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BSO算法的VAV空调系统GPC参数整定 被引量:1
1
作者 贺宁 李俊辰 +1 位作者 李尚 郝文斌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4-1122,共9页
针对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VAV)空调系统具有大滞后、强耦合等控制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牛群优化(beetle swarm optimization,BSO)算法的VAV空调系统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参数整定方法。针对标... 针对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VAV)空调系统具有大滞后、强耦合等控制难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天牛群优化(beetle swarm optimization,BSO)算法的VAV空调系统广义预测控制(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GPC)参数整定方法。针对标准GPC整定算法只调节控制加权系数λ导致控制性能不佳的问题,首先,提出一种改进BSO算法,通过动态化选取权重参数与学习因子获得较佳的寻优性能。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改进BSO算法的新型GPC参数整定方法,可同时整定控制器的控制加权系数λ、控制时域Nu、预测时域Np及柔化系数α。最后,结合实际VAV空调系统,开展仿真与半实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改进BSO算法调优后GPC的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提升,调节时间仅为7 s,超调量仅为0.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预测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 BSO算法 控制器参数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的同城机场群航班协同规划方法
2
作者 刘志硕 林思萌 李艳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7,共10页
为促进同城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针对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的同城机场群航班协同规划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给定各个旅客的地理分布、出行时段偏好和机场各时段容量的基础上,以旅客的地面交通成本、期望出行时段偏差损失以... 为促进同城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针对基于旅客出行需求的同城机场群航班协同规划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给定各个旅客的地理分布、出行时段偏好和机场各时段容量的基础上,以旅客的地面交通成本、期望出行时段偏差损失以及机票支出差价之和最小为目标,对机场群中各机场的航线和航班频率进行优化,建立该问题的数学规划模型;其次,设计变邻域搜索算法,从旅客和航班的角度设计共9种针对问题特征的邻域结构;最后,以北京“一市两场”与重庆江北、运城盐湖、佛山沙堤机场间的航班规划为案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当北京两个机场各航线的航班平均票价相同时,所得到的规划方案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PKX)的航班量远小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PEK);当PKX各航线的航班平均票价低于PEK6%时,两机场得到的到达和出发航班量均基本均衡,在票价一致策略下,可以满足71%出发旅客和62%到达旅客的偏好机场选择,同时58.77%的旅客出行时间偏好差控制在2 h以内;尽管6%的折扣票价策略导致旅客需求偏好满足率有所下降,但吸引了更多旅客选择非偏好时段和机场出行,进一步均衡了客流和航班密度,符合北京两大国际枢纽机场的“双枢纽”定位,能够促进整体航空网络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运输 同城机场群 航班协同规划 旅客出行需求 变邻域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季节VAV空调系统送风温度的优化控制策略 被引量:8
3
作者 晋欣桥 柴小峰 杜志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6-590,共5页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如何在良好室内空气品质与节能之间进行权衡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通过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及其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按照ASHRAE通风标准对新风量的要求,针对混和送风系统提出并在Trnsys仿真平台上分析了送风温度优化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如何在良好室内空气品质与节能之间进行权衡一直是研究的难点.通过对多区域变风量空调及其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按照ASHRAE通风标准对新风量的要求,针对混和送风系统提出并在Trnsys仿真平台上分析了送风温度优化控制方案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的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室外新风温度低于室内温度设定值时,送风温度的设定值受到设计风量和运行时刻各个空调区域风阀开度大小的限制.当过渡季节早晚的新风温度低于室内设定温度的工况时,若将送风温度由13,℃升高到16,℃,不但可以减少2.8%的空调系统能耗,而且有助于改善空气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区域 部分负荷 变风量系统 送风温度重设定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D自整定调节器在VAV空调系统解耦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任庆昌 徐鹏 +1 位作者 罗西 杨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9-763,770,共6页
