Moreover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ime history of crater radius (as well as mass of BAD) and the thickness of RHA (from 30mm to 70 mm) and the impact velocity of EFP (1650 m/s to 1860 m/s)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being compared to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characteristic is ignored, the theoretical time history of crater radius is in better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hen the variable cross-section characteristic is considered;2) being compared to the other three conditions of plug, the theoretical mass of BAD is in the best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hen the shape of plug is frustum of a cone and the angle between generatrix and bottom is 45- and the axial length of mushroom is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 Behind-armor DEBRIS variable cross-section characteristic Shape of plug Axial length of MUSHROOM Theoretical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变角度摆动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的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徐晗 季平 +5 位作者 于盛睿 戴哲敏 陈守一 李春萌 张宇震 韩文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3,共9页
陶瓷滚压成型通过陶瓷滚压成型机对泥料实施旋滚与压制复合运动,是日用陶瓷成型的重要环节,对成瓷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传统陶瓷滚压成型机存在的滚头角度固定、成型坯体颗粒排列不均的问题,通过对滚压成型工作原理及其过程中泥料可... 陶瓷滚压成型通过陶瓷滚压成型机对泥料实施旋滚与压制复合运动,是日用陶瓷成型的重要环节,对成瓷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传统陶瓷滚压成型机存在的滚头角度固定、成型坯体颗粒排列不均的问题,通过对滚压成型工作原理及其过程中泥料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提出一种变角度数控陶瓷滚压成型机的设计方法,将传统陶瓷滚压成型机滚头轴固定角度滚压改进为滚头先垂直下压,然后以滚头末端为中心点、产生滚头轴随形变角度摆动压制的滚压过程,用以克服传统滚压成型机滚压后坯体密度不均等问题,使其排泥流畅、坯体各处受力均匀,减少烧成变形。以典型盖碗瓷坯为研究对象,开展变角度摆动与固定角度的滚压成型试验,通过烧成后的质量对比分析验证提出方法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固定角度滚压,变角度摆动滚压成型机滚压成坯的A型盖碗烧成后的高度、口径烧结收缩率分别增加1.12%、0.73%,B型盖碗烧成后的高度、口径烧结收缩率分别增加0.11%、0.06%,说明变角度滚压机滚压后泥料底面和侧面受压力均匀,泥料致密性和均匀性更好;A型、B型坯体成品率分别提高44%、40%,成型产品质量提高,成品率大大增加。因此,提出方法对于提升陶瓷滚压成型工艺质量、减少产品变形,以及自动化和柔性化方面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滚压成型机 变角度旋滚 滚头 成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 被引量:4
4
作者 景作军 张若青 艾正青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3-27,共5页
该文以单轴变截面辊弯成形机为平台,进行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研究,完成了U型断面3种类型的变截面辊弯成形样件;对样件出现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改进与设计变截面辊弯成形试验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辊弯成形 柔性辊弯成形 变截面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运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昔光 王健 +1 位作者 李端玲 管延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3,144,共7页
