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兰州百合鳞茎再生繁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韦莉萍
韦绍龙
苏宾
闭志强
韩沅杉
张进忠
-
机构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广西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2-748,共7页
-
基金
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桂农科2014YQ15)
南宁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20133164)
-
文摘
[目的]建立兰州百合鳞茎快繁体系,并测定丛芽与鳞茎的淀粉含量,为系统研究兰州百合鳞茎离体再生过程中淀粉的代谢奠定基础.[方法]以兰州百合鳞片为外植体,探讨不同消毒剂组合、激素与蔗糖用量对鳞茎诱导培养过程的影响.[结果]随着75%乙醇(10~30 s)与0.1%升汞消毒时间(7~10min)的延长,外植体鳞片污染数不断下降,但诱导芽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以75%乙醇消毒30 s+0.1%升汞消毒10 min组合的消毒效果最好,外植体污染率和芽诱导率分别为12.33%和91.00%.使用1000倍多菌灵处理10 min后,再使用75%乙醇30 s +0.1%升汞7~13 min组合进行消毒,可明显降低鳞片污染率3.00%~5.00%(绝对值).在MS+0.03 mg/L NAA+30.0 g/L蔗糖+5.0 g/L琼脂培养基中添加6-BA 0.5~1.0 mg/L,可显著提高平均芽诱导数;在MS+5.0 g/L琼脂培养基中添加30.0~60.0 g/L蔗糖,对外植体芽诱导无明显影响;培养基MS+1.0 mg/L 6-BA+0.03 mg/L NAA+30.0 g/L蔗糖+5.0 g/L琼脂是外植体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MS+0.50 mg/L 6-BA+0.03 mg/L NAA+30.0 g/L蔗糖+5.0 g/L琼脂为适宜增殖培养基,芽增殖系数达最高,为3.67.在MS培养基中添加60.0~90.0 g/L蔗糖可明显促进鳞茎的形成,以添加90.0 g/L蔗糖处理的鳞茎重量最高(99.30mg).小鳞茎的淀粉质量分数比丛芽增加62.34%.[结论]以鳞片为外植体建立的兰州百合鳞茎再生繁殖体系具有可行性;在丛芽至小鳞茎形成阶段淀粉含量明显升高,小鳞茎的形成与淀粉含量升高密切相关.
-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鳞片
鳞茎
繁殖体系
淀粉
-
Keywords
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 (hoog) cotton
scale
bulblet
regeneration propagation
starch
-
分类号
S682.2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白滨
杨花莲
何苏琴
于安芬
-
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甘肃省临洮县农业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08X期78-84,共7页
-
基金
甘肃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204FKCA129)
-
文摘
百合叶枯病是兰州百合生产中的主要叶部病害,在多雨年份危害尤其严重。由于2012年6~8月降水偏多,兰州百合叶枯病大发生,至8月中旬重病田兰州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分田块兰州百合地上部全部枯死。经致病性测定和形态特征比对,将兰州百合叶枯病病原菌鉴定为椭圆葡萄孢Botrytis elliptica(Berk.)Cooke。病菌菌丝在5~30℃均可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20~25℃;30℃菌丝生长受抑制,菌丝褐化;35℃菌丝不生长,但在35℃培养7d后转放至20℃培养,可于5d后恢复生长。菌核产生温度为5~25℃,菌核的产生时间、位置及大小在不同菌株、不同培养温度及同一菌株的不同重复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幅。性孢子稀少至极丰富。分生孢子在自来水中20℃条件下3~5h即开始萌发,15h萌发率达50%~99%,通常萌发产生1~2个芽管,并在孢子中间形成0~2个隔膜。
-
关键词
兰州百合
椭圆葡萄孢
形态特征
生物学特性
-
Keywords
Lilium davidii Duch. var. unicolor(hoog)cotton
Botrytis elliptica(Berk.) Cooke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S436.4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兰州百合猕猴桃林下栽培技术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坤
郭彦
张泽志
周明
司海倩
周军
封海东
-
机构
十堰市农业科学院
十堰智脑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
出处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77-79,共3页
-
文摘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var.unicolor(Hoog)Cotton]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药食两用,作者对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林下套种兰州百合栽培模式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栽培管理技术。结果表明,利用该栽培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土壤水分及养分含量,对猕猴桃和兰州百合的产量都有一定的增益效果。
-
关键词
兰州百合[Lilium
davidii
Duch.
var.unicolor(hoog)cotton]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套种
林下栽培
-
Keywords
Lilium davidii Duch. var. unicolor(hoog) cotton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interplanting
underforest cultivation
-
分类号
S644.1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兰州百合多倍体电泳鉴定初探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刘静
-
机构
安康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院
陕西省富硒食品工程实验室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5期55-56,共2页
-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09JM3017)
-
文摘
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结合不同的处理时间处理兰州百合的鳞片,经组织培养后,将得到的再生植株利用过氧化物同工酶电泳的方法进行倍性鉴定。通过电泳分析,结果显示二倍体和四倍体在带型上存在差异。
-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同工酶电泳
倍性鉴定
-
Keywords
Lilium davidii var.unicolor(hoog) cotton
Isozyme electrophoresis
Identification of polyploid
-
分类号
Q949.718.23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百合新品种兰州百合2号的选育
被引量:7
- 5
-
-
作者
徐学军
梁玉文
刘凯
胡相莉
-
机构
甘肃省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
-
出处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91-92,共2页
-
基金
兰州市农业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6-2-37)
-
文摘
兰州百合2号是从兰州百合栽培群体中优选出的一批自然变异单株,经过复选、组培快繁、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植株生长势强,鳞茎口杯形,商品百合单个鳞茎质量200~280g。鳞片长,包合紧实,色泽洁白,肉质肥厚、细腻,味极甜美,纤维少,蔗糖8.75%,淀粉11.44%,蛋白质3.26%,脂肪0.14%,钾0.36%,锌0.39%,VB2含量1000mg·kg-1。每667m2产量1800~2500kg。抗灰霉病、疫病和枯萎病,适应性较广,在兰州及周边海拔1500~3000m的山地均可栽培。
-
关键词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2号
系统选育
-
Keywords
Lilium davidii var. unicolor(hoog)cotton
‘Lanzhoubaihe No.2’
Systemic selection
-
分类号
S644.1
[农业科学—蔬菜学]
-