通过采用PID自整定调节器以及前馈补偿解耦网络,对变风量(VAV)空调系统中"两个空气处理机组成的耦合系统"和"风系统和水系统耦合系统"进行解耦控制.通过MATLAB仿真研究和在实际系统中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调节器和解耦... 通过采用PID自整定调节器以及前馈补偿解耦网络,对变风量(VAV)空调系统中"两个空气处理机组成的耦合系统"和"风系统和水系统耦合系统"进行解耦控制.通过MATLAB仿真研究和在实际系统中的实验研究验证了调节器和解耦网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令人满意,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解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为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整体稳定运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系统 系统建模 多变量解耦控制 PID自整定调节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VAV控制系统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静纨 魏东 戴正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20-924,共5页
为了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效果,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以及新风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送风温度,通过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内温度,通过调节新风阀门的开度... 为了提高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控制效果,分别设计了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室内温度(视为回风温度)以及新风模糊PID控制系统,通过调节冷冻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送风温度,通过调节变频风机的转速来控制室内温度,通过调节新风阀门的开度来控制新风量,通过调节回风阀门的开度来控制回风量.应用所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对送风温度、空调房间的温度(即回风温度)以及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进行了实时在线控制,控制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合理,控制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控制 智能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 温度控制 室内温度 送风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V空气处理机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海涛 陈友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0-295,共6页
针对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故障,考虑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动态性,给出了一种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残差累积和(cumlative sum,CUSUM)控制图被用于检测空气处理机组故障,残差CUSUM控制图不仅可很好地适应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动... 针对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故障,考虑到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动态性,给出了一种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残差累积和(cumlative sum,CUSUM)控制图被用于检测空气处理机组故障,残差CUSUM控制图不仅可很好地适应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动态性,还可消除数据自相关性对控制图性能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提高故障检测的准确性.根据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和控制原理,设计了3个基于规则的故障分类器,可用于寻找故障源.该故障检测与诊断方法在实际建筑中进行了在线应用,利用多种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故障验证了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气处理机组 故障检测 故障诊断 残差累积和(CUSUM)控制图 专家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模糊预测优化控制在VAV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静纨 魏东 朱为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909-2914,共6页
将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非线性预测优化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了神经网络模糊预测优化控制方法,采用前馈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利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对模型进行了辨识,以自调整模糊控制器作为优化控制器,通过多步预测方式,系统的优化性能指... 将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非线性预测优化控制结合起来,提出了神经网络模糊预测优化控制方法,采用前馈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利用贝叶斯正则化方法对模型进行了辨识,以自调整模糊控制器作为优化控制器,通过多步预测方式,系统的优化性能指标综合考虑温度偏差最小和能耗最小这两方面因素,应用该方法对制冷工况变风量空调系统的送风温度和回风温度(室内温度)进行了仿真控制研究。控制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控制效果良好,并且可以达到节省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模糊控制 预测控制 变风量空调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设备用房VAV变风量系统控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艳 李焱池 +6 位作者 篮杰 夏三县 严清 余伟之 肖云婷 严天 徐新华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1-196,共6页