针对U型变截面零件辊弯成形工艺要求,对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设计方案及其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机构模型及其运动学方程,求解了符号形式的运动学逆解,获得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各个驱动轴的运... 针对U型变截面零件辊弯成形工艺要求,对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设计方案及其运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的结构组成与工作原理、机构模型及其运动学方程,求解了符号形式的运动学逆解,获得了变截面辊弯成形机各个驱动轴的运动特性与末端轧辊路径的几何特性、机床结构参数以及加工速度之间的数学表达式。采用Mathematica编程对逆运动学进行仿真,获得了所有驱动轴的运动特性仿真曲线,仿真运动规律与成形工艺要求一致。基于设计方案制造了变截面辊弯成形装备,并完成了变截面辊弯成形零件的成形加工实验。实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装备移动关节驱动轴的运动特性与机械结构参数、加工速度以及轧辊成形轨迹曲线有关,而转动关节驱动轴的运动特性只与轧辊运动轨迹曲线有关;新方案能够完成板材的进给、拉伸和折弯操作,实现连续的变截面辊弯成形加工,成形精度可达0.397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辊弯成形 运动特性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值轧制成型技术及其在农用板簧制造方面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军营 杨自栋 李素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7-21,共5页
变值轧制成型是采用轧制的方式制造零件或毛坯的工艺方法 ,是一种新兴的有发展前途的制造技术。介绍了变值轧制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 ,变值轧制成型时 ,辊缝跟踪设定的数值 ,辊缝是工件长度的函数 ,同时分析了设定辊缝、轧制压... 变值轧制成型是采用轧制的方式制造零件或毛坯的工艺方法 ,是一种新兴的有发展前途的制造技术。介绍了变值轧制成型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 ,变值轧制成型时 ,辊缝跟踪设定的数值 ,辊缝是工件长度的函数 ,同时分析了设定辊缝、轧制压力、轧机刚度等因素对被成型工件厚度精度的影响。以变截面板弹簧形成理论和制造过程为例 ,介绍了变值轧制成型技术在农业机械和农用运输车变截面板簧制造方面的应用。变值轧制成型技术将成为制造具有变截面形状结构零件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值轧制成型 辊缝 农用车变截面板簧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辊弯成形边波机理 被引量:7
7
作者 韩飞 王世鹏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7-121,共5页
通过建立柔性变截面辊弯有限元模型,分析变截面型材边腿的应力应变变化过程,对变截面辊弯过程中型材边腿出现边波褶皱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型材凹弧区边腿在成形后纵向受拉,表面光滑无褶皱;当其纵向压应力足够大时,凸弧区边腿会由... 通过建立柔性变截面辊弯有限元模型,分析变截面型材边腿的应力应变变化过程,对变截面辊弯过程中型材边腿出现边波褶皱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型材凹弧区边腿在成形后纵向受拉,表面光滑无褶皱;当其纵向压应力足够大时,凸弧区边腿会由于失稳而褶皱,出现边波现象。增加边腿高度或减小边腿成形半径,均可以有效扩大凸弧区边腿的最大理论形变率,并增大边波的剧烈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 柔性辊弯 边波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辊冲复合成形研究现状 被引量:6
8
作者 孙勇 吴本钊 +5 位作者 张东星 郭秋泉 贾沛沛 胡涛 王新中 杨军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7-84,共18页
辊冲复合成形(链模成形)是一种新型轻量化的金属成形工艺,该工艺融合了辊压和冲压的相关技术特点,具有节能、成本低和效率高的显著优势,特别适合轻量化、变截面材料的成形。该工艺通过扩大虚拟圆弧半径来延伸有限成形长度,将成形过程变... 辊冲复合成形(链模成形)是一种新型轻量化的金属成形工艺,该工艺融合了辊压和冲压的相关技术特点,具有节能、成本低和效率高的显著优势,特别适合轻量化、变截面材料的成形。该工艺通过扩大虚拟圆弧半径来延伸有限成形长度,将成形过程变成一种近似于连续成形的方式,该过程类似于具有超巨大辊轴半径的辊压成形过程。随着成形长度的增加,峰值和残余长轴应变减少。因此,辊冲复合成形的产品中有着更低的冗余塑性变形和残余应力。目前,该工艺是新能源汽车、建筑、电子以及轨道交通等行业中轻量化、变截面零部件的最有前景的成形工艺之一。系统回顾了辊冲复合成形等截面和变截面技术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辊冲复合成形仿真和实验工作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介绍了辊冲复合成形相关装备开发的研究进展。展望了辊冲复合成形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包括可折叠曲面、最优成形曲面、轻量化材料、柔性辊冲复合成形、微辊冲复合成形和智能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冲复合成形 链模成形 轻量化材料 变截面 高强钢 铝合金 有限元分析 智能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变断面锻件辊锻成形的金属流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春景 郃玉铸 +1 位作者 乔广 胡凌云 《金属科学与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77-82,共6页