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大目标,地铁空调系统的能源节约问题愈发凸显。由于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的负荷随设备启停变化较为明显,传统定风量空调系统无法改变系统送风量,存在冷量浪费的问题。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实现不同房间、不同时刻... 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的重大目标,地铁空调系统的能源节约问题愈发凸显。由于地铁设备管理用房的负荷随设备启停变化较为明显,传统定风量空调系统无法改变系统送风量,存在冷量浪费的问题。采用变风量空调系统可实现不同房间、不同时刻的按需送风。搭建郑州某地铁车站小系统变风量空调系统模拟平台,并与地铁设备用房负荷模型集成,实现房间风量的按需供给;通过变风量系统模拟平台对该地铁设备用房变风量系统进行控制模拟运行,研究系统的风量控制特性;对末端VAVbox中阀门开度进行控制,实现在不同负荷需求下房间的按需送风。结果表明,该系统实际运行风量与需求风量基本吻合,偏差小于1%;并进一步比较了定风量系统和变风量系统的温控效果,其中采用定风量系统房间温度降低至34℃(低于设计温度36℃),而变风量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房间温度为36℃,避免了冷量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变风量系统 设备管理用房 按需送风 控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负荷运行时变风量系统灯盘风口供冷气流贴附距离预测
9
作者 孙莹 张宁波 +2 位作者 杨兵强 钟珂 亢燕铭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2-159,共8页
灯盘风口常用于变风量系统,为避免低负荷运行时低速供冷气流过早下沉造成人员热不舒适,采用ANSYS Fluent 19.2软件,对安装有灯盘风口的室内环境进行数值模拟,探究送风速度、送风角度、顶棚温差(顶棚与室内空气的温差)、灯盘热量等4个因... 灯盘风口常用于变风量系统,为避免低负荷运行时低速供冷气流过早下沉造成人员热不舒适,采用ANSYS Fluent 19.2软件,对安装有灯盘风口的室内环境进行数值模拟,探究送风速度、送风角度、顶棚温差(顶棚与室内空气的温差)、灯盘热量等4个因素对变风量系统灯盘风口贴附效应的影响。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低负荷运行时灯盘风口贴附距离的预测模型,进一步得出灯盘风口热舒适送风速度下限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上述4个因素显著影响贴附距离;顶棚温差和送风角度越小,灯盘热量越大,则热舒适允许的最小送风速度越小,变风量系统负荷可调范围越大。所提预测热舒适允许的灯盘风口最小送风速度的经验公式,可用于确定最小送风速度或探寻降低最小送风速度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系统 低负荷 灯盘风口 供冷气流 贴附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V空调系统设计探讨
10
作者 王铁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24-27,共4页
文章介绍了变风量(VAV)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性能优点、系统构成和设计特点,从工程设计和节能出发,探讨并给出了空调系统风量调节和新风处理的一种设计方案,提出了采用负荷分析法进行VAV 空调系统设计的构思。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变风量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V空调系统的内模解耦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哲 张九根 +1 位作者 梁芯萌 谢金鑫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90-295,共6页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量众多、耦合严重、多时滞等特点,提出基于改进型Butterworth滤波器的内模控制结构,实现系统的动态解耦。通过机理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验平台测得的数据建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三阶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内模控制结构对系统... 针对变风量空调系统变量众多、耦合严重、多时滞等特点,提出基于改进型Butterworth滤波器的内模控制结构,实现系统的动态解耦。通过机理分析的结果结合实验平台测得的数据建立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三阶耦合数学模型;采用内模控制结构对系统解耦,针对传统低通滤波器控制效果的不足设计改进型Butterworth滤波器;为了便于控制器的可实现,采用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模型降阶。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的算法降阶的模型与原始模型高度匹配,解耦控制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 系统建模 内模解耦 BUTTERWORTH滤波器 遗传算法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V变风量智能建筑空调系统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伟 李顺群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2-686,共5页
为了解决传统VAV空调系统的非线性、延时性、波动性以及模型准确性等问题,在传统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模糊PID控制机理,建立了模糊增益控制器.结合自适应调节系统,通过模糊调整方法,以变风量空调系统终端阀门的开度为最终控制对象,... 为了解决传统VAV空调系统的非线性、延时性、波动性以及模型准确性等问题,在传统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模糊PID控制机理,建立了模糊增益控制器.结合自适应调节系统,通过模糊调整方法,以变风量空调系统终端阀门的开度为最终控制对象,通过MATLAB编程建立模型,对PID控制器参数进行在线调整.结果表明,引入模糊PID控制方法的VAV空调系统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前者动态响应速度快,校正时间短、超调量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空调系统 变风量 模糊PID 校正时间 超调量 动态响应 在线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铁路客车空调亟待引入VAV技术
13
作者 赵冬梅 钱兴华 梁龙 《铁道机车车辆》 2001年第6期16-18,共3页
在分析了现今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国外陆用空调领域先进的VAV技术引入我国铁路客车空调中,从理论上提出铁路客车空调变风量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施关键,为提高铁路客车空调的自动化,提高空调车的舒适度、节能及... 在分析了现今我国铁路客车空调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国外陆用空调领域先进的VAV技术引入我国铁路客车空调中,从理论上提出铁路客车空调变风量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实施关键,为提高铁路客车空调的自动化,提高空调车的舒适度、节能及减轻客车空调机组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v 变风量空调系统 客车 控制技术 铁路车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冷式集中空调冷源系统多变量耦合物理模型
14
作者 刘雪峰 黄彬 +2 位作者 丁笠伟 徐瑾蔓 毕梦波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52,共14页
水冷式集中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运行数据稀疏程度大,导致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泛化能力差,全面反映水力与传热机理的物理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然而,系统变量耦合复杂,迭代嵌套导致整体计算量消耗巨大,设备... 水冷式集中空调系统是一个多变量耦合的非线性系统,运行数据稀疏程度大,导致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模型泛化能力差,全面反映水力与传热机理的物理模型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然而,系统变量耦合复杂,迭代嵌套导致整体计算量消耗巨大,设备启停又导致管路水力结构变化而不得不频繁重构模型等技术难点亟待解决。利用离散变量连续化及模式搜索法,以阻力系数关联支路开度与设备启停,以水泵运行频率关联水泵启停与运行状态,实现将离散变量整合至连续变量,减少迭代嵌套,可实现流量动态分配、水力热力全局耦合计算。该研究构建了冷负荷、冷冻水流量、冷冻水供水温度、冷冻水供回水压差及环境温湿度为外部约束的水冷式集中空调冷源系统多变量耦合物理模型,实现对冷水机组台数、冷冻水泵台数与频率、冷却水泵台数与频率、冷却塔台数与频率等多个独立变量的异步调节。通过综合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可靠性,探究了不同工况下的机塔泵运行特性与群控策略。研究表明,冷源系统物理模型仿真结果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0%,少部分在15%内,单次迭代计算耗时约0.32 s,多变量组合调节可综合权衡各子系统的能效,系统全局优化可最大限度挖掘节能空间,解决传统主观经验控制难以维持稳定节能效果的缺陷,为智能诊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多变量 物理模型 建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用涡旋压缩机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小亮 孙健 +3 位作者 董辉 朱兵国 巨静斋 彭斌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以空气为工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无油空气涡旋压缩机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动静涡旋齿之间存在的径向间隙,会使得压缩机工作腔内温度、流速和压力的分布不规律;增大转速,不但可以增加涡旋压缩... 以空气为工质,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无油空气涡旋压缩机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进行了三维非稳态数值模拟。研究发现:动静涡旋齿之间存在的径向间隙,会使得压缩机工作腔内温度、流速和压力的分布不规律;增大转速,不但可以增加涡旋压缩机的质量流量,而且还可以减小切向泄漏量,进而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排气压力过大,会降低涡旋压缩机的基本输出性能;在低转速下,过高的排气压力会使得压缩机排气口出现“净回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涡旋压缩机 数值模拟 计算流体动力学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空调系统的自蓄能特性与调峰潜力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宇波 梁彩华 汤琪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中央空调系统因能耗大且与电网的尖峰负荷重叠,已成为电网调峰的重要对象和研究热点。为研究和挖掘中央空调系统参与电网调峰的潜力,提出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自蓄能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用户侧管网冷冻水温实现冷量的存储与释放,将峰期空调... 中央空调系统因能耗大且与电网的尖峰负荷重叠,已成为电网调峰的重要对象和研究热点。为研究和挖掘中央空调系统参与电网调峰的潜力,提出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自蓄能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用户侧管网冷冻水温实现冷量的存储与释放,将峰期空调能耗转移,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以某实际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为对象,通过建立中央空调系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了该系统在不同空调负荷率和蓄冷量下的自蓄能蓄冷、释冷运行特性,评估了该建筑的自蓄能调峰潜力和运行经济性。结果表明:在40%空调负荷率下完成100%蓄冷量的蓄冷能效比为4.2,耗时27 min;在100%空调负荷率、100%蓄冷量和12℃释冷结束水温下,释冷60 min的削峰电量为745 kW·h,削峰率为23.9%;在最大冷负荷为11673 kW的供冷季典型日利用自蓄能可降低空调系统3.9%的峰期电量和19.8%的尖峰期电量,单日节省3.0%的空调系统运行电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空调系统 变冷冻水温运行 自蓄能 电网调峰 削峰填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控制策略转换条件研究