本文针对复杂变断面锻件在辊锻成形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金属流动规律,通过辊锻成形理论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对不均匀变形:变形过程中断面各部分金属相互牵制及相互转移,断面各部位变形的导前与滞后、辊锻件在变形过程中的稳定条件、影... 本文针对复杂变断面锻件在辊锻成形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及金属流动规律,通过辊锻成形理论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对不均匀变形:变形过程中断面各部分金属相互牵制及相互转移,断面各部位变形的导前与滞后、辊锻件在变形过程中的稳定条件、影响金属填充的各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件 流动 辊锻 金属 变形 变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变截面辊弯成型装备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那日苏 李强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30,共6页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对深入研究和改善系统性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针对四自由度单侧变截面辊弯成型装备,建立了该系统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系统微分方程组得到了驱动电机角加速度以及角速度的表达式。计算出...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与分析对深入研究和改善系统性能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针对四自由度单侧变截面辊弯成型装备,建立了该系统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求解系统微分方程组得到了驱动电机角加速度以及角速度的表达式。计算出在确定载荷下,该系统驱动电机的角加速度以及角速度的变化曲线,为伺服电机的控制以及系统的结构优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型 动力学模型 拉格朗日方程 变截面 四自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型材变曲率数控滚弯等圆弧逼近算法与实现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鹏 薛红前 +2 位作者 王杰 张小平 刘平利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8-73,共6页
Z型框缘类零件是组成飞机骨架的主要受力零件,传统的加工方法无法保证零件的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本文根据数控四轴滚弯成形的功能和工艺特点,在机床响应工步范围内,提出了变曲率零件外形轮廓等圆弧逼近算法,对变曲率零件外形轮廓简化成... Z型框缘类零件是组成飞机骨架的主要受力零件,传统的加工方法无法保证零件的成形精度和表面质量.本文根据数控四轴滚弯成形的功能和工艺特点,在机床响应工步范围内,提出了变曲率零件外形轮廓等圆弧逼近算法,对变曲率零件外形轮廓简化成有限段等曲率弧段,并对各弧段曲率半径的回弹量做了补偿修正,完成了复杂变曲率Z型材连续滚弯成形和加工精度的控制.成形零件经标准检验样板检测发现:相比以往CAD手动划分滚弯加工,等圆弧逼近算法对零件的外形轮廓弧段的合理划分,有效提高了复杂变曲率Z型材零件的滚弯成形精度和加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弯成形 变曲率 等圆弧逼近算法 弧段划分 Z型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一鑫 李强 +2 位作者 管延智 阳振峰 王时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8,共5页
基于ABAQUS/Explicit显示动力模块对DP980高强钢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板材成形后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及截面厚度的分布特点,并进行安全校核。获得了轧辊成形力与板材的回弹量,为轧辊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实... 基于ABAQUS/Explicit显示动力模块对DP980高强钢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板材成形后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及截面厚度的分布特点,并进行安全校核。获得了轧辊成形力与板材的回弹量,为轧辊设计提供了依据。通过实验验证了定模动辊变截面辊弯成形工艺的可行性及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辊弯成形 定模动辊 高强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壁厚筒体构件引伸-辊挤复合成形技术及装置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晶莹 赵熹 +1 位作者 焦大勇 崔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35,共5页
针对外壁具有多台阶的筒形结构锻造毛坯的形状特点,提出一种引伸-辊挤复合成形技术,通过带有变内径辊轮的挤压作用实现该种构件的塑性成形,解决热冲拔工艺存在的材料利用率低、锻造毛坯质量差等问题。介绍引伸-辊挤复合成形的原理,对稳... 针对外壁具有多台阶的筒形结构锻造毛坯的形状特点,提出一种引伸-辊挤复合成形技术,通过带有变内径辊轮的挤压作用实现该种构件的塑性成形,解决热冲拔工艺存在的材料利用率低、锻造毛坯质量差等问题。介绍引伸-辊挤复合成形的原理,对稳定变形条件进行分析,并完成引伸-辊挤成形装置的设计,较好地实现辊轮的同步运动,解决了飞边问题。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能够实现该类构件的精确成形,大幅度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实现节能降耗,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壁厚 热冲拔工艺 引伸-辊挤复合成形技术 成形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截面B柱加强板辊弯成形有限元仿真及实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英爽 阎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3-66,共4页