17
作者 夏三县 张少晨 +2 位作者 余伟之 篮杰 何大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63-270,共8页
[目的]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整体能耗最低,需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郑州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例,基于TRNSYS(瞬时系统模拟程序)建立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 [目的]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空调冷冻水系统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整体能耗最低,需对这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进行研究。[方法]以郑州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例,基于TRNSYS(瞬时系统模拟程序)建立定温差变供水温度和大温差两种工况下的空调冷冻水系统模型,在满足空调冷冻水系统末端制冷量需求的前提下,分别研究冷冻水温差不变、供水温度为7~12℃,以及供水温度不变、供回水温差为5~10℃时对空调冷冻水系统能耗的影响。[结果及结论]两种控制策略的转换条件为:负荷率小于等于40%时,使用定温差变供水温度控制策略更节能;负荷率大于50%时,更适合采用大温差控制策略。该转换条件不仅能满足车站人员舒适度的要求,还实现了两种控制策略联合调控的目标,最终达到降低空调冷冻水系统整体能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 空调冷冻水系统 定温差变供水温度控制策略 大温差控制策略 转换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冷热泵空调变工况冷却特性的研究
18
作者 祖文超 高亚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2-509,共8页
由于室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随季节、时间段和天气条件发生变化,使得风冷热泵空调在不同工况下的耗能较大。为了实现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风冷热泵空调变工况冷却特性。以国标系列压缩机参数数据库为基准,在变工况过程... 由于室内外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随季节、时间段和天气条件发生变化,使得风冷热泵空调在不同工况下的耗能较大。为了实现建筑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风冷热泵空调变工况冷却特性。以国标系列压缩机参数数据库为基准,在变工况过程内对风冷热泵空调的系统工作简化处理,获取压缩机在制冷过程中的功率。按照建筑的应用特征,采用翅片管式的蒸发器分析换热量,根据制冷工质特质计算蒸发器换热量。选择分布参数法设定计算区间,简化制冷器的运行过程,构建平衡方程获取风冷冷凝器冷却流动特征,从而优化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和降低能耗。仿真结果表明:进风量对风冷热泵空调的冷却性能有显著影响,进风量为350 m^(3)/h时制冷量为450~1200W,露点效率为0.52~0.89,进风量为550 m^(3)/h时出口干球温度满足舒适度需求(23~28℃),进风量为850 m^(3)/h时制冷量为520~1900W,露点效率为0.12~0.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冷热泵 空调系统 冷却特性 制冷量 平衡方程 变工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压缩机三点式橡胶隔振脚垫刚度优化与实验验证
19
作者 曾小山 陈昌垚 陈俊杰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1-266,314,共7页
针对某变频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性能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点式隔振脚垫布置法搭建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模型,以橡胶隔振脚垫的刚度为关键优化参量,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获取隔振脚垫刚度对隔振系统振动特性... 针对某变频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性能不达标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采用三点式隔振脚垫布置法搭建空调压缩机隔振系统模型,以橡胶隔振脚垫的刚度为关键优化参量,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及能量解耦率为优化目标,获取隔振脚垫刚度对隔振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及关键参量的最佳匹配方案,并通过隔振脚垫-压缩机系统振动特性测试验证方案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压缩机橡胶隔振系统性能有较大提高,能够满足实际隔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变频空调 隔振系统 能量解耦 遗传算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温度优化及容错控制 被引量:8
20
作者 杜志敏 晋欣桥 +1 位作者 郭轶波 柴小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2-966,共5页
针对变风量空调(VAV)系统提出了基于湿度控制的送风温度优化及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满足ASHRAE标准62-2001对室内空气品质和湿度的新要求,并提出了主成分分析、联合角度分析和故障补偿法则,该法则可以分别用于空调系统故障的检测、... 针对变风量空调(VAV)系统提出了基于湿度控制的送风温度优化及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满足ASHRAE标准62-2001对室内空气品质和湿度的新要求,并提出了主成分分析、联合角度分析和故障补偿法则,该法则可以分别用于空调系统故障的检测、诊断和重构,从而实现对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容错,保证系统优化目标的实现.在变风量空调系统的仿真器上进行了基于湿度控制的送风温度优化以及多种故障下的检测和诊断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系统 故障检测与诊断 容错 送风温度优化 室内湿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