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是一种新兴成形工艺,可生产不同截面形状的产品,对汽车轻量化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其成形机理和变形特征,文章建立了6道次的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生产线有限元模型,对汽车B柱下部加强板的成形过程进行分析。从仿真结果... 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是一种新兴成形工艺,可生产不同截面形状的产品,对汽车轻量化发挥重要作用。为探索其成形机理和变形特征,文章建立了6道次的三维变截面辊弯成形生产线有限元模型,对汽车B柱下部加强板的成形过程进行分析。从仿真结果中提取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板料厚度及成形截面等参数,并通过实验进行研究对比。结果表明,仿真数据与实验结果高度一致,说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能够为产品的大批量生产提供有效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弯成形 有限元仿真 实验对比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钢变截面辊弯成形轮廓曲线插补算法与速度规划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锦华 李强 +1 位作者 钱波 管延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21-224,共4页
针对进给步长为单位短直线逼近实际曲线会引起弓高误差,提出一种限制弓高误差和根据曲率半径变化调整插补步长的轮廓曲线插补算法。鉴于单纯考虑轮廓曲线时,可能会导致单道次的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超出设备极限值,综合分析多道次速度分... 针对进给步长为单位短直线逼近实际曲线会引起弓高误差,提出一种限制弓高误差和根据曲率半径变化调整插补步长的轮廓曲线插补算法。鉴于单纯考虑轮廓曲线时,可能会导致单道次的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超出设备极限值,综合分析多道次速度分布规律,找出速度敏感点,分析最佳加减速控制点,并考虑曲线连接点和变速距离等,提出加减速前瞻控制算法。回弹是板材成形内应力的释放结果,为了保证尺寸精度提出回弹补偿算法,试验结果表明,新的算法显著提高了轮廓曲线的插补精度、速度协调性和尺寸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 辊弯成形 插补算法 前瞻控制 回弹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粒子群的定模动辊装备系统动力学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傲然 李强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共6页
为提高定模动辊装备系统的安全性及加工精度,优化其各传动链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基于5个道次的定模动辊辊弯成形装备的运动过程,构建等效简化模型;以x向运动的动态响应加速度的最大值的绝对最小值为优化目标对其进行优化,提出量子粒子群... 为提高定模动辊装备系统的安全性及加工精度,优化其各传动链零部件的性能参数,基于5个道次的定模动辊辊弯成形装备的运动过程,构建等效简化模型;以x向运动的动态响应加速度的最大值的绝对最小值为优化目标对其进行优化,提出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改进策略;利用改进后的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求解,得到5个道次的定模动辊装备系统性能参数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截面辊弯成形 定模动辊成形装备 量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改进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高度构件辊模成形有限元仿真
17
作者 阳振峰 管延智 +1 位作者 李强 王海波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利用ABAQUS软件对变高度构件辊模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基于动力显示算法,使用固定模具,轧辊一边平动一边旋转的模拟方式,建立变高度构件辊模成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模型建立过程中成形速度选择对计算时问的影响,分析步、接触方... 利用ABAQUS软件对变高度构件辊模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基于动力显示算法,使用固定模具,轧辊一边平动一边旋转的模拟方式,建立变高度构件辊模成形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模型建立过程中成形速度选择对计算时问的影响,分析步、接触方式和边界条件设置等关键问题。对成形后构件的等效应力、等效塑性应变的特点做了重点分析。得到了轧辊成形反力、转矩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比了Q235和QP980两种材料的模拟成形结果,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为类似构件的辊模成形工艺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辊模成形 变高度 缺陷预测 有限元 轧辊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